走线架技术规范书

走线架技术规范书
走线架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团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就向其提供走线架材料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1总则

1.1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如有不符合之处,须提出充分理由并加以详尽说明。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组织架构、组织运作等内容的应答,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1.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质量指标和不合理的工艺要求,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1.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材料说明,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1.4投标人如有两种以上方案,应对各方案分别论述和报价。

1.5招标人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招标人。

1.6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书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2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2.1投标人应提供有效期内的ISO9000族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文件。

2.2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材料的检测报告或相关质量证明。

2.3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材料在防爆性能、防酸雾性能等系统设计、安全性方面的可靠性文件。

2.4投标人应编制并提供本次投标材料在生产、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实施方案。

2.5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材料的主要元器件采购来源和材质证明等资料,招标人有权随时对此进行验证。

2.6招标人必要时可对投标人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设计、生产、装配、测试记录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等。

2.7招标人在招标或工程实施过程中可对投标人提供产品进行随机抽检测试。

3材料技术要求

3.1走线架、光纤槽道的技术要求

3.1.1原材料

3.1.1.1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要求,符合GB/T699、GB/T700、GB/T6892 、GB/T3280标准中相应牌号的规定。

3.1.1.2铝合金铁架中采用的铝合金型材质量标准、力学性能指标等,应符合《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2004的有关要求

3.1.1.3采用钢结构走线架时,所用钢材表面先除锈,然后刷防锈漆两遍、调和漆两遍。

3.1.2外形和尺寸

3.1.2.1走线架、光纤槽道及安装附件外部需平整、光滑、无划痕,内部不应有锐边、毛刺和损伤电缆绝缘凸出部分。

3.1.2.2走线架、光纤槽道及安装附件的外形和尺寸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外形和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或者有关规定。

3.1.3表面质量

3.1.3.1走线架、光纤槽及安装附件外部需平整光滑无划痕,经过镀涂处理的结构件不应露出底材,镀层应均匀,无漏镀,不应存在肉眼可分辨的色差、留痕。内部不应有锐边毛刺或损伤电缆绝缘凸出部分。

3.1.3.2所有铆接点要求牢固不松动,表面光滑无毛刺。

3.1.3.3钢结构走线架采用采用焊接时,其质量应满足《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要求。焊接质量在外观上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具有平滑的细鳞形表面,无折皱、间断和未焊满,并与基本金属平滑连接;

b. 焊缝金属应细密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c. 基本金属的咬肉深度不得大于0.5毫米

3.1.3.4表面镀锌喷塑的,应符合GB/T1720的有关规定。

3.1.3.5主要表面镀锌层厚度不得小于12μm。

3.1.3.6主要表面喷塑厚度不得小于50μm。

3.1.3.7主要表面热镀锌锌层厚度不得小于55μm。

3.1.3.8镀、涂层附着力应符合SJ2573。

3.1.3.9铝型材、光纤槽表面应清洁,不允许有斑点、污迹、裂纹、起皮、腐蚀和气泡存在。

3.1.3.10铝型材、光纤槽表面上允许有轻微的压坑、碰伤和划痕存在,其允许深度、长度应符合表中的规定;由模具造成的纵向挤压痕深度,LD31合金不得超过0.05mm,允许长度见表1。

表1

3.1.3.11阳极氧化膜及色泽质量

需表面处理的型材应注明色泽、氧化膜厚度级别,如未注明氧化膜厚度级别的一律按AA15级供货。

AA15级:最小平均膜厚度15um,最小局部膜厚度12um。

3.1.3.12铝型材、光纤槽表面不允许有腐蚀点、电灼伤、斑点、污迹、氧化膜等缺陷存在。

3.1.3.13安装构件应尺寸准确,安全牢固。

3.1.4承载要求

3.1.

4.1走线架每米承重大于600公斤,光纤槽每米承重大于50公斤。

3.1.5标准件

3.1.5.1标准件的机械强度应符合GB/T3098.1和GB/T3098.2,试验方法参照GB/T3098.1和GB/T3098.2的试验方法。不锈钢紧固件锁紧力矩要求,试验方法为用带读数的扭矩扳手进行测试。

3.1.5.2走线架宽度为宽度700-1000㎜,铝合金边材需采用50型材(5㎜*5㎜),走线架宽度为宽度200-600㎜,铝合金边材需采用45型材(

4.5*3.1㎜),型材着力点材质的厚度不得小于3.5㎜。

3.1.5.3走线架构件与房顶或者顶梁吊挂时,使用吊挂螺杆,规格为M16(含组件),吊挂上支板采用6mm厚钢板折弯,嵌入墙的膨胀螺栓用M10x90。如果加固与梁侧面,采用加固角钢L50x5,嵌入梁的膨胀螺栓用M12x110。吊挂螺杆与走线架固定时下支板采用6mm厚钢板折弯,膨胀螺栓用M8x80;主桥架吊挂间距900-1100㎜,列桥架间距1200-1500㎜,吊杆超过1000㎜㎜必须中间加吊管,起到稳定着用。

