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

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
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

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

1.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

传统的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照相成本高、难度大、冲洗不便,数字相机(包括数字摄像机)的出现及其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近红外伪装检测提供了更便利的实现手段—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

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就是利用数字相机(包括数字摄像机)采集目标和背景的近红外数字图像并做数据处理后输出,作为目标近红外伪装效果评估的依据。

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 or DC包括数字摄像机 Digital Vidicon or DV)的主要功能是拍摄普通彩色图像,或者说可见光图像(和人眼通常观察的一致)。其核心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见图1)的感光范围一般为400nm ~1200nm,其中700nm~1200nm之间的光谱区域就是通常所指的近红外区,故采用CCD/CMOS成像的数字影像设备理论上都能够对近红外产生与可见光同等的感光响应。这成为数字近红外检测的技术基础。

图1 数字相机中的CCD感光芯片

由于CCD光电器件宽泛的光谱响应范围会造成拍摄影像和人眼(人眼只能对处于400nm~700nm光谱段的可见光敏感)观察的可见光影像之间的差异(对景物色调、色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景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性不尽相同),为了消除近红外对可见光成像的影响(IR Contamination ),生产商普遍在其数字相机的镜头和CCD间加装了一个红外截至滤镜(ICF IR cut Filter,见图2),其作用就是阻挡或衰减进入感光元件CCD上红外线和紫外线,使CCD实际上只能感应到可见光或者大大降低其对近红外波段的敏感度,使得设备的整体光谱响应特性基本与人眼相近,从而使设备最终形成的彩色影像和人眼看到的影像一致(光谱响应的微量补偿调整通过设备图像处理芯片中的白平衡软件来处理)。

图2 数字相机中的红外截至滤镜(ICF)

如果能够将数字相机中的ICF移除或者ICF的效率并不高,使得数字相机在近红外波段仍具有足够高的敏感性,那么在镜头前加装一块红外通过滤镜IPF(Infrared Pass Filter),将可见光滤除,这时CCD 接收到的只有近红外,在满足相机曝光和聚焦的光线强度下可以生成

较纯粹的近红外数字景象图像。目标和背景的近红外光谱特性可以在该近红外图像上得到综合反映,目标与背景在近红外波段的匹配融合程度也以直观的方式显现,可以作为目标在近红外波段伪装效果的评判依据。该数字近红外图像可以在PC平台上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和挖掘提取其他信息并存储、打印、分发和传输,也可以和普通彩色数字图像通过软件工具进行多通道的数据融合,输出彩色红外图像(CIR Image),达到兼容传统胶片照相方式的近红外伪装检测手段的目的。这就是依托当前数字相机和数字摄像设备的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

与传统基于胶片的近红外照相检测方式相比,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技术优势明显:1)即时获得近红外数字影像,便于实时评判和数据后处理及传输;2)基于CCD测光自动聚焦和设置光圈、快门,影像能得到正确的聚焦和曝光;3)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无需昂贵的红外胶卷和复杂的冲洗过程。

2. 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系统设计与研制2.1系统组成及功能

数字近红外伪装检测系统有两大部分构成:

▲近红外数字照相子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子系统

前者主要由数字相机(DC)、红外通过滤镜(IPF)和三脚架等

相机支撑调整装置组成,完成景象的数字图像采集功能;后者主要指PC平台图像处理硬软件系统及打印机等周边设备,完成影像数据的处理、变换、融合、彩色红外图像(CIR)合成及其输出等功能。2.2 近红外检测数字相机

数字近红外检测系统的技术基础就是数字相机能够感应景象的近红外光谱,故近红外检测应用的数字相机从属于提高影像质量和系统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技术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红外线灵敏度。而当前满足此要求的数字相机主要集中在消费类DC领域(专业数字相机对彩色数字影像有着更严格苛刻的要求,所以其ICF和CCD本身设计及工艺都将可见光图像的“近红外污染”降到最小,即其近红外灵敏度很低),可以采用的有以下三类。

1)NightShot型数字相机

这类相机以Sony CyberShot DSC-F707为代表(见图3),都具备Nightshot功能,即夜晚拍摄功能。在几乎所有的CCD光电耦合器装置中,Nightshot系列一直对近红外有很高的感应水平。当切换到“Nightshot模式”时(如图4),设备内部的红外截至滤镜(ICF)被从光电耦合器前的光路上移开(见图5),即让更多的红外线直接到达光电耦合器。要用具备该模式的数字相机拍摄近红外图像,仅需要在物镜上安装红外通过滤镜IPF(见图6),然后设定在“Nightshot 模式”上即可。其它大多数的数字相机都装有红外截至滤镜(ICF),但不可移开,故Nightshot数字相机在任何环境之下可能获得一个比

其它类型更清晰的红外图像。由于此类又兼具大光圈、大变焦范围、操作简便等适合外场应用的基本特点,成为近红外检测数字相机的首选。此类相机还包括Sony DSC-717,DSC-V1(图7左),Sony DSC -F828(图7右)等。

图3 Sony CyberShot DSC-F707

图4 数字相机NightShot模式设定

图5 NightShot数字相机结构示意图

图6 安装红外截至滤镜(IPF)前后

图7 其它Nightshot数字相机

2)红外高灵敏度数字相机

除NightShot类数字相机外的大多数普通数字相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能作近红外检测用。比如,在明亮的白天,光线中有很强的近红外光谱能量,这时的红外截至滤镜ICF不能100%阻挡近红外导致一定程度上仍能通过。所有内置ICF的红外线衰减效率也不尽相同。低效率的ICF使更多近红外通过,意味着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故ICF 的效率与近红外敏感度是成反比的。通过简单的近红外敏感度测试

