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冷链管理制度

医院冷链管理制度

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二.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卡,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账.物相符。

三.疫苗进.出必须建立专账,做到账.苗相符。

四.疫苗要进入冷链系统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OPV.MV疫苗等在-20℃条件贮存,BCG.HBV.DPT.DT等在2℃—8℃条件下贮存。

五.疫苗保存期间要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各测量1次疫苗温度,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六.贮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摆放。

七.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经常保持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冰箱蒸发器结霜温度超过4小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2小时。冷藏箱和冷藏背包使用过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八.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正式版)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制定目的:确保需冷藏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 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DB33/T 713-2008、《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50-2000(2005)、《GB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3范围: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术语和定义: 4.1冷藏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4.2冷处指温度符合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4.3冷冻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4.4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 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 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5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5.1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 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

冷链药品管理规定

冷链药品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1制定目的:确保需冷藏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DB33/T 713—2008、《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50-2000(2005)、《GB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3范围: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术语和定义: 4.1冷藏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4.2冷处指温度符合 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4.3冷冻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4.4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5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5.1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5.3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都要签收交接单。 5.4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 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 15分钟内。 5.5验收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说明书规定的贮藏环境中。 5.6对退回的药品,接收企业应视同收货,严格按 5.1、5.2、5.3、 5.4、5.5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5.7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 6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6.1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6.2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6.3冷藏药品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6.4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7冷藏药品的发货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的运输必须用冷藏箱,领取疫苗时必须配置相应的冷藏设备。 二、严格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要求,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疫苗发放、运送、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记录。 三、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四、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卡,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账、物相符。 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对疫苗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测并如实记录疫苗运输工具、疫苗冷藏方式、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用途、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启运至到达行驶里程、送/收疫苗单位、送/收疫苗人签名。 六、区疾控中心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取和检查疫苗生产企业或疫苗配送企业提供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进口疫苗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收货时应当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类型、本次运输过程的疫苗运输温度记录,对疫苗运输工具、疫苗冷藏方式、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用途、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内容进行核实并做好记录。 七、疫苗要进入冷链系统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bOPV疫苗等在 -20 C条件贮存,BCG、HBV、DPT、DT等在2C—8C条件下贮存。疫苗保

存期间要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各进行一次人工温度记录(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八、区疾控中心、接种单位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 长效期”,以及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贮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 九、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经常保持电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电冰箱蒸发器结霜温度超过4小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2小时。冷藏箱和冷藏背包使用过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十、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冷链运转管理制度

冷链运转管理制度 篇一:冷链运转管理制度 银湖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冷链运转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二、要定期清理维护冷链设备,冰箱冷冻室结霜不超过4毫米,凡有停电(或停用)和维修情况应做好记录。冰排不用时应把水倒掉。 三、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五、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

记录。冷链设备要有专人保养,经常擦拭保洁,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六、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七、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篇二:冷链系统管理制度 冷链系统管理制度 1、各级冷链设备应按规定的装备标准进行配置,并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2、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 3、冷链设备运输时,要捆扎牢固、轻搬轻放、摆放整齐,避免剧烈颠簸。电冰箱搬运时倾斜不得超过45度。 4、冷链到货后应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验收,根据到货通知单提供的品名、型号、件数清点设备及附件,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并填写验收报告。 5、冷链设备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正确使用,定期保养,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18330)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确保需冷藏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DB33/T 713—2008、《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50-2000(2005)、《GB50072 冷库设计规》。 3围: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术语和定义: 4.1冷藏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4.2冷处指温度符合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4.3冷冻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4.4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围的物流过程。 5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5.1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 测其温度。 5.3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都要签收交接单。 5.4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 30分钟,冷冻药品应在 15分钟。 5.5验收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说明书规定的贮藏环境中。 5.6对退回的药品,接收企业应视同收货,严格按 5.1、5.2、5.3、

