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绪论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营养则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皇帝内经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营养素包括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人体组成成分中,碳、氢、氧、氮占比超过96%;细胞内液ICF 占比2/3,外液ECF占比1/3;骨密度(BMD)和血液体积均为5L。

蛋白质(protein)是营养素的一种。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

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共有8种加上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则是指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它们不能被人体充分合成。氨基酸模式则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中色氨酸的比例为1.完全蛋白质是指种类齐全,模式接近的蛋白质,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限制氨基酸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蛋白质互补作用则是指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构成机体组织、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以及供能。在人体内,小肠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氨基酸池是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和非钠依赖型。必要的氮损失(ONL)是指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

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氮平衡是指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包括零氮平

衡、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包括蛋白质的含量、消化率和利用率。

availability (BV) XXX to which food protein is XXX.

BV = XXX nitrogen x 100

Protein efficiency。(PER) is the average weight gain per gram of protein XXX.

Amino acid score (AAS) and protein digestibility-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 are used to XXX.

Protein-XXX (PEM) in adults has a 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of 1.16 g/(kg·d) and should account for 10%-12% of total energy.

Lipids include XXX.

Triglycerides play several roles in the body。including energy storage and n (1 g of fat can produce 39.7 kJ of energy)。

maintenance of normal body temperature。n of organs from external forces。endocrine n。XXX carbohydrates。protein-sparing effects。XXX。they increase satiety。improve sensory properties。and provide fat-XXX.

Fatty acids a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ir carbon chain length (long-chain。medium-chain。and short-chain) and degree of n (saturated。monounsaturated。and polyunsaturated)。The most common XXX oleic acidXXX and alpha-linolenic acid。They can also be XXX (cis or trans).

XXX (EFA) XXX from food。They include the n-6 series of linoleic acid and the n-3 series of alpha-linolenic acid。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Phospholipids provide XXX。form logical membranes。act as XXX industry。lower blood cholesterol。prevent atherosclerosis。prevent fatty liver。XXX。XXX。Sterols。XXX。XXX.

The XXX dietary fat includes its digestibility。essential fatty acid content。n of us fatty acids。content of fat-soluble vitamins。and other XXX as DHA。EPA。and arachidonic acid。The mended intake of fat for adults is 20%-30% of total energy。and the intake of EFA should be at least 3% of total energy.

XXX (D-type。which is the only type utilized by the human body)。fructose。and galactose。as well as disaccharides such as sucrose。lactose。maltose。XXX.

Carbohydrat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type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XXXsaccharides。for example。are composed of

3-10 XXX。XXX raffinose。XXX and are known as the "soybean flatulence factor." On the other hand。polysaccharides are composed of more than 10 XXX.

Polysaccharides XXX into different types based on their structure and n。Starch。for example。can be absorbed by the body and is XXX。on the other hand。cannot be digested by the body。Fiber。which includes both XXX。is also a type of polysaccharide.

Carbohydrates play several XXX。help build tissues。and

can even help XXX。carbohydrates XXX and alter the taste。color。and texture of food。Carbohydrates also provide dietary fiber。which has several health XXX。controlling weight。XXX.

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primary site for XXX。some people may have lactose intolerance。XXX。This can lead to XXX。gas。XXX.

The glycemic index (GI) is a measure of how quickly a food raises blood sugar levels。It i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the blood glucose response to a standard food (usually glucose) with the response to a test food containing 50 grams of carbohydrates。The GI can be used to guide dietary choices。control weight。and XXX.

XXX is 55%-65% of total energy intake。while the intake of refined sugars should not exceed 10% of total XXX) or kilojoules (kJ)。and the three macronutrients (protein。fat。and

carbohydrates) have different energy values per gram。The body's XXX (BMR)。physical activity level (PAL)。and the 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

BMR is the minimum XXX。PAL is the。of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TEE) to BMR。and TEF is the extra XXX of food。The oxygen heat value of food is the amount of XXX a nutrient when 1 liter of oxygen is consumed.

XXX.

