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 (含答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 (含答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 (含答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都小于固体的密度

B.把400g酒精倒掉2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kg/m3

C.蜂蜜和酒精混合后的液体密度在1.9g/cm3与3.5g/cm3之间

D.实心的体积相同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一定是冰块的3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选项错误;

B、400克酒精倒掉200g,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仍是0.8×103kg/m3.故B选项错误;

C、不知道蜂蜜和酒精的体积,也不知道混合后的液体的体积与原来液体的总体积的关系,无法计算混合后的液体密度,故C选项错误;

D、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公式知,铝块质量一定是冰块的3倍,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特点和公式变形的应用,在比较物体质量或体积大小时,一般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小红在“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选取一种液体,测量出不同体积的该液体的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该液体的密度是

C.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可知,本题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依据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运用描点作图法、函数图像拟合法等方法分析判断。

【详解】

AC.根据数据画出V-m图像,如图所示:

观察图线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A错误,C正确;

B.由本题所给数据并不能得出液体密度的概念,故在实验中依据表格并不能的到液体

密度,故B错误;

D.本题所给数据都是针对同一种物质而得到的,并不能得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

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B选项,在已知体积和质量的对应数据后,很容易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处密度,从而判断B项正确。而实际上,本题情景是“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在此情境中实验者并不知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也不知道密度的概念和定义,更不可能计算出密度。

解答试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情景设置和给定条件,按照要求的问题进行判断,切不可按照定时思维思考,盲目下结论。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称量NaCl质量

C.闻气体的气味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靠试管口,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里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放B错误,符合题意; C.化学实验中,有些气体具有刺激性,闻气体气味时,要用手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测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型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据央视网:“从12月1日零时起,国内汽油价格每吨降低540元,降价后,92号汽油每升下降0.43元。”据此估测汽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A.0.80×103kg/m3B.0.85×103kg/m3

C.0.90×103kg/m3D.0.75×103kg/m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每吨降低……元……每升下降……元……估测……密度”可知本题考

查密度的测量,根据题意得出一元对应的质量和体积,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汽油的密度。

【详解】

国内汽油价格每吨降低540元,可算出降低1元对应的质量,则:m=×1000kg kg,也就是1.85kg的92号汽油下调价格是1元,由92号汽油每升下降0.43元,可算出下调1元对应的体积V,则:V=×1L=L=×10?3m3,也就是L的92号汽油下调价格是1元,所以,92号汽油的密度:ρ==0.80×103kg/m3.

故选A.

5.打乒乓球时,小明不小心踩瘪了乒乓球,但球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体积B.密度C.质量D.温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可知,本题考查物理量的变化,依据各物理量的概念,进行判断.

【详解】

A.体积描述物体占用看空间大小,乒乓球被踩瘪内部的空间减小了,内部的气体占用的空间就减小了,所以球内气体的体积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球没有破裂质量不变,被踩瘪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球没有破裂,说明内部气体包含的物质没有变化,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温度与物体的内能有关,踩瘪兵乓球对乒乓球及内部气体做了功,内能增加,气体物态不变,则温度升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多选题

6.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

出现以下不规范操作,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大的操作是

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

B.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C.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俯视液面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测密度的原理,逐一分析各选择项中操作对m、V的影响,判断出对ρ的影响,找到答案。

【详解】

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时,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密度偏小,不符合题意。

B.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符合题意。

C.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俯视液面,体积读数偏大,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密度偏小,不符合题意。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使测得的质量偏大,密度偏大;符合题意。

故选:BD。

【点睛】

物理实验误差是难免的,在学习中要培养分析误差的能力,即分析出对原理中各物理量的影响,从而判断出对所测得的量的大小影响。

7.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5:4

B.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5:4

C.能装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水

D.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的密度为0.85g/cm3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体积相同时,由m=ρV可得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

m水:m酒精=ρ水V:ρ酒精V=ρ水:ρ酒精=1g/cm3:0.8g/cm3=5:4,故A正确;

B.质量相同时,由可得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

水:

酒精

酒精

酒精

::,故B错误;

C.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当水和酒精的质量都为1kg时,由可知,1kg水的体积小于1kg酒精的体积,所以最多能装1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水,故C正确;

D.取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其质量分别为:m水=ρ水V,m酒精=ρ酒精V,

若不考虑扩散现象,混合后的密度:

水酒精水酒精

若考虑到扩散现象,总质量不变,但总体积变小,则混合后的密度变大,大于0.9g/cm3,不会是0.85g/cm3,故D错误。

故选:AC。

三、计算题

8.一个质量是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300g。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g?

(2)水的体积是多少cm3?

