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和谐价值

法和谐价值
法和谐价值

法的和谐价值浅议

摘要:法的和谐价值是法的核心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仅要保障一般意义上的正义、自由、秩序、效率等价值的实现,更要注重法的和谐;不仅要实现法的各传统价值之间的和谐,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通过对法的和谐价值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将会对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体系等重新审视,进而促进中国法治建设甚至世界法治建设的进步。

关键词:法价值和谐

一、法的和谐价值的引入

“和谐”是哲学上的概念,在人类哲学史上很早就已出现。和谐理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虽然通过对西方法学的引入和学习,近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中国历史的“和谐”思想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和谐”作为法的本质属性之一应该发挥其作用。法是一种社会的调整器,这决定了法不但要服务于社会的和谐目的,而且法本身也是各因素和谐共存的产物。“法是使矛盾获得协调、使对立得以统一、使争执纳入秩序、使对抗变为互促、使相反得以相成的精巧有效的手段。”

二、法的和谐价值的概念

法的价值,就是指法相对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作用或意义。法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定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其中有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演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演讲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演讲稿,欢迎参考。 什么是和谐?在我看来和谐就是宽容,宽容是人类情感中一枚珍贵的种子,她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在爱的保护下茁壮地成长。正是因为拥有了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的心是伟大的,它能够熄灭怒火可以感化邪恶,播散善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大袋的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男孩收下了钉子并且答应了爸爸。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实际上比钉上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是啊,很多时候伤害别人是很简单的,那只需

要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但是要学会宽容与谅解却是不容易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要好的朋友徒步穿行在沙漠中。旅行的途中。他们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记耳光。被打耳光的那个人很伤心,但他沉默不语,只是在沙地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一耳光。他们继续前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于是,他们决定洗个澡。结果,被打的那个人陷入了的泥潭,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幸好他的朋友救了他。他苏醒后,就在一块石头上刻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打他耳光又救了他的那个朋友问道:我打了你之后,你在沙子上写字;我救了你之后,现在你又在石头上刻字。这是为什么呢?朋友回答说:收到伤害的时后,我们应把它记在沙子上,这样,宽恕之风就会将它抚平。受到他人恩惠时,我们应把它刻在石头上,这样,没有什么能将它抹掉了。没错,我们应该学会把伤害记在沙地上,让它随风而去。把别人带给你的恩惠刻在石头上,让它永不消散。 其实人与人之间有一个心灵沟通的渠道,那就是宽容与谅解。它使人与人之间学会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宽阔的胸襟看待事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多一份与别人沟通的耐心那么就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对他人的信任少一份猜疑,那么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就能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演讲稿篇2和谐是什么呢?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曾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早在先秦时代,圣贤就掷地有声提出了“和”的畅想。孔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更高阶段。社会主义价值观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在历史条件还不允许完全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之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在于对社会弱势阶层的自觉关注,在于主动防范国家政权成为强势阶层的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的自然倾向。在于自觉运用国家政权保护和帮助弱势阶层,始终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和谐应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表述。实际上,此处冠以“中国特色”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观上,无所谓民族国家特色,中国特色所指的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和谐是一个开放的和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的体系,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历史上所有关于“和谐”这个概念的专业的或者通俗的定义.它是总结和包容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阶段)和人类思想史的重大 思想成果。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对自由、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这两对相互矛盾的价值的兼容。对于这两对价值所体现的社会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兼顾。至此.可以这样总结:只有自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只有法治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公平正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兼顾自由、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才是社会主义。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今天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人们投身于这一事业并不是因为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好听,也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们揭示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消除现存社会的不和谐,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未来理想社会。首先,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贡献看,是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一方面他们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的种种不和谐:如在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羊吃人”运动;还如傅立叶所痛斥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建筑师需要一场大火把一个城市的l“化为灰烬;安装下班的工人希望下一场大冰雹把所有的玻璃打碎”[1](“础的罪恶

