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灾害及其防御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灾害及其防御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灾害及其防御说课稿

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灾害及其防御说课稿

本课属于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以《中国的地质灾害》这节课的内容为主,结合课标,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关注点,本课以汶川地震为背景,以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为主线,用问题探究的形式,联系乡土地理,结合课改精神,关注高考,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简述地震的成因

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地震灾害的区域分布

3.理解导致地震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4.了解技术部门如何进行地震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政府如何进行救援

与救助,并掌握面对地震灾害的一些应急避险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从图表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3、培养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地震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它与其他地质灾害之间还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地震危害程度还具有地域差异。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以及灾情的时空分布特点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旧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图片文字材料,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当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而全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联系汶川地震背景,结合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考,再结合对文科班学生的要求,作为新课的切入点,以达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新课教学

本课课题是由汶川地震引发的思考,所以全课就都以汶川地震为主线进行串联。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利用思考一、思考二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础知识,所以先简单介绍地震的成因,类型以及相关要素(地震的构造等)。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烈度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给出汶川地震的相关材料来启发学生思维,并适时加以归纳总结。

在教授中国地震分布特点时,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使学生对地震的分布有总体上的认识,之后利用地图抛出问题——中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结合乡土地理——福建多地震吗,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关注生活,学习地理的乐趣。

在分析了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由地震引发的灾害链。通过案例,采用讨论式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法,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并再次结合福建,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知识点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而地震灾情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案例(比较汶川和唐山地震)的形式,采用比较法,并呈现图表以及文字材料,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中培养学生从图表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自汶川地震后,如何进行地震灾害的防御,就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学生非常关注,并和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这部分内容重点是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因这部分内容较简单且通俗易懂,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采用学生个人点评,分组讨论,教师评价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说课综述

本课力求结合课改精神,联系高考,以问题探究的形式,达到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是对《地震灾害及其防御》一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与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3、教学目

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2.1《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2.1《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2、理解不同类型洋流及其成因。 3、掌握不同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说明世界洋流流向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作风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启发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广阔无垠的海洋,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对于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波浪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阅读回答,讲解风浪、涌浪) 除了我们常见的波浪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波浪,那就是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洋能资源;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阅读:世界著名风浪区——好望角 (承转)还有一种海水运动形式,也是我们每天都能够遇到的,那就是潮汐。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阅读P31钱塘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我们都知道潮汐每天涨落两次,每天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潮汐还有大潮小潮之分,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教师讲解大潮、小潮、潮汐的时间变化) 学生思考:农历一个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分别出现在年哪一天? (活动)讨论各种活动与潮汐的关系。(P31)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二全书教案汇总大全

最新高中地理选修二全书教案汇总大全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考点点拨: [NextPage]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防震减灾工作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讲解

中国地震烈度表 32

前言 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之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全社会共同关心防震减灾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防震减灾工作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地震监测预报是基础,地震灾害预防是重点,地震紧急救援是关键。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地震安全环境,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 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起步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群众性基础工作,它包括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社区地震应急和乡(镇)民居抗震设防指导,涵盖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工作。做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对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曾指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在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中的作用。”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从柳州市具体情况看,加强群测群防的工作,可以弥补我市专业地震监测台网的不足,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柳州市非常重视做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专门下发了《柳州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实施办法》,对全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编写的本手册,内容涵盖了防震减灾常识,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衷心希望本手册能够为大家关心支持防震减灾事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3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题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A.潮汐发电 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 D.温差发电 解析:选AB。海洋能中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是波浪能和潮汐能。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解析:选A。马六甲海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上升流为主。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 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H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潮汐涨落的周期变化分为日周期、月周期及年周期等。潮汐原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与天体绕转质点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值。一个朔望月之内,初一与十五由于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一天之间距月球与地球的绕转质心最近和最远的地表,潮汐最大。其时间差决定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周期.第6题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的海水.落潮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 答案:4、B5、B6、C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

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选修 2 海洋地理 教学目标: 一、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5、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6、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7、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8、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海洋开发 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5、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1、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 2、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3、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本讲重点: 1.海底地形、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2.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4.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5.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的区别本讲难点: 1.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考点点拨:

《海洋地理》的总体框架 -认识海与洋 认泯海岸与海盛妙矗 ——认识海洋水体 ——认溟海一丸相互作用 海埠带的丹按 ——海淳资膊的幵发 二-海淳能的幵发 I —海洋空协的开发 1—獰注自豪灾害与間范 保护海澤+ T —海洋环境问理与环境保护 —维护海洋权益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2. 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 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 海 (1) 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 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 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一地中海 内海一渤海 边缘海一东海、南海 最大海一珊瑚海 4. 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 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 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 世界主要海峡 认识海洋 开发海洋

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知识点

选修六环境保护 ▲环境可持续发展 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 1、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固体废物减量化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 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

