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020年汽车维修行业发展与汽车专业职业教育

内容一我国汽车维修制度的演变二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三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四做好汽车专业职业教育

一我国汽车维修制度的演变

汽车维修制度演变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

汽车维护是为了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主要是对汽车各部分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车容整洁,随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和小修频率。

汽车修理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

汽车维修制度演变

汽车维修行业分为一类汽车维修、二类汽车维修和三类汽车维修。现在的标准中一类、二类经营业务范围一致,三类的作业具有一定的深度。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分类分析

分类简介

一类汽车维修从事汽车大修和总成修理,亦可从事汽车维护、汽车小修和汽车专项

修理。

二类汽车维修从事汽车一级、二级维护和汽车小修。

三类汽车维修从事汽车发动机、车身、电气系统、自动变速器、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及修补、四轮定位检测调节、供油系统维护及油品更换、喷油泵和喷油器维修、散热器(水箱)空调维修、汽车装饰(蓬布、座垫及内装饰)门窗玻璃安装等专项维修作业。

汽车维修制度是指为保证汽车完好技术状态,实施汽车维护修理工作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的规定。体现技术维护和修理的性质和原则。车辆技术维护和修理的性质分为计划预防性和非计划预防性两种。前者规定以预防为主,强制维修,或强制维护视情况修理的原则;后者则规定视

情维护和修理的原则。现代汽车对主要总成和机构设置了有关主要技术状况的监测装置,更由于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得以实现以诊断为中心的维修制度。

1951年

《汽车运输企业技术标

准与技术经济定额》

(简称“红皮书”)。

汽车的技术保养分三级,

即例行保养、一级保养、

二级保养;汽车的修理

分三类,即汽车小修、

汽车中修、汽车大修。

交通部召开了全国专业会议,

对实行了近十年的原“红皮

书”进行讨论、研究、修改,

并于12月颁布了《汽车运输

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和《汽

车运输技术规程》。

1963年1965年

1965年,交通部颁发了

《汽车运用规程》和《汽车

修理规程》,将汽车保养分

为四级,即例行保养、一级

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也就是不算例行保养的三级

保养制;汽车的修理分为四

类,即汽车大修、总成大修、

汽车小修和零件修理。

1954年1980年

交通部对文革前颁布

的“红皮书”进行了

修改,并颁发了《汽

车运输和修理企业技

术管理制度》,1981

年颁布了《汽车修理

技术标准》。

1990年

1990年,经过前后六年之

久蕴酿、研讨、验证、修改

而定稿的《汽车运输业车辆

技术管理规定》,对原汽车

保修制度的指导原则进行了

重大改革,把“定期保养、

计划修理”改为“定期检测、

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这五次颁布的法规都属计划预防性维护与维修原则,要求汽车运输技术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强制保养、计划修理”的方针。

2005年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等系列制度。

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定期保养、计划修理

交通部召开了全国汽车运输

技术工作会议,拟定了《汽

车运输企业暂行技术标准与

定额》。

非计划预防性维护与维修原则

汽车维修业主要法规

国务院令规范性文件交通部令

道路运输条例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 道路

运输

交通部令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于2005年6月24日交通部发布 根据2015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4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9年6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一)完善法律法规衔接,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37号),修改完善相关维修业务标准,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二)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维修业务,确保维修质量,维修服务完成后应向车主提供费用结算明细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