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模型设计方案示例1

结构模型设计方案示例1
结构模型设计方案示例1

湖南省“路桥杯”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

中南大学

参赛设计方案说明书

作品名称剑桥

学校名称中南大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目录

摘要 (2)

1 设计说明书 (3)

1.1 概述 (3)

1.2 方案简介 (3)

1.3 结构模型及方案特点 (4)

1.4 应用前景 (5)

1.5 施工流程: (5)

1.6 施工要点: (5)

2 结构方案图 (6)

2.1结构效果图 (6)

2.2结构俯视图 (6)

3 设计计算书 (7)

3.1结构计算模型 (7)

3.2结构强度计算 (8)

3.2.1 拱肋强度计算 (8)

3.2.2 拉杆强度计算 (9)

3.3 结构稳定分析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本文根据湖南省“路桥杯”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规程和使用材料的特点要求,结合现代桥梁结构的特点,借鉴细杆拱桥结构设计概念构思了本结构模型。

在造型上,空间上主要采用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元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

在结构设计方面,充分根据木材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力构件采用格构式组合构件,利用斜向支撑增加结构空间作用,提高抗侧能力。并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空间分析,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沿杆件变化,采用了变截面的杆件,充分的利用材料,经过ANSYS 的计算表明,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均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关键词: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模型制作

1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对于结构模型,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选择合理有效的结构受力体系对结构模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模型设计中,主要应考虑充分利用木材薄片受力性能特点。就本次竞赛而言,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木材薄片受拉性能好,受压则需要组合成柱的特点,选择优化的结构模型,使结构模型能够接近竞赛规定的最大加载荷载,同时尽可能降低结构的自身重量。

本结构模型根据以上思想,进行结构的构思与设计。

1.2 方案简介

本结构整体外型为一个上承式桁架。其造型融入三角形和梯形等美学元素,整体造型简单、受力形式较好,符合本次竞赛的设计理念。

结构根据竞赛规程的要求,确定合理跨度和高度以后,以四根斜杆为主要受力构件向下传力,顶部做成一个加载平台。根据各个面内的抗弯刚度要求,灵活选用杆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合理拱轴线的位置,合理布置杆拱的空间角度;再合理布置支撑杆件,用于抵抗荷载传来的水平力分力并减小侧移;并通过ANSYS软件模拟多种荷载情况下的破坏情况,找出结构构件的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加强,使得结构的破坏向强度破坏靠近,从而使本结构模型具有足够的承

载能力和优秀的抗侧能力。

1.3 结构模型及方案特点

本结构模型的特点有:

(1)、通过结构模型使荷载有效地转化,使得结构的构件基本只受拉或受压,构件基本不受弯或所受弯矩很小(通过ANSYS分析可知,杆件的最大弯矩引起的应力只有最大轴力引起的应力的10%左右)能充分发挥构件的力学性能。模型的主要受力构件为四根传力的斜杆、连接斜杆成拱的拱肋、以及下部受拉的杆件组成。呈两个梯形平面布置,中间用横梁和斜向支撑连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2)、斜杆的合理设置。木材薄片轴向受拉力学性能较好,受弯性能低劣,并且做成组合杆件来受弯所需材料较多,故主要利用斜杆把竖向力转化为下部的水平力拉力,利用木材薄条承受水平拉力,尽量避免通过构件直接受弯。经分析表明,同样高度的斜杆,其抗水平力的性能与sin2θ成正比,45度时为极大值,也即最好的发挥了斜撑作用。本模型在考虑高度和跨度的限制以后,斜杆的与水平面的夹角θ为尽量接近45度角,充分发挥下部细杆的较高受拉性能。

(3)、横向支撑的有效布置,在宽度方向交叉布置了一定数量的斜向支撑,并根据ANSYS的计算结果局部加强,有效的增强了整体的扭转体形,也更有利于创造高效的抗侧力体系。

