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直角弯与全等三角形(佳德 易建洪)

等腰直角弯与全等三角形(佳德  易建洪)
等腰直角弯与全等三角形(佳德  易建洪)

等腰直角弯与全等三角形

泸州市七中佳德学校 易建洪

【概念解读:】

等腰直角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去掉斜边的部分,叫等腰直角弯。

(弯头双垂线)

(共点双弯)

“V”型

“K”型等腰直角弯

等腰直角

弯头双垂线:有直线经过等腰直角弯的直角顶点时,经过两弯头顶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称为弯头双垂线,弯头双垂线与等腰直角弯中的两条线段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由直线与等腰直角弯的位置关系分为“K ”型与“V ”型。

共点双弯:有时在等腰直角弯的直角顶点处造出共顶点的另一个等腰直角弯,称为共点双弯。共点双弯中的两组等边分别组成的三角形全等。

等腰直角弯往往隐含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中,有时也通过核心全等三角形识别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

【核心全等三角形:】

1.如图,△ABC 中,∠ACB =90o ,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

⑴ 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⑴的位置时,求证:△ACD ≌△CBE ; ⑵ 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⑵的位置时,求证: △ACD ≌△CBE .

(图1)

N

M

E

D

C

B

A

(图2)M

D

C E

N

B

A

解析:在图1与图2中,∠ACD 与∠BCE 互余,∠ACD 与∠DAC 互余,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BCE =∠DAC ,又∠ADC =∠CEB =90°,AC =BC ,由角角边判定△ADC ≌△CE B . 证明:(1)∵点D 、C 、E 在同一直线上,且∠ACB =90o

∴∠ACD +∠BCE =180°-∠ACB =180°-90°=90° ∵AD ⊥MN ,BE ⊥MN ∴∠ADC =∠CEB =90°

在Rt △ADC 中,∠ACD +∠DAC =90°,且∠ACD +∠BCE =90° ∴∠DAC =∠BCE ,又∠ADC =∠CEB ,AC =BC ∴△ACD ≌△CBE (AAS )

(2)∵∠ACB =90o

,∴∠ACD +∠BCE =90°

∵AD ⊥MN ,BE ⊥MN ,∴∠ADC =∠CEB =90°

在Rt △ADC 中,∠ACD +∠DAC =90°,且∠ACD +∠BCE =90° ∴∠DAC =∠BCE ,又∠ADC =∠CEB ,AC =BC ∴△ACD ≌△CBE (AAS )

2. 如图,△ABC 与△DE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DCE =90°,AC =BC ,DC =E C .

求证:△ACD ≌△CE B .

解析:由∠ACB =∠DCE =90°知,∠ACD =∠BCE ,且AC =BC ,DC =EC ,由边角边公理即可判定△ACD ≌△CE B . 证明:∵∠ACB =∠DCE =90°

∴∠ACB -∠DCB =∠DCE -∠DCB 即:∠ACD =∠BCE ,又AB =BC ,DC =EC ∴△ACD ≌△CEB (SAS )

在图1、图2和图3中的全等三角形就是等腰直角弯中的核心全等三角形。

(图3)

A

B

C

D

E

【等腰直角弯的运用:】 一、弯头双垂线

出现等腰直角弯的图形中,往往需要作弯头双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例题1. 如图4,在△ABC 中,∠ACB =90°,AC =BC ,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则B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解析:因为∠ACB =90°,AC =BC ,符合等腰直角弯的条件,因此过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 、E ,如图5,则△ADC ≌△CEB ,由点C (-2,0),A (-6,3),知AD =CE =3,BE =DC =D 0-C 0=6-2=4,OE =CE -CO =3-2=1,又点B 在第一象限,所以点B 的坐标为(1,4).

答案:(1,4).

例题2. 如图6,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

,BC =3,将腰CD 以D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o至ED ,连接AE ,则△ADE 的面积为

___________.

(图6)

(图7)

B

解析:因为∠EDC =90°,腰CD 与ED 旋转重合,DC =DE ,符合等腰直角弯的条件,

因此过点C 、E 分别作直线AD 的垂线段,如图7,则△DCF ≌△EDG ,∴EG =DF =AF -AD =BC -AD =3-2=1,∴S △ADE =2

1AD EG =

2

1×2×1=1.

答案:1.

例题3.如图8,正方形A 1B 1P 1P 2的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y =

x

2(x >0)的图象上,

顶点A 1、B 1分别在x 轴、y 轴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P 2P 3A 2B 2,顶点P 3反比例函数y =

x

2(x >0)的图象上,顶点A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点P 3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正方形A 1B 1P 1P 2中,有等腰直角弯P 1B 1A 1和B 1A 1 P 2,因此过P 1作P 1C ⊥y 轴于点C ,过P 2作P 2D ⊥x 轴于点D ,过P 3作P 3E ⊥于x 轴于点E ,过P 3作P 3F ⊥P 2D 于点F .如图9,则有△P 1B 1C ≌△B 1A 1O ≌△A 1P 2D ,△P 3P 2F ≌△P 3A 2E .因为P 1在双曲线上,所以设点P 1的坐标为(a ,a 2),即CP 1=a ,OC =a

