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

艺术教育58ART EDUCATION 2012 · 12边诵读。平时训练时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听完整条节奏再记谱,这样

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但考试时,可以采取边听边记的方法提高听写

速度。

5.旋律训练方法。先把旋律的所有音符听出来并且记下来,根

据听出来的音符和里面的升降记号,确定调号和调名,然后听写节

奏,直接记在音符的上方或者下方。

(二)练耳应试技巧1.听写题应试技巧听写题要想获得高分,主要靠平时科学训练积累知识来提高应考实力,但考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平时训练时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先听写后记谱,例如训练听写节奏或旋律时,听完整条节奏或旋律再记谱,这样有利于增强记忆力。考试时可以采取边听边记的方法提高速度。(2)听写时注意书写要求和书写格式,避免无谓的丢分。例如,要求用五线谱记谱,如用简谱记谱按实际得分的50%记分。2.选择题应试技巧选择题是由题目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备选项分为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因此考生们不需要像听写题一样把所有的答案完全分辨出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选项进行选择。(1)筛选法。就是先将有明显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2)色彩直觉法。不同调式的风格不一样,色彩直觉法就是

聆听不同风格的调式,通过直觉分辨其调性色彩来完成。只要将不同调性色彩的感觉分辨出来即可完成。(3)综合法。就是综合运用筛选法和色彩直觉法进行听辨。综上所述,只要把握住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将音乐知识综合运用,再难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结语练耳反映的是考生的音乐基本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不像钢琴

或声乐等科目可以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准备专攻高考需要弹奏或

演唱的几首乐曲或歌曲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像乐理只需要

了解音乐术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具备正确的解题思路和

解题习惯,并且多做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就可以拿到高分。

视唱练耳由于其独有的特点,是考生最为紧张的科目,也是容易失

分的科目。考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磨练才能达到一定的

熟练程度。笔者通过多年对音乐高考生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训练技

巧的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省音乐联考为例,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解决问题、提升练耳能力、获取高分的方法与对策。希望帮助考生

在原有基础上快速提高练耳水平,为普通高校音乐类专业输送合格新生。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2910615242.html,/xbybyb@126/blog/static/65587832201081644657422/作者单位:中山纪念中学(责任编辑:王敏)◆ 牟华

我国传统音乐形成于早期的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传统音乐得到传承,并且在与各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相互融合中得

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果。传统音乐是指中

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

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

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传统音乐汇聚我国各民族个体的音乐理想

和智慧,并且拥有独具一格的文化历史背景,因此可以稳定地立于

世界音乐之林。社会各界学者在定义传统音乐时,虽然措辞上有一

定的差别,但都是殊途同归,血脉相依的。即中国传统音乐是历史

和文化的产物和沉积,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历史的不断进步中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因此具有鲜

明的时代性。一、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及地区性差异时代性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在不同时期传统音乐文化的特性也有所不同。我国传统音乐的产生、创新、发展都是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进步的。每一种类的音乐都有着特定的历史印记、特定的文化地域作为基础和背景,以及各个民族艺术家的贡献。最终使得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表演中释放着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地区性差异作为其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要是表现在空间上。在相同的历史阶段,某一种音乐形式在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地域性,是因为某种特定形式的音乐只有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生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音乐与博大精深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人类文化

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天人合一的表演形式,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将音乐本身的思

想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且在传统文化中逐渐进步和发展。文章简单介绍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内涵。

