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完整版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完整版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期)年第12.新管理》(2001来源:《经济管理

Rumet、Schendel和T eece在《战略管理和经济学》一文中明确指出,以20世纪70年代为开端,战略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70年代之前的战略管理思想相比较,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被大量引入战略管理学,是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他们的眼中,70年代以来的阶段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1991,P.5)。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几乎先后出现了两个主流学派。较早的一个是由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来的“五种力量模型”(又称竞争优势理论),几乎统治了整个80年代。另一个是由Prahalad、Hamel等学者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它几乎统治了80年代后期开始的战略管理学界。然而,与波特几乎同时代还存在另一个学派,虽然这一学派的影响力不及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和Prahalad 等学者的核心能力理论,但是,作为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相对应的~个学派,这一学派成功地从经济学中引入了不同于波特的芝加哥思想,为Prahalad、Hamel等学者后来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Ansoff,1987)。这就是Barney、Rumelt、Peteraf等学者创立的资源基础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Rumelt、Schendel和Teece看来,“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主要贡献都来源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因为(这一领域)“是经济学突破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并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建立了新经济学(1991,P.5)”。这个论断,让我们回想到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则是现代企业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上,在宏观经济学上是理性预期思想的引入。发生的重大转折,

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其中,与战略管理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在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弃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中同质性企业的假设,转而接受了差异性企业的现实,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这种差异给出有力的解释。Rumelt、Schendel和Teece的思想给我们很大启发:战略管理之所以会在70年代迅速地引入经济学的思想必须归功于经济学的这种转变,而集中了现代企业理论发展主要成果的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了战略管理吸收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Conner在一篇精彩的评论中,详细地回顾了产业组织理论中不同流派之间的相同和不同(1991)。Conner 认为,新古典企业理论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暗含着从完全同质性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假设中推出企业超额利润(经济学上称为经济租)为零的结论。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下的企业,是具有完全相同绩效的企业。这个推论与现实中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Conner看来,产业组织理论,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修正。他把这些修正归纳为三个理论: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哈佛的产业组织理论)、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虽然三个理论是在不同方向上展开的,但是,经过修正后的产业组织理论终于与战略管理找到了共同的研究主题:即为什么企业之间会表现出竞争力上的差异性。

我们注意到,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与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解释为企业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的差别。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简化为两类。

年代的哈佛大学。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50一类是贝恩理论,形成千

归结为市场结构作用的结果,而市场相对干企业而言是外生的因素,因此,贝恩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市场~企业一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贝恩理论关注的是市场,是如何从市场结构推出企业竞争力。这种分析的特点是从企业外部(市场)指向企业内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哈佛传统。而熊彼特、科斯和威廉姆森理论是诞生在芝加哥。芝加哥的传统是强调“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因此,这一学派的解释更多地是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入手。在他们看来,市场结构既是企业竞争行为产生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绩效。所以,芝加哥的传统更多地关注企业,研究如何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推出企业的竞争力。这两种传统分别被战略管理的不同学派所接受——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应予经济学上的哈佛传统;资源基础理论则对应于芝加哥传统(Rumelt、Schendel和Teece,1991)。

二、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与思路

战略管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开创者如Andress、Ansoff、Hofer和Schendel 强调“综合外部威胁(机会)和内部能力(弱点)”(Barney,1991)。到了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就沿着这两条思路发展下去。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关注“对外部(市场)机会和威胁的分析”,他的工作有助于“揭示那些导致企业高效业绩的环境条件(”Barney,1991)。但是,由于人们过分重视外部市场的研究,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研究,因此,资源基础理论的出现是对当时战略管理界风气的一种回应。Barney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优势和劣势的”(1991)。

经过上述这些学者的努力,资源基础理论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喷源分配和使用”的框)1987(Ansoff 和)1999(Minttzberg用概念和命题等相关内容。并在这个框架下填充假定、架,

的说法,在战略管理中又形成了一个“资源基础理论范式”。资源基础理论范式构造了“资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表达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的资源差异来解释的,这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但是,在具体填充内容时,不同的学者提供了不同的思路。Barney的思路主要是如何从一般的资源概念入手,最终分解出导致竞争力差异的战略性资源。因此,Barney的分析是一个存量分析、静态分析,强调的是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概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将持续的竞争优势界定为均衡的概念(Barney,1991)”。另一种思路是由Peteraf提供的。他是从企业的资源差异入手,研究如何分离出不同的竞争战略。Peteraf 视野的中;已是竞争战略,因此,他的分析是一个流量分析、动态分析。这两种思路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分析上各有侧重:Barney着重于对资源概念的剖析,而Peteraf则侧重于对竞争战略及其结果的解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析中,Peteraf完全应用了经济学中的租金思想。这实质上反映了Peteraf的研究是在市场的层面上展开的,因此,在行文上更接近是一篇经济学文章。这一点明显不同于Barney,他的分析完全是在企业层面展开的。表1简单地概括了两种思路的差别和联系。战略资源与竞争战略之间的联系,就如同于经济学中资本存量与投资流量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Barney的思路和Peteraf的思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三、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综合

资源是资源基础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它是指“(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是由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用来创造并实施战略的基础知识等等,信息、企业特质、.

