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考题

波谱分析考题
波谱分析考题

一、判断题

1. 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不一定是分子离子峰,但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

2.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的类型有关,一般含有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较大。(√)

3. 分子离子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子。(×)

4.当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较低时,可以通过增加轰击电压,使分离离子峰的强度增强。(×)

5. 双聚焦质谱仪实现了能量和方向的双聚焦,所以分辨率较高。(√)

6. 在目前的各种分析器中,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具有最高的分辨率。(√)

7. 由于产生了多电荷离子,使质荷比下降,所以可以用常规的质谱检测器来分析大分子质量的化合物。(√)

8. 根据“氮律”,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N为奇数,分子离子峰为奇数,N为偶数,分子离子峰也为偶数。(√)

9. 当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O基团,而且与这个基团相连的键上有γ-氢原子,该化合物的质谱出现麦氏重排离子峰。(√)

10. 化学电离源属于软电离技术,因此在CI-MS中最强峰通常是准分子离子峰。(√)

11. 由于不能生成带正电荷的卤素离子,所以在质谱仪分析中是无法确定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卤素元素存在的。(×)

12. 在标准质谱图中,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小或不出现。(√)

13.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CPI)适合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而且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主要是准分子离子。(√)

14.通过研究亚稳离子峰,可以找到某些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在(EI-MS)中,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分子离子峰通常是基峰。(×)

16. 含奇数个电子的离子重排断裂后产生的离子不一定含有奇数个电子;而含偶数个电子的离子重排断裂后产生的离子一定含有偶数个电子。(√)

17. 奇电子离子断裂后可以产生的奇电子离子,也可以产生偶电子离子;偶电子离子断裂后只能产生偶电子离子。(√)

18. 简单断裂仅有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自由基;而重排断裂同时发生几个键的断裂,通常脱去一个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

19. 在质谱中,一般来说碳链越长和存在支链有利于分子离子断裂,所以分子离子越强。(×)

20. 在质谱中离子在断裂中若产生H2O、C2H4、CO、CH2=C=O、CO2等中性小分子产物,将有利于这种断裂途径的进行,一般产生比较强的碎片离子峰。(√)

1. 判断分子离子峰的正确方法是(D)

A. 增加进样量,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

B.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

C. 质荷比最大的峰;

D. 降低电子轰击电压,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

2. 某碳氢化合物的质谱图中若(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100,预计该化合物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C)

A. 2;

B. 8;

C. 22;

D. 46

3.在质谱图中,CH2Cl2的M:(M+2):(M+4)的比值约为(C)

A. 1:2:1;

B. 1:3:1;

C. 9:6:1;

D. 3:1:3

4.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奇数的是(B)

A. C8H6N4;

B. C6H5NO2;

C. C9H10O2;

D. C9H10O

5. 在质谱图谱中,C6H4Br2的M:(M+2)+(M+4)比值约为(A)

A. 1:2:1;

B. 1:3:1;

C. 9:6:1;

D.1:1:1

6. 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偶数的是(A)

A. C8H10N2O;

B. C8H12N3;

C. C9H12NO;

D. C4H4N

7. 如果母离子质量和子离子质量分别为120和105质量单位,则亚稳离子m*的m/e是(D)

A. 105;

B. 120;

C. 99.2;

D. 91.9

8. 某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近似为M:(M+2)=3:1,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中可能含有(B)

A. 1个F;

B. 1个Cl;

C. 1个Br;

D. 1个I

9. 某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近似为M:(M+2) = 1:1,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中可能含有(C)

A. 1个F;

B. 1个Cl;

C. 1个Br;

D. 1个I

10. 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如果质谱中存在分子离子峰,则其一定是(B)

A. 基峰

B. 质荷比最高的峰;

C. 偶数质量峰;

D.奇数质量峰

11. 在单聚焦质谱中,如果改变加速电压,使之增大一倍时,则离子飞行速度将(C)

A. 增加2倍;

B. 减少2倍;

C. 增加倍;

D. 减少倍

12. 要想获得较多的碎片离子,采用如下哪种离子源?(A)

A. EI;

B. FAB;

C. APCI;

D. ESI

13. 用于高分辨质谱的质量分析器是(B)

A.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B.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C.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D.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14.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磁场强度不变,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措施来增大仪器测量的质量范围?(B)

A. 增加加速电压;

B.减少加速电压;

C. 增加电离电压;

D. 减少电离电压

15.认为两个相邻的谱峰被分开,一般是指两个谱峰间的“峰谷”为两峰平均峰高的(C)

A. 0%;

B. 5%;

C. 10%;

D. 15%

16.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B)

A. 分子离子峰;

B. 基峰;

C. 亚稳离子峰;

D. 准分子离子峰

17. 若将M = 500和M = 500.5的两个离子分辨开来,试问需要的最低分辨率是(B)

A. 500;

B. 1000;

C. 2000;

D. 5000

18. 质谱中双电荷离子出现在同质量单位单核离子的(B)

A. 相同质量处;

B. 1/2质量处;

C. 2倍质量处;

D. 4倍质量处

19. 下列哪种断裂机制是由正电荷引发的?(C)

A. α–断裂;

B. ζ–断裂;

C. i–断裂;

D. Mclafferty重排

20. 质谱中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分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原因是(C)

A. 加速电场的作用;

B. 碎片离子均比分子离子稳定

C. 电子流能量大;

D. 分子之间互相碰撞

21. 在质谱中通过二项式(a+b)n的展开,可以推导出(A)

A. 同位素的丰度比;

B.同位素的自然丰度;

C.同位素的原子数目;

D. 轻、重同位素的质量

22.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下面分子式中不可能的是(A)

A. C9H12NO;

B. C9H14N2;

C. C10H2N2;

D. C10H14O

23. 有机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B)

A. 芳香化合物>醚>环状化合物>烯烃>醇;

B. 芳香化合物>烯烃>环状化合物>醚>醇;

C. 醇>醚>烯烃>环状化合物;

D. 烯烃>醇>环状化合物>醚

24. 在质谱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C)

A. 分子离子峰;

B. 质荷比最大的峰;

C. 强度最大的离子峰;

D. 强度最小的离子峰

25. 确认分子离子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 分子离子峰是质谱图中质量最大的峰;

B. 某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在质谱图中可能不出现;

C. 分子离子峰是质谱图中质量最大、丰度最大的峰;

D. 分子离子峰的大小与其稳定性有关

26.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应采用(B)

A. 气相色谱;

B. 质谱;

C. 紫外光谱;

D. 核磁共振谱

27. 下列哪种简写表示大气压化学电离源(C)

A. EI;

B. CI;

C. APCI;

D. ESI

28. CI-MS表示(B)

A. 电子轰击质谱;

B. 化学电离质谱;

C. 电喷雾质谱;

D. 激光解吸质谱

29. 在质谱图的中部质量区,一般来说与分子离子质荷比相同奇偶性的碎片离子是(B)

A. 由简单开裂产生的;

B. 由重排反应产生的;

C. 在无场区断裂产生的;

D. 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

30. 在质谱中出现的非整数质荷比的谱峰可能是(C)

A. 重排离子峰;

B. 准分子离子离子峰;

C. 亚稳离子峰;

D. 分子离子峰

思考题(核磁共振氢谱)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1. 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2. 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为零。(×)

3. 自旋量子数I = 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两种取向。(×)

4. 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5.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6. 核磁共振波谱中对于OCH3、CCH3和NCH3, NCH3的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

7. 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氢核的个数。(√)

8. 化合物CH3CH2OCH(CH3)2的1H NMR中,各质子信号的面积比为9:2:1(×)

9. 核磁共振波谱中出现的多重峰是由于邻近的核自旋相互作用。(√)

10.化合物Cl2CH-CH2Cl的核磁共振谱中,H的精细结构为三重峰。(√)

11.苯环的双键氢质子的共振频率出现在低场是由于л电子的磁各向异性效应。(√)

12. 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3.不同的原子核核产生共振的条件不同,发生共振所必需的磁场强度(H0)和射频率(υ)不同。(√)

14. (CH3)4Si 分子中1H 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学中的1H 核都高。(×)