常量元素(宏量元素)是指占人体体重超过0.01%的元素,微量元素则是指占人体体重不到0.01%的元素。必需微量元素

包括铜、钴、铬、铁、锌、硒、碘、锰、氟和钼。

钙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其生理功能包括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肌肉神经活动、促进体内酶活性、血液凝固、促进细胞信息传递、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参与激素分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以及调节细胞正常功能。钙主要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吸收途径包括被动扩散和主动吸收。促进钙吸收的因素包括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和乳糖,而草酸、膳食纤维和脂肪酸则会抑

制钙的吸收。钙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软化、变形,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佝偻病,而中老年人则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钙过量则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并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如铁和锌等。奶类及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而动物肉则不是。

铁是另一个重要的微量元素,其生理功能包括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以及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等。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促进铁吸收的因素包括维生素C、动物组织蛋白质和氨基酸,而植酸、多酚类物质、钙和锌过多时则会抑制铁的吸收。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期三个阶段,而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指标,当血清铁蛋白<12ug/L时则为储存铁减少。动物肝、全血、瘦肉、黑木耳、海带以及豆类等是铁的良好来源,每天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mg。

锌是参与多种金属酶构成的微量元素,其生理功能包括促进生长发育、参与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膜结构、促进食欲、促进维生素A的代谢及生理作用、维护皮肤健康等。锌缺乏会

导致异食癖、缺锌性侏儒症、创伤组织愈合缓慢、顽固性溃疡、性发育迟缓、皮肤粗糙以及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而锌过量则会影响铁、铜等元素的吸收利用,损害免疫功能,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贝类海产品(牡蛎、扇贝)、红色肉类以及动物内脏是锌的良好来源,而植物中锌的含量较低。

硒是一种微量元素,硒缺乏会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而硒过量则会导致硒中毒,出现头发、指甲脱落、肢端麻木、抽搐等症状。成人每天的推荐摄入量为50ug,每天的最大安全

摄入量为400ug,动物内脏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来源。

铬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增强胰岛素作用的必需元素。

铬缺乏可能出现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患PEM的婴儿

以及完全肠外营养的病人。其症状包括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外周神经炎和葡萄糖耐量异常等。铬易于从动物性食品和啤酒酵母中吸收。

磷缺乏较少见,但磷过量会导致低血钙症。镁缺乏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而镁过量则会引起恶心和胃痉挛。碘缺乏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呆小病,而碘过量则会引起碘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高碘性甲状腺肿。氟缺乏可能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并增加龋齿的发生率,而氟过量则会引起氟中毒,包括氟骨症和氟斑牙。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而水溶性维

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A包括已形成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其生理

功能包括视觉功能、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参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合成、抗氧化作用和抑制肿瘤生长。缺乏维生素A可能导致眼部疾病、皮肤角化、免疫力

降低、食欲降低和生长发育迟缓等。过量维生素A可能引起

急性毒性、慢性中毒和致畸作用。食物来源包括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蛋类和奶类等,以及深绿色蔬菜或红黄色蔬菜和水果。成年男性和女性的RNI分别为800ugRE/d和700ugRE/d。

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其缺乏症状包括

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手足痉挛症。过量维生素

D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高钙血症、

高尿钙症和组织器官钙化。食物来源包括肝脏、蛋黄和海产品,而奶类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

维生素E包括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稀酚,其中α-生

育酚活性最强。缺乏维生素E较少见,而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症状、肌无力、恶心、腹泻和维生素K的障碍。正常成人血

浆α-生育酚浓度的范围为50-200mg/L。

本文介绍了各种营养素的作用、缺乏和过量的影响,以及植物化学物的分类和生物学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A:食物来源为植物油,成人建议摄入量为14mg,最高安全摄入量为800mg(α-生育酚当量)。

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脚气病,食物来源包括动物内脏、瘦肉类、豆类、酵母、坚果和粮谷类。

维生素B2:缺乏会导致口腔-生殖系综合征,良好的食物

来源包括动物性食品、豆类和各种绿叶蔬菜。

叶酸: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某些癌症,过量会影响锌吸收、干扰抗惊厥药的作用和掩盖维生素B12的缺乏。

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坏血病,良好的食物来源为新鲜蔬菜水果,最高安全摄入量为1000mg/d。

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脂溢性皮炎”、精神症状和神经错乱,良好的食物来源包括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品。

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良好的食物来源为动物性食品。

烟酸:缺乏会导致癞皮病,过量会引起恶性和呕吐。

植物化学物是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必需营养成分外的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甙、芥子油甙、多酚、蛋白酶抑制剂、单帖类、植物雌激素、硫化物和植物凝血素,它们具有抗癌、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微生物和降胆固醇等作用。

食物分类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和加工食品,每种食品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