(图8),可以发现有少数型号数字相机仍具有足够高的近红外灵敏度,可以应用在数字近红外检测中(见图9),如Nikon Coolpix 950、NikonCoolpix990。

图8数字相机近红外灵敏度的简单测试

图9 红外高灵敏度数字相机

有些环境下红外线是很丰富的(见表1),ICF并不能有效影响近红外成像。在表1环境中Nightshot型和一个高近红外灵敏度型数字相机在成像上就没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将相机的增益水平设定为最高或人工调整快门速度到一个比较慢的值(1/30秒或1/15秒),差异也不会很明显。一般场合下的快门缺省速度是1/60秒或1/50秒,

太慢的快门速度(1/8秒或1/4秒)会使移动的物体看起来非常模糊不清,慢的快门速度只被推荐拍摄固定的物体。在环境C和D中, Nightshot型和红外高灵敏度型数字相机就有明显的不同,后者不可能在环境C或D中不人工减慢快门速度 (1/8秒或1/4秒或者更慢)而得到可接受的图像,此环境中不可能拍摄移动的物体。对于数字近红外检测的典型应用环境,一般不存在拍摄移动目标景象的检测要求,所以采用自动设置或者大光圈、慢快门的人工设置基本能满足近红外成像曝光的强度要求。但在某些弱光环境下大光圈带来的景深缩小、慢快门导致的噪声积累以及强度不足引发的聚焦不良会对最终的影像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表1 环境的近红外辐射强度

环境红外线辐射量详细的例子

A 最高的夏天太阳光最强烈时候的海滩或室外的水池

B 很高的阴云密布的夏天室外 / 阳光充足的春天 / 秋天的室外

C 适中的阴云密布的春天 / 秋天的室外

D 最低的室内 / 室内的白炽灯、日光灯或射灯

3)改装型数字相机

如果想在上述环境D和C中也能拍摄移动物体的近红外图像,就需要把普通数字相机改装成 Nightshot型。改装好的DC可以在任何的红外线环境之下得到如Nightshot型一样品质的近红外图像。需要做的仅仅是去掉安装在镜头和光电耦合器CCD之间的ICF。ICF 很容易辩别,有蓝绿色(浅蓝色)或深蓝色,个别的有紫色,形状有圆形,正方的, 六角形的或八边形。改装过程见图10。

需要注意的是:1)光电耦合器CCD芯片是顶端有‘窗户’的集成电路,极易被静电破坏,一定要先释放静电后并接地操作; 2 )不要把指纹或任何的灰尘留在镜头里;3)改装后丧失生产商质量保证资格。

严格上讲,改装型数字相机实际上只适宜驳接匹配的红外通过滤镜IPF采集纯近红外影像。如果仍需要恢复普通彩色图像功能,则需要在物镜前安装外置红外截止滤镜ICF,而外置ICF光谱特性与DC 图像处理芯片白平衡软件的兼容性问题会使可见光图像存在不同程度的色彩畸变,从而影响彩色和近红外双通道合成的CIR图像,而且此种应用需在ICF和IPF滤镜间切换,操作不简便,所以不推荐。

图10 数字相机改装

2.3 红外通过滤镜IPF及其频谱特性

1) 红外通过滤镜IPF

CCD/CMOS对近红外的感光范围比红外胶片宽,达到1200nm,最高可达1500nm(传统的红外胶片最高可感光1000nm 的红外线)。因此在使用DC/DV进行近红外检测时,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红外摄影

的全部滤镜以外,最好使用适宜DC/DV特性的红外通过滤镜(IPF)。常见的IPF有施耐德/B+W 093,保谷(HOYA)、RM90、 M&K1000、HWB760、Kaya PF4等,如图11。

图11 几种常见的红外通过滤镜IPF

2) IPF光谱特性

IPF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基本为零,在近红外谱段开始处很小区间内透过率迅速上升至最大值。此种优异特性能使DC/DV采集更多细节,能真正体现纯粹的近红外线检测效果。下面为几种常用红外通过滤镜IPF的光谱特性(图12-16)。

图12 国产星光牌IPF光谱透过率

图13 日本KAYA系列IPF光谱透过率

图14 德国施耐德B+W系列IPF光谱透过率

图15 柯达Wratten系列IPF及Heliopan ICF光谱透过率

图16肖特(Schott) RG系列IPF光谱透过率

依据光谱透过率的相当或等效关系,有如下知名品牌IPF型号对照表(表2)。

表2 知名品牌IPF型号对照表

Schott B+W Hoya Wratten Tiffen 0% 50% Remarks

OG590 090 25A #25 - 580 nm 600 nm Really a deep-red filter

RG630 091 - #29 - 600 nm 620 nm Dark red

RG665 - - #70 - 640 nm 680 nm Almost "black", but not quite

RG695 092 R72 #89B - 680 nm 720 nm Very dark red

RG780 - - #87 TI 87 740 nm 795 nm Cuts off all visible light

RG830 093 - #87C - 790 nm 850 nm Usually called "black

RG1000 094 RM90 #87A - 880 nm 1050nm Blocks even some of infrared

3) IPF特性选择及其对近红外图像效果影响

采集纯粹的近红外影像,要求完全滤除可见光部分。所以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宜选用不同光谱透过率的IPF ,通过试验,对于NightShot 型数字相机,为得到合适的曝光强度,可按照下面进行IPF 选择:

※RG780及其等效滤镜适于室内光线环境;

※RG830或RG850及其等效滤镜适于有阳光照射的室内和温和的室外光线环境;

