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知识点

卖油翁知识点
卖油翁知识点

卖油翁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通假字

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

二、一词多义

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

三、词类活用

1.陈康肃公善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2.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3.汝亦知射乎: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技艺。

4.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看轻,轻视。

四、古今异义

1.尝(1)古义:曾经(2)今义:尝试、品尝

2.但(1)古义:只是(2)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3.安(1)古义:怎么(2)今义:安定;平安,安全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尝射于家圃”,即“尝于家圃射”。

2.省略主语:“自钱孔入”,即“(油)自钱孔入”。

知识点:

1.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谥号“文

忠”。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

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或者:形象的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与人”的道理。)

4.人物形象:

(1)陈尧咨:善射,并以“以此自矜”,得意洋洋、骄傲自满。

(2)卖油翁:不卑不亢,谦虚沉稳,表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态。

5.作者塑造卖油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不仅仅是以熟练的酌油之技来展示熟能生巧的道理,也不是以其沉稳从容来对比反衬陈尧咨的恃才傲物。卖油翁在文中更是以一名说教者的身份出现的。他是“翁”而不是“郎”,所以在年龄、阅历上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和见多识广,同时还有时间沉淀的老练内敛,更有醇熟的酌油之技,这些都是老头儿说教的资历。所以在文武双全、射艺高超的陈尧咨面前才会从容自若,不动声色的说教。说到底,真实的卖油翁不是谦虚的,实际上他是一个自得、自负、自以为是的老头。他是一个作者精心塑造的“说教者”,他没有谦虚,也不应该谦虚。

6.文中有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答:卖油翁是主要人物。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重要知识点讲解

《卖油翁》重要知识点讲解 【疏通课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斜着眼睛看着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老翁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了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可是铜钱没有被沾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重点词语解释】 陈康肃①公②善③射,当世无双,公④亦⑤以此⑥自矜(jīn)。 ①公:对男子的尊称。②善:擅长。③射:射箭。④亦:也。⑤以:凭借。⑥自矜:自夸。 ①尝射②于家③圃(pǔ),有卖油翁④释担(dàn)⑤而立,⑥睨(nì)⑦之久而不⑧去。见其发⑨矢(shǐ)十中八九, ①尝:曾经。②于:在。③圃:园子。④释:放下。⑤而:连词,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译。 ⑥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⑦之:指代陈尧咨射箭。⑧去:离开。⑨矢:箭,“发矢”就是射箭。 ①但微②颔(hàn)③之。 ①但:只。②颔:点头。③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康肃问曰:“①汝(rǔ)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翁曰:“③无他,④但手⑤熟(shú)⑥尔。” ①汝:你。②吾:我。③无他:没有别的(奥妙)。④但:只是,与前一个“但”意思相同。⑤熟:熟练。⑥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康肃①忿(fèn)然曰:“②尔③安敢④轻吾射!”翁曰:“⑤以我⑥酌(zhuó)油知⑦之。” ①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②尔:你。注意称呼的变化,前面“汝”,这里“尔”,翻译虽相同,但语气实则大不同。③安:怎么。④轻:作动词用,轻视。⑤以:凭,靠。⑥酌:舀取,这里指倒入。⑦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 阅读

卖油翁阅读 一、阅读回答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康肃笑而遣之.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回答。

《卖油翁》中考真题汇编

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一网打尽:《卖油翁》 (上海)2012年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9.北宋,醉翁亭记10.(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11. 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2009福建宁德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阅读

卖油翁阅读

卖油翁阅读 [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回答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康肃笑而遣之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分) 三、阅读回答。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矜()②睨之()③忿然()④酌油() 2、、解释下列加点字。(2) ①释担而立()②睨之()③但微颔之()④惟手熟尔 3、、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以我酌油知之() ③徐以杓油沥之() ④康肃笑而遣之() 4、、翻译下列句子。

(完整版)最新最全卖油翁测试题及答案题(2)

《卖油翁》测试卷 班次:姓名: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公亦以此自矜.睨.之但微颔.之徐以杓酌 ..油沥之康肃忿.然曰二.解释加点的词(12分) 陈康肃公善.射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睨.之 但微颔.之但.手熟耳尔安.敢轻.吾射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惟手熟尔.以杓.酌油康肃笑而遣.之三.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17分) 以:公亦以此自矜之:睨之,久而不去 以我酌油知之但微颔之 以钱覆其口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以杓酌油沥之 康肃笑而遣之 而: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尔:惟手熟尔 久而不去尔安敢轻吾射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射:汝亦知射乎 康肃笑而遣之尔安敢轻吾射 四.指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4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但微颔之 五.翻译句子(10分)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六.填空题。 1.本文作者,自号,时期著名的。其散文成就很高,与、、、、、、等几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11分) 2.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是:(2分) 3.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2分) 4.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4分)

