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中考题

陋室铭中考题

陋室铭中考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

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

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

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10.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11.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和碱(有答案解析)

2018化学中考题分类汇编之酸和碱 1.(2018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 【答案】C 【解析】H2O属于氧化物;NaHCO3属于盐;Ca(OH)2属于碱;H3BO3属于酸。故选C。 2.(2018重庆A)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答案】B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pH变大;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醋酸属于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铝是活泼金属,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故选B。 3.(2018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油污净(12~13) B.西瓜汁(5~6) C.洁厕灵(1~2) D.橘子汁(3~4) 答案:A 解析:pH>7即呈现出碱性,故应选择A答案。 4.(2018邵阳)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答案】C 【解析】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胃液的pH最小,胃液酸性最强。故选C。 5.(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 B.CO2 C.Fe2O3 D.NaCl 答案:B 解析:NaOH物质分类属碱,碱的化学性质有四点,其中一点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择B。 6.(2018天津)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答案】A

《陋室铭》《王欢守志》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黔西南州2017年中考题)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12-15题(共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 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 儒。(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2. 解释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4分)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时闻者多哂之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4. 【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15.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例并概述其事迹。 (3分) 答案: 12.(1)出名,闻名(2)使,,劳累(3)经营,谋求(4)讥笑 13. 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②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14. 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15.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看到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因此辞官归田,躬耕田园,以此为乐,以求保持高尚的节操。 【参考译文】 【乙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 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 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 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 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的人。

爱莲说中考试题带答案

2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8、“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3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

《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 4 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4.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______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最新202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酸和碱

16.(2021模拟泸州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B.镁条 C.氯化钾溶液D.氯化铜溶液【2021模拟桂林19】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021模拟新疆】14.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A B C D 图 像 实 验或事实向pH=12 的Ca(OH)2 溶液中不断 加水稀释 20℃时,向 一杯不饱和 的KNO3溶 液中逐步加 入KNO3晶 体 向稀盐酸中 滴加过量的 烧碱溶液 将一定质量 的碳在密闭 容器中(含空 气)加热

(2021模拟龙岩市16).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 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 ___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为进 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021模拟龙岩市7).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

《陋室铭》中考试题

《陋室铭》中考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0.(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11.(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9.常见的酸和碱

22(2017·绥化中考)火力发电厂附件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近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己知一些主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玉米小麦马铃薯 pH 6~7 6.3~7.5 4.8~5.5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 (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 22. (1)马铃薯 (2)熟石灰(或消石灰或氢氧化钙或Ca(OH)2) (3)二氧化硫(SO2) 34(2017·哈尔滨中考)(6分)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 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甲同学:A是稀盐酸;乙同学:A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2)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3)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6)______除去。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除去溶液中干扰离子的一般方法是: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7)________除去。

最新《陋室铭》中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中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

《陋室铭》2017中考复习要点

《陋室铭》中考复习要点 一、解题: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加点字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3、斯.是陋室:此,这。 4、惟.吾德馨 ..:只是;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6、谈笑有鸿儒 ..:大儒,博学的人。 7、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无丝竹 ..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使……扰乱。 9、无案牍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之劳形 10、何.陋之有?:什么。 三、一字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 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课文重要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完整版)《爱莲说》中考考点完全版

爱莲说(八上)(宋)周敦颐 一、原文及重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甚:非常。)蕃.(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染:沾染、污秽),濯清涟 ...而不妖.。(濯:洗涤。清涟: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益:更,更加)清,亭亭 ..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树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而:却。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予谓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宜:应当。)乎众矣。 二、译文及重点句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三、注音:颐(yí)蕃(fán)淤(yū)濯(zhuó)蔓(màn)亵(xiè)噫(yì)鲜(xiǎn) 四、积累 1、《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 抒发作者的一种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活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爱莲说》中体现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3、描写莲高洁质朴(或生长环境)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此句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 洁身自好。与之相反的常见的一句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象征君子的特点正直,豁达大度(或描写莲的外在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比喻君子美名远播(或描写莲的芬芳气味)的句子:香远益清。 6、描写莲的高洁风度的句子:亭亭净植。 7、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或本文的中心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五、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生枝节(或长枝节)。 2、香远益清。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清:显得清幽。 六、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少)中通外直(外面、外表) 鲜外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艳)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以外) 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长) 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无实际意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表示舒缓语气,无实际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表示强烈反问,无实际意义) 渔人甚异之(它,代词,指桃花林的奇景) 七、内容分析: 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主旨) 3、《爱莲说》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作用是衬托莲的高洁可爱的品质。 4、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所比拟的对象。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已知 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现有若干克 Fe、Fe2O3和 CuO 的混合物在 73g10%的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 FeCl3,现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高温下与 CO 完全反应,得固体质量可能为 A.5.6g B.6g C.6.4g D.7.2g 2.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 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B.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 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 4.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5.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A.蔗糖水呈中性 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 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6.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O2B.NH3C.CO2D.SO2 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 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 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 (一)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爱莲说》中考题汇编(2012-2013年)

(山东聊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5.①洗涤②生枝蔓说明:本题2分。 6.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说明:本题2分。 7.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说明:本题2分。 7.【2013年·重庆B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案】 (二)(15分) 9.(4分)(1)沾染(污秽)(2)美丽而不端庄(3)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4)认为(每小题1分) 10.(4分)(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每小题2分) 11.(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 一、佳句默写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 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 答:① ②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 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 9、①本文引用孔子的话的目是什么?②这话与题目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来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噫l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 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更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 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非争,敦颐独与之筏不听乃委 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 子。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有狱.久不决 (4)尚可仕.乎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敦颐至,一讯立辨。 4.甲文主要写的是“莲”,为何还要写“菊”“牡丹”?(2分) 5.根据两文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少于两点)(4分) 1.(4分)(1)树立(2)当然(3)案件(4)做官 2.(2分)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3.(4分)(1)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 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 (2)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 4.(2分)以“菊”“牡丹”衬托“莲”,突出莲的高洁, 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5.(4分)从甲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 可以看出周敦颐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从乙文“敦颐至,一 讯立辨”可以看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从乙文“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以看出 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2015?荷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爱莲说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④有仙则名()⑤斯是陋室()⑥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使身体劳累 ③调弄,这里指弹琴④出名⑤这⑥奏乐的声音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 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苔痕 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④没有嘈 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回答问题:1选文的作者是代。2本文在写法上的

特点是。 3锡居“陋室”,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 精神品质? 4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本文中的“陋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和“” 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5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课文内容自 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7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 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 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 你有什么看法? 9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题

一、阅读(58分)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 ③谈笑有鸿儒 ..之乱耳..()④无丝竹 () (5)可以调.素琴(6)何陋之.有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样的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②陶后鲜有 闻(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文: 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 答: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 三、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 2.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 C.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3.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 4.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5.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7.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爱莲说》中考题

《爱莲说》中考题集锦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①荷钱:措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荷花。④异馥(fù):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分) 予独爱莲之,。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乃记之而去D.溪深而鱼肥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已:()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译文: 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4分) 答: 20XX年福建省泉州市(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③可爱者甚蕃( )④濯清涟而不妖( ) 9.翻译句子。(4分)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 (一)2007河南省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________ (2)惟吾德馨德馨:________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2008年泉州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三)2008重庆市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 (六)2008年海南省《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 l )香远益清益:( 2 )亭亭净植植: ( 3)陶后鲜有闻鲜:( 4)宜乎众矣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