※RG1000及其等效滤镜适于明亮的室外光线。

由于CCD 各通道对低端近红外(700~800nm )的响应不平衡,不同IPF 在低端近红外区间的光谱特性差异较大,故不同型号IPF 形成的原始近红外图像也有一定差异(见图17)。IPF 应根据实际环境和具体检测要求,给予合理选择。图17 为Nikon Coolpix 950分别安装Hoya R72、Wratten 87、B +W 093 IPF 对同一景象拍摄的近红外照片,其半功率频率点分别为720nm 、800nm 、850nm 。

Hoya

R72(720nm ) Wratten 87(800nm ) B+W 093(850nm ) 图17 不同型号IPF 对近红外图象的影像

4)IPF的安装与连接

红外通过滤镜IPF一般通过与之匹配的螺纹结构安装在数字相机或摄像机的镜头上(如图18),常见的连接螺纹口径如下。也可以通过转接环(见图19)连接不匹配的IPF,扩展IPF的应用范围。

Nikon Coolpix 950/990 28mm

Sony MiniDV camcorder 37mm

Canon DV camcorder 30.5mm

Sony Cybershot DSC-F707 58mm

图18 安装IPF于镜头

图19 IPF安装转接环

2.4 数字近红外图像及其处理

1)数字近红外图像及其特点

由于数字近红外检测采用IPF将景象的可见光基本滤除,通过CCD器件的近红外光谱的光电转换生成反应目标和背景的近红外辐射或反射特征的图像,而CCD器件RGB各颜色通道对近红外的响应程度是基本平衡一致的,所以设备生成的较纯粹的近红外图像理论上是一个反应视场内近红外辐射的强度分布图,是一个近似黑白的灰度图像。由于自然界众多物体在近红外波段呈现与可见光炯异的光谱辐射和反射特性,所以单通道的纯近红外数字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可能有很大差异(参见数字近红外图像图20)。

图20 几张数字近红外图像

※ 晴朗明亮的天空是暗色调的(空气分子对近红外散射弱);

※ 天空的白云是亮色调的(云中的液体颗粒对近红外形成强散射);

※ 大面积水体是暗色调的(近红外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在水体表面反射弱);

※ 绿色植被是亮色调的(植物叶片中复杂的生物空间结构对阳光中的近红外形成强散射,这与在可见光波段叶绿素对蓝、红光的强吸收形成的暗色调有很大差异,即绿色植被的“伍德效应”);

※ 近红外图像远景具有清晰透彻的特点(空气中微小颗粒对近红外散射弱,衰减小)。

基于此,目标和背景在近红外谱段的兼容匹配程度以其在近红外图像上的灰度对比可以得到直观显现。

2)近红外图像基本处理

数字近红外检测受低端近红外的通道不平衡响应问题、IPF光谱透过率以及数字相机不同白平衡固件处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其采集的原始图像多发绿或者发兰的单色数字图像,可以处理成一张对比度增强的反应近红外通道特殊效果的灰度照片(见图21)。利用PC平台上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ACDsee的自动色阶和灰度图像模式,可以迅速实现此变换过程并存储。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教案资料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 题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一、 单选题 1. 红外成像仪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 左右的温升范围内。 ( ) (a ) (A )10K-20K (B )5K-10K (C )15K-25K (D )20K-30K 2. 下图中哪个成像图不符合“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原则( ) (d ) 3. 在进行红外测试时,有以下步骤需要遵循,①重点、温度异常点精确测 温,②全面测温,③环境检测;应遵循的正确顺序为:( ) (c ) (A ) ③①② (B ) ②③① ℃ 51.5℃3540 4550AR01℃51.5℃ 35404550 AR01℃ 51.5℃ 35 40 4550 AR01℃51.5℃ 35 404550 AR01 (A ) (B ) (C ) (D )

(C)③②① (D)②①③ 4.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应开变电站第种工作票。()(b) (A) 第一种工作票 (B) 第二种工作票 (C) 第三种工作票 5.在红外诊断对环境的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为()(b) (A) 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 (B) 最好在阳光充足,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 (C) 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 (D) 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 6.在对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时,采用的是表面温度判别法,下列 解释准确的为( ) (d) (A) 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及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相比较 (B) 与红外测试的历史数据作相比较 (C) 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 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 (D) 将所测得温度、与环境的温差,与设备运行规定值相比较 7.红外检测中,精确检测要求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c) (A) 2h (B) 4h (C) 6h (D) 8h