15.羟基的化学位移随氢键的强度变化而移动,氢键越强,δ值就越小。(×)

1. 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C )

A.峰的位置;

B.峰的裂分;

C.峰高;

D.积分线高度。

2. 以下关于“核自旋弛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A.没有弛豫,就不会产生核磁共振;

B.谱线宽度与弛豫时间成反比;

C.通过弛豫,维持高能态核的微弱多数;

D.弛豫分为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两种。

3. 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A )

A. I = 1/2;

B. I = 0;

C. I = 1;

D. I > 1

4.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B )

A. CH3Br;

B. CH4;

C. CH3I;

D. CH3F 。

5. 进行已知成分的有机混合物的定量分析,宜采用(B )

A.极谱法;

B.色谱法;

C.红外光谱法;

D.核磁共振法。

6. CH3CH2COOH 在核磁共振波谱图上有几组峰?最低场信号有几个氢?(A )

A.3(1H);

B.6(1H);

C.3(3H);

D.6(2H)。

7. 下面化合物中在核磁共振谱中出现单峰的是(C )

A.CH3CH2Cl;

B.CH3CH2OH;

C.CH3CH3;

D.CH3CH(CH3)2

8.下列4种化合物中,哪个标有*号的质子有最大的化学位移?(D )

C

H H H H CH 3CH 3CH 3CH 3C H H H C H H CH 3CH 3C H **

**

A B C D

9.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C )

A.质荷比;

B.波数;

C.化学位移;

D.保留值。

10.分子式为C5H10O 的化合物。其NMR 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B )

A. (CH3)2CHCOCH3;

B.(CH3)3C-CHO;

C.CH3CH2CH2COCH3;

D.CH3CH2COCH2CH3

11.核磁共振波谱(氢谱)中,不能直接提供的化合物结构信息是(C )

A.不同质子种类数;

B.同类质子个数;

C.化合物中双键个数与位置;

D.相邻碳原子上质子的个数。

12.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当质子核外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时(C )

A.屏蔽效应增强 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B. 屏蔽效应减弱 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C. 屏蔽效应增强 化学位移值小,峰在高场出现;

D. 屏蔽效应减弱 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13.下列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哪一种?(B)

A.14N7;

B.28Si14;

C.31P15;

D.33S16

14.核磁共振光谱法在广义上说也是一种吸收光谱法,但它与紫外-可见及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关键差异之一是(A )

A.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区域不同;

B.检测信号的方式不同;

C.记录谱图的方式不同;

D.相邻碳原子上质子的个数。

15.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如果一组受到核外电子云的屏蔽效应较小,则它的共振吸收将出现在下列的哪种位置(C)

A. 扫场下的高场和扫频下的高频,较小的化学位移值(δ);

B. 扫场下的高场和扫频下的低频,较小的化学位移值(δ);

C. 扫场下的低场和扫频下的高频,较大的化学位移值(δ);

D. 扫场下的低场和扫频下的低频,较大的化学位移值(δ)。

16.乙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比乙炔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大还是小?其原因是?(B)

A. 大,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去屏蔽区。

B. 大,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去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屏蔽区。

C. 小,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去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屏蔽区。

D. 小,因为磁的各向异性效应,使乙烯质子处在屏蔽区,乙炔质子处在去屏蔽区。

17.化合物(CH3)2CHCH2CH(CH3)2,1H NMR在谱图上,有几组峰?从高场到低场各组峰的面积比为多少?(C)

A.五组峰(6:1:2:1:6);

B. 三组峰(2:6:2);

C. 三组峰(6:1:1);

D. 三组峰(6:6:2:2)。

18.在下列化合物中,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它们的位移(δ)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

CH2

CH3C H

O

a b

c

d

A. a > b > c > d;

B. b > a > d > c;

C. c > d > a > b;

D. d > c > b > a。

19.某二氯甲苯的1H NMR谱图中,呈现一组单峰,一组二重峰,一组三重峰。该化合物为下列哪一种?(A)

CH3

Cl Cl

CH3

Cl Cl

CH3

Cl

Cl

CH3

Cl

Cl

20. 2-丙醇CH3CH(OH)CH3的1H NMR谱,若醇质子存在快速化学交换,当仪器的分辨率足够时,则下列哪一种预言是正确的(B)

A.甲基质子是单峰,次甲基质子是七重峰,醇质子是单峰;

B. 甲基质子是二重峰,次甲基质子是七重峰,醇质子是单峰;

C. 甲基质子是四重峰,次甲基质子是十四重峰,醇质子是单峰;

D. 甲基质子是四重峰,次甲基质子是十四重峰,醇质子是二重峰;

21.下面4种核,能够用于核磁共振实验的有(A)

A.19F9;

B.12C6;

C.16O8;

D.32O16

22.下面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B)

A.CH4;

B.CH3F;

C.CH3Cl;

D.CH3Br

23.化合物CH3

在1H NMR中产生的信号数目为(B)

NH 2NH 2H a H b H c

H b H A H M H X

O CH 3C

O A.3; B.4; C.5; D.6。

24.下列化合物在1H NMR 中各信号的面积比为(B )

CH 3

CH(CH 3)2 A.3:4:1:3:3; B. 3:4:1:6; C.9:4:1; D.3:4:7。

25.化合物CH3CH2CH3的1H NMR 中的CH2质子信号受CH3耦合裂分为(D )

A.四重峰;

B.五重峰;

C.六重峰;

D.七重峰。

26.自旋量子数I = 0的原子核是(B )

A.19F9;

B.12C6;

C.1H1;

D.15N7

27.当外磁场强度B0增大时,质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要的能量(C )

A.不发生变化;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可能不变或变小。

28.下面原子核发生核磁共振时,如果外磁场强度相同,哪种核将需要做大照射频率?(C )

A. 19F9;

B.13C6;

C.1H1;

D.15N7

29.化合物CH2F2质子信号的裂分峰数及强度比分别为(C )

A.1 (1);

B.2 (1:1);

C.3 (3:2:1);

D.4 (1:3:3:1)

30.下列哪一个参数可以确定分子中基团的连接关系?(B )

A.化学位移;

B.裂分峰数及耦合常数;

C.积分曲线;

D.谱峰强度。

31.取决于原子核外电子屏蔽效应大小的参数是(A )

A.化学位移;

B.耦合常数;

C.积分曲线;

D.谱峰强度。

32.下列化合物的1H NMR 中Ha 的精细结构有几重峰?(C )

A.四重峰;

B.五重峰;

C.六重峰;

D.七重峰。

33.下列化合物的HAHM 和HX 构成AMX 自旋系统(其中有远程耦合),HA 在1H NMR 中有几重峰?(B )

三重峰;B.四重峰;C. 五重峰;D. 六重峰。

34.下列结构中如果Hb 核和Hc 核磁等价,Ha 核裂分为几重峰?(C )

C

H b

H b

C H c H c C

Ha 三重峰;B.四重峰;C. 五重峰;D. 六重峰。

A.35.下列结构中如果Hb 核和Hc 核磁不等价,Ha 核裂分为几重峰?(D )

C H b H b C

H c

H c

C Ha

A.五重峰;

B. 六重峰;

C.八重峰;

D.九重峰。

思考题(核磁共振碳谱)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1. 自由衰减信号(FID)是频率域信号(×)

2. 碳谱的化学位移范围较宽(0~200),所以碳谱的灵敏度高于氢谱。(×)

3. 在宽带去耦碳谱中,不同类型的碳核产生的裂分峰数目不同。(×)

4. 在13C NMR谱中,由于13C-13C相连的概率很低,所以通常不考虑13C的之间的耦合。(√)

5. 含19F的化合物,可观测到19F核对13C核的耦合,且谱带裂分数符合n+1规律。(√)

6. 在宽带去耦和谱中通常只能消除1H对13C的耦合裂分,而保留了19F和31P等对13C 的耦合裂分。(√)

7. 在固相核磁共振波谱中,分子运动受到限制,由于磁各向异性作用将使谱带变宽,分辨率大大下降。(√)

