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复习一对一讲义

平行四边形复习一对一讲义
平行四边形复习一对一讲义

八年级下册章末复习---平行四边形

一、学习目标 复习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能利用它们进行计算或证明.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性质与判定的运用;难点:证明过程的书写。 三、本章知识结构图

1.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包括 、 、 。 2.梯形 (是否)特殊平行四边形, (是否)特殊四边形。 3.特殊的梯形包括 梯形和 梯形。

4、本章学过的四边形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有 ;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四、复习过程 (一)知识要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从边看:对边 ,对边 ; (2)从角看:对角 ,邻角 ; (3)从对角线看:对角线互相 ; (4)从对称性看:平行四边形是 图形。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2)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判定3:一组对边 且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判定4:两组对角分别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判定5:对角线互相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基础练习】

1.已知□ABCD 中,∠B =70°,则∠A =____,∠C =____,∠D =____.

2.已知O 是

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AC =38 mm ,BD =24 mm,AD =14 mm ,那么△BOC 的周长等于__ __.

3.如图1,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若AC =8,BD =6,则边AB 长的取值范围是( ). <AB <7 <AB <14 <AB <8 <AB <4

4.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CD,AD=BC =CD,AD ∥BC ∥CD,AD ∥BC

5.在

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AE=4,AF=6,ABCD 的周长为40,则

ABCD 的面积是

( )

F

D

A

O

A

B

C

D

B

E

F

C A

D

A 、36

B 、48

C 、 40

D 、24

【典型例题】

例1、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20cm,△AOD 的周长比△ABO 的周长大6cm.求AB,AD 的长.

例2、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CD 的平分线CF 交边AB 于F ,∠ADC 的平分线DG 交边AB 于G 。(1)求证:AF=GB ;

(2)请你在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1、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在BC 上,DE ∥AC ,DF ∥AB , (1)求证:FD=FC (2)若AC=6cm ,试求四边形AEDF 的周长。

2、已知: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E=CF ,(1)试判断BE 、CF 的关系;(2)若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延长线上的两点,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M,N 分别从D 到从B 到C 运动,速度相同,E,F 分别从A 到B ,从C 到D 运动,速度相同,它们之间用绳子连紧。(1)没有出发时,这两条绳子有何关系

F

E

D

C

A

O A B

C D

B

N

(2)若同时出发,这两条绳子还有(1)中的结论吗为什么

(二)知识要点2: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矩形:

(1)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另外具有:

四个角都是 ,对角线互相平分而且 ,也是 图形。 (2)判定:

从角出发:有 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或有 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从对角线出发: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或对角线 且互相 的四边形。 2.菱形:

(1)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另外具有:

四条边都 ,对角线互相 且 每一组对角,也是 图形。 (2)判定:

从边出发:一组 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或有 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从对角线出发:对角线互相 的平行四边形或对角线互相 且 的四边形。 3.正方形:

(1)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2)判定方法步骤:

四边形

正方形 菱形 【基础练习】

1、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120,AC=12cm ,则AB 的长__ __

2、菱形的周长为100 cm ,一条对角线长为14 cm ,它的面积是_____.

3、若菱形的周长为16 cm ,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cm 2。

4、两直角边分别为12和16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长是 。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6、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O=CO ,BO=DO ,增加一个条件 可以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增加一个条件 可以判定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 O

A

B C

D

E

7、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

=OC,OB=OD=BO=CO=DO,AC⊥BD

=OC,OB=OD,AC⊥BD=OC=OB=OD

8、如图,E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如果△ABE为等边三角形,则∠DCE= °.

【典型例题】

例3:如图,BD,BE分别是∠ABC与它的邻补角∠ABP的平分线,AE⊥BE,AD⊥BD,E,D为垂足.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

例4:正方形ABCD中,点E、F为对角线BD上两点,DE=BF。试解答:

(1)四边形AECF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

(2)若EF=4cm,DE=BF=2cm,求四边形AECF的周长。

例5:如图,点E、F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BE=CF. AE与BF相等吗为什么AE与BF是否垂直说明你的理由。

C

D

B

E

F

B

D

C

P

E

A

【课堂练习】

1、如图,矩形ABCD 中(AD >2),以BE 为折痕将△ABE 向上翻折,点A 正好落在DC 的A ′点,若AE =2,∠ABE =30°,则BC =_________.

