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兴趣低,虽然上课听得懂,可是成绩却上不去。针对以上情况,我就设置了一份学生问卷调查。期望通过该问卷调查,科学地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和原因,从而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而且也可以使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在XX中学八年级学生中进行,以问卷的形式,在八年级15个班中各随机选取了10人,总共15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现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每题选项的人数换算成百分比,统计的结果见下列各表。

三、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习兴趣与学习现状

1、你对思想品德课的感觉人数比例 %

A、非常枯燥31 20.7

B、一般69 46.0

C、比较有趣38 25.3

D、很有趣12 8.0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我首先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行调查了解。数据表明: 对思想品德学习感兴趣的为33.3%, 认为枯燥不感兴趣的占86.7%,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2、你觉得思想品德学习难学吗人数比例 %

A、很难学8 5.3

B、比较难学24 16.0

C、不难也不易78 52.0

D、不难学40 26.7

数据显示: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不是很难学(合计78.7%),认为难学的只占少数(21.3%),这表明,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品德的学习是比较简单的。

3、你目前的思想品德成绩人数比例 %

A、很好15 10.0

B、比较好32 21.3

C、一般85 56.7

D、很差18 12.0

数据显示:学生思想品德成绩不错的占31.3%,很差的只是占了12%,这与上一题他们认为思想品德不难学相符合。

4、你目前在学习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人数比例 %

A、概念理解8 5.3

B、解题思路33 22.0

C、做题方法46 30.7

D、实际运用63 42.0

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实际运用,占42%,其次是做题方法,占30.7%,再次是解题思路,占22.%,最后是概念理解,只占5.3%,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是理解课本的,就是不会实际运用。

5、你平时关注时事吗人数比例 %

A、经常关注14 9.3

B、偶尔关注57 38.0

C、老师上课说到时才关注75 50.0

D、从不关注 4 2.7

我们都知道,中考是要考时事题的。但是,经常关注时事的学生才占9.3%,老师上课说到时才关注的占50%,由此可见,学生还是很被动学习的。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6、在政治课上,你自己的听课态度如何人数比例 %

A、敷衍了事32 21.3

B、不太认真69 46.0

C、比较认真34 22.7

D、十分认真15 10.0

教师上课,是给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便于学生理解。所以,认真听课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重要方法。可是,数据表明:能够认真听课的学生只占32.7%,不太认真以及敷衍了事的占了大部分(67.3%),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并不重视听课,学习态度不端正。

7、在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人数比例 %

A、放弃不做17 11.3

B、请教老师22 14.7

C、请教同学68 45.3

D、自己思考后再做43 28.7

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是提高学业成绩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也不可以过分依赖他人,而是要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再做,实在是不会,再选择他人的帮助。在这里,数据表明,遇到困难时,大多数的学生第一时间就是选择他人的帮助,包括请教老师和同学,占60%,而能自己独立思考后再做的,占28。7%,放弃不做的,占11.3%,这表明还是有少数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困难就逃避,缺乏进取心。

8、你平时会有计划地看思想品德课本吗人数比例 %

A、没有作业就不看书40 16.7

B、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看书24 16.0

C、从不看书17 11.3

D、没有计划,很随意69 46.0

有计划的看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合理分配各科的时间,适时地进行复习,巩固知识。但是,由上表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计划地看思想品德课本,能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看书的仅占16%,由此可见,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9、你课下在思想品德上花费的时间人数比例 %

A、每天10——20分钟69 46.0

B、每天21——30分钟24 16.0

C、每天30分钟以上9 6.0

D、从不花时间48 32.0

不管哪一科目,都需要花时间来学习。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但是,能花上20分钟以上的学生只占22%,20分钟以下以及从不花时间的却占了78%,由此可见,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的学习。

10、在思想品德学科上,你有预习和复习的情况人数比例 %

A、经常这样做13 8.7

B、偶尔这样做48 32.0

C、老师叫才做77 51.3

D、从不这样做12 8.0

预习课本是学习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它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率;而复习是是学生在听课后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但由上表可以看出,有预习和复习习惯的仅有40.7%,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习惯,他们要等老师叫才做,说明他们很被动,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1、你认为学习政治最关键的是什么人数比例 %