文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调和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调和社会的追求就成为一种严重的价值取向。在中国,调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西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 18世纪就提出了建立“调和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调和社会建设,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宏伟实践。 (一)追求调和是中华民族的优异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诉求 为什么要把调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呢?因为调和是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一种本质体现,追求调和是中华民族的优异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1.调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 调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调和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承认事物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协调发展的状态。 调和作为世界的一种本质,构成事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这在东西方哲学思想史上都有深刻论述。在古希腊,出名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调和”。 同时,他还提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体现的都是数及其关系的调和。 2.追求调和是中华民族的优异传统 “调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个人修为、国家治理、社会建构等各个层面。 在个人层面,调和是一种严重的修养目标。孔子说:“君子和而例外,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若要有君子之修,必须善于兼听各种例外的声音,协调

各种例外的关系。道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与我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物我相通,调和如一。 在治国理政方面,调和也是一种价值追求。《论语》曾言,为政之道,在于“近者悦,远者来。”《周礼》中有“建邦治国”的“六典”之说,其中“三曰礼典”,就是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左传》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3.构建调和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宏伟恢复的历史征程上。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矛盾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调和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调和因素。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调和社会”的概念。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若干巨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调和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把“必须坚持促进社会调和”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二)调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人类世界的发展方向 调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严重组成部分,其详尽内涵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把握:首先,就大凡事物而言,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其次,就社会形态的特征而言,调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再次,就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而言,调和世界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1.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和谐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和谐篇 和谐与和谐社会 “和”字的左边是“禾”,它可以单独成字,意思是农田里的苗;右边是个“口”字,即人人都有饭吃。“谐”字的左边是“言”(讠)旁,右边是个“皆”字,表达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说话。于是人们说:和谐=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 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辞海》上则把和谐与协调并称。这就是说,和谐的含义应该是指配合(或搭配)得适当、匀称、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 概括地说,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我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的特点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我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本质,发展的基础 和谐,是客观存在的本质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

[和谐]核心价值观和谐

[和谐]核心价值观和谐 随着党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 一词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文字, 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 美在和谐中, 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 “和谐” 也就自然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一、和谐教育和谐课堂是“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氛围, 即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感知、富有人情化的课堂环境, 从而达到师生之间沟通无碍、轻松活泼的和谐的互动交流场景。和谐课堂下既能充分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又能达到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追求和谐的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情绪是高涨的, 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 它适应于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 使课堂中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 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 1.和谐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一改以往教师的“喧宾夺主” , 教师承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条件“成熟” 的情况下, 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掌控,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拥有了主人翁意识之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才会敢说、敢做, 爱说、爱做, 学习起来才会更带劲, 更有效。 2.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尽显个性风采。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 , 对于课堂中的新知识, 甚至是课堂中的各个因素,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观点, 同学间、师生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彼此交流作为个体独有的见解, 展示了自我, 发展了群体。 3.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吸收均衡的“营养”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是深藏作家真情的文本, 和谐的阅读教学, 除了吃“白米饭” ―― 掌握语言文字之外, 更需要让他们在“菜肴” ―― 情理中吸收营论文格式养, 达到语文课程“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真正的统一。 三、追求和谐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和谐之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和谐之美 和谐是什么呢?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曾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早在先秦时代,圣贤就掷地有声提出了“和”的畅想。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论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戴圣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阐释,这一切都没有脱离中华“和文化”,后世的每一次革新、每一次变法,无不是向着和谐社会迈进。 不过,同学们,你可曾想过,这个“高大上”的追求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社会的和谐来源于每个角落的和谐,而三帆的和谐中,有你有我。 请大家想想,当我们迎着朝阳踏进校门,看到左手边小花园绿意油油,微风中嫩绿的枝条随风舞动时,你是否感受到那份“和谐”?当我们走进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听到教室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时,你是否体会到了那份“和谐”?体育节中,运动会上,当我们看到同学们为了自己班级荣誉而努力拼搏,在场下对手们却又有说有笑时,你是否觉得,自己就在“和谐”中?在和谐的校园中,我们才能健康成长。但是校园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和谐校园首先要有清新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把我 们的校园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爱护校园的一花一草, 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并随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管理她。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欣赏:“随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 洁的是自己的心灵。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 自己的灵魂。”因为这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举手之劳,而随手的举动中体现的是我们对校园的热爱,能奉献一 份爱,收获的一定是满满的幸福,这份幸福感必会让我 们的心灵得以涤荡,灵魂得以净化。 和谐校园更应该有高雅的人文氛围。营建高雅氛围,离不开儒家所推崇的那个“礼”字,老师们为我们传道 授业解惑,我们应该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当我们把“尊师重道”的旗帜举起,和谐校园中便会盛 开一朵灿烂的鲜花。同学们同窗三载,我们应该珍惜这 份情谊,生活中学习上互帮互助。当然,磕磕碰碰难免,若我们能以一颗宽容之心化解所有的矛盾,和谐校园中 就能长出一片娇嫩的绿叶。当我们投下一颗颗和谐的种子,我们的校园必会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和谐校园最不可或缺的是积极健康的文化气息。学 校是培养人才的神圣之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学子都应 该树立远大志向,投入知识的海洋,尽情汲取文化的营养。我们背诵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这样说:

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企业核心价值观:严格、高效、正义、和谐 严格就是科学严谨、从严治企。旨在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培育求真务实的国电作风。 高效就是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旨在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正义就是公平公道、正直正气。旨在企业和员工诚实守信、公道处事、公平待人,确保公正合理,恪守道德规范。 和谐就是融洽适中、和合协调。旨在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企业精神:永无止境、创造一流 永无止境就是争创一流、追求卓越,永不满足、永不停步,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 创造一流就是努力造就一流的队伍,实现一流的管理,创造一流的业绩,树立一流的形象,建设一流的综合性电力集团。 企业愿景:共筑家园舞台梦,打造效益国电、绿色国电、创新国电、廉洁国电、幸福国电 共筑家园舞台梦就是国电是员工追求幸福的生活乐园,也是员工追求价值归属的精神家园;国电是科学发展、创造一流的创业平台,也是员工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舞台;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是国电和全体员工的共同梦想。国电以人为本,员工以企为家,共建员工、企业、社会和谐共进的美好生活。

打造效益国电、绿色国电、创新国电、廉洁国电、幸福国电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带头实施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推进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激发转型升级的动力活力;坚持廉洁从业、干净做事,坚持依法经营、规范运作、强化监督,确保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平安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共同建设和谐繁荣的新家园。 职业道德观:诚信尽责、忠诚敬业 诚信尽责就是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敢于担当,恪尽职守。 忠诚敬业就是要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廉洁从业;对集团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奋发有为,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战略目标: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 就是形成以发电业务为核心、以煤炭业务为支撑,以科技环保、金融、物流为保障的“主业突出、适度多元、结构优化、战略协同”的产业格局。实现一流的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一流的产业布局和资产结构,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一流的企业文化和公众形象,行业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员工收入和幸福指数持续增长。 中心任务:做强主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优化资产、防范风险,加强党建、创建和谐 做强主业、转型升级就是遵循发展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发电主业,围绕发电主业发展相关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

专题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篇之和谐

专题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篇之和谐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有初步的认识。充分认识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重要内容,要求以及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 【教学重点】 1、和谐是人与自然地相伴相生。 2、和谐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和谐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观视频,话和谐 中心词解读:和谐是人与自然地相伴相生, 和谐是人的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和谐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和谐社会是一种稳定、有序、和顺、融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1、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相伴相生 视频资料:雾霾的形成 专家点评: 人类在提高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对自然地破坏也达到了严重程度。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我们遭到了自然地惩罚。 我们应该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善待万物,就像 善待我们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的家园。 2、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故事精选:众人合力抬公交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闻、郑诚,实习生吴智恒摄影报道: 2月17日13时许,在佛山市季华五路和普澜二路交界路口,湖北襄樊外来工赵有安被右转的公交车撞倒,两脚被轧在车轮下。经鉴定,他右脚骨折,左脚更需要植皮治疗。 17日13时30分,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事故现场已被清理,赵有安已被送往佛山市

