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保护中基于DFT傅氏算法的频率特性研究_李吉德

微机保护中基于DFT傅氏算法的频率特性研究_李吉德
微机保护中基于DFT傅氏算法的频率特性研究_李吉德

0前言

计算机继电保护是用数学运算方法实现故障量的测量、分析和判断的。而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出现的最多的就是周期分量,按照傅立叶级数的定义,任何周期信号都可以描述成一种傅立叶级数形式,而利用傅氏算法[4],能够准确的得到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的所有系数。然而,为了保证保护的速动性,计算的时间就成为了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基于DFT的FFT算法,由于其具有的原位性,计算量小且易于流水操作等特点,所以非常适合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利用FFT来实现傅氏算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进而加快计算速度,对加快保护动作速度,增强其速动性有明显的效果。

然而,要满足傅立叶算法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信号并非只有故障的周期分量,与此同时,还有衰减的直流分量[7]、幅值不断变化的各次斜波和系统的频率偏移[3]等。如果不对这几种情况加以考虑,那么所得到的误差在保护装置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幅值比较型和相位比较型的保护,其动作判据就是傅立叶系数之间的关系,误差的增大会造成保护判据的失灵,达不到保护的可靠性要求。

因此,本文就电力系统故障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给出了基于DFT的傅氏算法应用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而后简要介绍了几种消除误差的方法。

1周期信号的傅氏算法及其频率特性按照文献[5]中的要求,将信号模型设定为余弦函数模型,即信号为如下形式

(1)

参数如下:

ω0-系统中的基频角频率;

m-1-系统中的最高斜波次数;

I k-各次斜波的幅值;

φk-各次斜波的相位;

A k-各次斜波余弦函数的幅值;

B k-各次斜波正弦函数的幅值。

按照文献[5],得到各次斜波的幅值和相位表达

微机保护中基于DFT傅氏算法的频率特性研究Research on the Frequency Character of Fourier Algorithm based on DFT in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李吉德赵作斌廖哓波

长岛县供电公司山东长岛265800

【摘要】为了保证微机保护的速动性,大部分微机保护的信号采集装置利用DFT来实现傅氏算

法的系数求解。本文由连续信号的频域出发,推导出了基于DFT的傅氏算法离散信号频率特

性。通过对该频率特性的研究,既给出了基于DFT的傅氏算法在微机保护中的理论依据,又得

到了基于傅立叶算法应用的必要条件。并在最后简要的介绍了某种剔除信号中衰减直流分量

的算法。

【关键词】微机保护DFT傅氏算法频率特性

【中图分类号】TM771【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

Journal of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ll e ge

式为

(2)

(1)式又可以表达为如下形式

(3

(4)

根据傅氏算法[4]的表达式,积分时间取(0,T 0),即从0时刻到第一个基频周期积分

(5)

上式又可以转换成如下形式

(6)

其中r =0,1,2,…,m -1。

从以上看来,傅氏算法其实就是分别计算C r

和D r ,然后再计算A r 和B r 的过程。这样的话,我们就直接分析C r 和D r 在傅氏变换中的频率特性

(7)

其中r =0,1,2,…,m -1。

其中F (ω)为时限信号i ~

(t )的傅立叶变换,其时限区间为(0,T 0),即

(8)

那么i ~

(t )的傅立叶系数就是其傅立叶变换F (ω)在各个r ω0的取值,r =0,1,…,m -1。接下来我们

来看F (ω)的特性。(3)式的傅立叶变换F (ω)表达成如下

(9)

这就类似于,原始信号加窗后的傅立叶变换,而原始信号就是(3)式中的i (t ),其时域是从(-∞,

+∞),而窗函数就是

该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如下

(10)

其幅频特性曲线为

图1

窗函数的幅频特性

每一个过零点位于r ω0处,其中r =0,±1,±2,…而原始信号(3)式中i (t )的傅立叶变换为

(11)

那么F (ω)的时域信号i ~

(t )就是i (t )与窗函数

w (t )的乘积

(12)

由于时域的乘积就是频域的卷积[1],那么F (ω)的表达式为

(13)

33

根据图1,我们可以得到连续时限信号i ~

(t )的幅频特性为

图2F (ω)的幅频特性将所有分量取和得到的结果如下

图3F (ω)的幅频特性

由上图可以发现,在连续信号中,经过移动后,每一个窗函数的频谱曲线C k W (ω-k ω0)在k ω0处的贡献始终为0,而傅立叶系数均在F (ω)上的k ω0处取得,且F (ω)在每一个k ω0处的值始终为C k T 0或

D k T 0或(C 0+D 0)T 0,因此得到的傅立叶系数与式(7)

是一致的。

总的说来,傅氏算法得到的傅立叶系数A k 、B k ,

就是其时限信号i ~

(t )的频谱F (ω)上各个k ω0处的

值C k 、D k 经过线性组合后的结果。

2周期信号的DFT 及其频率特性

离散后的i

(t )信号为

:(14)

其中的参数为:

T s -采样时间间隔,N -T 0时间内的采样点数

那么离散周期信号i ~

(t )的Fourier 变换为

(15)

其中

,根据式(6)和(7),得到离散情况

下,傅氏算法的形式为

(16

(17)

其中r =0,1,2,…,m -1。

根据式(15),我们得到F ˇ

(ω)的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4F ˇ

(ω)的幅频特性

图2、式(13)描述的F (ω)和图4、式(15)描述的

F ˇ

(ω)比较后得,只有当采样的频率满足以下条件

(18)