2,所以OB 1=P 1C =A 1D =a ,OA 1=B 1C =P 2D

a

2-a ,故OD =a +

a

2-a =

a

2,所以点P 2的坐标为(

a

2,

a

2-a ),将点P 2的坐标代入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a

2-a )×

a

2=2,化简得:a 2=1,所以a 1=-1(舍),a 2=1,

所以点P 2的坐标为(2,1),设点P 3的坐标为(b ,b

2),因为P 3E =P 3F =DE =

b

2,OE =

OD +DE =2+

b

2,所以2+

b

2=b ,解得:b 1=1-3(舍),b 2=1+3,所以

b

2=

133

12-=

+

,所以点P 3的坐标为(

3+1,

3-1).

答案:(3+1,3-1). 二、共点双弯

有等腰直角弯的图形中,直角顶点没有直线或者用弯头双垂线不能求解时,可以考虑

制造共点双弯,再借助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例4.如图10,点P 在双曲线y =

x

6上,以P 为圆心的⊙P 与两坐标轴都相切,E 为y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PF ⊥PE 交x 轴于点F ,则OF -OE 的值是 .

解析:设⊙P 与x 和y 轴分别相切于点A 和点B ,连结P A 、PB .则P A ⊥x 轴,PB ⊥y 轴. 与等腰直角弯EPF 形成共点双弯,并设⊙P 的半径为R .∴∠P AF =∠PBE =∠APB =90°,∵PF ⊥PE ∴∠FP A = ∠EPB = 90°-∠APE ,又∵P A =PB ,∴△P AF ≌△PBE ,∴ AF = BE ,∴OF -OE =(OA +AF )-(BE -OB )=2R . ∵点P 的坐标为(R ,R ),点P 在双曲线y =x

6上,∴ R =

R

6解得 :R =6,∴OF -OE =2R =26.

答案:26.

例5.将一把三角尺放在正方形ABCD 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P 在对角线AC 上滑动,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B .

(图12)

Q

P

D

C

B

A

(图13)

A B

C Q

D

P

(1)如图12所示,当另一条直角边与边CD 交于点Q 时,线段PB 与PQ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13所示,若另一条直角边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Q 时,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解析:在(1)问和(2)问中,图形出现等腰直角弯中的直角∠BPQ =90°,要求证PB

=PQ ,运用弯头双垂线不易证明核心三角形全等。因此考虑画共点双弯,过点P 作BC 、D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易得正方形PECF ,由∠BPQ =∠EPF =90°得,∠BPE =∠FPQ ,且∠PEB =∠PFQ =90°,PE =PF ,△PEB ≌△PFQ ,因此PB =PQ . 解:(1)PE =PF ,理由如下:如图14,

过点P 分别作BC 、DC 的垂线,垂足为点E 、F .

A

(图11)

B

(图10)

在正方形ABCD 中

∠ACD =∠ACB =45°,∠BCD =∠PEC =∠PFC =90° ∴四边形PECF 是矩形,

∴∠PCE =∠CPE =45°,∴PE =EC , ∴矩形PECF 是正方形, ∴PE =PF ,∠EPF =∠BPQ =90° ∴∠EPF -∠EPQ =∠BPQ -∠EPQ , 即:∠FPQ =∠EPB

又∠PEB =∠PFQ =90°,PE =PF , ∴△PFQ ≌△PEB ,∴PB =PQ (2)PE =PF ,理由如下:如图15,

过点P 分别作BC 、DC 的垂线,垂足为点E 、F . 理由同(1)得 ∴△PFQ ≌△PEB ,∴PB =PQ

三、综合运用

例6. (2016·曲靖)如图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2ax +c 交x 轴于,t an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H 是线段AC 上任意一点,过H 作直线HN ⊥x 轴于点N ,交抛物线于点P ,求线段PH 的最大值;

(3)点M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连接CM ,以CM 为边作正方形CMEF ,是否存在点M 使点E 恰好落在对称轴上?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正方形。(1)根据点C (0,3)和tan ∠OAC =

4

3可得

到点A 坐标为(-4,0),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

(图16)

A

B

C

D P

Q

E

F (图14)

P

D

Q

C B

A E F (图15)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设出点N (n ,0)的坐标,进一步表示出点H ,点P 的坐标,由此得出PH 的长度关于n 的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后,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大值;

(3)由点E 、M 、C 是正方形的三顶点,构成等腰直角弯,抛物线对称轴与y 轴平行,因此过点M 作MK ⊥y 轴,垂足为点K ,交对称轴G ,易证核心三角形△MCK ≌△EMG ,得到CK =MG ,再设出点M 坐标(m ,-34

383

2

+-

m m ),进一步表示出点G ,K 的坐标及

CK ,MG 的长度,根据CK =MG 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m 的值,得到点M 的坐标。

解:(1)根据题意可知C (0,3),∴OC =3,在Rt △OAC 中,tan ∠OAC =

=OA

OC 4

3,

∴OA =4,所以A (-4,0)。将A (-4,0)和C (0,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

??

