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行程问题

(一)相遇问题(异地相向而行)

三个基本数量关系:路程 = 相遇时间×速度和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例2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例3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例5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65千米?

例6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二)追击问题(同向异速而行相遇)

同向追及问题的特点是:两个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慢者在前面,快者在后面。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直到快者追上慢者。

设 V

1 < V

2

甲的速度为V

1

乙的速度为V

2

甲乙相距△S

甲在乙前若同时同向而行当甲乙相遇即乙刚好追上甲时用时T

则: △S + V

1*T = V

2

*T

它有三个基本的数量:追及时间、速度差以及路程差。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追及时间=路程差(即相隔路程)/速度差(快行速度-慢行速度)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小强和小英从相距8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行走,小英在前面每分钟走50米,小强在后面每分钟走

70米。两分钟后小强和小英还相隔多少米?

(2)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0千米的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轮船每小时行驶25千米,乙轮船在后

每小时行38千米,几小时后两轮船还相距21千米?

(3)娟子和小平从相距14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而行,小平在前每分钟走45米,娟子在后每分钟走65米,

即分钟后娟子可以追上小平?

(4)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在汽车开出1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75千米

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行驶路线去追这辆汽车,几小时可以追上?追上时距出发地的距离是多少?

(5)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去货场运货。甲车每小时行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8千米。途中甲车

因出故障,停车修理3小时,结果乙车比甲车早1小时到达货场,问出发地到货场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思路启迪根据要求,要想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需要先求出甲车或乙车的行使时间。求行使的时间,可以用追及的问题求时间的思路来解答。条件“甲车中途停车3小时,乙车比甲车早1小时到达“可以理解为乙车比甲车先出发2小时,两车同时到达货场。也就是甲车要追的路程为48*2=96(千米),速度差为64-48=16(千米),这样可求出甲车行使的时间为96/16=6(小时),从而求出两地之间的路程。解: 64*((48*2)/(64-48)+2)=384(千米)

***(6) 甲、乙两人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若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 甲过10分钟第一次从乙身后追上乙;若二人同时从同一点反向而行,只要2分钟就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思路启迪此题是一道追击问题和相遇合一的题。由题意可知,同向即为追及问题,那甲、乙的速度差为400/10=40(米/分钟),甲、乙的速度和为400/2=200(米/分钟);那甲的速度为(200+40)/2=12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200-40)/2=80(米/分钟)。

(三)环形跑道问题

环形跑道问题,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是相向而行,则每合走一圈相遇一次;如果是同向而行,则每追上一圈相遇一次.这个等量关系往往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小强每分钟跑300米,小星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小强第一次追上小星?

(2) 光明小学有一条长200米的环形跑道,亮亮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亮亮每秒跑6米,晶晶每秒跑4米,问:亮亮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

(3) 一环形公路周长是24千米,甲乙两人从公路上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发,背向而行,3小时后他们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慢0.5千米,求甲、乙两人速度各是多少?

(四)顺风顺水问题

顺风实际速度= 交通工具速度+ 风速

逆风实际速度= 交通工具速度- 风速

逆水同上

(1) 一艘轮船的静水速度为每小时18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这艘船从相距3.15千米的两个港口间来回一趟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 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

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航速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3) 两码头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航行行完全程要9小时,逆水航行完全程要12小时。这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千米?这条河水流速是多少千米?