2.如图2,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BC=45°,则点D?的坐标为____.

1 题图 2题图

3、如右上图,正方形ABCD 中,∠?=25DAF ,AF 交对角线BD 于点E ,那么∠BEC 等于 . 4.在△ABC 中,AD ⊥BC 于D ,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连结DE 、DF ,当△ABC 满足条件_________时,四边形AEDF 是菱形(填写一个你认为恰当的条件即可).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交于点E 、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菱形.

6、如图,分别以△ABC 的边AB ,AC 为一边向外画正方形AEDB 和正方形ACFG ,连接CE ,BG.试判断CE 、BG 的关系. 练习题:

1.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32,5AB=3BC,则对角线AC 的取值范围为( )

G

C

B

E

D

A

F

A D

E

A B

C

D

O

E F

2.如图,将一块边长为12的正方形纸片ABCD的顶点A折叠至DC 边上的点E,使DE=5,这痕为PQ,则PQ的长为()

3.在ΔABC中D、K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DE到F,使EF=DE,若AB=10,BC=8,则四边形BCFD是四边形,其周长等于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M⊥BC于M,AN⊥CD于N,∠MAN=45°,且AM+AN=20,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

5.如图先将一矩形ABCD置于直角坐标系中,使点A与坐标系的原点重合,边AB、AD分别落在x轴、y轴上(如图

①所示),?再将此矩形在坐标平面内按逆时针方向绕原点旋转30°(如图②所示),若AB=4,BC=3,则图①中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__;图②中,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__.

6.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E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BC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AE=DE=2,求AB的长.

7.如图,ABCD是矩形,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E处,连接DE,从E作EH⊥AC交AC于H.

(1)判断四边形ACED是什么图形,并加以证明;(2)若AB=8,AD=6,求DE的长;

(3)四边形ACED中,比较AE+EC与AC+EH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8.如图,在Rt△ABC中,∠C=90°,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过点B作BF⊥DE,交线段DE的延长线于为点F,过点C 作CG⊥AB,交BF于点G,AC=2BC.

求证:(1)四边形BCDF是正方形;(2)AB=2CG.

9.已知:如图,矩形ABCD,P为矩形外一点,PA PC

⊥.求证:PD

PB⊥.

10.已知:如图,E、F为△ABC的边AB、BC的中点,在AC上取G、H两点,使AG=GH=HC,连结EG、FH,并延长交于D点。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1.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的中点,过A作AF⊥BE,交CD边于F,M是AD边上一点,且有BM=DM+CD.

⑴求证:点F是CD边的中点;

⑵求证:∠MBC=2∠ABE.

12.如图,M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MA=2,MB=4,∠AMB=135°,计算MC 的长。

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BE ∥AC ,且AE=AC 交BC 于F,求证CF=CE.

1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延长AB 到D ,使BD=AB ,CE 是AB 边上的中线。求证:CE

CD

1

2

.

15.在正方形ABCD 中,直线EF 平行于对角线AC ,与边AB 、BC 的交点为E 、F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

一点G ,使AG=AD ,若EG 与DF 的交点为H ,求证:AH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N 为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E 、F 为边AC 的三等分点,延长ME 、NF 交于D 点,连结AD 、DC ,

求证:⑴BFDE 是平行四边形, ⑵ABCD 是平行四边形。

_ C

_D

_ A

_ B

_ G

_E

_F

_ H

_F

_E

_ A

_ B _ C

_ D

_ M

_ N

17.已知: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延长线交BE于F,

求证:F是BE的中点。

_E

_A_B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题型总结(有难度)

