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绝密

精品项目咨询

尚义天弘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尚义天弘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天弘生态园座落于尚义县八道沟镇,山清水秀,地域辽阔,草原风情。

建设规模:

淇河农业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蔬菜的种植与销售,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500亩。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3年

建设内容:

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书法笔绘绘画创意展示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建设滴灌系统,发展蔬菜种植和温室种植;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5)修建配送中心,冷库和保鲜库;

(6)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7)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8)运用圈养方式到养殖业中,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第二期工程计划:

(1)兴建及餐饮、棋牌、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草原风情区、果蔬采摘区、温室

观光植物区、书法笔绘绘画创意展示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和营销网络。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丘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无公害种植和散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区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和北京市场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1.4资金构成

项日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0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3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河北省农业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 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十八大后2013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1.3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

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尚义县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吃穿以外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

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河北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臵。张北地区一年中半年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蔬菜在北京反季节上市,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河北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都有独特的地方。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而尚义县有红山文化,长城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有丰富的山川丘陵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距京城288公里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风光秀丽。因此,决定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蔬菜种植与销售,肉\菜配送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500亩。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 2 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足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2.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型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一)区域背景分析

1、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热点

美国未来学家甘赫曼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预言为“休闲时代”,旅游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我国旅游业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体验旅游等中高端旅游形态升级。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在2012年我国度假旅游收入已达到9000多亿元人民币,占旅游总收入的60%。

2、政策机遇带来旅游业的大发展

尚义县政府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在关于加快尚义生态区发展若干政策中对土地、财税、融资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在县政府提出的旅游发展策略下,本规划区所在的生态区成为地区建设的重点项目,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3、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基础,发展潜力巨大

尚义县位于燕山和喜马拉雅山作用下的坝上和坝下张北地区,融汇山地、浅丘、平原、河流、湿地等多种自然要素于一体,自然风光旖旎;同时尚义县历史悠久,是游牧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胜众多,古迹荟萃之地。也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优越的区域条件,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客源的保证

尚义县地处晋冀蒙区域中心,距周边地区张家口,呼市,大同,二连等一、二级城市较近,距宣化古城和萄葡酒基地,地热温泉度假村,辉腾,坝上草原等景区更近.草原资源景观等周边文物古迹,能够吸引大量的旅游客源。

5、区域交通条件改善,推动生态园开发建设

尚义距京包铁路、张石高速,京藏高速公路和110国道较近,宣大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铁路、公路交汇,已成为晋冀蒙“十”字交通中心。规划区内快速通道的建成及规划的多条高速公路,强化了生态区的南北走廊,对于改善规划区原有交通条件,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随着多条高速的开通,尚义到北京3个小时,生态区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区域交通条件,生态园区将成为北京城市人度假休闲的后花园、京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2.3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

2 3 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一、自然条件

(一)生物

1、植物

尚义生态区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呈多样性分布,大青河,二龙河,时令河,鸳鸯河及其流域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拥有植物百余种。

2、动物

拥有兽类野生动物,鸟类,爬行类,水生、两栖类,昆虫类。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等多种。

(二)地形、地貌

生态园区地处坝上地区,地势南低北高,大部分属低山丘陵,山体海拔1700米,一般相对高差100-300米.县域内最高高程点位于海拔高度约1800米,最低高程点位于张北县交界海拔高度约为1050米,山区多形成台阶式地貌,沟壑纵

横,透水性强,行走和攀登极为有利,植被发达。

(三)矿产资源

尚义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10大类40种矿产资源.

(四)气象、气候

尚义生态区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气候独特,蕴藏潜力巨大,雨热同季。年适宜气温4-9月,年降水量350-420mm,多集中在(6、7、月)无霜期一般为100-120天,冬季较冷。

(五)水文;

尚义水资源丰沛,分布广阔。境内坝上区有大青河、二龙河两条内陆时令河和鸳鸯河;坝下区有三级支流一条(东洋河),四级支流12条,五级以下河道114条,均属海河水系。东洋河在尚义县境内长44.2公里,其上有瑟尔基河、银子河、永胜地河、勿乱沟河等大支流汇入。境内地表水来自天然降水和东洋河、银子河流入的过境水。全县年均降水量413.6毫米,总降水量10.89亿立方米,除蒸发和渗漏外,平均径流量35.7毫米,自产地表径流量9387立方米/年,可满足工农业生产需求。由于降水量和地形、植被的差异,地表径流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坝下多于坝上,中部多于北部。地下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补给,储量为7084万立方米/年,其中可开采量4865立方米/年,地下水质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三个类型。其中淡水分布占全县总面积的61.3%,适宜农灌和人畜饮用。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一)历史文化

