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作业单简单的推理练习二年级下册数学新人教版

学习单作业单简单的推理练习二年级下册数学新人教版
学习单作业单简单的推理练习二年级下册数学新人教版

《简单的推理》练习题卡

一、石头、Kimi和天天三人分别坐校车、出租车、公交车去植物园,

石头说:“我先坐出租车去,”Kimi说:“我坐的不是公交车去。”

他们各自是怎样去的呢?

方式一:方式二:

石头Kimi 天天

公交车出租车校车

二、石头、Kimi和天天在秀峰湖比赛划船,Kimi说:“我不是最后

一名,”石头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比Kimi成绩好。”他

们各得了第几名?

方式一:方式二:

石头Kimi 天天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三、我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Cindy、Kimi、Angela 三

个小朋友, Cindy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Kimi说:“我

分到的不是白气球”;Angela说:“我看见方老师把蓝气球和

红气球分给了上面两个小朋友”。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

气球?

方式一:方式二:

Cindy Angela Kimi

白气球红气球蓝气球

二年级数学教案《简单推理》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简单推理》教学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学习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也随着加深了。怎样让我们的孩子眼中这样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呢?再加上本课是我校与杭州行知小学进行教学交流时所上的一节公开课,考虑到师生彼此陌生,能否让孩子们在短短的35分钟的课堂上对彼此有个大概的了解?能否让我们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在众多老师的环境下轻松愉快地来学习数学?这都成了我设计这堂课所思考的问题。我就带着这些问题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相认识、猜测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力。 2、教学策略的选择: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改进以往复习-新授-练习-作业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了玩中学、玩中思、新授与练习相互交叉的模式进行。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出题猜一猜活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那学会了简单推理的思考方法。 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面,设计了由浅入深的3道练习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一)谈话 1、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那我是谁?(老师)不对,我是你们的大伙伴,那你们想了解我什么呢? 生:您从哪里来的? 师:我也是我们城南小学的老师。 生:您姓什么? 师:那请你猜一猜,好吗? 2、揭示课题:猜一猜 3、指名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继续猜下去,是不是很多,也很累啊,那我给你提示一下 4、出示:我可能姓李,也可能姓张 师:那现在你能一下子就猜对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怎么还有两种意见。那我在提示一下,小朋友能不能意见统一呢? 5、出示:我不姓张 师:现在谁能一次就猜对? 生异口同声:姓李。 师:为什么呢?

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文字、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强化符号意识,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糖果在哪只手。 (1)“瞎”猜。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我姓缪,大家可以叫我缪老师,那咱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点“见面礼”,它们就藏在这两个盒子里,猜猜是什么。 (学生乱猜)(“肯定”这个词你们觉得妥不妥?“可能”“应该”这个词用得真好!)(2)“犹豫”猜。 师:看来,不给一定的信息提示,同学们猜测得太盲目。那我给大家点提示:这两样东西分别是糖果和橡皮。谁来猜猜它们分别在哪个盒子里? 生:红色是糖果,蓝色是橡皮。 师:这是你的想法。 生:蓝色是橡皮,红色是糖果。 师:你的想法又不同了。 生:一个盒子里装着橡皮和糖果,另一个里面没有。 师:也有可能。刚才说了三种情况,但还是不能确定,怎么办? (3)“确定”猜。 师:再提示一下:红色盒子里不是橡皮。 生:红色盒子里是糖果,蓝色盒子里是橡皮。 师:恭喜你,猜对了,糖果和橡皮就送给你! 2.揭题。 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判断出来橡皮和糖果分别在哪个盒子里。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慢慢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练习 例1 一只猫的重量大约是6千克,一只燕子的重量大约是()千克 同步精练 1、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2个梨的重量,1个梨的重量等于3个香蕉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几个香蕉的重量? 2、1只小猴重4千克,它等于2只小兔的重量,2只小兔和4只小猫重量相等,1只小兔和1只小猫共重多少千克? 简单推理(二) 例2 小王、小徐、小刘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已知:(1)小王比教师重;(2)小刘和教师体重不同;(3)小王和农民是朋友。谁是工人,谁是教师,谁是农民? 同步精练 1、二年级举行数学竞赛,王非、周勇、李明取得了前三名。已知王非不是第一名,李明不 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请排出三人的名次。 2、佳佳、卉卉、娟娟、婷婷四人画鸡,每人画1只,有黑公鸡,黑母鸡,白公鸡,白母鸡。又知,娟娟和卉卉画的鸡都是黑色的,婷婷和娟娟画的都是母鸡。问:白公鸡是谁画的