(4)、斜杆采用了由三片薄板组合而成的格构式梁,既增加了面内的抗弯刚度,也增加了杆件发生侧向失稳的概率。同时有效的

增加了构件制作时的粘结面,非常适合于本次竞赛模型的制作。1.4 应用前景

本机构模型与细杆拱桥的形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直接用于工程实际中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问题是模型主要针对竞赛设计的,只考虑了加载台上的竖向静荷载,没有考虑动载、横向纵向的水平荷载等因素,还需要连接桥面板的细拉索等还需要加设。尽管如此,其设计思想对于实际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力均匀,可充分利用材料;结构也较大,可以设计成大跨度结构;而三片薄板组成的组合杆件是设计上的一种新的尝试,斜撑作用、杆拱结构使得结构侧移很小,以及为腹部提供很大的利用空间。

1.5 施工流程:

锯切木材?制作杆件?砂纸打磨木材表面?制作组合构件?拼装梯形结构?拼装空间骨架?安装斜撑?节点处补胶(※)?加工局部结构?养护?加载?END

1.6 施工要点:

1)制作组合杆件时应保证横隔板的粘结牢固,避免因横隔板出现脱

落使柱局部失稳出现破坏。由于斜向组合杆件是本方案主要受力构件,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将严重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

2)拼装梯形结构和结构空间体系时应避免由于杆件的制作误差引

起对称位置平面和空间角度不相等,甚至引起整个结构的重心发生偏移,使得在加载时因偏心而侧翻。

3)斜向支撑的拼装时应严格控制误差,保证支撑杆与斜杆所成角度

相等,并使各支撑间间距相等。

4)由于竞赛使用的是502胶水,其干硬速度非常快,所以粘结要先

准备好需要粘结的构件,再来粘结,并由多人协调完成。

5)后期应注意补强粘结柔弱处,特别是在受水平力的斜杆处增加阻

隔板,增强节点强度。

2 结构方案图

2.1结构效果图

图2-1三维结构效果图

2.2结构俯视图

图2-2结构俯视图

3 设计计算书

3.1结构计算模型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空间杆系模型对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结构分析模型如图3-1所示。

在Ansys建模时,按以下原则进行:

(1)模拟方式:主梁、横联采用Beam44单元,下部拉杆,采用Link10单元,支座为简支,用四个点来模拟,一个点约束三个方向线位移,另外三个点约束竖向线位移。

(2)材料特性:按竞赛规程木材的弹性模量取E=16.5Mpa,抗拉强度为80MPa,抗压强度为35MPa。

(3)荷载施加:根据竞赛要求,在结构的顶部加载,本计算模型以四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顶部四个节点上,见图3-1。

图3-1 结构空间分析模型

由于结构对称,且在所选定的荷载作用方向上,结构受力相同,故可取结构的一种加载情况进行计算,主要进行拱肋、拉杆和横撑强度计算。

3.2.1 拱肋强度计算

(1)截面几何特性

拱肋采用三片141m m

薄板以隔板粘合而成,截面面积A=42 mm2,截面惯性矩 I=686mm4

截面抵抗矩 W=I/Y=686/7=98mm3。

(2)内力

拱肋内力见表3-1,弯矩Mz很小,杆件的抗弯强度能满足。

表3-1 拱肋内力表

(1)截面几何特性

拉杆采用截面为42m m

的细条,截面面积A=8 mm2。

(2)内力

由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得杆内拉力约300.6N,应力约37.6MPa同理可得斜撑等的应力分布情况,绘制应力分布图如图3-2。

图3-2应力分布图

3.3结构稳定分析

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分析,在ANSYS软件中,以1000N的竖向外荷载为基准荷载,通过计算提取前五阶失稳系数,其结果见表3-2。

表3-2 前5阶失稳系数

最小稳定系数达到0.9,故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Full Moore, Understanding Strctures, Mc Graw-Hill,1999

[2]【美】林同炎﹑S·D·思多台斯伯利著,王传志等译,结构概

念和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肖新标﹑沈火明﹑叶裕明﹑赵光明,ANSYS7.0实例分析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组合式塔吊基础方案编制要点201209.