腾大教育教师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2月10日学员姓名年级八年级辅导课目数学 学科教师班主任课时数 3 教学课题解全等三角形问题的题型总结 教 学目标1.总结、讲解全等三角形题型 2.练习 教 学 重 难 点 1.掌握解全等三角形的各类问题 教学内容课堂收获 一、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二、全等三角形的题型 (一)注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特别留意的是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不一定全等,当相等的角为相等的两边中的一边的对角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 等。 例1.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真命题是:() A. 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练习: 1.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②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或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或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注意角度在三角形全等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特殊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中角度数的作用。 例2.两个全等的含? 30、? 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图放置,E、A、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中点M,连接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和典型例题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 文成教育学科辅导教案讲义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 徐老师 授课时间 3月11日 授课题目 解三角形复习总结 课 型 复习课 使用教具 人教版教材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三角形六元素之间的关系,会解三角形 教学重点和难 点 灵活解斜三角形 参考教材 人教版必修5第一章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 一、知识必备: 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 +b 2 =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 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 2= b 2+ 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 = 21ah a =21bh b =2 1 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首沟通 上讲回顾(错题管理);作业检查;询问学生学习进度等。 知识导图 等腰三角形的槪念 等腰三角形等髏三角也的性质制判定 V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 课首小测 1、(2014萝岗区期末)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A.9 B.7 C.12 D.9 或12 2、(2014番禺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 D.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3、(2014白云区期末)在/△ABC中,/ A=42° / B=96°,则它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如图,MBC中,AB=AD=DC/ BAD=40,则 / C=. 5、(2014天河区期末)如图,在AABC中,/ B=30°, ED垂直平分EC,垂足为D,ED=3则 CE的长为。 知识梳理 一、等腰三角形 1.定义 的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另一条边叫做。两腰所夹 的角叫做,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 2?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写成“”,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相互重合(简称“”)性

质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为。 3?判定 (1)有两条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二、等边三角形 1.定义 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性质 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性质2:等边三角形是,并且有对称轴,分别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3?判定 (1)三个角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0的是等边三角形。 、含300 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对的等于的一半.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BE和∠BAC的外角平分线AD相交于点P,分别交AC 和BC的延长线于E,D.过P作PF⊥AD交AC的延长线于点H,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交DH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APB=45°;②PF=PA;③BD﹣AH=AB;④DG=AP+GH.其中正确的是() 2.如图,将30°的直角三角尺ABC绕直角顶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使B点的对应点D落在BC边上,连接EB、EC,则下列结论:①∠DAC=∠DCA;②ED为AC的垂直平分线;③EB平分∠AED;④ED=2AB.其中正确的是() 3.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AD交BC的延长线于 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PF=PA;③AH+BD=AB;④S四边形ABDE=S△ABP,其中正确的是()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DAB与∠ADC的平分线相交于BC边上的M点,则下列结论:①∠AMD=90°;②M为BC的中点;③AB+CD=AD;④;⑤M到AD的距离等于BC的一半;其中正确的有()

二.解答题(共8小题) 5.如图1,在Rt△ACB中,∠ACB=90°,∠ABC=30°AC=1点D为AC上一动点,连接BD,以BD为边作等边△BDE,EA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F,设CD=n, (1)当n=1时,则AF=_________; (2)当0<n<1时,如图2,在BA上截取BH=AD,连接EH,求证:△AEH为等边三角形. 6.两个等腰直角△ABC和等腰直角△DCE如图1摆放,其中D点在AB上,连接BE. (1)则=_________,∠CBE=_________度; (2)当把△DEF绕点C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D点在BC上),连接AD并延长交BE于点F,连接FC,则 =_________,∠CFE=_________度; (3)把△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请求出∠CFE的度数 _________. 7.已知△ABC为边长为10的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一动点: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一对一讲义

XX教育,让每个孩子更优秀! XX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组长签字: 一、导入目录 1、必备基础知识 2、不同类型典型例题及应用 ~~~~~~~~~~~~~~~~~~~~~~~~~~~~~~~~~~~~~~~~~~~~~~~~~~~~~~~~~~~~~~~二、课前自主学习 梳理中学阶段学习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和定理 ~~~~~~~~~~~~~~~~~~~~~~~~~~~~~~~~~~~~~~~~~~~~~~~~~~~~~~~~~~~~~~~三、知识梳理+经典例题 知识点一: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1、在直角△ABC中,C=90°,AB=c,AC=b,BC=a。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A =cosB =c a ,cosA =sinB =c b ,tanA =b 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2=b2+c2-2bccosA ; b2=c2+a2-2cacosB ; c2=a2+b2-2abcosC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 =21aha =21bhb =21 chc (ha 、hb 、h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sinC =21bcsinA =21 acsinB ; (3)三角形面积=abc/4R(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4) S=√[p(p-a)(p-b)(p-c)] =(1/4)√[(a+b+c)(a+b-c)(a+c-b)(b+c-a)] (其中(p=(a+b+c)/2) ) 知识点三:解三角形 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等腰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计算和证明. 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在解题思路上需要作一些转换。 考点及考试要求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 学 内 容 第一课时 等腰三角形知识梳理 1、 已知线段a ,h (如下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 ,使底边BC =a ,BC 边上的高线为h 。 2、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12cm ,5cm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 3、 请写出周长为8cm ,且边长均为整数的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4∶1,求这个三角形各角度数。 5、已知:如图,AB=AC ,BD ⊥AC ,垂足为点D 。求证:∠DBC=21∠A 。 课前检测 A B C D