红外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热故障预测与处理的应用探讨 杨家贤

红外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热故障预测与处理的应用探讨杨家 贤 摘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网的供电负荷不断攀升,电气设备因发生热故障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为了可以及时检测出电气设备的热 故障而使用红外检测技术,从而确保设备可以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 关键词:红外检测技术;电气设备;过热故障;预测和处理 1引言 电气设备在使用电源为动力能源时,会存在发热的情况,而当设备零部件破损、缺少维护或者动力能源质量不合格的时候,集体的发热情况会超出正常的范围,从而引起设备的热故障,造成电气设备无法安全高效运行。而在物理学中, 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只要高于绝对零度,则势必会向四周辐射其特有的红外线,,因此科研人员运用此原理发明了红外检测技术,用于观察和分析物体的温度和热 分布情况,以此分析物体过热部位是否存在故障。因此,在本文中简述红外检测 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该技术预测和处理电气设备的热故障进行用探讨,以供参考。 2红外检测技术概述 自然界中,物体的温度都较绝度零度(-273.15℃)高,因此物体就会向外周 放出其热辐射,而热辐射属于红外线,可以通过红外检 3.1电气设备易发热的部位 对设备的长期管理工作中,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可以得知电气设备在运作 时发热较为严重的部位为:设备的电缆接头、出线接头、母排接头、穿墙套管和 隔离开关闸口等部位;其中变压器易过热的部位为套管的接线位置,电抗器的易 过热部位为中性点接地的局铁地,而电力电容器的易过热部位则为母线排连接和 跌落保险处。 2.2导致电气设备出现过热的因素 在对电气设备的各个易发热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知导致设备出现过 热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以下对两个进行分析。 2.2.1发热部位位于较为封闭的工作环境,这容易导致电气设备在工作时此处 的部件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降低该部位的温度,从而导致该部位温度异常升高,导致过热故障的发生,具体的原因有:①油浸高压导致漏油的电气设备出现假油位或者缺油的情况;②磁回路设备因漏磁、铁芯质量较差或者片间局部绝缘发生破损等原因无法正常工作;③设备因缺少适当的检修维护,导致长期工作的固体绝缘体材料出现氧化和高压所致的老化现象,降低了固体绝缘材料工作质量,从而减弱了电气设备的绝缘能力;④液体绝缘介质因其性能不佳、长期运作受潮或者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介质的性能降低。以上的原因,均会导致电气设备 的易热部位处于散热不佳的隔热环境中,影响设备的散热,从而导致设备出现过 热故障,这需要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 2.2.2设备致热效应部位发生裸露,导致该部位裸露的导电边接体和接触面之 间的接触电阻的次数增多,从而导致该部位过热,通常引起致热效应部位裸露的 原因有:①设备的零部件在生产制造的时候未达标,导致设备的质量不过关,存在接触表面存在粗糙、氧化和焊接不当等情况而引起接触电阻的增大;②接触面间因局部出现放电现象,导致用于导电的连接体温度升高,而温度过高会导致金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煤质检测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入炉煤煤质 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一.煤质分析的意义: 煤炭在我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68%,大部分用于发电或燃煤锅炉,在热电厂的成本核算中,燃料消耗占到成本的70%左右。 充分了解当前燃煤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减少炉受热面结焦、积灰等情况,极大的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二.煤质分析现状: 国内企业目前多采用传统的煤质分析方法,主要测定灰分、水分、发热量等指标,分析精度高,但检测周期长,严重滞后于当前生产,只能进行抽检,不能实时指导生产。 国内还有少量企业使用γ射线来分析煤质,实时性较好,但由于采用辐射源,给工作人员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价格昂贵,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国外相关企业普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来分析煤质,实时性好、精确度高、无安全隐患、成本适中。 三.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煤质: 1.近红外光谱的原理: 近红外波长范围为780~2526nm,当近红外光照射到对于含氢基团X—H(X=C、N、O)的物质上时,组成物质的化学键就会吸收一定波长的特征波,吸光度与成分的含量大小有关,而煤炭中燃烧成分主要是含氢基团,正适用于近红外技术。 2.建立近红外模型: 近红外技术是二次测量方法,通过取样,测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用

传统分析方法得到该样品的灰分、发热量、水分等含量,通过算法建立光谱与成分和含量之间的联系(模型)。 3.在线实时测量: 近红外仪器安装在入炉煤传送皮带上方,采集皮带上当前煤炭的近红外光谱,通过近红外模型,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光谱,即可获得该煤炭的灰分、发热量、水分等含量信息。 4.技术特点: ●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不到1分钟就可以采集一次光谱,并同时得到 多个组分的性质和含量数据。 ●安装方便:采用非接触的方式进行检测,可以根据生产线的工况采用俯 视、仰视、侧视等方式进行安装。比如安装在入炉煤传送皮带上方。 ●适应复杂环境:仪器具有防尘、防水、防暴等多种特点。 ●运行成本低:近红外仪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日常运行中基本不需要维 护人员,没有消耗品,不产生运行费用。 ●样品不需要预处理,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不会产生化学、生物或电磁 污染。 ●安全性:近红外仪器使用的是近红外光,没有高温、高压、辐射、易燃 品等构件,保证人员、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红外检测技术介绍-安徽电科院

电网设备状态检测技术培训 ---------红外检测技术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王庆军 2011年3月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主讲人简介
王庆军,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副所长,国网 公司技术专家 长期从事红外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公司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红外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 ? ? ? ?
一、红外检测基本知识及术语 红外 测基本 及术语 二、红外热像仪的操作使用 三、判断方法 判断 法 四、诊断依据及缺陷类型确定 、诊断依据及缺陷类型确定 五、电气设备红外缺陷典型图谱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一、红外检测基本知识及术语 红外检测基本知识及术语
? 1 、红外线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英国物理学家 种电磁波(英国物理学家 赫胥尔 1800 年发 现) (0.75  ̄1000 微米) ,位于可见光红色光带(0.38 ̄0.78 微米)之外,普通玻璃能透过可见光,但是却几乎不能透 过红外线。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 2 2、热传输的方式 热传输的方式 热传输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对流通常只发生 在流体介质中。 介质中 ? 3、红外热像仪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 红外探测头、图像处理、监视器。 ? 4、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是依靠探测微型辐射热量的热探测器(Microbolometer)。探测器通过吸 收 射的红外辐射致使自身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探测器电阻变化,在 收入射的红外辐射致使自身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探测器电阻变化,在 外加电压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信号电压。 ? 5、黑体: 任何情况下对一切波长的入射辐射的吸收率都等于1的物体。
输变电设备运维及故障诊断分析技术交流会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红外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与科技的方方面面,不过红外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发现到应用,都是一点一丁的积累的。在这个过程中,红外技术也慢慢改变,极大方便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红外探测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一、引言 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辐射,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红外探测技术是利用目标辐射的红外线来搜索、探测和跟踪目标的一门高技术。 由于红外探测器环境适应性好、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伪装目标,且具有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所以在军事,医疗,工程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红外探测的发展历史 发展过程: 1800 年, 英国人赫婿尔用水银温度计发现红外辐射。 1821 年, 塞贝克发现温差电效应, 之后把热电偶、热电堆用于红外探测器。 1859 年, 基尔霍夫提出有关物体热辐射吸收与发射关系的定律。 1879~1884年, 斯特番?玻尔兹曼提出了有关绝对黑体总辐射能量与其绝对温度之间关系的定律。 1893 年, 维恩推出黑体分布的峰值与其温度之间关系的位移定律。