A、抓住课堂26 17.3

B、认真看书51 34.0

C、自己做题43 28.7

D、自己思考30 20.0

学习一门课程,有不同的学法,但是关键是要懂得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上表中,认为学习政治最关键要认真看书的占的比例最多,有34%,其次是自己做题,占28.7%,自己思考的占20%,抓住课堂的占的比例最少,有17.3%,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还是以教材为主,并不是很重视课堂教学。

12、你的思想品德知识是通过哪种途径记住的人数比例 %

A、死记硬背74 49.3

B、理解后记住27 18.0

C、日常积累15 10.0

D、做题记住34 22.7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一个人事半功倍。思想品德作为文科,虽然不是很难,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思想品德虽然不难,但是要实际运用也不容易,所以,要学习好思想品德,首先要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实际运用。但是,由上表可以看出,大概一半的同学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思想品德,理解后记住的占18%,日常积累的占10%,做题记住的占22.7%,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

13、你认为当前思想品德课中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人数比例%

A、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脱节28 18.7

B、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47 31.3

C、任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39 26.0

D、师生互动少36 24.0

教学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单从教师单方面来看,无法完全反映出来,还要从学生这方面来分析。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转变。由上表可以看出,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占的比例有31.3%,其次是任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占的比例是26%,再次是师生互动少,占的比例是24%,最后是教材文字枯燥,理论与现实脱节,占的比例是18.7%,由此可见,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模式。

14、你喜欢思想品德课老师以哪种方式开始新课人数比例 %

A、开门见山,直入主题31 20.7

B、提问上节课的内容15 10.0

C、讲故事47 31.3

D、做游戏57 38.0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导入要吸引人。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以做游戏来导入,占的比例是38%,其次是讲故事,占的比例是31.3%,而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占的比例是10%,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怎么提问上节课内容这种导入方式,而是比较喜欢游戏还有故事的。

15、你喜欢的教学方式人数比例 %

A、老师讲,学生听37 24.7

B、课堂讨论48 32.0

C、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56 37.3

D、其他9 6.0

作为教师,要听听学生的心声,教师认为好的,学生不一定觉得好。教学方式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占的比例是37.3%,其次是课堂讨论,占的比例是32%,再次是老师讲,学生听,占的比例是24.7%,这一结果也符合13题,学生并不喜欢灌输型的教学模式,也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16、你最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是人数比例 %

A、图像、视频44 29.3

B、情景表演37 24.7

C、辩论、故事32 21.3

D、参观、调研37 24.7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上表可以看出,以上几种活动是形式所占的比例差别不大。占比例最高的是图像、视频,有29.3%,占比例最低的是辩论、故事,也有21.3%,由此可见,学生对以上几种课堂活动形式都比较喜欢,教师要多使用这些课堂活动形式。

17、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思想品德课老师人数比例 %

A、学识渊博30 20.0

B、品格高尚21 14.0

C、语言生动 25 16.7

D、幽默风趣74 49.3

学生喜不喜欢一门课,有时候与这门课老师的自身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由上表可以看出,大概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幽默风趣的老师,其次是学识渊博的老师,占的比例是20%,再次是语言生动,占16.7%,最后是品格高尚,占14%,由此

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

四、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同庆中学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方面的现状,现将其反映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归纳如下:

1、学生对思想品德不感兴趣,成绩也不理想。

通过数据的分析,大多数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并不感兴趣,这与课堂教学方式有关联。尽管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认为思想品德不难学,但是他们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这说明他们平时并不重视这门学科,平时并不努力学习。学生这门学科的态度不端正,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课堂教学不合理,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态度不端正。

通过数据的分析,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敷衍了事,也不关注时事,花在思想品德学科上的时间也是比较少的,也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看书,而且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很被动地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可见,他们的主副科观念非常强,他们认为只有语、数、英三科是主科,其他的都是副科,他们并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3、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思想品德的方法。