(3)若用它来装植物油,最多可装多少g?(ρ植物油=0.9g/cm3

【答案】(1)1000g(2)1000cm3(3)900g

【解析】

【详解】

(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1300g-300g=1000g;

(2)水的体积:

水水

(3)瓶子的容积:V=V水=1000cm3,

该瓶中装满植物油,植物油的体积:V油=V=1000cm3,

植物油的质量:m油=ρ油V油=0.9g/cm3×1000cm3=900g。

答:(1)水的质量是1000g;

(2)水的体积是1000 cm3;

(3)若用它来装植物油,最多可装900g。

9.用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500g。用它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玻璃瓶总

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400ml(2)1.5g/cm3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没有液体时,质量m0=100g,即为玻璃瓶的质量,则玻璃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m总1?m0=500g?100g=400g,

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水

==400cm3=400ml;

(2)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V液=200cm3时,液体质量为m液=m总2?m0=400g?100g=300g,

则液体的密度ρ液液

==1.5g/cm3.

10.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4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9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800g(已知水的密度p水=1.0×103kg/m3)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3)玻璃瓶装满密度为1.6×103kg/m3的蜂蜜后总质量。

【答案】(1)500cm3;(2)0.8g/cm3;(3)1200g。

【解析】

【详解】

(1)玻璃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水瓶和水瓶

,玻璃瓶

的容积:

瓶水水

(2)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液瓶,液体的质量:

液瓶和液

瓶,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3)玻璃瓶装满蜂蜜后蜂蜜的体积:

蜂蜜瓶,蜂蜜的质量:

蜂蜜

蜂蜜蜂蜜,玻璃瓶装满蜂蜜后的总质量:

瓶和蜂蜜

瓶蜂蜜

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500cm3;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3)玻璃瓶装满密度为1.6×103kg/m3的蜂蜜后总质量为1200g。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同一个瓶子的容积相等即装满不同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均等于瓶子的容积。

11.“十一”黄金周,小珊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壶盖的体积。

(2)这种材料的密度。

(3)茶壶的容积为600mL,若用该茶壶装满水时,茶壶中水的质量。

【答案】(1)14.8cm3;(2)3g/cm3;(3)600g。

【解析】

【详解】

(1)因壶盖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所以,由可得,壶盖的体积:

盖水溢水

(2)这种材料的密度:盖

(3)该茶壶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水容

,茶壶中水的质量:水水水

答:(1)壶盖的体积为14.8cm3;

(2)这种材料的密度为3g/cm3;

(3)用该茶壶装满水时,茶壶中水的质量为600g。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计算,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12.一个质量为的铜球,体积为,

(2)球的空心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多少克?

铜铝

【答案】(1)(2)(2)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

【解析】

【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求出实际铜的体积,再与铜球的实际体积(30cm3)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铜的体积小于球的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铜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铜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3)求出空心部分铝的质量,再加上铜球的质量即为注满铝后铜球的总质量。

【详解】

(1)质量为m=178g铜球的铜的体积为

铜铜

,所以此球是空

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

空球铜

(3)空心部分注满铝,则:

铝铝空,

总铝铜

答:(1)此铜球是空心的;

(2)其空心体积为10cm3;

(3)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205g。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空心部分体积即为注满铝的体积,还要注意计算时单位的统一。

13.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发现一个容积为600mL的瓶子里有水,可瓶子里只有300mL

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把小石块衔来放在瓶子内,直到瓶子填满。之后,乌鸦喝去了三分之一的水(如图)。已知最初瓶子和水的质量为500g,喝饱后瓶子剩余水和石块的全部质量为1080g;若乌鸦放入瓶子的小石块有两种,密度分别为(ρ1=2.0×103kg/m3;ρ2=2.8×103kg/m3;ρ水=1.0×103kg/m3)

求:(1)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瓶子内石块的总质量是多少?

【答案】(1)200g;(2)680g;(3)200cm3;100cm3。【解析】

【详解】

(1)最初瓶子里水的体积V水1=300mL=300cm3,

由得水的质量:m水1=ρ水V1=1g/cm3×300cm3=300g,瓶子的质量:m瓶=500g﹣300g=200g;

(2)乌鸦喝饱后剩余水的质量:

水(﹣)

瓶子内石块的总质量:m石=m总﹣m瓶﹣m水2=1080g﹣200g﹣200g=680g;

(3)小石块的总体积V=600mL﹣300mL=300mL=300cm3,

设瓶子内两种石块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2=V﹣V1,

瓶子内石块的总质量:

m石=ρ1V1+ρ2V2=ρ1V1+ρ2(V﹣V1),

代入数据得:680g=2.0×V1+2.8×(300cm3﹣V1),

解得:V1=200cm3,则V2=V﹣V1=300cm3﹣200cm3=100cm3。

即:瓶子内两种石块的体积分别是200cm3、100cm3。

14.周末刘翔陪妈妈去超市买了一桶5L“鲁花”牌花生油,回家后查阅资料后,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0.9×103kg/m3.则:

(1)这桶花生油的质量是多少?