食品的营养价值指的是其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是否能够满足人体的需求。评定食品的营养价值主要考虑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营养素的质量。营养质量指数是衡量待测食品中某种营养素占其参考摄入量的比例与待测食品所含能量占能量参考摄入量的比例之间的比值。当INQ=1时,供给平衡;当INQ>1时,营养价值高;当INQ<1时,营养价值低。

谷类的结构包括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芽。谷皮主要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糊粉层则含有较多的磷、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胚乳富含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而胚芽则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谷类的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由于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少,因此常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来提高其营养价值。谷类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为淀粉,占我国居民膳食55%一65%的能量,脂肪含量较低。主要的矿物质为钙和磷,但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因此消化吸

收较差。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在糊粉层

和胚芽部。但是,淘洗和加工过程中会造成维生素的损失。

大豆是一种优质蛋白质来源,蛋白质含量占35%一40%,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还含

有丰富的钙、硫胺素、核黄素等。大豆蛋白质可以与谷类蛋白质互补食用。大豆皂甙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和抗病毒的作用。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具有3-苯基色酮结

构的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染料木素、大豆素和黄豆黄素,具有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更年期障碍症等生理功能。豆类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等酶活性。植物中广泛存在,豆类中含量最高,可达6%~8%。植酸会影响金属离子的吸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下降。

大豆及其他油料的蛋白质制品主要有四种:分离蛋白质、浓缩蛋白质、组织化蛋白质和油料粕粉。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如豆腐去除粗纤维和植酸后,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被破坏,营养素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豆腐干和腐竹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0%~35%。豆芽中含有约17~25mg/100g

的维生素C,而绿豆芽达30mg/100g。发酵豆制品经过发酵处理后,蛋白质部分降解,消化率提高,同时产生游离谷氨酸,增加豆制品的鲜美味。此外,发酵豆制品中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及B2含量也会增高。

其他常见的豆类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豆类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其中大豆是最常见的。除了大豆外,还有豌豆、赤豆、绿豆和蚕豆等其他豆类,它们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约为50%至60%,蛋白质含量约为25%,脂肪含量约为1%,低于大豆。

坚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包括核桃、榛子、杏仁、松子、腰果和花生等。坚果含有12%至22%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约为30%至78%,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低于15%。此外,坚果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铁、锌和硒等矿物质。

淀粉类食物包括栗子、银杏、莲子和芡实等,它们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40%。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蔬菜包括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和鲜豆类,水果包括鲜果类和干果类。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芳香物质、有机酸、色素醇类和酯醛苹果酸等。

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类、禽肉和鱼虾肉等。畜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含有可溶于水的含氮浸出物,使肉汤具有鲜味。禽肉与畜肉类似,但脂肪含量较低且熔点较低,易于消化吸收。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奶类是一种复杂的乳胶体,含有水、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组成。这些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生物价值高达85,是优质蛋白。

与人乳相比,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出三倍,而且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与人乳完全相反。为了使牛奶中的蛋白质构成更接近于母乳蛋白质的构成,一般会添加乳清蛋白。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约为3%,其组成较为复杂,但是易于

吸收。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

泌的作用,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肠道乳酸杆菌的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牛奶富含钙、磷和钾等矿物质,但是铁的含量较低。因此,如果将牛奶用于婴儿喂养,需要注意补充铁元素。此外,牛奶中还含有几乎所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如VA、VD、B2、VC和胡萝卜素等。

乳类中还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酶类,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牛乳中还含有溶菌酶和乳过氧化物酶等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以及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激素和生长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质。乳铁蛋白含量较高,具有调节铁代谢、促进生长和抗氧化等作用,其水解产物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此外,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还可以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差异较大。巴氏杀菌乳除维生素B1和

维生素C有损失外,营养价值与新鲜牛奶差别不大。奶粉分

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和调制奶粉等,它们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与母乳相似。酸奶是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营养丰富且易

于消化吸收,还可以刺激胃酸分泌。炼乳分为甜炼乳和淡炼乳,前者糖分较高,不适合喂养婴儿,而后者经高温灭菌后维生素

B1有损失,但是脂肪球微细化有利于消化吸收,适合喂养婴儿。奶酪是通过加入乳酸菌发酵剂或凝乳酶使蛋白质凝固,加盐后压榨去除乳清所获得的产品,含有肽类、氨基酸和非蛋白氮成分。

蛋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由蛋壳、蛋清和蛋黄组成。蛋白质是蛋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占蛋白质总量的12.8%。蛋白

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易于消化吸收,其生物学价值达到95,是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蛋清的脂肪含量很低,仅