(五)火车过桥问题

(1)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通过800米长的隧道用时50s,通过600米长的大桥用时40s,求这列火车的长度为多少米?列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有一列客车长190米,另有一列货车长290米。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5:3,已知它们同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1分钟,问:它们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的时间是多少?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毕业班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算术规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算术规律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总结: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倒数的概念:1.如果两个数乘积是1,我们称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 升 初 冲 刺 模 拟 测 试 苏教版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4分)(2006?船营区校级自主招生)把511 化成循环小数,小数点后面第50位上的数字是 . 2.(4分)若用n a 表示2n 除以5所得的余数.当20n =时,则20a =;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探究: 123420072008a a a a a ++++??++=. 3.(4分)(2019秋?交城县期末)一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4.(4分)(2017?重庆)4点到5点之间,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60度角的时间是 . 5.(4分)(2014?台湾模拟)算式20142015201620172018(201420152016)20172018++??的个位数部分为 . 6.(4分)(2019秋?渭滨区期末)妙想有48枚邮票,奇思的邮票数是妙想的 23,笑笑的邮票数是奇思的78 ,笑笑有 枚邮票. 7.(4分)(2013?海珠区)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个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8.(4分)(2019秋?宜昌期末)一块手表打八五折后便宜30元,其原价是 元. 9.(4分)(2019春?海淀区月考)有一块麦地和一块菜地,菜地的一半和麦地的13 合起来是13亩.麦地的一半和菜地的13合起来是12亩,那么菜地有 亩. 10.(4分)(2019秋?巨野县期末)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4人,参观猴子馆的有35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7人.去动物园一共有 人.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 11.(20分)3.514935.1 5.14951?+?+? 666666888888?+? 2772283496535÷+÷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考试题(附答案)

2020年苏教版小升初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1分)(2019秋?成都期末)甲数是a ,比乙数的2倍少b ,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 .2a b - B .2a b ÷- C .()2a b -÷ D .()2a b +÷ 2.(1分)(2015春?广州校级期中)()a b c a c b c +?=?+?表示乘法的() A .结合律 B .交换律 C .分配律 3.(1分)(2019秋?宜昌期末)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以上都可以 4.(1分)(2018秋?盐都区期末)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3:4:5,这是一个()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5.(1分)(2019秋?闵行区期末)下列选项中,能用“26a +”表示的是() A .整条线段的长度: B .整条线段的长度: C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D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6.(1分)(2013?慈溪市校级模拟)一个用若干块小立方体搭成的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这个 图形至少有()块小立方体搭成的. A .7 B .6 C .5 D .4 7.(1分)(2019?宿迁模拟)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机会是() A . 1 2 B .13 C . 14 D .1 8.(1分)(2019?朝阳区)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A .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 B .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C .修一条路已经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 D .同一时间、地点每棵树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 9.(1分)(2019秋?虎林市校级期中)如果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7 12 ,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A .5:7 B .5:12 C .7:12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一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0 )。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的数 …… 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4=0.8 41=0.25 43= 0.75 81= 0.125 83=0.375 85=0.625 87=0.875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3.305是( 三 )位小数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 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 0) 2、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0 )最小的奇数是( 1 ) 在全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3、2,3,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 70 32 14 56 158

小学数学复习小升初数学专项强化训练《运算与规律》(整理含答案)

小学数学复习小升初数学专项强化训练 《运算与规律》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 1、比大小。(在○里填上“>”“<”或“=”) 230×40 ○ 32×400 8200×1.1 ○ 410×22 2.1×300 ○ 0.3×1800 999×9.9 ○ 10000 2、根据143÷13=11填空。 1430÷130=( ) 286÷1.3=( ) 2.2×13=() 0.22×()=14.3 ( )÷0.39=110 14300÷( )=1.1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6分) 12.5×8.7×0.8=(□×□)×□=() (2.5+0.6)×4=□×□+□×□=() 4.1×1.5+ 5.9×1.5=(□+□)×□=() 4、两个因数的积是13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5,则积增加了50,不变的因数是()。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乘4,商是( );如果被除数除以4,除数乘以2,商是( )。 6、两个数相除商是3,余数是10,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43,被除数是(),除数是()。 7、3.54×2.6的积是( )位小数,如果将3.5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6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是( ),原来的积是( )。 8、9.6×1.25=1.2×(8×1.25)=1.2×10=12,这里运用了( )律进行简算。 9、小明在计算10×(△+0.3)时错算成了10×△+0.3,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二、判断题。(5分) 1、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商也跟着乘以10。( ) 2、122×36=(122×2)×(36÷2) ( )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小升初 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数中,()最接近12. A.12.05B.11.91C.11.98D.12.9 2.下面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长方体和正方体没有关系 B.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C.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3.五、六年级的出勤率分别是90%和94%,那么五年级的出勤人数比六年级的()A.多B.少C.一样多D.无法确定4.六年级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男生比女生多()A.60%B.50%C.40%D.66.6% 5.观察和()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A.从上面看B.从前面看C.从左面看D.从右面看6.苹果和雪梨的质量比是3:2,如果苹果有180kg,那么雪梨有()kg.A.72B.108C.120D.270 7.如图是用纸折叠成的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8.把30g糖溶入90g水中,糖占糖水的() A.33.3%B.20%C.25% 9.如图,北京在石家庄的()方向上.

