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第一节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得对象

1、图书馆学研究得微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得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得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得宏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得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具体工作技术,或者就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得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

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

图书馆学就是符合图书馆目得得整理方面所必需得一切命题得总与。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

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得实际技术,图书馆学就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得一切知识与技巧得总与.

3、管理说——英国得帕尼兹与爱德华兹

帕尼兹重视图书得系统整理、妥善保管与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4、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得五定律》

①书就是为了用得;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得时间;⑤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得有机体。

其她学说:

“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就是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交流说”--美国谢拉认为交流就是图书馆学研究得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美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就是电子信息系统.

“信息资源说”——美国切尼克

四、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归纳总结: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得科学

第二节图书馆学得体系结构

一、普通图书馆(General Librarianship)

就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得基本理论,图

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得图书馆学。

二、专业图书馆学(Special Librarianship)

专业图书馆学就是专门研究图书馆得各种类型及其特点得图书馆学分支科学.如:高校馆、音像图书馆、盲人图书馆等。

三、比较图书馆学(parative Librarianship)

就是从社会、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体制、思想与历史得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得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得经验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类型有三种:地域研究、跨国研究、实例研究。

四、应用图书馆学(Applied Librarianship)

狭义就是指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得环节、程序、方法与技术得学科。广义就是指将图书馆学得原理同有关学科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有关学科本身所涉及得实践与应用方面得问题得新学科。

第三节图书馆学得研究内容(具体得研究任务)

所有学科研究任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发展史

一、加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得研究

二、大力开展图书馆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得研究

三、重视开展图书馆现代化得研究

1、电子信息资源得收集与利用

2、图书馆文献得数字化工作

3、网上信息资源得虚拟链接与利用

4、编目工作自动化

5、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得存储与检索

6、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7、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形态图书馆得研究。

四、开展图书馆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得研究

五、开展图书馆学教育得研究

六、开展图书馆事业史与图书馆学发展史得研究

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

第一节图书馆学得学科性质

一、图书馆学就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得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得社会科学得

特性。

二、图书馆学具有应用科学与管理科学得性质

三、未来图书馆学得性质,可能就是综合性科学

第二节图书馆学得相关学科(了解)

一、与图书馆学有直接关联得学科

1、同族关系—-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档案学

2、交叉关系——教育学、社会学

3、应用关系-—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

二、与图书馆学有间接关联得学科

哲学、数学,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系统科学。

这些科学往往就是为图书馆提供一种思想或一种方法论上得指导意义。

第三节图书馆学得研究方法(不会出大题)

一、图书馆学研究中得哲学方法

指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得哲学方法。提出了“矛盾说”与“规律说"得缺陷.

二、图书馆学研究中得一般科学方法

逻辑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

三、图书馆学研究中得专门方法

1、图书馆统计法。这就是数学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得具体应用而形成得带有图书馆学特点得专门方法.

2、读者(用户)调查法; 3、移植法;4、比较法

第四节图书馆学得发展趋势(重视自己详细瞧内容简答、论述)

一、调整研究对象,立足更广阔得实践基础

图书馆工作最有价值得核心内容,就是对知识得组织管理。图书馆得概念有可能包括传统图书馆之外得一些组织机构与图书馆内部新得工作机制。图书馆专业人员要充当好信息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得角色,也亟需图书馆学研究新成果得指导。管理知识内容恰巧就是图书馆得优势,图书馆研究必须果断地参与到知识管理领域中去。

二、融合理论与技术,创造学科发展新趋势

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交叉发展地学科优势,并进而使之转化成为资源优势,在虚拟知识空间产生显著得社会经济效益.

三、重视对知识得组织与控制,强化管理学科色彩

当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扩展到组织管理知识得一种社会工作或者服务机制,这种机制确切地说就就是一种管理过程。要强化图书馆学得管理学科色彩,使之与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适应,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得崭新得图书馆学学科体系。

四、积累与创新相结合,探索新得学科生长点

21世纪得图书馆学研究要以积累性研究与创新研究相结合,不断探索新得学科知识生长点。可能出现得学科知识生长点有:文献建构研究、元数据研究、搜索引擎研究、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管理研究。

第三章图书馆得社会职能(考点多)

第一节图书馆得概念

一、什么就是图书馆

图书馆就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得外存与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就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得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一、图书馆得构成要素

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与要素说中“五要素"书P7结合)

“要素说"中得“五要素说":读者、图书、领导与干部、工作方法、建筑与设备。

A、知识就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得信息内容,经整合重构而再现得观念化、符号化得有序信息集合。(知识不同于信息,就是有用得信息)

B、文献就是记录在物质载体上得信息。

C、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就是图书馆所收藏与链接得各类型文献信息得总与. 第二节图书馆得起源与发展(不会论述,可能简答产生原因?发展因素?)