1900 年, 普朗克发表能量子模型和黑体辐射定律, 导出黑体光谱辐射出射度随温度和波长变化的关系式。上述这些工作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1910~1920 年的10 年中, 出现了探测舰船、飞机、炮兵阵地和冰山等目标的红外装置, 发展了通信、保安、红外测温等设备。二战期间, 出现了红外变像管、光子探测器等, 开创了夜视技术。1952~1953 年, 美国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热像仪,1956 年长波热像仪问世, 随后, 1964 年美国TI 公司研制的热像仪成功地用在越南战场上。 近20 年来, 红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不仅用于机载前视红外, 而且也出现了大量的红外侦查搜索跟踪系统( IRST) ; 在天基红外方面, 天基红外相机蓬勃发展, 如哈勃太空望远镜, 其中的WFC3 型红外相机是一种比较新的星载相机; 又如我国发射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三、红外探测技术的原理 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由于自身分子原子运动不停地辐射出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些。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自身温度就升高。红外线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光辉的太阳、燃烧的蜡烛、炽热的火炉固然会发出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比零下273度高,就无一例外地发射出红外线。[2] 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3] 四、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 1、生活上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感应灯,感应水龙头,感应开关等等,这些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红外技术管理制度》 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以及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红外检测仪器。 (2)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了解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运行状况。 (3)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和本管理制度,掌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和现场试验的有关安全规定。 2、红外检测的范围:只要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不受阻挡都属于红外诊断的有效监测设备。例如: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二、红外检测与诊断的基本要求 (一)对检测设备的要求 1、红外测温仪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温精确度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仪器应满足现场带电实测对距离的要求,并应能对表面放射率、大气环境参数、测量距离等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2、红外热电视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有较好的测温精确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图像清晰,具有图像锁定、记录、输出和简单的分析功能。 3、红外热像仪应图象清晰、稳定,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图象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热传感分辨率和图象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应满足实测距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和合适的测温范围。 (二)对被检测设备的要求 1、被检测设备应为带电设备。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前言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 近红外(NIR)谱区是人类认识最早的非可见光谱区,波长范围在0.75—2.5 m之间,用波数表示时则在13330—4000cm-1之间。由于近红外的吸收谱带复杂,谱峰重叠,信号弱,在分析上难以应用,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十多年来,随着近红外仪器的改良,新的光谱理论和光度分析方法的建立,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使近红外光谱技术成为目前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分析技术,并以其简单快速、实时在线、无损伤无污染分析等特点,在复杂物质的分析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包括制糖和制药的许多与化学分析和品质管理有关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关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行业中应用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显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领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红外光谱分析具有的快速实时、操作简单、无损伤测定、不受样品状态影响的特点很符合药物分析的要求。因此,在制药业中原料药的分析、药物制剂中水分、有效成分的分析、药物生产品质的过程控制等方面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2·光谱介绍 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根据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

磁波,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 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近红外光主要是对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其中包含了大多数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由于不同的有机物含有不同的基团,不同的基团有不同的能级,不同的基团和同一基团在不同物理化学环境中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波长都有明显差别,且吸收系数小,发热少,因此近红外光谱可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载体。近红外光照射时,频率相同的光线和基团将发生共振现象,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而近红外光的频率和样品的振动频率不相同,该频率的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因此,选用连续改变频率的近红外光照射某样品时,由于试样对不同频率近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通过试样后的近红外光线在某些波长范围内会变弱,透射出来的红外光线就携带有机物组分和结构的信息。通过检测器分析透射或反射光线的光密度,就可以确定该组分的含量。 3·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业中的应用 3·1 原料和活性组分的测定 药物加工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原料的鉴定,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后续加工过程的成败于否,而同一类型的原料中多变因素主要是湿度和颗粒大小,近红外光谱在湿度测定中的灵敏度及其适于固体表面的表征的特性,使他能够很快地得到样品的湿度和颗粒大小的信息,然

红外探测技术及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红外探测技术及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中国安防行业网2014/7/25 14:10:00 关键字:红外,探测技术,发展现状浏 览量:6731 一、技术现状 红外探测技术目前主要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种研究领域。 其中,中红外探测技术由于中红外线的高强度和高穿透性,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也最为成熟,甚至可以分析物质的分子组成; 远红外的主要优点就是其穿透性,可用于探测、加热等,应用也比较广泛。 只有近红外,由于其强度小,穿透力一般,故长期以来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近些年来才成为研究热点,因为用近红外技术可以做某些成分的定量检测,最关键的是还不必破坏试样。 (一)技术优势 红外技术有四大优点:环境适应性好,在夜间和恶劣天候下的工作能力优于可见光;隐蔽性好,不易被干扰;由于是靠目标和背景之间、目标各部分的温度和发射率差形成的红外辐射差进行探测,因而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优于可见光;红外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二)制约因素 目标的光谱特性;探测系统的性能;目标和探测口之间的环境和距离——这三大因素是红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为充分利用大气窗口,探测器光谱响应从短波红外扩展到长波红外,实现了对室温目标的探测;探测器从单元发展到多元,从多元发展到焦平面,上了两大台阶,相应的系统实现了从点源探测到目标热成象的飞跃;系统从单波段向多波段发展;发展了种类繁多的探测器,为系统应用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三)国内领先技术 红外探测器芯片一直受制于西方政府和供应商。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12年4月,高德红外用2.4亿元超募资金实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项目”。2014年2月25日,高德红外公告,公司“基于非晶硅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项目成果已获湖北省科技厅鉴定通