3.1.5.4走线架双层连接采用全丝螺杆两头吊挂件固定,与上第一层吊杆垂直,膨胀螺栓用M8x80。

3.1.5.5走线架构件与承重墙或者房柱固定时L型连接件用6mm厚钢板折弯,嵌入墙的膨胀螺栓用M10x90;L型连接件与走线架构件连接时采用螺栓M8x80。

3.1.5.6走线架构件与承重墙或者房柱固定时L型连接件用6mm厚钢板折弯,嵌入墙的膨胀螺栓用M10x90;L型连接件与走线架构件连接时采用螺栓M8x80。

3.1.5.7走线架构件水平或者垂直连接时,L型、T型连接件采用4mm厚钢板折弯,螺栓采用M8x80。

3.1.5.8走线架主桥架与列桥架交汇主桥架横撑中间再加横撑使之成“田”字形,便于线缆拐弯。

3.1.5.9走线架水平横撑间隔为200-250mm,便于网线布放。

3.1.5.10走线架构件连接时,螺栓采用国标膨胀螺栓不得小于8*80-100(国标JB/ZQ4763-2006),能抗七级地震。

3.1.5.11走线架组装采用的“螺栓”指的是成套的普通六角头螺栓,包含螺母和垫圈。

3.1.5.12光纤走线槽6英寸、12英寸,采用阻燃ABS材料,注塑工艺处理,吊挂组件选用不小于M12全丝螺杆,吊挂间距不大于1200mm,全丝螺杆、连接件和吊管等均采用热镀锌处理。3.1.6基本性能参数

储存温度范围-25~70℃

工作温度-25~70℃

相对温度5%~100%

大气压力70~106KPa

寿命15年

3.1.7盐雾试验

对不锈钢材料:按GB/T2423.17做48小时中性盐雾测试,测试后,基体喷涂无起泡脱落现象;机体内外和机构件等均无腐蚀现象;性能一切正常;不能有任何红色锈点出现。

对电镀锌材料:按GB/T2423.17做48小时中性盐雾测试,测试后,基体喷涂无起泡脱落现象;机体内外和机构件等均无腐蚀现象;性能一切正常;不能有任何红色锈点出现。

3.1.8热镀锌附着力

热浸镀锌镀层与基体的附着力采用GB/T 232-1999中镀层弯曲试验方法,其弯心直径d=试样厚度a,距试样边部5mm以外,不允许出现镀层脱落,但允许表面出现不露基体的裂纹。

3.1.9镀锌喷塑

3.1.9.1镀锌层厚度

采用磁性测厚仪或X射线区镀层测厚仪进行测量,在主要表面上,凡能被直径20mm的球接触的部位,镀层最小局部厚度应达到8μm;非主要表面凡是能被直径20mm的球接触的部位,镀层最小局部厚度应达到5μm;凡不能被直径20mm的球接触的部位(如凹槽、缝),对镀锌层

厚度不作要求,但镀层必须连续,且表面不得有氧化、生锈现象。

孔、槽、缝内表面镀层厚度,深度小于或等于1倍直径(或宽度)的部分,镀层厚度不作规定;深度大于3倍直径(或宽度)部分,允许无镀层。安装在结构件上的紧固件和铆接小件镀层厚度不作要求。

3.1.9.2喷塑

镀锌后需要局部喷塑的工件,镀层结晶必须细致、均匀。喷塑工序必须在镀锌后24小时以后再进行,要防止被灰尘、油污、杂质、胶带残胶、汗液等污染工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需喷塑表面。喷塑处理后的工件,不可露底材,须无划痕、起泡等肉眼可见的外观不良。

3.1.9.3镀锌层附着力

按GB/T 5270-2005中要求采用画格法测试,划格部位无镀层脱落现象为合格。具体方法为:在试样表面镀层上,用切割刀具(刃口角30°,刃口厚度50—100μm),按同一方向划11条间距为1mm的平行线,深达基体金属,再按垂直方向划11条间距为1mm的平行线,这样可形成100个mm2方格;用胶带(附着力强度为10±1N/25mm)紧密粘贴于划格部位,以未粘贴胶带边卫基准大于90度角迅速拉起。

3.1.10环保要求

所有零部件应符合欧盟Directive 2002/95/EC ROHS指令要求。

3.1.11抗震加固要求

铁架安装内容中有关抗震加固部分应按照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标志、包装、运输、存贮

4.1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批号等。

4.2包装:产品包装时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防震、防潮、不损坏。

4.3运输:包装后的产品应能以任何交通工具运往任何地点。产品运输时应严禁碰撞、挤压、日晒、雨淋。

4.4贮存:产品应放置在干燥、清洁、通风处,应可贮存在环境温度为 -10℃~+40℃,相对湿度75%以下,周围无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气体的仓库中。有包装的产品自交付日起,存贮期为一年,存贮期内不应发生任何损坏。

5材料到货、安装

5.1材料到货

5.1.1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xx天内根据各分公司的要求提交到货计划表,总体要求订货合同生效后,可在xx天内供完50%,可在xx天内供完100%,或按各分公司的到货要求供货,具体时间应在签定合同时写明。

投标人应针对以单个分公司为单位的最短时间要求、最多批次、最少要货量(以个数为单位)等多种情况提出其最佳的到货方案。

5.1.2包装应有明显标志,区分不同型号规格,并以适于人工搬运进行分装,由投标人负责按时将材料送达招标人指定地点,并保证材料完好无损。

5.1.3外包装牢固,有明显标志。

5.2安装

材料的安装由厂家负责。

6材料验收

6.1投标人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书所规定的材料、规格尺寸、工艺、质量要求,并应通过招标人公司实施的验收且符合通信行业相关通信安装材料的验收方法及要求。

6.2 出厂检验

投标人应在第一批材料出厂前提供符合投标应答的所有出厂检验项目的测试方法和指标,供招标人参考。招标人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材料出厂前,招标人有权到工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材料方可出厂。