县名蕴含“崇尚礼义”之意。据《张北县志》记载:尚义县境,秦时为代郡北境,西汉属代郡且如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城西北部);东汉为匈奴、鲜卑游牧地;三国魏、晋为鲜卑族;北魏为柔玄镇(治兴和县西壕堑一带)地;东魏、北齐为怀荒镇(治今张北县城)地;隋为雁门郡北境;唐为突厥、库莫奚,契丹游牧地;五代时为契丹地;辽属西京道奉圣州,金属西京路宣德州柔远县(治今张北县城);元为威宁县(治今南壕堑一带)。属中书省兴和路;明属兴和守御千户所及鞑靼诸部落牧地;清初沿旧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属张家口理事同知及抚民府厅,乾隆至光绪年间垦殖日众,渐成村落;民国二年(1913年)改属张北县,民国四年(1915年)北部划属商都垦务行局,民国七年(1918年)改属商都县第二行政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把商都县二区及三、五区各一部(今大青沟、大营盘、大苏计、哈拉沟、后石庄井公社)划出,在大青沟建尚义设治局(尚义,寓提倡礼义廉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被日伪侵占改

设治局为尚义县,一九三九年九月伪蒙疆政府成立,尚义属察哈尔盟(1943年)张北县西区(今县境南部、中部十一个公社)划归尚义县,伪县公属由大青沟迁至南壕堑;一九四五年我军第一次解放,次年战略撤城,一九四八年二次解放,建尚义县人民政府(驻南壕堑)属察哈尔省,一九五二年划归河北省,一九五八年并入张北县,一九六0年划归商都县,一九六一年五月恢复尚义县制。

1、主要历史风貌区

尚义近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适宜优质蔬菜种植和农作物营养积累。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风力资源稳定、丰富,是华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旅游独具特色,境内拥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生态观光三种旅游类型。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裕,劳动力资源充足。所有这些都为开放的尚义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主要文物古迹

大青山一带,一直是鲜卑族重要的活动地域。鲜卑族在尚义一带的文化遗存,主要有以下方面:

⑴檀石槐王庭

位于大青山区石房沟的石房遗址,是檀石槐单于庭遗址所在。

⑵鲜卑墓葬

位于大青山区的叭沟。有墓群。

⑶北魏早期摩崖石刻

在大青山西麓离尚义县城10公里处,有一处摩崖石碣。碑石呈馒头状,与群峰浑然一体,质地为花岗岩,通高3米,底宽5米,顶宽3.9米,通厚1.3至1.9米。碑文共发现十一行,为汉字魏书,其中一半属于鲜卑文物,为礼祭北魏先皇列祖刻石;一半属于元代刻石,为至正壬寅年间记事。

3、主要文化渊源

尚义县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的新石器遗址,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明长城蜿蜒于坝下贵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至今保存犹为完好。尚义境内自然景观古厚真璞,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面貌,是都市人避离喧嚣,亲和自然的最好去处,同时也是影视外景拍摄的理想场地。每年盛夏,

南方炎热难当,这里清风习习,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尚义县是避暑和旅游的天然胜地。到这里旅游,不仅可以避暑纳凉,还可以领略到苍茫草原的独特景观,追寻北方游牧民族的足迹,观赏坝上的名胜古迹。境内西北部的五台蒙古营是河北省唯一保持蒙古族语言和习俗的纯蒙民牧业村。营子里10万亩草滩上牧草摇曳,百花吐艳,牛肥羊壮;察汗淖尔湖浩渺无边,水鸟翔集;蒙古包里牧歌悠扬,奶茶飘香,品一口蒙古式的手把羊肉,令人心生旷达情怀。人文历史旅游以明长城遗址和贲贲淖旧石器遗址为代表。明长城位于坝下棍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是明代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史称外长城。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位于大青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

人文历史旅游主要以明长城遗址和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以及石人背历史遗迹为代表,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

明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位于坝下桂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为明代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史称外长城,也称边墙山,风貌遗迹至今保存犹为完好。

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

尚义县石人背地质公园位于套里庄乡东南14公里处,距张尚公路15公里,属坝上高原与坝下山区的结合地带。境区内群山起伏,怪石嶙峋,石人、石象、石雕、石龟、石鼠、石蛇等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再加上石人泉天然矿泉水和辽金时代的将军墓、附马坟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景区开发频添了无穷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是一处含苞待放亟待开发的理想旅胜地。

生态旅游以察哈尔私人牧场、青湖旅游度假村、鸳鸯湖生态植物园、桂沟山自然风景区和大青山森林公园为代表。

(二)经济状况

尚义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3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强县富民主题,艰苦创业,奋力攻坚,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以风力发电为主的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农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初步形成了蔬菜、畜牧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城镇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发生了历史上成效最大、群众最为认可的变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

织的执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尚义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总结了历届县委的发展思路,辩证分析、重新审视全县的优劣势,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从地处环京津贫困带,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出发,确立了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重点发展风力发电、以膜下滴灌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以优质肉类产品为主的特色养殖、规范规模化矿产开发和围绕草场改良发展以私人牧场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五项产业,同时,根据区域位臵、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分类推进南、北、中三个经济集聚区发展。南部是坝下浅山区,围绕红土梁煤矿、集张铁路、白郭公路,发展矿业开采加工和物流业;中部以县城为中心,建设山水型生态城镇,发展风电、生态旅游产业;北部是坝上草原丘陵区,主要发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农畜产品深加工以及商贸流通等。