【关键词】传统音乐 文化 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

xx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探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之中。我国素来有“礼乐之邦”的称谓,与音乐相关的文献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应尽量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以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发展良好的审美情趣。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启蒙教育中,有助于增加幼儿的音乐感知深度、开拓幼儿音乐文化视野以及强化幼儿的国家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xx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的意义 (1)传承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归属感。在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是一种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新课标要求下的幼儿教育发展方向。将深厚文化底蕴的“风”,吹入到幼儿启蒙教学的“夜”(课堂环境)中,能够极大地滋润孩子们的音乐灵性,增强幼儿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文化特色的音乐启蒙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立足于教材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以达成培养儿童艺术兴趣、音乐基础素养的教学目的。 (2)激发音乐潜能,丰富儿童情感体验。音乐是生活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学习和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的需要和享受。儿童普遍具有想象力丰富、感官灵敏的特点,因此,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非常强。在音乐启蒙课堂中,加入内容合适、情境相符的传统文化,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激发出其自身内部系统的音乐潜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音乐启蒙的有效途径 (1)传唱民间童谣。童谣是一种儿童短诗,也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朗朗上口的韵律节奏使这种诗歌形式广为流传。民间童谣由于旋律简单、生动活泼的特点,十分容易被儿童接受和喜?郏?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传唱具有当地风土特色的民间歌谣,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选用民间童谣时必须紧贴教学目标,注意选曲的思想性、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最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1、民间歌曲(名词解释) 2、劳动号子的双重作用(名词解释) 3、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 4、田秧山歌:又叫“田秧歌”“田歌”“秧歌”“薅草歌”,以山歌体裁为主,又常使用号子和 小调的体裁因素。 5、小调: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一种,又称小曲、俗曲,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另 一方面,由于小调传唱方面的复杂性,也使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 6、无锡景调:汉族民歌时调的一种,兼有抒情(南方)和叙事(北方)的性能。 7、民间舞蹈音乐: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 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 8、百戏:汉魏之际,流传于民间、官方筵席、仪典的各类民间舞蹈、音乐、杂技、幻术、武 术、滑稽表演等 9、花鼓舞:狭义:安徽凤阳花鼓,广义:南方的安徽花鼓灯,湖南地花鼓,江西夹湖花鼓。 10、秧歌:汉族歌舞主要形式一种,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肠舞蹈, 声乐主要用于小场民歌与小戏演出。 11、木卡姆歌舞:其一是像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 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样,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 1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注意名称 13、变文: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 14、P226-P227 15、P230-P231 16、乐种(名词解释) 17、八音: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称为“八音”,其八类金、石、土、木、革、丝、匏、竹代表性乐器:“金”如编钟。“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瑟等。 “竹”如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18、曾侯乙编钟:64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送腹钟1件P232 第二部分 1、花儿会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 2、劳动号子典型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 3、汉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4、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 5、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凤阳歌》 6、玩调是云南省沧源县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7、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8、京剧老生三杰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_王赫

当代戏剧 戏曲音乐 钢琴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优秀钢琴作曲家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将西方钢琴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断吸取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情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特别是将西方钢琴技艺与中国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这种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拓展了钢琴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为钢琴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平台,也为这件西洋乐器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使更多的中国听众熟悉和喜爱。本文通过总结作曲家创作的中国戏曲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归纳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三要素,它们分别为: 一、以戏曲音调为创作要素 我国戏曲音乐具有相对独立的、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戏曲音乐是整个戏曲综合艺术中区分不同剧种的明确标志。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吸取了众多戏曲的曲牌音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 昆曲。集南北两曲系统之大成。南曲流丽悠远,婉转缠绵、柔漫悠远;北曲跌宕起伏、宽宏大气、豪放恣意。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原来北曲的特性渐渐被溶化成为 “南曲化”的演唱风格。而南北曲的相辅相成,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剧情内容的需要。丁善德先生创作的钢琴曲《序曲三首》第三首《降G大调序曲》中的主题,就是来自于昆曲《玉簪记·琴挑》中生旦轮唱的音调。春龙创作的钢琴小品《幸福的童年》同样采用了昆曲音调。 京剧。由“西皮”“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曲调十分丰富且变化无穷。“西皮”腔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曲调高亢。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二黄”腔旋律色彩暗淡、凝重,给人以沉重、悲凉之感。江文也《断章小品十六 首》,其中的第十一首“午后胡琴”是由京剧的“二黄”音调变形而来。张朝教授创作的《变奏曲》是用京剧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混合来体现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中大型变奏曲,乐曲中既饱含了对中国传统京剧效果的模拟,又充满现代人对传统的感悟。 豫剧。豫剧唱腔极具口语化,吐字清晰、行腔流畅。豫剧音乐丰富多彩,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不仅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而且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作曲家王建中根据传统唢呐曲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乐曲中第二段的音乐取材于豫剧。春龙创作的四首儿童钢琴小品《友谊之舞》《儿时的梦》《木兰女子》《丰收儿歌》都是采用豫剧特性音调创作而成。 粤剧。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取各家之长,自成风格;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曲调不仅潇洒典雅、韵味醇浓,而且感情细腻、荡气回肠。陈培勋创作的钢琴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卖杂货》《思春》都成功运用了粤剧音调元素。 秦腔。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 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 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朱晓宇创作的《戏曲组曲》中第二乐章《秦腔风格》小快板,主题采自于典型的秦腔唱腔。春龙创作的《丰收》《豪放的少年》同样采用了秦腔的音调元素。 二、以戏曲结构体式为创作要素 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戏曲中常用的“板腔体”和“曲牌体”。“板腔体”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宫调、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曲体上采用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 王 赫 38