3、盘子里有香蕉、苹果、桔子三种水果,小华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桔子。”小明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桔子。”大伟问:“请你猜一猜我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 4.甲、乙、丙三个人分别来自上海、南京和北京、已知:(1)甲从未在上海住过;(2)上海来的人不是乙;(3)乙不来自北京;问:这三个人分别来自哪儿? 5、小鲁、小吕、小赵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时,小鲁说是小吕,小吕说不是我,小赵也说不是我,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谁是获奖者? 课后作业 1.小明、小华和小刚都戴着太阳帽参加野炊活动,他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 一个是蓝的。只知道小明没有戴黄帽子。请你判断小明、小华和小刚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2..3个人从事不同的职业,其中只有一人是教师,他们每人说了一句话:小张说:“我 是教师。”小王说:“我不是教师。”小李说:“小张说了假话。”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谁是教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文字、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强化符号意识,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1)“瞎”猜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接下来我们就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师:(出示课件)小明和小亮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长得一模一样。请你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学生乱猜)有同学猜“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有同学猜“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也有同学说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肯定”这个词你们觉得妥不妥“可能”“应该”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 师:这是你的想法。 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 师:你的想法又不同了。 刚才说了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 (2)“确定”猜。 师:请听老师的提示:小明不是哥哥。现在能猜出来了吗 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 师:那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吗 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就是弟弟,所以小亮是哥哥。 师:为什么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呢 生:因为除了哥哥,就是弟弟。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 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两个里面排除了一个,只剩另一个了。 师:恭喜你,猜对了! 师:哪位小朋友是从不同角度来想的吗 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小亮就是哥哥,所以小明是弟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老师给你的一条线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2、揭题。 师: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刚才是怎么从两种不确定的情况变成一种确定的情况的生:通过小明不是哥哥这个信息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师:关键的信息我们要把它圈起来,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推理)

二年级数学《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 P10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让学生获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经验; 2、通过看看,说说,想想让学生经历推理过程,培养学 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息。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猜一猜的小游戏,老师带来两颗珠子,一蓝一红,我现在每只手各藏一颗珠子,你能猜出我左手拿的是蓝珠子还是红珠子吗? 生猜:…… 1.问:你确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猜的)其他同学也是猜的吗?不能确定,是吗? 2.师: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左手拿的不是蓝珠子。现在

能猜出左手拿的是什么珠子了吗? 生:红珠子 追问:确定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左手拿的不是蓝珠子,那就是红珠子) 师:谁也和他一样这么肯定?你也来说一说。 谁还想说?嗯,你也来说一说。 3.师:现在你能猜出我右手拿的是什么珠子吗?确定吗,说说你的理由。 4.小结:刚才你们先是随意猜测,后来根据老师给的提示,准确地判断出我左手拿的是红珠子,右手拿的是蓝珠子,像这样根据信息进行合理地猜想,我们就叫推理。(板贴: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理。 二、两个条件的推理 师:回忆一下,刚才你们是怎么准确猜出我左手拿的是红珠子的?(生说)像这种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为“排除法”,现在就是我们一起去数学乐园和这种方法交个朋友吧。走! 师:看,数学乐园到了,小精灵快快和乐乐也来了。 (出示信息:“我不是快快”)根据图中信息,知道哪个是快快,哪个是乐乐吗? 你是怎么想的,(粉色不是快快,绿色就是快快,) 你听明白了吗?谁也会像他这样来说一说? 根据粉色的不是快快,你还能知道什么? 是呀,我们可以根据粉色不是快快,不但能确定粉色就是乐

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公开课)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 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 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投影仪,粉笔、磁扣、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柯南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谁来了? 你们喜欢柯南吗? 你知道柯南是做什么的吗? 让孩子说说柯南的厉害之处,预设:孩子能点到推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柯南来学习一些推理的知识(板书推理) 二、讲授新课 (一)粉笔游戏 (出示较短的一根粉笔)这是一根粉笔,老师把它藏在老师的其中一只手里,来,猜猜,在哪只手里? 谁来举手告诉我?(教师做举手的姿势,松开左手) 预设:学生异口同声说在另一只手里 为什么在这只手里呢? 因为老师就两只手,那现在排除了这只手,就肯定在另一只手中(摊开手让学生看看粉笔)渗透排除法(板书排除) (二)猜磁扣游戏 这有1、2、3三个盒子,一个装红磁扣,一个装黄磁扣,还有一个是空的,猜猜黄磁扣在