(Daft1983转引自Barney 1991P.101)”。这些企业资源被Barney分成三类: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Barney,1991)。在Barney看来,上述这三类资源与竞争力的关系既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亦或是无关。由此而言,资源基础理论关注的必然是起促进作用的战略资源,即Barney

所说的“战略相关资源”。从集合的关系上,我们不难推断出战略资源是资源的子集。Wernerfelt(1984时战略资源的性质进行了总结,他归纳出四点:(l)必须是有价值的资源;()必须是稀缺的资源;(3)必须是不完全模仿的资源;(4)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资源。这四个性质十分重要,由此,战略资源只能是异质性的、不完全流动性的资源。这就为资源基础理论提供了企业差异产生的根源。也正是基于此,Barney 才敢说资源基础理论与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有本质的不同。

Barney(1991)的工作更加细致,他要把资源到战略资源之间的演变过程揭示出来。Barney先提出了“有价值资源”的概念,它是指“那些有助于g企业创造并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资源。”但是“有价值的资源”是产生竞争战略的必要条件,它“不能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因为,其他的企业也可能获得这些“有价值的资源”(1991,P.106)。因此,Barney接着引出了“稀缺资源”的概念。“稀缺资源”是与战略资源的稀缺性相对应的概念,在Barney看来企业一旦拥有了“稀缺资源”,那么它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在这里又称为“先发优势”)。因为竞争优势就是“战略的创造和实施不会被任何现在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同时实施(1991,P.102)”。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其他企业也可能会获得“稀缺资源”。因此,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Barney定义为“长期不能复制的竞争优势”),必须保证“稀缺资源”同时又是“不完全模仿的资源”或“不完全替代的资源”。Barney的工作是为“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从资源角度的说明。

Peteraf的工作,是从竞争战略的视角对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在《竞争优势的里程碑:一个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中,Peteraf区分了四种类型的竞争战略。战略1是以资源异质性为核。动的竞争战略。Peteraf认为,资源异质性表明“优势要素的供给是有限的…··会导致无弹性的产品供给曲线”(1993,P.180),具有优势要素的企业会获得竞争优势——Peteraf称之为李嘉图租金。然而,如果资源的异质性不能长期保持,那么“随着其他有效率的生产者进入市场,供给会增加……结果,租金会消散,所有的生产者只能获得正常的回报(1993,P.181)”。由此,Petera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如何才能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也提出了其他三种竞争战略。战略2是采取事后限制竞争的战略。Peteraf强调“事后限制竞争的战略具备两个关键要素:不完全模仿能力和不完全替代能力。(1993,P.182)”。这一思想是他Rumelt 等学者那里继承的。Peteraf认为这一竞争战略可以有效地限制竞争,避免企业租金被耗散。战略3是不完全流动性的竞争战略。所谓不完全流动性是指“那些可以市场交易,但是,在现实企业中的用途较其他企业更有价值的资源。”这种竞争战略要求企业充分地利用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在持续地获得市场租金的同时,实现“租金在企业内部分配”(Peteraf,1993,P.184)。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完全流动性与企业的资源性质有关。因此,竞争战略的动态角度与战略资源的静态角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战略4是事前限竞争的战略,也就是Barney所说的“先发优势”战略。Peteraf强调,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如何以较低的成本从市场上获得优势资源。接着,他总结了四种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这四种战略中,异质性战略是基础,但是,它“只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1993,P.185)”。其他竞争战略与异质性战略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却“各不相同”,四种战略的组合才是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但是四种竞争战略自始至终都是建立在战略的竞争战略研究是对战略的细分,Peteraf虽然

资源的特性基础之上。没有战略资源的特性,也就不会有四种竞争战略,Peteraf的竞争战略是Barney战略资源存量的流量化形式,Barney的战略资源存量是Peteraf竞争战略流量的积累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将Barney的思路与Peteraf的思路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对资源基础理论的框架有更清晰的认识。表2