A.北偏东30°B.北偏东60°C.南偏西30°D.南偏西60°10.若2:3的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 A.扩大6倍B.增加6倍C.增加9 11.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A.a×8=B.9a=6b C.2a﹣5=b D.a×﹣1÷b=0 12.计算(850﹣50÷25)×30正确的运算顺序是() A.减法→除法→乘法B.除法→乘法→减法 C.除法→减法→乘法 二.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13.在一个比中,当后项大于1时,比值一定小于前项.(判断对错) 14.1的倒数还是1,所以0的倒数也是0.(判断对错) 15.王老师练习投篮,前面三次都投中了,第四次一定能投中.(判断对错)16.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 17.明天一定下雪..(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4分) 18.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 ∠2=°. ∠3=°.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苏教版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第Ⅰ卷(填空题)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满分30分) 1.(2019?郑州模拟)370200000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5分)(2019秋?张家港市校级期末) 12 :424 () ==÷0.751 ==÷=折. 3.(2分)(2018秋?南昌期末)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4.(2分)(2013秋?绍兴期末)120米的3 8 是米,60比50多%. 5.(2013?东莞市校级模拟)写出10的所有约数:.用这几个约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这几个约数中,是质数,是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2分)(2019秋?朔城区期末)5 :0.125 8 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7.(4分)(2011?阆中市校级自主招生)在_____里填上“<”、“>”、或“=”. 999 1001; 46 ; 6.53 6.530; 2米18分米. 8.(1分)(2019?郑州模拟)一种微型零件长5mm,画在图上长2.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9.(1分)(2019秋?文水县期末)一根木料用去40%后,还剩1.5米,这根木料长米. 10.(2分)(2015春?滨海县期中)一个圆柱的展开图如图,则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11.(1分)(2019秋?勃利县期末)一辆自行车的原价是400元,现价是320元,现价比原价少% 12.(1分)(2019春?河东区期末)将一个底面周长是9.42dm的圆柱形木料,沿着底面直径垂直切一刀,切

小升初数学资料

2019小升初数学资料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资料,希望可以帮到您!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收入-支出=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量的计量 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进率 高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 进率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质量单位换算

小升初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目

小升初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目 班级姓名等级 1、观看下面旳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依照你所发觉旳规律,请你直截了当写出下面式子旳结果: 1+2+3+…+99+100+99+…+3+2+1=﹏﹏﹏﹏。 2、, ,,,已知:24 5 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 3、以下等式: ①13=12 ; ②13+23=32 ; ③13+23+33=62 ; ④13+23+33+43=102 ;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4、观看以下等式: 221 2111222222223332 ??????2 +=(+)+=(+)3+=(+)…… 那么第n 个等式能够表示为。 5、 212212+=?,323323+=?,43 4434+=?,……,假设10b a 10b a +=?〔a 、b 差不多上 正整数〕,那么a+b 旳最小值是﹏。 6、如图是用火柴棍摆成边长分别是1、2、3根火柴棍时旳正方形,当边长为n 根火柴棍时,假设摆出旳正方形所用旳火柴棍旳根数为S ,那么S =〔用含n 旳代数式表示,n 为正整数〕、