8. 在碳谱中,13C-1H会发生耦合作用,但是13C-1H的耦合常数远比1H-1H之间的耦合常数小。(×)

9. 在135oDEPT实验中,CH、CH2、CH3均出正峰,出负峰,季碳原子不出现谱峰。(×)

10.在APT实验中,CH和CH3均出正峰,CH2出负峰,季碳原子不出现谱峰。(×)

1. 下列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哪一种?(B)

A. 14N7;

B. 12C6;

C. 31P15;

D. 13C6

2. 在13C NMR波谱中在δ125~140产生两个信号的化合物是(C)

A. 1,2,3-三氯苯;

B. 1,2,4-三氯苯;

C. 1,3,5-三氯苯;

3. 在13C NMR波谱中在δ125~140产生六个信号的化合物是(B)

A. 1,2,3-三氯苯;

B.1,2,4-三氯苯;

C. 1,3,5-三氯苯;

4. 在13C NMR波谱中在δ125~140产生三个信号的化合物是(B)

A.对二氯苯;

B.邻二氯苯;

C.间二氯苯

5. 在13C NMR波谱中在δ0~60产生3个信号;在1H NMR中在δ0~5产生3个信号(最低场信号为多重峰)的化合物是(B)

A.1,1-二氯丙烷;

B. 1,2-二氯丙烷;

C. 2,2-二氯丙烷;

D. 1,3-二氯丙烷;

6. 在13C NMR波谱中在δ0~70产生2个信号;在1H NMR中在δ0~5产生2个信号(最低场信号为多重峰)的化合物是(D)

A.1,1-二氯丙烷;

B. 1,2-二氯丙烷;

C. 2,2-二氯丙烷;

D. 1,3-二氯丙烷;

7. 下面原子核发生核磁共振时,如果外磁场强度相同,哪种核将需要最大照射频率(C)

C H O R =A.19F9; B.13C6; C.1H1; D.15N7

8. 碳谱如果不采用标识技术很难解析的原因是(D )

A.碳谱灵敏度低;

B.碳核之间有耦合裂分;

C.碳谱分辨率高;

D.碳核和氢核之间有耦合裂分。 9.下面

各类化合物中碳核化学位移最大的是(C ) A.苯环上碳; B.酸酯羰基碳;

C.醛酮羟基碳;

D.与氧相连的饱和碳。

10.在13C 谱中常看到溶剂的多重逢,如DMSO-d6在δ39.5附近的七重峰。溶剂产生多重峰的原因是(D )

A.硫核对碳核产生耦合;

B.氧核对碳核产生耦合;

C.碳核之间产生耦合;

D.D 核对碳核产生耦合

11.在135o的DEPT 实验中,谱图特征为(A )

A.CH 和CH3显示正峰;

B.C 和CH2显示正峰;

C.CH 和CH3显示负峰;

D.CH2和CH3显示负峰。

15.在偏共振去耦谱中,H2C=O 的偏共振多重性为(B )

A.四重峰(q);

B.三重峰(t);

C.双重峰(d);

D.单峰(s)。

16.在偏共振去耦谱中,R-C ≡N 的偏共振多重性为(D )

A.四重峰(q);

B.三重峰(t);

C.双重峰(d);

D.单峰(s)。

17.在偏共振去耦谱中, 的偏共振多重性为(C )

A.四重峰(q);

B.三重峰(t);

C.双重峰(d);

D.单峰(s)。

18.在宽带去耦谱中,谱图特征为(B )

A.除去了13C-1H 二键以上的耦合;

B.除去了所有质子对13C 核的耦合;

C.除去了溶剂的多重峰;

D.除去了所有元素对13C 核的耦合。

19.在2.35 T 的磁场中,1H 核的共振频率为100 MHz ,13C 核的共振频率为(C )

A.100 MHz;

B.60 MHz;

C.25 MHz;

D.15 MHz 。

20.13C 核旋磁比为1H 核的(D )

A.2倍;

B.1/2;

C.4倍;

D.1/4。

思考题(紫外光谱)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1. 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收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理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得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2. 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3.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X 射线。(×)

4. 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不移动但吸收峰强度发生浅色效应。(√)

5. 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6. 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7. 由共轭体系л→л*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分子中电子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不发生变化。(×)

9. 极性溶剂一般使л→л*吸收带发生红位移,使n→л*吸收带发生蓝位移。(√)

10. 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D)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C.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法合适的检测波长范围是(B)

A. 400-800 nm;

B. 200-800 nm;

C. 200-400 nm;

D.10-1000 nm。

3. 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在近紫外光区产生两个吸收带(B)

A.丙烯;

B.丙烯醛;

C.1,3-丁二烯;

D.丁烯。

4. 丙酮的紫外-可见光区中,对于吸收波长最大的那个吸收峰,在下列四种溶剂中吸收波长最短的是哪一个。(D)

A.环己烷;

B.氯仿;

C.甲醇;

D.水。

5. 下列四种化合物a;b;c;d。

HC CH2HC CH2HC CH

2HC CH2

a b c d

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区中,λmax分别为(B)

A.a > b > c > d;

B. b > c > d > a;

C. c > d > a > b;

D. d > a > b > c。

6. 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K带是指(D)。

A. n→ζ*跃迁;

B.共轭非封闭体系n→л*的跃迁;

C.ζ→ζ*跃迁;

D.共轭非封闭体系л→л*的跃迁。

7. 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R带是指(D)。

A. n→ζ*跃迁;

B. 共轭非封闭体系л→л*的跃迁;

C.ζ→ζ*跃迁;

D. n→л*跃迁。

8. 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C)。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变化值。

9. 摩尔吸光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摩尔吸光系数是化合物吸光能力的体现,与测量波长无关;

B. 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化合物本身性质和浓度;

C. 摩尔吸光系数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D. 摩尔吸光系数越小,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10. 透光率与吸收光度的关系是(A)。

A. lg1/T = A;

B. lgT = A;

C. 1/T =A;

D. T = lg 1/A。

11. 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B)。

A. 波长变短;

B. 波长变长;

C. 波长不变;

D. 谱带蓝移。

12. 区别n→л*和л→л*跃迁类型,可以用吸收峰的(C)。

A.最大波长;

B.形状;

C.摩尔吸光系数;

D.面积。

13. 紫外光谱一般都用样品的溶液测定,溶剂在所测定的紫外光谱区必须透明,以下溶剂可适用于210 nm的是(B)。

A.95%乙醇;

B.水;

C.乙醚;

D.正己烷。

14.某化合物在220-400 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哪一类(D)。

A.芳香化合物;

B.含共轭双键化合物;

C.醛类;

D.正己烷。

15.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 305 nm,在乙醇中测得λmax = 307 nm,请指出该吸收是由下述哪一类跃迁类型所引起的?(C)

A. n→л*;

B. n→ζ*;

C. л→л*;

D. ζ→ζ*。

16.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在紫外光谱上有两个吸收带:λmax = 224 nm(εmax = 9750);λmax = 314 nm(εmax=38);以下结构可能的是(A)。

A. CH3COCH=CHCOCH3;

B. CH2=CHCH2COCH3;

C. CH3CH=CHCH2CHO;

D. CH2=CHCH2CH2CHO

17.在苯胺的紫外光谱中,λmax = 230 nm(εmax = 8600)的一个吸收带是(C)

A.K带;

B.R带;

C.E2带;

D.B带。

18.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3NO2Cl2,其不饱和度是(B)

A.6;

B.5;

C.4;

D.3。

19.某羰基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只产生一个λmax = 204 nm(εmax = 60)的弱谱带,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C)

A.酮类;

B.α,β-不饱和醛及酮;

C.酯类;

D.α,β-不饱和酯。

20.某芳香化合物产生两个紫外吸收谱带分别为λmax = 211 nm(εmax = 6200)和λmax = 270 nm(εmax=1450)。如果在碱性条件下测定两个谱带分别红移到λmax = 236 nm(εmax=9400)和λmax=287 nm(εmax=2600),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B)。

A.芳酮;

B.酚类;

C.芳胺;