图2-5 A B C D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如下图AB=AC ),相等的两边叫做腰(AB 和AC ),另一边叫底边(BC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A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C ∠∠和B )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或“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注:上述性质指导学生通过证全等自己来推理 (3)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相等,各角均为60度。 第二课时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 题型一: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角的度数或边的长度 例1: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为 【点拨】:本题的考点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但题目中没有明确是 底角:顶角=1:2还是 顶角:底角=1:2,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求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很多学生容易漏掉一种情况。 变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度。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初三复习-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初三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第()次课课时:3课时教学课题中考专题全等三角形、三角形相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全等与相似判定与区别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证明的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难点:三角形全等、相似的运用 教学过程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1、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分别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周 长、面积分别对应 注意: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角等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主要依据。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①边角边,简记为②角边角:简记为③角角边:简记 为④边边边:简记为 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除可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所有方法以外,还可以用来判定 注意: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中,必须至少有一组对应相等,用SAS判定全等,切记角为两边的 2、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条件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 【精选例题】 考点一: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应用 例1 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360°B.250°C.180°D.140° .

考点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例3 .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例4.如图,把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此时,点B′落在对角线AC上,点A′落在CD的延长线上),A′B′交AD于点E,连接AA′、CE. 求证:(1)△ADA′≌△CDE; (2)直线CE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练习: 1.Rt△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 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①(BE+CF)= 2 2 BC;②S△AEF≤ 1 4 S△ABC;③S四边形AEDF=AD?EF; ④AD≥EF;⑤AD与EF可能互相平分,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2.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

解三角形讲义

一、正弦定理 1、在ABC ?中: 2R sinC c sinB b sinA a ===(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它的变式有:①a=2RsinA ,b=2RsinB ,c=2RsinC ;②; ,R c C R B R a A 2sin 2b sin 2sin ===③a :b :c=sinA :sinB :sinC 。 推论1:△ABC 的面积为:S △ABC =21absinC=21bcsinA=2 1 casinB (证明:由正弦函数定义,BC 边上的高为bsinC ,所以S △ABC = C ab sin 2 1 ) 。 推论2:在△ABC 中,有bcosC+ccosB=a 。(证明:因为B+C=π-A ,所以sin(B+C)=sinA ,即sinBcosC+cosBsinC=sinA ,两边同乘以2R 得bcosC+ccosB=a);还有两个式子为:acosC+ccosA=b ,bcosA+acosB=c 。 2、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例1 △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2,?=45B ,分别求出下 式中角A 的值。①b= 2 1 ;②b=1;③b=332;④b=2;⑤b=2。【答①无解;②A=?90;③A=??12060或; ④A=?45;⑤A=?30。】 例2 在△ABC 中,已知AB=1,?=50C ,当B= 时,BC 的长取最大值。【答:?40】 3、推导并记住:42675cos 15sin -= = ,4 2 615cos 75sin +== 。 例3 在锐角△ABC 中,若C=2B ,则 b c 的范围是( ) A 、(0,2) B 、)2,2( C 、)3,2( D 、)3,1( 【答:C 】 例4 在△ABC 中,c=3,C=?60,求a+b 的最大值。 【答:23】 例5 在等腰△ABC 中,已知 2 1 sinB sinA =,BC=3,则△ABC 的周长为 。 【答:15】 4、角平分线定理:在△ABC 中,AD 平分∠BAC ,则AC AB DC BD = 。 例6 已知△ABC 的三条边分别是3、4、6,则它较大的锐角的平分线分三角形所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 A 、1:1 B 、1:2 C 、1:4 D 、3:4 【答:B 】 练习1 △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x a =,2=b ,?=45B ,且此三角形有两解,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 A 、)22,2( B 、22 C 、),2(+∞ D 、]22,2( 【答:A 】