哪号盒子里。 老师给提示摇两下3号盒子,没有声音 教师再提示:取出1号盒子的红球 在游戏中请学生说说想法 打开来看看,验证学生的推理是正确的 小结强调提示信息 (三)讲解例题1 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红、小丽和小刚拿的分别是什么书? 1、找数学信息? “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同桌合作,把你们的推理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这张白纸上 3、展示学生的作品 (1)、文字法 学生讲解推理过程 全班反馈 (2)、连线法 学生讲解推理过程 全班反馈 (3)、比较文字法和连线法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方法优化 (4)强化连线法 师生共同完成连线 (5)小结推理的方法,板书:抓关键,巧排除 三、巩固练习——动物王国的小侦探 (一)帮助小狗找名字

3二年级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1 推算重量和简单推理,都是通过简单推理解决问题。此类练习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分析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逻辑的思维能力。推算重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一个标准重量,一般以最轻的物体的重量作为标准重量,然后把每个物体的重量都换算成几份标准重量,再进行比较得出需要的答案.简单推理,需要运用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合情推理,从而找出正确结论。 例1、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 1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问:1只猪的重量=()只兔的重量 练习1、1壶水的重量=2瓶水的重量 1瓶水的重量=4杯水的重量 那么,1壶水的重量= ( )杯水的重量。 练习2、1个苹果换2个椅子,1个椅子换6块糖, 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块糖。 练习3、1头牛换4头猪,1头猪换3只羊,1只羊换10只兔,想一想,1头牛能换()只兔子。 例2、1个黑球的重量=2个灰球的重量 1个灰球的重量=3个白球的重量 3个黑球的重量=()个白球的重量

练习1、1头猪换2只羊, 1只羊换2只兔子, 4头猪换()只兔子。 练习2、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 1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 1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1头象的重量等于()头小猪的重量。 练习3、2只鸡的重量等于1只兔的重量, 1只兔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 1只鸡的重量等于()只鸭的重量。 例3 一桶油连油带桶重17千克。把油倒出一半,连油带桶重9千克,请问原来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解析】: 解法一:先求出倒出的一半的油重:17-9=8(千克),那么原来油重:8×2=16(千克);原来桶重:17-16=1(千克)。 解法二:题中告诉我们:“连油带桶重9千克”,也就是说剩下的半桶油和一只桶共重9千克。先求出一桶油和两只桶的重量:9×2=18(千克),再求出一只桶的重量:18-17=1(千克);一桶油的重量:17-1=16(千克)。

二年级下册数学推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数学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做游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听老师口令,同学们做动作。 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是哪个肩? 摸摸你的耳,不是右耳,那是哪只耳? 捂住你的眼,不是右眼,那是哪只眼? 伸伸你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

师:同学们很聪明,刚才在游戏中我们顺利的做出正确的动作。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对的? 生:不是......就是...... 师: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当出现两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是...... 就是......的方法来判断。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的推理。 教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二、合作探究,经历体验推理过程 同学们,老师遇到了问题你们愿意帮帮老师吗? 1、动态,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 (1)先出示例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小刚拿的是什么书?猜的出来吗? 生:猜不出来。 (2)再出示小红和小丽说的话,再出示问题。引导孩子梳理信息: “仔细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自主,探究问题。 提问“到底他们三个人分别拿着什么书呢?” (1)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的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提问,学生边回答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是哪个肩?——()肩。 摸摸你的耳,不是右耳,那是哪只耳?——()耳。 踏踏你的脚,不是右脚,那是哪只脚?——()脚。 伸伸你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手。 2.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应该这么做的? 3.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二、独学反馈 1.学生拿出预习题卡,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检查独学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三、小组合作学习 1.把课本第109页的例1仔细读两遍,把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