D.卤代芳烃。

21.某芳香化合物产生两个紫外吸收谱带分别为λmax = 230nm(εmax = 8600)和λmax = 280 nm(εmax = 1450)。如果在碱性条件下测定两个谱带分别蓝移到λmax=203 nm(εmax=7500)和λmax = 254 nm(εmax = 160),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C)。

A.芳酮;

B.酚类;

C.芳胺;

D.卤代芳烃。

22.某羰基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只产生一个λmax = 275 nm(εmax = 22)的弱谱带,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A)

A.酮类;

B.α,β-不饱和酮;

C.酯类;

D.α,β-不饱和酯。

23.下列哪个化合物不适合作为紫外吸收光谱的溶剂?(D)

A.环己烷;

B.甲醇;

C.乙腈;

D.甲苯。

24.下列基团不属于紫外-可见光光谱中助色团的是(C)

A.-OH;

B.-NH2;

C.>C=O;

D.-Cl。

25.在苯酚的紫外光谱中,λmax = 211 nm(εmax = 6200)的一个吸收带是(D)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26.苯乙酮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三个谱带,分别为λmax = 240 nm(εmax=13000);λmax = 278 nm(εmax = 1100);λmax = 319 nm(εmax = 50);试问λmax = 278 nm(εmax = 1100)谱带是(C)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27.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 = 320 nm(εmax = 30)的一个吸收带是(B)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28.某化合物的一个吸收带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 327 nm;在水中测得λmax = 305 nm,请指出该吸收是由下述哪一种跃迁类型所引起的?(A)

A. n→л*;

B. n→ζ*;

C. л→л*;

D. ζ→ζ*。

29.用紫外吸收光谱区别共轭烯烃和α,β-不饱和醛及酮可根据哪个吸收带出现与否来判断?(B)

A. K带;

B. R带;

C. E1带;

D. E2带。

30.苯乙烯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两个谱带,分别为λmax = 248 nm(εmax= 15000);λmax= 282 nm(εmax = 740)。试问λmax = 248 nm(εmax = 15000)谱带是(A)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思考题(红外光谱)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

1. 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2. 同核双原子分子N≡N, Cl-Cl, H-H等无红外活性。(√)

3. 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它振动的影响,因此红外光谱中出现振动耦合谱带。(√)

4. 确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

5. 对称结构分子,如H2O分子,没有出现红外活性,水分子的H-O-H对称伸缩振动不产生吸收峰。(×)

6. 红外光谱图中,不同化合物中相同基团的特征频率峰总是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出现,故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中的特性频率峰来确定化合物中该基团的存在。(√)

7.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羰基化合物υC=O伸缩频率的大小顺序为:

酰卤> 酰胺> 酸>醛> 酯。(×)

8. 醛基中υC-H伸缩频率出现在2720 cm-1。(√)

9.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仪在结构上的差别是检测器不同。(×)

10.当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11. 游离有机酸的C=O伸缩振动频率υC=O一般出现在1760 cm-1,但形成多聚体时,吸收频率会向高波数移动。(×)

12. 醛、酮、羧酸等的羰基C=O的伸缩振动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频率相同。(×)

13. 红外吸收峰的数目一般比理论振动数目少,原因之一是有些振动是非红外活性的。(√)

14. 红外光谱的特点是一方面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率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另一方面它们又不是绝对不变的,其频率位移可以反映分子的结构特点。(√)

15. Fermi共振是一个低频振动与倍频(泛频)或组频之间产生耦合作用。(√)

1. 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C)

A.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

B.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2. CO2的振动自由度和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吸收峰数目为(C)

A.4和4;

B.4和3;

C.4和2;

D.2和2。

3. H2O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吸收峰数目为(A)

A. 3;

B.4;

C.5;

D.2。

4.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的波数(cm-1 )范围是(A)

A.1900-1650;

B.2400-2100;

C.1600-1500;

D.1000-650。

O C Cl R F H A.R >>>>O C R O C R O C R O

C F F O C Cl R F H B.R <<<>>>O C R O C R O C R O C F F 5. 在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D )

A.CO;

B.H2O;

C.SO2;

D.H2。

6. 下列化学键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峰波数最大的是(D )

A.C=O;

B.C-H;

C.C=C;

D.O-H 。

7. 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常用(C )

A.HPLC;

B.GC;

C.IR;

D.TLC 。

8.下列答案中,羰基C=O 伸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 正确 的是(B )

9.在下列排序中,正确的是(A )

A. υC=O 的顺序为:

O

>>O O

B.υC=O 的顺序为:

O O O

<<

C.υC=O 的顺序为:

O >O O

=

D.υC=O 的顺序为:O O O

==

10.羰基化合物①RCOR ②RCOCl ③RCOH ④RCOF 中,C=O 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醇类化合物中,O-H 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向低波数移动,其原因是(B )

A.溶液极性大;

B.分子间氢键增强;

C.诱导效应变大;

D.易产生振动耦合。

12.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70 nm 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2700-2900 cm-1, 1725 cm-1,该化合物可能是(A )

A.醛;

B.酮;

C.羧酸;

D.酯。

13.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 nm 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宽峰),1710 cm-1,该化合物可能是(C )

A.醛;

B.酮;

C.羧酸;

D.酯。

14.CO2分子的平动、转动、振动自由度为(A )

A.3,2,4;

B.2,3,4;

C.3,4,2;

D.4,3,2。

15.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在红外光谱上3400-3200 cm-1有强烈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C)

A.羟酸;

B.酚;

C.醇;

D.醚。

16.某种化合物,其红外光谱上3000-2800 cm-1,1450 cm-1,1375 cm-1和720 cm-1等处于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A)

A.羧酸;

B.酚;

C.醇;

D.醚。

17.红外光谱解析分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B)

A.质荷比;

B.波数;

C.耦合常数;

D.保留值。

18.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优于紫外光谱法的一点的是(B)

A.灵敏度高;

B.可测定的物质范围广;

C.可以测定低含量组分;

D.测定误差小。

19.时间域函数与频率域函数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转换?(B)

A.测量峰的面积;

B.傅立叶变换;

C.使用Michelson干涉仪;

D.测定误差小。

20.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何法?(C)

A.气相色谱法;

B.红外光谱;

C.质谱分析法;

D.核磁共振法。

21.下列气体中,不能吸收红外光的是(D)

A.H2O;

B.CO2;

C.HCl;

D.N2。

22.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未见吸收带,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有如下吸收峰:3000 cm-1左右,1650 cm-1。该化合物可能是(B)

A.芳香族化合物;

B.烯烃;

C.醇;

D.酮。

23.线性分子变形振动的自由度为(C)

A.3N-6;

B.3N-5;

C.2N-4;

D.2N-5。

24.一种氯苯的红外光谱图在900-690 cm-1间无吸收带,,它的可能结构为(C)

A.对二氯苯;

B. 间三氯苯;

C. 六氯苯;

D. 四取代氯苯。

25.一种能作为色散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D)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26.下列数据中,哪一组数据能包括CH2CH3COH的吸收带(D)

A.3000-2700 cm-1, 1675-1500 cm-1, 1475-1300 cm-1;

B.3300-3010 cm-1, 1675-1500 cm-1, 1475-1300 cm-1;

C. 3300-3010 cm-1, 1900-1650 cm-1, 1000-650 cm-1;

D. 3000-2700 cm-1, 1900-1650 cm-1, 1475-1300 cm-1;

27.乙酰乙酸乙酯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变异构体,与烯醇式结构相对应的一组特征红外吸收峰是(B)

A.1738 cm-1, 1717 cm-1;

B. 3000 cm-1, 1650 cm-1;

C. 3000 cm-1, 1738 cm-1;

D. 1717 cm-1, 1650 cm-1;

28.红外吸收光谱是(A)

A.吸收光谱;

B.发射光谱;

C.电子光谱;

D.线光谱。

29.某化合物在1500-2800 cm-1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A)

A.烷烃;

B.烯烃;

C.芳烃;

D.炔烃。

30.某化合物在3040-3010 cm-1和1680-1620 cm-1等处产生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A)

CH2

A. B. C.

D.O

CH3OH

31.芳香酮类化合物C=O 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的原因为(A )

A.共轭效应;

B.氢键效应;

C.诱导效应;

D.空间效应。

32.红外光谱给出分子结构的信息是(C )

A.相对分子量;

B.骨架结构;

C.官能团;

D.连接方式。

33.下列化合物υC=O 频率最大的是(D )

O A.