由于学生刚接触政治这门学科,不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他们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看书,也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他们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只会死记硬背。

4、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参与度低。

在学校大多数的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上课只会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调整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上课也就敷衍了事,参与度也就低了。

五、启示与建议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转变观念,端正态度。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端正的态度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可能。所以,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克服“政治是副科”的错误观点,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只要你想学,思想上重视它,学好这门课程并不难。

(2)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自己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用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激发学习的兴趣。第二,同思想品德课学习较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学习心得,来培养学习的兴趣。第三,融洽师生关系。若是因师生关系不融洽而造成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不高,就应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听从老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3)做好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把握好这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课前要先把要学习的教材内容看一遍,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知识的体系、逻辑,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做上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如果还是不理解,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及时巩固复习,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要学好思想品德,必须牢记和理解。

思想品德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它,对教材的基本原理、观点,必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掌握,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线素,构筑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又要对体系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深化理解、准确记忆。特别是开卷考试题型活,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如果对教材不熟悉,理解不够深入,就无法应用教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要想学好思想品德课,就一定要改正那种翻书就可以的错误观念,一定要理解教材的知识点。但是,仅仅理解还是不够的,需要牢记的内容还是要装在脑子里。所以,学好思想品德课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

(5)要掌握一定的审题和答题技巧。

初中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热点问题,在理解命题意图以后,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看这一问题是否符合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最后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进行论述。对于开放性试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就束手无策了。

(6)通过各种途径关心时事是学好政治的有益补充。

不管是平时的月考、段考、期考还是毕业时的中考,从题目的要求来讲,大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来自于实际生活和各方面建设。对于不关心时事政治的学生来说,这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不关心时事政治,视野较狭窄,一到考试,看到题目,只能写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知识,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无能为力了。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关心时事政治,如看报纸、阅读时政刊物、听广播新闻等。此外,教师在授课时也要

多渗入时事的内容,教学生将时事政治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

2、从教师方面来看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认真对待每门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动机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多方面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学生了解初中学习仅仅是打基础的阶段,是为将来进一步的深造做必要的准备。(2)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老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实践,并从中领会、思考最后自己总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的修养,使学生有感而发;让学生多看看报纸、新闻,或从其它方面了解一些社会信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方面的加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兴趣的培养。

(3)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应多开展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如:图像、视频,情境表演,参观、调研,辩论、故事等活动形式,不能单从字面上教学而更多的是行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功能和作用。

(4)教会学生答题。

从问卷第4题的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上遇到的困难是不会实际运用,不懂做题方法和思路,所以,作为教师,要着重教会学生答题。中学思想品德中考题分为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活动与探究题。辨析题的答法应有一定的模式:一辨正误,二述道理,三讲做法,在阐述道理时应先讲依据,再联系材料,可正反阐述。在回答活动与探究题时,要注意全面作答,通常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或者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几方面进行阐述。学生如果掌握了答题方法,就可以将掌握的基本知识恰当运用。

(5)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幽默风趣的教师比较受学生欢迎,所以,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除了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广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此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国实施变法图强,进行封建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值今日,我国的职业教育已步入“走内在质量发展道路”的阶段。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关系到职业教育的生存与价值。办学质量的核心体现在教学质量上。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及规律,好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必须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基础上。为此,我们对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做了抽样问卷调查,其目的是对现在的职校在校生学习状态、学习情况、学习动机、学习好恶的产生原因、学习目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情况做一比较确切的了解,以便为改善、改革我们的教学内容、方向、方式方法及教学模式提供依据。一、调查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我们选取了具有我省职业学校代表性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为调查样本,对新入校的新生、进校一年后的学生及进校二年后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实收问卷调查表1359份。调查时间为2002年6月和9月。设计的调查内容主要有:你对自己目前学习情况的总体评价、你最喜欢某一课程的原因、你最不喜欢某一课程的原因、你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你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你学习专业课的主要目的、你期望进入职校后的出路等。每一项都设计的五种选择。