(2)这桶花生油的重力是多少?

【答案】(1)4.5kg;(2)45N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油的容积,及密度”可知,本题考查了质量、密度,根据测密度的方法点,运用测量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行列式计算。

【详解】

(1)“鲁花”牌花生油的体积:V=5L=5dm3=5×m3,ρ=0.9×103kg/m3,

则花生油的质量是:m=ρv=0.9×103kg/m3×5×10-3m3=4.5kg.

(2)由花生油的质量m=4.5kg. 则桶花生油的重力位G=mg=4.5kg10N/kg=45N.

15.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4.5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提示:表示长宽高的乘积,即体积),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为了使保暖效果更好,需在空心部分填充满一种密度为0.1g/cm3的保暖材料,则填满后每块砖的保暖材料的质量为多少?

(3)填满保暖材料后,10块这样砖的总质量为多少?

【答案】(1)2.5;(2)0.12kg;(3)46.2kg.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材料的密度,保暖材料的质量,砖的总质量为”可知,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根据ρ=,m=ρV进行列式计算。

【详解】

(1)该砖实心部分的质量为:m材料=4.5kg,该砖块的总体积

V=20cm×15cm×10cm=3000cm3=3×10-3m3,因为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所以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V实=60%?V=60%×3×10-3m3=1.8×10-3m3,材料的密度:ρ=实

==2.5×103kg/m3;(2)保暖材料的密度为0.1g/cm3,因为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则砖的空心部

分体积为:

40%?V=40%×3×10-3m3=1.2×10-3m3,则填满后每块砖的保暖材料的

质量为:

保暖=

保暖空

=0.1×103kg/m3×1.2×10-3m3=0.12kg;

(3)填满保暖材料后,10块这样砖的总质量为:m

砖10(

砖保暖

()

16.一空瓶质量为20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 g,若在空瓶中盛某金属碎片若干,使其与瓶的质量为1 000 g,然后装满水,则瓶子、金属碎片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10g,试求: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碎片的体积.

(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碎片可能是什么金属.

【答案】(1)500cm3 (2)90cm3 (3)8.9g/cm3该金属碎片可能是铜

【解析】

【分析】

(1)知道空瓶的质量、瓶和水的总质量,求出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水的体积,也就是瓶子的容积;

(2)已知瓶子和金属片的总质量和空瓶子的质量,可求金属片的质量;瓶子装上金属片后再装满水,求出此时瓶内水的质量和水的体积,金属片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减去此时水的体积;

(3)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金属片的密度,从表中可以得到该金属片可能是哪种金属。【详解】

(1)空瓶装满水:m水=700g-200g=500g,

空瓶容积:

水水

(2)金属片的质量:m金=m总-m瓶=1000g-200g=800g,瓶中装了金属片后再装满水,水

的体积:

水水

,金属片的体积:V金=V-V水′=500cm3-410cm3=90cm3;

(3)金属片的密度:金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金属碎片可能是铜。

四、实验题

17.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酱油的体积为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左44b40 1.1×103偏大

【解析】

【详解】

(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说明右侧质量略大,应旋动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之向左移动;

(2)已知空烧杯m1=18g,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g+10g+2g=62g,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m2-m1=62g-18g=44g,

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图中读数正确的是b,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

(3)把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

18.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测量前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调节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调节

C.向右移动游码

D.尝试向右盘添加较小的砝码

②当天平平衡后开始测量,步骤如图所示,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③如图所示,两次测量质量时刚好游码位置相同。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待测液体的质量是_____g,密度是_____

【答案】A BCA450.75×103kg/m3

【解析】

【详解】

①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所以左盘低,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在调平过程不能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故选A;

②要正确测量液体的密度,需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

,烧杯和剩余③由图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量筒中的液体的质量为

液体的总质量

,液体的体积为V=60cm3,液体密度总剩

【点睛】

本题是测量液体的密度,此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和读数及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19.某中学环保小组为了知道石狮黄金海岸海水的密度,利用周末在老师的带领下取了海水的样品进行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海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海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海水的质量为_____g,将烧杯中的海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海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海水的密度为_____g/cm3;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海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红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海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④则海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纯净水的密度用ρ0表示);

⑤小亮测算海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所述物理方法中的_____。

A.控制变量法B.等量替代法C.类比法

【答案】水平右39.6 1.04偏大标记A?ρ0B

【解析】

【详解】

(1)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②在甲图中,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是m总