B.C. D.O C O CH 3CH 3O

C CH 3

O

C CH 3O C O

CH 3

34.酰胺类化合物C=O 伸缩振动频率多出现在1680-1650 cm-1范围内,比醛酮C=O 伸缩振动频率低的原因是(B )

A.诱导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B.中介效应和形成分子间氢键;

C.诱导效应和形成分子内氢键;

D.中介效应和形成分子内氢键

35.醛类化合物两个特征谱带是(A )

A.1760-1700 cm-1和1300-1000 cm-1;

B. 1760-1700 cm-1和900-650 cm-1;

C. 3300-2500 cm-1和1760-1700 cm-1;

D. 3000-2700 cm-1和1760-1700 cm-1。

36.确定烯烃类型的两个谱带是(B )

A.1680-1630 cm-1和1300-1000 cm-1;

B. 1680-1630 cm-1和1000-700 cm-1;

C. 2300-2100 cm-1和1000-700 cm-1;

D. 3000-2700 cm-1和1680-1630 cm-1。

37.确定苯环取代类型的两个谱带是(C )

A. 2000-1650 cm-1和1600-1500 cm-1;

B.3100-3000 cm-1和1600-1500 cm-1;

C. 2000-1650 cm-1和900-650 cm-1;

D.3100-3000 cm-1和1300-1000 cm-1。

38.通常所记录的红外光谱是一种透射光谱;如果采用一些特殊附件可以测定反射光谱,请指出ATR 是(B )

A.漫反射附件;

B.衰减全反射附件;

C.镜反射附件;

D.光声光谱附件。

39.在透射法红外光谱中,固体样品一般采用的制样方法是(B )

A.直接研磨压片测定;

B.与KBr 混合研磨压片测定;

C.配成有机溶液测定;

D.配成水溶液测定。

40.CO2在的四种振动自由度中,属于红外非活性振动而拉曼活性振动的是(B )

A.不对称伸缩振动;

B.对称伸缩振动;

C.面内变形振动;

D.面外变形振动。

《波谱分析》教案

《波谱分析》教案 一、前言 《波谱分析》是应用四种谱学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研究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相关知识的一门课 程。 1. (3).1H-NMR、13C-NMR的解析方法。 2.教学难点 (1).四种谱学的原理和规律。 (2).四种光谱学的综合解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能采用启发式,谈话式、讨论式等一些先进教学方法。并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全部课程实现了多媒 体教学。 2.教学手段 一. (1 概念 (2 二. 紫外-可见光谱是一种电子吸收光谱,它测量的是分子中电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能量和概率。一般有机药物分子中典型的电子跃迁都是从最高占用轨道或非键轨道向最低未占轨道的跃迁,尤其对一些共轭体系,可获得相关的结构信息。

红外光谱源于分子内基团的振动吸收,可以提供有机分子结构以及对称性的大量信息。一些功能基的振动吸收总在确定的波数区间出现其特征吸收,而不会因含该功能基的分子变化而变化(如:羰基红外吸收总在1715cm-1左右出现)。所以红外光谱特别适用于 分子中功能基的鉴定。 分辨质谱则可免做元素分析)方法外,还要有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红外、紫外、核磁和质谱,必要时还应增加其他方法,如圆二色散(CD)、X光衍射(粉末、单晶)、热分析等。 3.《波谱解析》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波谱分析与经典有机结构分析的区别;

了解四大波谱的基本原理,会初步应用四大谱学技术解析典型有 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熟悉常见基团的特征频率和不同环境下氢和碳的化学位移与偶合 规律等; 熟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 第二章紫外光谱(4学时) 原子或分子的能量组成与分子轨道、紫外光谱与电子跃迁、紫外光谱的λmax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芳香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特征、推测不饱和化合物λmax峰位的经验规则、共轭系统的λmax

化教现代波谱分析实验大纲

化学专业《现代波谱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理) 课程名称:现代波谱分析 英文名称:MODERN SPECTRAL ANALYSIS 课程编号:2404048 是否独立设课:否 学分:2 实验学时:18 开课学期:5 预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化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构造,掌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基本制样技术:液膜法、压片法、漫反射法及单次反射法,掌握OMNIC ESP5.1FTIR操作软件中的基线校正、找峰、检索等技术,能对测定的FTIR进行正确的解析。要求学生了解核磁共振仪的构造;学会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的制样操作;掌握用核磁软件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定标、积分等操作,并能利用核磁信息对结构进行正确解析。 二、实验报告要求与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步骤、结果和结构分析。关于实验步骤的描述应根据具体所做实验内容作概要的描述。 实验考核方法以平时实验考勤、实验能力及实验报告为基础进行综合考评。 三、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1.程存归.有机波谱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 2.

2.北京化工学院等.波谱分析法实验与习题.重庆大学出版社 3.毛希安.现代核磁共振实用技术及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现代波谱分析》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 撰写人:程存归、孔黎春审定人:王小霞

《现代波谱分析》课程实验项目1 FTIR液膜法测定并分析液态有机物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议的构造,掌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基本制样技术:液膜法; 能对测定的FTIR进行正确的解析。 二、实验内容 1、FTIR仪的使用。 2、液体样品的制样方法――液膜法 三、实验原理 纯液态样品的FTIR测定是采用可拆卸的液体样品池。该池光程长度为0.01~1mm。这就是一般红外图谱上注明的液膜法。 液体池窗口一般采用溴化钾晶片。它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没有溶剂干扰。但是液膜法厚度往往难以重复。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样:①带上乳胶手套,打开红外灯。②用无水乙醇清洗2 块溴化钾晶片,然后在绒布上抛光,备用。③用毛细滴管加一小滴试样在一片溴化钾晶片的中心位置,然后盖上另一片溴化钾晶片,抛光面朝里,使试样分布均匀,形成一层液膜,最后装到可拆池支架上。 2、红外测定:①根据电脑中的设置要求,可先扫本底,再打开 仪器仓盖,把可拆池插入样品架上;②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

波普分析试题

波谱解析试题A 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 1.波谱学:波谱学是涉及电池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2.屏蔽效应: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3.电池辐射区域:γ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4.重排反应;在质谱裂解反应中,生成的某些离子的原子排列并不保持原来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原子或基团重排,产生这些重排离子的反应叫做重排反应 5.驰骋过程:要想维持NMR信号的检测,必须要有某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驰骋过程,即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分布的过程。 二、选择题。(10*2分=20分)CDBBA BCCAB 1.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C )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3. 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B ) A、4 B、3 C、2 D、1 4.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5.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 B、15N C、19F D、31P 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迁移 7.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

名词解析 发色团(chromophoric groups):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它们能产生π→π*和n→π*跃迁从而你呢个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吸收。 助色团(auxochrome):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不吸收辐射,但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基团,如羟基、胺基和卤素等。 红移(red shift):由于化合物结构发生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blue shift):化合物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减弱的作用。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指纹区(fingerprint region):红外光谱上的低频区通常称指纹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反映化合物结构上的细微结构差异。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但该区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不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一些极性共价键,随着取代基电负性不同,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引起键的振动谱带位移,称为诱导效应。 核磁共振: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只有当把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并满足一定外在条件时才能产生。 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其相对距离称为化学位移。 弛豫:通过无辐射的释放能量的途径核由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过程。 分子离子:有机质谱分析中,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 基峰:质谱图中表现为最高丰度离子的峰。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具有不饱和官能团 C=X(X为O、S、N、C 等)及其γ-H原子结构的化合物,γ-H原子可以通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向缺电子(C=X+ )的部位转移,发生γ-H的断裂,同时伴随 C=X的β键断裂,这种断裂称为麦氏重排。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自旋裂分:因自旋偶合而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1.紫外光谱的应用 (1).主要用于判断结构中的共轭系统、结构骨架(如香豆素、黄酮等) (2).确定未知化合物是否含有与某一已知化合物相同的共轭体系。 (3).可以确定未知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单元。 (4).确定构型或构象 (5).测定互变异构现象 2.分析紫外光谱的几个经验规律 (1).在200~800nm区间无吸收峰,结构无共轭双键。 (2).220~250nm,强吸收(εmax在104~2?104之间),有共轭不饱和键(共轭二烯,α,β-不饱和醛、酮)