6.3开箱验收

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的开箱验收在招标人现场按材料清单进行,验收结果经双方确认签字后方为有效。

6.4终验

在材料到货xx个月后,由投标人提出验收申请,由招标人根据国家或同行业的相关标准组织终验,终验合格后,由双方签订终验合格证书,只有在终验合格后,才能支付xx%的保质金。

投标人在提出验收申请后xx个工作日内,如果招标人没有安排验收及未出具书面意见的,视同

验收合格。

7售后服务

7.1保修

7.1.1保修期为终验后xx年,返修件保修期为重新安装后xx年。新购件同样享有xx年保修期。

7.1.2保修期内出现的故障,投标人必须在接到招标人通知后xx天内解决问题,恢复材料正常使用,其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7.1.3保修期外出现的故障,投标人必须在接到招标人通知后xx天内解决问题,恢复材料正常使用,招标人只承担材料成本费用。

7.2 技术服务

7.2.1投标人应提出专为本项目提供售后服务的完整方案,应有确定的售后服务人员和服务热线电话(应提供服务人员名单、联系电话、E-MAIL等相关资料),并保障提供xx×xx小时/周的全天候服务。

7.2.2如相同问题多次发生,投标人应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相同零部件问题发生5次以上或月平均2次以上。投标人必须全部更换所有部位的该种部件。

7.2.3保质期内,投标人每年必须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回访,每年不少于1次。

7.2.4投标人应在应答书中描述售后服务机构的运作情况,包括售后服务人员的数量、水平,专用服务工程车辆情况,备件库存储备情况等,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

7.2.5投标人应在河南设立专门服务机构,请列出该机构的设立时间和人员、车辆的配备情况及相关证明(如成立机构的文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所有车辆型号、车牌号码等)。

7.2.6从材料验收开通之日起xx年内,投标人应以合理价格提供备件,投标人不得以材料停产而拒绝提供。如果招标人需要进行系统改进或扩容,投标人应以优惠价格提供技术升级服务及所需材料。

7.2.7投标人可提供合理、可行的额外服务承诺。

8技术资料

8.1投标人的应答书应提供材料详细说明书,其中包括材料规格、技术指标、安装图纸以及机械结构尺寸、安装要求。

8.2投标人应随每套材料提供1套材料详细说明书,其中包括材料规格、技术指标、安装图纸以及机械结构尺寸、安装要求。

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 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一般来说,人们对绝缘穿刺线夹的导电能力还是心存疑惑、顾虑重重,认为这么几个小刺,能承受这么大的电流吗?尤其在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用电容量的急剧增加,绝缘穿刺线夹能承受如此重任吗? 下面我们从导体间传导电流的原理来分析并沟线夹、绝缘穿刺线夹的工作原理。导体与导体间的电流传导可从导体的机械接触面积和电流传导途径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导体的机械接触面积 从微观上看,导体表面是由无数个高低不平的峰谷构成的,导体表面越光洁,峰谷之间的高度差就越小。当受外力作用使两个导体接触时,其接触主要以峰——峰相触的形式存在。所以,实际上的机械接触面积远小于线夹设计的标称接触面积,据文献分析,真正的机械接触面积约为标称接触面的7%。 二、导体间电流传导途径 1.在外压力作用下,两个导体的铝-铝界面上活性三氧化二铝(Al2O3)层受挤压或摩擦而使其局部破裂,使铝电子在表面峰-峰间自由流动,形成一定的导电能力。压力越大,接触的峰-峰点就越多,接触电阻就越小。 2.活性三氧化二铝(Al2O3)本身具有的导电能力,使未破损的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3.由于铝的塑性较好,当两个界面受压接触后,线夹内壁中的部分铝将产生塑性变形,进入导线外层的绞制空隙中,使有效接触面积增大,分子间的相互渗透更加活跃,随着氧化层中铝原子数量进一步增多,电界面上的导电性能得以改善。 因导线的蠕变,使导线略微变细,直径减小,有效接触面积减少,并沟线夹电阻增加。而有效接触面的减少主要是因为线夹对导线压力的减小和接触面氧化的加剧造成。 因此,为提高并沟线夹的供电可靠性,现场常采用多个并沟线夹。 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并沟线夹板板接触其实也只是点与点的接触,而穿刺线夹靠着刀片的刺穿进导线,犹如手指插入水中,据有关文献介绍,其接触面积比并沟线夹大1倍以上。况且穿刺线夹具有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 经绝缘穿刺线夹刺过的导线,应保证其拉断力不小于原导线的破坏拉断力的95%,导线不能因为穿刺过而丧失应有的机械性能。 *******************************************************************************

技术规范书《基站配套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 基站配套设备 技术规范书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 2014年12月

一、设备机架的安装固定 1.概述 1.1 描述 【目的】本书包含了设备机架安装所有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也包括设备布局的一般原则。 【设备】适用于所有通信机房。 【应用】适用于所有新建、扩容、搬迁工程。 1.2 要求与指标 1.2.1 要求 1. 必须按照设计图来安装; 2. 各机架应安放水平、垂直、牢固; 3. 安装后各机架应相互紧靠(除设备要求留有间隙外)整齐有序; 4. 机房整体布局合理; 5. 安装完成后,应确保机房干净卫生、余料退至仓库。 1.2.2 指标 1. 水平偏差:安装设备机架允许水平偏差小于等于千分之一; 2. 垂直偏差:安装设备机架允许垂直偏差小于等于千分之一; 3. 最大间隙: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4. 螺栓要求:紧固为止,螺杆超出螺帽不少于2-3 丝; 2 安装要求 2.1 概述 2.1.1 方案确定 2.1.1.1 机架布置 1. 基站布局要符合基站安装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摆放、安装; 2. 室内机架安装要由良好的垂直度;