红外检测技术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红外检测技术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1摘要 近红外(NIR)谱区是人类认识最早的非可见光谱区,波长范围在0.75—2.5 m之间,用波数表示时则在13330—4000cm-1之间。由于近红外的吸收谱带复杂,谱峰重叠,信号弱,在分析上难以应用,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十多年来,随着近红外仪器的改良,新的光谱理论和光度分析方法的建立,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使近红外光谱技术成为目前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分析技术,并以其简单快速、实时在线、无损伤无污染分析等特点,在复杂物质的分析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包括制糖和制药的许多与化学分析和品质管理有关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2现代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现代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 我国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除一些专业分析工作人员以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鲜为人知。但1995年以来已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并在仪器的研制、软件开发、基础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但是目前国内能够提供整套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化学计量学软件、应用模型)的公司仍是寥寥无几。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外许多大型分析仪器生产商纷纷登陆中国,想在第一时间占领中国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市场。由此也可以看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分析界炙手可热的发展趋势。在不久的未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分析界必将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将近红外光谱所反映的样品基团、组成或物态信息与用标准或认可的参比方法测得的组成或性质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校正模型,然后通过对未知样品光谱的测定和建立的校正模型来快速预测其组成或性质的一种分析方法。 与常规分析技术不同,近红外光谱是一种间接分析技术,必须通过建立校正模型(标定模型)来实现对未知样品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测量其近红外光谱;二是采用标准或认可的参考方法测定所关心的组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2011年02月08日 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厂商开始在我国销售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产品,但在很长时间内,进展不大,其原因主要是:首先,近红外光谱分析要求光谱仪器、光谱数据处理软件(主要是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样品模型结合为一体,缺一不可。但被分析样品会由于样品产地的不同而不同,国内外的样品通常有差异,因此,进口仪器的应用模型一般不适合分析国内样品。如果自己建立模型,就需要操作人员了解和熟悉化学计量学知识和软件,而外商在中国的代理机构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有效地根据用户的需要组织培训,因此,用户对这项技术缺乏全面了解,影响到了它的推广使用。其次,进口仪器价格昂贵,售后技术服务费用也往往超出大多数用户的承受能力。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工作原理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近红外光谱记录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信息,它常常受含氢基团X-H(X-C、N、O)的倍频和合频的重叠主导,所以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测量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由于倍频和合频跃迁几率低,而有机物质在NIR光谱区为倍频与合频吸收,所以消光系数弱,谱带重叠严重。因此从近红外光谱中提取有用信息属于弱信息和多元信息,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光机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光谱数据处理和数据关联技术。光谱数据处理是消除仪器因素(灯及测量方式等)环境因素(如温度等)和样品物态(如颜色、形态等)等对光谱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平滑、微分、基线漂移扣减、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FIR)等也可以用小波变换来进行部分处理。数据关联技术主要是化学计量学方法。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使多组分分析中多元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解决了近红外光谱区重叠的问题。通过关联技术可以实现近红外光谱的快速分析。在近红外光谱的应用中我们所关心的是被测样品的组成或各种物化性质,因此,如何提取这些有用信息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核心。现在的许多研究与应用表明,

红外检测技术介绍

红外探测技术 红外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红外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探测和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与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红外线是波长在0. 76?1000 U m之间的一种电磁波,按波长范围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类,它在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 红外线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299792458m/s ?3xlO lu cm/s 红外辐射的波长 A = — co 式中:C:速度 2:波长 3 :频率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的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红外