地震局的职能与机构组成

机构简介 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时称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现任局长为陈建民。 职能职责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地震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震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 (三)制定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监督检查防震减灾的有关工作。 (五)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实施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双重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与计划财务体制;指导省级以下地震工作机构的工作;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六)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七)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职责;对地震震情和灾情进行速报;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向国务院提出对国内外发生破坏性地震作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 (八)指导地震科技体制改革;拟定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地震科技研究与国家重点地震科技项目攻关;组织协调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指导地震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承担地震科技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九)指导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十)管理、监督地震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中国地震局设11个职能司(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灾害类期刊排名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复合影响因 子 综合影 响因子 被引次数 1 灾害学优先出版陕西省地震局 1.880 1.34 2 20225 2 暴雨灾害优先出版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 1.516 1.000 3878 3 自然灾害学报独家 授权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 力学研究所 1.268 0.735 34364 4 气象与减灾研究优 先出版 江西省气象学会0.802 0.525 3720 5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独家授权 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0.790 0.524 7899 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学报独家授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0.667 0.437 18934 7 火灾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681 0.406 7281 8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 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0.284 0.273 1662 9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 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0.459 0.265 10258 10 生物灾害科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 省植保学会;江西省植病学会 0.350 0.203 2693 11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优先出版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灾科技学院0.426 0.200 2527 12 震灾防御技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0.345 0.195 1426 13 中国减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0.254 0.099 4636 14 防灾减灾学报辽宁省地震局0.127 0.064 2042 15 城市与减灾北京地震局2060 16 地震地质译丛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1 17 防灾博览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643 18 湖南安全与防灾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0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全册教案

选修2《海洋地理》 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与洋的概念、区分。 2、了解四大洋概况。 3、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能够辨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分别列表进行海和洋、四大洋、海/海峡/海湾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海与洋。 教学重点难点: 1、四大洋概况 2、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分辨海的不同类型、海和海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 图表比较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海洋的时代”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结合教材P2内容,了解海和洋的区别(填表) 1.海与洋对比 (学生自学结合世界地形图,了解四大洋概况)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承转)认识了四大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离我们更近的海、海峡、海湾。 (学生自学,认识概念)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投影)世界不同海区,辨析不同类型的海(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熟练掌握主要海峡、运河、海湾、海洋的经纬度位置及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选修1一二单元

死 亡率与出生率(%) 高中地理选修(一)一、二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1——3题 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 、(1)阶段 B 、(2)阶段 C 、(3)阶段 D 、(4)阶段 3、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A 、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 、人口的老龄化 C 、出生率的下降 D 、生活质量的下降 4、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A 、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 B 、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C 、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 D 、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5、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当地: A 、人口数量的多少 B 、对环境保护工作投入得多少 C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D 、原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 6、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由农村到城市 B 、由城市到农村 C 、由城市到城市 D 、由农村到农村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 、自然环境因素 B 、社会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灾害因素 8、1954--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持平的省区是: A 、山西 B 、内蒙古 C 、西藏 D 、广西 9、关于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 、管理中心 B 、服务中心 C 、增长中心 D 、投资中心 10、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 、商业区用地 B 、工业区用地 C 、住宅区用地 D 、文教区用地 11、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 B 、 住宅区在城市形成之初已见雏形 C 、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C 、 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12、有关人口素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的身体素质好坏仅取决于遗传因素

全国52家 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乙级资质名单

附件1: 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乙级资质部分单位名单 (共52家) 甲级资质单位名单(27家): 单位名称:北京赛斯米克地震科技发展中心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单位名称:北京中震创业工程科技研究院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单位名称:北京吉奥星地震工程勘测研究院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单位名称:天津市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单位名称: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 单位名称:内蒙古鼎宸地震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辽宁地震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吉林省工程地震研究中心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单位名称:黑龙江震工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单位名称: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 单位名称: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单位名称:福建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

单位名称: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单位名称: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 单位名称: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 单位名称:海南省海洋地震与工程地震研究中心 单位名称:四川赛斯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名称: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单位名称:陕西大地地震工程勘察中心 单位名称:甘肃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乙级资质单位名单(25家): 单位名称: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单位名称: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 单位名称:山西省地震灾害研究所 单位名称:包头市雨辰地震工程技术服务处 单位名称:辽宁省工程地震勘测研究院 单位名称:大连工程地震勘测公司 单位名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单位名称: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练习题

3、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选择题 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大体一样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答案:D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辐射是各纬度海区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答案:B 下图实线、虚线代表不同地理事物的等值线。读图,完成3~4题. 3.如果实线、虚线代表水温和盐度,L线代表洋流,且L1〉L3〉L5,则该海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4。如果实线、虚线代表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L线代表河流,则关于河流和潜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河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B.该河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该河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D。该河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解析:第3题,据水温数值越向南越小及等温线弯曲方向可知,L线代表的是南半球一寒流。 A、C、D项所示海区均在北半球,只有B项符合,为南半球的秘鲁寒流分布区.第4题,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凸出的河谷地带才会有河流,等高线数值北大南小,因此此河流由北向南流;潜水位的高低随地势的起伏而变化,潜水的流向为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向低处流,所以潜水补给河水。如图所示。