波谱分析习题库答案

波谱分析复习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求其相对距离,称之为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在与外加磁场垂直的平面上绕核旋转同时将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相对抗的第二磁场,对于氢核来讲,等于增加了一个免受外磁场影响的防御措施,这种作用叫做电子的屏蔽效应。 3、相对丰度:首先选择一个强度最大的离子峰,把它的强度作为100%,并把这个峰作为基峰。将其它离子峰的强度与基峰作比较,求出它们的相对强度,称为相对丰度。 4、氮律:分子中含偶数个氮原子,或不含氮原子,则它的分子量就一定是偶数。如分子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则分子量就一定是奇数。 5、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带正电荷的自由基为分子离子。 6、助色团: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生吸收,但当与生色团相连时,可使其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7、特征峰:红外光谱中4000-1333cm-1区域为特征谱带区,该区的吸收峰为特征峰。 8、质荷比:质量与电荷的比值为质荷比。 9、磁等同氢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氢核表现相同偶合作用强度的氢核。 10、发色团: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11、磁等同H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耦合作用强度,想互之间虽有自旋耦合却不裂分的氢核。 12、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i-裂解:正电荷引发的裂解过程,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正电荷位置的迁移。 14、α-裂解:自由基引发的裂解过程,由自由基重新组成新键而在α位断裂,正电荷保持在原位。 15、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16. 能级跃迁分子由较低的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状态(激发态)称为能级跃迁。 17. 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 二、选择题 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A) A、4.47×108 B、4.47×107 C、1.49×106 D、1.49×1010 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C )

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波谱分析课程负责人刘博静 开课系部化学与化工学院教研室第一基础教研室 二0一五年九月一日

《现代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现代波谱分析 英文名称:Modern Spectrum Analysis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 总学分:2 二、课程简介 《现代波谱分析》是应用本科专业学生在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后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有机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和拉曼光谱、紫外和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仪器简介与实验技术、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谱图解析的基本程序与应用,以及谱图的综合解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波谱分析法的概念、作用以及各波谱之间的互相联系;掌握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谱图特征;掌握应用四大波谱进行结构解析的基本程序;了解有关的实验技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综合运用所学波谱知识解决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研发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已修课程: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分析化学 并修课程:工业分析食品分析 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题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讲解和期末考试,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四大谱图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

的识谱能力、综合运用所学波谱知识解决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和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现代波谱分析手段、方法;掌握结构解析的原理、规律和过程;掌握波谱的特征数据和化合物结构的关系以及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单独或综合利用波谱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以讲授式为主,其它教学方法为辅。 五、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紫外光谱(4学时) 教学内容: 1、紫外光谱基本原理 2、紫外光谱仪 3、各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 4、紫外光谱的应用 本章重点:紫外光谱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本章难点:紫外吸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因素;紫外光谱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第二章红外光谱(6学时) 教学内容: 1、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2、影响红外吸收频率的因素 3、红外光谱仪及样品制备技术 4、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5、红外图谱解析 6、拉曼光谱简介 7、红外光谱技术的进期及应用 本章重点:利用红外光谱判断常见简单化合物的官能团及结构。

波普分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分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分析》自测题1 一、简要回答下列可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用其它方法分得一成分,测得UV光谱的λ=268nm,初步确定该max 化合物结构可能位A或B。试用UV光谱做出判断。 (A) (B) 2、应用光谱学知识,说明判定顺、反几何异构的方法。 3、试解释化合物A的振动频率大于B的振动频率的原因。 CH3OO NCC HHCH3 -1-1 (A) ν1690cm (B) ν1660cmC=OC=O OO CHC ClCHC CH333 -1 -1 (A)ν1800cm (B)ν1715cmC=OC=O 4、下列各组化合物用“*”标记的氢核,何者共振峰位于低场,为什么, OCH3 CHC3 5、某化合物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129),相对丰度16.5%; M+1 (130),相对丰度1.0%;M+2(131),相对丰度0.12%。试确定 其分子式。

二、由C、H组成的液体化合物,相对分子量为84.2,沸点为63.4 ?。其红外吸收光谱见图11-12,试通过红外光谱解析,判断该化合物的结构。 1三、化合物的H—NMR如下,对照结构指出各峰的归属。 a c d b NCHCHCHCH2332 N O 13四、某化合物CHO,经IR测定含有OH基和苯基,其C—NMR信息1312 为76.9(24,d), 128.3(99,d), 127.4(57,d), 129.3(87,d), 144.7(12,s),试推断 其结构。(括号内为峰的相对强度及重峰数) 五、某酮类化合物的MS见下图,分子式为CHO,试确定其结构。 816

六、试用以下图谱推断其结构。

波谱分析考试复习总结.doc

波谱分析(spectra analysis) 波谱分析的内涵与外延: 定义:利用特定的仪器,测试化合物的多种特征波谱图,通过分析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定的仪器:紫外,红外,核磁,质谱,(X-射线,圆二色谱等) 特征波谱图: 四大谱;X-射线单晶衍射,圆二色谱等 化合物:一般为纯的有机化合物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位置;构象,空间结构 仪器分析(定量),波谱分析(定性) 综合性、交叉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自动化、计算机) 作用:波谱解析理论原理是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化学领域(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在药物、化工,石油,食品及其它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课程要求:本课将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讲授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这四大光谱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及图谱解析技术,并且介绍这四大光谱解析技术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掌握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波谱图的能力。为学习中药化学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打下基础。 第一章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a,UV) 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1、波粒二象性 光的三要素:波长(λ),速度(c),频率(v) 电磁波的波动性 光速c:c=3.0 x 1010 cm/s 波长λ :电磁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用nm,μm,cm,m 等表示 频率v:v=c/ λ,用Hz 表示。 电磁波的粒子性 光子具有能量,其能量大小由下式决定: E = hν = hc/λ(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24× 10-34j.s ) 电磁波的分类

波谱分析考题

一、判断题 1. 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不一定是分子离子峰,但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 2.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的类型有关,一般含有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较大。(√) 3. 分子离子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子。(×) 4.当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较低时,可以通过增加轰击电压,使分离离子峰的强度增强。(×) 5. 双聚焦质谱仪实现了能量和方向的双聚焦,所以分辨率较高。(√) 6. 在目前的各种分析器中,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具有最高的分辨率。(√) 7. 由于产生了多电荷离子,使质荷比下降,所以可以用常规的质谱检测器来分析大分子质量的化合物。(√) 8. 根据“氮律”,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N为奇数,分子离子峰为奇数,N为偶数,分子离子峰也为偶数。(√) 9. 当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O基团,而且与这个基团相连的键上有γ-氢原子,该化合物的质谱出现麦氏重排离子峰。(√) 10. 化学电离源属于软电离技术,因此在CI-MS中最强峰通常是准分子离子峰。(√) 11. 由于不能生成带正电荷的卤素离子,所以在质谱仪分析中是无法确定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卤素元素存在的。(×) 12. 在标准质谱图中,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小或不出现。(√) 13.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CPI)适合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而且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主要是准分子离子。(√) 14.通过研究亚稳离子峰,可以找到某些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在(EI-MS)中,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分子离子峰通常是基峰。(×) 16. 含奇数个电子的离子重排断裂后产生的离子不一定含有奇数个电子;而含偶数个电子的离子重排断裂后产生的离子一定含有偶数个电子。(√) 17. 奇电子离子断裂后可以产生的奇电子离子,也可以产生偶电子离子;偶电子离子断裂后只能产生偶电子离子。(√) 18. 简单断裂仅有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自由基;而重排断裂同时发生几个键的断裂,通常脱去一个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 19. 在质谱中,一般来说碳链越长和存在支链有利于分子离子断裂,所以分子离子越强。(×) 20. 在质谱中离子在断裂中若产生H2O、C2H4、CO、CH2=C=O、CO2等中性小分子产物,将有利于这种断裂途径的进行,一般产生比较强的碎片离子峰。(√) 1. 判断分子离子峰的正确方法是(D) A. 增加进样量,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 B.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 C. 质荷比最大的峰; D. 降低电子轰击电压,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 2. 某碳氢化合物的质谱图中若(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100,预计该化合物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C) A. 2; B. 8; C. 22; D. 46 3.在质谱图中,CH2Cl2的M:(M+2):(M+4)的比值约为(C) A. 1:2:1; B. 1:3:1; C. 9:6:1; D. 3:1:3 4.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奇数的是(B) A. C8H6N4; B. C6H5NO2; C. C9H10O2; D. C9H10O