为0.02%;而蛋黄的脂肪含量较高,达到28%~33%。脂肪中

甘油三酯占62%~6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蛋黄中还含有磷脂、胆固醇和微量脑苷脂等物质,但胆固醇含量较高。蛋清中钾、钠、氯等离子的含量较多,而蛋黄含有丰富的磷。

需要注意的是,加热处理会对蛋类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例如,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其消化吸收;同时,煮蛋时会损失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因此,在烹饪蛋类时应注意适当的加热时间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绪论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营养则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皇帝内经素问》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营养素包括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人体组成成分中,碳、氢、氧、氮占比超过96%;细胞内液ICF 占比2/3,外液ECF占比1/3;骨密度(BMD)和血液体积均为5L。

蛋白质(protein)是营养素的一种。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 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共有8种加上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则是指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它们不能被人体充分合成。氨基酸模式则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中色氨酸的比例为1.完全蛋白质是指种类齐全,模式接近的蛋白质,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限制氨基酸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蛋白质互补作用则是指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构成机体组织、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以及供能。在人体内,小肠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氨基酸池是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和非钠依赖型。必要的氮损失(ONL)是指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 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氮平衡是指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包括零氮平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知识整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绪论 1.营养学(nutrition science)是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新营养学(new nutrition science)是一门研究食品体系、食品和饮品及其营养成分与其他组分和它们在生物体系、社会和环境体系之间及之内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3.营养革命:第一次营养革命:肠外营养;第二次营养革命:肠内营养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1.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素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4.合理膳食(rational diet):又称为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5.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6.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

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8.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水平。 9.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9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10.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酪氨酸 11.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可以维持成人的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蛋白质。包括:蛋、奶、肉、鱼、大豆 12.蛋白质的功能: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②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③供给能量④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促进矿物质吸收、降血压、清除自由基 13.1g蛋白质在体内产生约16.7kJ的能量。 14.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 15.蛋白质利用率:①生物价(BV):值越高,表明利用程度高②蛋白质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营养学知识点总结 1. 营养素及其作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与水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提供身体所需的热量。脂肪作为能量储存物,同时也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保护内脏以及提供脂溶性维生素。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各种酶、激素的合成和修复组织。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水是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 2. 膳食指南: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对营养需 求的影响,并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进行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3. 营养失衡与疾病:不同类型的营养失衡对身体的影响,如糖尿病、肥胖症、贫血等,并了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调节、改善营养状况。 4. 饮食推荐: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明晰合理摄入的比例,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 5. 营养评估与调查方法:了解身体质量指数、膳食记录、营养问卷调查等方法,帮助评估个人的营养状况并设计合理的营养改善方案。 二、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1. 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了解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的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相关规定,以

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2. 食品添加剂: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包括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并了解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和安全性评估的相关知识。 3. 食品中毒与食物中毒原因:了解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 害物质,如细菌、寄生虫、化学物质等,以及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如微生物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重金属检测等,了解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5. 食品加工与储存:了解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原则与方法,包括温度控制、卫生条件、防止交叉污染等,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6. 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了解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的内 容与方法,包括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等,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警惕性。 通过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合理搭配膳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饮食的安全性。通过提高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认知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通过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了解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合理搭配膳食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掌握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控制措施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食物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此外,食品安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营养: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组织更新、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包括宏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维生素、矿物质;水。 3、水:不仅构成身体成分,还具备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水的生理功能: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ml左右。在温和气候条件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 4、植物化学物: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含人体必需营养成分外的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苷、芥子油苷、多酚、蛋白酶抑制剂、单萜类、植物雌激素、硫化物、植酸等几大类。 5、合理膳食:又称为平衡膳食,是指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 合理膳食要求: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保证食物安全; 科学的烹调加工;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6、营养素的代谢: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包括: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提供能量;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所需的材料; 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合理营养:即为平衡而全面的营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各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宜。 营养失衡造成的危害:营养不良,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两种表现,即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1、平均需要量(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订RNI的基础,针对人群,EAR可以用于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针对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 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推荐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EAR+2SD(SD为标准差).如果不能计算SD 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EAR×1.2。 13、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 AI与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高于RNI。 AI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很小.如果摄入超过AI,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1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可耐受"是指这一剂量在生物学上一般是可以耐受的,但并不表示可能是有益的.鉴于营养素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日渐发展,有必要制定UL来指导安全消费。对许多营养素来说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制定其UL,所以未定UL并不意味着过多摄入没有潜在的危害。 RNI和UL之间是一个“安全摄入范围”。 第二章各营养素-(一)蛋白质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重点