3. 同一列机架应成一条直线,无明显参差不齐; 4. 同类型机架高度一致,无明显偏差; 5. 相邻机架之间不要留空隙(除设备要求留有间隙外); 6. 机架门口、通风口、散热口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原则不少于1 米;机架离馈线窗尽可能近,以减少馈线长度;仔细研究图纸,确定电池的尺寸和安装位置;基站布局要符合基站安装设计要求,实际安装时以施工图设计为准。 . 图一 2.1.1.2 加固方式: 1. 机架的固定分没有防静电地板和有防静电地板两种情况,其加固方式有所不同; 2. 没有防静电地板时,又分为需要对地绝缘和不需要对地绝缘两种,不需要对地绝缘时,加固机架必须在地板上使用膨胀螺栓,该膨胀螺栓的型号和强度必须符合机架要求并加固; 3. 需要对地绝缘时,加固机架前必须先安放绝缘板,使绝缘板上的固定螺丝孔和机架设备的固定孔吻合,然后再使用膨胀螺栓,该膨胀螺栓的型号和强度必须符合机架要求并紧固; 图一

无线覆盖系统方案

办公楼无线AP覆盖系统 设 计 方 案 马鞍山创新网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3月26日

一、系统简介 (2) 1.1、无线覆盖系统 (2) 1.2、设计依据与规范 (2) 二、主要设计思想 (2) 三、系统组成及配置 (3) 3.1、网络管理设计 (3) 3.2、AP管理系统 (3) 3.2、多认证管理系统 (3) 3.3、智能带宽管理 (4) 3.4、行为管理 (4) 3.5、更多实用功能 (4) 3.6、集中式管理 (4) 3.7、网络负载均衡 (5) 四、施工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无线AP布置点(见图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简介 1.1、无线覆盖系统 在有无线覆盖的地方,手机等终端可以正常接收和发射信号,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可以上网,打电话,微信。在没有无线覆盖的地方,手机等终端无法进行无线通信。并由统一的管理器实现共同管理。 1.2、设计依据与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智能化系统设计图纸及甲方要求 二、主要设计思想 2.1、设计思路 随着数字化产品越来越普及,人们数字化网络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无线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便利。数字化的信息沟通已成为我们重要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办公楼整体区域布置无线AP信号覆盖,方便办公期间对无线上网的需求。 无线网络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其架构及技术是否合理将关系到投资者投资风险。采用不合理架构或不合理技术搭建的网络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技术前瞻性,将无法满足未来网络业务和规模扩展的需求,在未来网络规模和业务扩展时将使投资者面临重复投资的危险。 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充分保护网络建设者的投资,本次网络设计我公司推荐采用高性能WIFI无线交换技术理念为基础的WLAN解决方案。 2.2、具体布置 WLAN交换技术中,所有的数据流量都要集中到WLAN交换机或控制器处做统一的数据交换,因此,当网络中业务数据流量很大时,传统WLAN交换机或控制器的压力会急剧增大,并成为无线网络数据交换的瓶颈,极端情况下将使WLAN交换

高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设计设计

高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1 校园网络建设背景 目前校园网为学校和运营商共同运营,运营商提供宿舍网维护、出口带宽。目前整个校园网有线部分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建设年限比较旧,星锋航建议可以逐步进行替换,将原有百兆更换为千兆接入到桌面。 校园网有线接入接入交换机,每台接入交换机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网络面临着设备管理难得问题,需要进行将整体网络扁平集中认证。 校园内部也有WIFI,但是WIFI单独独立于校园网,学生移动终端使用越来越频繁,只有有线网络的校园网很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使用需求。 2 高校无线网络需求 ◆实现室内、室外整个校区内的无线全覆盖。 ◆有线、无线网络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便利性。 3 校园网络总体目标 校园网络项目总体目标如下: 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展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使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使用校园网络; 满足校内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如PDA、手机、平板电脑对互联网访问的需求; 改善现有有线网络的网络体验; 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无所不在且安全优质,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战略; 3.1 具体目标 建设一个高可用、高安全、高稳定、易使用、易管理、易扩展的无线校园网络与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支持802.11N标准,实现无线网络的无缝、高速覆盖,为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学校的全面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形成覆盖全校的高速无线网络。在网络规模、技术水平、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达到省内一流水平,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和公共资源服务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无线基础平台。 全面进行多种灵活接入方式建设,通过完善的高速无线网络来实现整个校园范围内无盲点区域的网络覆盖,学校拥有对全校(包括无线网络在内)的所有网络设备完全管理权限,以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可用、可管;在校内可以提供各运营商的无线网络WLAN接入等。3.2 项目建设目标 星锋航方案侧重实际应用,覆盖校园内大部分区域(包括宿舍楼、教学楼),为教学和学习生活提供切实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 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标准:目前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因此校园无线局域网将主要支持802.11n/802.11ac标准,从而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相对稳定的网络通讯服务; 全面的无线网络支撑系统(包括无线网管、无线安全,无线计费等),以避免无线设备及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或网络管理的混乱而导致的问题; 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支持Web登陆、pppoe、专用客户端、radius认证、pptp_vpn,支持微软系统自带的vpn及Android、iOS系统自带VPN拨入认证多种认证方式;并且此次需要实现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统一认证; 集安全、管控、优化于一体的网络出口解决策略;

