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A》期中测试题

《通信原理A》期中测试题
《通信原理A》期中测试题

一、 选择填空题(每空2分,共15空,总计30分)

1、当消息中各符号独立等概时,包含的信息量和不等概的比较起来,平均信息量 (1) ;某事件为必然事件时,则该事件所含信息量为 (2)bit 。

(最大,最小,相等,1,0,∞) 2、用中心频率500MHz 的载波对一个带宽为6MHz 的基带视频信号进行调制。若采用DSB 调制,则已调信号的带宽为 (3) MHz 。

(1000,250,6,12,24) 3、在高斯信道中,当传输系统的信号噪声功率比下降时,为保持信道容量不变,可以采用(4) 的办法,这是基于 (5) 理论得出的。(增加带宽,减小带宽,香农公式,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奈奎斯特低通抽样定理)

4、某频分多路复用系统、每路电话信号带宽为4kHz 、保护带宽为1kHz ,每话路信号采用SSB 调制,则60话路信号复用后总带宽为 (6) kHz 。

(239,240,299,300) 5、DSB 调制度增益为 (7)

,SSB 调制度增益 (8) ,在相同输入信号功率、相同噪声功率谱密度和相同基带信号带宽条件下,二者抗噪声性能 (9) 。

(2,1,2/3,相同,不同) 6、在独立等概的条件下,M 进制码元的信息量是二进制码元的 (10) 倍;在码元速率相同情况下,8进制码元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的 (11)倍。

(2log M ,21/log M ,1/3,3)

7、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包括两部分,其中信号的带宽由 (12) 决定, (13) 就是信号中的定时分量。(连续谱,离散谱,零次谐波分量,一次谐波分量)

5、基带传输码型要求传输码中尽量不能有 (14) ,单极性非归零信号在“0”、“1”独立等概时不含有 (15) 。

(直流分量,周期分量,定时分量,谐波分量)

二、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计20分)

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分别给出两种信号例子。

2、讲述复用的含义、目的和分类。

3、什么是调制?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4、什么是门限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什么是码间串扰?写出消除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

三、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小题,总计50分)

1、(本小题10分,各5分)

已知信息码为1000 0010 0001 1000 0000 001,求HDB3码(注意必须写出V/B 符号)不完全正确将不能得分。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完成对给定绝对码{}n a 的差分编码{}n b 。不完全正确将不能得分。

{}n a 1 0 0 1 0 000110000 1 {}n b

1

2、(本小题10分)某4进制离散信源,其符号等概,符号间相互独立,每个符号的宽度为1ms 。试计

算:(1)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2)该信源工作2小时后所获得的信息量;(3)在工作2小时后发现有72个差错码元,求传输的误码率。

3、(本小题10

分)黑白电视机图像每幅含有5103?个像素,每个像素有16个等概率出现的亮度等级。

要求每秒种传输30幅图像。若信道输出N S =511,

计算传输该黑白电视图像所要求信道的最小带宽。 4、(本小题10分)对DSB 信号进行相干解调,设解调器输入信号功率为2mW ,载波为100kHz ,并

设调制信号()m

t 的频带限制在4kHz ,信道噪声双边谱密度()9210/n P f W Hz -=?。试求:

(1)接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多大? (2)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比; (3)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比;

(4)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5、(本小题10分)已知基带传输系统总特性如图所示,

(1) 当传输码元宽度为B T 时,该系统是否有码间串扰? (2) 试求该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传码率B R 和频带利用率B η。 (3) 若分别以()()()2/

