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最新复习要点

tcpip最新复习要点
tcpip最新复习要点

1、Internet是以ARPANET 网络为雏形建立的

2、现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族,其版本为V4

3、tcp/ip一般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层

4、常用的http工作在tcp./ip的应用层层

5、ip地址属于tcp/ip中网际层的概念

6、传输层常用的两个协议是TCP和UDP

7、网络接口卡工作再tcp/ip的网络接口层

8、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有7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

9、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1997年6月3日组建的Internet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管理职责

10、rfc是指请求评价文档

第二章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2、物理层常用的传输介绍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四种

3、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有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光波传输和无线电传输四种

4、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数据编码技术有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三种

5、根据通信双方是否可以同时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通信方式

6、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表示成适当的信号形式,以便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7、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三种数据编码技术:即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8、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方式不归零,差分不归零,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等第三章

1、一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2、Ip地址共分为 5 大类

3、一个ip地址用4个字节表示,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格式是点分十进制

4、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部分(包括子网号部分)为192.168.5.120/29

5、以太网是利用Arp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6、在转发一个ip数据包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报头中的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该数据报丢弃,然后向源主机发送ICMP报文

7、路由器选择算法工作在网际层,它负责确定对所受到的ip数据包应通过哪条传输线转发

8、路由表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它们建立与维护方式不同

9、tcp/ip协议簇专门设计了用于地址解析的协议,其中ARP可以把一个ip地址映射成对应的物理地址,而对于无法保存ip地址的主机,RARP提供了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逆向地址映射

第四章

1、传输层主要提供了TCP和UDP两个常用协议

2、端口号用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表示

3、常用协议HTTP的端口号为80

4、Tcp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服务。而udp可以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1、DNS由域名空间,服务器和解析器三部分组成

2、顶级域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性顶级域名另一类是地域性顶级域名,我国的顶级域名是CN。

3、在tcp/ip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SMTP协议,电子邮件客户端查看邮件服务器中自己的邮箱使用POP3协议,邮件服务器之间相互传递使用SMTP协议

4、ftp可以使用的四种文件类型是ASCII码文件,EBCDIC码文件,图像文件和本地文件。

5、在tcp/ip互联网中,www服务器与WWW浏览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使用HTTP协议

6、URL由协议名称,主机名和目录与文件名三部分组成

问答题:

1、什么是tcp/ip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2、网络协议分层的好处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易于设计与实现3)易于维护

3、说明tcp/ip的分层结构和各层的功能

1)网络接口层负责将其之上的网络层要发送出去的数据发送到其下面的物理网络

2)网际层把源主机上的分组根据需要发送到互联网中的任意一台目标主机上

3)传输层完成两台主机上对应的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

4)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

4、简要说明tcp/ip与iso/osi之间的关系

Osi模型与tcp/ip模型都是以层次结构来定义协议栈的,尽管协议的层数不同,但层间功能的分配基本相似,相同点都有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都是下层服务上层。

不同点:层数不同。模型与协议出现的次序不同,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出

现早),ISO/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出现晚)。

5、简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工作原理: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提取目标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目标网络地址;根据目标网络地址查找路由表,如果找到目标网络地址就按照相应的出口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如果没有找到,就看一下有没有默认路由,如果有就按照默认路由的出口发送给下一个路由器;如果没有找到就给源IP发送一个出错ICMP数据包表明没法传递该数据包;如果是直连路由就按照第二层MAC地址发送给目标站点。

功能:网络互连、数据处理、网络管理

6、说明ip在tcp/ip协议栈中的地位与作用

Ip是Tcp/ip协议簇中最重要的协议,从协议体系结构来看,向下它屏蔽了不同物理网络的底层,向上它提供了一个逻辑上统一的互联网

7、Ip主要有哪些功能

将上层数据或同层的其他数据封装到ip数据包中

将ip数据包传送到最终目的地

为了使数据能够在链路上进行传输,对数据进行分段

确定数据报到达其他网络的路径

8、Ip有什么特点

Ip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包传输协议,

Ip互联网中的计算机没有主次之分,

Ip互联网没有确定的拓扑结构

在ip互联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都至少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

在互联网中有ip地址的设备,不一定是计算机

9.、什么是端口号?你认为端口号用来表示什么?

计算机服务或者是不同的进程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端口号,程序到程序连接时候用的标识。10、比较tcp与udp(重要,什么是TCP和什么是UDP两题)

TCP-有连接,所以握手过程会消耗资源,过程为可靠连接,不会丢失数据,适合大数据量交换UDP-非可靠连接,会丢包,没有校验,速度快,无须握手过程

11、唯一标识网络中的通信的一个进程要用什么样的三元组?

本地协议、本地ip、本地端口号

12、什么是Windows sockets?

它就是定义了一套Micosoft Windows下网络编程接口。它包含大量的库函数,以使程序员能充分地利用Windows消息驱动机制进行编程。

13、什么是套接口?

定义了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实现了无差错无重复的顺序数据传输.数据报套接口定义了一种无连接的服务,数据通过相互独立的报文进行传输,是无序的,并且不保证可靠,无差错.

14、什么是网络字节顺序?

