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一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二是安全监管也存在问题,往往会因管理监护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安全事故。三是农村孩子的父母相当部分都外出务工,这些父母一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回家一次,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祖父母肩上,形成了隔代管理的事实。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对父母慈爱渴求的心理偏差,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尝试了如下方法:

(1)、用师爱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和母爱。班主任细心呵护他们,随时交流思想、排解困苦,随时让学生感到很安全,带着学生与其远离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让父母经常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细微变化。

2)用学生父母创业艰辛的事迹来激励他们,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鞭策他们不断进取。

⑶教给“祖父母”们安全教育的方法。与学生祖辈经常谈儿童心理,现代环境下的孩子安全管理和学习指导,孩子在家应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处处做到安全教育。让孩子从细微处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⑷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以主题队会、互结对子、节日祝福等形式。让人人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把学校安全教育与社会、家庭紧密连接,把“让学生安全、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落实到实处。抓好学校教学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位教师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成熟、发展、提高;让每位学生在学校获得进步,健康、愉快地成长是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刻反思,躬身践行的必修课题。

谈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

谈谈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老庙镇中心学校伊明照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 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2 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约有1000 多万留在家乡,而且这个数逐年在增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实现,亟需社会共同的关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决。由于父母外出,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照料与关怀,该群体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如烧伤、烫伤、溺水、触电、交通意外、被拐卖等等。如果这一群体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那么受教育则无从谈起。因此,让他们远离危险,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及监护现状 近年来,由于严重存在着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位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中南大学教授聂茂对于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用了“三个最”进行描述:“最让人担忧,最让人揪心,最让人欲说还休。”这些留

守儿童年幼无知,又缺乏父母的监护,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或周围环境的危险性,以至于酿成大祸。轻者,可能遭受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至失去生命。 由于缺乏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管,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被威胁、被抢劫、被侮辱、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被欺诈,其中被拐卖是最严重的情况。 此外,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还表现为对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差。在突发性灾难来临时,他们通常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此时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人又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在学校教育中,也没有相应的应急自救课程,以致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 在安全问题上,留守女童是这一群体中更特殊、更易受侵害的群体。她们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青春期的性健康知识,被威胁、被虐待、被诱奸等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当这类事情发生后,她们往往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教授的调查和研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类: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来抚养与监护;二是单亲监护,即由父母亲中的一方抚养、监护;三是上代监护,即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来监护;四是同辈监护,指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由年龄偏大的兄弟姐妹来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上述监护方式中,以隔代监护、单亲监护居多。在现实生活中,普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案-参考模板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立体交叉的问题,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和监护人的实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采取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这就要求监护人应当注意以下的问题: 1、对孩子的教育评价要适度。对孩子的教育和评价要有指导性和激励性,要能把孩子所积累的情绪能量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要注意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和评价要切中教育目标,要让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要能让他们知道自己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为什么,如果再做种事情,该怎么做;同时,评价还要能够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评价他们,让他们从这个评价中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希望,从而不但理解我们,还从中获得足够的前进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多一些形成性评价,少一些定性评价,多一些牵引,少一些打击。因为我们的一句话,就足以毁灭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希望,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影响孩子们的命运,影响他们的一辈子;所以在对他们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三思,一定要谨言慎行。 2、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宽松的心理成长环境,这样便于孩子随时把成长的烦恼告诉监护人,从而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点拨。孩子撒谎往往是因为害怕,害怕被大人教训,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得不到大人或别的其他人的理解

……。只有解除了他们的害怕心理,让他们不再害怕我们,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可能对他们实施卓有成效的教育。因此,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敢于轻松面对我们,敢于向我们说心里话,了解孩子的需要,这是我们成人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点拨的前提。 3、给孩子们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让孩子们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什么绝对不可以做,并且监护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采用集中学习这些行为规范,再在学习和生活中分散巩固的办法来进行。这样做便于孩子从总体上把握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效果也比较好。 4、教育无小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监护人在明确的教育方向之后,教育应当着眼于眼前,从现在抓起,从点点摘摘的小事抓起。要让孩子从小“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既要惩恶又要扬善,更要从小引导他们诚心向真向善向美。 5、把培养孩子的自控意识作为管理孩子的重点和核心,在培养做人意识上下工夫。变孩子的“要我管”为“我要管”,“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这是整个留守儿童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只有孩子有了自控意识,才会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我们对孩子们所作的各种限制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让他们去开辟自己美好的未来,去实现他们应该实现的人生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贡献。任何缺乏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

