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智慧城市试点投融资项目解决方案

最新版

智慧城市试点投融资项目解决方案

目录

1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概述 (1)

1.1 规划背景 (1)

1.2空间范围 (1)

1.3规划期限 (2)

1.4发展环境SWOT分析 (2)

1.5重点项目概述 (8)

1.6总体思路 (9)

1.7基本原则 (9)

1.8主要目标 (10)

1.9融资规模 (11)

1.10主要融资主体 (12)

1.11融资来源 (13)

1.12项目投融资模式框架 (14)

2重点项目投融资方案 (15)

2.1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投融资方案 (15)

2.2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投融资方案 (33)

2.3智慧水务系统项目投融资方案 (52)

2.4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项目投融资方案 (74)

2.5防潮防洪排涝项目投融资方案 (89)

2.6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项目投融资方案 (100)

2.7智慧社区项目投融资方案 (112)

2.8智慧交通项目投融资方案 (125)

2.9智慧养老项目投融资方案 (139)

2.10智慧教育项目投融资方案 (153)

2.11智慧医疗项目投融资方案 (166)

2.12智慧物流园区投融资方案 (180)

2.13“数字**”(**)产业园投融资方案 (193)

3重点工程投融资模式汇总表 (208)

4项目资金证明材料 (210)

1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概述

1.1规划背景

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智慧城市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投融资体制,首先要关注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城镇化整体健康的发展。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当社会各类投资方都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化才能真正迈开步伐。所以,要认真制定完整、均衡、可行,能将财政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社会资本、第三方投资完美融合、取长补短的投资规划。

当前,**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启动,众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各类融资来源如何搭配,资金投入的时序如何选择,这些都需要通过投融资专项规划给予厘清。而**市目前针对智慧城市投融资领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市场化程度不高、投融资体系和要素市场有待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智慧城市重大项目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智慧城市建设开始交融于社会生产、消费各环节,行业边界趋向模糊。如何顺应智慧城市项目的推进提出针对项目融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市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1.2空间范围

**市位于**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东部为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陆地总面积723.5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3.8公里,海域面积约3313平方

公里。

针对此次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参照《**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未来将主要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生活、生态城市空间开发秩序,构建由城市人口聚集区、工业集聚区、农业发展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基础设施体系等要素构成的有序城市空间格局。构建“三港三城”的城市空间布局,凸显福州新区核心区、重要产业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城市、新“海丝”重要节点等定位。1.3规划期限

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融资方面的需求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参照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为**市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案,因此我们将规划期限定为2017-2021年。

1.4发展环境SWOT分析

1.4.1基础设施类项目SWOT分析

1.4.1.1优势分析

1、**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的条件是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等城市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成功的关键。**市近些年认真落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地联通、移动、电信分公司,迅速在全市建成了规模庞大大、技术领先的综合通信网络,整体实现了数字化传输、程控化交换、宽带化接入、智能网支撑。这些都为基础设施类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政策优势明显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部署,是**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得到了各

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全社会对此有着广泛的共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央、地方层面的蓬勃开展,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一项基本政策长期维持,并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不断加以规范完善,总体来说,政策优势十分明显。

1.4.1.2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

提高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能源、基础原材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

2、政府管理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市各部门信息系统很多处在一个个信息孤岛状态,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依旧突出。目前**市各部门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工作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各个部门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形成了许许多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跨部门的业务系统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重复采集现象严重,政府和企业、百姓无法实现互动。需要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来打破各个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4.1.3机遇分析

应用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企业对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慧控制等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智慧城市建设则可成为**市政府和企业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1.4.1.4挑战分析

信息安全风险加大

信息安全风险是指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由于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而对政治、经济、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等领域带来的威胁。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建设的新型城市,涉及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多个环节,如何确保其被合法利用而不发生安全问题,这对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棘手和艰巨的任务。

1.4.2智慧建设与宜居类项目SWOT分析

1.4.

2.1优势分析

1、建设基础良好

近年来,**市在市政智慧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投入,其中市政项目已经在城区供水、排水、防洪排涝等领域规划了各自的体系工程及信息化项目,部分领域也已完成了初步的系统建设,建设基础良好。

2、政策优势明显

近年来,**市对智慧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其发展目标与智慧城市发展高度契合。**市已经将智慧城市的建设及发展作为市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1.4.

2.2劣势分析

核心技术研发薄弱,缺乏竞争力。

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呈现出“头重脚轻”的趋势:一方面,众多的企业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智慧城市应

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外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很少有企业进行操作系统、芯片以及底层硬件等基础技术的开发。从总体上看,**市在核心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能耗等关键技术上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力量相对薄弱。

1.4.