是对资源基础理论思想的简单综合,是按照资源基础理论“资源~战略~绩效”的框架建立起来的。其中,“资源”部分反映了Barney、Wernerfelt从资源到战略资源的分析;“战略”部分则反映了Peteraf对竞争战略的分析;而“绩效”是Peteraf战略研究的重要结论。在这个框架中,“资源”分析代表存量分析;“战略”分析则代表流量分析,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在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Barney为代表,遵循着战略管理的传统,从企业的层面(企业之间)展开研究,这种思路受经济学的影响比较小。另一种思路是以Peteraf 为代表,他们更强调从市场的层面进行研究,即把企业放到市场中来分析企业行为。这科思路受经济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Peteraf的文章,不但采用了经济学的市场分析,连基本的概念都8济学化了。钱得勒曾经指出,管理学与经济学最核心的差别就在于: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是以企业为核心,而经济学的视角是以市场为核心(钱得勒,1992)。从范式的意义上,如果要形成一个资源基础理论的范式,那么,资源基础理论只能接受一种思路和一个逻辑。然而,在这一点上,围绕着Barney思路与Peteraf思路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资源基础理论始终在Barney与Peteraf之间徘徊不前,但是直到核心能力理论产生时为止,资源基础理论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内部统一的范式。

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基础观(英文译文)

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基础观 摘要 企业的资源基础观(RBV)已经在多方面影响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领域。本文探讨了RBV对SHRM的理论和实证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战略和SHRM领域围绕一系列问题是如何趋于一致,并提出了这种一致性的一些含义。 1、绪论 人力资源职能在为它在组织中的地位辩护方面一直存在争论(Drucker. 1954: Stewart. 1996)。在富裕的时代,企业很容易为自己在培训、员工安置、奖金和员工参与系统的支出辩护,但是当面对财政困难时,这样的人力资源系统就会成为消减的牺牲品。 SHRM的次领域的到来,致力于探讨在支持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HR的作用,为证明它对企业的价值提供了一个途径。Walker(1978)呼吁通过战略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的连接来显示SHRM领域的概念,但是在它出现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Devanna. Fombrum和Tichy(1984)的论文致力于广泛地探讨企业发展战略和HR的连接。自那以后,SHRM的演变一直紧随(几年)战略管理领域的发展。比如,Miles 和Snow(1978)的组织类型是扩展了包括相关HR系统(Miles & Snow. 1984),Porter (1980)的一般竞争战略模型后来被SHRM研究者用来描述超过任何人预测的特定的HR系统(Jackson & Schuler, 1987; Wright &Snell,1991)。 尽管SHRM领域不是直接产生于RBV,但是它明显是SHRM发展的工具。这主要由于RBV重点转移到战略文献上,远离了外部方面(比如行业地位),转向诸如竞争优势源泉的企业内部资源(Hoskisson, Hitt, Wan &Yiu, 1999)。诸如竞争优势源泉的内部资源越来越被认可合理地得出了HR的断言:人对企业成功具有战略重要性。然而,考虑到HR价 值的概念性辩护的需要和来自于广泛战略文献的概念和理论的SHRM领域的倾向性两方面,企业的RBV整合到SHRM文献中应该不令人意外。 尽管如此,这两方面的发展在过去十年前已经出现但不容易预测。第一,在SHRM文献中,基于理论和实证检验,RBV的普及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人的预测(McMahan, Virick & Wright, 1999)。第二,在SHRM文献中,RBV的应用和含 义已经导致了战略管理和SHRM领域逐渐趋向一致(Snell, Shadur & Wright, 2001)。在SHRM文献中,RBV有助于将“人”(或者企业的人力资源)放在雷达网中。类似于竞争优势源泉,诸如知识(Argote & Ingram, 2000; Grant, 1996, Leibeskind,1996)、动态能力(Eisenhardt & Martin, 2000; Teece, Pisano & Schuen, 1997)、学习型组织(Fiol & Lyles, 1985; Fisher & White, 2000)和领导力(Finkelstein& Hambrick, 1996; Norburn & Birley, 1988; Thomas, 1988)等概念转向战略和HR交叉的领域。 本文的目的是检验RBV如何运用于基于SHRM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探讨它是怎样为战略和SHRM领域提供一个易 接近的桥梁。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将RBV运用到SHRM的理论发展的专门基准文献。然后我们将讨论一些SHRM实证研究,它将在RBV的基础上探讨HR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最后,我们将区分一些主要前沿领域来分析战略和HR领域的一致,并对如此一致怎样能提供相互利益提出了一些未来导向。 2、运用RBV到SHRM 基于Penrose (1959)和其他的工作,Wernerfelt' (1984)的企业RBV的清晰度确定地表明该理论的第一个一贯的 描述。该理论的最初描述作为基础被诸如Rumelt (1984), Barney (1996)和Dierickx 和 Cool (1989)其他人所扩展。尽管如此,Barney(1991)关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特点的详述是普及战略和其它领域理论的一篇种子文章。在这 篇文章中,他指出稀少、有价值、独特和不可替代的资源能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尽管关于RBV的争论延续到工资(比如:RBV是否一个理论,它是否是同义反复等。Priem & Butler. 2001a. b: Barney. 2001),即使是评论家已经承认在多个战略研究计划中“传播的幅度” (Priem& Butler. 2001a. p. 25-26)。伴随诸如竞争优势源泉的内部资企业资源的强调,在SHRM文化中,RBV的普及已经没有什么意外。自从Barnev ( 1991)的 文章概括了可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标准,RBV已不再遥远。这个理论大部分运用到SHRM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的基本原理两方面上(McMahan. Virick & Wright. 1999)。 3、RBV和SHRM理论 作为Journal of Managemen管理年刊发行的一部分,Wright和McMahan (1992)综述了RBV已经运用于SHRM的理论 观点。他们指出RBV的一个观点,即RBV为企业人力资源如何提供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潜在源泉提供一个基本原理。