里说一说。 2.演一演:四人一组,每组拿出语文书、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各一本,其中三人分别扮演小红、小丽和小刚,一人进行猜测推理。 3.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你先确定谁拿了什么书? 4.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小结:猜三个物品,首先要找准已知的物品,然后再分析其他条件,找出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个物品,最后就可以确定第三个物品了。 四、课堂检验。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9页做一做的第1题,并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2.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9页做一做的第2题,并说说“你先确定谁的班级?为什么?” 3. 课堂闯关。 第一关:请你判一判。 (1)小红的手上分别拿着白球和黑球,她左手拿的是白球,右手拿的一定是黑球。() (2)公园里有旋转木马、过山车、激流勇进,小方不敢玩过山车,她只能玩旋转木马。() 第二关:请你猜一猜。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第三关:请你排排队。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沸羊羊在草地上玩耍。喜羊羊在美羊羊和懒羊羊的中间;沸羊羊在最后;美羊羊不在第一个。 请你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吧。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用简单的推理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稍复杂的推理。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会利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文字、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强化符号意识,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1)“瞎”猜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接下来我们就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师:(出示课件)小明和小亮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长得一模一样。请你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学生乱猜)有同学猜“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有同学猜“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也有同学说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肯定”这个词你们觉得妥不妥“可能”“应该”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 师:这是你的想法。 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 师:你的想法又不同了。 刚才说了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 (2)“确定”猜。 师:请听老师的提示:小明不是哥哥。现在能猜出来了吗 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 师:那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吗 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就是弟弟,所以小亮是哥哥。 师:为什么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呢 生:因为除了哥哥,就是弟弟。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 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两个里面排除了一个,只剩另一个了。 师:恭喜你,猜对了! 师:哪位小朋友是从不同角度来想的吗 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小亮就是哥哥,所以小明是弟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老师给你的一条线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2、揭题。 师: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刚才是怎么从两种不确定的情况变成一种确定的情况的生:通过小明不是哥哥这个信息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师:关键的信息我们要把它圈起来,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推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文字、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强化符号意识,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能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1)“瞎”猜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接下来我们就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师:(出示课件)小明和小亮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长得一模一样。请你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学生乱猜)有同学猜“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有同学猜“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也有同学说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肯定”这个词你们觉得妥不妥?“可 能”“应该”这个词用得真好!)生: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师:这是你的想法。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师:你的想法又不同了。刚才说了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

吗?(2)“确定”猜。师:请听老师的提示:小明不是哥哥。现在能猜出来了吗?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师:那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吗?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就是弟弟,所以小亮是哥哥。师:为什么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呢?生:因为除了哥哥,就是弟弟。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两个里面排除了一个,只剩另一个了。师:恭喜你,猜对了!师:哪位小朋友是从不同角度来想的吗?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小亮就是哥哥,所以小明是弟弟。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老师给你的一条线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2、揭题。师: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刚才是怎么从两种不确定的情况变成一种确定的情况的?生:通过小明不是哥哥这个信息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师:关键的信息我们要把它圈起来,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推理)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例1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请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题,知道后马上举手!师:“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每人只能拿一本书。师:比如小刚拿了语文书,那她(就不能拿数学书和品德书)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案

数学广角——推理 台江第五中心小学钱婷婷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 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 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投影仪,粉笔、磁扣、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柯南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谁来了? 你们喜欢柯南吗? 你知道柯南是做什么的吗? 让孩子说说柯南的厉害之处,预设:孩子能点到推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柯南来学习一些推理的知识(板书推理) 二、讲授新课 (一)粉笔游戏 (出示较短的一根粉笔)这是一根粉笔,老师把它藏在老师的其中一只手里,来,猜猜,在哪只手里? 谁来举手告诉我?(教师做举手的姿势,松开左手) 预设:学生异口同声说在另一只手里 为什么在这只手里呢? 因为老师就两只手,那现在排除了这只手,就肯定在另一只手中(摊开手让学生看看粉笔)渗透排除法(板书排除) (二)猜磁扣游戏

这有1、2、3三个盒子,一个装红磁扣,一个装黄磁扣,还有一个是空的,猜猜黄磁扣在哪号盒子里。 老师给提示摇两下3号盒子,没有声音 教师再提示:取出1号盒子的红球 在游戏中请学生说说想法 打开来看看,验证学生的推理是正确的 小结强调提示信息 (三)讲解例题1 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红、小丽和小刚拿的分别是什么书? 1、找数学信息? “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同桌合作,把你们的推理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这张白纸上 3、展示学生的作品 (1)、文字法 学生讲解推理过程 全班反馈 (2)、连线法 学生讲解推理过程 全班反馈 (3)、比较文字法和连线法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方法优化 (4)强化连线法 师生共同完成连线 (5)小结推理的方法,板书:抓关键,巧排除 三、巩固练习——动物王国的小侦探 (一)帮助小狗找名字 出示信息: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是最轻的。 把你们的答案写在作业纸上