电力金具线夹技术规范书

电力金具技术规范书 一、产品必须符合技术标准 GB 2314-97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17.1-2000 电力金具机械试验方法 GB/T 2317.3-2000 电力金具热循环试验方法 GB/T 2317.4-2000 电力金具验收规则、标志与包装 GB/T 9327.4-1988 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热循环试验方法GB/T 5075-2001 电力金具名词术语 DL/T 765.1-2001 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 DL/T 768.7-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 DL/T 683-1999 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 GB/T 5231-200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 1175-1997 铸造锌合金 Q/ZDJ 50-2006 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绝缘穿刺线夹技术条件 二、基本要求 2.1 电力金具均应按现行有关标准及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制造。 2.2 电力金具的破坏荷重应不小于标称值。 2.3 电力金具的电气接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导线接续处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同样长度导线的电阻; b.导线接续处的温升应不大于被接续导线的温升; c.承受电气负荷的所有金具,其载流量应不小于被安装导线的载流量。 2.4 接续和接触金具对导线的握力与导线计算拉断力之比的百分值,应不小于表1 的规定: 2.5 悬垂线夹对不同导线的握力,与导线计算拉断力之比的百分值,应不小于表2 的规定。 表2

2.6 制造电力金具的原材料,应按金具图纸规定的材料牌号选用,并符合有关材 料标准的技术要求。 2.7 电力金具的黑色金属制件除灰铸铁件外,其表面均应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 锌按GB 470—83《锌分类及技术条件》标准。 三、金具的结构 3.1 线夹的曲率半径、悬垂线夹不小于被安装导线直径的8~10倍;螺栓型耐张 线夹不小于被安装导线直径的8~12倍。 3.2 悬垂线夹的悬垂角不小于25°。 3.3 各种线夹及接续管的出线口均应做成圆滑的喇叭口状。 3.4 电力金具应考虑尽量减少磁滞和涡流损失。 3.5 接线端子板的电气接触面必须光洁不低于 125./ /3、平面度按GB1184—80 《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11级执行,具有良好的电气接触性能。 3.6 与绝缘子联结的球和窝,其连接尺寸应与国际标准IEC120《绝缘子串元件的 球窝连接尺寸》相适应。并符合GB4056—83《高压线路悬式绝缘子联接结构尺 寸》的规定。 3.7 受剪螺栓的螺纹,允许进入受力板件的深度不大于该板件厚度的1/3。 3.8 电力金具的标称破坏荷重及联结尺寸应符合GB2315—85《电力金具标称破 坏荷重系列及零件联结尺寸》。经热镀锌的金具其基本尺寸均为镀锌后尺寸(螺纹 基本尺寸按本标准7.2条执行)。 3.9 未注尺寸偏差时,其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金具的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50mm 时,允许极限偏差为±1.0mm ; b.金具的基本尺寸大于50mm 时,其允许极限偏差为基本尺寸的±2%。 3.10 以液压方法安装导线的圆形管件,压缩后为正六角形,其对边尺寸为管外径 的0.866倍。 3.11 用于额定电压330kV 及以上的金具,当不采用屏蔽装置时,应考虑金具自身 防电晕。 四、金具可锻铸铁件及球墨铸铁件 4.1 金具可锻铸铁件应符合GB978—67《可锻铸铁件 分类及技术条件》规定的 牌号及技术要求。球墨铸铁件应符合GB1348—78《球墨铸铁件》规定的牌号及 技术条件,选用牌号应符合图纸的规定。 4.2 铸件外观不允许有裂纹、缩松。重要部位(指图纸标注不允许降低破坏荷

走线架光纤槽道技术规范书

走线架光纤槽道技 术规范书

走线架、光纤槽技术规范书

目录 1产品及技术参数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网格式走线架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梯式U型钢走线架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金属线槽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光纤槽道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2保修、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技术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维护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保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覆盖解决方案报告建议书模板范文(完整方案).docx

皮匠网—开放、共享、免费的咨询方案报告文库 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 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4406602.html, 办公大楼 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年

目录 1需求概述 (3) 2办公大楼总体规划 (4) 2.1办公大楼无线建设原则 (4) 2.2办公大楼无线建设目标 (6) 2.2.1无缝覆盖 (6) 2.2.2安全性 (6) 2.2.3扩展性 (6) 2.2.4高性能 (7) 2.2.5可管理 (7) 3锐捷无线网络总体架构设计 (8) 3.1基础网络技术选型 (8) 3.2基础网络结构设计 (8) 3.3整体网络拓扑设计 (9) 3.3.1核心层设计 (9) 3.3.2接入层设计 (10) 3.3.3无线网络设计 (11) 4网络安全设计 (13) 4.1无线接入认证设计 (13) 4.1.1终端智能识别的认证 (13) 4.1.2基于的无感知认证 (13) 4.1.3访客二维码认证 (14) 4.1.4用户短信自助注册认证 (14) 4.2无线安全技术设计 (14)

5锐捷无线方案特点和优势 (16) 5.1大幅提升干扰环境下的用户体验 (16) 5.2业务流量全面分流的本地转发架构 (17) 5.3基于用户、流量、频段的智能负载均衡 (17) 5.4灵活便捷的访客系统 (18) 5.5逐级深入的安全防护 (19) 5.6坚若磐石的可靠网络 (19) 5.7全面支持的无线网络 (20)