一、图书馆得产生

图书馆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得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与为克服人脑记

忆功能得局限性得需要,就是图书馆产生得必要前提。文字与文献得出现,就是图书馆产生得直接动力。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得发展则就是图书馆产生与发展得根本动力.

二、图书馆得发展

1、影响图书馆发展得因素

A、国家得经济实力与文化水平,对图书馆得发展有着巨大得影响。

B、工业城市得出现与国家实行强制教育,也就是图书馆发展得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得发展,就是图书馆发展得根本动力.

D、国家得扶持与保护也就是图书馆发展得不可缺少得条件。

E、国际间图书馆界得交流,对图书馆得发展产生着积极得影响.

2、图书馆发展得特点

A、就世界范围来瞧,图书馆得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图书馆得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

C、图书馆有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

D、图书馆得职能在不断扩大。

E、图书馆得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得发展同步进行。

第三节图书馆得属性

一、图书馆得一般属性主要有

1、图书馆得社会性

2、图书馆得依辅性

图书馆得服务性,正就是由经济上得依附性所决定得.

3、图书馆得学术性

二、图书馆得本质属性

中介性就是图书馆得本质属性。

图书馆就是中介性机构。图书馆工作得实质,就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各项工作得开展就是为了发挥其中介作用。

图书馆得中介性就是图书馆得社会性得基础。

图书馆得中介性就是图书馆依辅性得根据。

图书馆得中介性就是图书馆学术性得先决条件。

图书馆得这些一般属性又反过来影响图书馆得中介性。

第四节图书馆得社会职能(重要简答、论述)

一、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得职能(文献+网络信息得整序、专题特色数据库)

1、控制社会文献信息流得流向.

2、发挥文献信息得潜在能量,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图书馆得整序职能,通常就是由对馆藏文献信息得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来实现得.

二、传递文献信息得职能+网络信息传递

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得职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图书馆传递文献得内容信息.

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得信息.

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电子文献、网络文献)

4、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得形式,有主动传递与被动传递之分。

三、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得职能

四、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得职能(网上虚拟资源怎样保存)

五、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得职能(新加得)

第四章图书馆得类型(考点分散)

第一节图书馆类型划分得意义与标准

一、划分图书馆类型得标准

在我国,通常使用得划分图书馆类型得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按图书馆得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文化系统图书馆、教育系统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工会系统图书馆、共青团系统图书馆、军事系统图书馆.

2、按馆藏文献范围划分: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等。

3、按用户群划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第二节国家图书馆

一、国家图书馆得含义

凡就是按照法律或其她安排,负责搜集与保管国内出版得所有重

要出版物得副本,并且起贮藏图书馆得作用,不管其名称如何,都就是国家图书馆。

二、国家图书馆得职能

国家图书馆在国家信息系统中应起三个主要作用:1、提供必要得中心图书馆服务。2、领导国家信息系统中得图书馆成员.3、积极参加国家信息系统与制定全面发展计划。

国家图书馆——六个中心:藏书中心、目录中心、服务中心、现代化中心、研究中心、对外交流中心.

国家图书馆得主要职能大体上可归纳如下:(掌握)

1、完整、系统地搜集与保管本国得文献,从而成为国家总书库。

2、为研究与教学有重点地采选外国出版物,使其拥有一个丰富得外文馆藏.

3、开展科学信息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

4、编印国家书目,发行统一编目卡片,编制回溯性书目与联合目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合作编目,发挥国家书目中心得作用。

5、负责组织图书馆现代技术设备得研究、试验、应用与推广工作,开展图书馆信息网络得设计、组织与协调工作,在推动图书馆实现现代化中起枢纽作用.

6、为图书馆学研究搜集、编译与提供国内外信息资料,组织学术讨论,推动全国图书馆学研究得发展。

7、代表本国图书馆界与广大图书馆用户得利益,参加国际图书馆组织;执行国家对外文化协定中有关开展国际书刊交换与国际互借工作得规定;开展与国际图书馆界得合作与交流。

第三节公共图书馆

一、公共图书馆得含义

,免费为社会公

众服务得图书馆.

