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实验题练习

打点计时器实验题练习

打点计时器实验练习题

1.下图为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

(1)AB间的长度为 cm;

(2)打D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 m/s;

(3)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2、某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1-3-1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

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D.根据纸带上的点痕可以知道任一时刻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应检查() A、所用电源是否符合要求 B、纸带是否平整 C、打点周期的等时性是否良好 D、复写纸安装是否正确 3.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4.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A、每打完一列点子就要切断电源 B、不要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 C、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D、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 5.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应先使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6.下面是四位同学在测定匀速运动的小车的速度时 分别打出的四条纸带,纸带上的点迹比较理想的是() 7.运动小车拉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子中有5 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5 个点间的距离为20cm,则()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0m/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50m/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0m/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50m/s 8.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列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及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B、他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C、他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够看清点间的总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D、他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是匀速运动。 二、填空题 9.根据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 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①___ _, ②__ __,③___ _, ④ ___ _,⑤__ __, ⑥__ __,⑦__ __,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 C.位移 D.瞬时速度 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 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 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3.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4.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些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 的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D.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3. 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 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频率不稳定;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4.某物体的v-t图象如图1-3所示,则该物体 ( )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4-10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 ①.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电源插座上,按下脉冲输出开关,用手水平 的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列小点

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

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一) 1.(2016?湖南校级模拟)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 A.时间 B.位移 C.加速度D.平均速度 2.(2015?鄞州区校级一模)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A.v N=gnT B.v N= C.v N= D.v N=g(n﹣1)T 3.(2011?萧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该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4.(2016春?莆田校级月考)为了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下面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求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观察到两球;这个现象说明了 实验二:如图b所示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铁球E处,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个现象说 明.

高中物理--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练习

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单选题) 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检测)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无需测量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B.位移 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 答案:A 解析:时间间隔可以通过数纸带上所打点的个数得出,故A正确.位移需通过测量纸带上所打点间的距离得出,故B错误.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依据实验测量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的,C、D错误. 2.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 答案:A 解析:由v=Δx Δt 可判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3.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1 10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 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0.3s内小球运动了Δx=0.05m. ∴v=Δx t = 0.05m 0.3s =0.17m/s.

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电源的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答案:C 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交流电源,A错;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物体运动,B错;电源频率越高,打点时间间隔越小,C对,D错. 二、非选择题 5.(昌乐二中高二上学期检测)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由A到C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m/s,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m/s. 答案:先增大后减小0.175m/s 0.40m/s 解析:由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可知手的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v AC = 0.021 0.12 m/s=0.18m/s v C = 0.016 0.04 m/s=0.40 m/s 6.(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检测)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为___m/s. 答案:12.5 14 14

打点计时器实验

1、研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4~6V)、纸带、小车、轨道、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 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上同时记录了时间和位置两个信息,通过s,t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匀变速,若是可以求得其加速度; 数据处理方法。(纸带处理) 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轨道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轨道没有滑轮一端,连接好电路;再把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 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若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两个纸带分别从上下两边穿过墨粉纸盘)。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 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从三条纸袋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 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即T=0.02×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第六点作为计数 点1,依次标出计数点2、3、4、5、6。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s1、s2 (6) (4)求出a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 (2)细绳尽可能与木板平行,以确保细绳对小车拉力不变; (3)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4)先通电后放开小车 (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 (6)若为电磁打点计时器(f打点=f电源,电源频率越大,针与纸带摩擦越大,a越小),若出现连续直线,则抬高针;若为电火花则无针与纸带的摩擦。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尽可能的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记数起点之间的距离)。 纸带处理: (1)“逐差法”求加速度(若测得6段相邻点间位移,设两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a= [(s6+s5+s4)-(s3+s2+s1)]/9T2。 (2)“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需先判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才可用时间中点公式) v n= (s n+s n+1)/2T。 纸带的应用:验证牛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