组合式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解析 2012年9月 洪昌华 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hongchh@https://www.360docs.net/doc/2816096074.html,

目录 一、塔吊基础的类型 二、组合式塔吊基础的形式和优缺点 三、《组合式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目录要求 四、方案要点解析 五、塔吊基础计算要点 六、格构柱倾斜、扭转的处理原则

钱江新城 1人死亡 2010年6月 临安 5人死亡 2011年4月 杭州城西 1人死亡 2011年12月 滨江 2012年5月

一、塔吊基础的类型 1、板式基础(承台) 2、十字交叉梁基础 3、桩承台基础 4、组合式塔吊基础不建议用管桩。较少采用。 根据杭建监总[2010]33号文件《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和使用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塔机基础专项方案(包括钢格构柱设计、计算、制作与施工)和设置在深基坑旁的塔机基础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二、组合式塔吊基础的形式和优缺点 组合式塔吊基础的形式: 由灌注桩+格构式型钢柱或钢管柱+混凝土承台或型钢平台组合而成。 “格构式”、“逆作法”、“组合式”三种叫法的不同。

优点: 缺点: 1、基础费用稍高。 2、施工要求较高。 焊接质量、格构柱垂直度、平面度(4根格构柱之间的方正), 地下室楼板留洞口、止水片、挖土要求、监测要求 塔吊可以提早安装,挖土期间就能投入使用。 避免将塔吊布置在基坑边,避免塔吊附墙杆超长。 塔吊可以布置在基坑中央,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塔吊覆盖范围。 选用混凝土承台还是型钢平台? 组合式塔吊基础的优缺点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内容: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绘制 一、教学目标 1. 能使用VISIO软件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 2. 能判断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3. 能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特点和组网条件进行网络结构的选型 二、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2.本节主要内容 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各个端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组网的一种几何形式。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以及混合型拓扑结构。本课首先通过设定特殊的任务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任务的思考。通过设计实际的拓扑结构图,促使学生应用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感性认知。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几种拓扑结构概念及其各自优缺点、应用比较。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三、学情分析 在开始本门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

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学生初次接触拓扑概念,并且这一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拓扑结构这一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地图进行类比教学。拓扑概念建立起来之后,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比较好理解。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要求学生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对于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校园网络的实地考察和任务驱动(网络拓扑图的制作)教学方式,促进实践与理论的整合,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小分组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在分组内或分组之间充分发挥起技术应用特长,带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网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网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技术网络的基本

7525塔吊基础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方案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0 1、工程介绍 0 2、编制依据 (1) 第二节、TC7525-16D塔吊基础设计及计算 (1) 一、塔机属性 (1) 二、塔机荷载 (2) 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4) 四、桩承载力验算 (6) 五、承台计算 (7) 六、配筋示意图 (9)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介绍 钢结构主体采用钢框架结构,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其中一层、二层平面尺寸为48mx93m,三层以上平面尺寸为椭圆形。主要柱网为(9m+8mx4+11m+8mx4+9m)x(9mx2+10m+9mx2)。一层层高6m,二层层高6.2m,三层层高5.8m,四、五、六层层高4.8m,七层层高变化,最高处层高5m,建筑物总高度38.000m。 框架钢梁采用焊接或热轧H型钢,框架钢柱采用焊接箱形钢柱及方钢管混凝土柱。楼板、屋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797平方米,其中地下占4390平方米。其功能包括:公务机联检、贵宾休息室,客房及办公室、多功能厅等功能;地上及半地下共6层(局部7层),高38.0米。其三维模型如下: 塔机选型:一台中联TC7525,塔吊自由高度为51米,回转半径75米,最大起重量16吨,最大幅度时起重量2.5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塔吊布置图如下:

2、编制依据 (1)设计蓝图 (2)《TC7525型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3)《塔机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4)《起重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第二节、TC7525-16D塔吊基础设计及计算 基地工程;属于属属构属构;地上1属;地下7属;建筑高度:38m;属准属属高:4.8m ;属建筑面属:4390平方米;本属算属主要依据施工属属及以下属范及属考文属属制: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塔机型号TC7525-16D 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51.3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唐晓勇 一、概述 ·课名是《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语文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以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容,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反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 仇恨。 ·本节课教材为五年级教材,为探究网络环境中,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跨越式发展的程度,选择了四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会利用课件和网络资源,了解圆明园的园林艺术、历史文物、以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 ·学生熟悉运用网络独立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价信息的方法。 ·通过圆明园特色、兴衰历史的学习,激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会利用PowerPoint制作有创造性的电子作品,能向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作出口头汇报。 ·学会生字、词;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提高小组讨论、交流的参与意识和技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课前的谈话、调查而做出的。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四年级“四结合”试验班的学生。 ·所有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对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较强,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向其他同学提出有关圆明园的问题。 ·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圆明园的历史、园林艺术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了解不够。 四、资源 ·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完成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九册;

结构模型设计文件

第四届湖南省结构设计竞赛名称: 学校: 参赛队员: 竞赛时间: 目录 一、设计说明书 1、对方案的构思 2、对制作模型材料的分析 3、主要制作过程 二、方案图(详见后面照片) 1、结构整体布置图 2、主要构件详图 三、计算书 1、荷载分析 2、内力分析 3、承载能力估算

一、设计说明书 1、对方案的构思及框架设计 多层竹质房屋结构模型设计思路:考虑到本次的作品赛题是房屋类的构造,考虑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框架结构。而且这次竞赛的材料都是竹条,要把这些竹条搭建成房屋结构,我组觉得采用镶嵌式框架结构是最稳妥的方法。只是竹条的厚度不是很高,制作的难度会比较大。 2、对制作模型材料的分析 由于本次竞赛使用的材料是竹制的,且主要是竹条。竹条的韧性很好,抗弯曲能力比较强。但由于我们选择的是镶嵌结构,因此需要破坏竹条的内部结构,这样对竹条的韧性会有很大影响。但只要细心、谨慎操作,可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3、主要制作过程 首先将5mm厚15mm高600mm长的竹条作为梁结构,并在竹条上开槽。将2mm 厚的竹条置于槽内,制成楼板。柱子采用3层5mm厚的竹条粘贴而成,在一定的高度上开孔,便于梁及楼板的放置和固定。底板采用镶嵌式,使柱子与板间的结构更稳定。 二、方案图 1、结构整体布置图

作品实图 2、主要构件详图

三、计算书 1、荷载分析 材料参数:竹材的弹性模量E=1.0﹡104MPa.抗拉强度ft=60MPa。由于结构为框架结构,砝码尺寸不可忽略,假定梁上局部承受均匀分布载荷作用。题目要求每层加载20kg砝码,总共三层,共计60kg。四根柱子平均每根受力15*10=150N。每层楼板由两根长60cm的梁承受荷载。即每根梁上承重600/(3*2)=100N。 q=100/0.15=667N/m。 2、内力分析 沿梁的长度方向为x轴,可得梁的剪应力方程 :FQ=667*x*(0.15- x/2) (0150 故,柱子的抗压性能满足需求。 梁的剪力分布图

塔吊设计

塔吊说明 导读:与客户共同制定详细的用户需求说明书,包括宣传及技术样本、产品使用说明书,5使用说明编辑小高层100米以下,塔吊(towercrane)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自升塔顶有截锥柱式、前倾或后倾截锥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撑架式。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 一、塔吊(tower crane)尖 塔吊(tower crane)尖的功能是承受臂架拉绳及平衡臂拉绳传来的上部荷载,并通过回转塔架、转台、承座等的结构部件式直接通过转台传递给塔身结构。自升塔顶有截锥柱式、前倾或后倾截锥柱式、人字架式及斜撑架式。凡是上回转塔机均需设平衡重,其功能是支承平衡重,用以构成设计上所要求的作用方面与起重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除平衡重外,还常在其尾部装设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之所以同平衡重一起安放在平衡臂尾端,一则可发挥部分配重作用,二则增大绳卷筒与塔尖导轮间的距离,以利钢丝绳的排绕并避免发生乱绳现象。平衡重的用量与平衡臂的长度成反比关系,而平衡臂长度与起重臂长度之间又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平衡重量相当可观,轻型塔机一般至少要3~4t,重型的要近30t。 二、发展编辑 从塔吊行业的发展来看,行业与国家经济、建筑/房地产高度相关,因此,从国家经塔吊(2张)济走势以及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看塔吊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意义。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为各个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房地产行业随之迅速回升,塔吊行业也有明显上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统计,2010年塔吊销量突破4万台。2011年受房地产调控、动车事故、日本地震等影响,塔吊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有所放慢,但仍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进入21世纪,中国塔吊行业整体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塔吊行业,据估计,目前中国的塔吊生产企业已有400多家(其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理论方案参赛学院: 参赛队名: 参赛组员: 参赛组长: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目录 目录 (2) 1.设计说明书 (3) 1.1方案构思 (3) 1.2结构选型 (3) 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 (4) 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 2.2 制作经验 (4) 3.计算书 (5) 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 (5) 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5) 计算假定 (5) 3.3 构件截面尺寸 (6) 3. 3 结构计算简 (6) 4. 结语 (10)