31/21/1/3B B B B T T T T 、

、、的速率传输数据,哪些速率可以消除码间串扰?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六年级科学期中试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一)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13分) 1.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2.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3.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4.月球是地球的,它本身不能,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 二、选择题(10分)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 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3.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玻璃 C、碱面 5、自行车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车把 B、车圈 C、车横梁 D.车铃铛 三、判断题(6分)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生成气体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5.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6.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四、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6分) ①冰融成水②钢铁生锈③酒精挥发④空气液化 ⑤海水晒盐⑥食物腐败⑦加热白糖⑧煤气爆炸 ⑨木材燃烧⑩酱油拌饭⑾蜡烛燃烧⑿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六、探究题 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7分)。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现象分析: (6)、实验结果: 七、简答(10分) 1、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3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11.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 分数单位。 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3m5cm =( ) m 1.08m 2 =( )dm 2 4020cm 3 =( )dm 3 2700mL =( )L =( )dm 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 8(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 48( )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 30( ) 课桌的高度约是 80( )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4.用棱长为 1cm 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 )cm 3。 5.42 的因数有( ), 50 以内的 9 的倍数有( )。 6.个位上是( )的数,既有因数 2,又有因数 5。 7.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8.两个质数的和是 12,积是 35,它们分别是( )和( )。 9.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36cm ,它的体积是( )cm 3,表面积是( )cm 2。 3 5 12.把 5m 长的绳子平均截成 7 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m 。 13.用 0、5、7 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奇数有( ); 偶数有( )。 二、判断:(每题 1 分,共 5 分) 1.1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 ( ) 3.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4.因为 24÷6=4,所以 24 是倍数,6 和 4 是因数。 (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 2 倍,表面积就扩大 8 倍。(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 2.4×5=20中,(_____)是(_____)和(_____)的倍数,(_____)和(_____)是(_____)的因数。 3.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4.既是24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有_____. 5.算一算: 12.7÷0.2=_____ 28.9÷0.4=_____ 13.8÷15=_____ 6.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7,这三个连续的奇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包含了三个三角形,其中两个白三角形的面积15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中间涂色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8.算一算: (2.25÷0.375﹣0.3×2)÷(2.3×0.25+0.27×2.5)=(___________).9.图中的三角形向_____平移了_____格. 10.数学辩论题。 观察下面的数学现象:3与5互质,5与8互质,3与8也互质;4与7互质,7与9互质,4与9 也互质……正方: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若A与B互质,B与C互质,则A与C一定互质。 你(作为反方)是否认同正方观点?如果不同意,请举例予以辩论: 11.一个三位小数,如果取它的近似值是5.83,这个数最大是_____,最小是____。12.在15﹣35中,质数有_____,合数有_____,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合数分解

质因数:_____. 13.“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它30小时行多少千米?”解答这个题目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_____. 1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1.82 1.28 0.821 1.028 1.80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5.一个三位数是1□0,能同时被2、3、5整除,□里的数字有3种填法.(_____)16.把平行四边形像下图那样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________) 17.奇数都是质数,偶数都是合数。(______) 18.8.888888是循环小数._____. 19.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______) 三、选择题 20.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2 B.3 C.4 21.20以内全部质数之和是() A.18 B.77 C.15 22.用0,3,4,8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能是()的倍数. A.5 B.2 C.3 23.要使三位数“56□能被3整除,“□”里最大能填( )。 A.9 B.8 C.7 2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底是()厘米。A.2.1 B.1.05 C.2 D.4.2 四、计算题 25.口算下面各题. 5﹣0.64= 0.8+12.2= 0.2×0.3= 0.63÷0.9=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鳌江镇第十小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科学试卷 命题人:曾华颖 2011.10.30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 省力 或 方便 的装置叫做机械。 2、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 用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做 支点 。 3、像水龙头这样, 轮 和 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 转动 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4、使用的动滑轮个数越多,穿过动滑轮上的线也越多,这样的滑轮组就越 省力 。 5、变速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 慢 。 6、建房时横梁都是 立着放 (立着放/横着放)的。因为这样可以 提高抗弯曲能力 。 7、一张纸,通过增加宽度、 增加厚度 、 改变形状 等方法 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8、圆顶形可以看成 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而 且不产生 外推力 。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拱形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9、根据桥梁结构的不同情况来分,瓯南大桥是 直梁桥 桥;温州大桥是 钢索桥 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 √ ) 2、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 √ ) 3、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主要是为了美观。 ( × ) 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 √ ) 5、两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 6、建筑材料中的五孔板中间有一个个孔,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 √ ) 7、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力。 ( √ ) 8、所有的拱桥,拱都在桥面下。 ( × ) 9、人体的头骨非常坚固,主要是利用了球形的原理。 ( √ ) 10、上小下大、上重下轻的框架结构最坚固。 (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年级( )班 学号 姓 名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年班姓名 一、填空。(23分) 1.5.08 dm3=()cm3 3200 mL=( )L 600 dm2=()m24067dm3=()m3 5200 cm3=()mL=( )L 993mL=( )cm3 =( )dm3 2.某超市要做一个长2.3m、宽50cm、高1.2m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 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 )m角铁。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周长为20 cm的正方形,高4 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 总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4.一块长方体木料的横截面是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木料长25厘米。这块 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合( )立方分米。 5.一个数的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 6.用5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24平方厘米,这个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填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的体积是5()水杯的容积是200() 微波炉的容积是17()一瓶饮料有0.6() 8. 18的因数有(),18和24的公因数有(),18和24的最大 公因数是()。 9.一个喷雾器的药箱容积是13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650毫升,那么喷完 一壶药液需要用()分钟。