1.营养学(Nutrition science)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2食品卫生学(Food Hygiene)是食品中存在的,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提出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法:a实验研究:离体实验(in vitro)整体实验(in vivo) b人群研究:自愿者的试验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的人群研究4产能营养素:能够提供能量的营养素叫做产能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 5食物能值:食物彻底燃烧时测定的能值。亦称“物理燃烧值”。 生理能值: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消化分解后机体可利用的能值。 6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生长发育 7热能消耗** =需要=基础代谢+ 活动+ 食物热效应 8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指安静恒温状态下,禁食12h后处于静卧、放松、清醒时维持呼吸、体温、血液循环等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9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体型、环境条件。 10食物特殊动力作用(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这种因摄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称为食物特殊力作用。 11能量的供给Pro 10-15% ** Fat 20-25% ** CHO 55-65% ** 1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吸收和利用其中有益物质,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13营养素(Nutrient 是人体用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分类: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水、矿物质、维生素,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为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微量营养素。 14营养密度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 15营养价值指在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1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指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包括4项内容指标: (1)平均需要量(EAR,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s):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 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RNI,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RDA,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3)适宜摄入量(AI, adequate intakes)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 17蛋白质的生理功能:a构成机体,修复组织;b提供能量;c合成多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物质d增强免疫能力;e维持酸碱平衡;f维持体液渗透压。 18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太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有食物蛋白质提供的氨基酸。 19半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20参考蛋白:指可用来测定其它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 21限制性氨基酸:当食物蛋白质中某种或某几种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合成组织蛋白质受

《营养与食品卫生》重点总结(考试复习必备)

绪论 名词解释:营养:是指人体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的有益物质以满足机体自身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加油!加油! 第一节蛋白质: 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结构,是功能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由肽键(酰胺键)连接。 (一)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不包括胱氨酸, 1.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8+1:蛋-缬-赖-异-苯-亮-色-苏,组氨酸(婴儿) 2. 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2种: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3.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直接供给的氨基酸。(9种) (二)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 1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含量定1)2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其中含量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3蛋白质分类: (1)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这类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可以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蛋白质。(蛋、奶、鱼等动物蛋白,大豆蛋白;鸡蛋-参考蛋白) (2)半完全蛋白质:蛋白质中虽然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须氨基酸,但是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差异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须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虽可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大多数植物蛋白) (3)不完全蛋白质: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又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食物蛋白质。(玉米胶原蛋白质,动物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须氨基酸不足的作用。(面、米缺赖氨酸)原则:生物的物种学越远越好 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同时进食 (三)蛋白质的功能: 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3供给能量 4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

1、食品污染:是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外源性有毒有害 物质进入是品,或食物成分本身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该表的过程。可分为三类: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2、游离水:是指食品中与非水成分有较弱作用或基本没 有作用的水,微生物能利用的水是游离水。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水不是取决于食品的总含水量而是取决于水分活度(Aw) 3、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中的单位质量(g)、容积 (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4、细菌菌相:将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 的构成称之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5、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 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的过程 6、最大残留限量:指在生产或保护商品的过程中,按照 农药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GAP)使用农药后,允许农药在各种农产品及食品中或其表面残留的最大浓度。 7、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德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 母体化合物(原药)和(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

的杂志的残留。兽药残留主要有抗生素类、抗寄生虫类和激素类 8、腐败变质:牲畜屠宰时肉呈中性或弱碱性(pH7.0~7.4), 宰后畜肉从新鲜到腐败变质要经僵直、后熟、自溶和腐败四个过程 9、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 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的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行为。在牛奶中除掺水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掺入物。 10、奶油:奶油(黄油)分为稀奶油(脂肪含量10.0%~ 80.0%)、奶油(脂肪含量不小于80.0%)和无水奶油(脂 肪含量不小于99.8%)。 11、油脂酸败: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 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称为油脂酸败。 12、酸价(AV):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毫克 数。食用植物油AV ≤3mg/g;猪油AV≤1.5mg/g牛油、羊油AV ≤2.5mg/g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AV≤5mg/g 13、物理性胖听:多由于装罐过满或罐内真空度过低引起。 叩击呈实音、穿洞无气体逸出,可食用。 14、方便食品:在国外称为快速食品、快餐食品或备餐食 品等,其具有食用简便迅速、携带方便、营养丰富、卫生安全等特点。