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一)

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一) 摘要:文章在对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权力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组织中权力及授权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权力是资源垄断性配置的结果,授权是资源配置的过程,授权不仅不会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反而会扩大他的权力,授权是实现大权在握的唯一有效途径。 关键词:组织中权力;授权;资源配置 一、引言 研究证明,授权对于下属的努力水平是具有激励作用的(Aghion&Tirole,1997;Bakeretal,1999;蒲勇健和赵国强,2005)。但是,在管理实践中真正敢于充分授权的领导并不多见。领导者不愿意授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授权会削弱自己的权力,这种对失去权力的畏惧使得许多领导者宁愿以牺牲公司的效率为代价来保住自己的权力。 人们对权力的畏惧心理源于对权力的本质缺乏认识。传统的观点认为,权力(authority)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某事的资格或能力。权力源于组织赋予个人的契约性的决策权,一个有权力的管理者,通过改变他人的活动使之偏离他们的直接目标而转向实现他(或她)本人的目标时,就是在运用他(或她)的权力。 但是,这种定义只是针对于权力的表现形式、对权力的运用效果进行描述,并没有回答“权力是什么”,没有能够揭示权力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没有解决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问题,不能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权力。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理论,未能有效地解决授权、权力的运用以及关于激励的系列问题,不能充分发挥组织中权力应有的作用。 本文将在对权力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权力的本质进行论述。 二、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与平等性 1.权力的普遍性。权力是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适当的权力,尽管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组织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责,而责任与权力是相对应的,责任的有效实现必须通过一定权力的运用和行使,没有明确的授权相当于没有具体的责任要求。 虽然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权力结构,而且,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组织对于权力的观点和态度也各有差异,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权力的有效分配和运用都是决定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权力不仅能够决定一个组织将如何运作,还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蒲勇健、赵国强,2005)。 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都应该是权责利的统一。权责利实际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授权、考核与激励。其中授权无疑是最基本的,因为只有权力明确了才能界定责任,也才能使得业绩的考核具有可行性,进而才能实施激励。所以,充分而有效的授权是确保激励机制有效的前提。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把工作分派给适当的人去负责和完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所在。 可是,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权力似乎很少是掌握在最恰当的人手里。要么是授权不充分,要么是权力被授予了不恰当的对象。这一方面导致了权力被滥用,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领导者将几乎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小心翼翼,不敢放权,以至于权力得不到正常的行使。这既违背了组织中权力的普遍性原则,也破坏了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不利于加强和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 2.权力的平等性。既然组织中的权力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可是,为什么在组织中我们常常认为很多人是没有权力的呢?或者说好像权力只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呢? 这是因为,我们还忽略了权力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权力的平等性。权力的平等性指的是对待权力的态度。就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所有的权力应该是平等