二、我会判断。(10分) 1.质数都是奇数。 (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5.有一件长15厘米、宽12厘米高8厘米的长方体工艺品,能把它放人一 个长18厘米、宽14厘米,容积为2268立方厘米的盒子里。 ( ) 三、选择题。(10分) 1.一个合数至少有( )。 A.一个因数 B.两个因数 C.三个因数 2.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 A.L B. M C. Dm3 3.下面三个数中,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 )。 A.1 B. 2 C. 3 4.某个几何体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它可能是( )。 B. C. D. 5.有一个数,它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是( )。 A.15 B.30 C.60 D.90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2×6分)

【强烈推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1 一.填空。(12分) 1. 两个数的积是26.78,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 原来的,那么积是()。 2.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4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60倍,那么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 3. 5 4.2×0.32=0.542×() 0.206×100=206×() 2.8×6.35=()×0.0635 ()×2.54=160×0.254 4. 89的2.6倍是()。 5. 9.6是16的()倍。 6. 12.95006保留两位小数是()。 7.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3.9,如果这两个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两位,那么商是()。 8. 1÷0.7的结果是()小数,可以简便记为()。 二.判断。(10分) 1. 两个小数相乘,结果一定比这两个小数都大。() 2. 一个不为0的数与0.02相乘,结果一定比这个数小。() 3. 如果积的小数位数有三位,那么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一定也是三位小 数。() 4. 0.256×100=0.00256 () 5. 2.801×3.4=0.2801×34 ()

三.选择。(20分) 1. 下面各个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A.12÷0.008 B.12÷0.08 C.12÷0.8 2. 下面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A.0.888 B.45.232323 C.0.1●68● 3. 在一个除法算式中,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得商不变,被除数应该()。 A. 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B.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 两个数相乘的积与这两个数相比,()。 A. 这两个数大 B. 积大 C. 无法确定谁大谁小 5. 下面各个算式中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A. 1.3×18+13×2.2 B. 1.3×18+23×58 C. 1.3×18-38×56 四.计算。(32分) 1. 列竖式计算。(24分) 56.1×0.33= 3.02×45=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和()是衡量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发现的。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称为()。 4、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等。 5、生物正是通过()()和(),从低级到(),从()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做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7、()提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8、()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9、除了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也可能产生变异。

10、()和()是生命的两种特征。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4、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史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5、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依然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6、不同年代的岩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化石。() 7、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8、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9、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比哺乳动物晚。() 10、南北极太冷了,所以没有生物。()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最新)