=50g+10g+5g+4.6g=69.6g;空烧杯的质量是30g,所以江水的质量是:m=69.6g?30g=39.6g;

由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江水的体积是36mL=36cm3,江水密度:

ρ===1.1g/cm3。

③这种方法测量时,江水的质量是准确的,但是测量江水的体积时,由于烧杯中的水不能

全部倒出,所以测得江水的体积偏小,故据ρ=可知,测得密度偏大;

(2)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故此时的水的质

量是:m=m1?m2;所以水的体积是:v=

水=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标记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故此时江水的质量是:m′=m3?m2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

水=

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转换为水的体积使用的方法是等量替代法,故选B. 20.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如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将最小的砝码放到天平上,指针如图乙所示,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_______.

(3)如图丁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

(4)实验中,小浩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老师给他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

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

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石块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

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

测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水的密度

表示)。

【答案】游码未调到零刻度线处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线

5820

【解析】

【详解】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将最小的砝码放到天平上,指针如图乙所示,下一步的操作是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线。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

(3)石块的体积,石块的密度:

(4)小石块排开水的质量:

排水

,小石块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排水排水

水水

故答案为:(1). 游码未调到零刻度线处(2). 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线(3). 58 (4). 20(5);(6)

【点睛】

本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记住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算出固体的密度。

21.某小组同学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这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应_____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96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_____cm3。(4)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_____g.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g/cm3。【答案】左加砝码2022 1.1

【解析】

【详解】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最左端与0刻线对齐;由图可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说明物体的这边的质量大,需要向右侧加砝码,如果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由图乙可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20ml=20cm3

(4)由图示可知,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为:50g+20g+4g=74g。

又因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96g,

所以量筒内盐水的质量m=96g﹣74g=22g。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20cm3。

盐水的密度:。

22.小明在海边捡到一个多孔石块,现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碼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他应将平衡螺母_____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g;如图乙在量筒内装有一定得水,记录下刻度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V2,则石块的体积是V=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

(3)实验结束后,小明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将其放在餐巾纸上,发现餐巾纸湿了大片。这启发了小明的思考:因为该石块多孔而存水,所以刚才测得的石块密度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填写序号)。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

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

(拓展)小明为了排除因石块多孔存水而引起的误差,又称量出刚刚从水里取出的石块质量为42.6g,结合第(2)问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出了较为准确地石块密度为

_____kg/m3.(ρ水=1.0×103kg/m3)

【答案】右38.415 2.56×103偏大D2×103

【解析】

【详解】

(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右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2)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m=20g+10g+5g+3.4g=38.4g;

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V1=30ml,

水和石块的体积为V2=45ml,

则石块体积:V=V2﹣V1=45ml﹣30ml=15ml=15cm3;

石块的密度:;

(3)若石块具有吸水性,由实验步骤可知,测得的质量是准确的;

但在测量石块体积时,当把石块放入量筒的水中时,由于石块吸水会导致液面下降,故测得的总体积会偏小,测得石块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此时测得的密度值应该是偏大的,故D正确;

(4)石头吸水的质量m吸=42.6g﹣38.4g=4.2g,

吸水的体积

吸吸

石头真正的体积V′=15cm3+4.2cm3=19.2cm3,

石块密度。

23.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明通过实验测得下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_____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_____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小明同学通过查看常见物质的密度表发现:水和冰虽然是由同种物质组成,但它们的密度却不同。他通过认真分析得出:同种物质的密度还与物质的_____有关。(3)小明对密度的测量产生了兴趣,于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

①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②小明首先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是_____g,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如图为40ml,再将空烧杯放到天平上称得质量为34.4g,最后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_____g/cm3。

(4)同组的小乐认为液体有挂壁现象,误差较大,小明给小乐解释说,按我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测出盐水的密度,因为实验中我所要研究的是_____这部分液体。

A.烧杯中的盐水 B.残留在烧杯中的剩余盐水 C.倒入到量筒中的盐水

【答案】不同相同状态右82.4 1.2C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中“探究物体的性质”可知,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根据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出密度。