5.4、5.5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5.7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 6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6.1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6.2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6.3冷藏药品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6.4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 7冷藏药品的发货 7.1冷藏药品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 并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7.2拆零拼箱应在冷藏药品规定的贮藏温度下进行。 7.3装载冷藏药品时,冷藏车或保温箱应预冷至符合药品贮藏运输温度。 7.4冷藏药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 30分钟,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 7.5冷藏药品的发货、装载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允许置于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7.6需要委托运输冷藏药品的单位,应与受托方签订合同,明确药品在贮藏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8冷藏药品的运输 8.1应配备有确保冷藏药品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 8.2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药品时,保温箱上应注明贮藏条件、启运时间、保温时限、特殊注意事项或运输警告。 8.3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药品时,应根据冷藏车标准装载药品。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验收报告书使用和损坏情况等。 三、建立维修记录,随时监测机械运转情况,同时应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四、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冰箱内禁止存放化学试剂或药品,严禁存放食物和私人物品,严禁存放过期疫苗。 五、定期对冰箱进行全面保养,经常保持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 可用软布、洗涤剂擦洗内外壁及附件,清洁后用干布擦干,不可用酸、强碱、化学稀释剂、汽油或挥发油擦洗冰箱任何部分。 六、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七、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摆放平整,避免震动,上部和散热面要分别留有≥30厘米(cm)、10cm的空间。1个房间安装3台以上冰箱时,应有安装空调或排气风扇。 八、冰箱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数小时。冰箱蒸发器结霜厚度≥4毫米(mm)时要及时除霜,除霜时不得使用锐器。 九、领取或运输疫苗时须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冷藏箱、冷藏包等),疫苗在运输全过程中,疫苗发放、运送及接收

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并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十、储存和运输疫苗时,冷藏箱或冷藏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冰制好的冰排,疫苗瓶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应在冷藏箱或冷藏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便吸水并预防疫苗破损。每次使用冷藏箱或冷藏包后要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十一、在冰箱冷冻室、冷藏室的中间位置放置温度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记录保存2年备查,每次应测量冰箱内存放疫苗的温度,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十二、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冷链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确保需冷藏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DB33/T 713—2008、《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50-2000(2005)、《GB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3范围: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术语和定义: 4.1冷藏药品指对药品贮藏、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4.2冷处指温度符合 2℃~10℃的贮藏运输条件。 4.3冷冻指温度符合-10℃~-25℃的贮藏运输条件。 4.4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5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5.1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5.2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

测其温度。 5.3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都要签收交接单。 5.4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药品应在 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 15分钟内。 5.5验收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说明书规定的贮藏环境中。 5.6对退回的药品,接收企业应视同收货,严格按 5.1、5.2、5.3、5.4、5.5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5.7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 6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6.1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6.2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6.3冷藏药品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6.4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 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 3年。 7冷藏药品的发货 7.1冷藏药品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保养、维修、监测指定专人负责。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和固定资产账目(包括冷链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检验单到货通知单等)。 三、设备应安装或存放在保持通风的专业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他设备共用插座。 四、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录,每天不得少于2次(上、下午各一次,要有冷冻、冷藏温度记录),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独立的温度记录本和温度计。 五、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和维修。 六、各式冷藏容器不可变卖、租借,不得存放与本疫苗无关的其他任何物品。 七、保持冰箱清洁卫生,并且及时除霜。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人员应掌握疫苗相关法律、法规和贮藏、养护等方面知识,并经过有关培训方可上岗。 二、进货渠道遵循“市→县→镇”的原则,专人负责运输、储存和管理。 三、疫苗计划:(一)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方式等内容。(二)每年12月底前向区疾控中心报告下一年度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三)接收疫苗或购进疫苗时,应查看疫苗的冷藏条件,在规定的冷链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四)认真做好疫苗购进验收记录,切实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货数量、供货单位、购货日期、质量情况(温度)及验收人签名等。购进验收记录的填写,必须真实、完整、不可漏项,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备查。 四、疫苗贮藏与运输:(一)应设有独立的疫苗贮藏室,与生活等区域分开,环境应卫生整洁、明亮,设有相应的冷藏、防潮、防辐射、防鼠、防盗等设施设备,并达到疫苗贮藏规定的温度。(二)拆零的疫苗应保留原包装及标签,不得同其它拆零疫苗混放。(三)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并按照失效期长短,库先后,有计划的分发,分发时应按规定填写出库记录。(四)报废疫苗需分开存放,并应设明显标志。(五)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设备,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