5.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3分) 6.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3分) 7.“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分) 8.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 9.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 10.找出三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3分)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有盲手道.涸溪②视此省.哉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译: 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二)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殉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节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上谓.侍臣曰②宜.戮力相辅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3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二、主旨把握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关键词句理解。 1.关键词解释。 (1)善射:擅长射箭。 (2)自矜:自夸。矜,夸耀。 (3)尝:曾经。 (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 (5)释:放。 (6)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7)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8)忿然:气愤的样子。 (9)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看轻,轻视。 (10)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1)惟手熟尔:惟,只,不过。 (13)笑而遣之:遣,打发。 2.一词多义。

(1)尔 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 (2)以 公亦以此自矜:以,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凭,靠。 以钱覆其口:以,用。 3.“之” (1)睨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 (2)但微颔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4)徐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代葫芦。 (5)笑而遣之:“之”,代词,指代,卖油翁。 四.翻译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康肃公也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卖油的老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

《卖油翁》对比阅读(最新最全中考题集锦)

卖油翁比较阅读中考题一网打尽 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2)据:统治,割据。(3)级:层。(4)患:嫌,担心。(5)布:铺排。(6)贻(yí):赠给。(7)讫(qì):完毕。(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弥:紧密。(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胠箧,音qūqiè。胠:从旁边打开,打开。(11)履:走,踩踏。(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匠师如其言() (2)人皆伏其精练() (3)尝射于家圃() (4)惟手熟尔()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4.《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8. (1)遵照,按照(2)都(3)曾经(4)同“耳”,相当于“罢了”。 9.(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0. 熟能生巧。 11.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12.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二、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断2处)(2分)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 是。[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 是。(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卖油翁诗词五首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卖油翁诗词五首练习题 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3课《卖油翁》 24课《诗词五首》 ? 一. 学习重点: 1. 熟读《卖油翁》理解其中的道理掌握成语“熟能生巧”。 2. 熟知两课相关的文学常识。 3. 熟读诗词五首,理解意思掌握每首中的重点句子。 ? 二. 和老师一起学: (一)学习23课《卖油翁》 1. 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选自欧阳修的《归田录》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 2. 读课、注音释义: 读课文第一节: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自矜(j īn ):自夸。 家圃(p ǔ):家里射箭的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 睨之: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发矢(sh ǐ):射出箭。 微颔(h àn ):微微对此点头,略表赞许。颔:点头。 读第二节: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 了”。 忿然(f èn ):气愤愤地。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尔,你。安,怎么。轻,看轻,轻视。 酌(zhu ó):倒。 覆:盖。 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徐:慢慢地。 沥之:注入葫芦。 3. 结构分析: 第一段:射箭???][略表赞许之之、久而不去,但微颔卖油翁:释担而立、睨此自矜世无双、射于家圃,以陈康肃:擅长射箭、当

第二段:酌油 (认输) 之 陈康肃骄傲自满笑而遣 道理 惟手熟尔 结论:我亦无他 入,而钱不湿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以钱覆其口 表演:取葫芦置于地, 油翁答:以我酌油知之 傲气十足 无射! 康肃忿然说:尔安敢轻 评价 但手熟尔 油翁答:无他 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问:汝亦知射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学习24课《诗词五首》 第一首《观沧海》 1. 文学常识: 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自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 诗的主题: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其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 重点诗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文: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浩瀚的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 分析:这四句诗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效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 1. 文学常识: 作者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题中的“次”一般注本都作“停泊”讲。但细解诗意,应理解为“经过”因为从颔联即可察知,诗人所乘之船是在江中行驶的。 2. 主题: 《次北固山下》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3. 重点诗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译文: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过时,江上已呈露春意。 这两句诗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珍趣。 ? 第三首《望岳》

人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总结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中考考点汇编 一、原文呈现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文章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三、文学常识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重点字词及句子理解 (一)重点字词 1.陈康肃公善射善:善长 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

3.尝射于家圃尝:曾经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 5.睨之睨:斜着眼睛看 6.久而不去去:离开 7.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矢:箭 8.但微颔之颔:点头 9.但手熟尔但:只是 10.康肃忿然曰忿然:生气的样子 11.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轻视 12.以我酌油知之以:凭借 13.以钱覆其口以:用 14.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5.因曰因:于是 16.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二)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通“勺”,勺子 2.惟手熟尔 尔:通“耳”,罢了 (三)古今异义 1.但

卖油翁中考练习及答案

2009年福建省宁德市[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 a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知识点