浅谈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浅谈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关于我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探索和尝试潘冬江苏省泗洪县界集实验小学邮编:223900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本文旨在纠正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健全人格,感恩父母,提高留守儿童个人修养及其学习热情,树立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留守儿童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朋作为临时监护人,甚至还存在无人监管的现象。这个群体的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一系列负面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如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现状令人堪忧。留守儿童家庭大都不太富裕,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或做小生意,收入微薄,致使这些家庭生活条件差,加之老人素有节俭的习惯,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标准比较低,很多孩子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2、自控能力差。家长外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理,只要不犯大错误,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这些孩子在家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等现象发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姓名:班级: 学号:专业: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 参与人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工的外出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突破2000多万人,河南已达到242万人,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超过十分之一。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民工、教育 在今年寒假中,我和上高中的表妹一起走访调查我们村里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之后又查阅资料了解到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下的不健康产物,且又日益增多的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尤其令人担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突破2000多万人。河南作为农民工转移大省,留守儿童约243万人,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1)就学状况 通过走访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极少数孩子是由母亲在家照管的。这些孩子的祖父母以及母亲大多都没受过高等教育。据统计,我们村子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百分之六十为文盲,剩下的大多小学肄业;父母亲百分之三十为文盲,百分之四十小学肄业,百分之二十初中肄业,极个别人高中毕业。由此可见,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抚养人的受教育程度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这势必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外出,大部分人仅春节在家,一般是腊月二十三后回乡,过了正月初五就离家外出打工。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极短。更有甚者,因春节期间工资高,加上返乡客流高峰,春运汽车票价提高等因素,外出打工的父母常年不回家。我们村里有一对姐弟七年未同时见过父母。 留守儿童大多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很多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南阳玉器文化由来已久,我们村子就有很多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学习作玉器,剩我的一个堂弟十六岁上完初三就去跟着他姑父学习制作玉器。剩下的大多出去打工,又走上了父母的老路。 (2)学习状况 我们特意找到村子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他给我们看了今年他的班级学生的成绩单,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张老师说,考试题出的比较简单,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整体不算好。若是按正常的出题水平,这些孩子的成绩大多为中下水平。 后来我查了资料,得到一份,河南省妇女联合会于2006年在驻马店、商丘、信阳、南阳、焦作、开封等几个城市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优的占百分之二十,良的占百分之三十,中的占百分之三十,差的占百分之二十。由此可见,54.28%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处于中下等。个案访谈中,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学习忽冷忽热,成绩忽高忽低。而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家长的监督,有的孩子有人监督时成绩良好,无人监督时成绩则直线下滑。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和这些儿童的交谈,我发现这些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极其内向,不愿意和人交流,这类孩子的祖父母也表示孩子很少和他们聊天,除了上学就是在家呆着,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另一类是极其外向,用我们这里的表述就是调皮捣蛋,极其不安分。这类孩子上课喜欢和老师顶嘴,下课爱捉弄同学,学习普遍不好。但是这类孩子也是不和祖父母交流。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就算父母回家了,他们也极少与父母交流,显示不出子女与父母应有的亲昵。缺乏关爱和沟通,就像他们自己说的,他们哭了父母不会知道,笑了父母也不知道。受了委屈,他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药草学校郭昌林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一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二是安全监管也存在问题,往往会因管理监护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安全事故。三是农村孩子的父母相当部分都外出务工,这些父母一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回家一次,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祖父母肩上,形成了隔代管理的事实。