第一人民医院。 目击者称,当时,赵有安正准备过马路,忽然,一辆123路公交车从季华五路右转,只听见“啊”的一声,他侧趴在地上,双脚已被轧在车轮底下。 围观的人想上去帮忙,但无能为力。“这么多人在,大家抬车吧。”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现场交警、医护人员、公交司机、摩的司机,还有几名穿着西装的白领一下子都走了出来,十余人沿着公交车右前方一侧排开,一起出力抬车。“一、二、三!”持续几次之后,众人发现庞大的公交车纹丝不动。“不行!不行!赶快再想办法!”众人催促交警赶快通知消防部门。 半小时后,消防车赶到,消防队员先用千斤顶将车头抬起,将伤者救出,再用吊车将车头吊到一旁。 专家点评: 市民伸手抬车的行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展现出了社会大家庭和谐的一面。 社会需要和谐,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才会让人与人之间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 3、和谐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看视频资料: 中国是一只和平的狮子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报道,习近平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4、和谐社会需要你我共建 视频资料: 传递正能量,共建和谐社会 专家点评: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也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我们热情对待生活、真诚地对待他人、积极地投入社会。需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需要我们每个人齐心协力、持之以恒。 结束语: 笔墨和谐,能绘出壮丽多娇的美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研一学生,我的名字叫任杰。当我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后,心潮澎湃,我觉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足以概括我们党和国家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今天也很荣幸站在这里演讲这个话题。今天我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和谐。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和谐。从字面上看,和谐就是和平,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宽容,没有矛盾,每个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古代的很多思想家就构造出无数的和谐社会。孔老夫子设想的大同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种和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对和谐的向往。地藏王菩萨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是对和谐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带领全国同胞们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更是为了天下大定,百姓和谐。而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也不乏和谐的思想。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是为了超度地狱亡魂,是为了三界和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是为了兴复汉室,天下和谐。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劫富济贫,铲奸除恶也是为了和谐。和谐可以分为三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宽容,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当街上有人跌倒的时候我们扶一把,当有人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捐助一把。人们凭着良心做事,不坑蒙拐骗,不利用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在,不轻信谣言,要相信党,相信政府。遇到问题不采取极端行为,遵纪守法,时时刻刻为了集体的利益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不给环境增加太多的负担,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在和谐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但是就目前来说,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的地方。比如我们所了解到的社会上有些人不务正业,利用善良之人的善心,骗取钱财,直接导致所谓爱心病的蔓延。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还有些人,没有自己的判断力,轻信网上的一些不实的论断,不经实地考察而乱发言论,扰乱人心,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社会正能量的发展。还有些工厂和企业,不服从法令政策,单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所谓的效率,向大自然排放了很多有害物质。乱砍伐树木,导致现在的环境越来越恶化,近两年,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受到雾霾的严重影响,这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些都是我们社会存在的不良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已经跻身为世界强国。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必将实现,但在此同时我们必须努力消除这些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在这个时候,党中央把和谐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非常必要,非常和适宜的,是高瞻远瞩的决策。作为一名当代研究生,我们必须响应党的号召。从自身实践,与人和谐相处,做事客观不偏激,积极保护环境,并带动我们周围的同胞。只要我们全中国人民一起努力,不和谐因素终将消灭,和谐社会终将实现,中国梦也不再是梦。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和谐