(m -1)ω0-周期信号i (t )中的最高次斜波频率才有

(19)

利用基于DFT 的傅氏算法求得的傅立叶系数才和原始信号的傅立叶系数一致。

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到了在微机保护中,基于

Journal of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ll e ge

DFT 傅氏算法的必要条件,现将其列出:

Condition 1:信号必须是完全的周期信号;Condition 2:信号中含有有限次斜波分量,且

最高次斜波分量角频率为(m -1)ω0;

Condition 3:采样的周期必须是基频的周期;Condition 4:采样的频率必须满足式(18)的要

求。

3引起DFT 求解误差的若干因素讨论

由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微机保护中数

据采集装置所采集到的信号,不可能同时满足以上

4种条件,因此,就系统故障时,信号中出现最多的

几种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1)系统工频频率偏移的影响[3]

。电力系统中的

频率,并非一直保持在某一固定频率不变的,而是随着系统运行方式、负荷的变化等动态变化的。因此,对于DFT 算法来说,如果在频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仍然以固定的工频作为基频,进行DFT 或

FFT 求解,那么得到的系数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误

差,从而对微机保护的可靠性产生影响。系统工频频率偏移的情况,按照以上得到的4大必要条件,就是条件3不满足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将采样周期T 0,纠正为系统中基频的周期T ,即对原来的采样数据窗N ,增加一个附加修正的数据窗△N ,使得N +△N 所对应的周期,为系统中的实际工频周期。进而满足了4大必要条件,从而求得准确的傅立叶系数。具体的修正方案,文献[3]

中有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加赘述。

2)信号中的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在电力系统

短路的瞬间,影响保护最大因素的就是信号中的衰减直流分量,由于其较长的衰减时间和较大的幅值,对保护的动作判据影响十分大,是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只要能够消除信号中的衰减直流分量,那么就能够增强保护的可靠性。以下仅说明某种消除衰减直流分量的原理。

假设输入的信号有如下形式

(20)

那么考虑在某一时刻t 的信号值i (t )和下一个时刻t+T 0的信号值i (t+T 0

):

(21)

则两个信号值之差为

(22)

那么,在t 时刻和t+T 0时刻,利用DFT 得到的

直流分量的傅立叶系数为

(23)

将式(22)除以式(23)得

(24)

由于采样时间间隔已知,通过式(24)就可以得到衰减直流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将带入到式(22)就可以得到衰减直流分量的幅值,那么在离线状态下先求得衰减直流分量的各个状态量并放入微机保护装置的存储器中,然后在线计算的时候,只需要从其存储器中得到这些状态量,并用其对采样值进行修正,消除衰减直流分量的采样值,就可以满足那4个条件,从而可以进行DFT 求解傅立叶系数。

3)信号中的衰减周期分量的影响。在电动机启

动的时候,其启动电流在上升沿阶段,会产生一个幅值逐渐增大的基频电流分量。对保护而言,如何能够准确的采得该电流的幅值,直接决定了保护是不是能够对电动机的启动或短路加以正确的判断。若假设上升沿阶段,基频电流的幅值是时间的一个线性函数关系,那么利用DFT 算法得到的基频电

流幅值误差是

,其中α是幅值线性函数中时

间的斜率,以此看来,提高采样频率,即减少采样时间间隔T s ,对减少该误差是有帮助的。

35

参考文献

[1]齐键等.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改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22.

[2]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模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55-469.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traditional“knowledge class”and modern“life

classroom”.Through discussing“value concept of

teaching”,“main body of teaching”,“content of

teaching”,“mode of teaching”and“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it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life classroom”which makes

class more energetic and facilitates the process and

desire of moder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knowledge class;life class;main status;teaching modes;quality of profession

4结语

本文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和图形描述,将基于DFT的傅氏算法,进行频域上的频谱分析,从而将傅立叶系数和信号频谱上的离散点,做了一一映射,并通过对离散周期信号频谱上离散点的分析,得到了基于DFT傅氏算法在微机保护中应用的4个必要条件,最后通过讨论电力系统故障时,引起DFT求解误差的若干因素,给出了为保持这4个必要条件,所做出的相应修正。进一步的证实了为使微机保护中的DFT算法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必须使得信号满足这4个条件。

参考文献

[1]Alan V.Oppenheim,Alan S.Willsky with S.Hamid Nawab,“Signals&Systems Second Edition”,Prentice-Hall,March,2002.

[2]Alan V.Oppenheim,Ronald W.Schafer with John R.

Buck,“Discrete-Time Signal Processing Second Edition”, Prentice-Hall,September,2002.

[3]Jiang Huilan,Yang Wei,Xu Jianqiang,Liu Mei with Qiu Xiaofeng,“Improved Fourier algorithm for correcting power system frequency deviation”,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pp.193-196,Vol.7,No.3,Sep.

2001.

[4]陈德树.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

[5]朱桂英,龚乐年.傅氏算法在微机保护应用中的探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17(4):41-43.[6]李永丽,马志宇.傅氏变换理论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15(5):26-28.[7]黄恺,孙苓生.继电保护傅氏算法中滤除直流分量的一种简便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4):1-3.[8]张立华,徐立文,常成,冯大为.一种适用于微机保护的新的递推DFT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5): 28-31.