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对父母慈爱渴求的心理偏差,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尝试了如下方法: (1)、用师爱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和母爱。班主任细心呵护他们,随时交流思想、排解困苦,随时让学生感到很安全,带着学生与其远离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让父母经常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细微变化。 2)用学生父母创业艰辛的事迹来激励他们,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鞭策他们不断进取。 ⑶教给“祖父母”们安全教育的方法。与学生祖辈经常谈儿童心理,现代环境下的孩子安全管理和学习指导,孩子在家应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处处做到安全教育。让孩子从细微处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⑷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以主题队会、互结对子、节日祝福等形式。让人人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把学校安全教育与社会、家庭紧密连接,把“让学生安全、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落实到实处。抓好学校教学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位教师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成熟、发展、提高;让每位学生在学校获得进步,健康、愉快地成长是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刻反思,躬身践行的必修课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用教案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培训目的: 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守儿童。 2.为了给孩子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照顾、教育与鼓励,使孩子们能够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并且弥补有的孩子因为内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对子,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在每一天都对他们进行照顾。 3.通过对代理家长的培训,使代理家长在工作中能系统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健康成长。 4.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受训人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 培训方式:集体培训 培训对象:志愿参加“大手拉小手”活动,并愿与留守儿童结对的老师、其他家长等。 培训地点:庾岭初级中学会议室培训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或雇佣“保姆”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亲戚、“保姆”都是本着不同的目的来看管孩子。能像自己的亲身父母吗?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主动上缺乏约束。然而导至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二、活动准备 1、了解身边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2、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爱的奉献》多媒体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留守儿童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凸现 父母外出把子女交给了年长的爷爷奶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发展趋势。诚然,这样可以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一些学生因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变得越来越懂事,自理能力不断增强,深深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勤奋拚搏,争取走进高级学府的大门来改变其生活轨迹。但不可否认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造成的很多教育缺陷更加重了学校尤其是班主任的责任。 (二)了解留守儿童 首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1)缺乏父母亲情之爱。(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有效监管。 2、学校教育不到位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过分地追求“升学率”,老师与班主任对学生更注重“优生”、“尖子生”,而忽视了这些在情感上缺失的弱势群体的问题学生。普通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更是微弱,而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全方位交叉式的作用力合成的结果,这样就显得学校教育苍白无力。 3、自身原因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最新资料推荐------------------------------------------------------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离开户籍居住地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户籍居住地生活学习。 在我任班主任的三年级一个班里,30名学生中,就有留守儿童 12 名,占全班总人数的 40%。 窥一班知全貌,可见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给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难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上受到的关心严重缺失。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都外出进城务工了,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决定了父母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卫生保障、陪伴出行、相拥相伴等方面无法满足,可怜天下父母心,纵然父母对孩子百般牵挂,但为了生活还得忍痛割爱。 2.教育上得到的关爱严重不足。 父母和孩子相距千山万水,对孩子的教育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来进行,与陪伴在孩子身边随时言传身教比较,毕竟环境不同,感受不同,同时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效果绝对是天壤之别。 3.行为上的发展存在严重偏差。 孩子与父母长期脱离,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没有受到父母的直接教育引导,许多孩子就像一棵任其生长的小树,没有得到维护修剪, 1 / 5