绿色生态立县,把尚义打造成京津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农副产品基地。尚义县土地资源丰富,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生态农业等工程的实施,使这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2000年到2005年短短的五年中,这县的林木就发展到了137万亩,相当于从建国初到2000年这50年的3倍,并且林木的保存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植树的同时,这县从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还在林间种植了大量的优质牧草,充足的草资源再加上禁牧舍饲的政策,为这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助禁牧舍饲,这县大力调整畜种结构,压缩马属畜,淘汰山羊,发展肉用牛羊等优良畜种。全县以石井乡为改良基地,投资280万元,建起了占地100亩的种羊场,引进澳大利亚的五角倒赛特、萨福克、美丽奴等一批优质种公羊,进行改良,提高了羊的商品率。全县还建起了牛改中心,引进冷冻精液,对乳肉兼用的母牛进行改良。还大力推广“四良”养殖技术,努力推进舍饲、饲草饲料加工进程,积极实施胚胎移植和肉用牛羊改良技术,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通过几年的良改,全县畜牧业的商品率提高到了80%,素称“铁杆庄稼”的畜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目前,全县牛发展到5.7万头、羊发展到28万只。每年向市场提供食肉1500吨,禽蛋3000吨,鲜奶1600吨。不仅建成了北方重要的肉食品基地,而且大批种羊还实现了外调,畜牧业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5%。大量的林草还发展起了草产业,兴起了草业加工业,每年全县有600吨饲草实现了外销。

香口蘑是尚义及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著名特产,素有“蘑菇王”、“草原明珠”之称,因为它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营养保健食品,菌肉肥厚,香味浓郁,口感滑嫩,风味独特,所以成为极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新宠。目前,产品热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海口等大中城市。

绿色工业富县,大干快上风电业,剑指全国风电第一。尚义县长期受蒙

古冷高压控制,处在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冷高压南下的必由风道上,再加上该县坝上和坝下特殊的地形对自然风产生的加速会聚作用,自古大风甚多,是全国少有的风能集中区。据测风资料显示,全县1500多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300米以上的地域上,10米高空年均风速在每秒6米以上、年均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200瓦以上,70米高空年均风速在每秒7.8米以上、年均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390瓦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根据华北电力设计院特邀电力专家组的评估结论,县域所在地属风能资源丰富区,风的品质非常好,绝大多数时间内风速处于可利用范围内,所在地属风能资源丰富区。2002年11月,尚义县协同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大满井一带,选择了6个测风点,建立了6座测风塔,进行了实地测风。测风塔的高度分别是10m、55m、65m、80m,分别观测10m、55m、65m、80m四个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风功率密度和风能密度方向等。通过有关专家对测风数据的处理分析证实,尚义的风能资源一年四季都很丰富,且风向稳定,年均风速可达6.0m/s以上,风功率密度可达200w/平方米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都很好,且风向稳定。依据国家对风能资源最佳区、较佳区、可利用区、贫乏区的划分标准衡量,尚义县属风能资源最佳区,极具开发价值。

2003年初与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开始“对接”,2004年7月国华尚义风电3.45万千瓦一期工程开工,2005年10月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由于风力资源好,合作愉快,北京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和尚义县于2004年6月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举行了又一签订仪式,将规划总容量增加到100万千瓦,总投资达90亿元。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前两期工程累计8.4万千瓦,今年完成三期工程4.95瓦,并做好四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到2020年完成总体目标。为了加快风电的推进速度,2007年3月8日,尚义县与位列全国五大电力集团之首的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的总投资50亿元、建设规模50万千瓦的龙源尚义石人、麒麟山风电项目正式签约。今年5月4.95万千瓦的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年底并网发电。目前,尚义风电实现并网发电8.4万千瓦,今年底全县风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8.3万千瓦,力争实现20万千瓦。良好的风力资源,已有10使多家具备相当实力的大公司纷纷抢滩尚义风电。目前,已与北京国华、国电龙源、中水投、爱尔兰安粹等10多家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签定了开发协议,总开发规模达485万千瓦,总投资442亿。到2010年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80万千瓦,将成为全国风电第一县。

今后尚义将按照既定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把以“五业”为支撑的生态经济有所侧重地抓出特色和亮点,在“两圈”中抢占一席之地。在风能资源开发上,要抢抓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把风电产业做强做大,到“十一

五”末,全县风电开发总规模至少达到60万千瓦,力争达到80—100万千瓦,实现“全国风电第一县”的目标;在节水农业上,要在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效节水模式,进一步推广普及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到“十一五”末,膜下滴灌推广面积要达到10万亩,占到全县水浇地总面积的63%,此外,将特色养殖、矿业开发、生态旅游等产业做大做强,使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尚义早日呈现。

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明长城蜿蜒于坝下贵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至今保存犹为完好。尚义境内自然景观古厚真璞,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面貌,是都市人避离喧嚣,亲和自然的最好去处,同时也是影视外景拍摄的理想场地。每年盛夏,南方炎热难当,这里清风习习,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三)基础设施状况

尚义距京包铁路、张石高速,京藏高速公路和110国道较近,宣大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铁路、公路交汇,已成为晋冀蒙“十”字交通中心。规划区内快速通道的建成及规划的多条高速公路,强化了生态区的南北走廊,省道S401与连接新老城区的快速通道贯穿生态区,贯穿生态区,现状道路多为6-10米硬化道路,连接各村庄,道路网络复杂不成体系,不能很好的完成联系交通的功能。

生态区有220KV变电站、35KV变电站,地下水资源丰富.