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制度

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藏药品的运输必须用冷藏箱,领取冷藏药品时必须配置相应的冷藏设备。 二、冷藏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冷藏药品发放、运送、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记录。 三、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四、冷藏药品要进入冷链系统保存,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五、冷藏药品保存期间要进行温度监测, 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各测量1次冷藏药品温度,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六、贮存的冷藏药品要摆放整齐,冷藏药品与箱壁,冷藏药品与冷藏药品间应有1-2cm的空隙,冷藏药品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摆放。 七、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经常保持电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电冰箱蒸发器结霜温度超过4小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2小时。冷藏箱和冷藏背包使用过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八、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我院需要冷藏的药品品种前列地尔脂肪乳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缩宫素注射液、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垂体后叶注射液、 破伤风抗毒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巴曲酶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注射用胸腺肽 α1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30R预混)、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R)混合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预充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注射用头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验收报告书使用和损坏情况等。 三、建立维修记录,随时监测机械运转情况,同时应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四、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冰箱内禁止存放化学试剂或药品,严禁存放食物和私人物品,严禁存放过期疫苗。 五、定期对冰箱进行全面保养,经常保持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 可用软布、洗涤剂擦洗内外壁及附件,清洁后用干布擦干,不可用酸、强碱、化学稀释剂、汽油或挥发油擦洗冰箱任何部分。 六、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七、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摆放平整,避免震动,上部和散热面要分别留有≥30厘米(cm)、10cm 的空间。1个房间安装3台以上冰箱时,应有安装空调或排气风扇。 八、冰箱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数小时。冰箱蒸发器结霜厚度≥4毫米(mm)时要及时除霜,除霜时不得使用锐器。 九、领取或运输疫苗时须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冷藏箱、冷藏包等),疫苗在运输全过程中,疫苗发放、运送

及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并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十、储存和运输疫苗时,冷藏箱或冷藏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冰制好的冰排,疫苗瓶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应在冷藏箱或冷藏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便吸水并预防疫苗破损。每次使用冷藏箱或冷藏包后要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十一、在冰箱冷冻室、冷藏室的中间位置放置温度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记录保存2年备查,每次应测量冰箱内存放疫苗的温度,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十二、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冷链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冷链管理制度

冷链管理制度 1. 遵照执行《北京市冷链管理办法》及《北京市冷链系统管理规范相关规定》。 2. 凡发到我单位的冷链设备和器材,所有权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单位具有使用权并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冷链设备和器材只为免疫预防接种门诊专用,不得挪作它用或任意调换。 4. 冷链设备由专人负责,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卡及设备维修记录,做到帐物相符。 5. 每台设备专室摆放符合要求,专物专用,必须设置温度计,温度应控制在各种疫苗所需范围内,每天上下班各测记温度一次,完整填写温度记录表,发现温度不正常时及时寻找原因,并快速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停电时要记录停电时间,并要保证疫苗存放在所需温度环境内。 6. 冰箱内不得存放尿、便、血等检验品,严禁存放私人食品、药品等其它物品。 7. 要保持冰箱内的清洁卫生,冰箱内结霜要定期清除,结霜厚不得超过5mm,清除结霜时疫苗应存放在适宜温度的冷藏设备内。 8. 运输疫苗时,必须使用冷藏设备,包括有疫苗冷藏箱、冰包、冰瓶等;现场进行接种时必须使用冷藏包存放疫苗,同时要记录运输温度和接种点温度,以便备查。 9. 冷链设备负责人要对冷链设备进行监测,随时了解冷链设备运转状态,确保冷链系统良好运转。 10.冷链设备的使用、维修、报废和更新要严格按上级规定执行。 1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1. 遵照并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北京市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规范》的有关管理规定。 2. 每年应根据北京市免疫规划接种程序、本地区各年龄组儿童数、新生儿出生率、不同制品的规格、每针次使用量及各疫苗的损耗系数,合理制定出第一类疫苗使用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 3. 进货渠道遵循“市?区?医院”的原则,专人负责运输、储存和管理。 4. 建立建全生物制品领发登记,出入有账目,做到帐苗相符;每月做好生物制品使用量统计,汇总后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领发登记要记清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效期、领取日期等,若出现异常反应则有据可查。 6. 疫苗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和运输,避免阳光直射。 7. 疫苗应按品名、批号、效期分类整齐码放,并按照进库先后、效期长短,有计划地分发,严防冻结、受热、过期或造成失效浪费。 8. 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有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标签不清或无标签、安瓶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9. 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10. 安瓶开启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一小时未用完时,应将疫苗废弃。 11. 预防用生物制品接种时应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告知,推荐制品必须执行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方可接种。 2 免疫接种服务管理制度