2020年郑州大学672中国传统音乐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2020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 一、学科性质、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以本民族固有方法、形式创造的具有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既包括历史上产生并相世沿袭的古代音乐形式和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人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体系的规律和特点,在律制、音阶、宫调等基本乐学和乐学理论以及哲学基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体系建构。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是对掌握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的宏观的主旨把握,它要求考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内容和范畴进行有基本的认知并对一定内容有清楚的了解。由于中国传统音乐复杂的面貌特征,考生既要关注传统音乐的时代性,如先秦时期“钟磬乐舞”、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宋代说唱、明清戏曲音乐,也要了解传统音乐的地域性特征,如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还要学习一些具有民族性的重要的音乐内容,如“花儿”“木卡姆”等。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音乐文学、音乐美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声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钢琴教育研究、声乐教育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专业方向学生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乐谱题 三、考试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内容不仅考察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范畴、方法、属性等理论的掌 命题学院(盖章): 音乐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672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第 1 页

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

1分析李叔同的《送别》送别是中国千百年来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都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渲染了离别的场景。长亭,古道都是古人送别的地方,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等等;芳草有时喻为离恨,在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离恨如春草般连绵不绝,无处不生,使人愁绪万千;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晚风、暮色为此情此景蒙上了一层柔美的色彩,缓和了离别的伤感,但仍不免透露出一丝萧瑟。而第二节中的“浊酒”一词也蕴含古典意象之美,古人常常饮酒送别,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2、邓丽君《淡淡幽情》对唐诗宋词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从表现形式来看,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对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邓丽君是华人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人民网评)。她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热爱,在专辑中她说道:“作为一名歌者,我能不能够也为传统文化近一点微薄的力量······让一千平方公里秋海棠上的繁华与五千年文化的晶晶宝玉,借着歌声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她个人巨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唐诗宋词千年流传和所表达出的人生哲理、乡愁、亲情、爱情;并且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演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使唐宋诗词更加广为传颂,深入人心。更引领了将中国古典诗词融入流行歌曲中的潮流,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对古典诗词的传播。 4、周华健《江湖》张大春认为‘江湖’就是人间,所谓“混江湖”,比如在职场上、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每天就是在出入江湖。赞同,曾有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觉得很贴切,更通俗一点来讲江湖就是社会,经历人生百态,才知江湖真谛。是成功的之作,2014年凭借该专辑周华健入围第25届金曲奖的最佳国语专辑奖。《江湖》表达出了那种已在中国延续千余年的侠义精神。这张专辑虽使用西方乐器,表达了对民族的深厚情感,超过一般流行音乐的编曲经验,展现了创意性与突破性。《泼墨》引用历史典故,以国画皴法为意象,营造出充满民族特色的聆听情境。整首词将中国古典文化挥洒到极致,全词用了20个古典意象,如【葡萄美酒夜光杯】《凉州词》的第一句、【李白月】指李白钟爱月(名句“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更以二十六个国画技法“皴”结尾,mv里周华健游走在这历史的长廊中弹唱《泼墨》,同时传达了对兴衰无常的感慨。 5、方文山在《东风破》中穿插了古典文化体现在:《东风破》的“破”指的是一种调,即宋朝所谓的“曲破”;而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在唐代受到很大的重视,故文人亦多将琵琶一词入诗,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这两句也带有浓重的古典意蕴,第一句中,表现了一个漂泊在外、思绪满怀,借酒消愁的游子形象,而后一句应是来自李清照《如梦令》中的那句‘应是绿肥红瘦’。整个歌词充满了联想意义,而词意的丰厚更显得张力无穷。更运用了传统的表现手法“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等的抽象名词,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他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而用“花开”来隐喻人的感情的发展。《东风破》的歌词是方文山“中国风”写作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古诗词的古典美与现在流行歌词的相互贯通,让古典重现无尽的魅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里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 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 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者, 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青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 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 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 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 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 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传统文化·音乐