三层二杈树 二层二杈树 7、如图是五角星灯连续旋转闪耀所成旳三个图形。照此规律闪耀,下一个呈现出来旳图形是 8、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旳1条、2条、3条“金鱼”……,那么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根。 …… 9、如图,在图1中,互不重叠旳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2中,互不重叠旳三角形共有7个,在 图3中,互不重叠旳三角形共有10个,……,那么在第n 个图形中,互不重叠旳三角形共有个〔用含n 旳代数式表示〕。 10、小旳黑、白两种颜色旳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旳正方形图案,那么第n 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 子〔〕枚〔用含有n 旳代数式表示〕 11、右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旳宽和OB 旳长均为1,回形线与射线OA 交于,,,321A A A …、假设从O 点到1A 点旳回形线为第1圈〔长为7〕,从1A 点到2A 点旳回形线为第2圈,…,依此类推、那么第10圈旳长为。 12、在计算机程序中,二杈树是一种表示数据结构旳方法。如图,一层二杈树旳结点总数是1,二层二杈树旳结点总数是3,三层二杈树旳结点总数是7,四层二杈树旳结点总数是15……照此规律七层二杈树旳结点总数是。 13、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 5912 162125、14、观看以下数表: 1 2 3 4 … 第一行 2 3 4 5 … 第二行 3 4 5 6 … 第三行 4 5 6 7 … 第四行 A B C D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小升初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面各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A.10.2B.9.9C.10.02D.9.99 2.王叔叔买了8个苹果共重2.1千克,如果买这样的苹果12千克,大约有()A.不到40个B.40多个C.60~90个D.100个以上 3.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①甲比乙先出发 ②甲比乙先到终点 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 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 A.1B.2C.3D.4 4.如果a÷(b÷10)=8,那么下列式子中,结果等于8的是() A.(a×10)÷b B.(a÷10)÷(b÷10) C.(a×10)÷(b÷10) 5.王老师用28米长的木条给花圃做围栏,他想把花圃设计成以下四种造型,不能用28米的长木条围成的设计有()种. A.1B.2C.3D.4 6.下面()算式的得数与900÷6得数相同. A.900÷3÷3B.900÷3×2C.900÷3÷2 7.13□0000000≈13亿,□里最大可填()

A.1B.2C.3D.4 8.挖一条长1200米的水渠.王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李叔叔单独10天可以挖完.两人合作,几天挖完?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1÷(+)B.1200÷(12+10) C.1200÷(+)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旋转的是() A.钟表指针的运动B.电梯的升降运动 C.拧开自来水龙头 10.得数是6.3的算式是() A.63÷100B.0.63×100C.0.063×100D.630÷0.1 11.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制成糖水,糖占糖水的() A.B.C.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2.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判断对错) 13.用数字卡片0、1、2、6组成的四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 1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大.(判断对错) 15.一根绳子长米,也就是长40%米.(判断对错) 16.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π..(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7.=%=9÷=÷16=(填小数) 18.填一填. (1)0.5米=()厘米 (2)3.5吨=3500() (3)4.2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4)20分米=()米 (5)18升=()立方分米=()毫升 19.一管净含量为100立方厘米的牙膏,它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1厘米.如果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厘米.照这样计算,这管牙膏估计能用天.

小升初----探索规律

六年级数学“专项突破” 探索规律 一、知识梳理 1.算式中的规律 在数学算式中探索规律,应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观察结果的特点,从而认记或完成这类题。 2.数列中的规律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⑴规律蕴涵在相邻两数的差或倍数中; ⑵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位找关系才可以找到规律。 3.数图形中的规律 解答数图形的题目,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4.方阵中的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关正方形的问题,如运动会上大型体操表演的正方形队列、正方形的池塘边植树等,我们称为方阵问题;方阵问题一般分为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两种;方阵问题的特点是:方阵每边数量相等,相邻两层,每边上的数量相差2。 ⑴四周数=(每边数-1)×4 ⑵实心方阵的数量关系为:总数=外层每边数×外层每边数 ⑶空心方阵的数量关系为:总数=(外层每边数-层数)×层数×4 5.周期中的规律 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有整