三、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极具条件。境内自然风貌南北迥异,以坝缘为界,坝下林壑森秀,山石盘郁,坝上天高气爽,人情醇厚,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于此交融,流漾着独特的地域气息。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北大滩"雄沉宏阔,一望无垠,草丰水美,牛羊肥壮,俨然一幅草原画卷。

境内拥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生态观光三种旅游类型,近年来,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五台蒙古营是河北省唯一保持民族语言和习俗的纯蒙民牧业村,周围10万亩草滩野芳争妍,察汗淖尔澄静如练。初具规模的度假村设施齐全,蒙古民族的文化符号一应俱全,在这里纵马扬鞭,听歌赏舞,品食奶茶和手扒羊肉,可充分感受马背民族的剽悍与豪放。坝下贵沟山峰回路转,林木蓊郁,有原汁原味的天然植被。夏秋之季,黛绿参天,幽深莫测,狍、兔、山鸡等野生动物出没于山间,每年约有游客数千人次慕名而至。县境内的大青山属阴山余脉,海拔1919米,孤峰突起,山势险峻,夏秋之季,火红的沙棘、山丹花漫山遍坡,登临者络绎不绝。

尚义县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的新石器遗址,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明长城蜿蜒于坝下贵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至今保存犹为完好。尚义境内自然景观古厚真璞,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面貌,是都市人避离喧嚣,亲和自然的最好去处,同时也是影视外景拍摄的理想场地。每年盛夏,南方炎热难当,这里清风习习,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尚义县是避暑和旅游的天然胜地。到这里旅游,不仅可以避暑纳凉,还可以领略到苍茫草原的独特景观,追寻北方游牧民族的足迹,观赏坝上的名胜古迹。境内西北部的五台蒙古营是河北省唯一保持蒙古族语言和习俗的纯蒙民牧业村。营子里10万亩草滩上牧草摇曳,百花吐艳,牛肥羊壮;察汗淖尔湖浩渺无边,水鸟翔集;蒙古包里牧歌悠扬,奶茶飘香,品一口蒙古式的手把羊肉,令人心生旷达情怀。人文历史旅游以明长城遗址和贲贲淖旧石器遗址为代表。明长城位于坝下棍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是明代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史称外长城。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位于大青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

(二)人文资源

人文历史旅游主要以明长城遗址和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以及石人背历史遗迹为代表,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

明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位于坝下桂沟山南缘,全长2350米,为明代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史称外长城,也称边墙山,风貌遗迹至今保存犹为完好。

贲贲淖新石器遗址位于大青沟镇贲贲淖村西300米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坝上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遗址,现已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类蚌红陶、泥质红陶和北方近代文化时期的灰陶。

尚义县石人背地质公园位于套里庄乡东南14公里处,距张尚公路15公里,属坝上高原与坝下山区的结合地带。境区内群山起伏,怪石嶙峋,石人、石象、石雕、石龟、石鼠、石蛇等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再加上石人泉天然矿泉水和辽金时代的将军墓、附马坟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景区开发频添了无穷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是一处含苞待放亟待开发的理想旅胜地。

生态旅游以察哈尔私人牧场、青湖旅游度假村、鸳鸯湖生态植物园、桂沟山自然风景区和大青山森林公园为代表。

尚义四景

尚义县四景即“琴堂三峰”、“萧寺疏钟”、“鸟声穿云”和“东山观日”。前二景为文人附会,现在已无多少观赏价值;“鸟声穿云”因尚义“老虎山一带产百灵鸟,且较他处为佳,每当天气清和,则鸟声断续,堪以冶情”而得名;“东山观日”因“自东山高处远望,日出映射,(安固里)淖中光彩夺目,大有泰山日观峰之景”,因以得名(《察哈尔通志〃卷四〃尚义设治局疆域〃古迹》)。老虎山现属八道沟镇,东山现属石井乡。

古洞

《察哈尔通志〃卷二〃张北县疆域古迹》:“南壕堑村西二里,有大小石洞各-。大洞深约一里,高约六七尺,宽丈余,内分四五支路。小洞与大洞无异,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惟略小耳”。即今大石洞和小石洞。现因采石破坏,洞口已被封死。

古墓

县境古墓主要有三处。一在狮子沟村。墓内有石碑一座,落款书“延祜六年岁次已未三月立”。延祜六年,即公元1319年,时臵元仁宗朝,为元代墓葬。一在大青山叭沟,有鲜卑墓葬群。依据鲜卑“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宋书》)的记载判断,当为鲜卑衣冠冢。一在南壕堑镇王茂沟。王茂沟即“王墓沟”,因相传葬有王而得名。旧有石人、石马、石桌等,现已破坏殆尽。不详何代墓葬。