【详解】

(1)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等于:铁:=7.8g/,铝:=2.7g/, 2.7g/,所以不同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2)由于水和冰的状态不同,所以同种物质的密度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①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偏向左边,说明左边沉,此时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②小明首先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m总=50g+20g+10g+2.4g=82.4g,由题可得,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为m盐=82.4g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无答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真题热身 1.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选填“右”或“左”)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的空格中. 物理量/单 位 空杯的质量m /g 杯和酸奶的质量 m/g 酸奶的体积V/ mL 酸奶的密度ρ/kg ?m-3 测量值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实验产生的实验误差? 2.小明的妈妈最近买了一个工艺品,看上去像是纯金制作的 (1)小明妈妈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不是纯金的,你认为可以测出工艺品的这个物理量,从而进行鉴别。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工艺品的密度,请你将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列起来(只填序号): a、将工艺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工艺品和水的总体积V 1 b、用天平称出工艺品的质量m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 2 d、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ρ (3)实验中,小明测量工艺品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以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一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测体积时,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二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则工艺品的 密度为 kg/m3.小明收集了几种金属的密度如下表所示,那么妈妈的工艺品是由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举1例)。 二、题型分析

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固体——天平/弹簧测力计 质量的测量液体——天平+烧杯 实验原理:ρ=m/V 规则形状(刻度尺) 固体 形状不规则(排水法)(量筒+水) 体积的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针压入 法/挂铁法) 液体——量筒/量杯 例题: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 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 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ρ=m/V 一、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 固体: m 0V 1 V 2 表达式: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 2 1V V m -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 2V V m -=ρ。 12 m V V ρ =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0m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1V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取 示数2V

初三物理讲义质量与密度学生版(第六章)

物理质量与密度 元认知教育机构考中研究中心

基础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 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托盘挂在横梁上)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2)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3)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二、密度 符号:ρ 1、物理意义: 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密度。大小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 3、公式:ρ=m/v 4、单位主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5、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3千克/米3 或1×103kg/m3=1g/cm31L=1dm3 =10-3m3;1ml=1cm3=10-3L=10-6m3 6、常见物质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7、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般相同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测量物质密度教案

1、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形成初步观察能力. 2、尝试设计不同情况下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问题. 教材内容详解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用来测定液体体积的仪器.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 二、测不规则固体物质的密度 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测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量,从量筒中读出水面指示的刻度,两次体积之差就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V m 得出密度. 三、测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测出,其质量就要通过“补差法”来测定,即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再称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倒人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ρ=V m 求得密度. 氩的发现 18世纪末,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凯文迪许,在做化学实验时,从通电的水银中电解出一个小气泡,这个小气泡很顽固,无论怎样放电,它也不肯与氧气化合,他把这种顽固的 小气泡称为空气中的另一种浊气,但他没有再深入研究小气泡,轻易地把小气泡放走了. 在他逝世后100年,物理学家瑞利和化学家拉姆赛重新做了他的实验,也找到了这种小 气泡,在精确测量时,他们发现从空气中提取混有小气泡的氮的密度为 2kg /m 3,而从氨气 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250 5kg /m 3,虽然二者仅差 7kg /m 3,但瑞利他们由于不放过这一细 微差异而执着地研究下去最后确定这种小气泡是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并因此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奖. 课内练习 题型I 双基巩固 例1 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答案:C A 、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分析:因为量筒里的液体的体积V 等于它的高h 和横截面积S 的乘积,即,V=Sh .当体积相同的液体倒入量筒时,截面积较小的量筒液柱必定较高,这样量筒上每mL 刻度的间隔就较大,读数就会较精确.因此,量筒通常要做成细而高的圆筒形. 例2 在“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了如下几个步骤: A 、在量筒内倒人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l ; B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质量m ; C 、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平衡;

2020年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项练习题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项练习题 一、测量固体密度 考点: a、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天平的使用:实验前的调平——游码归零,平衡螺母的调节;左物右码;镊子夹取砝码;称量时的调平;天平的读数——注意分度值); b、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量筒的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 c、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d、密度的计算; e、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物质材料; f、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补充步骤或完善设计); g、密度表达式的推导; h、误差分析(先测体积后测质量,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i、实验方案的选取或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 j、特殊的测量方法(特殊方法例如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天平没有砝码;特殊物质例如吸水物质,漂浮于水面的物质,易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状的固体等)1、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 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 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 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 量为________g; (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在“测量小木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天平、量筒、小木块、细长铁丝、水。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 的________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将 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调_________(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 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第6章 质量与密度_带答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06 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③ 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公式:V m = ρ 3. 单位:3 33/10/1m kg cm g = 4. 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 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 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 5. 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ρ/m V =)或质量(V m ρ=);(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 量筒的使用 ① 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② 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 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2.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① 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1m ; ② 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③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2m ; ④ 计算液体的密度:V m m V m 2 1-= =ρ 3. 测量固体的密度 ①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1V ; ③ 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放入固体后水的总体积2V ; ④ 计算固体的密度:1 2V V m V m -== ρ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 密度与温度 ① 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② 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2. 密度与物质 鉴别 ① 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② 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如果仅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电学性质等进一步鉴别。 三、课堂练习 质量