[9]张艳霞,刘天绪,杨钢.消除傅氏算法中衰减非周期分量的方法在信号频率偏离额定值时的特性研究[J].继电器,2003,31(4):15-17.

[10]侯有韬,张举.一种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快速算法[J].

继电器,2004,32(6):6-8.

[11]刘建刚,孙同景.基于FFT的傅里叶算法在微机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4,32(10):24-27.[12]陈学道,卢放,杨钢,刘天斌,张德泉.傅立叶算法的圆图分析法[J].电网技术.2000,24(6):55-57.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rapidness of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relays,most data-acquisition

devices in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relays

utilize DFT to figure out the coefficients of Fourier-

Series.Starting with an analysi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of continuous signal,this paper deduces the

frequency character of discrete signal within Fourier

algorithm based on DFT.The research on this

frequency character not only gives us the theoretical

essence of Fourier algorithm based on DFT in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but also shows u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applications based

on Fourier algorithms.Finally,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an algorithm which could eliminate the

decaying DC component in the signal.

Key words: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relay;DFT;

Fourier algorithm;frequency character

!!!!!!!!!!!!!!!!!!!!!!!!!!!!!!!(上接27页)

系统频率特性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系统的时域分析是分析系统的直接方法,比较直观,但离开计算机仿真,分析高阶系统是困难的。系统频域分析是工程广为应用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的间接方法。频率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系统频率特性,如截止频率、谐振频率等,而且可以间接了解系统时域特性,如快速性,稳定性等,为分析和设计系统提供更简便更可靠的方法。 本章首先阐明频率响应的特点,给出计算频率响应的方法,接着介绍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绘制方法、系统的稳定裕度及系统时域性能指标计算。 3.1 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 3.1.1 一般概念 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考虑传递函数为G(s)的线性系统,若输入正弦信号 t X t x i i ωsin )(= (3.1-1) 根据微分方程解的理论,系统的稳态输出仍然为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其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输出幅值正比于输入的幅值i X ,而且是输入正弦频率ω的函数。输出的相位与i X 无关,只与输入信号产生一个相位差?,且也是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即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sin[)()(00ω?ωω+=t X t x (3.1-2)

由此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记为)(ωA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差也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记为)(ω?。 幅频特性: )()()(0ωωωi X X A = (3.1-3) 相频特性: )()()(0ω?ω?ω?i -= (3.1-4) 频率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特性,可表示为: )()()(0ωωωj X j X j G i = (3.1-5) 频率特性)(ωj G 是传递函数)(s G 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都可由系统传递函数中的s 以ωj 代替而求得。 )(ωj G 有三种表示方法: )()()(ω?ωωj e A j G = (3.1-6) )()()(ωωωjV U j G += (3.1-7) )(sin )()cos()()(ω?ωωωωjA A j G += (3.1-8) 式中,实频特性: )(cos )()(ω?ωωA U = 虚频特性: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

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
尹慧阳
第一节 概述
微机保护算法是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 ,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 完成。微机保护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使运算结果的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并 尽量减少计算所耗的机时。而利用 MATLAB 软件包进行电力系统故障仿真、数字滤波器设 计及微机保护算法仿真则非常简单。例如,MATLAB 7.0 软件包自带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 程序,即电力系统工具箱 SimPowerSystems,利用它完成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后,进行微 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时可以直接调用暂态故障电流电压仿真数据。 进行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和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原始电力系统的接线与系统参数,建立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模型。 (2)利用 MATLAB 软件包自带的电力系统工具箱 SimPowerSystems 完成电力系统故 障暂态仿真后,得到暂态故障电流电压数据。 (3)编制微机保护数字滤波器和保护算法的综合仿真程序,通过对暂态故障电流电压 数据的滤波处理和保护算法运算,研究分析数字滤波器与保护算法的基本性能。
第二节 仿真模型搭建和编程算法仿真
2.1 建立具体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1、原始系统参数及模型 图 1 给出了一个 500kV 输电线路模型,MN 为故障线路,NR 为非故障线路。线路参数 为: 正序阻抗:Z1 ? 0.01273 ? j 0.2932? / km( R1 ? 0.01273? / km, L1 ? 0.9337 ?10?3 H / km ) ;
M
K
N
R
~
342km
G
~
352km
G
图1 系统模型
零序阻抗: Z0 ? 0.3864 ? j1.2957? / km ( R0 ? 0.3864? / km, L0 ? 4.1264 ?10?3 H / km );

微机保护复习题2011

一判断题 1、采样值滤序算法的特点是,计算量非常小,只需要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电压采样值前的系数均为1),而且响应速度也比较快。若想进一步加快响应速度,而且不对N的选择附加限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乘除法运算,这将加大计算量。(正确) 2、数字滤波算法是直接从采样序列中求取电气信号的特征参数并且进而实现保护原理。(错) 3、级联滤波器的时延为各个滤波器的时延之和,幅频特性为各个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之积。(正确) 4、数字滤波器是以计算电气量特征参数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算法。(错) 5、富氏算法原理简单,计算精度高,因此在微机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算法的数据窗较短,从而提高了保护的动作速度。(错) 6、所有的保护功能都具有TV断线自检的功能(错) 二填空题 1.微机保护主要包括进行数据采集的输入通道、进行数据处理及相应判断的数字核心部分、输出通道以及人机接口四部分。 2.微机保护的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模拟量输入变换回路、低通滤波回路、采样保持回路、多路转换器以及数模转换(A/D)回路五部分组成。 3、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中央数据处理系统一般由_ CPU __、_存储器__、定时器/计数器、Watchdog等组成。 4、微机保护运行程序和一些固定不变的数据通常保存在微控制器的__EPROM __内存中。 5、开关量输入通道主要由输入缓冲器、_输入调理电路___、输入口地址译码电路等组成。 6、信号调理主要包括:__转换__、_滤波___、_隔离___等。 7、干扰形成的三个基本要素:_干扰源__、_传播途径__、_被干扰对象__。 8、电磁干扰常可以分为:_共模干扰__、_差模干扰__。 9、硬件冗余技术可分为:_静态冗余法__、_动态冗余法__、_混合冗余法__。