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谐与和谐社会 “和”字的左边是“禾”,它可以单独成字,意思是农田里的苗;右边是个“口”字,即人人都有饭吃。“谐”字的左边是“言”(讠)旁,右边是个“皆”字,表达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说话。于是人们说:和谐=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 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辞海》上则把和谐与协调并称。这就是说,和谐的含义应该是指配合(或搭配)得适当、匀称、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 概括地说,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我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的特点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我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本质,发展的基础 □和谐,是客观存在的本质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 一条河流,有无数人赞叹它。它美好,因为它和谐,它的流动符合拉普拉斯方程,不会缺一块少一块。这个方程是对流动的液体那种互相补充、和谐互动的描述。高山大地很美,因为它们原本也是流动的岩浆所凝结,也符合拉普拉斯方程。 2+3=5,5+3=8,数字不同,有一个加法法则贯穿其中,这个法则是相同的,客观、实际、合乎逻辑、完美,也是和谐的。 有形象的是现象,本质没有形象。科学家发现了很多规律,这些规律无形象,不可见,但它确实存在,隐于有形之中,无处不在。它们有能量,互相关联,也是客观的存在。由于它们的存在,世界才是和谐的。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符合规律即是和谐,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智慧的人善于发现规律,并且善于运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 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他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的变化。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的第四个价值目标,是和谐。 (一)和谐文化 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这几乎可以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是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是万事万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条、智慧要求。所以,和谐的信念在国学中具有深远根基。 儒家经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把“和”看做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源。如果达到适中的、和谐的状态,天地万物就能各自恰如其分、生发有序。 道家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发散来看,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面,世界规律就包含着万物的必然对立。而能够将这些对立面统一调和起来,就是至高的和谐境界。 而佛家对和谐的强调更是随处可见,甚至直接提出了“六和敬”的思想,要求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而很多人也认为,“和尚”这个词,就喻示着“以和为尚”的精神。 儒释道三家思想连同其他各家理论对和谐的追求,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所以,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建筑代表里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进行博弈对决的中国围棋都在寻求中和平衡之道,而追逐营利致胜的中国商业也信奉着和气生财。 可以说,和谐,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是一种全面胜利的智慧。 (二)身心和谐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想达到守中致和的理想境界,首先,要修炼身心和谐,也就是人与自我的和谐。 修身为本,这是传统文化中一再强调的重点,《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都是要把修身作为人生根本,其他的为事只是末节,如果这个人生根本没修好,想要把末梢的事情做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本末倒置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进阶路程是一种修己达人的顺序,先修养自身、再治理家园、再服务社会、再报效祖国,是一个人的辐射力由近及远的过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都有本末之分、有从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解读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解读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计24字,分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学校核心价值观,即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为了社会而深植于学校教职员工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是所有成员对学校一切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判断的价值标准,它是一所学校教育哲学的根本,也是凝聚学校全体成员的根本。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自己的一点肤浅认识,我以为学校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均衡、民主、法治、生活,是教育层面的价值目标; 崇和、尚美、守正、创新,是学校层面的价值取向; 责任、包容、专业、超越,是教师个人层面的导向功能。 (一)均衡、民主、法治、生活,是教育层面的价值目标 “均衡”是前提 均衡就是要使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共同发展。当今教育,区域发展极不协调、城乡差异明显,为了解决社会矛盾,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教育均衡,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

好每一个学生。 “民主”是核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学生进入学校都应是平等的,也应接受平等的教育,不同的是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的施教,即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法治”是保障 依法治教,即我们的教育应当遵守或不违背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要坚持依法治教,严格履行义务,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为素质教育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只有依法治教,才能全面兴教。 “生活”是目的 无论是杜威先生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们都可以看到“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今天的教育,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 (二)崇和、尚美、守正、创新,是学校层面的价值取向 “崇和”是氛围 人际关系和谐、课堂师生和睦、教师懂得包容、善于赏识学生,万事以和为贵,家和方能万事兴。 “尚美”是追求 美可以清澈人的眼睛、净化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默化人的精神。让学生发现美、崇尚美、表现美、创造美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任务。

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快速发展,相应的体质机制、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极大挑战。本文将针对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社会层面来展开讨论,探索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乃至社会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一词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下的和谐的含义,来历及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体现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路设计: 一、教学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青年学生能够为建构和谐社会做出哪些贡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加深,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讲授新课:(板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问题情境1: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牢记于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媒体展示:1、含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多媒体展示:

和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和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摘要: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为推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传统文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谐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创建和谐社会需要赋予传统的和谐观以新的时代内容。 关键词:和谐中华民族价值观 中华民族具有七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民族。在她的发展历程中,辉煌与磨难交织,智慧与偏执共存。中华文明之所以饱经沧桑而不灭,原因之一是她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价值观念,将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强大的共同体。由于中华民族具有包容万物的博大胸襟,这些价值观念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养料,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历久而弥新。 一、核心价值观念 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由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多种价值观念所构成,体系内部的价值观念在价值取向和精神上是是基本一致的,他们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然而,各个价值观念在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体系的边缘,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体系的核心;有些价值观念的的变化对价值体系造成微小的震动,而有些价值观念的变化会导致

价值体系的存亡。其中,处于价值体系核心位置的价值观念,我们称之为核心价值观念,它们决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为体系内的其他价值观念提供合理依据。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价值观念是不是核心价值观念呢?焦国成先生认为“一种传统观念能不能够成为核心传统观念,要看能否满足这样几个条件:其一,经过了长时间甚至是数千年的锤炼,已成为一种自治的和圆融的观念体系,且在中华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二,被前人所普遍认同和实践,亦在相当程度上为今人认同和实践;其三,在以往的历史上曾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四,在当今仍有一定合理性,具有可开发挖掘和批判性改造的价值。”[1] 依照这四条标准来衡量传统价值观念,就可以看到,“和”或“和谐”的思想贯通古今,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甚至融入到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之中。“和谐”思想无疑可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先秦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和”的价值观念。西周末年,史伯较早注意到了“和”与“同”的区别:“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尽矣。……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史伯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和谐之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和谐之美 Speech 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document of harmoniou s beauty 编订:JinTai College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和谐之美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 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 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本文 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曾是中华 民族的千年梦想。早在先秦时代,圣贤就掷地有声提出了“和”的畅想。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论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戴圣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阐释,这一切都没有脱离中华“和文化”,后世的每一次革新、每一次变法,无不是向着和谐社会迈进。 不过,同学们,你可曾想过,这个“高大上”的追求与 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社会的和谐来源于每个角落的和谐,而三帆的和谐中,有你有我。

请大家想想,当我们迎着朝阳踏进校门,看到左手边小 花园绿意油油,微风中嫩绿的枝条随风舞动时,你是否感受到那份“和谐”?当我们走进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听到教室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时,你是否体会到了那份“和谐”?体育节中,运动会上,当我们看到同学们为了自己班级荣誉而努力拼搏,在场下对手们却又有说有笑时,你是否觉得,自己就在“和谐”中?在和谐的校园中,我们才能健康成长。但是校园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和谐校园首先要有清新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把我们的 校园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爱护校园的一花一草,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并随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管理她。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欣赏:“随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心灵。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因为这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举手之劳,而随手的举动中体现的是我们对校园的热爱,能奉献一份爱,收获的一定是满满的幸福,这份幸福感必会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涤荡,灵魂得以净化。 和谐校园更应该有高雅的人文氛围。营建高雅氛围,离 不开儒家所推崇的那个“礼”字,老师们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应该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当我们把“尊师重道”的旗帜举起,和谐校园中便会盛开一朵灿烂的鲜花。同

一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备课和谐

4、和谐 教学内容:课本13——1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宣传社会正能量。号召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让学生懂得和谐社会即应该是家庭幸福、家人和睦,尊老爱幼,人与人和谐相处。和谐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体会和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和谐社会即应该是家庭幸福、家人和睦,尊老爱幼,人与人和谐相处。和谐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 教学难点: 体会和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搜集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我说你说 观察课本第13页的图片:号召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1、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2、集体交流。 3、汇报。 4、教师讲解: 小朋友们,和谐社会应该家庭幸福、家人和睦,尊老爱幼,人与人和谐相处。其实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找一找。 和谐不仅在社会、家庭和自然界中,在我们的校园也能看到处处有和谐,让我们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吧。 出示课本第14页图片,学生小组找一找。感受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世间的和谐相处。 三、行知乐园; 1、美好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使社会安定,人民更加富足,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形成全国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