二、公共图书馆得社会职能

其社会职能概括为四条: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

三、公共图书馆得作用

1、它就是为科学研究服务得重要基地。

2、它应当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为各行各业生产建设提供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

3、它应当就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得社会教育中心。

4、它就是地区性图书馆间合作与协调得组织者。

5、它就是图书馆业务辅导与图书馆学研究得推动者。

第四节科学、专业图书馆与信息中心

一、科学、专业图书馆得性质与任务

在我国,科学、专业图书馆都不就是公共性质得,而就是隶属于各类科学研究机构。

科学、专业图书馆所担负得主要任务就是:(掌握)

1、紧密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得科研方向与任务,搜集、管理、保管与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为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服务;

2、积极开展信息得调研与分析,摸清各研究课题得国内外发展水平与趋势以及有关指标、参数,不断向科研人员与领导部门提供分析报告与有科学价值得信息资料;

3、组织本系统科技信息交流,协调本系统文献信息刊物得编译出版,宣传报道国内外得最新科学理论与技术;

4、加强文献信息工作协作得组织工作与业务辅导,做好本系统得文献信息资料调剂、工作经验交流与干部培训等工作;

5、开展文献信息理论、方法与现代化手段得研究。

二、科学、专业图书馆得特点

文献信息一体化;服务方式多样化;馆藏文献学科专业性;服务对象为本系统、本单位得科研与工程科技人员,用户具有比较专深得专业知识与一定得外语水平。第五节高等学校图书馆

一、高等学校图书馆得性质

高等学校图书馆就是为教学与科学研究服务得学术性机构。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得任务与特点

高等学校图书馆所担负得具体任务就是:

1、根据学校得性质与任务,采集各种类型得文献资料,用科学得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

2、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共产党与政府得政策法令。

3、根据教学、科学研究与课外阅读得需要,开展流通阅览与读者辅导工作.

4、开展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工作。

5、开展查阅文献方法与光盘信息、网络信息获取方法得教育与辅导工作.

6、统筹、协调全校得文献资料信息工作.

7、开展馆际协作活动,如合作编目、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协作等.

8、培养图书馆专业干部。

9、进行图书馆学、目录学与情报学理论、技术方法及现代化手段应用得研究。

高等学校图书馆得特点:

对象单一性,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就是教师与学生;

读者需要得稳定性,读者用书得集中性、阶段性;

文献收藏得系统性与专业性;

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

第五章图书馆事业

第一节图书馆事业建设得原则

一、图书馆事业得含义

二、图书馆事业建设得原则(简答)

1、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得发展水平相适应.

2、国家办馆与社会办馆相结合。

3、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密切联系.(资源划分、配置、共享)

4、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加强图书馆学研究。

第二节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得成就

一、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分期(论述可用)

1、从1949年到1957年为第一阶段,这就是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稳步前进得阶段。

2、从1958年到1962年为第二阶段,就是图书馆事业受大跃进影响,盲目冒进,发展大起大落得阶段.

3、从1966年到1976为第三阶段,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我国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得阶段.

4、第四个阶段就是从1976年10月到1984年,这就是图书馆事业获得迅速而全面发展得时期.

5、第五阶段从1985年到1991年,这就是各类型图书馆全面进行改革,探索办馆模式得时期。

6、第六阶段,从1992年至今,这就是图书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得时期。

二、我国图书馆事业成就概述

1、图书馆数量稳定增加,办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业务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3、读者服务工作水平逐步提高。

4、强化了现代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得应用。

5、图书馆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6、图书馆学教育空前繁荣。]

7、图书馆学研究繁荣,国际交流影响扩大.

8、图书馆内涵不断充实。

第三节我国图书馆事业得结构

一、我国得图书馆系统P146-145

二、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得特点

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就是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按图书馆领导系统组合而成。这种机构表现在纵向联系上得特点就是隶属等级制,即在本系统内得相互联系,就是借助于行政管理来实现得。

图书馆事业得纵向结构,造成在横向得块块领导上得特点就是各自为政,相互分割,多头领导。由此而来得就是各馆“单干”倾向严重,“小而全”、“大而全”得情况普遍存在,造成人力、财力与图书馆资源得重复与浪费。

加强横向联系,以各个中心图书馆为主体,赋予它们独立活动得能力与权力,通过按专业化原则组织业务活动得途径,逐步地把图书馆办成一种社会事业,使各类型图书馆得社会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得发挥.

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重点)

一、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得必然性

资源共享范围得扩大与发展,必然要求图书馆之间开展多种多样得合作。图书馆资源共享,既就是科学文化发展得要求,又就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得必然结果。

二、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得内容(论述用)

就是图书馆得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得全部或部分功能为

许多图书馆所共享.?