二、调查结果及基本分析。 1、“自我学习情感总体评价”调查结果。 基本分析: A、 B、想学习的合计为29.51% C、处于一般的(临界状态)占62.50% D、不想学习的占7.99% 2、“最喜欢某一课程的原因”调查结果。 基本分析: A、喜欢某一课程的原因是认为对课程有兴趣和有用的占 68.30%; B、认为课程学的轻松和能动手操作而喜欢某一课程的占

22.19%; C、受老师个人魅力影响而喜欢某一课程的占9.51%。 3、“最不喜欢某一课程的原因”调查结果。 基本分析: A、学生对课程感不感兴趣,是影响喜不喜欢学习某门课程的第一因素; B、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而不能克服,因感到难学而不喜欢某门课程的因素上升至第二位,占19.72%; C、认为某门课程没有用而不喜欢该门课程的比例下降为 17.89%; D、 4、“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调查结果。

初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古诗词在初中教材的分量占到了三分之一,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擦也占有相当分值,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同时,对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除了在传承语言文字方面的重大意义外,对提高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素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古文深奥难懂等原因,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比较准确的掌握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于XX年着手准备,开展了“初中古诗词学习调查”活动。 调查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以本校初中三个年级的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着眼于整体水平和综合调查,涉及古诗词教与学的两大方面:一是关于课堂教学,二是关于自主学习。我们采取随机调查,抽样分析的方法。经过数据统计,整理出初步的调查结果。现对具体调查内容展开论述。希望可一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以期今后的古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初中古诗词学习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分析 1、你是否喜欢上古诗词课?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学习古诗词时,你喜欢什么样的讲课方式? A老师讲为主 B学生自主学习 C老师引导学生自学 D

学生讲学生评 3、古诗词课上,对于老师的课堂提问,你一般是: A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B积极思考,但不主动回答问题 C不积极思考,只希望听别人回答 D老师抽到是再思考问题 4、在古诗词课堂上,你做笔记吗? A经常记 B老师要求就记 C偶尔记一点不能坚持 D没有记过 5、你在古诗词学习中喜欢发现并提出问题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6、你在古诗词学习中喜欢同老师或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问题吗?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7、你在古诗词学习中长和其他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D没有 8、在古诗词课上是否使用工具书,你的做法是: A能按阅读的需要查阅工具书,并记录下来 B偶尔查,有时也记录 C老师要求就查,自己不主动查 D从来不查,也没有工具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动准确思想观点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展开思想品德的活动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方式的转变 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第二、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想品德活动课从课的内容到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课中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那么,怎样实行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呢?本文仅从活动课的备课和教学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实行论述。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 备课既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又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备好课,教学设计就能够顺利实行,就有针对性性,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活动课备课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实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实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注重、支持、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当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使更多的孩子(包括农村)可以走进课堂,享受被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人文教育的同时,也享受着德育、美育、体育的熏陶。九年义务教育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所见到的一些教育现象,却让我产生了些许担忧。 一、中小学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抵触,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我国的教材普遍偏难,且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让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抽象的理论而得不到真切的感性认识。对于童心未泯,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才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就更不感兴趣。这种恶性循环,是相当可怕的。 二、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离婚率快速增长,导致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分子。一个残缺的家庭很难造

就一个孩子健康完整的性格。这些孩子缺少关爱,性格怪异不合群,自卑自闭,有些甚至仇视社会和他人。所以,他们将心里的需要寄于网络,寄于虚拟世界,迷恋其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逃学,甚至小偷小摸。我带的那个班里,就有一名出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屡教不改。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的权力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能惋惜与无奈。他们是需要关爱的,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对这些孩子指责甚至放弃。 三、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分数衡量学生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排名制度,但在很多教师心中自有一本帐。而这个帐本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他们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百般宠爱,甚至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棍棒相加。这样的“因材施教”将学生不可挽回地推向了两极。所谓的好学生得到宠爱,更加奋蹄;所谓的差学生受到伤害,愈加自弃。这样的育人方法,难道不值得反省吗?! 四、我国的中小学都存在编班人数过多的现象。有时一个班能达到六七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班级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教室里,难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方法:缺乏思路一做就错效率低下机械记忆眼高手低 心态:粗心马虎考试焦虑信心不足贪玩厌学题海战术 提高:基础薄弱知识衔接同步超前英语过级基础不牢 缺乏思路:没思路就没有办法上升更高层次 很多学生认为,做题纯粹是“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做时凭直觉,做完凭运气,“文无定法”。由于对知识不熟悉、认识不深刻,导致在做题的时候缺乏思路,往往想当然的来回答,造成结果偏差很大。重大的升学考试中思路决定效率,能够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做题时间,赢得更多的分数。 缺乏思路的危害: 1、不能形成清晰的解题脉络,找不出已知和所求的关系 2、解题方法单一,方法死板,遇到难题解不出,到时学习兴趣下降 3、综合分析能力较弱,逻辑思维体系不完善