1 需求概述 办公大楼无线网络建设需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客户服务的信息化、内部管理的信息化。通过该无线系统为员工提供周到、便捷、舒适、称心的服务,同时提升办公大楼内部管理、运营效率,降低运作成本。 办公大楼无线网络的建设有以下几个关键难题: 、办公大楼的无线网络涉及多个系统,但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不能有效配合;办公大楼方希望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办公大楼无线信息化解决方案,简化部署,降低投资成本。 、办公大楼面积大且结构复杂,客户希望无线信号能无盲点覆盖,并且考虑到客户感受,要求无线设备及天线不能外露。 、办公大楼运维复杂,办公大楼运营后如何有效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快速定位网络故障。

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方法和 工作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绝缘穿刺线夹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一般来说,人们对绝缘穿刺线夹的导电能力还是心存疑惑、顾虑重重,认为这么几个小刺,能承受这么大的电流吗尤其在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用电容量的急剧增加,绝缘穿刺线夹能承受如此重任吗 下面我们从导体间传导电流的原理来分析并沟线夹、绝缘穿刺线夹的工作原理。导体与导体间的电流传导可从导体的机械接触面积和电流传导途径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导体的机械接触面积 从微观上看,导体表面是由无数个高低不平的峰谷构成的,导体表面越光洁,峰谷之间的高度差就越小。当受外力作用使两个导体接触时,其接触主要以峰——峰相触的形式存在。所以,实际上的机械接触面积远小于线夹设计的标称接触面积,据文献分析,真正的机械接触面积约为标称接触面的7%。 二、导体间电流传导途径 1.在外压力作用下,两个导体的铝-铝界面上活性三氧化二铝(Al2O3)层受挤压或摩擦而使其局部破裂,使铝电子在表面峰-峰间自由流动,形成一定的导电能力。压力越大,接触的峰-峰点就越多,接触电阻就越小。 2.活性三氧化二铝(Al2O3)本身具有的导电能力,使未破损的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3.由于铝的塑性较好,当两个界面受压接触后,线夹内壁中的部分铝将产生塑性变形,进入导线外层的绞制空隙中,使有效接触面积增大,分子间的相互渗透更加活跃,随着氧化层中铝原子数量进一步增多,电界面上的导电性能得以改善。 因导线的蠕变,使导线略微变细,直径减小,有效接触面积减少,并沟线夹电阻增加。而有效接触面的减少主要是因为线夹对导线压力的减小和接触面氧化的加剧造成。 因此,为提高并沟线夹的供电可靠性,现场常采用多个并沟线夹。 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并沟线夹板板接触其实也只是点与点的接触,而穿刺线夹靠着刀片的刺穿进导线,犹如手指插入水中,据有关文献介绍,其接触面积比并沟线夹大1倍以上。况且穿刺线夹具有安装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 经绝缘穿刺线夹刺过的导线,应保证其拉断力不小于原导线的破坏拉断力的95%,导线不能因为穿刺过而丧失应有的机械性能。 2

技术规范书-机柜

技术规范书-机柜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传输中心机房工程集成化机柜技术规范书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1.概述 (1) 1.1.定义 1 1.2.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 3 1.3.名词和术语 4 2.工程建设背景及采购需求 (5) 2.1. 工程建设背景 (5) 2.2. 采购需求一览表 (6) 3.机柜主要技术要求 (16) 3.1.使用环境要求 16 3.2.主要技术性能 17 3.2.1 机柜外观要求 (17) 3.2.2 机柜尺寸、结构及配置要求 17 3.2.3 机柜内气流组织要求 (21) 3.2.4 机柜配电要求 (22) 3.2.5 电量监测与告警装置 (25) 3.2.6 安全防护性能 (25)

4.密闭通道结构主要技术要求 (26) 4.1. 密闭通道结构部件功能 (26) 4.2. 冷通道控制、联动功能 (28) 4.3. 外观要求 (28) 4.4. 其它技术要求 (28) 5.技术服务要求 (29) 5.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9) 5.2设备检验 (29) 5.2.1.出厂检验 29 5.2.2.供货 30 5.2.3.到货检验 31 5.2.4.到货抽检 31 5.3.工程服务方式 34 5.3.1.交钥匙服务 35 5.3.1.1分工界面 (35) 5.3.1.2工程服务要求 (35)

5.4.设备验收 36 5.4.1初验 36 5.4.2.试运行 36 5.4.3.终验 37 5.5.保修 37 5.5.1.保修期 37 5.5.2.故障件修理 37 5.5.3.故障响应及技术支持服务 38 5.5.4.备件供应 40 5.5.5.技术文件 41 5.5. 6.特殊情况下的服务 41

H3c无线覆盖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书

目录 一、概述 (3) 二、项目需求 (3) 三、网络建设方案 (4) 3.1无线网络基础方案 (5) 方案逻辑组网图 (5) WLAN产品优势概述 (5) 产品的选型 (6) 3.2无线网络安全 (8) 四、产品说明 (9) 4.1 EWP-WA2612-AGN无线接入点 (9) 4.2 H3C WX3024系列无线控制器 (13)