北魏早期摩崖石刻

位于尚义城南10公里大青山区。详见《尚义文史资料(第三、四辑)》中《大青山史话》一文,此略。为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红山奇石

位于尚义县甲石河乡大红山。红山奇石,奇在其字。

在大红山顶的一块巨石上,奇迹般地保留着先人用特殊方法书写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写在一块嵌入山体的巨石上,大约有十余处之多。字体小如蝇头,大如拳头,遇水字现,水干字隐,令人扼腕称奇。因当地处于半干旱区,年降雨量较少,故平时难得一见。因此,无论官方正史,还是地方史志,对此均未做只字记载,只有当地土著,对此有所了解。故此奇石的书写方法,书写年代,书法作者等,目前尚属历史之谜,均有待于人们去研究,去探索。

关帝庙

据《察哈尔省通志》记载,县境曾有关帝庙4座,,民国年间即已残破,今已无存。分别是:乌里雅苏台关帝庙(乾隆四十八年建)、合不庆关帝庙、陆合城关帝庙、毛忽庆关帝庙。

元碑

据《口北三厅志》,大青山后存有元代虞集所撰《威宁井氏先莹碑》一尊,《口北三厅志〃艺文志》有全文收录,多为歌功颂德之辞,有兴趣者可参阅,此略。

长城

位于县南境,与张北、万全、怀安诸县长城相连接,现存遗迹为明代长城,部分地段保存尚好。本人在《尚义文史资料》1-4辑已有涉猎,此不详述。

草原

县境内的察汗淖儿草原,又名五台草原,背靠察汗淖儿,湖光草色,鸟语花香,景色旖旎,气候宜人,是不可多得的纳凉、旅游、度假之地。该草场面积约13.9万亩,是内蒙古高原南缘最大的天然草场,为河北第一草原。河北省唯一保持蒙古民族生产、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蒙古族聚居村一一五台蒙古营,就座落在这里。美丽的草原,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草原歌手——一百灵鸟和著名的口蘑,就生长在这片绿色的原野上。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生态旅游是从20付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米的。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糨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而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

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态性功能。随若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问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同”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狡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丁,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3.1)。

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剌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例如“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计投资6亿元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部属此类的代表。表3.1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

3.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

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阶段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见表3. 2):

3.1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1.观光农业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荼,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别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化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公园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谜你型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

3.教育农业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的位臵建设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5.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3.1.5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见表3.3):

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

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

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

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表3.3观光农业园功能四分区方案

3.1.6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

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人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日标”的实现。

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制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章程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章程范本,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 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依据《 * 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和***共同出资设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全体股东讨论,并共同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公司的名称和住所 第一条公司名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第二条公司住所:***************************** 第二章公司经营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及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对养殖业的投资,农业技术开发、转让,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研究、转让,林业机械种植、机耕、挖穴,花卉、不再分包装种子、肥料、农业机械、农具、农副产品(除粮油)的销售。(上述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 * 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在申请登记前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第三章公司注册资本 第三条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伍佰万元 第四章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股东未按照出资表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 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条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第六条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置备股东名册。 第五章公司的机构及其生产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第七条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利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执行董事、监事,决定有 关执行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审议批准执行董事的报告; (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对公司对外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作出决议。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名称 (4) 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4) 三、项目概况 (6) 四、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7) 一、地理概况 (8) 1、地理位置 (8) **市**县地处华东地区,位于江苏省中北部,东临周总理故乡淮安市,西接项羽故乡**,北靠虞姬故里沭阳县,南濒风光秀丽的洪泽湖,古老的京杭运河穿境而过。**的城市名片是“泗水古国、杨树之乡、运河新城、宜居家园”。 (8) 2、自然状况 (8) 5、形象定位 (9)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9) 1、**桃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9) 2、**桃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10) 3、**桃源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11) 4、**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 (12) 5、合理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拓展乡村旅游 (13) 第三章**桃源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

思路 (14) 一、**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22) 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22) 2、**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24) 二、**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25) 1、旅游要素 (26) 3、经济效益 (27) 第五章技术方案 (28) 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 (29)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30)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31) 二、结论与建议 (31)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桃源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研报告 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桃源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工程座落于江苏省**市**县众兴镇,阡陌纵横,交通便利,风景秀丽。 2、建设规模: **桃源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以及新能源示范应用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突出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概念;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新能源领域专家为技术指导,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旅游观光休闲,以及太阳能清洁能源示范应用于一体,总面积约为460亩。 3、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30个月 4、建设内容: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江苏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并成为江苏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报道,太湖流域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有一半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本文以果园中“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为例证,为广大农业用户展示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沼渣、干撒式发酵床养殖猪和鸡以及沼液滴灌,生态沟渠(塘库)的构建等关键农业技术在该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1、模式表达式:“果猪配套+果鸡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 2、果园建园关键技术 园地选择:果园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允许畜禽养殖的集中连片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块。 规划布局: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种植区域、养殖区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设施的科学规划。 梨树种植: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果园生草:采用自然生草法。充分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或选种豆科绿肥或牧草,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一般果园杂草长到20-30cm时进行刈割,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20cm。 3、养殖小区建设关键技术 养殖小区布局:一般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远离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口位置;较大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园区中间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粪便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便利。一般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角落处;较大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中间位置。 养殖密度:生猪平均养殖配比75-90头/hm2,可以一半采用干湿分离圈舍,另一半采用干撒式发酵床技术建立圈舍。 圈舍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 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建舍,其他干湿式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的设施配套。 鸡舍建设:一般6.67hm2的果园,在果园的角落建设标准化鸡舍,面积较大的果园在果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二合一)