?==+-30816c c a a ,解得??

???

=-

=3

83c 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34

38

32

+-

x x

.

(2)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4,0)和C (0,3)代入可得:

??

?==+-304b b k , 解得??

???

==

3

43b k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

4

3x +3.

设点N (n ,0)(-4<n <0),∵点H 在直线AC 上,则点H (n , 4

3n +3),

∵点P 在抛物线上,则点P (n , 34

38

32

+-

-n n ),则线段PH 表示为:

PH =y P -y H =34

3832

+-

-

n n

-( 4

3n +3)= 23)

2(832

+

--

n , ∵抛物线开口向下,所以有最大值,当n =2时,y 有最大值为2

3,

∴线段PH 的最大值为

2

3.

(3)如图17所示,过点M 作MK ⊥y 轴,垂足为点K ,交对称轴于点G . ∵四边形CMEF 是正方形,EM =MC ,∠EMC =90° 且∠MKC =∠EGM =90°,∠MEG +∠EMG =90°,

∴∠CMK +∠EMG =90°,∴∠CMK =∠MEG . 在△MCK 和△EMG 中,

??

?

??=∠=∠∠=∠EM MC MGE

CKM

MEG CMK ,

∴△MCK ≌△EMG (AAS ),∴CK =MG . 设M (m , 34

3832

+-

-

m m

),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 则点G (-1,34

3832

+-

-

m m

),K (0,3438

32

+--

m m

),

则CK ,MG 的长度可表示为:|CK |=|y K -y C |=|34

38

32

+-

-m m

-3|=

|m m

4

3832

-

-

|=|

m m

4

38

32

+

|,

MG =|x M -x G |=|m -(-1)|=|m +1|,由CK =MG 可得,|m +1|=|m m

4

38

3

2

+

|,

m m

4

38

32

+

=±(m +1),解得:m 1=-4,m 2=-

3

2,m 3=3

4-

,m 4=2,

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y 1=0,y 2=310,y 3=

3

10,y 4=0,

∴点M 的坐标为(-4,0),(-3

2,3

10),(3

4-,

3

10)或(2,0).

【对应练习:】

1.如图,AE ⊥AB 且AE =AB ,BC ⊥CD 且BC =CD ,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是( ) A .50 B .62 C .65 D .68

2. 如图,直线l 1∥l 2∥l 3∥l 4,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若正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AB 与l 2交于点E ,则△AED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之比为 .

(图17)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点坐标为(-3,1),以点O 为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双曲线y 1=

x

k 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B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k 2x +b ,当y 1>y 2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x <1

B .0<x <1或x <-5

C .-6<x <1

D .0<x <1或x <-6

4.如图1,OA =2,OB =4,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 (1) 求C 点的坐标;

(2) 如图2,P 为y 轴负半轴上一个动点,当P 点向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以P 为顶点,PA 为

腰作等腰Rt ?APD ,过D 作DE ⊥x 轴于E 点,求OP -DE 的值;

(3) 如图3,已知点F 坐标为(-2,-2),当G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沿负方向运动时,作Rt ?FGH ,

始终保持∠GFH =90°,FG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G (0,m ),FH 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H (n ,0),当G 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沿负方向运动时,以下两个结论:(1)m -n 为定值;(2)m +n 为定值,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1与x 轴交于A 点,与y 轴交于B 点,抛物线y =ax 2-6ax +c 经过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C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连接AC ,将线段A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当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时,求点D 的坐标;

附:对应练习答案

1.解析:由核心三角形全等知:△EF A ≌△AGB ,△BCG ≌△CDH ,∴F A =BG =3,AG =EF =6,GC =DH =4,CH =BG =3,∴FH =3+6+4+3=16,∴S 梯形

EFHD =

2

1(4

+6)×16=80. ∴S = S 梯形

EFHD -2S △EF A -2S △DCH =80-2×

2

1×6×3-2×2

1×3×4

=50. 答案:A.

2. 解析:设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方法1:如图1,将等腰直角弯ADC 看作是“V ”型,过点A 、C 作直线l 2的垂线,垂足为点F 、G ,由核心三角形全等知:△AFD ≌△DGC ,∴AF =DG =1,FD =CG =2,得AD =5,由△ADF ∽△DEA ,对应边成比例

得AE =2

5,得S △AED =

4

5,S

正方形

ABCD =5,∴S △AED :S

正方形

ABCD =1:4. 方法2:

如图2,将等腰直角弯ADC 看作是“K ”型,过点D 作直线l 1和l 4的垂线,垂足为点F 、G ,也可得S △AED :S 正方形ABCD =1:4.

方法3:连结图3中的点EF ,证△ADE ≌△FED ≌△EFB ≌△CBF ,∴S △AED :S 正方形ABCD =1:4.

(1)

l l l l

(2)

l l l l F

(3)

l 1l 2l 3l 4

A

B

C

D E

答案:1:4.