83=24 ()=()15=48 95=18=()=5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30( )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 5.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如果把它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可以切出( )块。 6.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总长的( ),每份长( )米。 7.42和5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4.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一个长2米、宽2米、高3米木箱平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至少是( )。 A 、6平方米 B 、6立方米 C 、4平方米 D 、4立方米 2. 自然数a 除以自然数b ,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 、b C 、5 3.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面积增加,体积不变 B. 表面积减少,体积不变 C. 表面积和体积都增加 D. 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4. 一只茶杯可以装水( )。 A. 250升 B. 250立方米 C. 250毫升 D. 2500克

5.有一个数,它既是30的倍数又是30的因数,这个数是()。 A.15 B.30 C.60 四、计算(10分) 1、直接写答案 0.32= 13= 43= 83= 0.53=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 9 = 4 19 = 7 36 = 8 89 = 11 132 = 五、我会思考:(10分) 1. 用0、3、9排成一个三位数,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 2.48的因数有( ),在这些因数中, 质数有( ), 合数有 ( ), 奇数有(),偶数有 ()。 六、我会观察(6分) 上面的图形中,从正面看到的有(),从正面看到 七、求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16分) 八、解决问题。(25分) 1.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6 8 5 7 7 7

五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一、基础 1.抄写下面的字。 唇砸葬幽嗯诫瘾溅婪滤 2.读拼音,写汉字。 jùqiáo èzòng sāi yàng ()怕华()上()操()鱼()安然无( ) 3.在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后面打“√”,在读音有错的后面打“×”。 (1)踮.(diàn)脚夹.(jiá)丝玻璃榨.(zhà)油() (2)眼睑.(jiǎn) 潺.潺(chán ) 蛰.(zhé)伏() % (3)绿蔓.(màn)翕.(hé)动捕.(bǔ)捞() 4.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他做事情很武断 ..,化解了许多危险。() (2)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也很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 (3)今天是博物馆开馆的第一天,参观的人潮络绎不绝 ....。() (4)我们原本只是抱着观摩学习之心来参赛,想不到竟然得奖,真是大喜过望 ....。()5.选择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只有……才……虽然……但是…… (1)董存瑞()马上炸掉暗堡,()能保证战斗的胜利。 (2)()五壮士牺牲很多年了,()他们坚强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却时刻鼓舞着我们。 } 6. 按要求写句子。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写个句子,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二、积累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毫不犹()低头()节不容争()()然大物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3)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满十事九空。 3.判断错对,对的打“√”,错的打“×”。 (1)《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作家是法布尔。()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改为“到”、“入”、“过”等字。() 三、阅读 (一)钓鱼的启示(节选)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阻)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箸)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决)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钓鱼的启示”中“启示”具体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漂亮的大鲈鱼。 B、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等。 C、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D、比喻人生中能把人引入歧途的各种诱惑。 4.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简要地写一写。 (1)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人民警叔叔。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买东西,售货员多找了钱。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亲的礼让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 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 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 .它的镜片特点是 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 . 它能把物体的图像 放大 .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 碱面 、 味精 等的颗粒都是 有规则 几何 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晶体 。 3、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借助 显微镜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 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 表皮细胞 。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 淀粉 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有甜味的 麦芽糖 。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 蓝 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 发光发 热 、 产生气体 、 改变颜色 、 产生沉淀物 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自然大 .看到的范围 就小 ;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小 .看到的范围 大 。 7、 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 二氧化 碳 . 使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 土壤沙 漠化 、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8、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