1.设计说明书 本塔吊以纸和线为材料,充分利用线的弹性作用。而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同时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打破传统塔吊的结构型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以创新为支点,撑起未来的希望。 1.1方案构思 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 我们的结构采用上面一个三三角形,作为一个支撑单元,撑起整体。塔身共有4根主承重杆件,塔顶有3根主选柱子作为首要支撑,整个结构外观简洁、新颖,赋予塔吊以生气。 1.2结构选型 初步设计时仔细的考虑了传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用量,得出初步的方案采用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辅以截面较小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 整体是一个近似实体塔吊的结构,本着大赛的宗旨,创新,我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一个支点撑起整个吊臂,两个部分相互承载,将杆件的能力发挥的最大,主杆件连接多用三角形,三角形稳定,连接时保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防止加载时偏心。拉力大的地方用纸带。我们的连接点都是刚结点,超静定模型比较稳固。下面支座主杆件之间用撑杆件连接,整体连接有几个优点: (1)杆作为支撑杆可以有效增加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水平位移。

塔吊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塔吊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本文中的塔吊结构模型是浙江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参赛作品。文中详尽地论述了该塔吊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要求,实际的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最后,文中还以一些合理的假设为前提,根据相关理论知识估计了模型的承载能力。本文对于一些其他的结构模型设计制作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字:塔吊模型;设计;制作;支撑柱;横梁;杆件;牛皮纸;载荷 1.背景 塔吊在现代的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实现了笨重货物较大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而且可重复性强,效率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塔吊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在建筑施工基地和大型的装载、卸载基地,它可谓是必备的工业设备,是基地整个物料调运的核心装置。所以一个塔吊的结构的承载能力、安全性以及运动的灵敏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所阐述的塔吊结构模型是以“浙江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这一赛事为依托,由本人协同刘晓杰、汪荣荣两位同学,共同设计并制作完成的。 2.模型设计制作要求 此模型的设计制作要求即为“浙江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提交的参赛作品的一些要求,现整理归纳成如下几点: 1、模型制作材料为牛皮纸、卡发丝线、白胶,固定模型的底板为木工板。材料统一由组委会提供和购买,不得使用非组委会提供的其它任何材料。 2、模型结构形式和总高度不限,模型的主要受力构件应合理布置,整体结构应体现“新颖、轻巧、美观、实用”的原则。 3、模型悬臂上分别设置3个作用点A、B、C,其中配重作用点A距模型底板中心线xx 轴水平距离为250±5 mm,距模型底板上表面高度为1000±5 mm,并要求设置竖向力的拉线环1个;加载作用点B、C分别距模型底板中心线xx轴水平距离为600±5 mm、900±5 mm,距模型底板上表面高度为1000±5 mm,要求在B、C点设置可以施加竖向力的拉线环各1个,并过C点垂直于BC连线上设置可以施加前后水平力的拉线环各1个,详见图1。 4、在B点一侧的模型固定边界以外、BC连线以下必须保持净空,详见图1。 5、固定模型的底板尺寸为400 mm×400 mm。模型制作材料固定在底板的范围不得超出250 mm×250 mm,详见图2。 6、模型作用点的拉线环须满足承载要求,拉线环受力拉直后离作用点的距离为50 mm。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上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6---7分钟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