二年级数学思维 第二十讲 简单推理(一)

简单推理(一) 专题简析: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行等量代换时,要选择简单的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比较,使同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例题1: 练习一: 例题2: 1头猪和2只羊一样重,1只羊和5只兔一样重。1头猪和多少只兔一样重? 练习二: 1.1壶水和2瓶水一样重,1瓶水和4杯水一样重。那么,1壶水和多少杯水一样重? 2.1个苹果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块糖。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多少块糖?

3.1头牛换4头猪,1头猪换3只羊,1只羊换10只兔。想一想,1头牛能换多少只兔子? 例题3: 根据下面两幅图,你能判断出3个●的重量等于几个○的重量吗? 练习三: 1.1头猪可以换2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兔子,4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 2.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1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1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3.用1个鹅蛋能换3个鸭蛋,2个鸭蛋能换3个鸡蛋,用2个鹅蛋能换几个鸡蛋? 例题4: 1支笔和3本作业本共5元,1支笔的价钱等于2本作业本的价钱。1支笔和1本作业本各是多少钱? 练习四: 1.1副手套和3双袜子共60元,1副手套的价钱和3双袜子的价钱相等。1副手套和1双袜子各多少元? 2.1支钢笔和1支铅笔一共7元,1支钢笔的价钱等于6支铅笔的价钱。1支钢笔和1支铅笔各多少元? 3.妈妈买了1支牙膏和2支同样的牙刷共用去15元,1支牙膏的价钱等于3支牙刷的价钱,1支牙膏和1支牙刷各多少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案

推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 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 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想请两名同学作老师的助手,一起合作完成。 这个游戏还有两只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参加。 现在请大家猜猜他们分别拿的什么卡片? 请听老师的提示:1、他们手里拿的是两张动物卡片。 2、他们手里分别拿的是金丝猴和大熊猫。 3、A同学拿的不是大熊猫。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吗? 由刚才的活动说明,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 请看大屏幕。 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小组一起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3、学生活动,小组汇报 思考的方法。 连线的方法。 表格法。 师适当评价,加分。 4、总结时求同引思 解决刚才的问题时,我们首先由什么条件确定了什么?再由什么条件确定什么?最后确定什么? 由此可见,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边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

二年级简单推理

课题:简单推理(二年级)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了解列表法、排除法的简单应用。2.培养学生初步的审题、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理解“读”、“想”、“写”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 【课前准备】 教具:例1、练习1、例2、练习2:图纸;例3、练习3:题纸;正方体1个;奖励贴画 学具:例2表格 【教学步骤】 尊敬的各位家长、小朋友们上午(下午)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巨人学校。我们学校的办学思路就是“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们专门设置了“趣味数学”课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发现数学中的乐趣,点燃他们的创造欲望,使您的孩子在学校中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下面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下我们趣味数学中一个小片段。(可以由班主任介绍) 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见到大家,你们想知道我是谁,姓什么吗?(想)你们来猜猜看好吗?(好) 有3个姓,胡、李、刘,我不是李老师,我比胡老师高,那么我是……?(刘老师) 真棒!那以后见到你们我如果说同学们好!你们应该怎样说啊?(刘老师好!)其实你们刚刚在猜我姓什么的时候就用到了推理的方法,“简单推理”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讨论的问题。(板书课题:简单推理) 经典例题1:有一些小动物组成一个图,见图,每种小动物代表一个数字,每一排三种动物代表的三位数是369、594、316和143,那么第三排“牛、猪、鸭”代表哪 个三位数? 594 观察:找突破口(只出现了一次的是什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3分钟)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上一节不一样的数学课,一节有故事的数学课,有兴趣吗?好,先听故事吧。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公主,被一个邪恶的巫婆施了魔法,沉睡在森林深处的一个城堡里。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勇敢的王子,他为了救出公主,决定闯入危险的森林。 可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所以,他需要一批勇士作为帮手。你们愿意成为王子的勇士,帮助他救出公主吗? 师:但是要想救出公主,你们必须经历很多的难题,需要闯很多的难关,你们有信心吗? 师:真棒!快看,王子带着勇士们一起出发了。没想到,当他们来到森林入口,就遇到了难题。因为进入森林的路有两条。你们说说应该走哪条路