一、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对比传统的有线传输解决方案,使用WLAN网桥实现数据传输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简易性:WLAN网桥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敷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并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达到有线网络不易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已有投资。同时,由于WLAN技术本身就是面向数据通信领域的IP传输技术,因此可直接通过百兆自适应网口和企业内部Intranet 相连,从体系结构上节省了协议转换器等相关设备; 扩展能力强:WLAN网桥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二、项目需求 a) 本工程具体的建设目标是: 1、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IEEE 802.11g标准,选取合理的无线覆盖方案,从而实现对各楼层相应区域的WLAN信号覆盖,提供稳定可靠的无线宽带网络接入服务; 2、全面的无线网络支撑系统(包括无线安全、无线QOS等),以避免无线设备及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或网络管理的混乱而导致的问题; 3、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支持用户多种接入方式认证机制,包括:基于PPPoE、802.1X、Portal、MAC等认证,支持外置的Portal服务器和外置的AAA服务器系统; 4、无线宽带网络将来应该能够支持WIFI语音、IPTV等增值业务; 5、安全、认证和管理要求。为了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无线网络,以及防止对无线局域网数据流的非法侦听,无线网络要具有相应的安全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地址(MAC)过滤、服务区标识符(SSID)匹配、AES加密,双向认证等方式。

校园无线网络设计方案

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网络系统集成综合设计 设计项目:无线校园网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潘彬彬 学号: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2011级2班 指导教师:赵艳杰 2014 年9 月 一、任务与具体要求 设计一套较为完整的无线网络,以满足学校师生教学、办公、娱乐以及无线应急等项目。 二、设计说明书包括的内容 1、需求分析 2、无线网络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3、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三、应完成的图纸 四、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一、前言...................................................... 1.1概述 ............................................................................................................................................... 1.2需求分析 ....................................................................................................................................... 1.2.1建设背景............................................................................................................................. 1.2.2总体建设目标..................................................................................................................... 1.2.3具体实施目标..................................................................................................................... 1.3校园无线网在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1.3.1教学网络............................................................................................................................. 1.3.2图书馆网络......................................................................................................................... 1.3.3行政办公网络..................................................................................................................... 1.3.4教工、学生宿舍网络......................................................................................................... 1.3.5无线应急网络..................................................................................................................... 二、校园无线网的设计方案...................................... 2.1概述 ............................................................................................................................................... 2.2 WLAN 的工作机制...................................................................................................................... 2.3硬件设备的选购............................................................................................................................ 2.3.1核心交换机的选购............................................................................................................. 2.3.2 POE交换机的选购 ............................................................................................................ 2.3.3光纤收发器的选购............................................................................................................. 2.3.4服务器的选购..................................................................................................................... 2.3.5无线路由器的选购............................................................................................................. 2.4校园无线网设计分析.................................................................................................................... 2.4.1设计原则............................................................................................................................. 2.5设计方案 ....................................................................................................................................... 2.5.1主要拓朴图......................................................................................................................... 2.5.2校园无线网络的三种典型应用及解决方案..................................................................... 三、安全防范.................................................. 3.1概述 ............................................................................................................................................... 3.2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 3.2.1开放认证............................................................................................................................. 3.2.2共享密钥认证..................................................................................................................... 3.3安全运维管理................................................................................................................................ 3.4无线安全问题及对应策略............................................................................................................ 四、结束语.................................................... 五、参考文献..................................................

穿刺线夹安装要求

1穿刺线夹的特点1、安装简单方便,无需剥去电缆皮 2、需要截断线缆 3、适应于各种环境,防水防腐蚀抗老化 4、电气性能稳定 5、安装省时省工,连接可靠 6、可在线缆的任意位置做分支。 2穿刺线夹的安装要求■剥除多芯电缆的外护套时,严禁割伤线芯的绝缘层,万一损伤后应及时按照一般电缆绝缘补救规范处理,并接受绝缘测试。 ■ 外套的剥除长度应不大于50倍的电缆直径,在安装方便的同时尽量减少剥除长度。 ■ 单芯电缆的外护套也应剥除,但剥除长度稍大于穿刺线夹的宽度即可。 ■ 外护套剥除后,应同时剪除裸露的电缆敷料,两端口用绝缘塑料胶带缠绕包裹,以不露出电缆内填充敷料为准。 ■ 在多条电缆并行安装的井道内,多个穿刺线夹的安装位置应不在同一平面或立面,应保持3倍以上的电缆外径的距离,错开安装位置,以减少堆积占用的安装体积。 ■ 用13号、17号封闭扳手、眼镜扳手、套筒扳手紧固穿刺线夹的力矩螺母直至脱落。力矩螺母脱落前,严禁使用开口扳手、活动扳手、老虎钳等紧固螺母,遇到较硬电缆绝缘皮时,可以适当紧固力矩螺母下的大螺母,以不压裂线夹壳体为准(通常3圈以内)。

■ 紧固双力矩螺母的穿刺线夹时,对两个螺母应交替拧紧,尽量保持压力的平衡。 ■ 支电缆应留有一定余量后剪裁,但不应在井道桥架内盘卷。 ■ 以电缆绝缘层的颜色或编号为准,严格检查对应支缆线的相位后再拧紧穿刺线夹。 ■ 支电缆的外护套也应剥除,剥除断口主缆平齐,同时严禁割伤线芯的绝缘层。 ■ 支电缆应完全穿过线夹,并露出足够余量以套紧支线端帽。对有硬质支线赌端或端帽的穿刺线夹,应 使支线完全触到端帽底面。 ■ 选用穿刺线夹应满足电缆截面标称范围,在此前提下选用较大型号的。 ■ 电缆应夹在穿刺线夹的弧口中间位置,目测不得偏高。 ■ 在潮湿的电缆井道内,要严格注意支线断口毛刺不许刺破端帽,在极端潮湿环境下,用热缩材料或塑料胶带包裹支线端头后,再戴紧端帽。 ■ 用一个穿刺线夹做电缆续接时,严禁其承受径向拉力。建议一个连续点使用两个穿刺线夹,以承受电径向拉力。注意这时一个穿刺线夹要使用两个端帽。 ■ 选用一个穿刺线夹做U形分支时,以两条分支的额定电流之和小于穿刺线夹的额定电流为准。