冷链管理制度

冷链管理制度 1.遵照执行《北京市冷链管理办法》及《北京市冷链系统管理规范相关规定》。 2.凡发到我单位的冷链设备和器材,所有权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单位具有使用权并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冷链设备的正常运转。 3.冷链设备和器材只为免疫预防接种门诊专用,不得挪作它用或任意调换。 4.冷链设备由专人负责,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档案卡及设备维修记录,做到帐物相符。 5.每台设备专室摆放符合要求,专物专用,必须设置温度计,温度应控制在各种疫苗所需范围内,每天上下班各测记温度一次,完整填写温度记录表,发现温度不正常时及时寻找原因,并快速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停电时要记录停电时间,并要保证疫苗存放在所需温度环境内。 6.冰箱内不得存放尿、便、血等检验品,严禁存放私人食品、药品等其它物品。 7.要保持冰箱内的清洁卫生,冰箱内结霜要定期清除,结霜厚不得超过5,清除结霜时疫苗应存放在适宜温度的冷藏设备内。 8.运输疫苗时,必须使用冷藏设备,包括有疫苗冷藏箱、冰包、冰瓶等;现场进行接种时必须使用冷藏包存放疫苗,同时要记录运输温度和接种点温度,以便备查。 9.冷链设备负责人要对冷链设备进行监测,随时了解冷链设备运转状态,确保冷链系统良好运转。 10.冷链设备的使用、维修、报废和更新要严格按上级规定执行。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1.遵照并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北京市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规范》的有关管理规定。 2.每年应根据北京市免疫规划接种程序、本地区各年龄组儿童数、新生儿出生率、不同制品的规格、每针次使用量及各疫苗的损耗系数,合理制定出第一类疫苗使用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 3.进货渠道遵循“市→区→医院”的原则,专人负责运输、储存和管理。 4.建立建全生物制品领发登记,出入有账目,做到帐苗相符;每月做好生物制品使用量统计,汇总后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领发登记要记清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效期、领取日期等,若出现异常反应则有据可查。 6.疫苗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和运输,避免阳光直射。 7.疫苗应按品名、批号、效期分类整齐码放,并按照进库先后、效期长短,有计划地分发,严防冻结、受热、过期或造成失效浪费。 8.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有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标签不清或无标签、安瓶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9.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10.安瓶开启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一小时未用完时,应将疫苗废弃。 11.预防用生物制品接种时应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告知,推荐制品必须执行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后方可接种。

药品冷藏管理制度

冷链药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药品冷链贮藏及运输管理,以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 用于在贮藏及运输过程中有特殊温度要求的药品(冷链药品)。 三、相关责任: 冷库管理员、冷链运输人员等 四、制定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五、制度内容: 1、冷链药品说明 1.1冷藏药品是指对药品贮藏、运输过程中有冷藏、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1.2冷藏是指温度符合2℃~8℃的贮藏及运输条件。 1.3冷冻是指温度符合-2℃及以下的贮藏及运输条件。 1.4冷链是指冷藏药品等温度敏感性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前的整个储存、流通过程都必须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特殊供应链管理系统。 1.5控温系统包括主动控温系统和被动控温系统。主动控温系统是指带有机电仪表元器件控制温度的设施设备,通过程序运行来调节、控制药品的贮藏、运输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被动控温系统是指通过非机电式方法控制温度的设备,如保温箱等。 2人员培训管理 2.1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装箱、发运、使用中各环节所涉及的操作人员都应经过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和储运部的培训,熟悉冷链基础知识、所经营冷藏药品的温、湿度敏感性特点、产品分销特点等冷链管理内容。 2.2保温箱的操作、使用、维护等人员必须经过公司质量管理部的操作规程及蓄冷剂预冷条件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2.3冷链管理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温湿度记录仪的使用等,应配备达到规定要求的学历或相关专业,设专职岗位人员,并进行相关的操作培训。 2.4从事冷藏药品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等工作的人员,必须接

受冷藏药品的贮藏、运输、突发状况应急处理等培训后方可上岗。 2.5质量管理部建立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的考核。 3冷藏药品收货、验收管理 3.1冷藏药品的收、发货及装载区应设置在公司指定的区域,并符合2-8度的温度要求,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3.2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3.3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或盖章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都要签收交接单。 3.4冷藏药品从收货区转移到符合温度要求的待验区的时间,冷藏药品应在1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 5分钟内。 3.5验收应在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该药品说明书中所规定的贮藏环境中。 3.6对退回的药品,接收人应视同收货,严格按3.1、3.2、3.3、3.4、3.5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3.7冷藏药品的收发货及验收记录应保存至少保留5年。 4冷藏药品贮藏、养护管理 4.1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4.2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药品码放应留有一定的距离。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少于30厘米,与库房内控温设备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4.3冷藏药品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4.4养护记录应保存至少保留5年。 5冷藏药品发货管理 5.1冷藏药品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并选择适