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

1.营养学与食品卫生的定义、联系与区别: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 食品卫生学是指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联系:从广义上讲,两者有共同的研究对象,食物和人体,及研究食物跟健康的联系。区别: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有益成分与健康的关系,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有害成分与健康的关系。 2.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1、食物营养 2、人体营养 3、公共营养 ①食品的污染②食品及其加工技术的卫生问题③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④食品卫生监督监管 3. 营养素的种类和分类: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五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和体内含量多少,可将营养素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4.水的生理功能: ①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参与新陈代谢③调节体温④润滑作用 5.合理膳食的概念和要求: 合理膳食(rational diet)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够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合理膳食的要求: 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的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6.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①提供能量②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所需的材料③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7.合理营养(rational deficiency):是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8.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9.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概念及其四个营养水平指标: 概念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四个营养水平指标:⑴平均需要量EAR: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⑵推荐摄入量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⑶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试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⑷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10. 必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体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11.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这类能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的氨基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 12.非条件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是指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不一定要从食物中直接供给的氨基酸。 13.氨基酸的模式amino acid pattern:就是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14.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有些食物虽然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但氨基酸模式与人体差别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须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这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使用,从而达到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6.蛋白质功能: ⑴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⑵构体内各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⑶供给能量⑷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①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②促进矿物质吸收③降血压④清除自由基 17.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和食物中脂肪作用 1贮存和提供能量2保温和润滑作用3节约蛋白质作用4机体构成成分 5内分泌作用。 1增加饱腹感2改善食物的感观性状3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18.脂肪酸的分类: 1按碳链长度分类:长链脂肪酸,含14-24碳,中链脂肪酸,含8-12碳,短链脂肪酸,含6碳以下 2按饱和程度分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3按空间结构分类: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4按双键位置分类:脂肪酸碳原子位置的排列一般从CH3-的碳起计算不饱和脂肪酸中不饱和键的位置。 19. 必需脂肪酸EFA及其功能: 概念: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功能:1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 2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3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20. 磷脂phospholipid的主要功能: 1提供能量2细胞膜的组成部分3乳化剂作用4改善心血管作用5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21.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1脂肪的消化率 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3提供各种脂肪酸的比例 4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22.主要的膳食碳水化合物:1糖含1-2单糖①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②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③糖醇(山梨醇,甘露醇)2寡糖含3-9单糖①异麦芽低聚寡糖(麦芽糊精)②其它寡糖(棉子糖、水苏糖)3多糖含十个以上单糖①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变性淀粉)②非淀粉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亲水胶质物) 23.益生元:是指不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几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最具代表性有乳果糖、异麦芽低聚糖等。 24.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GI=某食物在食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相等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100,以百分比表示。 25.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提供能量2构成组织结构及生理活性物质3血糖调节作用 4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5膳食纤维的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增加饱腹感促进排便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改变肠道菌群)26.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作用与抗生酮作用: 节约蛋白质: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则通过糖原异生作用产生葡萄糖,不需要动用蛋白质供能。 抗生酮作用: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体内的脂肪或食物中的脂肪被动员并加速分解为脂肪酸来供能,过多的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的酮体在体内蓄积,以致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因此称为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 27. 基础代谢能量消耗BBE:是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28.常量元素macroelement(宏量元素):是指在体内含量大于体重0.01%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钠钾、硫、氯、镁。 29.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是指在体内含量小于体重0.01%的矿物质。 30.矿物质的特点:1 矿物质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体外获取 2 抽了通过食物,矿物质是唯一可以通过天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名词解释完整