正多边形与圆一对一辅导讲义

1、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探究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经历探索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理解正多边形的性质; 第一课时正多边形与圆知识点梳理 课前检测 1.圆的半径扩大一倍,则它的相应的圆内接正n边形的边长与半径之比( ) A.扩大了一倍 B.扩大了两倍 C.扩大了四倍 D.没有变化 2.正三角形的高、外接圆半径、边心距之比为( ) A.3∶2∶1 B.4∶3∶2 C.4∶2∶1 D.6∶4∶3 3.正五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正六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 4.中心角是45°的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5.已知△ABC的周长为20,△ABC的内切圆与边AB相切于点D,AD=4,那么BC=__________. 知识梳理 正多边形的定义: 各角相等,各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 ⑴正多边形的中心角;⑵正多边形的中心;⑶正多边形的半径;⑷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正多边形的性质:

⑴正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 边形分成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⑵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正n 边形共有n 条通过正n 边形中心的对称轴; ⑶偶数条边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心就是对称中心.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⑴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2180n n -??; ⑵正n 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与中心角相等,等于 360n ? ; ⑶设正n 边形的边长为n a ,半径为R ,边心距为n r ,周长为n P ,面积为n S , 则222180180111 2sin cos 422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R r R R r a P na S n r a r P n n ??===+==??=?,,,, 正多边形的画法 1.用量角器等分圆 由于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因此作相等的圆心角可以等分圆. 2.用尺规等分圆 对于一些特殊的正n边形,可以用圆规和直尺作图. 第二课时 正多边形与圆典型例题 题型一、正多边形的概念 例1.填写下列表中的空格 正多边形边数 内角 中心角 半径 边长 边心距 周长 面积 3 23 4 1 6 2 变1.(1)若正n 边形的一个外角是一个内角的 3 2 时,此时该正n 边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 典型例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步练习题(供参考)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步练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2、0.85公顷=()平方米0.56平方千米=()公顷 86000平方米=()公顷9.28m2=()dm2=()cm2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5、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千克。 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7、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厘米,底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填表: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2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2平方米,高是6米,底是7米。() 4、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也相等。() 三、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6倍,高缩小3倍,它的面积()。 ①不变②扩大6倍③缩小3倍④扩大2倍 2、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

①不变②都比原来大③都比原来小④只有高变小 3、平行四边形同一底上可以画()条高。 ①无数②1 ③2 ④5 4、下面图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比,() ①长方形大②同样大③平行四边形大 四、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画出下列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 2、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2.5cm,高=3.2cm。(2)底=6.4dm,高=7.5dm。 3、计算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五、应用题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八数第二周辅导资料(TH)2016.09.10 辅导容:全等三角形(1) 知识梳理:一、全等图形(概念及其性质) 二、全等三角形(概念及其性质)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2)、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包含两个要素:边和角。 (1)缺个角的条件: 1、公共角 2、对顶角 3、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等腰三角形 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余角) 6、等角加(减)等角

7、平行线8、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2)缺条边的条件: 9、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8、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7、等面积法 6、等腰三角形 5、角平分线性质 4、等量差 3、等量和 2、中点 1、公共边

10、等于同一线段的两线段相等 基础测试: 1.如图(1),△ABC中,AB=AC,AD平分∠BAC,则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根据是__________,底边和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根据是__________. 3.已知△ABC≌△DEF,△DEF的周长为32 cm,DE=9 cm,EF=12 cm则AB=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 图(1)图(2)图(3) 如图(2),AC=BD,要使△ABC≌△DCB还需知道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如图(3),若∠1=∠2,∠C=∠D,则△ADB≌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三边对应相等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 C.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D.三个角对应相等

