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实习报告 (1)

电装实习报告 (1)
电装实习报告 (1)

实验一:焊接练习

一、实习内容:

(1)练习焊接。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1.电烙铁:由烙铁头.加热管.电源线和烙铁架组成我们使用的是内热式电烙铁。功率在20—30w之间,其优点是功率小,热量集中,适于一般元件的焊接。

2.钳子、镊子各一把。

3 .焊锡丝:由37%的铅和63%的锡组成的合金。焊锡丝有熔点低,易与铜、铁等金属结合,焊接强度合适,电阻率低等优点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适材料。

4.印刷电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钢制电路,可将一些电子元件焊在其上。印刷线路板的原料主要是铜箔,粘结剂,极板。

5.细铜丝。

三、原理简述:

铅锡合金是良导体且其熔点较低,易于熔化,在助焊剂的帮助下可以较好的把两个金属导体焊接在一起。

四、实习步骤:

(1)首先学习焊接技术的理论知识,如:

(a)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拿电烙铁。

(b)把电烙铁以45度左右夹角与焊盘接触,加热焊盘。

(c)待焊盘达到温度时,同样从与焊板成45度左右夹角方向送焊锡丝。

(d)待焊锡丝熔化一定量时,迅速撤离焊锡丝。

(e)最后撤离电烙铁,撤离时沿铜丝竖直向上或沿与电路板的夹角45度方向。

(2)用斜口钳把电线的绝缘层去掉,取得铜丝。

(3)用斜口钳将铜丝截成等长度的小段,并加工成弯钩并穿上焊板上。

(4)用电烙铁与焊锡丝将加工好的弯钩焊接在新的电路板上。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这次电装实习首先要学习的就是焊接,它是电子电工组装实验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器设备的质量。

老师介绍了电焊的一些基本要求后就让我们开始练习,刚开始拿起那电烙铁的时候手还一直抖,吓的不敢焊,终于敢下手的时候却老将焊板焊糊,不过焊过几个以后慢慢地掌握了一点技巧之后发现自己焊的还行,大部分都挺符合要求的。就这样慢慢地熟练之后速度不但提高了而且质量也越来越高了。

焊到后面觉得焊东西挺好玩的,只要细心,掌握好一定的技巧,一定会做的很漂亮。

这也是为我们后面的收音机与电话组装做准备。

实验二:组装收音机

一、实习内容:

组装一台收音机(S—202T调频调幅电视伴音收音机)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二、 原理简述:

调频收音机原理图

AGC 自动增益控制

输入回路高放混频中放限幅音频放大

机机振荡AFC自动频率控制

调幅收音机原理图

输入回路混频中放中放2 检波音频放大

机机振荡自动频率控制

调幅(AM)工作原理:

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0-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由IC内电路与5脚外接B1、C8、C0-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由B2和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16脚输入到中放进行放大,再经过检波回路,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由C23耦合到喇叭上。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调幅(FM)工作原理:

调频信号64-108M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MHZ范围的选择,再经C4到IC12脚。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由L4,C0-1组成的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

FM本振回路由L5、C0-2组成。C0-1和C0-2是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由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再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的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鉴频输出的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3送入IC16脚来实现的。

四、实习步骤:

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查元件是否齐全;

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其作用;

3.学习S—202型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

4.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与之对应的位置处;

5.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则用万用表进行检查并纠正;

6.作一些基本的调试;

7.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好;

8.检查验收;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拿到了老师给我们的收音机的零件,老师首先说里面有很多零件很脆弱,所以一拿到手里感觉很危险,特小心的保护着,轻拿轻放,其实无论做什么都要小心细致,不能粗心大意。尤其是实验方面。

里面的器件有些都不认识,确实让人犯难,不过老师很耐心的给我们讲了每个器件的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我们在后面犯错误。仔细将电路图看懂后便开始将元件焊在电路板上,收音机上的器件比较小,焊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器件的型号比较多,所以要仔细辨认,电路图比较乱,很容易安错地方。我是先把大器件上上,然后把小器件的位子找到,再统一焊上。不过焊完以后没有声音,然后拿着自己的板子与别人的对照,发现一个电容焊错了位子,不过改过来以后还是没声,其他同学的都能收到台了,找个同学问问,却是一个很傻的问题,开关关着,自然是没声了,相信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问题。之后的装壳,一个收音机就好了,虽然有很多原理还不太懂,但同学相互帮助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发现自己不能发现的问题。

实验三、电话机的组装

一、实习内容:

1、了解和掌握电话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拆分旧的电话机;

3、组装新的电话机;