结构模型设计方案示例

湖南省“路桥杯”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 中南大学 参赛设计方案说明书 作品名称剑桥 学校名称中南大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目录 摘要 (2) 1 设计说明书 (3) 1.1 概述 (3) 1.2 方案简介 (3) 1.3 结构模型及方案特点 (4) 1.4 应用前景 (5) 1.5 施工流程: (5) 1.6 施工要点: (5) 2 结构方案图 (6) 2.1结构效果图 (6) 2.2结构俯视图 (6) 3 设计计算书 (7) 3.1结构计算模型 (7) 3.2结构强度计算 (8) 3.2.1 拱肋强度计算 (8) 3.2.2 拉杆强度计算 (9) 3.3 结构稳定分析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本文根据湖南省“路桥杯”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规程和使用材料的特点要求,结合现代桥梁结构的特点,借鉴细杆拱桥结构设计概念构思了本结构模型。 在造型上,空间上主要采用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元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 在结构设计方面,充分根据木材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力构件采用格构式组合构件,利用斜向支撑增加结构空间作用,提高抗侧能力。并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空间分析,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沿杆件变化,采用了变截面的杆件,充分的利用材料,经过ANSYS 的计算表明,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均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关键词: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模型制作

1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对于结构模型,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选择合理有效的结构受力体系对结构模型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模型设计中,主要应考虑充分利用木材薄片受力性能特点。就本次竞赛而言,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木材薄片受拉性能好,受压则需要组合成柱的特点,选择优化的结构模型,使结构模型能够接近竞赛规定的最大加载荷载,同时尽可能降低结构的自身重量。 本结构模型根据以上思想,进行结构的构思与设计。 1.2 方案简介 本结构整体外型为一个上承式桁架。其造型融入三角形和梯形等美学元素,整体造型简单、受力形式较好,符合本次竞赛的设计理念。 结构根据竞赛规程的要求,确定合理跨度和高度以后,以四根斜杆为主要受力构件向下传力,顶部做成一个加载平台。根据各个面内的抗弯刚度要求,灵活选用杆的形式,通过计算得出合理拱轴线的位置,合理布置杆拱的空间角度;再合理布置支撑杆件,用于抵抗荷载传来的水平力分力并减小侧移;并通过ANSYS软件模拟多种荷载情况下的破坏情况,找出结构构件的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加强,使得结构的破坏向强度破坏靠近,从而使本结构模型具有足够的承

三种教学设计方案案例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 《识字4》 作者: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黄晖 (一)概述 ·课名是《识字4》,是小学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册。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识字4》是一首韵文,描写夏天的动物特点。主要学习内容是生字的识记、朗读、扩展阅读以及网上作文。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能够准确地再认出课文的20个生字; ·能够自主地提出课文的疑问或解答同学的问题,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课文的问题; ·能够借助拼音比较准确地朗读6-8篇拓展阅读材料,并能用自己的话把材料的大意跟小组成员交流或全班汇报; ·小组汇报时能够代表本组的意见,声音响亮,表述清楚;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利用网络留言板描写夏天、描写动物或改编儿歌进行创新写作,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说出形声的构字方法,能掌握根据构字方法拓展生字及正确认读拓展出来的生字的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说出韵文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学生能够通过文章描写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小动物的喜爱。 (三)学生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东风东路小学一(5)班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实验班,

经过半年多的试验教学后,这班学生思维活跃,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用网络留言板进行写作,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 ·学生对小动物的学习非常感兴趣; ·学生的观察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编儿歌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设计特色: 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上机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五) 教学资源和工具 ·本节课是在学生人手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的。 ·小学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册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网络留言板 (六)教学过程环节 第一阶段:复习导入,巩固生字,掌握形声字构字规律并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扩展识字。 第二阶段:学习课文,通过范读、引读、自读、赏读,体会韵文的语言美。 第三阶段:自主探索学习课文。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学生进入老师提供的资源网站进行扩展阅读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第五阶段:启发学生,再创情境,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模