波谱分析技术

第四节波谱分析技术 一、专家评议 波谱包括核磁共振 (NMR),顺磁共振 (ESR),磁共振成像 (MRI),核电四级矩共振 (NQR),光磁共振 (LMR) 等几种. 其中核磁共振 NMR 是化学研究上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利器,在波谱仪器中最主要与最常见,将继续是本次评议的重点。 本次对于核磁共振 NMR 的评议介绍有以下两个主题: 如何选购合适的核磁共振谱仪,谱仪探头的评议介绍。 核磁共振谱仪在市场供应方面,和色谱光谱等其它常见的仪器存在明显的不同。核磁共振谱仪由于价格比较昂贵(近百万到千万元人民币, 200-1000 兆超导谱仪),使用的单位少(几百),生产的厂家数目少(三家左右)。 目前生产检测化合物结构用的核磁共振谱仪的厂家有: 1.美国的 Varian 公司 (2009 年下半年为安捷伦公司收购,本评议仍以 Varian 公司 称呼); 2.德国在瑞士设厂的 Bruker 公司 (Bruker-Biospin): 3.日本电子公司 (JEOL,Ltd.) 在中国境内的核磁共振谱仪已将近 800 台,这些年来每年以近 80 台的速度增加之中。中国国产核磁共振谱仪正开展中。 中国自主研发核磁共振谱仪的进展是国人非常关注的事情。几年前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领军,结合厦门大学等单位组成课题组,研发组装了两台 500 兆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在2009 年底完成组装工作,2010 年初进行课题验收。我们展望下一次能进行国产核磁共振谱仪的评议介绍,期望国产谱仪能早日进入国内外市场。 二、应用报告及仪器介绍 1如何选购合适的核磁共振谱仪 波谱评议的专家组成员经常参与单位内外的核磁共振谱仪采购评鉴或认证工作。在评议会议上,专家们都很感慨购买单位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正确选购核磁共振谱仪,有许多选错谱仪型号或部件,或由于经费充裕而选购了不必要的部件,觉得有必要借此次核磁共振谱仪的评议机会向大家阐明注意要点。 采购核磁共振谱仪,有以下事项需要进行评估与考虑:

波谱解析试题4

波谱解析试题库-试卷4 (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一、名词解释(15分): 1、Red shift :由于取代作用或溶剂效应导致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2、基频峰:分子振动能级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 3、磁等价:以相同的偶合常数与分子中其它氢核偶合的化学等价核。 4、均裂: 5、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在对外加磁场垂直的平面运动,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 的感应磁场,这种核外电子对抗外加磁场的作用叫屏蔽效应。二、选择题(2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1、所需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跃迁是: A:σ →σ * B: n→σ * C:π →π* D:n→π* 2、不是助色团的是: A: -OH B: -Cl C: -SH D: CH3CH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 B: UV吸收无加和性。 C: π →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σ*跃迁要强10-100倍。 D: 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 4、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 A:3N-5 B: 3N-6 C: 3N+5 D: 3N+6 5、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 A B C D A B C D 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特征强吸收峰为: A:925~935cm-1B:800~825cm-1 C:955~985cm-1D:1005~1035cm-1

7、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 图,其不应含有: A :苯环 B :甲基 C :-NH 2 (双峰) D :-OH 8、分子中质子受到的屏蔽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A .电子密度 B .外加磁场 C .测定溶剂 D .NMR 仪器 9、烯质子δ值范围一般为: A .0.5-1.5ppm B .4.5-8.0ppm C .2.0-2.8ppm D .9-10ppm 10、偕偶:即间隔两个单键的偶合,即同C 上两个质子的偶合,J 2值范围在: A .0-3 Hz B .6-8 Hz C .2-5 Hz D .10-16Hz 11、二旋系统用AX 表示,其特点是: A 四条谱线,A 和X 各两条。 B . 二条谱线,A 和X 各一条。 C .三条谱线,A 一条、X 两条。 D . 五条谱线,A 叁条、X 两条。 12、下列结构中偶合常数大小顺序为: A B C A .A > B >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13、烷基质子和SP 3 杂化碳原子相连时,其β位亦是SP 3杂化碳原子,其化学位移约在: A .2.0-2.5 ppm B .3.5-4.2 ppm C .0.9-1.5 ppm D .6-8 ppm 14、偕偶:即间隔两个单键的偶合,即同C 上两个质子的偶合,J 2值范围在: A .0-3 Hz B .6-8 Hz C .2-5 Hz D .10-16Hz 15、质谱主要用于测定化合物中的: A .官能团 B .共轭系统 C .分子式 D .质子数 16、在高质区,下列脱去的碎片是合理的是: A .M-5 B .M-15 C .M-13 D .M-11 C C HA B H C C HA HB C C HA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 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 1.波谱学 2.屏蔽效应 3.电池辐射区域 4.重排反应 5.驰骋过程 二、选择题。( 10*2分=20分) 1.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 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2.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 D、1 4.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 B、15N C、19F D、31P 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迁移 7.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8.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a.CH2=CH2 b.CH CH c.HCHO d. A、a、b、c、d B、a、c、b、d C、c、d、a、b D、d、c、b、a 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 )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0.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 A. B. C. D. 三、问答题(5*5分=25分) 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 3.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4.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5.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 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 M+1(73),相对丰度3.5%;M+2(74),相对丰度0.5%。 (1)分子中是否含有Br Cl? 。 (2) 分子中是否含有S? 。 (3)试确定其分子式为。 2.分子式为C8H8O的化合物,IR(cm-1):3050,2950,1695,1600,1590,1460,1370,1260,760,690等处有吸收, (1)分子中有没有羟基(—O H)?。 (2)有没有苯环。 (3)其结构为。 3.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3H6O,质谱数据和核磁共振谱如图1、2所示,试推断其结构。 图1 、C3H6O 的质谱

波谱解析习题 适合波谱考试及练习用

波谱分析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2分,共10分) 1、摩尔吸光系数; 2、非红外活性振动; 3、弛豫时间; 4、碳谱的γ-效应; 5、麦氏重排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A、670.7nm B、670.7m C、670.7cm D、670.7m 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ζ→ζ﹡ B、π→π﹡ C、n→ζ﹡ D、n→π﹡ 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νC-C B、νC-H C、δasCH D、δs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 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 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 A.导效应所致 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 杂化效应所致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A、全去偶谱 B、偏共振去偶谱 C、门控去偶谱 D、反门控去偶谱

波谱解析习题

第一节:紫外光谱(UV) 一、简答 (p36 1-3) 1.丙酮的羰基有几种类型的价电子。并说明能产生何种电子跃迁各种跃迁可在何区域波长处产生吸收 答:有n 电子和π电子。能够发生n →π*跃迁。从n 轨道向π反键轨道跃迁。能产生R 带。跃迁波长在250—500nm 之内。 2.指出下述各对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只考虑π→π* 跃迁) (2) (1) 及 NHR 3 CH CH OCH 3 CH 及CH 3 CH CH 2 答:(1)的后者能发生n →π*跃迁,吸收较长。(2)后者的氮原子能与苯环发生P →π共轭,所以或者吸收较长。 3.与化合物(A )的电子光谱相比,解释化合物(B )与(C )的电子光谱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乙醇中)。 (C)(B) (A)入max =420 εmax =18600 入max =438 εmax =22000 入max =475 εmax =320003 N N N NO HC 32(CH )2 N N N NO H C 32(CH )2 2 32(CH )(CH )23N N N NO 答:B 、C 发生了明显的蓝移,主要原因是空间位阻效应。 二、分析比较(书里5-6) 1.指出下列两个化合物在近紫外区中的区别: CH CH 3 2 (A)(B) 答:(A )和(B )中各有两个双键。(A )的两个双键中间隔了一个单键,这两个双键就能发生π→π共轭。而(B )这两个双键中隔了两个单键,则不能产生共轭。所以(A )的紫外波长比较长,(B )则比较短。 2.某酮类化合物,当溶于极性溶剂中(如乙醇中)时,溶剂对n →π* 跃迁及π→π* 跃迁有何影响