初中物理_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课后提升 1、某工厂生产酒精,技术员采用抽测酒精密度的方法对酒精检查,技术员小张做如下实验:⑴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盛有酒精的烧杯的质量,测的总质量是103.6g 。 ⑵把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酒精的体积如图中的乙所示。 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天平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的甲。 甲 把步骤⑴、⑵、⑶中测量的数据填如下面的表格中,求出酒精的密度。 烧杯和酒精的质量m/g 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m/g 量筒中酒精的质量m/g 量筒中酒精的体积 V/cm 3 被测酒精的密度ρ/ (g.cm -3 ) 实验评估:某技术员小刘在测量酒精的密度时采用了下列操作步骤: ⑴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 1 ⑵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酒精,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m 2 ⑶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V ⑷根据计算密度的表达式ρ=m 2-m 1/V ,计算酒精的密度。 请你对小刘和小张两人的测量进行评估,你认为谁的方法产生的误差小?并对你认为误差较大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说明误差主要产生在哪里? 50g10g 5g 0 1 2 3 4 5克 10 20 30 40 50 mL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用天平测物体质量,但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整理等方面的能力训练还是不多。在本节学习了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之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能力自主完成本实验。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质量、密度的概念和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的,内容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盐水和不规则物块的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的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所以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同时也是密度知识具体应用的一种体现,充分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在学本节课开始,同学们首先认知了量筒,并学习了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而用量筒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是一种新方法,即等量占据空间的替代方法,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学好这种方法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所以这一环节可做难点学习。 对于测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同学们已经有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他们应能说出大致的方案:(1)先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2)在测出小石块的体积(3)利用密度公式ρ=m/ν算出。对于怎样具体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要攻破这个难点。 对于测盐水的密度,同学们也能制定出大致的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探究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的影响,往往制定出这样的方案: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烧杯内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测盐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m/ν算出,学

(中考)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项模拟练习(含答案) (538).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学校: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图线,由图线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 A.ρ甲>ρ乙>ρ丙 B.ρ乙>ρ丙>ρ甲 C.ρ丙>ρ乙>ρ甲 D.ρ甲>ρ乙>ρ丙 2.(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重约0.1牛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是4s D.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 3.(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4.(3分)甲、乙两个烧杯中都装满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液面下相同的深度处(如图).观察压强计U型管中的液面情况,可以得到:液体在金属盒橡皮膜所在的位置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时ρ甲、ρ乙;甲、乙两个烧杯中所装液体密度关系是。 5.(3分)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6.(3分)现有如下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烧杯、水,设计一个测量正方体糖块密度的可行方案,要求写出: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选用的器材:___________. (3)设计方案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 (4)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 7.(3分)如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冠军奖牌是银质镀金,亚军奖牌是银质,第三名奖牌为铜质,三种奖牌各部分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那么三种奖牌中的金属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若银牌中银的质量约为160g,则铜牌中铜的质量大是.(ρ金=19.3× 103kg/m3,ρ银=10.5×103kg/m3,ρ铜=8.9×103kg/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星火教育 引导教育专廉 V i -V 2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溶于水 整型法 密度比水大: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针压法、捆绑法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 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 长方 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1: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 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 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 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解: 1 )测量的主要步骤 方案一(直接测量):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方案二(埋沙法):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 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 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 V i ,用镊子取出 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 V 2,则尸一m V i —V 2 方案三(饱和溶液法):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 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 V i ,再把3块方糖 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糖的总体积 V 2,则密度 —。 V 2 -V 1 《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总结 基本原理:p =m/V 有天平,有量筒(常规方法) 1.固体: 表达式: p m o 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 (1)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 0 (2)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 V 1 (3)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 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 ,读取 示数V 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 2.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 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 量筒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 (1)实验目的: (2)实验器材:

3.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实验目的是 (2)实验原理是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 C. 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D. 根据公式V m = ρ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实验记录表格: 4.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 方法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 ⑵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⑶ 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铁块在下,塑料块在上; ⑷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1;将塑料块用该铁块拽着也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思维方法如下: 根据密度公式V m =ρ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这是测量物质密度的整体思路。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即可。但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注意一下办法。 (1)对于形状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 (2)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利用此法测固体体积时,必须将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利用浮力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利用浮力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专题 1.(2019金华,7)归纳与演绎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兴趣小组归纳“根据ρ=,运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请回答: 2.(2019吉林,26)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测出了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蜡块和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蜡块的质量时,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盘,如图14甲所示,蜡块的质量是 g; (2)用细针使蜡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水杯中,再用天平称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0g,则蜡块的体积是 cm3,蜡块的密度ρ蜡= g/cm3;