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教程

第一部分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方法 第一节概述 我们在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原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数字滤波器和保护算法的设计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理论上的,而且往往都作了一些假设和简化处理。例如,在设计FIR 滤波器时采用某种窗函数对冲激响应h(t)进行截断处理,在采用富氏算法时假设信号是周期性的等等。这些理论上设计出来的滤波器和保护算法在电力系统各种复杂故障情况下,尤其是在考虑电力系统故障暂态的情况下,其性能是否能满足要求,还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由于不可能在真实的电力系统中去制造短路故障以考核所设计的滤波器和保护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所以,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进行仿真研究,成功后再在动模系统上进行实验考核,考核通过后即可送国家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可见,仿真研究是设计微机保护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常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进行。EMTP可用以完成电力系统各种元件、线路故障的暂态仿真,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需要对暂态故障电流电压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时,往往需要借助其它分析软件,而且很多时候还需要对故障电流电压数据的格式进行转换,使用上不是很方便。而利用MATLAB软件包进行电力系统故障仿真、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微机保护算法仿真则非常简单。例如,MA TLAB 6.5软件包自带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程序,即电力系统工具箱SimPowerSystems,利用它完成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后,进行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时可以直接调用暂态故障电流电压仿真数据。 进行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和微机保护算法综合仿真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原始电力系统的接线与系统参数,建立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模型。 (2)利用MA TLAB软件包自带的电力系统工具箱SimPowerSystems完成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后,得到暂态故障电流电压数据。 (3)编制微机保护数字滤波器和保护算法的综合仿真程序,通过对暂态故障电流电压数据的滤波处理和保护算法运算,研究分析数字滤波器与保护算法的基本性能。 第二节电力系统工具箱设计基础 一、电力系统工具箱概述 电力系统工具箱是MA TLAB环境下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其仿真文件类型为.mdl。电力系统工具箱为用户提供了很方便的图形化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运行于MATLAB的Simulink模拟工具环境,可通过用鼠标点击、拖拽等简单操作实现仿真功能模块的选取、连接等功能,使得用户可以迅速方便地连接一个电力系统仿真模拟系统,从而简化电力系统仿真模拟设计流程,减轻设计负担。 电力系统工具箱的功能模块库包含了典型的电力系统仿真功能模块,如电力变压器、输电线路、发电机及各种电力电子元件等。用户可利用图形化功能模块库迅速完成自己的电力系统故障暂态仿真工作。所有这些仿真功能模块都带有自己的帮助文件,用以描述模块的功能、参数、属性设置方法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电力系统工具箱基本操作

基于MATLAB的微机保护算法仿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MATLAB的微机保护算法仿真 学生姓名: 学号:05843420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指导教师:

基于MATLAB的微机保护算法仿真 摘要 基于MATLAB软件,运用Simulink工具完成一种继电保护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主要基于两点法、突变量算法、对称分量选相法等传统的微机保护算法,搭建MATLAB的仿真模型,根据采集的输入电气量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判断,以实现相应的继电保护功能。本文对MATLAB软件如何应用于微机保护做了详细说明,并运用MATLAB的动态仿真工具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以及微机保护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说明了MATLAB在微机继电保护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本文对工程中常用微机保护算法进行了原理层面的分析,并运用模型对各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MATLAB;微机保护;算法;采样数据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ATLAB simulation Abstract Based on MATLAB software, using Simulink tools perform one computer protection relay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s. Mainly based on two-point method, the amount of mutation algorithms, symmetric phase selector and other traditional computer protection algorithms to build MATLAB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amount of collected samples of the input electrical data analysis, calculation and judg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rresponding relay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MATLAB software how to apply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computer protection, and the use of MATLAB dynamic simulation tool for power system failures and computer protection algorithms for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MATLAB in the feasibility of relay protection . This paper also commonly used in engineering computer protection algorithms theory level of analysis, and the use of model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algorithms and simulation studies,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ATLAB;Microcomputer Protection;Algorithm; Sampling Data

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法

五 频域分析法 2-5-1 系统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输出)0(8.08.11)(94≥+-=--t e e t c t t ,求系统的频率特 性表达式。 【解】: 9 8 .048.11 )]([L )(1++ +-==-s s s t c s C 闭环传递函数 )9)(4(36 198 .048.11)()()(++=++ +-==s s s s s s s R s C s G ) 9 tg 4 (tg 221 181 1636 )9)(4(36)(ωω ωωωωω--+-+?+=++=j e j j j G 2-5-2 环系统时,系统的稳态输出 (1))30sin()(0+=t t r ; (2))452cos(2)(0+=t t r ; (3))452cos(2)30sin()(00--+=t t t r 。 【解】: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5 tg 2125 4 )5(4)(5 4)(1)()()()(1 4 )(ω ωωω--+=+=+= +== += j B K K B K e j j G s s G s G s R s C s G s s G 根据频率特性的定义,以及线性系统的迭加性求解如下: (1)?===30,1,11θωr A ? --=== =-3.115 1tg )1(178.0264)1()(1 j j j B e e e A j G θωω [])7.18sin(78.0)1(sin )1()sin()(12?+=++=+=t t A A t A t c r c s θθθ (2)?===45,2,21θωr A