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几个,那么结果为下 一个周期里的第几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循环 的个数后,再继续算。 6.搭配中的规律 搭配问题的解题思路类似于乘法原理,即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 做第一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 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 1×m 2×m 3×…×m n 种不同的方法。 二、典例剖析 题型一:找规律填数 一串分数:11,21,22,21,31,32,33,32,31,41,42,43,44,43,42,4 1… ⑴10 7是第几个分数? ⑵第400个分数是几分之几? 题型二:找规律填图 四个同学玩换座位的游戏,虎子坐在1号位子上,美美坐在2号位子上,丽丽坐 在3号位置上,苗苗坐在4号位子上,以后他们不停的交换座位,第一次上、下 两排交换,第二次是左右交换,第三次再上、下交换,第四次再左右交换……这 样一直进行下去,第十次交换后,丽丽坐在第几号位子上? …… 3 4 丽丽苗苗 虎子 美美 ? ?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苏 教 版 数 学 小 升 初 冲 刺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认真计算,反复检查(能简算的要简算)。(2.5×4=10分) (1) 536×3574+642.9×66 -3÷335 (2)5161 ×6 5 + 5381×85-4371×74 (3) 183×198+1811×193 (4)1+613+1215+2017 +3019+42111 二、认真思考,谨慎填空。(23分) 1.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景点共接待游客564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40000000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元。 2. 6时20分=( )时 50公顷=( )平方千米 3.一艘潜水艇在海中的高度为一7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20米处,那么鲨鱼所在的高度为( )米;只海鸥在海平面以上15米,海鸥距离潜水艇( )米。 4.把一根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了7次,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5.非0自然数A 和B,如果A=3 1 B,那么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A 和B 成( )比例。 6.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0厘米、6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8厘米,这个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某年的劳动节是星期五,则这一年的教师节是星期( )。 8.如图,梯形被分成四个三角形,AC 是梯形的对角线,已知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第8题) (第11题) 9.甲用40秒可绕一个环形跑道跑一圈。乙向反方向跑,每隔15秒与甲相遇一次。乙跑一圈所用的时间是( )秒。 10.某天,小明于晚上6时整开始做家庭作业,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同一条直线上,写完作业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已知小明做作业的时间不到1小时,小明做作业用了( )分钟。 11.如图,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已知a:b=1:2,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 面积的() ()。 12.有若干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 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当放置5层时,放置成的物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6分) 1.假如工是25~50之间的任意 一个数,y 是10~20之间的任意一个数,那么x+y 结果一定在( )之间。 A.30~75 B.35~70 C.35~75 D.40~70 2. 如图,按一定的流量向放在水槽底部的圆柱形玻璃杯注水,注满玻璃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像图像大致是( )。

小升初数学专题训练—“找规律解题(全国通用)

找规律解题【例题精讲】 例1 摆5个三角形,需要11根木棒,摆2011个三角形,需要_____根木棒 例2每个圆点代表一个花盆,根据前3个图案,计算出第2011个图案的花盘总数是__个 例3 用数字摆成下面的三角形,请你仔细观察后,推断第10行的各数之和是多少?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例4 某城市有10条笔直的道路,这10条路没有平行的,每两条都有交叉路口,但没有3条或3条以上的路在一个路口相交,如果每一个交叉路口安排一名交警,共需安排多少名?例5一楼梯共10级,规定每步只能跨上一级或两级,要登上第10级,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例6 一个三角形全涂上白色,每进行一操作,即把全白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三角形,中间的小正三角形涂上黑色(如图),经过五次操作后,有____个黑色三角形,白色部分是整个三角形的_____。 例7 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各数(没有正方形)?