答案:3、B4、D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6.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7。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第5题,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温度曲线应为③,因为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应为①曲线。而盐度曲线是②,地处长江口外,由于长江汇入淡水密度小,留在表层,盐度低。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20米深度时,盐度稳定。水深15米深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第7题,本题解题思路是:①根据所学知识准确找出温度曲线;②根据温度曲线找出表层水温数值;③由表层水温数值准确判读监测时的季节。 答案:5、C6、B7、D 8。下图是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二地理选修二的知识点要多看才能很好地记忆。下面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能抓住重点的复习才是最有效率的。(一)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 高二地理选修二的知识点要多看才能很好地记忆。下面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能抓住重点的复习才是最有效率的。 (一) 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 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是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地壳的诞生处,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形成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向

大陆板块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洼的地方——海沟。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 在陆地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的。 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板块在进行碰撞挤压,板块边界处于消亡状态。如果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一软一硬,在海上就会形成深海沟,在海陆交界处会形成岛弧或弧形列岛。 4、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5、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 海洋在垂直方向上,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导热率又很低,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只是在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6、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即赤道附近低,南北回归线附近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岸带的开发》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岸带的开发》word教案 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把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爱护相和谐的可连续进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岸带是一个专门的地理地带。那个地点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如何在经济进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爱护,实现海岸带可连续进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复习:海岸带的定义。)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专门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都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摸索:什么缘故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 (承转)据我们的了解,海岸带如何进行开发?有哪些方式?(学生自学,发言介绍)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阅读P47材料,了解滩涂养殖的问题)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物资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阻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要紧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样应满足以下差不多要求:有宽敞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全册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新人教版高中选修2精品教案[整套] 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与洋的概念、区分。 2、了解四大洋概况。 3、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能够辨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分别列表进行海和洋、四大洋、海/海峡/海湾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海与洋。 教学重点难点: 1、四大洋概况 2、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分辨海的不同类型、海和海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 图表比较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海洋的时代”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结合教材P2内容,了解海和洋的区别(填表) 1 (学生自学结合世界地形图,了解四大洋概况)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承转)认识了四大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离我们更近的海、海峡、海湾。 (学生自学,认识概念)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投影)世界不同海区,辨析不同类型的海(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 (2)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2、了解郑和下西洋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重点: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竞赛题库·判断题及其答案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竞赛·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2、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3、地震时若正在搭乘电梯,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电梯一旦停下,就迅速离开电梯。() 4、地震时应打开出入的门。() 5、地震后灾民应先争取时间自救、互救。() 6、台风暴雨中,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时要尽量靠近道路边缘。() 7、将木制家具、木板等捆在一起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 8、汽车进入水淹地区时,如条件尚允许行驶,应关闭窗户,迎着洪水驶向高地。() 9、将树枝、竹竿、木杆采用编席的方法串联起来可以自制漂浮逃生筏。() 10、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 11、泡沫板不能用作洪水中的救生物。() 12、人落水后,应马上脱掉鞋子。() 13、手机、哨子、旗帜、颜色鲜明的衣服等都可用作水灾后求救的联络工具。() 14、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发生的国家之一。() 15、地震后闻到厨房里有煤气味时,应立即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16、震级较大的地震肯定比震级较小的地震造成的损失严重。() 17、工业爆破等人类行为可能引起地震的发生。() 18、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19、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20、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21、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沿着锅壁缓慢地倒入冷水,防止飞溅。() 22、起火时,可以往身上浇水,以免引火烧身。() 23、如果一个人衣服有汽油,并且燃烧起来,应该用干粉灭火器对着全身喷射,以防烧伤。() 24、驾驶车辆,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25、高速公路上,乘车时不要站立,不要随便开窗和摇晃。() 26、驾驶摩托车回家时,发现一根直径约2厘米的水管横卧在道路上,已来不及刹车,应驾驶摩托车从与水管呈垂直的方向通过。()27、您在小区内步行经过停在路边的车辆时,要注意预防车门突然打开。() 28、驾驶两轮摩托车时,驾驶人必须戴安全头盔,乘坐人可以不戴安全头盔。() 29、乘飞机可以不用系安全带。() 30、进出地铁站台时要依次上下,站在自动扶梯上要站稳扶牢,防止跌伤。() 31、使用燃气时,人不得远离,以防溢水扑灭火焰而造成漏气,引发事故。() 32、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适当开启门窗,使空气对流,避免室内缺氧而引起人员窒息。() 33、用煤气时,火被吹灭,不要马上关煤气。() 34、如在室内发现煤气味,要立即开窗。() 35、触电急救的要点为: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36、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37、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