线。其中黑体频谱辐射能流密度对红外辐射波长的关系,根据普郎克定律: D一GxL (瓦?厘米”"微米") 式中: P一波长%,热力r AT 学温度为T时,黑体的红外辐射功率。 C一光速度 (axiomcm/s) C—第一辐射常 数二3.7415X104(瓦厘米?微米2) 之一波长(微米),T热力学 温度(K)温度辐射的能量密 度峰值对应的 波长,随物体温度的升高波长变短。 根据维思定律:人理(urn) T 式中: A一峰值波长,单位:um T一物体的绝对温度单位K 物体的红外辐射功率与物体表面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与物体表面的发 射率成正比。物体红外辐射的总功率对温度的关系,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 律: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红外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介绍,了解红外检测技术 的基本情况,重点研究红外诊断方法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在此基础 上深入研究红外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 够对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后 期更好的应用红外检测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红外检测技术 1引言 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合理的状态检测是保障电气设备正常使用的重要 手段。红外检测技术就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测的重要方法,能够实现在不接触、远距离情况下的状态检测,检测过程安全快速,结果相对可靠。但是在红外 诊断费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因素对其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加 强对于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 更加全面的掌握关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针对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进行 有效的控制,从而更好的发挥红外检测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更好 的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红外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虽然发展形式比 较复杂,但是基本都会以设备热状态的异常为主要表现形式。红外检测技术最根 本的原理就是对电气设备的辐射信号进行探测,得到相应的热像特征图谱,然后 利用分析软件对得到的图谱进行专业的分析,通过与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图谱进行 对比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分析可能存在故障的位置及其类型。 不同的物体之间存在宏观或者微观的热量传递,主要有传导、辐射和对流三 种形式,往往是三种形式同时进行。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也会出现不同类型 的发热以及热量传递,比如接触电阻发热、介质发热、涡流发热等。设备故障引 起的发热还会对设备的内部介质性能以及外部的表面性能造成破坏,甚至会影响 到整体的热平衡,而热量也会以各种形式传递到表面,使得表面的温度发生明显 的变化。利用红外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到表面红外辐射信息的情况,进而得到设备 在不同状况、不同故障下的温度情况,结合设备结构等就能分析判断电气设备具 体的故障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3红外诊断方法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3.1红外诊断方法 红外检测诊断会遇到复杂的故障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红外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设备表面温度分析法是 对设备的表面发热情况进行分析,测得表面温度后结合设备温度及温升极限的相 关标准分析具体的故障,这种方法适用于电流致热和电磁效应造成的设备故障; 横纵向比较法是对同组、同相以及相同类型的设备之间的温度进行对比,对比的 数据包括某些部位的温升、温度值等,具体数值的选择要参照设备发热的具体情况;一些电压致热※的电气设备,其温度升高变化比较小,利用上述方法分析效 果不明显,可以利用热像图进行分析,对比设备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热像 图的差异来分析设备的故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热像图分析法进行红外检测时 要使三相设备同时充满成像视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提升检测 准确性;除此之外还有相对温差判断法、历史数据分析判断法和连续分析判断法。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 红外技术的发展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利用水银温度计来研究太阳光的能量分布发现了红外辐射,从那时起,人们就致力于研究各种红外探测器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探测红外辐射。在红外探测器发展中,以下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70年代,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上世纪末以焦面阵列(FPA)为代表的红外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红外技术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单元红外探测器:如InSb(锑化铟)、HgCdTe(碲镉汞)、非本征硅,以及热电等探测器。 线列:以60元、120元、180元和256元等,可以拼接到1024元甚至更多元。 4N系列扫描型焦平面阵列:如211所的研制生产的4x288。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IRFPA): 致冷型256x256、320x240、384x288,更大规模的如640x512,1024×1024和1280×720 元阵列也已有了; 非致冷型160×120、320x240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384x288、640x480也已开始应用。 红外探测器按其特点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1970s-80s):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 第二代(1990s-2000s):是以4x288为代表的扫描型焦平面; 第三代:凝视型焦平面; 第四代:目前正在发展的以大面阵、高分辨率、多波段、智能灵巧型为主要特点的系统芯片,具有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甚至具备单片多波段探测与识别能力。 目前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辐射热计,根据使用的热敏电阻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氧化钒探测器和非晶硅探测器两种。 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发展,其性能可以满足部分的军事用途和几乎所有的民用领域,真正实现了小型化、低价格和高可靠性,成为红外探测成像领域中极具前途和市场潜力的发展方向。 氧化钒技术由美国的Honeywell公司在九十年代初研发成功,目前其专利授权BAE、L-3/IR、 FLIR-INDIGO、DRS、以及日本NEC、以色列SCD等几家公司生产。非晶硅技术主要由法国的 CEA/LETI/LIR实验室在九十年代末研发成功,目前主要由法国的SOFRADIR和ULIS公司生产。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拥有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生产的能力,其核心技术仅有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掌握,日本和以色列则由美国取得技术许可,在其国内生产和有限制地使用。对我国的出口则设置了更多严格的限制,如大家遇到的帧频限制。

红外成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符郁林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无损检测已经成为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流。其中红外检测能在不同温度场、广视域的进行快速非接触式的连续扫描测试,成为已有的无损检测技术功能和效果的补充。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外装饰物以及建筑节能检测中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字:红外无损检测;红外成像仪;工程应用;改进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engineering Fuyulin (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ngineering testing.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T) can be used in rapid test continuous Scan Test in every kind of temperature field, it has already been the supplement in the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other NDT technology. It is especially popular in the quality testing of high-rise building's outside ornaments a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st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inadequates in the INT technology needed for researchers to further improve. Key words: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frared imager;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improvement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 论文 题目: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测控xxxx 完成日期:2017/5/6 小组:第x组 小组成员:xxxxxxxxxx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摘要: 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将光学系统与电路系统相结合可以制作避障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可以完成智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障碍物的处理。避障传感器基本原理:利用物体的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障碍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如果有障碍物,红外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认正前方有障碍物,并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协调车轮或者舵机工作,完成躲避障碍物的动作。 关键字:光电检测技术、智能车、测距、红外测距传感器、单片机 一、引言 光电检测作为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信息获取、光电变换、光信息测量以及测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等,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距离远、容量大、非接触、寿命长、易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光扫描、光跟踪测量,光纤测量,激光测量,红外测量,图像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等,是当前最主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光电信息技术。