(3)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蜡块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蜡块漂浮在盐水中,再用刻度尺测出蜡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用h1、h2和ρ蜡表示)3.(2019大庆,19)善于奇思妙想的小强及其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温度为20℃)进行综合实验。 (1)该小组想研究“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图甲所示是密度计的简化模型,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放一些小铅粒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设玻璃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液,该液体密度为ρ液,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水的密度为ρ水,则浸入液体的深度h液=(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由此可知,此密度计漂浮在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中时浸入深度h煤油=h水(填数值),密度计刻度特点是(选填选项前序号①上小下大②上大下小③均匀④上疏下密⑤上密下疏)。 (2)该小组想继续探究“某液体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长为0.6m 的绝缘轻质杠杆ab悬挂在高处,可绕O点转动。杠杆a端的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为1×10﹣3m3的实心合金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液体中。b端轻质细线悬挂的铜柱在上下移动时能带动滑片P移动。滑片P重力和摩擦不计。 ①若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标有“100Ω 1A”字样。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量程为0~15mA 的电流表,为保证电路安全,定值电阻R的最小阻值是Ω。 ②小强在给该液体加热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减小,则可得出该液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除烧杯内的液体外,装置中其他物体的热胀冷缩忽略不计,合金块始终浸没)。 (3)该小组还想利用此装置继续测量该合金块的密度。已知该烧杯中液体在温度为20℃时计的密度为1.1×103kg/m3.杠杆水平平衡时,铜柱质量为2kg,点O距杠杆b端0.2m。则合金的密度是kg/m3.(g取10N/kg) 4.(2019沈阳,23)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利用家中的物品做了几个小实验。 (1)小明把小萝卜放入水中,小萝卜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浮,重力是G萝,那么F浮____G萝(选填“>”、“<”或“=”)。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不变 B. 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 C.一壶水加热到沸腾时,质量不变 D.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 3.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 A.10cm3 B.100cm3 C.5cm3 D.无法判 4.两个正方体物块,质量相同,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4:1 C.1:8 D.8:1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6.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7.用等质量的铜,铁,铝,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 铝球 D.一样大 8.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入6个相同的塑料球,右盘放4个和塑料球等大的铝球,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那么塑料球的密度是() A. 2.7×103kg/m3 B. 4.05×103kg/m3 C. 0.9×103kg/m3 D. 1.8×103kg/m3 二、填空题 1.一块铁,把它放在炉火上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则它的质量将______,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___为准. 3.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是_____cm3。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 5.有一个质量540g,体积36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_______g. 三、实验题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 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kg/m3,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 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 ___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 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 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作者:张杰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专项练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 1. 量筒是测量体积的仪器。 2. 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若是凹液面,视线应与凹液面底部相平;若是凸液面,视线应与凸液面顶部相平。 知识点二、使用量筒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1.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 2. 用量筒测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固体体积。 (1) 首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体积V 1,然后把固体用细线系好放入量筒中,这时水面上升到量筒的刻度V 2处,则固体的体积V= V 2 –V 1。 (2) 如果被测物体体积过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则可采用“溢水法”,即将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量筒读数的数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3) 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内水中对应的体积V 1,然后将被测固体和重物用细线系在一起浸没于水中,读取此时的体积V 2,则固体的体积是V= V 2- V 1。 知识点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 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原理:V m = ρ,先测出物体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解物体密度。 2.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水、细线、待测物体。 3.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密度的测量步骤: (1) 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 (2) 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 1。 (3) 用细线拴住被测物体浸没水中,读出被测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 2。 (4) 由1 2V V m -= ρ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知识点四、测量液体的密度 1. 先测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 总,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后测量容器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剩,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2. 计算V m m 剩 总-= ρ 知识点五:关于密度计算问题 1. 比例问题:适用于题设条件中已知某些物理量之间的语数关系或比值关系,求解未知量的比值等。 2. 鉴别物质:检验纯度,依据题设条件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把求出的密度跟物质的

新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提纲,随堂练习,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符号是:m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 5:托盘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拔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左端的零刻度处; (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 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4)测将物体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5)读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6)整理好器材 注意事项: A 、所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C、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注:失重时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V m ρ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 常用单位:g/cm 3 单位间换算关系:1g/cm 3=103 kg/m 3 水的密度: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6:体积的单位:m 3 dm 3 cm 3 mm 3 L mL 1m 3=1000dm 3 1 dm 3=1000 cm 3 1cm 3 =1000mm 3 1L=1 dm 3 1 mL=1 cm 3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专题练习题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可以用量筒测出。 2、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 dm3 1mL= 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相(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量杯来测量。 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1.为了鉴别妈妈的银手镯是否纯银制成的,小芳利用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下图所示,则手镯的质量为________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则手镯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评估:①若测量前,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________(填“小”或“大”).②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 ________(填“小”或“大”). 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