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练习题.doc

实验: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设各 相邻计数点之间距离分别为x1、 x2、 x3、 x4,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2 =aT 2 =3aT 2 =aT D.与计数点 2 对应的速度为v2=( x2+x3) / 2T 二、填空题 1.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1、 2、 3、 4、 5、 6、7 是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 1s.测得:x1=1。 40cm ,x2=, x3=, x4=, x5=, x6=.由给出的数据可知,小车在通过第 2 个计数点时的速度大小v2=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m/s2 . 三、解答题 1.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x1=, x2=, x3=, x4=, x5=, x6=.( 1)计算运动物体在A、B 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2)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如图所示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所得到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每相邻的 两个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各段长度为OA=, OB=, OC=, OD=, OE=, OF=,根据这些数据,求出 B、 C、 D、 E 等各点的速度,画出速度图象.(取 A 点为计时开始),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打点 计时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3.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姓名 实验课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目的:(1)认识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根据纸带上的点迹求平均速度及粗略的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4)能认识、描绘v--t 图象,并根据v--t 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斜面、小车、钩码)刻度尺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通过打点来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有交流电(4~6V )时,线圈变为一电磁铁(N 极,S 极不断变化),与永久磁铁相互作用,造成振片上下振动,带动振针在运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迹。由于交流电为50Hz ,故打下的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打下的点不仅记录了物体的位置,也记录了运动所用的时间。 2、测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取纸带上某两点之间为研究对象,用刻度尺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Δx ,通过两点之间的间隔数n ,求出该段位移所用时间Δt=n ×0.02s,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位移的平均速度。 3、粗略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某点(位置)瞬时速度时,在其两侧(包含该点)取一段小位移,求出其平均速度,可以粗略的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 实验步骤: 1、 认识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熟悉实验仪器。 (2) 用导线将学生电源与打点计时器连接 (学生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3) 装好复写纸片及纸带,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 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 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 个点, 由间隔数计算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 (5) 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段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3、 测量瞬时速度: (1)、取纸带上某一点为计时零点,每隔0.1s (5个间隔)取一测量点,分别用数字0, 1, 2,3,4,5标出这些“测量点”。 (3)将上表中的瞬时速度在v —t 图中描点连线,画出v —t 图象。 注意事项: 1、实验时注意人身安全及仪器安全, 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V 以下交流电源。 2、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实验 完毕立即关闭电源。 4、 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5、 利用小车时,应用手接好小车,防止小车落地损坏实验仪器。

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1、如图所示是一条打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其中A.B.C.D.E是其中的5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但C点处被墨水污染,无法测量,只测出AB=3.62cm,DE=5.83cm.由此可以算出,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C点与B点间距离的理论值是________cm. 2、图是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纸带.选定的计数点a、b、c、d、e……之间具有相同的时间间隔T,……为相邻的计数点间的距离,则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 3、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通过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打点的时间间 隔是,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 带,数据已标在图上,则小车 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cm/. 4、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采用50Hz 低压交流电源.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定若干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不标出[] A.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B.若交流的频率偏低而未被发觉,则测 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C.若交流的频率偏低而未被发觉,则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D.若交流的频率偏低而未被发觉,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5、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共六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标在了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D……为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f,图中s1、s2、s3……都可测出. ①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确定纸带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如果纸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打C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③纸带作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7、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中A、B、C、D、E为按时间顺序所取的五个计数点,A、B、C、D、E各点与O点的距离在图中标出(单位是cm),则打B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纸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m/. 准答案 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小题为4分;共计4分。 1、◆标准答案:C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0小题,从第2小题到第5小题每题2分小计8分;第6小题为3分;从第7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4分小计28分;从第14小题到第18小题每题5分小计25分;从第19小题到第29小题每题6分小计66分;第30小题为7分;从第31小题到第38小题每题8 分小计64分;第39小题为9分;第40小题为10分;第41小题为15分;共计235分。 2、★ 试题详解: , 3、◆标准答案:45.66g 4、★ 试题详解:直接测1个周期,有效数字只能是2位,测30个周期,可以提高到3位. 5、★ 试题详解: A