二、光电检测技术的概念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电子技术对光学信号进行检测,并进一步传递、储存、控制、计算和显示。光电检测技术从原理上讲可以检测一切能够影响光量和光特性的非电量。它可通过光学系统把待检测的非电量信息变换成为便于接受的光学信息,然后用光电探测器件将光学信息量变换成电量,并进一步经过电路放大、处理,以达到电信号输出的目的。然后采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及物理学等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以便于进行相应的电路改进,更好地研究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的特点与相关性,从而了解非电量的状态。微弱信号检测的目的是从强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同时提高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光电检测技术的系统机构比较简单,分为信号的处理器,受光器,光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受光器在获得感知信号后,就会被反映为不同形状、颜色的信号,同时根据这些器件所处在的不同位置,就能够将他分为反射型与透过型的两种比较的模式。光电检测的媒介光应当是自然的光,例如白炽灯或者萤光灯。特别是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也取得的非常好发展。由于投光器在发出光后,会以不一样的方式触摸这些被检测物中,直到照射到检测系统中的受光器中,同时受光器在此刺激下,会产生一定量的电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敏性的原件,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三极管、二极管。 三、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智能车方面的应用、家庭扫地机器人方面的应用: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将光学系统与电路系统相结合可以制作避障传感器,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可以完成智能车在运行过程中,对障碍物的处理。避障传感器基本原理:利用物体的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障碍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因为传播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如果有障碍物,红外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认正前方有障碍物,并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分析,协调车轮或者舵机工作,完成躲避障碍物的动作。 四、常用光电检测器件:红外测距传感器 原理:其输出为电压数值,通过公式L?=?(6762/(9-X))-4可计算出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红外检测技术及应用

红外检测技术及应用 红外基本概念 红外线:白色的太阳光被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位于可见光红光外侧,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叫红外线。 红外线是电磁辐射频谱的一部分,电磁频谱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线、伽马射线和X光。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磁波谱图见下: ●按波长红外波段通常又分成四个较小的波段: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 ●红外线波长通常以微米来表示。红外频谱范围从0.7微米至1000微米。 ●实践中,红外温度测量使用的波段范围为0.7微米至14微米。 ●红外线遵循可见光所遵循的规律: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任何大于绝对零度(-273C)的物体都会向外界辐射热能。红外测温仪就是通过接受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而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 ●黑体:一个吸收所有碰撞它的任何波长红外辐射的物体被定义为黑体。 黑体辐射:实际上的黑体就是一个空腔,上面开有一个小孔,当空腔达到某一温度并处于热平衡时,从小孔射出的红外辐射就具有稳定的特性,称为黑体辐射。 基本热传导理论: 传导模式: ?辐射 ?传导 ?对流 ●传导: 热量传导取决于: ?传导率(k)和厚度(L) ?温差△T(从一侧到另一侧) ?面积A 传导率值 ●常见材料的k值 ●数值越大,传导性越强

温差△T的变化 ?△T增加,热传导也增加 ?△T降低,热传导也降低 ?无△T,也没有传导 ●对流: 对流传导的热能取决于: ?h 值(对流系数) ?温差△T(从表面到该流量的一点) ?面积A 对流系数(h)取决于: ?流速 ?流量方向 ?表面状态 ?几何结构 ?粘度 不能简单地用数量表示 温差: 如传导情况一样 ?△T增加,热传导也增加 ?△T降低,热传导也降低 ?没有△T,也没有传导 ●辐射 一个表面的辐射热能取决于: ?σ = S-B 常数 ?发射率(ε) ?温度(T) 一个热表面要比一个凉爽的表面放射更多热辐射(如果两个是同样材料的话)发射率: ?一种材料性质 ?一种“效率系数” ?校正值= 0-1.0 ?黑体= 1.0 ?实体= <1.0. 高发射率表面 ?油漆(任何颜色),绝缘带或者强氧化物质表面 ?可靠的、可重复的温度测定 低发射率表面 ?低辐射 ?高热反射 ?必须考虑到背景 ?在0.6发射率以下辐射温度难以正确地测定 发射率可以根据以下而变化: ?材料 ?表面

红外光谱检测原理

红外光谱测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测试手段,对于材料的定性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在许多领域。但是很多人对于红外光谱的检测原理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些基本原理的介绍。 在了解红外光谱的检测原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结构或者相对含量的方法。按照分析原理,光谱技术主要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三种;按照被测位置的形态来分类,光谱技术主要有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两种。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光谱,有红外发射和红外吸收光谱两种,常用的一般为红外吸收光谱。 接下来是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分子运动有平动,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四种,其中后三种为量子运动。分子从较低的能级E1,吸收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可以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2,整个运动过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E2-E1=hv。能级之间相差越小,分子所吸收的光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和转动跃迁所引起的, 组成化学键

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或转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用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红外光谱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分子的转动能级差比较小,所吸收的光频率低,波长很长,所以分子的纯转动能谱出现在远红外区(25~300 μm)。振动能级差比转动能级差要大很多,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频率要高一些,分子的纯振动能谱一般出现在中红外区(2.5~25 μm)。(注: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所吸收的光在可见以及紫外区,属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振动时,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时,该振动才具有红外活性(注:如果振动时,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则该振动具有拉曼活性)。

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相关

红外技术的应用及前景(红外探测技术)

红外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1) 摘要 (2) 第1章绪论 (2) 第2章红外探测技术 (4) 摘要 本文在第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红外线的基础、红外线的特性以及红外技术的发展历史,在第二章中,重点介绍了红外线在探测方向的应用,以及不同的红外探测器的分类和特性,并且通过对探测原理的推导,了解探测器工作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红外探测器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红外线、探测器 第1章绪论 1.1引言 目前红外技术作为一种高技术,它与激光技术并驾齐驱,在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红外成像、红外侦察、红外跟踪、红外制导、红外预警、红外对抗等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都是很重要的战术和战略手段。在70年代以后,军事红外技术又逐步向民用部门转化。红外加热和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交通等各个行业和部门。红外测温、红外测湿、红外理疗、红外检测、红外报警、红外遥感、红外防伪更是各行业争相选用的先进技术。标志红外技术最新成就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它与雷达、电视一起构成当代三大传感系统,尤其是焦平面列阵技术的采用,将使它发展成可与眼睛相媲美的凝视系统。 1.2 红外简介 1.2.1红外线概述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 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 ~1.5μm 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 ~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而波长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