对资源基础理论以及战略管理新趋势的思考

对资源基础理论以及战略管理新趋势的思考

企业战略管理产生较晚,在4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兴起、热潮、回落、重振、创新的发展时期。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时间顺序来看,大致划分为:古典战略思想、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环境适应论)、竞争战略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理论和新战略管理理论。从侧重方向看,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如同一个钟摆:从内部到外部到内部。从最新的研究趋势上看,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也许最终会走向为未来而竞争、兼顾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动态化。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波特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提出了以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模式。波特提出了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过程:首先,分析行业区域的各种竞争力量,基本分析工具是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然后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定行业区域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战略;最后,实施所选定的战略。 与传统战略理论相比,竞争战略理论有一定的进步,但产业边界的模糊性以及产业结构稳定性差的局限,使得竞争战略理论仍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综合分析考虑,停留在对可流动竞争资源的分析上,而对差异资源未能深入分析。因此,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竞争优势,从理论上讲,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通过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剖析,形成了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二、资源基础理论(RBV)的内涵 资源基础理论是由伯格·沃纳菲尔特(B.Wernerfet)提出,后来一些学者(如蒂斯、皮萨诺、舍恩、潘迪安、彼得夫等)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资源基础理论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即以“资源—战略—效益”的逻辑关系制定企业的战略。该框架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企业资源的差异引起的,因果关系是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 概括地讲,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 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特殊的异质资源 资源基础理论有三大基本假设:第一,每个组织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它们是战略的基础,是利润的源泉;第二,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开发了独特的能力,同样,在特定的行业竞争中的所有企业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战略资源和能力;第三,资源不能在公司间自由流动。资源的差异、企业利用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此基础上,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资源可分为三类:物力、人力和组织。单项资源是无法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只有当机器、设备和企业运行的其他因素能有效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成为战略的相关资源。并非企业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都有潜力或可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当资源和能力是珍贵的、稀有的、不完全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时,资源和能力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战略竞争力和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收益的基础。 ②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完整版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期)年第12.新管理》(2001来源:《经济管理 Rumet、Schendel和T eece在《战略管理和经济学》一文中明确指出,以20世纪70年代为开端,战略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70年代之前的战略管理思想相比较,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被大量引入战略管理学,是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他们的眼中,70年代以来的阶段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1991,P.5)。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几乎先后出现了两个主流学派。较早的一个是由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来的“五种力量模型”(又称竞争优势理论),几乎统治了整个80年代。另一个是由Prahalad、Hamel等学者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它几乎统治了80年代后期开始的战略管理学界。然而,与波特几乎同时代还存在另一个学派,虽然这一学派的影响力不及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和Prahalad 等学者的核心能力理论,但是,作为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相对应的~个学派,这一学派成功地从经济学中引入了不同于波特的芝加哥思想,为Prahalad、Hamel等学者后来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Ansoff,1987)。这就是Barney、Rumelt、Peteraf等学者创立的资源基础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Rumelt、Schendel和Teece看来,“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主要贡献都来源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因为(这一领域)“是经济学突破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并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建立了新经济学(1991,P.5)”。这个论断,让我们回想到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则是现代企业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上,在宏观经济学上是理性预期思想的引入。发生的重大转折, 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其中,与战略管理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在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弃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中同质性企业的假设,转而接受了差异性企业的现实,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这种差异给出有力的解释。Rumelt、Schendel和Teece的思想给我们很大启发:战略管理之所以会在70年代迅速地引入经济学的思想必须归功于经济学的这种转变,而集中了现代企业理论发展主要成果的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了战略管理吸收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Conner在一篇精彩的评论中,详细地回顾了产业组织理论中不同流派之间的相同和不同(1991)。Conner 认为,新古典企业理论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暗含着从完全同质性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假设中推出企业超额利润(经济学上称为经济租)为零的结论。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下的企业,是具有完全相同绩效的企业。这个推论与现实中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Conner看来,产业组织理论,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修正。他把这些修正归纳为三个理论: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哈佛的产业组织理论)、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虽然三个理论是在不同方向上展开的,但是,经过修正后的产业组织理论终于与战略管理找到了共同的研究主题:即为什么企业之间会表现出竞争力上的差异性。 我们注意到,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与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解释为企业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的差别。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简化为两类。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4 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发展

4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发展 A Resource-Based View 李玉刚博士 /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yugangl@https://www.360docs.net/doc/284390964.html,

资源基础观要回答的问题 ?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绩效为何长期不同? ?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现在一般称为资源基础学派(RBS, Resource-based school)或资源基础观点( RBV,Resource-based View )

Ansoff和Andrew s ?在战略研究中,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的分 析和评估作为战略制定的前提 ?Andrew s (1971) : "an internal appraisal of strengths and w eaknesses, led to identification of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Ansoff (1965) : synergy as "one internally gener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capabilities or competencies“ ?对企业内部因素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

资源基础的早期渊源 ?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现在一般称为资源基础学派(RBS,Resource-based school)或资源基础观点( RBV,Resource-based View )?早期的三个来源 ?与众不同的竞争力理论 ?李嘉图(Ricardo,1817)的经济学 ?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

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总经理distinctive competence ?1911年,在哈佛大学,分析组织中的总经理角色 ?总经理和企业的绩效之间的关系 ?高质量的总经理是企业的优势,低质量的总 经理是企业的劣势 ?方法的局限性 ?总经理“高质”的品质和特性模棱两可 ?并不是企业优势的唯一来源