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考点大全及常见典型考题

第二讲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要点概览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⑵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及测瞬时速度的方法; ⑶用v-t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2.内容详解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①用途:计时仪器,同时记录不同时刻的位置,进而可测量各点间的距离(物体位移) ②电源:交流电 ③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6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④打点周期:(频率50Hz) ⑵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 ①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固定打点计时器; ②先开启电压,然后拉动纸带运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随即关闭电源; ③取下纸带,选择比较清晰的一段,计算某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测量两点间距离。 ⑶瞬时速度的测量 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 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 确。 示例:如图,测量出包括E 点在内的D 、F 两点间的位移Δx 和 时间Δt ,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t x ??,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 点时的瞬时速度。 t x ??可以大致表示E 点的瞬时速度,D 、F 两点离E 点越近,算出 的平均速度越接近E 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 、F 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 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⑷用v-t 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时间t (s );纵轴——速度v (m/s) ②描点:利用所测数据计算瞬时速度,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在 坐标纸上描点。 ③连线:用平滑曲线将描的点连接起来。 ④v-t 图像: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例题剖析 如图所示,表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二、实验目的: 1. 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2. 掌握纸带上运动信息的处理方法。 3. 掌握用v-t 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略)见课堂讲解和实验报告册P2 四、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电源等。 五、实验方法与过程: 1.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对照打点计时器的使 用说明书了解它的结构及作用 (2) 将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并按照说明书将 纸带装好。 (3)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打 点计时器就会在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 取下纸带,给纸带编号,如:“纸带1” (5) 在“纸带1”上从某个点开始,向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的个数为n ,由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从打下第一个点到打下第n 个点过程中纸带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将上述数据填到“记录数据的表格中” 2.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 重新给打点计时器装上纸带,用打点计时器再打出 两条纸带,给纸带编上号,如“纸带2”、“纸带3”。 (2) 在“纸带2”上,每隔0.1s 取一个点,在纸带上 分别标出A 、B 、C 、D 、E 、F 等点,测量出相邻点间的位移 ,记录在表二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将上述数据记录到相应的表格中。 (3) 在“纸带3”上,选取点迹清晰、间距适当的几个 连续点,并标上0、1、2、3、4、5、6。测量出与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并计算出平均速度,把它当做打点计时器打下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相应的表格,点0做为计时的开始,即t=0. 六、实验记录及处理 1.纸带采集 图为 一条已经编好计数点的纸带,其比例尺为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实验数据记录 表三:测纸带瞬时速度的数据记录表 坐标纸:

打点计时器高考题目

打点计时器高考题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34.(18分)(1)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a )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 Z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 (b )所示,七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 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② 图16(b )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 。 ③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22.(19分)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 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A S =16.6mm B S =126.5mm D S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 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② 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④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A S 、B S 、C S 、D S 和f 表示) ⑤ 22.(5分)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 出一系列的小点。

(完整版)打点计时器习题集

打点计时器习题集 一、实验题 3.打点计时器是[ ] A.测量时间的仪器 B.测量加速度的仪器 C.测量长度的仪器 D.测量速度的仪器 4.用一般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用cm作单位,则该数的估读位应在 [ ] A.个位B.十分位C.百分位D.千分位 5.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主要原因是 [ ] A.长度测量不精确 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 6.图示的纸带是由斜面下滑的小车通过打点计时器拉出来的, 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现按每10个点划分纸带,数据已标在 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7.用某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A、B、C、D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m/s2. 8.做匀变速运动的小车的纸带上被打点计时器打下了一系列的点,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按时间先后,依次是A、B、C三个计数点,每两个 计数点间另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的实际点.若A、B之间 距离为45mm,B、C之间距离为35mm,打点计时器所用 交流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 9.某次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共六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米尺 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 离标在了纸带下面,则小车的加 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_. 10.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重锤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 B、C、D四个点,用米尺量出A、B、C、 D到计数点0的距离标在纸带下面.则 打下B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 V B=________m/s,打下C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V C=__________m/s.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速度-实验报告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计算打下某点时的瞬时速度。 二、实验原理 1、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若x1、x 2、x 3、x4……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若△x=x2-x1=x3 -x2=……=c(常数),即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某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来计算打下某点时的瞬时速度. 3、由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 (1)根据Xm-Xn=(m-n)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选取不同的m和n,求出几个a,再计算出其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V-t图像求物体的加速度:先根据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几个点的瞬时速度,然后做出V-t图像,图线的斜率就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逐差法: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X1、X2、X3……则有:△X=X2-X1=X3-X2=X4-X3=……=aT2 . 由上式还可得到 : X4-X1=(X4-X3)+(X3-X2)+(X2-X1)=3aT2同理有 X5-X2=X6-X3=……=3aT2 可见,测出各段位移X1、X2……即可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要测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 1、.纸带采集 2、实验数据记录 3、计算加速度(用计算和V-T图像两种方法)和某点的瞬时速度 六、实验误差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学生姓名:年级:老师: 上课日期:时间:课次: 1.(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多选)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5.如下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相邻的两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 1.(多选)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