卖油翁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通假字 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 二、一词多义 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 三、词类活用 1.陈康肃公善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2.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3.汝亦知射乎: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技艺。 4.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看轻,轻视。 四、古今异义 1.尝(1)古义:曾经(2)今义:尝试、品尝 2.但(1)古义:只是(2)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3.安(1)古义:怎么(2)今义:安定;平安,安全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尝射于家圃”,即“尝于家圃射”。 2.省略主语:“自钱孔入”,即“(油)自钱孔入”。 知识点: 1.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谥号“文 忠”。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写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 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或者:形象的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与人”的道理。) 4.人物形象: (1)陈尧咨:善射,并以“以此自矜”,得意洋洋、骄傲自满。 (2)卖油翁:不卑不亢,谦虚沉稳,表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态。 5.作者塑造卖油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不仅仅是以熟练的酌油之技来展示熟能生巧的道理,也不是以其沉稳从容来对比反衬陈尧咨的恃才傲物。卖油翁在文中更是以一名说教者的身份出现的。他是“翁”而不是“郎”,所以在年龄、阅历上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和见多识广,同时还有时间沉淀的老练内敛,更有醇熟的酌油之技,这些都是老头儿说教的资历。所以在文武双全、射艺高超的陈尧咨面前才会从容自若,不动声色的说教。说到底,真实的卖油翁不是谦虚的,实际上他是一个自得、自负、自以为是的老头。他是一个作者精心塑造的“说教者”,他没有谦虚,也不应该谦虚。 6.文中有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答:卖油翁是主要人物。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知识点梳理(教学用)

《卖油翁》知识点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 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词句注释 1.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善射:擅长射箭。 2.以:凭借。自矜(jīn):自夸。尝:曾经. 3.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4.释担:放下担子。释,放。而:表承接。 5.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去:离开。 7.发:射,射箭。 8.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不过。颔之,就是”对之颔”。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知:懂得,知道。精:精湛,高明。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但,只,不过。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fèn)然:气愤愤地。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12.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形容词作动词用。 13.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斟酒,这里指倒油。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4.覆:盖。 15.徐:慢慢地。沥之:注入葫芦。沥,注入,滴入。之,指葫芦。 16.惟:只,不过。 17.遣之:让他走,打发。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一、文学常识:

(完整版)卖油翁练习附答案

《卖油翁》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著名文学家,_______之一。《卖油翁》选自_______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 唐宋八大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字注音 自矜()家圃()发矢()微颔()忿然() 酌()沥之()睨之()尧()咨()杓() 三、解释下列词语: 1. 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 2. 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_ 3. 尝射于家圃尝:_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 _ 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_ 睨:________ 久:_________去:_________ 5. 但微颔之但:________ 颔:________之:________ 6. 无他,但手熟尔他:______但:______熟:______ 尔:________ 7. 尔安敢轻吾射安:________轻:________射:________ 8. 以钱覆其口覆:________ 9.康肃忿然曰忿:________ 然:________ 10. 唯手熟尔________ 11.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 1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______杓:______酌:______沥:_______ 之:______ 四、翻译句子。 1.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原文填空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____________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 ” (7)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________ 的态度。 (8)文中点明主题的一句话是________ ,说明了________ 的道理。 六、简答题。 1.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卖油翁测试题

《卖油翁》测试卷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0分) ⑴陈康肃公:⑵善射:⑶自矜:⑷圃:⑸释: ⑹睨:⑺但:⑻颔:⑼熟:⑽尔:⑾忿然:⑿安:⒀轻:⒁以我酌油知之:⒂覆: ⒃徐:⒄杓:18遣: 二、翻译下列句子(30分)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5、无他,但手熟尔。 6、尔安敢轻吾射! 7、以我酌油知之 8、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9、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0、康肃笑而遣之 三、一词多义。(13分) 以:①公亦以此自衿②以我酌油知之③以钱覆其口④徐以杓酌油沥之之:①睨之②但微颔之③以我酌油知之 ④以杓酌油沥之⑤康叔笑而遣之 而:①释担而立②久而不去③而钱不湿④康叔笑而遣之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五.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康肃公/善射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尔/安敢轻吾射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六、填空。(26分) 1、《卖油翁》的作者是代的。 2、出自这篇课文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在今天的解释是:。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4、面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现陈尧咨态度的句子是、、、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的态度。 七、这篇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借此想说明什么道理?(7分)

卖油翁阅读理解及答案

(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15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我酌油知之。 2.(5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3.(5分)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 (二) 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5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我酌油知之。 5.(5分)“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字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 6.(5分)文中的“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请写出本文作者欧阳修的谥号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15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成语故事测试题带答案

《成语故事》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B) 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D叶公好龙 2、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B ) A 曹植B孔子C 张良D司马睿 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B )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杏林春满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A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 A文与可B南郭先生C董奉D张僧繇 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识、技能很高(A ) A升堂入室B生吞活剥C黔驴技穷D寻章摘句 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D ) A 妙笔生花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画龙点睛 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D ) A请君入瓮B掩耳盗铃C胸有成竹D狐假虎威 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A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D ) A叶公好龙B呆若木鸡C胸有成竹D妙笔生花 10、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A )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食 二、填空题 1.“运筹帷幄”出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别人的圈套。 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 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有个南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