企业资源论

企业资源基础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 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 资源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概括地讲,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 1、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特殊的异质资源 资源基础论认为,各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其中又以货币资金为最。企业的经营决策就是指定各种资源的特定用途,且决策一旦实施就不可还原。因此,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都会拥有基于先前资源配置基础上进行决策后带来的资源储备,这种资源储备将限制、影响企业下一步的决策,即资源的开发过程倾向于降低企业灵活性。例如,拥有1亿元货币金的企业几乎可能涉足任何产业,但它一旦将这1亿元资金用来购买了化工设备及化工原料,它就只可能从事特定的化工生产。尽管如此,企业仍然热衷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资源的开发增加了资源的专用性,有可能提高产出效率及资源的价值。如果决策得当,上面那家只能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也许会从化工生产中赚回2个亿。 2、竞争优势的持续性: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企业的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获得经济租金的企业肯定会模仿优势企业,其结果则是企业趋同,租金消散。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租金的存在说明优势企业的特殊资源肯定能被其他企业模仿。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他们认为至少有3大因素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模仿: (1)因果关系含糊。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日常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企业的租金是企业所有活动的综合结果,即使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很难说出各项活动与企业租金的关系,劣势企业更是不知该模仿什么,不该模仿什么。并且,劣势企业对优势企业的观察是有成本的,劣势企业观察得越全面、越仔细,观察成本就越高,劣势企业即使能够通过模仿获得少量租金,也可能被观察成本所抵消。 (2)路径依赖性。企业可能因为远见或者偶然拥有某种资源,占据某种优势,但这种资源或优势的价值在事前或当时并不被大家所认识,也没有人去模仿。后来环境发生变化,形势日渐明朗,资源或优势的价值日渐显露出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然而,由于时过境迁,其他企业再也不可能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或者再也不可能以那么低的成本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拥有那种资源或优势的企业则可稳定地获得租金。

RBV(资源基础理论)的经典文献及摘要

Theory in RBV ?◆??? a) Penrose, 1959.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 Theme: 1) The internal resources of a firm - the productive services available to a firm from its own re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productive services available from management with experience within the firm. 2) As management trie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a truly 'dynamic' interacting process occurs which encourages continuous growth but limits the rate of growth. ● RQ: Assuming that some firms can grow, what principles will govern their growth, and how fast and how long can they grow? Alternatively, assuming that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expansion in an economy, what determines the kind of firm that will take advantage of them and to what extent? ● What is a "firm": a) Economics: Price (p) and Output (q) --> Optimal size problem.(Size=output) b) The Firm as a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central management) c) The Firm as a collection of productive resources. -- Resources: physical resources and human resources. -- Services yielded by resources -- The size of a firm should be measured with respect to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total of its resources used for its own productive purposes. ● The motivation of the firm: a) The profit motive: The financial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firms are controlled by a desire to increase total long-run profits. b) Growth and profits become equivalent as the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investment programs.● Inherited Resources and the Direction of Expansion 1) Firm Grow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inducement / obstacles - Internal obstacles arise when services (in particular the managerial capacity and the technical skills) required for expansion are not available in sufficient amounts within the firm. - Internal inducements arise largely from the existence of a pool of unused productive services, resources, and special knowledge. 2) The continuing availability of unused services:强调人与资产的循环互动,相互推动,相互开发.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的争论与融合之一 ——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质疑 现代企业理论奠基于1937年Coase发表的《企业的性质》,Coase提出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并将其引入经济学,开创了交易成本分析的先河,后经过Williamson等人的完善,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形成了完整分析生产的制度结构、交易的协调方式等经济组织的理论框架。在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体系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侧重于战略分析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BV)蓬勃发展,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企业核心资源产生竞争优势,渐渐发展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 企业理论的研究沿着经济学和管理学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两派学者对企业理论的前提假设,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都有很多争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为Coase,Williamson,他们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导致的交易成本为前提,视企业为“一系列合约的纽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生产制度结构的形成。而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以资源的异质性假设为基础,强调效率取决于企业资源的差异。这两种理论虽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行为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都存在不足之处。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了专用性投资形成的企业异质性及其变化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战略特征。资源理论则忽视了企业异质性资源形成的激励结构的异同。本文认为,企业的资源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是在一定背景下针对企业组织的分析框架,不存在完全替代和完全对立的关系,而应当是互补的关系,两种理论融合才能更好地解释企业的种种现象。 对交易成本理论的批判与质疑 (一)科斯定理过强的假设前提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复杂性 科斯定理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合约安排,资源配置的效率总是相同的。在分析过程中,科斯界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环境以证明其论断:只有两个经济人且具有外部性。经济人行为假设是完全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制度安排是产权界定清晰,给任何一方都可,且双方可以通过自愿谈判来决定合约内容。在随后的论证过程中,科斯首先讨论了产权制度安排是外生给定的相对简单情况,然后讨论了产权制度是内生决定的情况。逻辑和例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选定的结果会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得外部效应的水平与产权的划分是无关的,且在自愿交易和自愿谈判的情况下,将导致自愿的有效配置。 但是,科斯中性定理成立的条件是一个非常强的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准线性的(quasi-linear),意味着对具有外部性的商品的收入效益为零(Hurwicz,1995)。所以,科斯定理的适用范围实际上是非常窄的,这个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科斯定理假设的经济环境过于简单,且未能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加以证明和标示,故出现了很多含糊不清的逻辑和术语,使得科斯定理的成立与否要依赖于经济环境的界定。 (二)企业目标的过度简化,忽视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差异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种特定交易环境中的合约安排。之所以出现企业,是因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把一系列的需用价格协调的交易合约纳入到一个合约中,用科层的行政力量替代,因此大大减少了交易合约。某一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1) 摘要:文章探讨资源基础理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全球整合——当地反应框架三者的融合可能性。资源基础理论说明资源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四方面属性时,该资源能对公司创造持久性竞争优势。具备四个属性的人力资源在全球整合——当地反应框架上被分析时,能准确说明现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位置。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全球整合;当地反应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经营也在不断增加,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作为影响跨国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公司的成本呢,还是公司的资源呢?根据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简称RBV),作者认为人是公司的资源,对公司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RBV在人力资源战略实施中的应用、全球整合(Global Integration,GI)——当地反应(Local Responsiveness,LR)框架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三者融合的可能性。二、资源基础理论1.资源基础理论的特点。资源基础理论是从组织内部寻找组织竞争优势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家组织都是资源与能力的独特组合,这些资源和能力是组织战略的基础,也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公司不同时期表现的差异是由它们独特的资源与能力的组合所引起的,并非行业的结构特征所致。一家公司可以不断获取不同的资源,发展独特的能力。因此,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并非都会拥有同样的战略资源和能力(Barney,1991;Boxall,1996)。企业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资源是指可见的、能量化的资产。生产设备、工厂及正式的报告系统是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那些根植于企业的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资产,这些无形资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因此非常不容易被竞争对手了解和模仿。知识、经理人及职员间的信任和联系、他们的思想、创新的能力、管理能力、管理惯例(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方法、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声誉、与人们交往的方式)等等,都是无形资产。资源基础理论同时指出,公司无需因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而积累必要的资源,公司本身的资源和能力就已经提供了战略基础。一般来说,资源本身并不能产生竞争优势,只有当组织认识到其拥有的资源的价值,然后采取适当的战略,才成为竞争优势的资源。一种竞争优势可能会来源于几种资源的独特的组合。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内部的积累,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认为公司不一定完全依靠内部独特的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比如,Dyer,Singh(1998)就认为,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公司拥有的资源,并不能完全揭示全球化时代的竞争状态。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公司可以通过与其它公司合作获得竞争资源,而不必完全通过内部积累。事实上,许多公司通过战略联盟、合作、收购等方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直接来源于合作伙伴的,而不完全依赖内部积累。战略联盟等方式扩大了组织获取资源的范围,因此,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比单个组织获得的资源多,竞争力高。2.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标准。资源是公司生产的必要投入,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带来竞争优势,只有当资源同时具备价值(Valuable)、难以模仿(Imperfectly Imitable)、不可替代(Non-substitutive)、稀缺(Rare)四个属性时,才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Barney,1991)。也就说,只要