XXX人民医院冷藏药品管理制度

XXX人民医院冷藏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版)》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对我院冷藏药品的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1.冷藏药品应优先于其他药品完成收货、验收程序。 2.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并保存好该药品运输过程中的监控温度记录。 3.库房收货人员对符合收货要求的冷藏、冷冻药品应当在符合温度要求的冷藏箱内完成验收。必要时设置待验标识,冷处药品应在30分钟内完成验收程序,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内完成验收程序。 4.验收记录应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质量状况、到货温度、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 5.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疫苗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二、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 1.医院应配备冷藏设备及配套温湿度计仪器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计量器具、温湿度监测实施定期进行校准或鉴

定。冰箱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之处;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2.冷藏药品贮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贮藏温度要求。 3.贮藏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药品不应接触冰箱内璧。 4.监测药品存放的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低温冰箱的中间位置。 5.采用自动温度监测器材或设备对冷库进行温度监测,须同时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各进行一次人工温度记录(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温度记录表”。如有异常必须开启相应调控设施,控制温湿度在正常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6.药品库房、药房及病区药品管理人员应定期维护冰箱内药品质量,包括外包装、破损、效期等情况。 7.疫苗温度监测记录要求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2年备查。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药品有效期1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三、冷藏药品的发放与退药 1.冷藏药品由药品库房转移至药房运输设备符合温度储存要求。药房相关药品质量管理人员应查看药品到药房的温度。 2.各病区为住院患者从药房领取的冷藏药品应尽快为患者使用或存放在符合贮藏条件的冰箱内,转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温度过高。为了便于保证冷藏药品质量,药房发药人员应按照科室领药单最

疫苗冷链运输管理制度

疫苗冷链运输管理制度 :05-13 导语:温度是疫苗的运输和保存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小编整理了疫苗冷链管理制度,欢迎大家阅读! 疫苗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由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从疫苗制造的部门到疫苗使用的现场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效。为了保证计划免疫所应用的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立了冷链合作项目。目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所有的县(区)已基本完成了冷链装备。冷链的配套设备包括贮存疫苗的低温冷库、冰徘速冻器、普通冷库、运送疫苗专用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以及计算机和零配件等。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实行一个窗口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省市县镇接种门诊(接种点)。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领发台帐,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

二、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三月前将下一年度的计划免疫用苗数量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五、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冷链设备要有专人保养,经常擦拭保洁,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六、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七、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冷链管理制度

冷链管理制度 为确保冷藏产品在物流的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配发货、运输、温度的控制和检测、设施设备维护等符合要求,保持冷链不断,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范围:适用于冷藏产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术语和定义: 1.冷藏产品是指对产品储存、运输有冷处、冷冻等温度要求的产品。 2.冷处指温度符合2~8℃的储存运输条件。 3.冷冻是指温度符合-10~-25℃的储存运输条件。 4.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产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 设施,使冷藏产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仓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冷藏产品的收货、验收 1.冷藏产品的收货应在阴凉处,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他可能 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2.冷藏产品收货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做好接货交接,填写“冷链验 收记录表”。 3.储存条件在2~8℃的产品可在待验区验收,储存条件在2℃以下的产品需在冷 库验收,所有的冷藏产品在1小时内完成入库,按要求放置在相应的货位。 4.对退回的产品,接受时视同收货,严格按照验收流程操作,并做好记录,必 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冷藏产品的储存、养护 1.冷库根据产品的库存量,对冷藏产品实行动态管理,分区存放。 2.冷藏产品储存的温度应符合说明书上规定的储存温度要求。 3.储存冷藏产品时应按冷藏产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4.冷藏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 暂停发货。做好记录。 5.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产品有效期一年以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冷藏产品的发货 1.拆零拼箱和出库复核应在冷藏产品规定的储存温度下进行。出库复核完成后, 将冷藏产品放在规定的储存温度相应的发货区,等待发货。 2.装在冷藏产品时,冷藏车或保温箱应预冷至符合产品储存运输温度。 3.冷藏产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冷处产品应在30 分钟以内,冷冻产品应在15分钟以内。 冷藏产品的运输 1.公司应配备有确保冷藏产品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 2.采用冷藏车运输冷藏产品时,应根据冷藏车标准装载。 3.采用保温箱运输冷藏产品时,应根据保温箱上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保温箱。 4.运输人员出行前应对冷藏车及冷藏车的制冷设备、温度记录显示仪进行检查, 要确保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 5.委托第三方专业运输公司运输的,需审核该公司资质、冷链运输能力。 6.有温度记录仪跟踪的应让承运单位在“温度记录仪发放签收单”上签字确认, 并由承运单位负责返还温度记录仪。 7.物流部指定专人负责冷藏产品的出库跟踪,产品到达时应与客户做好交接, 记录到货时间(精确到分钟)和到货温度,并请客户确认。冷链记录表至少保存5年。 冷藏产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药品冷链管理规定