?--==+= -8.215 2tg 274.025 44)(1 j j B e e j G ωω )2.232cos(48.1)(?+=t t c s (3))8.662cos(48.1)7.18sin(78.0)(?--?+=t t t c s 2-5-3 试求图2-5-3所示网络的频率特性,并绘制其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解】:(1)网络的频率特性 1)(111 )(212212+++=+ ++ =ωωωωωC R R j C jR C j R R C j R j G (2)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 tg (tg 2 221212111 1 )(1)(1 1 )(ωωωωωωωT T j e T T jT jT j G ---++= ++= 其中1221221,)(,T T C R R T C R T >+==。 起始段,?===0)(,1)(,0ωθωωA 。 中间段,由于12T T >,)(ωA 减小,)(ωθ先减小后增加,即曲线先顺时针变化,再逆时针变化。 终止段,?→<= ∞→∞ →0)(,1)(lim , 2 1 ωθωωωT T A 。 网络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题2-5-3解图所示。 【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K s Ts K s G s G s R s C s G K K B ++=+== 2)(1)()()()( 10=ω时系统频率特性为 ()) (10010tg 210 210)(100 )100(10 100)()(1 ωθωωωω ωωj T K j e A e T K K j T K K j T K K j G =+-= +-= +-= --==- 题2-5-3图 1 R ++- - 题2-5-3解图

频率特性分析

实验三 频率特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尤其是频率特性的几种表示方法。 2.能熟练绘制极坐标频率特性曲线(奈奎斯特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非最小相位系统时曲线的绘制。 3.正确应用频率稳定判别方法,包括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对数稳定判据。 4.熟练正确计算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 5.掌握闭环频率特性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指标的近似估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增加开环传递函数零极点个数对奈奎斯特图的影响 1)改变有限极点个数n ,使n=0,1,2,3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2 -101234 -3.5-3-2.5-2-1.5-1-0.50 0.511.52n=0 n=1 n=2 n=3 2)改变原点处极点个数v ,当v=1,2,3,4,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 -2 -1.5 -1 -0.5 00.5 1 1.5 2 -2-1.5 -1 -0.5 00.5 1 1.5 2 System: sys P hase Margin (deg): -32.9Delay Margin (sec): 4.41At frequency (rad/sec): 1.3 Closed Loop Stable? No System: sys P hase Margin (deg): -121Delay Margin (sec): 3.49At frequency (rad/sec): 1.2 Closed Loop Stable? No System: sys P hase Margin (deg): 150Delay Margin (sec): 2.28At frequency (rad/sec): 1.15Closed Loop Stable? No System: sys P hase Margin (deg): 51.8Delay Margin (sec): 0.575 At frequency (rad/sec): 1.57 Closed Loop Stable? Yes v=1 v=2 v=3 v=4

微机继电保护 RL算法

微机继电保护作业 摘要:本文用EMTP 建立了一个双端电源的输电线路模型,对A 相短路故障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故障波形。首先用Tukey 低通滤波器对其进行滤波处理,接着分别采用R-L 模型算法和傅里叶算法对故障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并设定距离保护判据,对保护动作做出判断。 关键词:输电线路;R-L 算法;傅里叶算法;仿真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直是电力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从系统运行数据的在线监测,到故障信号的采样、滤波,数据分析算法以及保护判据原理,都取得很多的成绩。继电保护装置的速动性、可靠性等特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将对应用前景广泛的两种数据分析算法经行仿真验证。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如下图所 图1 输电线路模型 其中,F 表示故障点位置,p 为故障点距M 侧的百分比。 一、仿真模型 图2 EMTP 仿真模型 在PSCAD 中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设线路中点发生A 相单相接地故障,故障起始时刻为t=0.1s ,故障持续时间为0.1s ,仿真时间在t=0.2s 时结束。采样频率为1000Hz ,假设在距M 侧20km 处发生A 相接地短路故障,过渡电阻令其为0.1Ω。 系统参数选取如下:M 侧系统电感L m =131.6mH ;N 侧系统电感L n =329.1mH ,功角滞后10°;线路单位长度参数为:正序参数r 1=0.019/km Ω, L 1=0.9134/mH km , C 1=0.14/F km μ;零序参数00.1675/r k m =Ω,1 2.7139/L mH km =,

00.008/C F km μ=。线路总长度L=100km 。 二、仿真波形 EMTP 中的输出一个mm.mat 的数据文件,导入matlab 可以画出如下图形。图(3)为三相电流仿真波形,图4为三相电压仿真波形。从图3中可看出,当A 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A 相电流明显增大,而B 、C 两相电流基本保持不变,仍为负荷电流;A 相电压有明显的电压降低,而B 、C 两相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0.020.040.060.08 0.10.120.140.160.180.2 t/ms i /A 图3 三相电流波形 0.02 0.04 0.06 0.08 0.10.12 0.14 0.16 0.18 0.2 5 t/ms v /V 图4 三相电压波形 三、滤波器设置 本文采用Tukey 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低通滤波器的延时要比带通滤波器短很多,而且R-L 型算法可以只要求采用低通滤波器。Tukey FIR 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和频率特性如下: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算法分析