1.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 体力活动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学:是指研究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 的规律及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3.食品卫生学:是指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及其对集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 具体、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品使用者安全的科学。 4.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5.氮平衡:摄入氮的量与排除氮的量之间的关系,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是为零氮平衡、摄入氮多于排出氮则为正氮 平衡,反之则为负氮平衡。 6.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要从食物中直接供给的氨基酸。 7.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其计算方法时将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 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化。 8.参考蛋白质:可以用来评价其他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例如鸡蛋蛋白。 9.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年动物,在试验期间内,摄入蛋白质的量与其体重增加量之间的比 例。 10.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中,含量较低的必须氨基酸可以干扰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和吸收,从而降低了蛋白质 中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利用价值,其中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以此类推。 11.氨基酸评分:某种食物蛋白质中1g氮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标准蛋白质中1g氮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之间的比值,用 于反映蛋白质中的构成和利用关系。 12.食物热效应: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摄食而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其中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高。 13.蛋白质净利用率(NPU):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两个方面,因此更加全面。 蛋白质净利用率=生物价×利用率。 14.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每天由于皮肤粘膜脱落,肠道菌体死亡,妇女月经期的失血等损失20g以上氮,这部 分的氮损失是机体无法避免的。 15.必须脂肪酸: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6.混溶钙池:人体中的钙99%聚集在牙齿和骨骼,其余1%一部分与柠檬酸或蛋白质螯合,另外的一部分以离子形态 储存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这部分的钙就统称为混溶钙池。 17.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化而来,如果在膳食中可以直接提供半胱氨酸 和酪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利用量就会相应的减少30%和50%,而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就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者半必需氨基酸。 18.生物价:是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生物价越高被机体的利用程度也就越高。生物价=储 留氮/吸收氮×100 19.膳食纤维:指植物性食物中糖苷键大于3个,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和吸收,但是对人有健康意义的碳水化合物。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 20.优质蛋白:指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宜,含量充足,不仅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健康,而且可以促进儿童青 少年的生长发育。如动物性蛋白、大豆蛋白。 21.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使用,已达到 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22.植物化学物:存在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除传统的营养素以外的活性物质。 23.植物的初级代谢产物:主要是指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结构重建。 24.植物雌激素:存在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可结合到哺乳动物的雌激素受体上,发挥类似于内源性雌激素作用 的物质,可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25.INQ: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是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 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待测食品所含能量占供给量的比)之比。INQ>1,表明食物的营养价值高;INQ<1,表明食物营养价值低,或者是属于高能量食品。 26.维生素: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须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27.基础代谢(BM):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及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18-25℃,禁食12h后,静卧、放松 而又清醒的能量消耗。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知识整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知识整理 n 1.n science is the study of the rule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body's n。including the beneficial components in food。how the body absorbs and utilizes these components。and how to improve human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specific。macro。and social measures. 2.New XXX studies the food system。food and beverage。and their nal and other components。as well as their XXX。social。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3.XXX: the first XXX。and the second is XXX. Chapter 1: Basics of n 1.n is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body taking in。digesting。absorbing。and utilizing nutrients. 2.Nutrients XXX life。growth。and development。and must be obtain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3.Nutrient n: protein。fat。carbohydrate。XXX。and XXX.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doc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知识点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H、O、N 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一、蛋白质(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携一两本两色书来组)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为1)。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 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 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 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生物价(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储留氮 生物价=----------×100 吸收氮 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成人:RNI 为1.16g/(kg·d);占总能量的10%-12%。 二、脂类(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 甘油三酯及其功能: (体内) 1.贮存和提供能量(1g脂肪在体内可产生39.7kJ的能量) 2.维持正常体温; 3.保护机体脏器免受外力伤害; 4.内分泌作用; 5.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和对蛋白质节约作用; 6.构成机体组织; (食物)7.增加饱腹感;8.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9.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 1.脂肪酸根据其碳链的长短分为:链脂肪酸14--24碳)链脂肪酸含8--12碳)短链脂肪酸(6碳以下) 2.根据其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常见的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3.按脂肪酸的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EFA)是指人体生理必需、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对食物需求和利用、食品卫生安全等相关知识,其研究内容广泛丰富。本文将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提升自己的饮食健康意识。 1. 营养成分与功能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这些营养成分在机体内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组织的材料,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各种生化反应等。了解不同营养成分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组织饮食,满足身体的需求。 2. 膳食与健康 膳食结构合理与健康息息相关。科学的膳食结构应包括五大类食物: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食物和乳制品。积极摄入这些食物,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促进机体正常运作。此外,合理的膳食结构还需要注意食物的热量、脂肪等含量,避免过度摄入导致肥胖等问题。 3. 营养需求与摄入 人体对各种营养素有一定的需求量,这些需求量被称为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的人群有不同的营养需求量,因此,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地摄取各种营养素十分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摄入量、饮食多样性和营养素摄入的平衡来满足营养需求。 4. 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安全与卫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和生活质量。食品中可能存在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如果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安全的食品,加强食品保存和烹饪的卫生措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都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5. 营养失衡与相关疾病 饮食中出现营养失衡,即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过少,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如维生素C缺乏会引发坏血病,蛋白质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等。因此,要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量,注重各类营养素的平衡摄入,确保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行。 总结而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饮食健康意识。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营养摄入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不断更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也是保持饮食健康的重要途径。希望本文的总结归纳能够对读者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启发,促进大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关于饮食健康的重要学科。通过了解营养需求、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素平衡摄入,我们可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维持身体健康。同时,食品安全与卫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选择安全的食品,并加强食品保存和烹饪的卫生措施。营养失衡可能导致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因此要保持营养摄入的平衡。通过学习和实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饮食健康意识,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学基础) 1、人体必需氨基酸:缬亮异亮苏氨酸,赖色苯丙甲硫氨(蛋),组(儿童)。借一两本淡色书来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实质上是使:几种必需氨基酸在比例上接近人体的需要,比原有的任何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都高。 3、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应的。 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表达:蛋白质被吸取后在体内被运用的限度。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储留量/ 氮吸取量×100 5、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机体由于摄食过程引起体内能量消耗增长的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大的是:蛋白质。 色氨酸60→尼克酸(烟酸)1 7、膳食中胱氨酸与酪氨酸富余时,可以节约蛋氨酸30%和苯丙氨酸50%,前两者是条件必须氨基酸。 8、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年人) 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青少年、孕妇、恢复期病人) 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蛋白质摄入局限性、消耗性疾病、吸取不良) 排出氮=尿氮+粪氮+通过汗液排出的氮 9、受机体营养状态和活动量影响而变动的动脂,是指:甘油三酯。 类脂质(磷脂、糖脂、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定脂。 10、对老年人和动脉硬化患者每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超过300mg。