呢? 生:。。。七嘴八舌 师:哎呀,到底该走哪条路进入呢?王子也和你们一样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走哪一条路。咦,来了一只小精灵,咱们看看小精灵告诉了他们什么:右边的路不是通往城堡。 根据小精灵的提示,现在你们知道该走哪条路了吗? 生:左边 师:这位小勇士,请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右边的路不能走,只能走左边。 师:其他的勇士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们太聪明了。一开始,大家都在乱猜,可是,很快就根据小精灵的提示找出了正确的道路。像这样根据已知条件,逐步分析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为推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推理。(板书主题——推理)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王子和勇士们进入了森林!突然,你们看,出现了什么?(恐龙怪兽和宝箱) 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个宝箱?(想) 但是你们必须解答出恐龙给出的难题才能得到这个宝箱。赶紧来看看是什么题吧! 1、分析问题

二年级奥数之简单推理含答案

简单推理 【例题1】 桌子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 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 思路导航: 根据小狗说的“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只”,可知第二盘比第三盘多5只,再根据小猫说的“第一盘比第三盘多 3只”,可知第一盘、第二盘都比第三盘多,也就是第三盘最少,再想: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只,第二盘比 第一盘多5只,就知道第二盘的苹果最多,第三盘苹果最少。 解:第二盘苹果最多,第三盘苹果最少。 练习1 1.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宁宁比芳芳小1岁。 2.桌子上放着橘子、苹果和香蕉,苹果比橘子多2个,橘子比香蕉少3个。猜一猜,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3.有一个三层的书架,第一层比第二层多5本书,如果从第一层取3本放到第三层,那么第一层就和第三层一样多。猜一猜,哪一层放书最多?哪一层放书最少? 【例题2】 王、徐、刘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教师,一们是农民。已知(1)王比教师的体重重;(2)刘和教师体重不同;(3)王和农民是朋友,你能猜出王、徐、刘三人中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吗? 思路导航:

” ,” 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画一张表按条件逐项推理,得出三人各是什么工作,根据( 1)可知王不是教师;根 据(2)可知刘不是教师,只有徐是教师,是的打“√ 是打“× 根据(3)可知王不是农民,也不是教师, 一定是工人,由此,可推出刘一定是农民。 王 徐 刘 工人 √ × × 农民 × × √ 教师 × √ × 解:王是工人,刘是农民,徐是教师。 练习 2 1.二年级举行数学竞赛,王菲、周勇、李明取得了前三名,已知王菲不是第一名,李明不是 第一名也不是第二名,请排出三人的名次。 2.娟娟、卉卉、婷婷、佳佳四人画鸡,第人画 1 只,有黑公鸡、白公鸡、黑母鸡、白母鸡, 又知:卉卉和娟娟的鸡都是黑色的,婷婷和娟娟画的都是母鸡,问:白公鸡是谁画的? 3.张、王、李三位老师都在某校任教,他们各教音乐、体育、美术中的一门。张老师不教美 术,李老师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你能说出三位老师各任教什么课程吗? 【例题 3】 密西西岛上住着说真话和说假话的两种人,说假话的句句是假话,说真话的句句是真话。有 一天,飞飞去岛上探险,碰到甲、乙、丙三个人,互相交谈中,有一段对话: 甲说:“乙和丙都说假话。” 乙说:“我没有说假话。”

