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专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夫之.姜斋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60.

[4]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 钟一鸣.中国古典诗歌十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7]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8] 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张晶.美学的延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谭蘅君.意象运用技巧[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2]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学位论文:

[1]闫超.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传达及翻译策略研

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0.

[2]李翠萍.高中诗歌教学的意象探讨[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3.

[3]孙琼梅.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自然意象的解读[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9.

[4]焦兰兰.中学古典诗词意象教学探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

[5]朱恒.诗词意象中“重月轻日”的现象的文化成因探析[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6]孙超姣.论宋词中的植物意象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7.

[7]苑萌萌.中学语文古典诗词中的秋意象及其教学实践探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5.[8]彭先荣.中学古典诗歌意象教学[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吕敏娇.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意象解读教学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5.

[10]吴丽丽.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1]李慧.试论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的意象解读

[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5.

[12]李春媛.论高中古典诗歌意象接受的审美训练[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

[13]袁丽.新课标下的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14]韩丽萍.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连续出版物:

[1]顾祖钊.人类创造艺术至境的三种基本形态[J].文艺研究,1990,03.

[2]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概论[J].文学评论,2005,03.

[3]任健.高中古诗词的意象教学[J].考试教研,2010,10.

[4]佘晓萍.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月意象的审美教育价值[J].安徽文学,2010,12.

[5]陈伯海.为意象证明[J].江海学刊,2012,10.

[6]朱国儒.宋词中“月意象”及其文化意义[J].作文教学研究,2006,05.

[7]孟修详.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J].文史哲,1991,05.

[8]潘晓彦.思维方式与诗词鉴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03.

[9]冯佩兰.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03. [10]徐小珍,谢小兰.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意象解读方法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03.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5]叶圣陶.语文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卢家嵋.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金华荣.春风化雨[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1.

[9]杨威,刘宇.明清家法族规中的优秀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10]叔本华.叔本华论意识与品德[M].北京:商业出版社,2015.

[11]贾兴来.中小学生品德教育漫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

[12]洪儒.德育特色育人塑魂[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13]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4]周志武.以德育人:锻造学生优秀品格方略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15]欧阳睿睿.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66种方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16]谢普.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17]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8]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9]牛春艳.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21]宋为群.语文综合实践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连续出版物:

A.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

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1]韦美日.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普通高中语文德育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05,26(1):54-55

[2]栗粟,张淑梅.润物细无声 [D].文科教学探索,2005,26(2):26-27

[3] 陆宏亮. 从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案例看语文德育的实施途径[D].聚焦,2011,16(19):17-21

[4]刘晓红.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 吉首大学学报,2014,35(2)

[5]陈芳.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D].快乐阅读,2014,18:25

[6] 黄姝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D].新课程,2015,4:133

[7]赵晓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初探[D]. 探索者,2015,3:59-61

[8] 王小亮.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探讨[D].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15,(10):25-26

[9] 高焕欣. 语文课堂挖掘德育资源,做好德育渗透[D].中国校外教育,2015,(14):58

[10] 张亚丽. 找准时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D].文学教育,2010,(3):121

[11] 陈圣修.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D].现代阅读,2013,(2):165

[12]甘永.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语文天地,2014,(34):38 [13]赵晖.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D].课改前沿,2013,(5):198-199 [14] 陈云海,周安民.余姚中学——基于“良知”理念下的师生德育和谐文化的构建 [D].这将教学科学,2007,(1):11-13

[15]韦美日.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普通高中语文德育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05,26(1) [1]李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2]熊孝梅.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J].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3

[3]郑艳.一言一行总关情——素质教育之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诌议[J].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4]韦美日.民族地区学困生的语文德育功能及其发挥方式[J].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 [5]刘菁.中学语文德育功能探究[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6]张凡.家庭德育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研

究[J].江苏:苏州大学,2012

[7]郑毅.高中语文先奏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思想研究一以人教版(必修)和粤教版(必修)为例[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5

[8]刘光明.语文德育渗透的心理时机[J].江西:江西教育,2010(1).

[9]周立群.语文德育新理念[J].湖南:湖南教育,2010(16).

[10]苏进福.巧借语文东风,催开德育之花——新课改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新课程,2010(10).

[11]付广娟.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陈海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上海师范大学,2011.

[13] 张秀瑜.中美语文德育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14]李平.张占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渗透[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5]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D].教育研究,1994

[16]王景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综合天地,2010

[17]程靓峥.提高当前农村高中德育时效性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8]周晓芹.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天地[D],2010

[19]叶军.试论语文德育的人性化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0]徐凤玲.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D].内蒙

古师范大学,2004.

[21]郑艳.一言一行总关情[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