观光生态园规划设计 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 1.3 生态示范作用不强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1.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3]。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推广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建设鄱阳湖生态农业区(曹)

推广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建设鄱阳湖生态农业区 曹建祥 “一栏猪、十亩田,一笼鸡、过好年”,这是几千年以来庄稼人小农经营的一个缩影,它既反映传统养殖对庄稼生产的重要性,也说明养殖业是增加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可现在不同了,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转移进城,传统种植养殖业已经逐步转向规模化、专业化,种养业经营主体基本分离,种田的用化肥,养殖的靠饲料,种养脱节既造成资(肥)源浪费,又加重了环境压力,甚至造成污染。 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是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也是惠及全省人民及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农业、农村是生态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转变和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打造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区,是时代赋予农业部门的新使命。 一、现阶段种养分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种植和养殖业是构成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传统农业中,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食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源。两者紧密相联,循环利用。但是随着现阶段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大批农民转移进城,农村家庭传统养殖基本萎缩,尤其是我省养猪业,规模养殖场迅

速发展,以新余市为例:2009年全市生猪出栏71.3万头,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808户,存栏能繁母猪3.35万头,出栏生猪55.5万头,分别占全市存栏母猪、出栏生猪的53.4%、77.8%。在808户规模养殖户中,种养结合的不到15%,而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10户,出栏生猪占全市近50%。 从种植业讲,除了受耕地限制,规模种粮、菜的发展速度不如养殖业,但以开发山(旱)地发展经济作物为主的规模种植户比比皆是。全省果业、茶叶、油茶、药材等经济作物(经济林)产业布局、区域特色明显,基本在红壤丘陵地带,土壤条件差,除赣南果业部分农户采用“猪—沼—果”模式外,大部分规模种植户生态种养结合不够,有机肥缺乏。以新余果业为例,全市100亩以上果业规模种植户551户(500亩以上46户),占全市果园总面积的83%。全市果园养猪年出栏6万头,只占全市生猪年出栏8.4%。全市80%果园缺乏自给有机肥,而真正做到猪—沼—果的不到5%。当前,种养业规模化生产已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养殖业排污问题,80%以上养殖场,不兼种植,尤其是养猪业,大部分没有标准排污设施,部分养殖场既使近几年已经列入生态养殖小区和大型沼气工程项目支持,实施了改造(全市06年以来共40家)。由于猪场与种植区太远,沼肥、沼气也基本没有合理利用。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经济效益:1、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2、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

3、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4、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和打骂”的陈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旧面貌。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经济效益: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现有规模: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具体形式: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

休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休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某市休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1.1.3 项目性质 新建。 1.1.4 项目建设地点 某市叶坪乡黄沙村。 1.1.5 项目主要产品及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 项目主要产品有生猪、土鸡、鱼、特色瓜果、蔬菜等,提供钓鱼、采摘、观偿、特色饮食、休闲观光等服务;达产期拟年产生猪3000头、土鸡2000万羽、鱼50吨、瓜果600吨、特色蔬菜100吨;日接待顾客能力500人次。 1.1.6 主要建设容和规模 新建生态养殖区:包括20亩生猪养殖场、林下套养土鸡,30亩休闲渔业区;生态种植区:包括休闲生态瓜果蔬菜园100亩;休闲娱乐区:包括农家乐餐饮服务区20亩、游乐中心30亩。 1.1.7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第一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61.5%,即1520.6万元,第二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38.5%,即953万元,并试运营。 1.1.8 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规模3520.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3.6万元,流动资金1047万元.业主自有资金和吸纳股金1520.6万元,申请政策性专项扶助资金2000万元。 1.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年均销售收入(万元) 4461 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 2781.4