7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讲义

个性化辅导讲义 课 题 密度的测量与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知道测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学会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重点、难点 1、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及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 知识框架 考点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知识点 由于通过物质的密度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物质,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物质的密度来鉴别物质。看来要鉴别物质,首先要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由密度的定义可知,要想测量密度,首先要测出质量,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然后要测量被测物体的体积。 质量的测量这里我们不多讲,我们重点来讲体积的测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利用量筒或量杯来进行。 首先我们将量筒或量杯中放入适量(所谓适量,就是当放入被测物体(质量为m )后,水既要将被测物体全部浸没,水又不能超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刻度。)的水,记下此时量筒或量杯中水的体积V1;然后用细线系住被测物体,轻轻的放入水中记下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2,用V2-V1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体积。 1、如果物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时将它放入水中它将漂浮在水面上,这时我们也是不能测出物体的体积的。这时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测其体积。一种方法是用助沉法。(用其它密度大的物体和被测物体系在一起,沉入水中,当然这时助沉物的体积应该在V1中。)另一种方法是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观察V2。当然如果物体的形状是规则的,或是可以将其分割成规则物体,我们就可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其体积了。 液体密度测量时,体积比较容易测量,用量筒或量杯就行了,关键是液体质量的测量。 首先我们要测出烧杯中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1,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2。液体的质量m=m1-m2。 计算ρ= 1 2V V m 2典型例题: 例1. 某金属板长1m ,宽50cm ,厚8mm ,测得其质量是35.6kg ,问这是什么金属? 分析:判断是什么金属,可以先求出其密度,然后参照密度表对照. 解答:因50cm=0.5m,8mm=0.008m ,体积为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⑴会阅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的调节、使用托盘天平,并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⑵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的使用量筒和量杯 ⑶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好习惯 重点 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难点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操作过程。 教具:托盘天平附砝码一套量筒1个(规格不同) 量杯1个烧杯细线小石块水木块等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是质量,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基本属性? 2.用什么测物体的质量呢?天平的构造怎样? 【自学问题发现】 阅读课本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天平左盘下沉应怎样调节天平的平衡?指针偏右时应怎样调节天平的平衡? 3、读游码刻度数时读游码左边数还是右边数? 【问题发现】 请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填在此处 以小组为单位用天平测量一定量水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填在此处 天平的右盘放置砝码,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小组讨论)。 【迁移应用】 1、怎样用天平测出一团毛线的长度?

2、能否用称量是200g,感量是0.2g的天平称量一个苹果和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阅读课本自学】120页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完成下列问题: 1、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 1cm3。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 2、量筒与量杯有什么区别? 3、量筒与量杯的最大量程,分度值的意义,读数时视线应该怎样? (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 【问题发现】 请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填在此处 以小组为单位用量筒测量一定木块的体积,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填在此处 【探究讨论】 1、在测量容器的容积时,选用实验室和生活中常用的容器,如试管,锥形瓶,茶杯,碗等,容器中残留有液体或有液体洒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测可乐瓶的容积,可乐瓶上标注的容量和你测出的容积相同吗? 【迁移应用】你能测量一只粉笔的体积吗? 【规律与方法】 【巩固与检测】 1、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1)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填空题 1. “娃哈哈”纯净水的瓶上的塑料包装上印有“净含量596ml”字样, 由此可以算出它满装时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 。 2. 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形容器最多能装下 3.84kg 酱油,这个 容器的高度是________m 。(酱油密度为1.28 ×103kg/m 3) 3. 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1:3,则其密度之比为 ________。 4.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种未知液体密度的正确操作情境, 其中负责记录表格和填写实验数据的同学有三项没填完。请你帮他填上。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0.2kg 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2.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 mL 40 10 20 30

A.铜比铁的质量大 B.铜块的体积一定比铁块的体积小 C.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D.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等时,铜块的质量大 3.两只相同的杯子,一只装满水,一只装满酒精。现在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铜块分别投入两个杯子中,并被浸没,则溢出的水和酒精() A.体积相等,质量也相等 B.水的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质量大 C.体积相等,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 D.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质量相等 三、简答题 1.给你一台天平,一个空玻璃杯和足量的水,怎样测出一金属的密度?(写出要测出的物理量,及用这些量表示的金属的密度公式) 四、计算题 1.汽油的密度为0.71 ×103kg/m3,能装2kg水的瓶子能装多少kg 汽油? 2.飞机技师为了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同体积的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 3.在一次实验中,技术员将密度为0.79 ×103kg/m3的无水酒精 30ml与30ml水混合摇匀,总体积为57ml,求混合液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