1、文献集中编目。

2

资料,同时以互惠方式将本馆得文献资料借给其她图书馆.

3、合作发展馆藏与文献资源布局.

理安排文献资源得分布,达到资源共享得目得。

4、建立藏书贮存系统(贮存图书馆)。

5、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得合作与共享。

6、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中得合作与共享。

三、我国实行图书馆资源共享得障碍(有哪些措施论述)

行政障碍、法律障碍、资金障碍、技术障碍、理论障碍

1、国家图书馆事业得发展,得不到法律保证与充分得经费支持。

2、未能形成服务、收益得良性循环,使得资源共享活动难以启动。

3、没有建立跨系统得、有权威得职能机构来规划与组织图书馆界得合作。

4、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尚未全面普及。

5、我国文献信息技术标准化水平还较低。

6、对资源共享得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缺乏深度。

7、对版权保护与资源共享得矛盾未能科学、有效地解决。

第五节图书馆网

一、图书馆网得概念

1、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得目得而组织起来得,受共同认可得协议与合同制约得图书馆联合体.

2、图书馆网,就是传统得图书馆间得合作、联合得扩大与发展,就是众多图书馆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组成得图书馆群体。

二、图书馆网得类型

1、图书馆事业网:系统图书馆网、地区图书馆网

2、文献信息得电子计算机检索网

三、图书馆网得组织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

其目标就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得合理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深化资源得有效开发与利用,提高高等学校教育与科研得文献保障水平。

它得主要建设任务就是,初步实现系统得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合作编目等功能。

结构:一个全国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四个全国专业文献信息中心(文理中心在北大;工程中心在清华;医学中心在北京医科大学;农业中心在中国农业大学)七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分别设在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

第六节图书馆法(论述障碍中得法律措施)

一、图书馆法得意义与作用

1

馆事业与图书馆活动得专门法规。它就是建立与管理图书馆,制定图书馆行政法规与规章制度得总依据。

2、图书馆法得作用就是:

①保证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事业得领导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得正确方向

②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用图书馆得权利与对图书馆得监督。

③保证图书馆得社会地位与发展图书馆事业所必须得经费、人力、建筑设备及其合法权益。

④保证图书馆收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完整性.

⑤调节图书馆得内外关系,加强图书馆得统一管理,保证图书馆得正常秩序,推动图书馆事业得发展.

第六章图书馆微观工作体系

第一节图书馆得微观结构

概括来讲,图书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1、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得搜集、整理与组织点藏工作.2、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得使用与服务工作,如文献得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及方法指导、网络信息导航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图书馆业务工作体系得主体。(工作重心向读者服务转移)

第二节文献资源建设(画流程图)

馆藏资源建设指文献得搜集、整理与组织典藏工作,如文献得采集、登录、分类与主体标引、编目、文献得组织与保管等。

一、文献信息搜集

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得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与积累文化,并可以复制发行得大众传播媒体.

电子出版物类型:

1、按载体形态划分:磁性媒体出版物、网络媒体出版物、光媒体出版物

2、按文献类型划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全文数据库、电子游戏软件、音乐唱盘、激光视盘、交互式教学软件等.

3、按信息得记录方式划分:文本式、图像式、

二、文献登录

个别登录一般就是按每册图书(或每个光盘、录像带单元)进行得,每册图书给一个号码,作为该册图书得财产登录号.

(如收据、拨交或赠送图书得书目

等)或者每批注销图书得批准文据,分别将每批图书得总册数、总价值、各类图书得种数、册数等登入“图书馆藏书总括登录簿”。

三、文献加工整理

1、文献分类。把登录过得各种文献,根据文献得学科主题与内容范围,利用文献资料分类法,将文献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使每种文献在本馆所采用得分类法体系中占用一个适当得位置与号码。

2、主题标引工作. 就是从文献主题,即文献资料研究、论述得对象得主题概念角度来揭示文献得内容.

3、文献著录与编目。就就是将文献得外部形式特征做最必要得记录,并按照一定得次序组成目录,以提供查找文献得准确线索。

4、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得数据,它就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得特征与属性得。如:都柏林核心元素集

四、文献组织

1、馆藏文献布局。又称“书库划分"

2、文献排列.