继电保护算法分析 1 引言 根据继电保护的原理可知,微机保护系统的核心内容即是如何采用适当而有效的保护算法提取出表征电气设备故障的信号特征分量。图1是目前在微机保护中通常采用的提取故障信号特征量的信号处理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故障信号输入至A/D 输出的诸环节由硬件实现,在此过程中故障信号经过了预处理(如由ALF 滤除信号中高于5次的谐波分量),然后通过保护算法从中提取出故障的特征分量(如基波分量)。很明显,只有准确且可靠地提取出故障的特征量,才能通过故障判据判断出是否发生了故障,是何种性质的故障,进而输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因此计算精度是正确作出保护反应的重要条件。就硬件部分而言,为了减少量化误差,通常采用12位甚至16位A/D 转换芯片;而就保护算法而言,提高精度除了与算法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采样频率、数据窗长度和运算字长有关。目前针对故障特征的提取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保护算法,本课题研究的是电动机和变压器的保护,根据相应的保护原理,主要涉及基于正弦量的算法和基于序分量过滤器的算法。本章将对其中几种较典型的算法作简要介绍和分析。 2 基于正弦量的特征提取算法分析 2.1 两点乘积算法 设被采样信号为纯正弦量,即假设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均已被理想带通滤波器滤除。这时电流和电压可分别表示为: )sin(20i t I i αω+= 和 )sin(20u t U u αω+= 表示成离散形式为: )sin(2)(0i S S k T k I kT i i αω+== (1) )sin(2)(0u S S k T k U kT u u αω+== (2) 式中,ω为角频率,I 、U 为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S T 为采样频率,0i α和0u α为电流和 故障 图1 故障信号特征的提取过程 Fig. 1 Character extraction process of fault signal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实验六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1.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1 2.01)(+=s s G ,要求: (1) 使用simulink 进行仿真,改变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输 出信号,记录不同频率下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和相位差,即 可得到系统的幅相频率特性。 F=10时 输入: 输出:

F=50时 输入:输出: (2)使用Matlab函数bode()绘制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即bode图)。 提示:a)函数bode()用来绘制系统的bode图,调用格式为: bode(sys) 其中sys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 参考程序: s=tf(‘s’); %用符号表示法表示s G=1/(0.2*s+1); %定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bode(G) %绘制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

实验七连续系统串联校正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串联校正装置对系统动态性能的校正作用。 2. 对给定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并通过matlab实验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二.实验内容 1.串联超前校正 系统设计要求见课本例题6-3,要求设计合理的超前校正环节,并完成以下内容用matlab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阶跃相应,并记录系统校正前后的超调量及调节时间 num=10; 1)figure(1) 2)hold on

3)figure(1) 4)den1=[1 1 0]; 5)Gs1=tf(num,den1); 6)G1=feedback(Gs1,1,-1); 7)Step(G1) 8) 9)k=10; 10)figure(2) 11)GO=tf([10],[1,1,0]); 12)Gc=tf([0.456,1],[1,00114]); 13)G=series(G0,Gc); 14)G1=feedback(G,1); 15)step(G1);grid

第二节微机继电保护算法介绍

第二节微机继电保护算法介绍 这一节将要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常见的几种算法。 一、微机保护算法概述 把经过数据采集系统量化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滤波处理后,通过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并进行分析、判断,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或信号,以实现各种继电保护功能。这种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以实现保护功能的方法称为微机保护。 二、常见微机保护算法介绍 1. 算法 微机保护装置中采用的算法分类: (1)直接由采样值经过某种运算,求出被测信号的实际值再与定值比较。例如,在电流、电压保护中,则直接求出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与保护的整定值比较。 (2)依据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将采样值代入动作方程,转换为运算式的判断。 分析和评价各种不同的算法优劣的标准是精度和速度。 2. 速度影响因素 (1)算法所要求的采样点数。 (2)算法的运算工作量。 3. 算法的计算精度 指用离散的采样点计算出的结果与信号实际值的逼近程度。 4. 算法的数据窗 一个算法采用故障后的多少采样点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算法的数据窗。 算法所用的数据窗直接影响保护的动作速度。例如,全周傅氏算法需要的数据窗为一个周波(20ms),半周傅氏算法需要的数据窗为一个半周波(10ms)。半周波数据窗短,保护的动作速度快,但是它不能滤除偶次谐波和恒稳直流分量。 一般地算法用的数据窗越长,计算精度越高,而保护动作相对较慢,反之,计算精度越低,但是保护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 尽量提高算法的计算速度,缩短响应时间,可以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但是高精度与快速动作之间存在着矛盾。 计算精度与有限字长有关,其误差表现为量化误差和舍入误差两个方面,为了减小量化误关基保护中通常采用的A/D芯片至少是12位的,而舍入误差则要增加字长。 不管哪一类算法,都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 5. 正弦函数的半周绝对值积分算法 假设输入信号均是纯正弦信号,既不包括非周期分量也不含高频信号。这样利用正弦函数的一些特性,从采样值中计算出电压、电流的辐值、相位以及功率和测量阻抗值。 正弦函数算法包括最大值算法、半周积分算法、一阶导数算法、二阶导数算法、采样值积算法(两采样值积算法、三采样值积算法)等。 这些算法在微机保护发展初期大量采用,其特点:计算量小、数据窗短、精度不是很高,但信号必须为正弦信号。 为了保证故障时参数计算的正确性,必须配备完善的数字滤波器,即数字滤波算法与参数计算相结合。 (1)正弦函数的半周绝对值积分算法 半周积分通过对正弦函数在半个工频周期内进行积分运算,由积分值来确定有关参数。 特点:计算量小、速度快。 适用:广泛应用在中低压保护。 (2)算法描述