年均利润(万元) 1859.6 投资利润率(%) 52.82 税后财务部收益率(%) 34.1 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 8742.3 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年) 5.1(含建设期2年) 1.1.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该项目是某市休闲生态农业示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建设项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及地方政府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某休闲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为休闲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示推动作用,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致富,而且项目承建主体能以项目为支撑,得以发展壮大。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等特点。 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各项效益指标均可接受,业主已为项目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建议上级对本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在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 1.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敏感性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效益对产品销售价格和经营成本较为敏感。建议项目承建单位,在项目投产后一定要加大产品宣传和营销力度,抓好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做到以质取胜。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党和政府有关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 (2)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 (3)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5)《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6)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 (7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江苏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并成为江苏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报道,太湖流域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有一半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本文以果园中“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为例证,为广大农业用户展示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沼渣、干撒式发酵床养殖猪和鸡以及沼液滴灌,生态沟渠(塘库)的构建等关键农业技术在该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1、模式表达式:“果猪配套+果鸡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 2、果园建园关键技术 园地选择:果园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允许畜禽养殖的集中连片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块。 规划布局: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种植区域、养殖区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设施的科学规划。 梨树种植: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果园生草:采用自然生草法。充分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或选种豆科绿肥或牧草,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一般果园杂草长到20-30cm时进行刈割,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20cm。 3、养殖小区建设关键技术 养殖小区布局:一般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远离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口位置;较大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园区中间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粪便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便利。一般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角落处;较大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中间位置。 养殖密度:生猪平均养殖配比75-90头/hm2,可以一半采用干湿分离圈舍,另一半采用干撒式发酵床技术建立圈舍。 圈舍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 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建舍,其他干湿式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的设施配套。 鸡舍建设:一般6.67hm2的果园,在果园的角落建设标准化鸡舍,面积较大的果园在果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 概念说明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它不单纯着眼于单年的产量,单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中国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由“产量型”农业转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现在又开始迈进向生态型农业探索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生态农业- 基本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它不仅高度地函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又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三个效益”的统一,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 三是以科技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 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 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岀现了多种类型的 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 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 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 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 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 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 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 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 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方案4.doc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方案4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由于市场推动和服务体系的规范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发展在生态农业中是最迅速的,其资料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这里仍以有机农业为代表,对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美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有机农业还只是在零星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试种摸索,而现在己经发展到有机农场的规模化生产。 至今,有机农业一直是美国农业各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美国最大的农户组织是有机农产品促进协会,在册的有58个认证机构。据USDA经济研究局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1995 年约有5000户获认证的有机产品农户,耕种面积达36.9万hm2; 1997年共有49个州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经过有机认证的土地面积达54万hm2,其中有机农作物和有机牧草及草场的面积分别占63.1%和36.9%;和小宗蔬菜类作物的有机种植面积达到了其种植总面积的1/3以上从有机畜牧业生产来看,有机肉类和家禽的生产要滞后于有机农作物的生产,经过有机认证的肉牛、猪和羊的数量分别下降了35%, 65%和42%,而经过有机认证的奶牛和蛋鸡数量却分别增长了3.69倍和10.23倍。有机奶牛生产主要集中在纽约、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三个州,加利福尼亚、纽约和弗吉尼亚 州是有机家禽的主要产区欧洲各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有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据有关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986-1996年间欧洲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己从12万hm2增至120万hm2,年平均增长率达25%以

上。1999年欧洲有机种植面积达297万hm2,比1998年增加46.2%,其中英国增长率高达41.7%、意大利增长率为34%。瑞典、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丹麦、比利时和法国,其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增长率均在50-150%之间。2000年,欧洲主要国家有机 农业种植面积己达370万hm2,有机农场2000年己有近10万家。 据Kathleen Delate资料,20世纪末德国的有机农场占全部农场的2,意大利达到2,澳大利亚10%。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联盟12国的部长们2001年5月签署了“哥本哈根宣言”,提出和呼吁制订一项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德国部长Renate Kuenasl表示将在10 年之中使德国的有机农业达到农业总量 的1}5[156-158] o 据国际贸易中心 2002年2月调查,全世界有机管理用地己达到1700万hm2, 各大洲有机管理的面积分布大体是大洋洲44.2,欧洲24.8,拉丁美洲21.7,北美7. 7,亚洲0. 6,非洲0.4。面积最多的几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770万hm2,阿根廷280万hm2,意大利100万hm2,美国90万hm2,巴西80万hm2,德国54万hm2, 英国52万hm2。有机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较高的国家有列支敦士登18},瑞士9},奥地利8.6,意大利6.8,芬兰6.7,丹麦6.2,瑞典5.2,捷克3.9 %,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有机农业种植面积扩展迅速, 上述4国的种植面积占1996年欧盟有机农业种植总面积的近3/4,欧盟北部国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及生存之本。当前世界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农业产量的不断追求、化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要改变以往的种养模式,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才能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实行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已势在必行 1种养结合的定义 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养殖业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是指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皮、毛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种植业是指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业产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种养结合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作为有机肥的基础,为养殖业提供有机肥来源;同时,种植业生产的作物又能够给畜禽养殖提供食源[4l。该模式能够充分将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及良好的循环。 2家庭农场概述 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户家庭单独作为基本组织单位,自行解决市场、利润等问题,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其规模大多在1.33--13.33 hm2,以乡土乡亲农作艺术家的家庭农场为例,其生产的农产品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生产者自有品牌,并且建立了完整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更有保障。在我国,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为单位,从事适度规模、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并销售品牌农产品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在我国,家庭农场是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农户家庭组织的一种高级形式。近年来,十七大报告再一次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经营主体。为此,应当重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紧迫任务来抓。 3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 3.1牧草一作物一奶牛种养模式在牧草发达的地区,以乳制品企业为基础,建立以养奶牛为主体的牧草饲料作物杂粮奶牛种养模式,其模式的构成是根据奶牛营养标准配置耕地中种植牧草或饲料玉米的数量,而与奶牛配方精料有关的杂粮能够满足奶牛对配方精料的需要,奶牛排出的粪便经过无公害技术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饲草饲料,减少化肥施用量,既可以防止环境和土壤污染,又可保证奶牛产出的鲜奶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模式。 3.2粮一菜一猪种养模式 在养猪基础条件较好的农业区,由企业牵头带动农户建立以发展养猪为主体粮一菜一猪一体化的种养模式。此模式是按照猪的营养标准和要求配置相应耕地种植猪所需要的优质饲料,而饲料的种植不施化肥只施猪排出的粪便经加工处理的有机肥。此模式能够保证猪所用的青贮精料无公害,因此生产的猪肉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出现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1993年,在总结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财政部、林业局(原林业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七个部委,联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问题,力争通过改造坡耕地,推广垅沟栽培等技术,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大力推广“粮农-林果-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一大批农牧型、农果型生态户;推广农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通过实施“沃土计划”,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25度以上的陡坡地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批示以后,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农业部在三峡库区启动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把生态农业建设与三峡移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农业成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试点县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初步建立起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l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 %左右。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已有七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据对35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不完全统计,通过近五年建设,粮食总产年均增长8.42%,总产值年均增长7.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4%。同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与1990年相比,示范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在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典型。如延安市宝塔区原来是“三年二旱,十种九难收”,经过十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目前,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林草覆盖率达到50%,人均有2亩基本农田,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全区已有254个村达到小康,并涌现出168个生态百强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今后,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农业观光园投资计划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名称 (3) 二、项目单位 (3) 三、项目地点、规模、主要内容 (3) 1、项目地点 (3) 2、项目规模 (3) 3、项目主要内容 (3) 四、公司目标和宗旨 (4) 第二章市场分析 (4) 一、背景 (4) 二、SWOT分析 (4) 三、政策规定 (6) 第三章项目规划设计 (6) 一、项目内容 (6)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分 (7) 三、管理、服务、保障 (9) 第四章市场营销策略 (9) 一、营销理念 (9) 二、营销活动 (9) 三、营销资料 (10) 四、网络行销 (10) 第五章预算与收益 (11) 一、投资估算表 (11) 二、项目收益分析 (11) 1、社会效益分析 (11) 2、项目盈利分析 (11) 第六章项目评价 (12)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12) 一、结论 (12) 二、建议 (13) 附录 (13)