论文题目:清商乐发展源流小考(音乐) 学号: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院: 完成日期:

中国的传统音乐横向分为四个部分: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纵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三国以前的古乐,以孔子的所谓雅乐为主;第二个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清商乐,又名清乐;第三个是唐朝初期由清商乐吸收西域音乐而兴盛的对中国民乐影响最大的燕乐,又名宴乐。 清商乐在这其中,作为承上启下,融汇雅俗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清商乐,亦名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相结合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 (一)何为清商乐? 在音乐史上,清商乐之得名有三种看法,其一:“它以夹钟为宫,夹钟比太蔟高半音,太蔟名商,夹钟因名清商。”其二:商声“清”,即商声让人听之后在心理上产生清爽之感,如李百药《笙赋》:“发繁弦于流徵, 动浮于清商。”以清商与流徵对举,说明清商在音色上有清之意。其三:“神龟二年,陈仲孺言: 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其瑟调以角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宫为主。”五调各以一声为主,然后错采众声以文饰之。这种说法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传统,因以商为清,并以清商代表三调,所以称作清商三调。 (二)清商乐与相和歌 相和歌兴起于战国秦汉之际,,是以楚声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 后因汉高祖刘邦对楚声尤为喜爱,所以相和歌在宫廷里也颇受重视。汉代宫廷曾在长安与洛阳设置了平乐观,常常在道观内表演包括相和歌在内的歌舞百戏,于是相和歌便逐渐兴盛起来。这时,相和歌也已不仅是一般民歌,还包括在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的艺术歌曲,以及与舞蹈、器乐演奏相结合而发展成具有大型歌舞性质的“相和大曲”。 公元三世纪初,历史上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和歌在魏国继续发展,艺术性也在不断提高,出现了联唱、转调、摘唱等艺术手法,乐器演奏也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常在歌唱部分的前面加入器乐合奏,使歌曲更加完整。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后人称为“魏氏三祖”的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对相和歌尤为喜爱,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 摘要: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没有得到系统性地梳理和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没有在学校里进行系统传授,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乐理的知识是欠缺和陌生的。要使用通俗易懂、大众化的语言解释古代乐学理论。要深入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声、律、调、拍、腔、谱、器、体”等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乐学宫调理论 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首先要学习和接触的课程,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是“基本乐理”。由于在我国音乐艺术类的院校里所讲授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几乎都是西洋音乐的乐理知识,并不讲授中国的传统音乐乐理内容。而且,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哪一所音乐艺术院校,系统开设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乐理这门课程。所以,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比较欠缺和陌生。虽然,在西洋乐理课程中也加进了“民族调式”、“工尺谱简介”、“中国古代乐律常识”等章节内容;在中国音乐史的课程中也要触及到一些中国律学、乐学方面的问题,中国音乐史方面的老师们也要讲述一些诸如:十二律、三分损益、五度相生、古音阶、新音阶、清商音阶、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在我国的近现代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得到系统性地梳理和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在学校里进行传授,因此,不要说学生,就是一些先生们对此类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是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中国音乐史课程中所讲述的这方面的内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更有一带而过、不了了之的现象。所以.就是所谓的专业音乐研究者,也只有在“自修”中去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一般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也就更无从知晓中国传统音乐乐理方面 的“高深学问”。这样的状态,当然妨碍了国民对我们自己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那么,出现“校正我们的耳朵”去欣赏“好听的”西洋音乐的现象,也就成为自然而然、不足为怪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都有自己包括音乐文化在内的文化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凝聚了民族的精神意识;形成了自己对文化的追求意识和整体认识,以及创造文化气韵、意境、风骨、神貌的各种艺术手段。传统的音乐文化更是璀璨耀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迄今见到的论点中,大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入世的世俗文化,缺乏超验的宗教神学,因此中国人也就没有信仰。如果说没有神学,笔者是认同的。就是道教也不能称为神学,因为他信仰的对象是生命,而不是高于生命的神。但不能就此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信仰,这种信仰甚至也达致了宗教的高度。 信仰的核心是一方面信,另一方面仰。信,就意味着不怀疑,意味着笃信、坚信;仰,表面含义是用仰起得头来看,其内在实质是从内心的敬仰,而敬仰的本质是畏,即敬畏。一切的宗教,从根本上讲都是对本教中信仰对象的敬畏,因为,宗教起源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弱小、无助和畏惧。西方人认为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这个精神本质就是人们信仰的对象。的确,中国人似乎把这个宇宙缩小化了,把人与自然看成了一体,自然地存在价值归根结底只是在于人,因此人所组成的社会就成了整个的宇宙了。于是,中国人自然也就不相信有什么超自然的神能拯救自己,解救人的力量也只能来源于人本身。孔子对神的认识是:“敬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信仰问题,只是他们信仰的不是超验的神,而是做人的道、理、法则和底线。这些道、理、法则、底线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慈、恕、和、耻