最全面的解三角形讲义

解三角形 【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2.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考查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任意三角形的方法. 4.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角度、方向、距离及测量问题. 基础梳理 1.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由正弦定理可以变 形为: (1)a ∶b ∶c =sin A ∶sin B ∶sin C ; (2)a =2R sin_A ,b =2R sin_B ,c =2R sin_C ; (3)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 2R 等形式,以解决不同的三角形问题. 2.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 cos_A ,b 2 =a 2 +c 2 -2ac cos_B ,c 2 =a 2 +b 2 -2ab cos_C .余弦定 理可以变形为:cos A =b 2+c 2-a 22bc ,cos B =a 2+c 2-b 22ac ,cos C =a 2+b 2-c 2 2ab . 3.面积公式:S △ABC =12ab sin C =12bc sin A =12ac sin B =abc 4R =1 2(a +b +c )·r (R 是三角形外接 圆半径,r 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并可由此计算R ,r . 4.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注意解的情况.如已知a ,b ,A ,则 A 为锐角 A 为钝角或直角 图形 关系 式 a <b sin A a =b sin A b sin A <a <b a ≥b a >b a ≤b 解的 个数 无解 一解 两解 一解 一解 无解 5.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题型 测量距离问题、高度问题、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等腰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 合一. 2.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计算和证明. 重点、难点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在解题思路上需要作一些转换。 考点及考试要求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等腰三角形知识梳理 1、已知线段a,h(如下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BC边上的高线为h。 2、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12cm,5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3、请写出周长为8cm,且边长均为整数的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4∶1,求这个三角形各角度数。 5、已知:如图,AB=AC,BD⊥AC,垂足为点D。求证:∠DBC= 2 1∠A。 课前检测 A B C D

图2-5 A B C D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如下图AB=AC),相 等的两边叫做腰(AB和AC),另一边叫底边(BC),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A ∠),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C ∠ ∠和 B)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或“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注:上述性质指导学生通过证全等自己来推理 (3)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相等,各角均为60度。 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 题型一: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角的度数或边的长度 例1: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为 【点拨】:本题的考点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但题目中没有明确是底角:顶角=1:2还是顶角:底角=1:2,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求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很多学生容易漏掉一种情况。 变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度。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高)

5 多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 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二、导入新课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三、讲授新课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 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 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八级数学竞赛讲座第十讲全等三角形

第十讲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 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问题,关键在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一对基础的三角形,这对基础的三角形从实质上来说,是由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一对三角形变位而来,也可能是由几对三角形组成,其间的关系互相传递,应熟悉涉及有公共边、公共角的以下两类基本图形: 例题求解≌△ACN;②BE=CF;③△AC,=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E= 【例1】如图,∠∠F=90°,∠B=∠C) . (广州市中考题 (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把你认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填上)对一个复杂的图形,先找出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发现有用的条件,进而判断推出思路点拨 其他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的全等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对应'两字,有“相当”、“相应”注 的含意,对应关系是按一定标准的一对一的关系,“互相重合”是判断其对应部分的标准.实际遇到的图形,两个全等三角形并不重合在一起,但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拆、旋转等方法得到,这种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动叫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 的取值范围是=4,则边ABAD在△2】 ABC中,AC=5,中线【例9

C.5

解三角形完整讲义

正余弦定理知识要点: 1、正弦定理:或变形: 2、余弦定理:或 3、解斜三角形的常规思维方法是: (1 )已知两角和一边(如A、B C),由A+B+C = n求C,由正弦定理求a、b; (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a、b、c),应用余弦定理求c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 = n求另一角; (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A),应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 = n求C, 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 (4)已知三边a、b、c,应余弦定理求A、B,再由A+B+C = n求角C。 4、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 5、解三角形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 6、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 = 1/2 * absinC 7、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 ABC中,,… &两内角与其正弦值:在△ ABC中,,… 【例题】在锐角三角形ABC中,有(B ) A. cosA>sinB 且cosB>sinA B. cosAsinB 且cosBsinA 9、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特别地, 正弦定理 专题:公式的直接应用 1、已知中,,,,那么角等于() A. B. C. D. 2、在厶AB(中, a=, b =, B= 45°贝U A 等于(C ) A. 30 ° B. 60 ° C. 60 或120 ° D 30 或150 3、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等于() A. B. 2 C. D. 4、已知△ AB(中,,,则a等于(B ) A. B. C. D. 5、在△ AB(中, = 10 , B=60° ,C=4则等于(B ) A. B. C. D. 6、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等于.() 7、△ AB(中,,,,则最短边的边长等于(A ) A . B. C . D . & △ AB(中,,的平分线把三角形面积分成两部分,则( C ) A . B . C . D . 9、在△ AB(中,证明:。 证明: 由正弦定理得: 专题:两边之和 1、在厶AB(中, A= 60 ° B= 45 则a = (,)