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关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 来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12期) Rumet、Schendel和Teece在《战略管理和经济学》一文中明确指出,以20世纪70年代为开端,战略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70年代之前的战略管理思想相比较,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被大量引入战略管理学,是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他们的眼中,70年代以来的阶段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1991,P.5)。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几乎先后出现了两个主流学派。较早的一个是由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来的“五种力量模型”(又称竞争优势理论),几乎统治了整个80年代。另一个是由Prahalad、Hamel等学者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它几乎统治了80年代后期开始的战略管理学界。然而,与波特几乎同时代还存在另一个学派,虽然这一学派的影响力不及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和Prahalad等学者的核心能力理论,但是,作为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相对应的~个学派,这一学派成功地从经济学中引入了不同于波特的芝加哥思想,为Prahalad、Hamel等学者后来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Ansoff,1987)。这就是Barney、Rumelt、Peteraf等学者创立的资源基础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Rumelt、Schendel和Teece看来,“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主要贡献都来源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因为(这一领域)“是经济学突破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并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建立了新经济学(1991,P.5)”。这个论断,让我们回想到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重大转折,在宏观经济学上是理性预期思想的引入。在微观经济学上,则是现代企业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其中,与战略管理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在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弃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中同质性企业的假设,转而接受了差异性企业的现实,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这种差异给出有力的解释。Rumelt、Schendel 和Teece的思想给我们很大启发:战略管理之所以会在70年代迅速地引入经济学的思想必须归功于经济学的这种转变,而集中了现代企业理论发展主要成果的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了战略管理吸收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Conner在一篇精彩的评论中,详细地回顾了产业组织理论中不同流派之间的相同和不同(1991)。Conner认为,新古典企业理论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暗含着从完全同质性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假设中推出企业超额利润(经济学上称为经济租)为零的结论。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下的企业,是具有完全相同绩效的企业。这个推论与现实中企业竞争力的巨大差异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Conner看来,产业组织理论,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修正。他把这些修正归纳为三个理论: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哈佛的产业组织理论)、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虽然三个理论是在不同方向上展开的,但是,经过修正后的产业组织理论终于与战略管理找到了共同的研究主题:即为什么企业之间会表现出竞争力上的差异性。 我们注意到,熊彼特和芝加哥的产业组织理论与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产业组织理论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解释为企业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的差别。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简化为两类。 一类是贝恩理论,形成千50年代的哈佛大学。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经济学之资源配置理论