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 理由: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理由: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 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理由:玻璃就是透明的.但是它是非晶体.。 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理由: 8、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理由: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小。…………………………………………(×) 理由: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10、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理由: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三、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5分. 共15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合数至少有( )。 A 、一个因数 B 、两个因数 C 、三个因数 2. 一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 A 、L B 、ml C 、dm 3 3. 下面三个数中,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 A 、1 B 、2 C 、3 4.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 A 、1 8 B 、— C 、— 5. 如果—的分母变成9,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A 、加上9 B 、加上6 C 、乘3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2. a 3=a+a+a 。 ( ) 3.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4.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我一口气吃了4 3 。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 4.09dm 3=( )cm 3 5800ml =( )L 800dm 3=( )m 3 7300cm 3=( )L 886ml=( )cm 3=( )dm 3 2.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小红在拉动抽屉。( ) (2)运动中直升飞机的螺旋桨。( ) (3)石英钟面上的秒针。( ) (4)电梯上升。( ) 3.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白色部分。 ( ) ( ) ( )

4. 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 )度到达图D 的位置; (3)图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 )的位置; 四、算一算。(4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6分) 40×1.2= 25×0.4 = 63= 29÷18= ——(结果为带分数) 2.4×0.5= 1.25×80= 3.6÷0.06= 1÷3= —— 2.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13分,每空2分,问题1分) 个数 长 宽 高 表面积 体积 1 3m 1m 2m m 2 m 3 2 9m 3m 6m m 2 m 3 3 27m 9m 18m m 2 m 3 3. 从下面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每种只组一个)(3分) (1)奇数:______;偶数: _____。 (2)同时是2、5、3的倍数______。 五、解决问题。(共32分) 1. 帮小猴子摆一摆!(2分) 2. 五(1)班有男生27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6分) 3. 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从里面量长0.8m ,宽0.5m ,高0.5m 。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4分) O D C B A

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青岛版) 一、仔细想,认真填。(每空1分,共31分) 1、 X5表示( ),X 的积有( )小数。 2、 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5870,( )缩小到原 来的 百分之一是。 3、 ……是( )小数,用简便形式记为( ),循 环节是( )。 4、 在O 里填上“V” “〉”获“=”。 X O X O X 宁 01 O 宁 - O X O X 5、 一 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这个数最大是( ), 最小是( )。 6、根据28X17=476,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XI 70=( ) X =( )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8 、王阿姨要将51千克茶叶装在盒子里,每千克装一 盒,需要( )个盒子。 9、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X =( ) 7、长方形有( )条对称

10、如果X+=5 那么3X-4=(

11、+= () - 15 19 - 25= () - 100 12、时=()时()分 5小时48分=()小时 13、一辆汽车8小时行驶400千米,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需()小时。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的商是5时,余数是()。 A 3 B 、 C 、30 2、下面,,... ,中,无限小数有()个。 A 1 B 、2 C 、3 3、大于小于的小数有()个 A 1 B 、2 C 、无数 4、保留二位小数是() A B 、C 、 5、下面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三角形 B 、正方形C 、长方形 6、两数相除的商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倍,则商变为() A 、528 B 、 C 、 7、 +和X 1000的计算结果比较() A、商较大 B、积较大 C、一样大 &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A、x =X B、XX =XX ) 100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姓名班次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半学期过去了,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检测题,评判一下吧!书写分(5分)。 “字如其人”你一定能写一手干净、规范的字,试试吧! Ⅰ、基础知识 一、填空(21分) 1. 生物体是由()组成的。()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越大, ()越小。 3. 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作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4.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 都是由()构成的。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6、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和()等。 7、放大镜也叫()。放大镜是中间()边缘()的透明镜。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放大。 9、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10、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24分) 1.能将物体放大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4.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5.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6.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8.火药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9.微生物不是生物,不具有其他生物的特征。……………………() 10.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1.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2.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三、选择题(20分) 1、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A 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B、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2、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A 大B、小C、一样 3 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 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5、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6、蝇眼是()。 A单眼B复眼 7、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9、影响铁生锈的原因………()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10、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一) 姓名 得分 等第 一、仔细填空。(29分) 1、()36=12 5=( )÷( )=()10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a 、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 、b 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 、b 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 是b 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 )( ) 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 。 11、如果 6 A 是假分数,那么A 最大是( );如果 6 A 是真分数,那么A 最小是( )。 5、填出最简分数。 45千克=( )()吨 15分=( )()时 20公顷=( )() 平方千米 6、方程2y=x 中,如果y=9,那么,x=( ),x+4=( )。 7、 5a (a 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 )时,5a 是真分数,当a ( )时,5a 是假分数,当a ( )时,5 a 等于4。 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9、在0.75、87、4 3 、0.8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10、27 1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11、小芳卧室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中间的6块组成 了一个图案。在保持组合图案不变的情况下,有 ( )种不同的贴法。