1全等三角形及图形轴对称(一对一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三角形,我们从直观上来看这两个三角形,觉得是怎么样的? 生:回答 师:那两个三角形相等,都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回答 师:我们刚刚已经猜测了好几种条件,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比较合适。 一、认识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三角形”可以用符号“Δ”表示。 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3、三角形外角的定义: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4、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 5、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是三角形的重心。 全等三角形及图形轴对称

7、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 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 一点。 8、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 一点。 9、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交于同一点。 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条高是它的两条直角边,三条高交于 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 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10、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 △ =1/2×底×高。 1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二、图形的全等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记作:△ABC≌△A 1B 1 C 1 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能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点A和点A1,点B和点B1,点C和点C1, 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AB和A 1B 1 ,AC和A 1 C 1 ,BC和B 1 C 1 对应角: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A和∠A 1,∠B和∠B 1 ,∠C和∠C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必修5 解三角形复习讲义

解三角形复习 【知识梳理】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A +B +A B . 3.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sin sin b A a B =;(唯一解)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n sin a A B b =。 (一解或两解) 4、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 A == B . 5.余弦定理: 形式一:A cos bc 2c b a 222?-+=,B cos ac 2c a b 222?-+=,C cos ab 2b a c 222?-+= 形式二:bc 2a c b A cos 222-+=,ac 2b c a B cos 222-+=,ab 2c b a C cos 222-+=,(角到边的转换) 6.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唯一解)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唯一解)

培优个性化辅导方案

培优教育学生个性化辅导方案 、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做事认真、有耐性 、对人有礼貌,尊敬师长 2、数学知识不能活学活用,没有吃透所学的知识 3、性格有些内敛,不能很好地通过他人提高自己 4、粗心马虎、审题不够认真仔细 5、对学好数学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非智力因素培养措施 、端正孩子的学习动机,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调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培养学生与教师 、培养学生的毅志力和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知识考点学生掌握情况备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扎实1、计算能力有待提升 2、粗心马虎 3、没有检查验证的习惯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1、对知识 不够透彻 2、没有熟 各种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 有关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得比较好因为没有验证的习惯,有时会出现错误 图形的相似掌握得不是很好这一章知识是比较难的,在整个初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认识概率掌握得还可以较灵活的题较吃力

第一个阶段 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半月(28~30小时) 这一段之间主要是为迎接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做准备,以复习巩固本学期的知识为主,希望通过本阶段的辅导,让孩子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把期末考试当做一个转折点。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认识概率第一讲与复习一元一次不等 1次2小时 式(1) 认识概率第二讲与复习一元一次不等 1次2小时 式(2) 图形的相似第一讲1次2小时 图形的形似第二讲1次2小时 认识概率,一元一次不等式,相似图 1次2小时 形总复习 分式第一讲1次2小时 分式第二讲与巩固新知1次2小时 反比例函数第一讲与巩固新知1次2小时 反比例函数第二讲与巩固新知1次2小时 反比例函数第三讲与巩固新知1次2小时 专题复习一与综合练习1次2小时 专题复习二与综合练习1次2小时 专题复习三与综合练习1次2小时 专题复习四与综合练习1次2小时 假期阶段 不论孩子期末成绩如何,2012年的这个假期,孩子必须好好利用起来。暑假前的这一段时间,我们的重心都在初二下学期的知识,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我们要在假期完成。我们要用假期来巩固本学期的知识,在此同时,学习下学期的知识。我不得不说,几乎百分之80的孩子假期都在补习,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一帆需要好好利用这个假期,跑在别人前头,只有这样孩子下学期开学,才能学得轻松,快乐! 假期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安排如下: 假期复习第一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