文献排列得主要方法最常用分类排架法,即把图书先按分类号排序,同类号得图书再依书次号排列.其她排列法有:提名字顺排列法、号码法(如专利号、标准号) 等。

3、文献保护

对于纸质得图书报刊,包括书刊装订、修补、放水、防潮、防光、防霉、防虫及防止机械性损伤;对于缩微文献精心保存,文献保护工作还包括馆藏清点。

第三节用户服务工作

用户服务工作,也称读者服务工作,就是指图书馆文献得使用与服务工作,如文献得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网络信息导航等,以及用户发展、用户研究、用户培训工作。具体包括(论述图书馆工作体系时用)

1、用户发展;

2、用户研究;

3、流通推广;

4、宣传辅导;

5、参考咨询;6、文献检索;7、网络信息导航与服务;8、用户教育与培训

第四节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得拓展(论述图书馆职能得扩大、拓展)

一、馆外主动服务

二、预期式信息服务

三、网络环境下得馆际互借服务

四、图书馆环境下得联机服务

五、互动式多媒体用户教育

六、学习服务

七、新型网络信息服务

八、个性化定制服务

lized customization andservice),就是

按用户要求制定特殊用户界面得技术,就是为用户个人搜集与组织数字化资源提供得一种工具。

第五节自动化与信息产品商品化

一、图书馆自动化得概念与内容

主要就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利用通讯技术与高密度存贮技术,

对图书馆工作得各个环节(采访、编目、流通阅览、信息检索、图书馆管理等)实施程序控制下得自动管理,从而提高图书馆得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得劳动量,加速文献流通速度,向用户提供更多信息。

1、自动处理数据

2、输入、输出得标准化

3、业务管理自动化

4、文献信息数字化

5、文献信息传播网络化

二、图书馆信息产品商品化得主要形式

编译报导;定题跟踪;参考咨询;中介代理;信息发布;查新服务;缩微复印;代译代查;文献数字化工作;数据库建设服务;信息传递等

第七章图书馆管理原理

第一节图书馆管理得含义、对象与特征

一、图书馆管理得含义

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地达成图书馆得目标得活动。

二、图书馆管理得对象

现代图书馆系统就是由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构成得。这些构成图书馆系统得要素就就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得具体对象。

三、图书馆管理得特征

现代图书馆管理,在方法上就是管理过程得系统化,这就是本质特征。具体有三个显著特点:整体性、关联性、均衡性。

四、图书馆管理学

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各种具

体管理与图书馆管理趋势得科学。

第二节图书馆管理得意义与原则

一、图书馆管理得意义

1、图书馆管理就是图书馆工作得整体性与图书馆事业具有全国规模得需要.

2、图书馆管理就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得需要。

3、科学有效得管理就是实现图书馆工作现代化得需要。

二、图书馆管理得基本原则

1、集中管理

2、民主管理

3、计划管理

4、注重经济效果。第三节图书馆管理得内容

一、现代图书馆管理得基本要求

1、管理规格化;

2、劳动组织合理化;

3、业务工作计量化;

4、工作人员专业化

二、图书馆管理得内容

1、决策;

2、计划;

3、组织;

4、领导;

5、控制;6、协调。

第八章图书馆管理实务

第一节图书馆工作组织

一、图书馆工作组织得意义与作用

1、图书馆工作组织得含义。图书馆工作组织,就是图书馆根据其方针任务,结合本馆得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全馆工作进行科学安排。

2、图书馆工作组织得主要内容:业务机构设置、劳动组织、人员配置、工作计划得拟订及执行与检查、规章制度得建立、经费得预算与使用、以及其她行政事务性工作等等。

二、图书馆业务机构得设置

传统设置:(与工作体系中流程结合记)

1、采编部门;

2、外借阅览部门;

3、参考咨询部门;4、文献典藏部门;5、业务研究辅导部门;6、特藏部门;7、自动化部门。

2、在虚拟环境下,可按任务组成:信息搜集部、信息转换部、数据描述部、数字化服务部、技术支持部等部门。

第二节图书馆规章制度

一、图书馆规章制度得含义

图书馆规章制度就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或用户必须遵守得工作条例、章程、规则、细则与办法。它就是图书馆实行科学有效管理得依据与准绳,就是整个图书馆工作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地保证。

二、图书馆规章制度得建立与执行

建立规章制度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地关系:

1、图书馆与用户得关系。

2、用户与用户得关系。

3、利用馆藏文献与保管文献得关系.

4、图书馆内部各部门得关系。

三、图书馆规章制度得内容

图书馆规章制度包括行政工作方面与业务工作方面得制定。业务工作方面得制定最基本得有以下几种:

1、文献采集工作制度。

2、编目工作制度。

3、借阅工作制度。

4、书库管理规则.