缺乏思路的原因: 1、学习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2、缺少学习方法,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3、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4、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不会从题目入手,寻找关键要素和突破口 5、练习少,不能掌握知识要点 名师支招: ●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吸光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养成擅于总结的习惯 一做就错:自我感觉良好,成绩一直无提高

孩子挺聪明的,就是粗心大意,不管多难的知识,一听就会,可是一做题就错。每当碰到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题目,没有进行自己的反思和容易出错的总结。 一做就错的危害: 1、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率多 2、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 3、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4、影响知识迁移能力,只掌握容易的知识点而难题不会做 5、打击孩子学习自信心,考试容易出现紧张和消极的心理 一做就错的原因: 1、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课 2、不会巩固复习,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 3、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导致学习基础越来越差 4、不会运用学习工具,学习方式生硬、呆板,导致掌握的知识零散 5、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不会举一反三 名师支招:

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引言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休系。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单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家庭教育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家长的家庭观念、教育方法及教育评价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了解我市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我办对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调查访问,以期更好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让家长和学校密切合作,双管齐下,把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及家庭环境等方面。 首先,家庭成员构成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核心家庭(即夫妻一孩)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家庭数的 35%以上,此外,独生子女仍然是当前家庭状况的首要特点。据统计,在接受调查的 220 名学生中,大约有 73 名独生子或独生女,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 33.6 %,这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特点。 其次,家庭居住区域的地理位置及住房和经济条件。学生家庭居住区目前大致为城镇、山区两部分。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中学教育任重道远。近年来,我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50% 以上学生家庭住房是在近十年内兴建的砖房。根据调查统计,本校辖区内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27 户学生家庭为例,家庭月收入不足 300 元的占33% ,月收入在 500-1000 元的占 55% ,所以,对一费制的实施家长普遍持支持态度,对于教育消费心里有底。 第三,父母亲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父母亲是高中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1.6%;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 81%。其中,父亲的学历比母亲平均高出3个百分比;随着父母年龄的递减,其学历文化程度也在普遍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事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我们大致将职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86933990.html,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变化 作者:黄毅 来源:《当代教育》2010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不仅在教育观念、教材编排、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做了重大调整,而且也猛烈地冲击着当前的课堂教学及教学方式,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品德课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只有抓住思 想政治课的这些变化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顺应时代发展与要求。因此,如何理解、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变化特点,成为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 学中,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新教材发生的变化,就谈谈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吧。 (1)教材名称的变化。新教材的名称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说明新教材在知识框架上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有机整合,通过生活模块的方式,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有两点变化:①新教材力改老教材概念多、理论深的弊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体会;②新教材淡化了学科倾向,成为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的载体,这也成为新教材打破旧教材的一个突破口。 从教学目标上看,新教材有总目标,有七个分类目标。但这些目标不是具体规定在某一课,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新课标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教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选择每一课的落脚点,这就使教材的弹性很大,教师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3)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变化。现代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更是引领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创造者。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其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应在友好、亲切、平等的交流中,共同探讨知识,这样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是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只有在地位平等的交流中才能显现出来。例如,我上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在处理“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知识点时,没有采用开门见山直接提出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 的人?”结果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各执己见顿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一位同学说:“双胞胎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但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有一模一样的人。”话刚说完,另一位同学已大声地反驳到:“不对,人的外表可以克隆,但人的思想、人的个性是无法克隆的,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我所没有料想到的,备课时,我完全忽略 了克隆这一现象,而我的学生想的比我更宽更广,这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活跃,老师未必就强过学生。因此,老师要彻底改变高高在上的旧式教育观念,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最新)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篇一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初中语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初中语文教育实习 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2010年11月2日至2011年1月21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南昌二十六中度过了我的实习生涯。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利用实习做了一个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初一)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初一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夏瑜老师以及初一年级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 (三)调查结果:首先,从中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大都是本科,少数老教师是大专文凭。其次,从现今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学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基本都能使用多媒体。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从教学态度上来讲,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老师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耐心,视学生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初一,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很常见。而此时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使用语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新疆新源六中施洪龙 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为此浅谈教学反思点滴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真正落实好教学反思,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思品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