3.解析:由△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D ,∵点A (-3,1)由核心三角形全等知:AC =OD =1,CO =BD =3,点B 在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1,3),由待定系数法得直线AB 的解析式y 2=2

521+

x 和双曲线的解析

式y 1=

x

3,令y 1=y 2,则

x

3=

2

52

1+

x ,解之得:x 1=-6,x 2=1,∴当y 1>y 2时,x 的取值

范围是0<x <1或x <-6.

答案:D

4.解:(1)如图1,过C 作CM ⊥x 轴于M 点,

∵∠MAC +∠OAB =90°,∠OAB +∠OBA =90°, 则∠MAC =∠OBA ,在△MAC 和△OBA 中 ∠CMA =∠AOB =90°∠MAC =∠OBAAC =AB

∴△MAC ≌△OBA (AAS ),∴CM =OA =2,MA =OB =4, ∴OM =OA +AM =2+4=6,∴点C 的坐标为(-6,-2). (2)如图2,过D 作DQ ⊥OP 于Q 点,则DE =OQ ∴OP -DE =OP -OQ =PQ ,∵∠APO +∠QPD =90°, ∠APO +∠OAP =90°,∴∠QPD =∠OAP , 在△AOP 和△PQD 中,

∠AOP =∠PQD =90°∠OAP =∠QPDAP =PD , ∴△AOP ≌△PQD (AAS ). ∴PQ =OA =2.即OP -DE =2.

(3)第②个结论成立,m +n =-4,理由如下:

过点F 作FD ⊥x 轴于点D ,过点F 作FE ⊥y 轴于点E .

则FE =FD =2,∵∠EFG +∠HFE =90°,∠HFE +∠DFH =90°, ∴∠EFG =∠DFH ,在△EFG 和△DFH 中,

0). AAS),

全等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证明题专训

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已知:如图,AD =AE ,AB =AC ,∠DAE =∠BAC .,求证:BD =CE . 2、已知:如图,△ABC 中,AD ⊥BC 于D ,E 是AD 上一点, BE 的延长线交AC 于F ,若BD=AD ,DE=DC 。求证:BF ⊥AC 。 4、如图:AE=BD ,AB=DE ,求证:∠A=∠D 5、在△ABC 中,∠ACB=90°,AC=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试问DE ,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6、已知: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以AC 和BC 为边在AB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 △ACM 和△BCN ,连结AN 、BM ,分别交CM 、CN 于点P 、Q .求证:CP=CQ . 7、已知:如图,AB//DE ,AE//BD ,AF=DC ,EF=BC 。求证:∠C=∠F 。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9、如图,△ABC 中,AB=AC,BC=BD,AD=DE=EB ,求∠A 的度数。 10、如图,在Rt △ABC 中,在斜边AB 上截取AE=AC ,BD=BC ,求∠DCE 的度数。 11、在△ABC 中,∠A =90°,AB=AC ,D 为BC 的中点. (1)如图1,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BE=AF ,求证:△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2,若E ,F 分别是AB ,CA 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 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12、如图,△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D 点的直线GF 交AC 于F ,交AC 的平行线BG 于G 点,DE⊥DF,交AB 于点E ,连结EG 、EF.(1)求证:BG =CF. (2)请你判断BE+CF 与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3、如图,已知∠BAC=90o,AD ⊥BC, ∠1=∠2,EF ⊥BC, FM ⊥AC,求证:FM=FD 。 图1 图2 F E D C B A G C B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 1.(2016?常德)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AB⊥AD,连接AC,过点A作AE⊥AC,且使AE=AC,连接BE,过A作AH⊥CD于H交BE于F. (1)如图1,当E在CD的延长线上时,求证:①△ABC≌△ADE;②BF=EF; (2)如图2,当E不在CD的延长线上时,BF=EF还成立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2.(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 ⊥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4.(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 (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 (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 (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5.(2013春?北京校级期中)探究 问题1 已知:如图1,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AE⊥BC,BF⊥AC,垂足分别为点E,F,AE,BF交于点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______. 拓展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平面直角坐标系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直角坐标 教学课题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直角坐标 教学目标 1、 能证明全等三角形 2、 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会判定等腰(等边)三角形 3、 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 类比(由数轴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数形结合的 思想.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四种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平面内点与坐标的对应. ◆ 诊查检测: 1、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 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2、 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点的坐标为(-2,-3)、(-2,-1)、 (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3,2) C.(2,-3) D.(2,3) 3、判断题:①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② 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③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④ 腰长相等,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⑤ 三角形中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全等.( ) ⑥ 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⑦ 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⑧ 腰长相等,且都有一个40°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⑨ 腰长相等,且都有一个100°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⑩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4、(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5、点A (2,0),B (-3,0),C (0,2),则△ABC 的面积为 . 6、已知: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 求证:AB=AD . D C A B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A B C D E F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表示 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BC EF =?? =??=? , ∴△ABC ≌△DEF (SSS )。 例1. 如图所示,AB =CD ,AC =DB 。求证:△ABC ≌△DCB 。 A B C D 分析:由已知可得AB =CD ,AC =DB ,又因为BC 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以根据SSS 可得出△ABC ≌△DCB 。 证明:在△ABC 和△DCB 中, ∵???AB =CD AC =DB BC =CB , ∴△ABC ≌△DCB (SSS ) 评析:证明格式:①点明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②列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注意写在前面的三角形,条件也放在前面),用大括号括起来;③条件按照“SSS ”顺序排序;④得出结论,并把判断的依据注在后面。