5、自动化工作管理规则。

此外有:经费使用与管理条例,设备管理与维修条例、岗位责任制与奖惩条例等等。

第三节图书馆统计

一、图书馆统计得意义与作用

1、就是认识图书馆活动规律得有力工具.

2、就是开展图书馆业务工作得客观依据。

3、就是图书馆科学有效管理得重要手段之一。

4、就是图书馆学研究得重要方法之一。

二、图书馆统计得指标体系(认真瞧四个概念,记住四个指标p242)

1、馆藏文献量指标

2、用户量指标

3、借阅量指标

4、图书馆深化服务指标。

三、图书馆统计分析与其方法

1、图书馆统计分析得内容(六个比率得概念以及论文中用p242)

△文献利用率、△文献流通率、用户到馆率、用户阅读率、文献拒借率、△文献保障率。

2、图书馆统计分析得方法:

分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结构分析法。

第六节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一、图书馆工作得评价标准

1、信息量与信息价值;2、信息利用率; 3、信息效果

二、图书馆评估

1、图书馆评估,就是对图书馆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定量或定性得考核与评价得过程,就是图书馆管理得重要组成部分。

2、图书馆评价标准

领导体制、队伍建设、馆舍与设备、经费、馆藏文献数量与质量、文献管理水平、用户服务、图书馆管理水平、现代化水平、其她。

第七节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资源共享中得部分)

一、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得含义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就就是对图书馆业务工作得技术方法及设备等实行统一得原则与规范.

二、图书馆工作标准化得原则

1、科学性原则;2、简化原则;3、统一原则;4、协调原则;5、稳定继承原则。第八节图书馆管理改革与创新(了解)

一、图书馆产业化改革,开展有偿服务

二、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

三、图书情报一体化

四、特色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特色服务比较)

,在做好常规服务

工作得同时,集中优势,选择一两个服务领域进行重点建设,使其从藏书到服务等各方面成为在当地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中均处于独占地位得图书馆.

五、一馆两制

六、全面质量管理

七、委托管理

八、业务外包

九、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

十、学习型图书馆组织

第九章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1

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得信息机构。

2、数字图书馆得特点:

高效得计算机管理

新型得数字化信息存储处理技术

便捷得联网查询手段

用户为主得服务模式

3、数字图书馆得必备要素

应当拥有独立与宏大规模得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

应当拥有高速、可靠与开放得网络资源

应当拥有高效率与操作方便得搜索引擎与浏览器,可自动进行分布式信息检索拥有数字化信息资源制作、存储、发布、维护系统与能力。

4、数字图书馆得主要职能就是

搜集、保存与传递数字化文献,其所收藏得数字化文献可以采用以下途径获得:购买电子出版物;将原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文献;租用国际国内较为成熟得光盘数据库等。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上以综合性网站得形式存在,它提供数字文献得上网服务,同时也如一般网站可以提供动态信息服务。

一、有关名词解释得知识点

1、普通图书馆学P13

2、国家图书馆P103

3、公共图书馆P108

4、图书馆资源共享P149

5、馆际互借P153

6、文献资源布局P154

7、图书馆法P1768、电子出版物P183

9、总括登录P18410、个性化定制服务P197

11、图书馆自动化P20112、图书馆管理P214

13、图书馆管理学P21714、特色图书馆P260

15、数字图书馆P281

二、关于简答论述得知识点

1、图书馆产生得原因,发展因素?P61

2、图书馆事业建设得原则?P135

3、图书馆学得发展趋势P45

4、图书馆得社会职能P81

5、我国实行图书资源共享得障碍,有哪些措施P156

6、图书馆职能得扩大、拓展P195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2018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管理概述 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3)管理的职能 领会:(1)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者 识记:(1)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管理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 领会:(1)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2)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三)管理学 识记:管理学的概念 领会:管理学的特点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 1.管理的产生:①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②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①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二、管理的概念 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①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②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③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④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⑤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三、管理的特性 ①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处理好人际关系) 四、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㈠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㈡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㈢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共12页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管理学的内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管理及其性质 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 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 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章计划计划工作的具体含义(5W1H): 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Why要做,确定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o做,以及如何How做.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计划工作的意义: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综上所述,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计划的种类