经济学之资源配置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传统是研究有关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科学 1、重商主义 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因此撇开金银的开采,只有发展贸易才能增进财富。顺差的对外贸易是增加一国财富的唯一方法。 2、古典学派(最著名的两个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1776出版《国富论》)和大卫?李嘉图(1817年出版《赋税论》), 他们认为财富的本质是劳动,一切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山此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对如何增进财富,斯密认为:一是发展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资本积累以提高雇佣劳动总量,而把这两点做好,不必依赖政府政策,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完全可以了。 而李嘉图认为:资本家、地主、工人三大阶级的收入取决于对新创造价值的分配。既然新创造的价值在量上已既定,那么,三大阶级对既定价值的分配就不能不处于一种此消彼长或对立的关系之中。唯独资本家阶级的收入与发展相联,将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资本积累,购买更多的机器、雇佣更多的工作,以提高生产规模,而地主、工人的收入用于个人消费,因此,从增进财富上,当三大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资本家的利益必须得到维护。 3、庸俗学派 著名代表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1803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认为:财富的基础是效用,生产的意义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而效用是劳动、资本、土地三者的作用与协力。结论:三大阶级应和谐相处。 4、边际学派 三个奠基人: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1871《国民经济学年原理》),英国的威廉? 斯坦莱?杰文斯(1871《政治经济学理论》),瑞士的里昂?瓦尔拉(1874《纯粹经济 学要义》); 边际学派认为财富的基础是效用,但效用是从主观角度考察的,且消费量与边际效用呈相反方向变化,对财富的评价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至于如何才能获得最大效用,边际学派认为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换的双方都得到最大的效用。 各派对财富的本质及增进财富的问题答案各异,但都没有离开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一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 财富的本质如何增进财富 重商主义货币流通 古典学派劳动生产(分配) 庸俗学派效用生产、分配、消费 边际学派边际效用交换 二、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重点转变为: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现代经济学是指III马歇尔创立新古典经济学以来的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分别吸取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边际学派的理论,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折衷的理论。 现代经济学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和消费间的关系是全部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事实:生产表现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消费表现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终点,生产是消费的手段,消费是生产的LI的。

能力知识为础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1、答:战略管理理论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以资源、能力、知识为基础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三个阶段。 2、答:“战略三构面”是由我国台湾学者吴思华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营运范围的界定与调整、核心资源的创造与累积以及事业网络的建构与强化。 3、答:可分为公司层战略(或总体战略)、业务层战略(或竞争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4、答: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点:(1)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2)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与赢利;(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的变化与适应。 5、答:战略实施应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包括(1)公司治理结构;(2)组织结构;(3)资源配置。 6、(1)企业形成和存在的根本目的;(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任务;(3)企业达成目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 7、(1)企业使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2)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3)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行动的基础,它是有效分配和使用企业资源的基础,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激励。 8、用户(customer)、产品或服务(product or services)、市场(markets)、技术(technology)、对生存、增长和盈利的关切(concern for survival,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观念(philosophy)又称企业哲学、自我认知(self-concept)、对公众形象的关切(concern for public image)、对雇员的关心(concern for employees)。 9、(1)对企业进行定义并表明企业的追求;(2)内容要窄到足以排除某些风险,宽到足以使企业有创造性的增长;(3)将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区别;(4)可作为评价现时及将来活动的基准体系;(5)叙述足够清楚,以便在组织内被广泛理解。 10、企业使命和企业文化是相互促进的。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会具有很大的刚性。因此,当一种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能够与企业战略目标很好的匹配的时候就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若不匹配,则可能是一种负担。 11、分析宏观环境的一个重要工具是PESTG分析模型,即从政治法律的(political),经济的(economic),社会文化的(social),技术的(technological)角度分析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化(globalization)也日益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 12、企业的价值链与上游供应商、中间的经销商和下游客户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价值链(即价值体系),通过活动成本分析、产业利润结构分析以及分析企业价值链与整个价值系统的关系进行分析。 13、产生期、成长期、动荡期、成熟期、衰退期 14、常用的定性预测技术为:销售人员估计、管理人员评价、德尔菲法、情景法、头脑风暴、关键事件分析。 15、为什么要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答: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有三: (1)弄清企业现状,包括资源、能力、已有业绩和存在问题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可自行控制的; (2)了解企业现已确定的将在战略规划期内实施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措施,并预测其成效(因这些措施在制定战略规划时都必须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