11、单糖类: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类:淀粉、糊精、糖原(又称动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12、目前认为必须脂肪酸有两种:亚油酸、α-亚麻酸。 13、必须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参与脂质代谢;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物;有减少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结作用。(与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无关) 14、必须脂肪酸最佳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类,特别是:棉油、大豆油、玉米油。 15、过量摄入能在体内贮存并可引起中毒的是:维生素A。 16、当碳水化合物摄入局限性时,脂肪供热因氧化不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 17、我国推荐的膳食中钙的供应量,成年男女:800mg/d,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1000mg/d,孕妇、乳母1000~1200mg/d。 18、成年人每日进出骨骼的钙量约为700mg。 19、目前确认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8种:铁、锌、铜、钴、钼、铬、碘、硒。 含钙、镁、钾、钠较多的食物,称成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等。 含硫、磷、氯较多的食物,称成酸性食物。如:粮谷类、肉、鱼、蛋等。 20、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涉及B1、B2、B6、B12、尼克酸、叶酸、泛酸、胆碱等,维生素C。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考试复习资料重点

1、食品污染:是指在各种条件下,导致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是品,或食物成分本身发 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该表的过程。可分为三类: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2、游离水:是指食品中与非水成分有较弱作用或基本没有作用的水,微生物能利用的水是 游离水。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水不是取决于食品的总含水量而是取决于水分活度(Aw) 3、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中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 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4、细菌菌相:将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之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5、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的过程 6、最大残留限量:指在生产或保护商品的过程中,按照农药使用的良好农业规范(GAP) 使用农药后,允许农药在各种农产品及食品中或其表面残留的最大浓度。 7、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德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原药)和(或)其代 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志的残留。兽药残留主要有抗生素类、抗寄生虫类和激素类8、腐败变质:牲畜屠宰时肉呈中性或弱碱性(pH7.0~7.4),宰后畜肉从新鲜到腐败变质 要经僵直、后熟、自溶和腐败四个过程 9、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 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的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贪图便宜的行为。在牛奶中除掺水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掺入物。 10、奶油:奶油(黄油)分为稀奶油(脂肪含量10.0%~80.0%)、奶油(脂肪含量不 小于80.0%)和无水奶油(脂肪含量不小于99.8%)。 11、油脂酸败: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 官性状恶化,称为油脂酸败。 12、酸价(AV):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毫克数。食用植物油AV ≤3mg/g; 猪油AV≤1.5mg/g牛油、羊油AV ≤2.5mg/g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AV≤5mg/g 13、物理性胖听:多由于装罐过满或罐内真空度过低引起。叩击呈实音、穿洞无气体 逸出,可食用。 14、方便食品:在国外称为快速食品、快餐食品或备餐食品等,其具有食用简便迅速、 携带方便、营养丰富、卫生安全等特点。 15、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 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16、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17、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 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18、食源性疾病:“通过摄入食物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 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即指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 19、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的超敏反应,是指所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组成成分,作 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20、食物中毒: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 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