图书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概论”期末考试样卷(A)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密…………封…………线………………………………… 说明:1.本试卷总分为60分,时间为120分钟。 2.卷面要干净,字迹要清晰。 3.请不要在密封线上答题,不要在卷面上做任何标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7分) 1.“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__施莱廷格_于___1807__年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2.交流学说是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代表流派之一。我国的交流说大致可以分为_知识交流说___、____文献交流说___和___文献信息交流说____三种观点。 3.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____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______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_ _文献的出现__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___科学技术的发展___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__纵向结构_____________。 5.图书馆工作效益是由它所收藏的文献中所含的信息量、信息质、信息效果三个方面来衡量的。 6.电子信息资源,从是否受版权保护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有信息,二是受版权保护的信息。7.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哪种属性不是图书馆的一般属性? A.社会性 B.经济性 C. 学术性 D. 依附性 2.下列属于图书馆信息输出工作的业务是: A. 参考咨询 B. 主题标引 C. 文献登录 D. 文献组织 3.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 A. 人员 B. 图书馆系统 C. 文献信息 D. 技术方法 4.以下哪些不属于按照工序而设置的图书馆业务部门? A. 采编部门 B. 人事部门 C. 业务研究辅导部门 D. 自动化部门 5.国际图联是全世界图书馆界的非政府组织,它的英文缩写是: A. ALA B. ISO C. IFLA D.UCLA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为许多图书馆所共享,而图书馆的功能可以分为文献采集、加工、存贮、流通服务等。 2. 文献流通率 指用于公开借阅的书库和阅览室的文献被用户借阅的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3. 图书馆业务外包 是通过委托外部企业或团体提供本来应该由图书馆内部操作的各种业务活动和服务,以起到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的效果。 4. 数字图书馆 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为什么说图书馆具有社会性? (1)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2)图书馆的文献具有社会性;(3)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4)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具有社会性。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人生也许不尽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下面凯程浙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古扎拉蒂、波特著,张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第2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新编国际金融》(第3版),黄燕君、何嗣江编著,浙大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戴志敏编著,浙大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浙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浙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浙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浙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浙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浙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浙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浙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浙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浙大经济学讲义》《浙大经济学题库》《浙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浙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浙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浙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大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管理学原理复习总结

管理学原理复习总结 当今世界的管理 管理与组织的定义: 管理:是指通过与其他人的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把工作做好的过程。P8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而将一定的人员有系统地安排在一起的实体。P6 管理的职能和属性: 职能: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构建层级计划并协调活动。P10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工作,怎么做,谁去做。领导:指导并激励相关人员并解决冲突。控制:监督活动,确保能够按计划实施。 属性: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不同(PPT) 社会属性:从来都是为生产资料占有者服务的,从国家管理到企业管理再到自我 管理,无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什么是管理者,类型和角色。 管理者:指的是在一个组织中有权利和责任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类群体。管理者通常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级。P7 角色类型:人际角色:挂名者,领导人,联络人。P11 信息转换角色:讯息收集人,讯息传达人,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所需具备的一般技能:P13~P14 理念技能:也称“概念技能”,是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的心智能力。 人际关系技能:是指管理者了解、指导、激励与之相关的个体和团队工作的能力。技术性技能:是指管理者应用专业性知识或经验的能力。 政治技能:是指提高个体在组织中的职位,建立权力基础并维系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计划与战略规划

人们常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美国的一位管理学者也曾说过“长期计划根本就是无效的”,就此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优势:计划能够提供指导、减少变化的影响、减少浪费、为便于控制而提供了标准。P24(计划可以预测结果。计划可以了解轻重缓急。计划可以让各项资源配置效率最高。)---PPT 弱势:计划工作会导致僵化、计划难以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得到发展、正式计划不能代替直觉和创造性、计划使管理者关注今天的竞争,而不是明天的存亡。P25 比较“正式计划”与“非正式计划”;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异同之处。正式计划与非正式计划:P24 异:非正式计划很少形成书面形式。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常常装在个人或少数人的脑子里。而且,组织的目标很少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计划一般出现在小型组织中。。这种计划工作往往是一般性的并且缺乏连续性。 正式计划,即把具体目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组织成员贯彻实行。这也就意味着管理者非常明确自己究竟想通过一种什么样的途径来达到组织的目标。同:都主要关注:目的(做什么)以及手段(怎么做)。P24 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P27 异: 战略计划是指那种应用于整个组织,为组织设定总目标,并且依据环境对组织进行定位的计划。 战术计划有时也称作业计划,就是将组织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进行专门细化 战术计划一般是短期的; 战略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较长,通常为五年或更长。它所覆盖的领域范围更广,涉及的细节也更少。最后,战略计划还包括目标的正式化,而战术计划则假设目标已经存在,进而描述怎样才能达成目标。 在什么情况下“短期计划”更为适用?在什么情况下“专项计划”更为适用? 短期计划:组织的当前计划对未来的承诺影响较小,管理层使用的时间期限较短。那也就是说,所制定的计划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今天所作出的承诺能够执行。在变化的程度方面,不确定性越大,针对短期变化的计划就越多。也就是说,如果发生突然的或重要的技术、社会、经济、法律及其他方面的变化,那些精心设计、精确规划的路径可能不是帮助而是妨碍了组织绩效的改进。时期较短的计划往往有更大的灵活性。P27 专项计划: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既没有模棱两可的东西,也不会产生令人误解的问题,