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的社会存在,而为了社会存在的人不是做人的底线,就必须、必然地十分注重人格的修养,并十分注重人与畜生的区别。而要使人真正与畜生区别开来,就必须坚守底线,这些底就是中国人信仰的内容,敬畏的内容,不敢突破的内容。 是不是就此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信仰属于浅层次的,是没有得到提升到终极意义上的水平呢?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把这些做人的底线法则神圣化、超验化了。他们认为,信奉并实践这些法则,守牢这些底线,人的灵魂、心灵就可以得到救赎,就可以庇荫后世,灵魂就可以大致永恒,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似乎,这也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了,对此的关怀也就成了中级的关怀了。因此,这些法则和底线已经从做人行事的道理,升华成了超验的形上“原则”,成了神圣化的信奉对象了,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了。 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的今天,应该说十分重要、非常迫切的事情是重塑中华民族的信仰,从这些传统的信仰里是不是可以借鉴到有益的内容呢?今天的许许多多的道德滑坡、价值混乱、人生迷茫、社会冲突等,能不能说是现代的许多人已经完全突破了这些做人底线呢?比这始终认为,作为人,信仰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真正地解决与动物(畜生)的本质区别问题。

中国风音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从"中国风"音乐浅谈流行音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史学院汉语言文学 07101班 12号杨瑞 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发展的表征与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与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的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互动过程。同时,文化的形成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成文化整合、文化增值、文化分层、文化变迁和文化积淀,传播对文化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更是广泛而普遍的。 由是,代表中国前沿时尚元素,代表大众文化取向的流行音乐,自然承担了寻找文化根基和促进文化传播的使命。并尝试打破长久以来的模仿瓶颈,将目光推向民族传统,带上浓浓的中国味道,贴上地道的中国标签,在国际化与传统间进行着探索,在全球化交流中展现独特的中国形象。使民族的音乐成为世界的音乐,使传统的民族文化成为年轻的大众文化。 流行音乐的文化走势是借助于商业传播渠道而发展的一种大众传播文化,不可避免的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消费时代,任何文化行为唯有在转化为沙工业兴味的消费中,实现对文化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才能被公众更多地关注与接受。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样,流行音乐同样扮演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角色。 那么,流行音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对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传统伦理道德、传统韵律诗词、古典文学意境和情调,以及古典音乐戏剧艺术的应用,其中很多因素都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这不仅仅促进了流行音乐形成与内容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运用,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歌曲中运用传统编曲与配乐奏响的中国诵吟,使用中国古典诗词与传统故事营造的中国氛围、借助文字韵律与传说典故编织的中国文化,诸多特点构建起典型的中国古典意象,典型的中国古典意境,或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典情绪,我们把这种音乐风格称之为“中国风”歌曲。 “风”者,风光、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也。从先秦《诗经》“风”诗到汉代乐府“相和歌辞”,无不是闻其“声”而知其“风”。孔子云“诗言志,歌咏怀”,即在乐歌声中表达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积聚、焕发。我们从流行歌曲的内容关照,不难发现,当今华语乐坛越来越关注和渗入中国传统文化。歌词饱含民族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技巧,以怀旧人文背景与时代节奏结合,所产生的“中国风”歌曲,非常引人注目。接下来,我就从“中国风”歌曲入手,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中国风音乐歌词对传统文化继承表现 (一)符号层面:古典意象的重现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人们在传播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信息交流就必需借助符号来实现。