“ASA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B E BC EF C F ∠=∠?? =??∠=∠? , ∴△ABC ≌△DEF (ASA )。 例2. 如图所示,AB ∥CD ,AF ∥DE ,BE =CF ,求证:AB =CD 。 A B E F C D 分析:要证明AB =CD ,由于AB 、CD 分别是△ABF 和△DCE 的边,可尝试证明△ABF ≌△DCE ,由已知易证:∠B =∠C ,∠AFB =∠DEC ,下面只需证明有一边对应相等即可。事实上,由BE =CF 可证得BF =CE ,由ASA 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AB ∥CD , ∴∠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F ∥DE ,∴∠AFC =∠DEB (同上) ∴∠AFB =∠CED (等角的补角相等) 又∵BE =CF ,∴BE -EF =CF -EF ,即BF =CE 在△ABF 和△DCE 中, ()() ()B C BF CE AFB CED ∠=∠?? =??∠=∠? 已证已证已证 ∴△ABF ≌△DCE (ASA ) ∴AB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最新整理)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精选(1)  1.(2016?常德)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AB⊥AD,连接AC,过点A作AE⊥AC,且使AE=AC,连接BE,过A作AH⊥CD于H交BE于F. (1)如图1,当E在CD的延长线上时,求证:①△ABC≌△ADE;②BF=EF; (2)如图2,当E不在CD的延长线上时,BF=EF还成立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2.(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 (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 (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 (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

4.(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 (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 (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 (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 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5.(2013春?北京校级期中)探究 问题1 已知:如图1,三角形ABC中,点D是AB边的中点,AE⊥BC,BF⊥AC,垂足分别为点E,F,AE,BF交于点M,连接DE,DF.若DE=kDF,则k的值为______. 拓展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1、全等三角形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全等判定一: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2)全等判定二: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3)全等判定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4)全等判定四: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专题一、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角、对应周长、对应面积相等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C.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例题2:如图1,折叠长方形ABCD ,使顶点D 与BC 边上的N 点重合,如果AD=7cm ,DM=5cm ,∠DAM=39°,则AN =____cm ,NM =____cm ,NAB ∠=. 【仿练1】如图2,已知ABC ADE ???,AB AD =,BC DE =,那么与BAE ∠相等的角是. 【仿练2】如图 3,ABC ADE ???,则AB= ,∠E= _.若∠BAE=120°,∠BAD=40°,则∠BAC= . 、 图4 E D C B A 图2 图3 M D N B C 图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 相关几何语言考点 ∵AE=CF ∵CM 是△的中线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或 ∵AC=EF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AB=AB ( ) 在△ABC 和△DEF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 例1.如图,AB =AD ,CB =CD .△ABC 与△ADC 全等吗?为什么? 例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 求证△ACD ≌△CBE . B F E C A F E D C B A C M B A B A

全等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专项复习.docx

全等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专项复习 【知识梳理】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边 _________________ ;角_________________ ; 叙述三线合_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等边三介形的性质:边 _______ ;角__________ o 5、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 角___________ ° 6、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边 ___________ o角 ____________ o边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典例解析】 一、三角形全等 例1己知:在梯形ABCD中,AB//CD, E是BC的中点,直线AE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AB=CF. 例2 (2013?铜仁)如图,△ABC和都是等腰三角形,且ZBAC=90°, ZDAE=90°,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BD=CE. 【跟踪练习】 1、(2010年天津市)如图,已知AC = FE , BC = DE ,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要使'ABC竺'FDE, 述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写出证明过程 ? ?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种方法”_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学习要求 1 ?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 “边边边”,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 ?判断 ____ 的 _____ 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 “边边边”(即 ________ )指的是 _____ 3?由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 “边边边”可以得出:当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一定时,这个 三角形的 _____ 也就确定了. 在厶 ______ 和厶 ______ 中, RP RQ(已知), PM _______ , _____ _______ (), 二 _____ 也 ______ ( )? / PRM = _______ ( ______ ) ? 即RM ? 5. 已知:如图 2 — 2, AB = DE , AC = DF , BE = CF. 求证:/ A =Z D . 4. 已 知: 求只要证_ 证明:如图 2 —〔,△ RPQ 中, RM 平分/ PRQ . 要证 RM 平分/ PRQ ,即/ PRM = M 为PQ 的中点(已知),