4、测量相关数据;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三、

原理简述:

按键电话原理框图

b/a

电话通信中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等组成。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

受话器把接收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磁石式电话机,用磁石式手摇发电机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它对线路和交换设备的要求低,通话距离较远,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可不经过交换机直接通话。因此,它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和无交流电地区的电话通信。共电式电话机,由交换设备集中供给通话和振铃信号电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间通话由人工转接。自动式电话机,是在共电式电话机上,加装拨号盘或按键盘等部件组成的。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选号信息,控制交换机进行自动接续。使用简便,不需要人工转接,但自动交换设备较复杂。另外,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功能的电话机,如录音电话机、书写电话机、可视电话机、智能电话机等。

电话机是美国人.贝尔在1876年发明的。中国于1903年建立了军用电话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军用电话机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效能高、功能多、环境适应性强的方向发展。

实习步骤:

a)学习按键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按键电话的原理图;

b)对旧电话进行拆卸同时了解并认识组成电话的器件,并且对组成电话的元件的好坏

进行判断;

c)根据原理图用新的电路板进行重新组装;

d)焊接好电路,检查是否能够拨打与接听,且铃声是否正常;

e)若一切正常后,用万用表对各三极管和两个集成块各管脚的电压进行测量;

f)测完电压后,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电话机的外壳组装在一起;

g)交由老师处验收;

数据处理

IC2(HM9170A)个管脚的电压(以IC2第8管脚为接地点):

IC1(GL6840A)各管脚的电压(以IC2第8管脚为接地点):

晶体管各管脚电压(以IC2第8管脚为接地点):

四、实习小结及心得:

该项实验主要是拆旧电话机上的元器件,再组装到新的电路板上。由于这些元器件已经被用过,所以有些已经损坏,再把这些元件装在新的电路板上之前需要检查这些元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所以需要仔细与足够的耐心。在装元件时,要特别注意二极管,三极管的极性,以及一些电容的正负极,稍一装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前功尽弃。另外排线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不焊实稍一拉扯就会断开,电话的线路比较清晰有规律,所以比较好焊,但是如果出问题了却不好检查,还好我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过来的,也没出什么太多的问题。经过这次实验使我对平常非常熟悉的电话机用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内部构造,也让我明白对任何事都要抱有严谨的态度和十足的耐心。实习时间虽然短,但内容丰富,包含了多种能力和技术的训练,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元件识别能力、安装焊接能力、万用表测量能力等等。给平日只学理论知识的我们以很好的实践机会,让我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本次实验的“产品”都是我们自己亲手所做,虽然过程苦闷且波折重重,却激发了我们对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们的学习决心,它让我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通过我们的检查与修理,使许多的同学的收音机和电话机也能正常使用,以及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也更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能力,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面对以后的学习与人生,它给了我们开拓进取的动力,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四:简单印制电路板设计

一、实习内容:

根据电路图绘制印制电路板图

二、设计要求

1* 印制电路板图大小为100mm*100mm;

2* 插孔直径为1mm,焊盘直径为1.5mm-2mm,铜箔宽为1mm;

3* 根据通过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印制电路板连线宽度;

4* 设计印制电路板图形应考虑减少干扰,维修方便;

5* 印制电路板四周要空出5mm-10mm的边框;

6* 电源线与接地线粗一些,布线密度大时可使用过渡线;

7* 布线尽可能短,尤其晶体管的极极,布线拐角一般为圆角;

8* 输入,输出的印制导线应尽量避免平行,以免发生串绕;

9* 高低电频悬殊的信号线应尽量短,且间隔大些;

10* 公共地线尽量分布在板子边缘,尽可能保留铜箔做地线。

三、实习步骤:

1* 学习印制电路板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认识学习待绘电路图;

3* 根据电路图绘制草图并加以修改使其更科学,更可靠;

4* 根据草图在坐标纸上绘制正式印制电路板图。

四、实习小结及心得:

该项实习的内容是根据电路图绘制印制板图,我们对书本上

学习的电路图都很熟悉,刚开始以为印制板图和我们画的电路图应该差不多,但事实上电路板图跟平时我们手画的电路图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它有许多要求和规定,这要求我们对电路图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在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根据实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完成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刚开始因为不知道怎样入手,就自己在纸上随意画,慢慢找到了感觉,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先画出草稿给老师看,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和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回去又思考了一阵后便画出了基本上还算得上是

方便、合理、具有实用性的印制版图。本次实习使我知道了怎样根

据电路图设计简单印制电路板图,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和

一些设计理念,为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西安邮电学院电装实习过程控制及成绩鉴定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