小学数学思维之找规律解题练习 试卷简介全卷共5题,全部为选择题,共100分。整套试卷注重数学的本质,锻炼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找规律解题,通过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寻找突破口。 学习建议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奥数就是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建议学生将课本知识扎实掌握,比如计算能力,同时需要加强对应用题解题思维的发展,提高对常识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让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的提高!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 1.将2000名学生排成一排,按1、2、3、4、5、6、7、6、5、4、3、2、1;1、2、3、4、5、6、7、6、5、4、3、2、1……循环报数,则第2000名学生报的数是_______。 A.3 B.1 C.4 D.5 2.如图,用3根火柴可以摆出第1个正三角形,加上2根火柴可以摆出第2个正三角形,再加上2根火柴可以摆出第3个正三角形……这样继续下去,摆出第51个正三角形共用_______根火柴 。 A.103 B.153 C.102 D.101 3.一楼梯共12级,规定每步只能跨上一级或两级,要登上第12级,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A.89 B.2 C.233 D.144 4.下图有多少个长方形? A.36 B.150 C.441 D.256 5.一个三角形全涂上黑色,每进行一操作,即把全黑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三角形,中间的小正三角形涂上白色(如图),经过6次操作后,有____个白色三角形。 A.121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大全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总结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算术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

通用版小升初数学专项训练+典型例题分析-找规律篇(含答案)

测试卷 找规律篇 时间:15分钟 满分5分 姓名_________ 测试成绩_________ 1 (12年清华附中考题) 如果将八个数14,30,33,35,39,75,143,169平均分成两组,使得这两组数的乘积相等,那么分组的情况是什么? 2 (13年三帆中学考题) 观察1+3=4 ; 4+5=9 ; 9+7=16 ; 16+9=25 ; 25+11=36 这五道算式, 找出规律, 然后填写20012+( )=20022 3 (12年西城实验考题) 一串分数:12123412345612812 , ,,,,,,,,,,,.....,,,......,33,55557777779991111 其中的第2000个分数 是 . 4 (12年东城二中考题) 在2、3两数之间,第一次写上5,第二次在2、5和5、3之间分别写上7、8(如下所示),每次都在已写上的两个相邻数之间写上这两个相邻数之和.这样的过程共重复了六次,问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2......7......5......8 (3) 5 (04年人大附中考题) 请你从01、02、03、…、98、99中选取一些数,使得对于任何由0~9当中的某些数字组成的无穷长的一串数当中,都有某两个相邻的数字,是你所选出的那些数中当中的一个。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1)请你说明:11这个数必须选出来; (2)请你说明:37和73这两个数当中至少要选出一个; (3)你能选出55个数满足要求吗? 【附答案】 1 【解】分解质因数,找出质因数再分开,所以分组为33、35、30、169和14、39、75、 143。 2 【解】上面的规律是:右边的数和左边第一个数的差正好是奇数数列3、5、7、9、11……, 所以下面括号中填的数字为奇数列中的第2001个,即4003。 3 【解】分母为3的有2个,分母为4个,分母为7的为6个,这样个数2+4+6+8… 88=1980<2000,这样2000个分数的分母为89,所以分数为20/89。 4 【解】:第一次写后和增加5,第二次写后的和增加15,第三次写后和增加45,第四次写后和增加135,第五次写后和增加405,…… 它们的差依次为5、15、45、135、405……为等比数列,公比为3。 它们的和为5+15+45+135+405+1215=1820,所以第六次后,和为1820+2+3=1825。 5 【解】 (1),11,22,33,…99,这就9个数都是必选的,因为如果组成这个无穷长数的就是1~9某个单一的数比如111…11…,只出现11,因此11必选,同理要求前述9个数必选。 (2),比如这个数3737…37…,同时出现且只出现37和37,这就要求37和73必 须选出一个来。 (3),同37的例子, 01和10必选其一,02和20必选其一,……09和90必选其一,选出9个 12和21必选其一,13和31必选其一,……19和91必选其一,选出8个。 23和32必选其一,24和42必选其一,……29和92必选其一,选出7个。 ……… 89和98必选其一,选出1个。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小升初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题 一、认真读题,细心填空(共10小题) 1.在图上标一标,按要求填一填. 水星至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57910000省略千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如图中有条对称轴;一个圆的面积是cm2,长方形的周长是cm. 3.3米是8米的%,3千克比5千克少%. 4.用5m长的铁条做直径是20cm的圆形铁环,最多可以做个. 5.每个足球价格a元,买b个足球用元,付x元可以买个足球. 6.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千米. 7.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这个正方体的个面.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和顶角的比是1: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与圆柱体积的比是. 10.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请你仔细观察,找出下面图形与算式的关系,再直接填空. (1)推算:1+3+5+…+19=2 (2)概括:=2 (3)拓展应用:1+3+5+7+9+11+13+15+13+11+9+7+5+3+1= 二、仔细推敲,正确辨析(共5小题) 11.一条小鱼从左边游到右边是平移现象.(判断对错) 12.只含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判断对错) 13.在写正数和负数时,“+”号可以省略不写,“﹣”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判断对错)14.纸上有5个点,经过任意2点画一条直线,最多能画10条直线..(判断对错)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它的侧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判断对错)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共5小题) 16.