2.3机遇分析

应用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宜居环境,民生服务的要求也在提升。而**的智慧建设和宜居类项目,恰好满足了此类民生要求,能够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应用前景广阔。

1.4.

2.4挑战分析

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智慧建设和宜居工程的运营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建立合适的运营模式,才能理清权、责、利的关系,才能让政府、企业、用户及其他机构等形成合力、利益共享,从而才能保证其持续、安全、高效的运营。否则,智慧城市建设将无法持续正常运转。

1.4.3智慧管理与服务类项目SWOT分析

1.4.3.1优势分析

1、智慧城市技术逐步成熟,产业链初步形成

近年来,**市智慧城市领域新企业、新项目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从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终端、云存储等硬件产品制造,到云端应用管理、数据处理。从安防监控系统等应用软件,再到云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运营业务的产业链体系初现端倪。

2、民间资金优势

智慧管理与服务类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能够为**市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更有利的资本保障。目前**市民间资本包含海外**、域外**及本土**三大块资金来源。2010年**侨汇收入8.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5.3亿元,**域外实业投资利润约100亿元,**本土的信贷投入和企业投资收益约250.3亿元,全年民间资本年增量约在406亿元。

1.4.3.2劣势分析

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市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十二五规划提及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乡镇幼儿园普及率、每千人口医生数等民生目标未能达到要求。安全生产事故以及突发性群体事件时有发生。

1.4.3.3机遇分析

1、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趋势向好

2016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趋势向好。

2、应用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社区环境、交通、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民生服务的要求也在提升。而**的智慧管理与服务类项目,恰好满足了此类民生要求,能够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好的民生服务,应用前景广阔。

1.4.3.4挑战分析

1、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智慧管理与服务类工程的运营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建立合适的运营模式,才能理清权、责、利的关系,才能让政府、企业、用户及其他机构等形成合力、利益共享,从而才能保证其持续、安全、高效的运营。否则,智慧城市建设将无法持续正常运转。

1.4.4智慧产业与经济创新类项目SWOT分析

1.4.4.1优势分析

1、产业区位优势显著

**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对于**市发挥海洋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海上**”和实现“滨海跨越”意义重大;省会城市窗口优势,有利于积极承接福州的辐射和影响,融入“大福州”发展,做大做强都市经济;近台和侨乡优势,有利于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拓展引资渠道,实现产业转移升级。

2、人才优势提供技术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6万名企业家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创办了近50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家是事业心强、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并由此带动和培养了一批产业精英、科研骨干以及技术工人,这些人才为**市信息化建设的崛起提供人才资源。

1.4.4.2劣势分析

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布局

**市产业相对单一,产业发展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整体层次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结构调整任务艰

巨。受第二产业迅猛发展、体量不断做大影响,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较慢,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滞后于海西省会窗口城市的发展要求。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为8.4:67.1:24.5,与规划设定的4.8:64.7:30.5 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十二五后期,第三产业增加值需要快速增长,比重才能实现30.5%的“十二五”规划目标。

1.4.4.3机遇分析

城市发展战略机遇

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建设正好赶上福州城市“东扩南进”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产业、贸易优势,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建设高效率、低成本,辐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物流枢纽和产业中心,为承接台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的支撑条件,成为**市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1.4.4.4挑战分析

运营模式仍需政府起关键主导作用

对于智慧产业,由于建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仍需政府进行先期的投入或建立产业的扶持基金,引导和扶持更多的智慧产业方面的新型企业,促进智慧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调动企业、民间资本投入,建立起政府、企业、民间三方的投融资体系。适当引进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推进产业孵化与培育。完善信息担保体系,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担保难问题。

1.5重点项目概述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三个基础、两大体系、一大平台、多项应用”。为更好地推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解决现实问

题出发,并依托智慧技术,开展智慧运城重点项目建设。**市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共计13个,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平台、智慧水务平台、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防洪防涝系统项目、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项目、智慧社区项目、智慧交通项目、智慧养老项目、智慧教育工程、智慧医疗工程、智慧物流园项目以及“数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13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资共计10.5亿元,银行贷款融资57.4亿元,社会融资45.1亿元。

1.6总体思路

(1)规划先行,建立**市智慧城市投融资新体系,搭建智慧城市投融资保障体系;

(2)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民间资本,打造**市投融资模式,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并举,既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引导放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4)坚持开发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重。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势,结合棚户区改造、生态环保等倾斜性贷款政策,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融资中的直接融资作用和市场引领优势,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快拓展**市的信贷业务。

1.7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市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资本条件充足,国家和省市级政府必须加大倾斜力度,不断完善政府投融资方式和政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