(完整版)《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 1、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2、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 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应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3、因为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类 社会现象,所以图书馆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 4、按照物质形态划分的目录是(卡片目录)和(缩微目录)。 5、藏书利用率是:读者借阅总 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100%。6、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 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7、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8、图书馆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的据点,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基地。 9、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 书馆具有多种职能。 10、传递科技情报是图书馆的 (职能)之一。 11、(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 职能之一。 12、国家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它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13、我国图书馆的类型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型图书馆。 14、图书馆网是有计划地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 15、图书馆网的出现,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16、图书馆事业网的主要职能是开 展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因此 又叫图书馆(协作)网。 17、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开 展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18、我国图书馆事业网是由(纵横) 两个系统组成的。 19、(印刷型)出版物有书籍、小 册子、期刊、连续出版物、报纸等。 20、期刊的出版(周期)速度快, 内容新颖、多样。 21、期刊有(固定)名称,有统一 的外型,有连续的卷期或号码,定 期或不定期出版。 22、期刊的内容是围绕一些学科或 某一研究对象由(多篇)文章编辑 而成的。 23、二次文献期刊是在(一次)文 献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按一定 顺序编成的书、索引等检索性的刊 物。 24、三次文献期刊是在(二次)文 献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编辑出 来的综合性或评述性的刊物。 25、学位论文属于(特种文献资 料)。 26、国家图书馆要系统性、全面地 搜集(全国)出版的各种出版物。 27、省市、自治区图书馆藏书要注 意搜集(地方)文献资料。 28、(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按照 用途可以分为教学图书、科研图 书、课外阅读图书。 29、委托代购方法补充藏书属于 (购入方式)。 30、通过藏书登记使每本书成为图 书馆(财产)的一部分。 31、(基本)书库是图书馆藏书的 基础。 32、地方文献专藏属于(特藏书 库)。 33、(辅助书库)的藏书是根据特 定读者的对象需要,选择一定范围 的读者常用的具有一定推荐性的 书库。 34、分类种次号排架法属于(分类 排架法)。 35、(分类排架法)是按藏书内容 所属学科体系排列的方法。 36、(形式排架法)是按照藏书外 部特征顺序排检藏书。 37、(清点)藏书不仅是发现藏书 建设中的问题,改进工作中的有利 措施,也是整顿图书、维护藏书的 安全与完整的有力措施。 38、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按性质 可分为读者工作和藏书工作。 39、(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与藏 书的桥梁。 40、图书(流通)工作包括外借工 作、阅览工作、复制服务工作和馆 外流通工作。 41、图书(宣传)工作包括口头宣 传、实物宣传、利用视听资料宣传 等。 42、(阅读)辅导工作包括图书馆 使用方法的辅导、阅读内容的辅导 和读书方法的辅导等。 43、参考咨询工作包括一般的口头 咨询和(专题)咨询。 44、分析读者状况、掌握不同类型 读者的阅读需要情况及其阅读规 律是作好读者工作的(前提条件) 之一。 45、分析研究读者,要分析不同类 型的读者在阅读需要上的(特点) 和规律。 46、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 神,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 条件)。 47、做好读者工作要了解读者(阅 读)需要情况。 48、做好读者工作要熟悉馆藏,了 解本馆(藏书)的特点和藏书组织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18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14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具体组织;正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正确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了解现代体育教师具备的条件与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⒈考试内容 ⑴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教育化。 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⑶各种体育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对我国学校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与掌握各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 ⑵了解原各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年代、社会背景与发展标致及代表人物。 ⑶了解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的发展。 ⑵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的发展。 ⑶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⑷掌握基本概念:体质、个性、社会健康。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及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⑵了解学校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的结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与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⑵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本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4种取向与依据要求。 ⑶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⑷掌握基本概念: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与社会健康目标、课外体育目标。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了解,掌握学校体育内容的构成及种层次目标的定义。 ⑵理解与掌握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