能说明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V。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电源种类)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4.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0.1 s取一个测量点.测得OA=3.20 cm,AB=3.90 cm,BC=5.86 cm,CD=7.58 cm,DE=9.72 cm。 则可判断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OD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5.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②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上图,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打点计时器实验步骤及其操作总结

纸 打点计时 图1-1 打点计时器实验 实验名称:打点计时器测小车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50Hz 交流电,所以每隔0.02s 都会打下一个点。 实验器材:(测小车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条、铅笔、签字笔、毫米刻度尺、交流电源、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钩码 (测重力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纸带若干条、铅笔、签字笔、毫米刻度尺、交流电源、重锤、缓冲沙盒 实验图: 实 验 步骤: (一)实验 操作部分 1.依照实物图连接好电路图。 (注意:一定要使用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6v 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是 220v 交流电源。测重力加速度时,使用的是铁架台;测小车加速度时使用的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山东科技大版在设计该实验室使用了调节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来使得小车的下滑分力来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取一条长度合适的纸带,一段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之下。将小车另一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按住小车。(测重力加速度时)将纸带一端与重锤相连,另一端通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之下,用手提起纸带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3.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先工作一会在释放小车。(测重力加速度时)先接 纸带 夹子 重物 打点计时器 接电源 图1-2

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先工作一会,再释放重锤。 4.在小车运动到快靠近定滑轮时关闭电源,同时按住小车,取下纸带。(测重力加速度时)待纸带落入缓冲沙盒后在关闭电源。 5.换上新纸带,改变小车自重或钩码重,重复多次实验。(测重力加速度时)在实验室不同的位置同一高度、同一位置不同高度等采用控制变量法多做几次。 6.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将起点处标记为O 点,以后依次每隔四个点标为一个 5个2、s 3 … 差 3.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 :应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T s s v c 232+= 4.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有3种方法: 方法1:“隔项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 ()()2 3216549T s s s s s s a ++-++= . 方法2: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求加速度,最后取平均值.如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自学导引: 一、两种计时器的原理与区别: 电火花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二、实验步骤 (课堂训练) 出示例题: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三、数据处理 1)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图1·4—3所示每条纸带记录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3) 用图象表示速度(v---t 图像) 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用横坐标表示 ,根据表中各时刻的 .将(v ,t)作为一组坐标在图象中描点,用 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速度一时间图象(v —t 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v----t 图象的意义:直观地反映了 随时间的变化,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v----t 图象求位移: 练习:分析下图的运动特点 四、误差分析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五、注意事项: 六、当堂巩固 1. 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 ( ) A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 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D 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D E F G v/(ms -1 ) t/s O

2.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B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小 C 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 D 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3.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 A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D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相同来判断 4.如图所示,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50Hz),由图可知纸带上BD间的平均速度为: m/s,CE间的平均速度;D点瞬时速度v D= ,;C点瞬时速度V c= 七、作业 10.2 12.6 16.2 21.0 27.0 cm E D C B O A

高中物理必修一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打点计时器练习题学生姓名:年级:老师: 上课日期:时间:课次: 1.(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多选)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5.如下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 的电源,则相邻的两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 1.(多选)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V。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电源种类)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 4.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0.1 s取一个测量点.测得OA =3.20 cm,AB=3.90 cm,BC=5.86 cm,CD=7.58 cm,DE=9.72 cm。 则可判断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OD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5.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 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②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上图, - 1 -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习题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 C.位移 D.瞬时速度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 C.振针过短D.纸带运动过快 3.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4.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些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的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D.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3. 而是一些短线,这可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 ..下载可编辑.. 打点计时器练习题 学生:年级:老师: 上课日期:时间:课次: 1.(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2.(多选)如图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多选)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5.如下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相邻的两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 1.(多选)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

- 2 - 能说明 A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的位移 B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C .运动物体在某些时刻的速度 D .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_____V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 时,它每隔_______s 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______V 。 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电源种类)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 ,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 。 4.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从O 点开始,每隔0.1 s 取一个测量点.测得OA =3.20 cm ,AB =3.90 cm ,BC =5.86 cm ,CD =7.58 cm ,DE =9.72 cm 。 则可判断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OD 段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5.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 时,它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②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上图,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则打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 =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 2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