(完整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三、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数学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助学) 创设以名侦探柯南为形象的情境,欢迎参加侦探训练营。 1、快速反应训练。让学生快速阅读文字后,说出答案 明明不是男孩,是()孩。 明明写字不是用左手,是用()手。 明明做操,先踢的不是右腿,是()腿。 2、为什么同学们能快速说出答案?让学生充分发言。 3、小结: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的提示,想“不是什么,就是什么”推出结果。 (二)学习推理方法(合作探究) 1、出示问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1)说一说,你先知道谁拿得什么书?为什么?(小红拿得语文书,题里直接说的。)利用连线法确定小红拿的书。 (2)其次,你知道谁拿得什么书?为什么?(小丽拿的品德与生活,因为小红拿的语文书,小只剩下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小丽拿的又不是数学,所以就是品德与生活)(提示学生不是……就是……)利用连线法确定小丽拿的书。(顺思导学) (3)小刚拿得什么书?为什么?(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因为只有数学书没有人拿)利用连线法确定小刚拿的书。 (4)介绍连线法,把能确定的用连线的方式确定下来。 (5)小结:三种情况的推理,需要两个相关的提示,要先确定一种,再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 2、出示图片 问题: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是最轻的。你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吗? (1)齐读问题。 (2)说一说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是最轻的。)(3)通过信息,你如何确定小。狗名字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后把动物名字写在练习纸上。 (4)指定同学到黑板前将动物的名字卡片贴在相应的小狗下面,并说一说为什么能确定小狗的名字?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案 台江第五中心小学钱婷婷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 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探 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 投影仪,粉笔、磁扣、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柯南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谁来了? 你们喜欢柯南吗? 你知道柯南是做什么的吗? 让孩子说说柯南的厉害之处,预设:孩子能点到推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柯南来学习一些推理的知识(板书推理) 二、讲授新课 (一)粉笔游戏 (出示较短的一根粉笔)这是一根粉笔,老师把它藏在老师的其中一只手里,来,猜猜,在哪只手里? 谁来举手告诉我?(教师做举手的姿势,松开左手) 预设:学生异口同声说在另一只手里 为什么在这只手里呢? 因为老师就两只手,那现在排除了这只手,就肯定在另一只手中(摊开手让学生看看粉笔)渗透排除法(板书排除) (二)猜磁扣游戏

这有1、2、3三个盒子,一个装红磁扣,一个装黄磁扣,还有一个是空的,猜猜黄磁扣在哪号盒子里。 老师给提示摇两下3号盒子,没有声音 教师再提示:取出1号盒子的红球 在游戏中请学生说说想法 打开来看看,验证学生的推理是正确的 小结强调提示信息 (三)讲解例题1 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红、小丽和小刚拿的分别是什么书? 1、找数学信息? “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同桌合作,把你们的推理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这张白纸上 3、展示学生的作品 (1)、文字法 学生讲解推理过程 全班反馈 (2)、连线法 学生讲解推理过程 全班反馈 (3)、比较文字法和连线法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方法优化 (4)强化连线法 师生共同完成连线 (5)小结推理的方法,板书:抓关键,巧排除 三、巩固练习——动物王国的小侦探 (一)帮助小狗找名字 出示信息: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是最轻的。

二年级趣味数学简单推理题

学会推理可以使小朋友的头脑变得越来越灵活,想问题越来越合理。 例1:如下图所示,三个天平都不平衡,圆圈中的数字表示球的重量,单位是克,想想办法使他们两边平衡。 解:第一幅图 因为左边重10+8+6=24(克),右边重9+9=18(克),左边比右边多24—18=6(克),所以,要使左右两边平衡,只要从左边把6克拿掉就可以了。 第二幅图 因为左边重7+7+4=18(克),右边重6+5=11(克),左边比右边多18—11=7(克),所以,要使左右两边平衡,只要从左边把7克拿掉就可以了。 第三幅图 因为左边重10+9+8=27(克),右边重8+7+6=21(克),左边比右边多27—21=6(克),所以,要使左右两边平衡,只要从左边把9克与右边的6克互换一下就可以了。 练一练 1. 2.已知:△+○=24,○=△+△+△,求△=( ),○=( ) 3. 4.求“?”处是多少才能使天平平衡?

5.如图,每一个小乒乓球是多少克? 6. 7.仔细观察图(1),(2),想一想图(3)的“?”处应画什么图? 8. 9.1个桃子的重量+2个石榴的重量=13颗草莓的重量,而1个石榴的重量=4颗草莓的重量, 问:1个桃子的重量等于几颗草莓的重量? 10.

11.如图,一个的重量的等于几只的重量。 12.如图,算出一个、各需要多少钱? 13.10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苹果加两个橘子的重量,4个李子和一个橘子的重量等于1 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多少个李子的重量? 14. 15.

16. 17. 18.小花猫说:“2只鸭子和我一样重”。鸭子说:“3只小鸡和我一样重”。请问一只小花猫 等于( )只小鸡的重量。 19. 20.柚子和西瓜共重10千克,西瓜和哈密瓜共重9千克,哈密瓜和柚子共重7千克,柚子、 西瓜、哈密瓜分别重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