建筑大学第五届结构塔吊模型设计大赛设计说明书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五届结构 模型设计大赛 方案设计 作品名称 所属院系土 专业班级土木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联系电话150 二○一○年五月十三日

摘要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的用材特性、加载形式和施工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采用150g规格的牛皮纸,蜡线及白乳胶这三种材料制作成柱——桁架结构体系。绘制了模型的结构图、结构整体布置图、节点详图。从结构的整体着眼,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桁架结构三角形的稳定性;考虑到比赛中模型的加载形式,即两侧分别加载(A)29.4N和不大于(B)58.8N的竖向静荷载和(B)点前后面19.6N的水平静止荷载。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假定材质连续均匀、杆与杆的连接采用铰结、模型本身质量不计,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整个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图,并对结构杆件进行强度及稳定性计算校核。同时,对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加载实验。通过计算和加载实验,确认该模型能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 一、设计说明书 1、方案构思 结构形态具有二重性,首先结构形态具有合理的受力特性即理性逻辑,其次在于结构形态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即形态逻辑。如果能够做到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不仅能使机械结构表现出优美的形态,而且还能达到最为经济的效果。某著名建筑师曾说过:只有一个造型是最好的,那就是能清楚表现出经济原理的造型。所以我们这次结构的选择均是从塔吊结构的受力特点出发去寻找最合理的形式。 1.1结构选型 在结构设计中应该合理布置结构构件,使得截面获得相对最大的截面惯性矩,发挥材料的最大受力性能。主要构件受力直接,荷载传递路径明确。我们讨论决定利用空间柱——桁架结构体系,充分考虑牛皮纸的抗拉压性能强、抗弯剪性能弱的特性,结构利用四根主杆三根角形杆作为主要结构构件,支撑竖向重力荷载和侧向水平荷载。在各侧立面上用似螺旋向上的斜撑相连,角形杆用M形斜杆支撑。这样使得七根主杆外的所有杠件主要以桁架杠形式出现。在无任何多余装饰元素下,外露桁架杆的交错布置,体现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风格,蕴涵一

(完整版)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网 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网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网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 1. 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 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3.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出技术网络的基本功能;强调计算机网络必须具备“资源共享”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就是专指实现计算机作为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方案及案例分析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彩 虹 普洱市景东县安定镇中学教师:王 U nit7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 一设计思路 营本节课的词汇主要是服饰类的,课型属 于听说课。所以在课前先 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唱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进课堂, 期间还有pairwork,groupwork,把学生分成两人小组或四人小组, 互相对话。这样的活动要进行两次,可以提供给学生充 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前一单元初步学习完有关食物的英语知识之后,本单元进一步地学习有关服饰的知识。而本课时是 着 绕 第一课时,所传授的知识点应该浅显易懂,不应该太难。本课时围 为词汇教学,在 几个关于服饰的词汇和两个询问价钱的句型展开。首先 学习词汇之后,句型的教授也应该把握重点,本课时的主要句型是How muchis??It’s?dollars.Howmuchare??Theyare? dollars.词汇的重点是要区分单复数,还有dollar的用法。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Newwords:T-shirt,sweater,bag,hat,skirt,socks,shorts,pants,shoes. (2)Questionsandanswers:Howmuchis/are??It’s/They

are?dollars.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 语的能力。 。 乐 (2)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 (1)学会重点词汇的发音,单复数形式的掌 握 回答。 (2)学会询问价钱的英语句型及其 难点: (1)表示大小,颜色的形容词同时出现在名词前时,该如何摆 。 放 。 (2)听力2a前,如何充分铺垫,以便于学生跟上录音速度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1)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六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初一的学生对有关服装的知识有些了解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词汇的发音以及概念,却需要老师的及时 续时间 持 指导。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记 忆 的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塔吊结构模型设计理论方案 参赛学院: 参赛队名: 参赛组员: 参赛组长: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目录 目录 (2) 1.设计说明书 (3) 1.1方案构思 (3) 1.2结构选型 (3) 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 (4) 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 2.2 制作经验 (4) 3.计算书 (5) 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 (5) 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5) 计算假定 (5) 3.3 构件截面尺寸 (5) 3. 3 结构计算简 (6) 4. 结语 (10)