中国电信2010年网络机柜技术规范书

网络机柜技术规范书

1. 概述 1.1 本文件为中国电信2010年集中采购网络机柜的技术规范书。 1.2本技术规范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要求》(待发布)、中国电信2009年6月16日发布的《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规范》编制。以上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中定义了通信数据类机房(含数据中心、电信业务平台、IT支撑平台及其他类似通信系统机房)内使用交流电源的网络机柜的分类、机柜尺寸、结构、配置、气流组织、机柜配电(监控测量、防雷与接地)等方面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规定。使用直流电源的数据用网络机柜可参照本技术要求执行。 1.3 本次招标采购的网络机柜只针对19英寸标准机柜(含信息插座单元)。 1.4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相关的中国国家标准及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5 投标方应对本文件的技术规范所提出的各项条款进行逐条答复、说明和解释,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等应答。对于规范书中要求列举的条款,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进行列举,不得简单答复“满

足”等,否则视该条款的应答为“不满足”。如果回答“部分满足”,需要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满足,哪些部分不满足,并说明原因。 请投标方特别注意:在答复中,凡采用“详见”、“参见”等方式说明的条款,应指明参见文档的具体章节或页码,同时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注有适当的总结性文字,简洁、明了地回答相应的条款。 1.6 本文件中未提出而厂商认为有必要说明的部分,以及更加合理的技术性能,厂商应在应标书中提供详细的资料和说明。 1.7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2 使用环境条件 ——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85%RH(+30℃时)。 ——垂直倾斜度:≤5%。 3.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3.1 外观要求 3.1.1 机柜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无锈蚀。 3.1.2 机柜门板、侧板平整,无扭曲、无变形,也不明显抖动;门板开孔均匀。

8.5一套完整的无线(wifi)覆盖系统施工方案

8.5一套完整的无线(wifi)覆盖系统施工方案 根据我司实地调查xx集团总部厂区宿舍楼的布局特点,依据无线网络需求和无线网络设计原则,结合聚玩无线系统技术和产品的特点,施工方案设计如下: 1、无线覆盖网络结构示意图 结合用户无线网络需求情况,结合聚玩产品自身技术特点,为了满足用户构建一个高速、稳定、安全、可靠、易于管理的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本设计方案按照AP+AC的结构化无线网络解决方案进行设计。网络拓扑原理如下:

2、无线覆盖实际拓扑图(宿舍楼) 3、无线设备点位设计 实际部署方式需要根据现场实际勘测、信号测试情况,无线网络采取蜂窝式部署方式。 xx总部宿舍楼:

暂定部署按7800平方米覆盖,宿舍人数较多每150-300平方米需要一个AP,预计总AP数量约为28个: 4、AP 点位图(每层宿舍楼) 根据覆盖区域面积要求,AP点施工规划图 如下(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此规划图稍有偏差,具体方案以现场施工要求和条件为准):

5、弱电施工布线图(均采用无插座POE供电,安全可靠) 6.设计依据

网络标准:支持IEEE802.11n,IEEE802.11g,IEEE802.11b,IEEE 802.3u,IEEE13802.3af; ü传输速率:300M:-65dBm@10% PER;150M:-68dBm@10% PER;108M: -70dBm@10% PER;54M:-72dBm@10% PER11M:-85dBm@8% PER;6M: -88dBm@10% PER;1M:-90dBm@8% PER; ü介质访问协议:CSMA/CA,TCP/IP,IPX/SPX,NetBEUI,DHCP,NDIS3,NDIS4, NDIS5l ü调制:DBPSK、DQPSK、CCK、OFDM、16-QAM、64-QAM 7.无线覆盖技术指标 待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信号场强大于等于-75dBm; WIFI 覆盖区域内99%的区域的WIFI 的接入成功率大于95%;单AP 并发用户数不低于30 人/台;天线口的出口功率控制在10-15dBm 为宜,最大不超过15dBm(有室内分布系统时需有此指标),放装AP 设备输出射频功率小于20dBm; 8.设备选型情况

华为无线解决方案报告书

2013年3月

目录 1 概述 (5) 2 xx集团WLAN网络设计方案 (5) 2.1 网络设计原则 (5) 2.2 无线信号质量分析 (6) 2.3 无线网络总体架构 (7) 2.4 无线设计 (8) 2.5 SSID规划 (14) 2.6 无线安全性设计 (14) 2.6.1 WLAN终端认证 (14) 2.6.2 用户身份验证 (15) 2.6.3 组网保护 (15) 2.6.4 接入安全方案 (16) 2.7 移动漫游设计 (16) 3 华为WLAN解决方案的优势 (17) 4 华为WLAN设备关键特性 (19) 4.1 华为AP介绍 (19) 4.2 华为AC介绍 (20)

1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简易性:WLAN网桥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敷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并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达到有线网络不易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已有投资。同时,由于WLAN 技术本身就是面向数据通信领域的IP传输技术,因此可直接通过百兆自适应网口 和企业、内部Intranet相连,从体系结构上节省了协议转换器等相关设备; 扩展能力强:WLAN网桥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2xx集团WLAN网络设计方案 2.1网络设计原则 此次无线局域网建设有以下需求: 1.利用无线网技术实现无线覆盖,使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访问 Inter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