12、4 3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3、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3、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14 米。……………………………………( ) 4、假分数都比1大。…………………………………………………… ( ) 5、大于73而小于7 5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 (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在7 3、129、8 7、3625、9113中,最简分数有( )个。 A 、4 B 、3 C 、2 3、X 5 是真分数,x 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4、因为68=34 ,所以这两个分数的( )。 A 大小相等 B 分数单位相同 C 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 5、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8分钟,小华用了11分钟,小强用了9分钟,( )做得快。 A. 小明 B. 小华 C. 小强 四、认真计算。(36分) 1、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分)

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青岛版2016.11) 一、仔细想,认真填。(每空1分,共31分) 1、7.8×5表示(),8.7×2.56的积有()小数。 2、将5.87扩大到原来的()倍是5870,()缩 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是0.25。 3、9.1424242……是()小数,用简便形式记为(),循环节是()。 4、在○里填上“<”“>”获“=”。 6.2×0.9○6.2 7.04× 8.51○8.51×7.14 1.89÷0.99○1 3.28○3.28÷0.8 37.5÷0.1○37.5×0.01 51.8○51.8×2.2 5、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8.45,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根据28×17=476,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结果: 2.8×1.7=()0.28×170=() 0.28×1.7=() 0.28×0.17=() 7、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8、王阿姨要将51千克茶叶装在盒子里,每0.28千克装一盒,需要()个盒子。 9、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10、如果X+2.7=5,那么3X-4=()。 11、0.123÷0.15=()÷15 19÷25=()÷100 12、1.4时=()时()分 5小时48分=()小时 13、一辆汽车8小时行驶400千米,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需()小时。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4.3÷0.8的商是5时,余数是()。 A、3 B、0.3 C、30 2、下面0.989898,1.010010001,3.1415926……,3.33中,无限小数有()个。 A、1 B、2 C、3 3、大于2.7小于2.9的小数有()个 A、1 B、2 C、无数 4、0.5998保留二位小数是() A、0.59 B、0.60 C、0.54 5、下面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三角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6、两数相除的商是5.28,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则商变为() A、528 B、5.28 C、0.0528 7、5.8÷0.001和5.8×1000的计算结果比较() A、商较大 B、积较大 C、一样大 8、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最新整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共14分)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叫做____________,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_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__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杠杆。 2.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提起重物的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_________圈 4.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 的组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4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列工具中应用了轮轴的为()。 A、汽车方向盘 B、天平 C、羊角锤 3、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4、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体 D、三角形 5、如右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 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自行车里面应用的简单机械正确的是()。 A.车把手---杠杆 B.刹车----轮轴 C.螺钉---斜面 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斜着放 C、立着放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2)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调研试卷附参考答案 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 一、填空(28分) 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2、()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3、放大镜也叫(),它是一种()厚,()薄的透明镜片。 4、凸透镜的作用是()、()和()。 5、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 ),制造(),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6、()具有()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三、选择题(10分) 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触角。 A 三对 B两对 C一对 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 复眼 C鼻子 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牛顿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 B 越小 C不变 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想让图像向左移动,标本应该想()移动。

A、左 B、右 C、都不对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7、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B、 8、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9、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 五、简答。(共7分) 简要说出洋葱标本的制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