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汲取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的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看书、浏览时事,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注重生活积累,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教与学进行深刻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自己的教学是否准确、规范、科学,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课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偶尔会拖堂,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红星小学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近些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考察国家教育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并根据现有的发展状态,分析利弊条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该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调查方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调查地点: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红星小学 调查时间: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1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

关于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关 与 大 学 生 学 习 情 况 的 调 查 报 告 旅管19史冬冬小组

摘要 2 引言 2 一. 研究背景 3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三.调查说明 3 四.调研过程 4 五.调查资料统计与分析研究 4 六.问卷主体内容调查结果分析 6 七.得出结论15 八.思考与建议16 九.结语16 附录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未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成倍增长。在高等教育规 模迅速增长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新 的时期下,大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 学习现状又是如何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为了了解当代中国大学 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在校本科生学习行为情况 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从2016年9月20号开始启动,2016年10月7号结束。本次调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手资料收集阶段。 第二阶段,为资料汇总、整理、分析的阶段。第三阶段,为撰写调 研报告阶段。 关键字:大学生学习现状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手机教学模式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针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现 状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此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学习情 况的调查。调查主要分为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并根据收集到 的信息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进而通过对当代 大学生的学风现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并结合其学习现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以达到全面、系统、准确、深入的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发现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便于对症下药,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使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发表时间:2011-11-11T15:23:05.09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40期供稿作者:任立伟[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导入犹如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湖北省郧西县城镇寺沟中学任立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如果有一个巧妙的导入,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引导进入我们的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会收到事半公倍的效果。但一堂课怎样开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热点时政导入 热点时政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爱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就及时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让民族精神之树长青》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四川抗震救灾的视频和对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评论文章,然后提问:1、在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精神?2、在新的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热点问题一提出,即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并展开热烈讨论,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老师适时点拨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在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二、歌曲、小品导入 音乐歌曲运用到教学中能创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因音乐而飞扬,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导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这种方法新疑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呜,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如:我在讲讲七年级《我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可采用课本中“我的日记”材料,由学生自己表演。虽然这个材料是书中有的,但如果单纯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话,很大部分学生可能是“看过就算”,并不会引起共呜,也不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但如果由学生自己来表演的话,由于形式新颖,会吸引同学们的普遍兴趣与注意力,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而在看完表演后,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多媒体视频导入 视频具有形象性,生动、直观、真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所以采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录像资料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视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优势,创设集视听一体直观,逼真情景导入新课。如在讲七年级《美德之花》一课的教学中,从网上下载一些春节习俗(春节联欢会、团圆、拜年)的文字,图画,歌曲等,把这些情景展示给学生,由于利用多媒体创设的这些情境图文并茂,直观生动,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的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集中了,很快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四、寓言故事导入 也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有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如讲七年级《别迷失自我》这一课,让学生根据教材漫画和文字资料讲述或教师讲述一个“大傻差”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讲完后,提问:“大傻差”是不是很可笑?为什么?这则故事反映了“大傻差”的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别迷失自我。 五、漫画导入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巧妙的利用漫画,可以使抽象变具象,枯燥变有趣,深奥变浅显,便于学生的理解,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漫画来导入新课,例如讲《明辨是非,弃恶扬善》这一课时我用漫画《广告》来导入,让学生在欣赏漫画开心的同时明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要明辩是非,做正直的人,从而导入新课。用漫画导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反复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法思维,激发兴趣的作用,反而使学生感到厌烦。我们还可以温故而知心,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引用名人名言,格语导入新课;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导入犹如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要想使学生上好思想品德课,就必须搞好课堂导入设计,但是一节课的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实际的不同而灵活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新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厌学问题已成为目前职业技术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一些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调查访谈中,很多人都反映班上上课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没有认真听讲,上课睡觉、看小说、看杂志、玩手机的大有人在,作业、考试应付、抄袭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当前学校的发展很不协调。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给学校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学生厌学情况的问卷调查,想尽量客观地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点依据。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我校主校区的在校学生,其中2008级1个焊接班、1个高级数模班,2007级7个高级班,14个中级班,2006级2个中级班,包括数控、数模、机电、电工电子、焊接五个专业,共25个班的976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集体座谈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内容分三项:1、学生学习现状调查,2、学生厌学原因调查,3、克服厌学心理,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其中第一项和第二项我们分别采用单选和多选的形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选择,第三项我们设计为开放式问题,采用问卷、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学生中间开展调查,以求更加客观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本次调查不属于标准化测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学习状况堪忧。 在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对学习很努力的占10%,比较努力的占28%,有时努力的占56%,从不努力的占6%;上课时很认真的占9%,较认真的占32%,有时认真的占50% ,不认真的占9%;老师布置的作业,主动、认真完成的占42% ,马虎、应付的占26%,抄袭完成的占26%,很少完成的占6%;课前预习,都有预习的占4%,有时有的占32% ,很少预习的占36%,从来没有的占28%;课后复习,都有复习的占5% ,有时有的占37%,很少复习的占33%,从来没有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爱学生 爱学生,用心爱他们,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不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和老师的心灵差距很大,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不好。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就应该真正的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言行,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也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 二、贴近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设计,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变化为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常见的生活事例……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更形象,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三、经常变换教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演讲、讲故事、辩论、情景剧表演、趣味小测试、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学习“珍爱生命”这一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以框为题目写一片讲稿。上课时由学生来演讲,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表扬讲得好的