1.设计说明书 本塔吊以纸和线为材料,充分利用线的弹性作用。而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同时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打破传统塔吊的结构型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以创新为支点,撑起未来的希望。 1.1方案构思 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 我们的结构采用上面一个三三角形,作为一个支撑单元,撑起整体。塔身共有4根主承重杆件,塔顶有3根主选柱子作为首要支撑,整个结构外观简洁、新颖,赋予塔吊以生气。 1.2结构选型 初步设计时仔细的考虑了传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用量,得出初步的方案采用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辅以截面较小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 整体是一个近似实体塔吊的结构,本着大赛的宗旨,创新,我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一个支点撑起整个吊臂,两个部分相互承载,将杆件的能力发挥的最大,主杆件连接多用三角形,三角形稳定,连接时保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防止加载时偏心。拉力大的地方用纸带。我们的连接点都是刚结点,超静定模型比较稳固。下面支座主杆件之间用撑杆件连接,整体连接有几个优点: (1)杆作为支撑杆可以有效增加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水平位移。 (2)外形简洁大方。 (3)杆件的数量明显减少,节点加工方便。

“支点”塔吊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支点”塔吊结构模型设 计理论方案 参赛学校: 参赛队员: 指导老师: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目录 目录 (2) 1.设计说明书 (3) 1.1方案构思 (3) 1.2结构选型 (3) 2.材料性能与制作经验 (4) 2.1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4) 2.2 制作经验 (4) 3.计算书 (5) 3.1 计算模型整体效果图 (5) 3.2 结构计算假定和各个单元物理参数 (5) 计算假定 (5) 3.3 构件截面尺寸 (5) 4. 结语 (8)

1.设计说明书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现代结构讲究结构与建筑美学相适应,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同时体现建筑美,同时也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这是本作品设计的源泉,打破传统塔吊的结构型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以创新为支点,撑起未来的希望。 1.1方案构思 形象是结构内在品质物化的外在形态,是表现结构内涵和个性的形式和语言系统。为使我们的结构能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考虑从各种技术手段上来表现结构形象。 我们的结构采用上面一个三棱锥形,寓意作为一个支点,撑起整体。塔身共有16根主承重杆件,整个结构外观简洁、新颖,赋予塔吊以生气。 1.2结构选型 初步设计时仔细的考虑了传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用量,得出初步的方案采用以竖杆为主要承重杆件承受竖向荷载,辅以截面较小的斜向和水平支撑来承受水平荷载。 整体是一个近似实体塔吊的结构,本着大赛的宗旨,创新,我们将塔吊的吊臂结构制作成两部分,一个支点撑起整个吊臂,两个部分相互承载,将杆件的能力发挥的最大,主杆件连接多用三角形,三角形稳定,连接时保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防止加载时偏心。拉力大的地方用纸带。我们的连接点都是刚结点,超静定模型比较稳固。下面支座主杆件之间用斜撑杆件连接,整体连接有几个优点: (1)斜杆作为支撑杆可以有效增加结构抗扭刚度,减小结构水平位移。 (2)外形简洁大方。 (3)杆件的数量明显减少,节点加工方便。 (4)从整体看结构比较对称,简单稳定。

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篇1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4.指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猜问激趣:老师在备课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可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你们想知道老师思考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问,教师及时引导) 2.教师根据学生猜问题的情况,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3.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则认为则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 4.分组学习:同组内观点不一致的同学先进行辩论,同组内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交流,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参与学生讨论,给予指导。 5.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推波助澜,激化矛盾,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设计方案篇2 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 例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认识的神秘感,提高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生分析 在开始高中选修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一些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

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组织中安排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注意到学生好奇心比较大,而一般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备比较多,可能网络中心本身的空间也比较小,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对网络中心的观察和管理员的讲解,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拓扑图对学生来说也是首次接触,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当要给与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与通信网络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作为本书的开首节,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学习需要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社会中的活动.个人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首先通过“交流讨论”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进行探讨。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感性认知。通过“归纳概括与设计拓扑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括,为学生对感念的理解搭起一个支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