分析:要证/ A =Z D,只要证_________ 也 ______ 证明:??? BE = CF ( ), 二BC = ____ . 在厶ABC和厶DEF中, AB _______ , BC _______ , AC _______ , 二 _____ 也______ ( ). ???/ A=Z D ( __________ ). 6. 如图2- 3, CE = DE, EA = EB, CA = DB , 求证:△ ABCBAD . 证明:??? CE= DE , EA= EB, ? 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即 _____ = _______ . 在厶ABC和厶BAD中, = ______ (已知), _____ _______ (已知), (已证), _____ ( ), ? △ ABC◎△ BAD ( ).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7. 已知:如图2 —4, AD = BC . AC= BD .试证明:/ CAD = /DBC . &画一画. 已知:如图2 —5,线段a、b、c . 求作:△ ABC,使得BC = a, AC= b, AB = c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五三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的运用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_

专题训练(五) 三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的运用 有三种等腰三角形比较特殊: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含36°角的等腰三角形.下面分类进行训练,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这些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类型一等腰直角三角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性质:(1)两条直角边相等;(2)顶角是90°,底角是45°. 判定:利用定义. 1.如图5-ZT-1,△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且∠BAC=∠DAE=90°,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BD=CE. 图5-ZT-1 2.如图5-ZT-2,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BE⊥AC,垂足为E,∠ABE的平分线交AD于点F.判断△DB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图5-ZT-2 3.如图5-ZT-3,在Rt△ABC中,∠BAC=90°,AC=2AB,D是AC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尺ADE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使三角尺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D重合,连结BE,EC.试猜想线段BE和EC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图5-ZT-3 ?类型二等边三角形 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性质:(1)三边都相等;(2)三个角都是60°.

判定:(1)定义;(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图5-ZT-4 4.如图5-ZT-4,l∥m,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在直线m上,∠1=20°,则∠2的度数为( ) A.60°B.45° C.40°D.30° 5.如图5-ZT-5,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AC,∠EBC=∠E=60°.若BE =6 cm,DE=2 cm,求BC的长. 图5-ZT-5 6.如图5-ZT-6,B是AC上一点,△ABD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C=BE. 图5-ZT-6 7.如图5-ZT-7,△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BC边上任意一点,∠AEF=60°,EF交△ABC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于点F. 求证:AE=EF. 图5-ZT-7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及分类解析

B O D C E 图8 8年级三角形综合题归类 一、 双等边三角形模型 1. (1)如图7,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 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8,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2. 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N 、BM 相交于O. ① 求证:AN=BM ② 求 ∠AOB 的度数。 ③ 若AN 、MC 相交于点P ,BM 、NC 交于点Q ,求证:PQ ∥AB 。 (湘潭·中考题) 同类变式: 如图a ,△ABC 和△CEF 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 ,连接AF 和BE. (1)线段AF 和BE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 中的△CEF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 中的△ABC 绕点C 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图c 3. 如图9,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EB CD 的中点,易证: CD 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C B O D 图7 A E A B C M N O P Q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CD BE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 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AMN 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 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同类变式: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 BAC DAE ∠=∠,且点B A D ,,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 CD M N ,,,分别为BE CD ,的中点. (1)求证:①BE CD =;②AN AM =;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4. 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均为正方形,连接BG 与DE 相交于点H . (1)证明:△ABG ≌△ADE ; (2)试猜想∠BHD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图9 图10 图11 图① 图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典型例题

③ ② 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典型例题 1、如图1,已知∠A=∠D ,∠1=∠2,那么要得到△ABC ≌△DEF ,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 、∠E=∠ B B 、ED=B C C 、AB=EF D 、AF=CD 2、如图2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图(1) 图(2) 3.如果△ABC 和△DEF 全等,△DEF 和△GHI 全等,则△ABC 和△GHI ______全等, 如果△ABC 和△DEF 不全等,△DEF 和△GHI 全等,则△ABC 和△GHI 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4.若△ABE ≌△DCF ,点A 与点D ,点E 与点F 分别是对应顶点,则AB =_____,∠A =______,AE =______ . 5. 如图,已知AB ⊥BD 于B ,ED ⊥BD 于D ,AB =CD ,BC =DE ,则∠ACE =____. D A C F E B D A C O E B 第8题图 第9题图 6. 如图,某人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带去碎片中的第______块。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B.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 C. 形状相同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D.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8.如图,已知△ABC ≌△DEF ,且AB =4,BC =5,AC =6,则DE 的长为( ). 第5题 C B A D E

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知识要点: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__; 2.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_,顶角的_______,三线合一; 3.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2.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一个角等于60°的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_. 2. 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_. 3.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 4. 勾股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除以上的方法还有________.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_______、周长_____、对应高、______、_______相等. 二、例例精析: 例1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例2 如图,在Rt△ABC中,∠C=90 ,AB=10cm,D为AB的中点,则CD=cm.