微机保护基本计算

微机保护典型整定计算 微机型综保典型整定计算(1) 摘要: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专业性较强,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又是每名电气相关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关键词:整定计算、定值、保护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其基本原理的微机智能型综合保护装置在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既不同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又不同于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的集成电路形式的继电器,因而有些功能的实现方式较以往也有不同,并且增加了一些传统继电器(如GL、DL)所不具备的功能。这样一来,使用新型综合保护装置在计算保护定值时遇到许多困惑,因为目前没有完整的保护整定计算的参考书。为了使大家对综合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有所了解和掌握,我结合过去整定计算的经验和有关综合保护装置的功能及保护整定计算的有关规定,对保护整定计算进行了总结形成此扁文章,不同厂家的保护装置对保护功能设置及各参数选择也许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本文只对常用设备保护进行了论述及未对短路 电流进行计算,仅供大家参考。 线路保护整定计算 降压变电所引出10KV电缆线路,线路接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条件: 最大运行方式下,降压变电所母线三相短路电流为5500A,配电所母线三相短路电流为5130A,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时流过高压侧的电流为820A。 最小运行方式下,降压变电所母线两相短路电流为3966A,配电所母线两相短路电流为3741A,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时流过高压侧的电流为689A。 电动机起动时的线路过负荷电流为350A,10KV电网单相接地时最小电容电流为15A,10KV 电缆线路最大非故障接地时线路的电容电流为1.4A。系统中性点不接地。A、C相电流互感器变比为300/5,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为50/5。 整定计算(计算断路器DL1的保护定值)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按躲过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保护装置的动作电 流,取110A 保护装置一次动作电流 灵敏系数按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始端两相短路电流来校验: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分析法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分析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方法、频域稳定性判据以及开环频域性能分析,并获得频率响应曲线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利用MATLAB对各种复杂控制系统进行频率分析,以此获得系统稳定性及其它性能指标。 一、频率特性基本概念 如果将控制系统中的各个变量看成是一些信号,而这些信号又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合成的,则各个变量的运动就是系统对各个不同频率信号响应的总和。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称频率响应。利用这种思想研究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方法即为频率响应法。频率响应法的优点为: ⑴物理意义明确; ⑵可利用试验方法求出系统的数学模型,易于研究机理复杂或不明的系统,也适用于某些非线性系统; ⑶采用作图方法,非常直观。 1. 频率特性函数的定义 对于稳定的线性系统或者环节,在正弦输入的作用下,其输出的稳态分量是与输入信号相同频率的正弦函数。输出稳态分量与输入正弦信号的复数比,称为该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函数,简称为频率特性,记作G(jω)=Y(jω)/R(jω) 对于不稳定系统,上述定义可以作如下推广。 在正弦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输出响应中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分量和输入正弦信号的复数比,称为该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函数。 当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为非周期函数时,则有如下定义。 系统或者环节的频率特性函数,是其输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像函数与输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像函数之比。 2. 频率特性函数的表示方法 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可以由微分方程的傅里叶变换求得,也可以由传递函数求得。这三种形式都是系统数学模型的输入输出模式。 当传递函数G(s)的复数自变量s沿复平面的虚轴变化时,就得到频率特性函数 G(jω)=G(s)|s=jω。所以频率特性是传递函数的特殊形式。 代数式:G(jω)=R(w)+jI(ω) R(w)和I(w)称为频率特性函数G(jw)的实频特性和虚频特性。