孟令芝-有机波谱分析-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孟令芝-有机波谱分析-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质谱习题及答案 解:A 、C 2H 3Cl ,B 、C 2H 6S 分子离子峰为偶数表明含有偶数个氮或不含氮。 C x H y N z O w S S 不含氮 含氮 2 2 RI(M+1) 100 1.10.370.8RI(M) RI(M+2)(1.1 ) 1000.2 4.4RI(M)200 x z s x w s ?=++?=++ 2 2 RI(M+1) 100 1.10.370.8RI(M) RI(M+2)(1.1) 1000.2 4.4RI(M)200 x z s x w s ?=++?=++ A 、RI(M+1) 4.8 100 1.10.37100RI(M)100 x z ?=+=?,设z=1,则x=4.02,C 4N 分子量>62,不合理。所以无氮元素。 同理B ,设z=1,则x=3.11,C 3N 分子量>62,不合理。所以无氮元素。 同位素相对丰度表,p26表2.3。 对于A ,RI 相对丰度,M :(M+2)=3:1,则A 中有氯原子,推断其分子式为CH 2=CHCl 对于A ,RI 相对丰度,M :(M+2)=25:1,则A 中有硫原子,推断其分子式CH 3CH 2SH 解:C 2H 2Cl 2,ClCH=CHCl

m/z=98分子离子峰,M :(M+2)=6:1,有两个氯。同位素相对丰度表,p26表2.3。 M-35=98-Cl ,M-36=98-HCl ,M-37=98-HCl-H 解:m/z 142=M -43(?C 3H 7),m/z 142=C 9H 20N ,(n-C 4H 9)3N, 分子离子峰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 C x H y N z O w S S RI(M+1)10 100 1.10.37100RI(M)100x z ?=+=?,设z=1,则x=8.75,若z=3,则x=8.08,不合理。M :(M+1)=10:1,表明不含有卤素和氧硫。 m/z 44=CH 2=N +HCH 3,m/z 100=142-42(C 3H 6) m/z 57=M -43(?C 3H 7), m/z 44=57-13(CH 3),CH 2=N +HCH 3, 第四章 红外课后习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1_4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发色团 2. 化学位移 二、简答题: 1.红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 2.偏共振去偶碳谱在结构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三、化合物可能是A或B,它的紫外吸收λmax 为314nm (lgε=4.2),指出这个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种结构。 (A)(B) 四、下面为化合物A、B的红外光谱图,可根据哪些振动吸收峰推断化合物A、B中分别存在哪些官能团? A:

B: 五、归属下列化合物碳谱中的碳信号。(15)

六、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4S,其氢谱如下图所示,试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写出推导过程。(15分) 七、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3H7ON, 结合下面给出的图谱,试推断其结构,并写出简单的推导过程。

波谱解析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发色团:从广义上讲, 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和(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叫做发色团。因常用的紫外光谱仪的测定围是200~40Onm 的近紫外区, 故在紫外分析中,只有π-π* 和(或)n-π* 跃迁才有意义。故从狭义上讲,凡具有π键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2. 化学位移:不同类型氢核因所处化学环境不同, 共振峰将分别出现在磁场的不同区域。实际工作中多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 以磁场强度或相应的共振频率表示) 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 求其相对距离, 称之为化学位移。 二、简答题: 1.红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 (1)鉴定是否为某已知成分 (2)鉴定未知结构的官能团 (3)其他方面的应用:几何构型的区别;立体构象的确定;分子互变异构与同分异构的确定。 2.偏共振去偶碳谱在结构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当照射1H 核用的电磁辐射偏离所有l H 核的共振频率一定距离时, 测得的13C-NMR(OFR) 谱中将不能完全消除直接相连的氢的偶合影响。此时,13C的信号将分别表现为q (CH3), t (CH2),d(CH),s(C)。据此,可以判断谈的类型。 三、 A: 217(基值)+30(共轭双烯)+5×2(环外双键)+5×4(烷基)=277(nm)

波谱分析 试题及答案

波谱分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分析>答案 一、简要回答下列可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从防风草分离得一化合物,其紫外光谱在乙醇中λ=241nm。根据文献及其它光max 谱测定可能为松香酸(A)或左旋海松酸(B)。试问从防风草分离的该化合物为何物, A=217+20+5=242nm (4分) B=217+20+5+36=278nm (4分) 从防风草分离的该化合物为何物位A。 2、如何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区别有机化合物(如1,2—二苯基乙 烯)的顺、反几何异构体, 紫外光谱法:反式紫外吸收波长大于顺式的紫外吸收波长(2分) -1-1红外光谱法:反式γ970cm 顺式γ690cm(3分) =CH =CH 33核磁共振法:反式J =12—18Hz 顺式J =6—12Hz(3分) 3、如何用红外光谱法区别下列化合物,它们的红外吸收有何异同, CHNHCHOHCHCOOH2222(1) -1 -1 -1υ 3400,3490cm, υ 3500—3200cm,υ 1725cm(4分) NHOHCO CH3CH3 CHCHC33CH(2) CH3CH3 -1 -1-1-1-1 δ1380cm单峰, δ1385cm,1370cm, δ1390cm,1365cm(4分) CHCHCH 4、比较化合物中用箭头标记的氢核,何者氢核的共振峰位于低场,为什么,

(1)后者氢核的共振峰位于低场,因为两个苯环的磁各向异性。(4分) (2)后者氢核的共振峰位于低场,因为双键的磁各向异性。(4分) 5、某化合物经MC检测出分子离子峰的m/z为67。试问,从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你可获得哪些结构信息,分子式可能为CHO、CH、还是CHN, 435745 可获得的结构信息有: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7;含奇数个氮(4分) 分子式可能CHN (4分) 45 6、在甲基异丁基酮(M=100)的质谱中,有m/z85、58、5 7、43、15和M-15等主要 碎片离子,试写出开裂过程。 +O+O O+(1)(2)CHCHC33CHCHCHCCCHCHCHCH32332m/z43 m/z15m/z100CHCH33 (4)(3)m/z85OH OC CHCHCHCHCHCCH32233 M-1m/z58 第一步裂解过程(2分),第二步裂解过程(2分),第三步裂解过程(2分),第四步裂解过程(2分) 二、已知化合物分子式为CHO,IR光谱图如下,试推断化合物结构。(10分) 882 不饱和度=5 含有苯环(1分) -1-1 不饱苯环:>3000cm 不饱和C-H的伸缩振动;泛频区单取代峰型;1600,1500 cm -1和C-C(苯环骨架)的伸缩振动;770,690 cm 不饱和C-H面外弯曲振动;单取代峰位。

《波谱分析》课后练习

第一章绪论 1、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3.0×1010cm/s) (1)波长588.9nm(2)波数400cm-1 (3)频率2.5×1013Hz(4)波长300nm 2、阐述波谱的产生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 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 (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σ→σ*(2)π→π*(3)n→σ*(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 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2)(3)(4)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 (1)(2)(3)(4)

二、解答及解析题 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 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 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 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3.pH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4.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色,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5.六元杂环化合物与芳环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请举几个例子比较之,并解释其原因。 16.紫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7.摩尔吸光系数有什么物理意义?其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举出有机化合物各种吸收带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范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8.如果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有K吸收带、B吸收带和R吸收带,能否用同一浓度的溶液测量此三种吸收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9.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所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