经典全等三角形判定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 .如图,已知AC和BD相交于0,且B8 D0,A3 CO,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只能证明厶AOB^A COD B.只能证明厶AOD^A COB C.只能证明厶AOB^A COB D.能证明△ AOB^A CO併口△ AOD^A COB 2 .已知△ ABC的六个元素,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 中和△ 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和乙E.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 3.如图,已知MB= ND,/ MBA F Z NDC下列不能判定△ ABMP^ CDN的条件是() A.Z M=Z N B. A吐CD C. AM= CN D. AM// CN 4.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也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5.下列条件不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它所对的锐角对应相等 D.—个锐角和锐角所对的直角边对应相等 6.A ABC中,AB = AC,BD CE是AC AB边上的高,则BE与CD的大小关系为( A. BE>CD B. BE= CD C. BEv CD D.不确定 7.如图,是一个三角形测平架,已知A吐AC,在BC的中点D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调整架身,使点A恰好在重锤线上,AD和BC的关系为___________ . 8 .正方形ABCD中,AC、BD交于O,/EOB 90°,已知AE= 3,CF = 4,则EF 的长为_____ . 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第3题第4题

9、若厶ABC的边a,b满足a2 12a b2 16b 100 0,则第三边c的中线长m的取值范围 为___________ 10. “三月三,放风筝”,如图1—24—4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 DF,EHhFH,不用度量,就知道/ DEHk/ DFH小明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得到的结论,请问小明用的识别方法是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第27课时 全等三角形 ,等腰、等边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共47课时) 第27课时全等三角形,等腰、等边三角形 一.知识要点: (一)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1.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 注意: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二)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 (2)两边和它们的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 (3)两角和它们的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 (4)有两个角和其中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AAS").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2)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 (三)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定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行.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四) 等边三角形边的性质和判定: 1性质: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_,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2判定:①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 ②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③一个角等于60°的___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和3,那么第三条边的长是 . [例2]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 △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A.∠BCA=∠F B.∠B=∠E C.BC∥EF D.∠A=∠EDF [例3]如图,在Rt△ABC中,∠A 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BC的延 长线于F,若∠F=30°,DE=1,则EF的长是() A.3B.2C.3D.1 [例4] 如图,点D 、是等边△ABC外的一点,且DB=DC,∠BDC=120°,将一个三角尺60° 的顶点放在点D上,三角尺的两边DP、DQ分别与射线 AB、CA相较交于E、F 两点。 第3题图 第3题图

新人教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提高压轴题

全等三角形提高压轴题 1. 如图所示,△AB C ≌△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E ,∠ACB=∠AED=105°, ∠CAD=10°,∠B=50°,求∠DEF 的度数。 2. 如图,△AOB 中,∠B=30°,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52°,得到△A ′OB ′,边 A ′ B ′与边OB 交于点 C (A ′不在OB 上),则∠A ′CO 的度数为多少? 3. 如图所示,在△ABC 中,∠A=90°,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 EDC ,则∠C 的度数是多少? 4. 如图所示,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 若∠A ′DC=90°,则∠A= 5. 已知,如图所示,AB=AC ,A D ⊥BC 于D ,且AB+AC+BC=50cm,而AB+BD+AD=40cm ,则AD 是多少? A C A

6. 如图,Rt △ABC 中,∠BAC=90°,AB=AC ,分别过点B 、C 作过点A 的垂线BC 、CE ,垂足 分别为D 、E ,若BD=3,CE=2,则DE= 7.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连接EF ,交AD 于G ,AD 与EF 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8.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 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的面积是28cm 2 ,AB=20cm ,AC=8cm ,求DE 的长。 9. 已知,如图:AB=AE ,∠B=∠E ,∠BAC=∠EAD ,∠CAF=∠DAF ,求证:AF ⊥CD 10. 如图,AD=BD ,A 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点H ,则BH 与AC 相等吗? 为什么? 11. 如图所示,已知,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AC , FD=CD ,求证:B E ⊥AC B C B B

全等三角形 的判定SAS典型例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 一、常用的知识点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两锐角互余,相等,且等于?45。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并且等于?60。 4、任意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另外两边之差的绝对值 < 第三边<另外两边之和 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6、关于三角形的外角的推论: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不相邻两内角和。 7、 关于公共角公共边的问题 ①(公共角问题)若CAE BAD ∠=∠,则EAD BAC ∠=∠ ? 为什么 ? ②(公共边问题)若AF DC =,则AC BF = ? 为什么 ?

例题展示 1、(2014?吉林)如图,△ABC和△DAE中,∠BAC=∠DAE,AB=AE,AC=AD,连接BD,CE,求证:△ABD≌△AEC. 2、(2016?同安区一模)如图所示,CD=CA,∠1=∠2,EC=BC,求证:△ABC≌△DEC. 3、(2016秋?宜兴市校级月考)已知,如图,BC上有两点D、E,且BD=CE,AD=AE,∠1=∠2,AB和AC相等吗?为什么? 4、(2015秋?江都市期中)已知:如图,A、F、C、D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AB∥DE,且AB=DE, 求证:△ABC≌△DEF.

5、(2015秋?泊头市校级月考)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ABD≌△ACE. 6、(2014?常州)已知:如图,点C为AB中点,CD=BE,CD∥BE. 求证:△ACD≌△CBE 7、(2014?漳州)如图,点C,F在线段BE上,BF=EC,∠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并加以证明.(不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 8、(2014?黄冈模拟)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CDE.