第二节-微机保护基本硬件构成

第二节-微机保护基本硬件构成

第二节微机保护基本硬件构成 本节将要介绍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几种典型结构。 一、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 以下主要介绍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系统功能。 1.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 (1)数据采集部分(包括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输入变换、低通滤波回路、模数转换等)。 (2)数据处理、逻辑判断及保护算法的数字核心部分(包括CPU、存储器、实时时钟、WATCHDOG 等)。 (3)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以及人机接口(键盘、液晶显示器)。 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系统-功能上分6块 (1)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输入系统): ①主要功能:采集由被保护设备的电流电压互感器输入的模拟信号,并将此信号经过适当的预处理,然后转换为所需要的数字量。 ②模拟量输入回路方式(据模数转换原理分): ◆基于逐次逼近型A/D转换的方式:包括电压形成回路、模拟低通滤波器(ALF)、采样保持回路(S/H)、多路转换开关(MPX)及模数转换回路(A/D)等。 ◆利用电压/频率变换(VFC)原理进行A/D转换的方式:包括电压形成、VFC回路、计数器等。 (2)数字处理系统(CPU主系统): ①数字处理系统(CPU主系统): 微机保护装置是以CPU为核心,根据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按照给定的算法来检测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性质、范围等,并由此做出是否需要跳闸或报警等判断的一种自动装置。 微机保护原理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CPU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工作的指挥中枢,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依赖于CPU来实现。所以CPU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优劣。 ②数字处理系统主要包括: 微机处理器CPU; 数据总线为8、16、32位等的单片机、工控机以及DSP系统; 存储器;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存放定值; 紫外线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EPROM和闪速存储器FLASH:存放程序; 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VRAM:存放故障报文、采样数据; 静态存储器SRAM:存储计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各种报告。 (3)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一般采用固态继电器、光电隔离器、PHTOMOS继电器等器件组成,以完成各种保护的出口跳闸、信号报警及外部接点输入等工作,实现与5V系统接口。 柜内开关量一般使用24V电源,柜间开关量输入信号采用220V或110V电源,计算机系统输入回路经光隔离器件转换为24V/5V信号,驱动继电器实现操作。 (4)人机接口: ①主要包括:显示器、键盘、各种面板开关、实时时钟、打印电路等。 ②主要功能: 用于人机对话,如调试、定值调整及对机器工作状态的干预。 常用液晶显示器和6键操作键,人机交互面板包括:由用户自定义画面的大液晶屏人机界面;由用户自定义的报警信号显示灯LED;由用户自定义用途的F功能键;光隔离的串行接口;就地、

微机继电保护2

一、 简答题, 1.简述微机保护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2.微机保护中A/D 的模拟量输入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P4.P10 3.微机保护模拟量输入系统为什么要加模拟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应该如何选取?P14见收藏夹 4.简述VFC 型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P16 5.绘出微机保护的开关量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典型电路图,简述电路的工作原理。P27见收藏夹 6.数字滤波器有什么特点? 二、 相减(差分)滤波单元的差分方程为: y(n)=x(n)-x(n-k) 画出其频率响应曲线,导出可滤除的谐波次数m 与步长K 之间的关系。 三.假设某连续时间函数x(t)的频谱函数X (f)如下图所示: 现利用采样频率fs 对x(t)采样,分别按fs>2fc 、fs=2fc 和fs<2fc 三种情况,绘出采样后的离散信号x(nTs)的频谱 X *(f)。 三、 说明用程序查询方式实现数据采集系统与CPU 接口的原理。 答案 1.(1)现状:我国从7O 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院起着先导的作用。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1994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年通过鉴定。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1996年通过鉴定。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2)趋势: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5]。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3.1 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可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改善保护的性能。这种保护原理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的响应、增强可 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自适应式微机距离保护的可行性。在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应用作了全面的分类描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将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原理应用于距离保护中,根据系统运行工况的变化,调整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从而提高了距离保护的性能。 3.2 人工神经网络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内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家系统、发展十分迅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问题.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等。模型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故障类型进行识别,从而优化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f

微机继电保护

1 引言 1.1 微机继电保护概述 1.1.1 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1]。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的继电保护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7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重大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实用阶段。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运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出现了高潮。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它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2]。 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了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从70年代开始,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

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_课本

第一章 1、微机保护的硬件:①数据采集系统②微型机主系统③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④电源系统 2、采样保护电路的作用: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测量模拟输入量在该时刻的瞬时值,并在模拟—数字转换器进行转换的时间内保持其输出不变 3、采样频率的选择原则:采样定理fs>2fmax,如果被采样信号中所含最高频率成分的频率为fmax,则采样频率fs必须大于fmax的2倍 4、模拟低通滤波器的应用:将高频分量滤掉,这样就可以降低fs,从而降低对硬件的要求 5、模数转换器的评价指标:①转换时间②数字输出的位数 6、开关量输出类型:①保护的跳闸出口②本地和中央信号③通信接口④打印机接口 7、光电耦合器的作用:可以实现两侧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可以用来传递模拟信号,也可以作为开关器件使用 第二章 1、数字滤波器:将输入模拟信号X(t)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变成数字量后,进行某种数字处理以去掉信号中的无用成分,然后再经过数模转换得到模拟量输出Y(t) 2、时不变系统:满足T[x(t-t1)]=y(t-t1)即如果输入信号推迟一个时间t1,则输出也将推迟同一个时间t1,但波形不变 3、因果系统:是指输出变化不会发生在输入变化之前的系统 4、P50 5、频率特性是冲激响应的傅氏变换 6、滤波器的响应时间:一个滤波器的输入从一个稳态变到另一个稳态时,其输出要经过一个过渡过程的延时才能达到新的稳态输出,这种延时称为滤波器的响应时间 7、离散时间信号的傅氏变换定义式:P56 8、Z变换定义式:P59 9、非递归型数字滤波器是将输入信号和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作卷积而实现的一类滤波器。是无限冲激响应滤波器(FIR):对单位冲激的输入信号的响应为无限长序列的数字滤波器 递归型滤波器是用前几次的输出值作为输入来求下一次的输出。是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对单位冲激的输入信号的响应为有限长序列的数字滤波器 10、计算:P69 第三章 1、评价算法的标准:精度、速度 速度包括:①数据窗的长度Dw②运算工作量(乘除法的次数) 2、导数法的优缺点:优①需要的数据窗短②算式和乘积法相似,不复杂 缺①要求数字滤波器有良好的滤去高频分量的能力 ②要求有较高的采样率 3、半周积分算法的依据:一个正弦量在任意半个周期内绝对值的积分为一常数S,即S= 半周积分算法需要的数据窗长度为10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