中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调查报告之教育现状 教育问题历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育事业是历朝历代兴国安邦的大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中学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及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外在假期间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对##市的中学教育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后写下这篇中学调查报告范文,发现本市的中学教育在建国后历经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问题。现就中学调查报告范文的中学教育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之中学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市的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中指出政府逐年加大对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投资力度,2004年全市为发展文教卫生广电事业的财政支出为11106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来发展中学教育的。在学校的兴建方面,建国后也有了飞跃的发展。到2004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学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学27所,高级中学7所,初级中学220多所,九年一贯制中学21所。基本上满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学教育的需求。 中学教育布局也日趋合理。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努力改变旧中国学校分布极不合理的状况,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中想要采取的措施说明,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个县区出吴堡外,都有一定数量的普通中学,各个人口众多的乡镇大都建有初级中学,在交通枢纽和经济活跃的乡镇还建有完全中学,而每个县城都有完全中学1到4所。榆阳区,横山,府谷,神木还建有高级中学5所。从而使学校的布局和城乡人口分布相适应。 二、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之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 中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在中学调查报告范文的调查中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本市2005年财政收入计划增长30.7%,总支出增长36.6%,而文教卫生广电支出的增长额只有29.7%,其中用于教育经费的饮很少。其次在各部门之间,那些如政府,电力,交通等有资源支配权利的部门,在办公室和职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学校。 中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还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则非常有限。城里中学有漂亮的教学大楼,花园式的休闲校园,完善的体育设施和教学设备。富裕的学校校长出门还有高档的公车。而在农村中学,中学调查报告范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片荒田,实验室的门上结满了蜘蛛网,室内的器材更是十分陈旧。如此的环境,乡村中学的学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这种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学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