全等三角形判定公开课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公开课教 案 授课教师:乐山市市中区关庙中学雷万建 一、背景介绍与教学资料 本教材强调直观和操作,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教材的编排淡化概念的识记,强调图形性质的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必要基础。在教学呈现方式上,改变了“结论——例题——练习”的陈述模式,而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等多种研究模式。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数学说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说理的必要性,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学会初步说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以及利用“判定基本事实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第一课时,所以对学生来讲是一次知识的飞跃,也为下面几节课的探索做铺垫。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探索、领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能灵活地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推理,并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 2、会正确运用“判定基本事实,在实践观察中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的方法。同时 通过作图,论证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既是难点也是关键点。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操作---结论—运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因铺设电线的需要,要在池塘两侧A、B处各埋设一根电线杆(如图),因无法直接量出A、B两点的距离,现有一足够的米尺。怎样测出A、B两杆之间的距离呢。(图见课件)

等腰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中难题证明

1、(1)如图表示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进行折叠后的情况,图中有没有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如图,请作出对称轴;图中是否有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不含直角)?如有,请写出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在(1)中,连接AC,那么AC与BD平行吗?为什么? 2、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 上,BD=DF。证明: (1)CF=EB;(2)AB=AF+2EB. 3、在Rt三角形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垂直于线段AB。 (1)试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 (2)若DE=1cm,BD=2cm.

4、如图,在Rt△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F⊥AC于点F,且DE=DC.试比较BE 和F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6、如图,已知点D为等腰直角△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 (1)DE平分∠BDC吗?为什么? (2)若点M在DE上,且DC=DM,那么ME与BD相等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7、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8、如图,在△ABC中,∠ACB=90°,∠B>∠A,点D为边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E=EF; (2)连结CD,过点D作DC的垂线交CF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B=∠A+∠DGC. 9、如图,在△ABC中,AE平分∠BAC,BE⊥AE,∠ABE=2∠C. 求证:AC-AB=2BE. 10、如图,D为等边△ABC内一点,且DB=DA,BP=BA,∠DBP=∠DBC,求∠BPD的大小.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

专题25 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 破解策略 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有: (1)当有一个三角形固定时(三角形中所有边角为定值),另一个三角形会与这个固 定的三角形有一个元素相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画图)或列方程来求解. (2)当两个三角形都不固定时(三角形中有角或边为变量),若条件中有一条边对应 相等时,就要使夹这条边的两个角对应相等,或其余两条边对应相等;若条件中有一个角对应相等时,就要使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或再找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4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2,0),与y轴的交点为C,对称轴是x=3,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点D在x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D≌△PBC?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M在y轴的正半轴上,连结MA,过点M作MA的垂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点M,使以点M、A、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AN全等?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可列方程组 4240 3 2 a b b a -+= ? ? ? -= ?? ,解得 1 4 3 2 a b ? =- ?? ? ?= ?? ,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13 442 y x x =-++. (2)显然OA =2, OB =3, OC =4. 所以225BC OB OC BA =+==. 若△P BD ≌△PBC ,则BD = BC =5,PD =PC 所以D 为抛物线与x 轴的左交点或右交点,点B ,P 在CD 的垂直平分线上, ①若点D 为抛物线与 x 轴的左交点,即与点A 重合. 如图1,取AC 的中点E ,作直线BE 交抛物线于P 1(x 1,y 1),P 2(x 2.y 2)两点. 此时△P 1BC ≌△P 1BD ,△P 2BC ≌△P 2 B D . 由A 、C 两点的坐标可得点E 的坐标为(-1,2). 所以直线BE 的表达式为1322 y x =-+. 联立方程组21322 13442y x y x x ?=-+????=-++?? ,解得114261262x y ?=-??-+=??,224261262x y ?=+??--= ?? . 所以点P 1,P 2的坐标分别为(4一26, 1262 -+).(4+26,1262--). ②若D 为抛物线与x 轴的右交点,则点D 的坐标为(8,0). 如图2,取CD 的中点F .作直线BF 交抛物线于P 3(x 3,y 3),P 4(x 4,,y 4)两点. 此时△P 3BC ≌△P 3BD ,△P 4BC ≌△P 4 B D . 由C 、D 两点的坐标可得点F 的坐标为(4,2), 所以直线BF 的表达式为y =2x -6. 联立方程组22613 442y x y x x =-?? ?=-++?? ,解得331418241x y ?=-+??=-+??,441418241x y ?=--??=--?? 所以点P 3,P 4的坐标分别为(-1+41,-8+241),( -1-41,-8-241), 综上可得,满足题意的点P 的坐标为(426126-+),(426126 --, (-1418+41)或(-1418-41). (3)由题意可设点M (0,m ),N (3,n ),且m >0, 则AM 2=4+m 2,MN 2=9+(m -n )2,BN 2=n 2. 而∠AMN =∠ABN =900 , 所以△AMN 与△ABN 全等有两种可能: ①当AM =AB ,MN =BN 时, 可列方程组222 4259()m m n n ?+=? ?+-=??,解得1121521m n ?=??=??2221521m n ?=-??=??(舍), 所以此时点M 的坐标为(021). ②当AM =NB ,MN =BA 时,可列方程组:222 49()25 m n m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