一种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300件产品中有()件不合格. A.2B.4C.6D.294 17.如图,十五届亚运会上,中国金牌数比韩、日两国金牌总数还多()枚. A.108B.57C.115D.107 18.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A.a×8=B.9a=6b C.a﹣2÷b=0D.=b 19.底和高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A.形状相同B.周长相等C.面积相等 20.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底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3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A.6倍B.12倍C.24倍 四、看清数据,细心计算(共2小题) 2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0.25×1.25×32 15.92﹣7.56+2.08﹣2.44 45×(+﹣0.6)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小升初试卷 一.填空。(20%) 1、一亿二千零四万七千零八十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2、如果A 是B 的5 1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最大分因数是( )。 3、小时=( )时( )分 2公顷40平方米=( )公顷 4、一根木料长米,现在将它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七次锯完,每小段占这根木料的( ),每小段长( )米。 5、六(1)班第一组同学的体重是45千克、50千克、45千克、51千克、47千克、45千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6、现有3厘米、4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你再选1根长度是整厘米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是( )厘米,最小是( )厘米。 7、有三把锁和三把钥匙,现在用三把钥匙去打开三把锁,最多要试( )次。 8、一个正方体,其中4个面涂红色,一个面涂绿色,一个面涂蓝色,小丁任意抛10次,落下后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9、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32立方分米,那么圆锥体的体积为( )立方分米。 1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如果甲数增加20,则甲数是乙数的2倍。原来甲数是( )。 11、一个高10厘米的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表面积减少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用火柴棒搭一个三角形,搭1个三角形用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用5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用7根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50个这样的三角形要( )根火柴棒。 二. 反复比较,精挑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10%) 1、在自然数中,凡是5的倍数( )。 ①一定是质数 ②一定是合数 ③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2、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的比是1:2圆锥的高是圆柱的6倍,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 )。 ① 2 倍 ② 32 ③6 1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3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的距离是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①1∶80 ②1∶8000 ③1∶8000000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完整版】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小升初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目.doc

小升初数学找规律练习题目 班级 姓名 等级 1、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 ___。 2、, ,,,已知:24 5 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 3、已知下列等式: ① 13=12 ; ② 13+23=32 ; ③ 13+23+33=62 ; ④ 13+23+33+43=102 ; ……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4、观察下列等式: 221 2111222222223332 ??????2 +=(+)+=(+)3+=(+)…… 则第n 个等式可以表示为 。 5、212212+= ?,323323+=?,43 4434+=?,……,若10b a 10b a +=?(a 、b 都是正整数), 则a+b 的最小值是 _ 。

6、如图是用火柴棍摆成边长分别是1、2、3根火柴棍时的正方形,当边长为n根火柴棍时,若 摆出的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棍的根数为S ,则S=(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7、如图是五角星灯连续旋转闪烁所成的三个图形。照此规律闪烁,下一个呈现出来的图形是 8、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根。 …… 9、如图,在图1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2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在 图3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在第n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0、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则第n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 ()枚(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 11、右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的宽和OB的长均为1,回形 A B C D 1条2条3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