前言 20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的农业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面积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些园区内,主要栽植果树优良品种、稀有蔬菜和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和道路规划方面遵照了园林的规划原则与要求,有的还设立了一些园林艺术小品和其他娱乐服务设施。整个园区除生产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游览,于是农业观光园的雏形出现了。 农业观光园是将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项目

绿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发展规划 1温泉生态庄园——“温泉+休闲生态农庄” 按照“温泉生态庄园”的模式,将温泉资源与生态农庄开发有机融合,将实现双重目标: 一方面是有力发挥温泉资源的延伸利用价值,以地热营造温室,发展高附加值种养殖项目、温泉生态农业项目,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从单一的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迈进。 另一方面,生态农庄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温泉度假村的休闲环境,更可以利用生态农庄的设施载体,创造出极具特色的温泉泡浴场所。可以通过温室大棚的艺术化改造,成为温泉泡浴中心的核心场所,投资不大却极具特色,形成温泉与生态农庄结合的典范。 此种模式对于在非建设用地区域开发温泉度假村非常适用。 休闲农业园区趋向多元化发展,具体包括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几种类型。 1.1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基地 1.1.1生态大棚(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 山菜——冬季 时令蔬菜水果——夏季 特色农产品——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中 1.1.2肥料来源:周围养殖场的有机肥。达到环保低碳目的。 1.1.3农产品去向:自产自销,市场、超市 度假村及市区饭店 输出——出口、或出售到周边城市 1.1.4项目价值:本项目在增加农民基本收入的同时,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 民就业机会。并给周边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物质生活需求。利用荒山坡地,修建寺庙及旅游景点(小品),可在山谷 地区修建人工湖,旱季,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的供水来源;汛期,可将雨水 蓄积起来,起到防洪作用。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多元化模式转变,以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 1.2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的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结合的农业园区。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 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如采摘,以便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览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 1.3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儿童活动、自然教室等。 1.4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的场所。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是怎样变化来

休闲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性质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5 项目主要产品及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 1.1.6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1.7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 1.1.8 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1.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国家有关政策 2.1.2地方政策发展规划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 2.2.2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经营的需要 2.2.3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2.2.4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农村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项目区概况 3.1.1 地理位臵及区域范围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社会经济状况 3.1.4 项目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3.1.5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3.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2.1 政策环境 3.2.2 项目建设有较好的基础 3.2.3 项目位于XX白云岩旅游区内3.2.4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3.1 主要障碍因素 3.3.2 解决方案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4.1 建设单位概况 4.1.1 发展历程 4.1.2 现有产品 4.1.3 主营业务 4.1.4 企业制度 4.1.5 管理模式 4.1.6 人员结构 4.2 研发能力 4.2.1 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 4.2.2 技术依托单位 4.3 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