表现为行为怪异、语言生硬、动作奇特、目光游移、有悖常规、交头接耳等,与正常孩子有一定区别。 4.身心上的健康存在严重障碍。 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学习上普遍存在自卑孤僻、自私离群、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等现象,在交往、学习中顾虑太多,自我封闭,自设障碍,自我笃绊。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起来,以上四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客观原因造成生活关爱缺失。 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这客观上使一些父母远离孩子,无法对相隔千万里的孩子直接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关心。 对孩子的照管只能交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关照,爷爷、奶奶好多年老体弱、生活方式传统保守,与新时期生活方式有巨大差距,亲戚朋友又各有各的事,忙于生计,根本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 二是监护人不能直接教育引导导致教育存在短板。 家庭教育方面: 监护人不能面对面、眼对眼、口对口地进行辅导教育,许多爷爷、奶奶由于受观念、认识、文化等因素制约和影响,无法正确对孩子进行引导。 学校教育方面: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徐庄乡的实证研究 作者:__刘超、张贤媚、杨云庆 专业年级:___ 公管 06-2_ ___ 指导教师:___ 刘海燕 ________ 报送学校:___山东轻工业学院

二〇〇九年五月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伴随着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呼吁社会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遂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本文运用社会统计学的知识方法,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徐庄乡五个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人、当地教师以及大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地留守儿童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于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教育调查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surplus labor into cities and towns has become an irreversible trend. Accompanied by young farm- ers into the cities,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also have a special group- stayed children of rural areas.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normal family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have eme- rged many problems in the moral character, academic,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so on.In order to remain concerned about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our people an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 alist rural areas,was carried out the survey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statist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 was used to survey the five Villages of Xu Zhuang Xiang in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port analyses educational of local stayed children from four aspects, stayed children, the guardian of stayed children, the local teacher and undergraduate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会宁头寨子镇小寨小学:杨海存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学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弱势群体,其教育问题成为学校十分现实而又亟待。 解决的难题 本文结合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阐述了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有子女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是把子女留在老家,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者是其他亲戚朋友等照顾,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留守儿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成为学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弱势群体。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对策,笔者所在学校对学校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所有的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共74人。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

访谈。首先对这74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父母回家的频率、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的态度、学习状况及行为习惯等。其次,从这些留守儿童中选取了4名在行为、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能够得到更深层的情况。最后,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访谈,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和家访,了解了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代沟现象较为明显 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90%的儿童承认跟监护人发生过冲突,冲突的理由主要是代理监护人唠叨和不被代理监护人理解,这两项合计占86%。在回答“如果你有机会给现在的监护人提一个要求的话,你最想说什么”的问题时,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都表达了要求被理解和要求得到帮助的愿望。 (二)缺乏必要的学习指导 被调查的留守儿童,89.5%的留守儿童是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寄居在亲友家的约占2%。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都是年老体弱,同时,文化水平很低,因此,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调查还了解到,85%的留守儿童希望能够在学习上得到大人的帮助,而实际情况是只有8%的留守儿童认为,代理监护人能够在学习上给予指导,更多的代理监护人只是在学习上提醒一下而已,总体来讲,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必要的家庭指导。(三)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学校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学校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将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创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及有关安全的热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二、活动时间: XX年10月8日 三、活动主题: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创和谐校园。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学校结合安全教育活动,加强自查自纠,再次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整改的措施。 4、各班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情况做好宣传。 五、安全教育活动安排: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吃什么? 教师:如果一个陌生人给你一个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吃吗?为什么? 2、教师:小朋友,如果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陌生人让你坐他的车,你会坐吗?如果他需要你给他带路呢,你会带他去吗? 二、讨论 让小朋友们讨论以上问题及下列问题。

“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三、陌生人的花招 针对教师按教材自编的情景,让小朋友们讨论:他们会怎么办? 四、容易造成的伤害 老师告诉孩子们容易造成的伤害:容易被迷昏或绑架、致命、被拐卖等(结合场景) 五、自我保护措施 1、启发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避免与陌生人单独接触。 3、赶快走到有人或人多的地方并大声呼救。 4、打110-报警电话。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吃什么? 教师:如果一个陌生人给你一个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吃吗?为什么? 2、教师:小朋友,如果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陌生人让你坐他的车,你会坐吗?如果他需要你给他带路呢,你会带他去吗? (二)、讨论 让小朋友们讨论以上问题及下列问题。

(完整word版)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铜陵县老洲乡白沙小学魏百海徐家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 1、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亲情抚慰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临时监护人的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由于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怀和交流,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93.1﹪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在家”,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6.9﹪。老师提问“最想对外出父母说的一句话”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这句话正是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渴盼的真实写照。 2、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对所在乡中小学124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样问卷,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12人,占9.7﹪;良好的38人,占30.6﹪;合格的61人,占49.2﹪;不合格的13人,占10.5﹪,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父母的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厌学倾向。而他们的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加之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无法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其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问一下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数据显示,当学习上遇到问题时,56.3﹪的会找教师,只有6.3﹪的会找家人,6.9﹪的会找同学,30.5﹪的选择自己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89275993.html,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作者:周玉江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4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致使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均外出打工,而这样的现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没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1 家庭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爷爷奶奶等,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年纪一般比较大,同时没有什么文化修养,故而直接致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难以形成良好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受父母外出打工的影響,他们认为学习没有用,想和父母一样外出打工。还有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一些儿童可能会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一定的差距,产生了自卑感,没有安全感与安全意识,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 1.2 学校教育不健全。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仍是以学生的文化成绩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只注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而没有有效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这样的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当然,由于学校在农村,其教学资源也不够充分,大部分的学校是寄宿学校,住宿条件一般不如城市学校好,学生的生活环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室的教学设施也不健全,像多媒体技术教学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学校之中。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而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这也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对英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1.3 社会教育存在问题。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加强重视,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行有效的对策。同时,由于社会对农村学生监管不够,而一些农村学校环境不够优越,存在网吧、台球厅等不良场所,这些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让学生无法专心学习。 2.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家长应承担起教子之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_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