药品冷链管理规定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药品冷链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冷藏药品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范围】适用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贮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责任】验收员、储运部门对本制度实施负责。 【内容】 1.定义 1.1 冷藏药品是指对药品贮存、运输有冷处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1.2 冷处是指温度符合2℃-10℃的储藏运输条件。 1.3 药品冷链物流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2.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 2.1 冷藏药品的收货区应设置在阴凉库的待验区,不得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2.2 收货时应检查药品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测其温度和环境温度。 2.3 冷藏药品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有多个交接环节,每个交接环节的收货方都要签收交接单。 2.4冷藏药品从收货转移到待验区的时间应在30分钟内。

2.5验收应在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冷库。 2.6 对退回的药品,应视同收货,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2.7 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记录应保存5年。 3.冷藏药品的贮存、养护 3.1冷藏药品贮存的温度应控制在2℃-10℃。 3.2 贮存冷藏药品时应按冷藏药品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3.3冷藏药品应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3.4养护记录应保存5年。 4.冷藏药品的发货 4.1备货、拆零拼箱应在冷藏药品规定的贮藏温度下进行。 4.2冷藏药品的发货、装载区应设在冷藏药品规定的贮藏温度下或在阴凉处,不允许置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它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置。 4.3一般情况下采用保温箱(泡沫箱)加蓄冷剂(冰袋)的方式装载冷藏药品。 4.4装载冷藏药品时,保温箱应预冷至符合药品贮藏运输温度。放置冷藏药品不得直接接触控温物质,防止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4.5冷藏药品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 4.6发货时应检查冷藏药品、装载环境及运输设备温度并做好记录。 4.7需要委托其他单位运输冷藏药品,应与受托方签订合同,明确药品在贮藏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5. 冷藏药品的运输 5.1根据保温箱的性能验证结果,设计在保温箱支持的,符合药品贮存条件的保温时间内送达的路线。

10.冷链设备与温度监测管理制度

附件10 冷链设备与温度监测管理制度 1.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冷藏车、冷库、冰箱或冷藏箱、冰排和温度监测设备管理、保养、维修和监测工作。 2.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及时准确录入“预防接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做到系统信息与设备信息一致,设备编号与信息系统设备编号一致。 3.冷链设备要专门房屋安置,保持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并备有防潮、防盗、空调或排气风扇等设施。 4.冷链必须配备“双回路”电路或发电机组,冷库必须配备备用制冷机组。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接地三相电源插座,不可共用其他设备或电器。接种单位储存疫苗冰箱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等设备,确保疫苗储存需要。 5.过期或报废疫苗、其它生物制品及与疫苗无关物品,不得置于正常储存疫苗用冷链设备中。 6.冷链设备必须安装自动温湿度监测设备。每季度 1 次报警信息发送测试和温度异常测试,保存测试记录,每月检查自动温度监测设备电池,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7.温度监测设备每年必须经过专门机构校验一次并有校验报告,保证测温设备运行正常、测温准确。 - 1 -

8.测量冷链设备温度计和自动测温设备,必须放置 设备内的中间位置。 9.做好冷链设备使用管理工作,按月清洁保养,记 录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运行状况。 10.使用自动温度监测设备监测温度,要求每间隔 ≤15 分钟测量传输一次温度信息,冷库还须同时每天上 午和下午各人工记录一次温度且间隔不少于6 小时,填 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使用温度计监测冷链设备 温度,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人工记录一次温度记录且间 隔不少于 6 小时,按要求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11.冷链设备故障要及时维修、更换,做好设备维修 记录。 12.冷链监测系统一旦预警、报警时,要立即处理, 查找原因,必要时要将疫苗转至正常运行冷链设备中。 13.每年 1 月底前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更新 冷链设备信息,确保完整、准确、一致。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