符号主要有四个特点:指代性、约定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其中社会公有性是符号在长期的使用中形成的社会性,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对某个符号形式、符号的指说对象,达成一致的看法和意见。在中国有许多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11中国传统音乐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911中国传统音乐 适用专业: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专题综述;专题论述等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略。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综论 1、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界定。 2、中国传统音乐的属性(传承性与习惯性、社会性与民俗性、稳定性与变易性)。 3、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基础。 ①中和之美 ②写意特征 4、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三律并用的律制、五声性旋法和三种音阶并存、节奏、节拍的散整结合和慢、中、快的发展规律)。 5、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和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音高的定量和时值的定性相结合的多种记谱法、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二)民间歌曲 1、概述 ①民间歌曲的定义。 ②民歌的性质;创作、传承及演变的特点。 ③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④民歌的社会功用。

⑤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2、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①什么是“体裁”;民歌体裁的形成;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现状;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依据。 ②号子——劳动号子的定义;双重功用;劳动号子歌唱中的领、和与劳动中指挥者、劳动大众的关系;劳动号子的主要种类;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等。 ③山歌——山歌的定义;分类;主要歌种及不同山歌类别的特点;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等。 ④小调——小调的分类;主要种类的特点;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重要的乐段体裁类型等。 3、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①我国少数民族概况——我国的民族及分布;语言特点;社会经济结构;宗教信仰等。 ②少数民族民歌品种的体裁风格、与劳动和生活的关系,音乐特点等。 ③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我国有多声部民歌的主要民族;多声部民歌产生和应用的场合;织体类型等。 (三)民间舞蹈音乐 1、民间舞蹈的定义。 2、民间舞蹈的性质;主要的类型。 3、民间舞蹈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4、民间舞蹈的社会功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 5、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 6、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秧歌、花灯、采茶、花鼓、二人台等舞种的流行地域、表演形式、音乐基本特点等)。 7、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的代表种类(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藏族的堆谐和囊玛、朝鲜族的长鼓舞和农乐舞、蒙古族安代、景颇族刀舞、佤族玩调、傣族象脚鼓舞、西南少数民族芦笙舞等舞种的表演形式、与劳动和生活的关系,以及音乐特点)。 8、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 (四)说唱音乐 1、说唱音乐的定义。 2、说唱音乐的性质;主要分类。 3、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4、说唱音乐的社会功能。 5、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6、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 7、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使用韵部、唱腔结构类型等。 8、汉族说唱音乐的代表曲种(福建锦歌、山东琴书、四川清音、单弦牌子曲、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金华道情、绍兴莲花落、温州鼓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秋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 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 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