河南营子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根据松山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特制定此教育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拓展家教,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必须全身心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各位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并按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及职责条款,认真履行,让学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三、具体工作内容 根据本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面启动: 3月份 1、统计留守儿童数量,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 2、组织安排留守儿童住校生入住工作。 4月份 1、填写留守儿童登记表,统计上报。 2、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3、召开“留守儿童”会议,加大宣传,宣挂宣传条幅,利用校会、广播站、班队会等形式,向社会、学校、家长发出倡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来。 4、确立“留守儿童”帮扶教师,开展结队活动。 5、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及兴趣小组。 (二)整体推进: 5月份 重点推进“十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计算机(视频),有一定数量的体艺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并利用适当时机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优秀教学设计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3.?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4.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生知道校内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 ?为什么校内活动要守秩序。??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教育过程:??? 一、?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可请学生举手,让学生在思考中意识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小结: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黔江位于武陵山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城,劳务输出已成为本区农民致富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子女受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同时,打工农民的子女却因此远离了父母,家长远离孩子各处一方,使孩子得不到父母之爱,因为爱的缺失导致问题儿童剧增;因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科学性,导致幼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于是,每一所学校总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逐渐连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留守儿童;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生长的摇篮。家庭对孩子的熏陶、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是社会和学校所无法代替的。目前,许多年轻的家长选择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因此,我们对在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因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监护人年龄偏老,教育理念落后,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一).在教育方法上重言教,轻身教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因为家庭结构复杂,甚至没有人能像父母一样来教育孩子,不会去研究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规则和固定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就只停留在随便说说,重言教,轻身教。没有好的家庭氛围,好的教育环境,教育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投资方式上重物质,轻精神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不在身边,家长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就多提供物质投资,打工挣钱就为了孩子过上好日子,而忽略了给孩子爱,关心和呵护。老年人会因为隔代抚养溺爱孩子,一味地惯着孩子;多还是使用过去那套只管孩子吃饱吃好、穿好穿暖,其它一并放任,而对孩子的学业和行为习惯均无干预。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亲情关爱、精神需求等。为了让孩子更亲近自己,就毫无原则的顺着孩子,给孩子以丰富的物质享受,注重物质投资,轻精神投资。 (三).在健康投资上重身体、轻心理 孩子的健康指的是身心和谐的健康。但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不重视心理健康。大多数监护人因为年龄偏大,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认为幼儿年龄小,只要身体长得胖就是健康,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因为留守儿童缺乏父爱、缺乏母爱,缺失正常家庭带给他的幸福与快乐,孩子性格孤僻、情绪异常等,这些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可很多监护人见惯不惊,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 (四).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轻能力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徐庄乡的实证研究 作者:__刘超、张贤媚、杨云庆 专业年级:___ 公管 06-2_ ___ 指导教师:___ 刘海燕 ________ 报送学校:___山东轻工业学院 二〇〇九年五月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伴随着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呼吁社会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遂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本文运用社会统计学的知识方法,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徐庄乡五个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人、当地教师以及大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地留守儿童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于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教育调查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surplus labor into cities and towns has become an irreversible trend. Accompanied by young farm- ers into the cities,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also have a special group- stayed children of rural areas.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normal family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have eme- rged many problems in the moral character, academic,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so on.In order to remain concerned about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s well as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our people an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 alist rural areas,was carried out the survey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statistical knowledge and method was used to survey the five Villages of Xu Zhuang Xiang in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port analyses educational of local stayed children from four aspects, stayed children, the guardian of stayed children, the local teacher and undergraduate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 : stayed children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al surve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