网络字节顺序NBO(Network Byte Order):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存储,在网络上使用统一的网络字节顺序,可以避免兼容性问题。

15、开发网络程序要考虑哪些问题(重要)

A)并发环境下的网络编程

B)异构环境下的网络编程

C)阻塞与非阻塞通信

D)服务类型的选择

16、Winsock中四个数据格式转换函数htonl、htons、ntohl和ntohs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Htonl:将主机的无符号长整形数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

Htons:将主机的无符号短整形数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

Ntohl:将一个无符号长整形数从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

Ntohs:将一个无符号短整形数从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

17、IP地址转换函数有哪两个?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Inet_addr():将点分十进制数表示的IP地址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的IP地址。

Inet_ntoa():将网络字节顺序的IP地址转换为点分十进制数表示的IP地址。

特殊IP地址:

1、网络地址:有效网络号和全0的主机地址组成,A取前8位,B取前16位,C取前24位

2、直接广播地址:有效网络号和全1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号相同的所有主机收到数据报

3、有限广播地址:32位二进制全为1用于对本网广播通信,送往本网每一台主机

4、本网特定主机地址:网络地址全为0和有效的主机地址,往本网主机号的主机发送

5、回送地址:A类中网络地址为127为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or本机进程间通信

6、本网络本主机:网络地址或主机地址全0表示本网络本主机,全1为一个广播地址

私有IP地址A:10.0.0.1-10.255.255.254 B:172.13.0.1-... C:192.168.0.1-...

编程题:

1、基于tcp的网络程序,其服务器端和客服端的工作流程如何?

a)服务端

i.使用WSAStatup()函数检查系统协议栈的安装情况

ii.使用socket函数创建服务器端通信的套接口

iii.使用bind()函数将创建的套接口与服务器地址绑定

iv.使用listen()函数使服务器套接口做好接收连接请求的准备

v.使用accept()函数接收来自客户端由connect发出的连接请求

vi.建立连接后使用send()函数发送数据或使用recv()函数接收数据

vii.使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口

viii.调用WSAcleanup结束windows Sockets Api的调用

b)客户端

i.使用WSAStatup()函数检查系统协议栈的安装情况

ii.使用socket函数创建客户端通信的套接口

iii.使用connect()发出连接请求

iv.建立连接后使用send()函数发送数据或使用recv()函数接收数据

v.使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口

vi.调用WSAcleanup结束windows Sockets Api的调用

1,、编写基于tcp的客户端/服务器程序,要求当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将客户机从键盘输入的字符串信息传输给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将其小写转换成大写原样返回

小写-32==大写大+32==小写

1、说明udp网络程序的工作流程

服务端与客户端函数类似

1)使用WSAStatup()函数检查系统协议栈的安装情况

2)使用socket函数创建服务器端通信的套接口

3)使用bind()函数将创建的套接口与服务器地址绑定

4)使用sendto()发送数据也可以用recvfrom()接收数据

5)使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口

6)调用WSAcleanup结束windows Sockets Api的调用

第十章

1、简单说明MFC中与网络程序设计有关的类

a)文件服务类

b)Internet服务器Api类

c)Internet服务类

d)Windows套接口类

程序设计类CAsyncSocket,和派生于CAsyncSocket的CSocket类

2、使用CSocket类设计网络程序有什么好处

CSocket类派生于CAsyncSocket类,它继承了父类中一些常用易懂的windows SocketApi 函数,并对CAsyncSocket中底层的较难控制的一些api进行了处理,为winsock api提供了一个更高级别的编程接口,它通过MFC carchive对象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操作,使得套接口数据的输入同输出如同使用MFC一样简洁易用,同时它支持模块化的后台信息处理,解决了较难克服的多线程处理。

TCP代码服务器程序:

#include”winsock2.h”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define MAX_BUFFER 1024

#define DAYTIME_SERVER_PORT 13

int main()

{

SOCKET serverFd;

int connectionFd,i=1;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timebuffer[MAX_BUFFER + 1];

time_t currentTime;

WSADATA wsaData;

if(WSAtartup(MAKEWORD(2,2) , &wsaData)== SOCKET_ERROR) {

printf(“命令套接口初始化失败\n”);

return -1;

}

serverFd = socket(AF_INET , SOCK_STREAM , 0);

if(serverFd == -1)

{ printf(“socket error\n”);

return (-1);

}

memset(&servaddr , 0,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un.S_addr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htons(DAYTIME_SERVER_PORT);

bind(server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 sizeof(servaddr)); listen(serverFd ,5);

while(1)

{

connectionFd = accept(serverFd, (struct sockaddr *)NULL,NULL);

if(connectionFd >=0)

{ currentTime =time(NULL);

sprintf(timebuffer,”%s\n”,ctime(¤tTime));

printf(“已有%d个访问者\n”,i++);

send(connectionFd , timebuffer , strlen(timebuffer),0);

closesocket(connectionFd);

}

}

return(1);

}

客户端程序:

(头文件与服务器端一样,忽略)

int main(void)

{

SOCKET connectionFd;

int in;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timebuffer[MAX_BUFFER +1];

WSADATA wsaData;

if(WSAtartup(MAKEWORD(2,2) , &wsaData)!=0)

{

printf(“命令套接口初始化失败\n”);

return -1;

}

connectionFd =socket (AF_INET , SOCK_STREAM , 0);

if(connectionFd == -1)

{

printf(“socket error!\n”);

return (-1);

}

memset(&servaddr , 0,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htons(DAYTIME_SERVER_PORT);

servaddr.sin_addr.S_un.S_addr =inet_addr(“127.0.0.1”);

if(connect(connection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sizeof(servaddr))==INV ALID_SOCKET) {

printf(“connect() Failed:%d\n”,WSAGetLastError());

return (0);

}

while((in =recv(connectionFd , timebuffer , MAX_BUFFER, 0))>0)

{

timebuffer[in] =0;

printf(“\n%s”,timebuffer);

}

closesocket(connectionFd);

return(0);

}

UDP服务器程序代码:

#include”winsock2.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DEFAULT_PORT 5050 //服务器端口号为5050

#define BUFFER_LENGTH 1024 //接收数据缓冲区长度

void main()

{

int iPort=DEFAULT_PORT;

WSADATA wsaData;

SOCKET sSocket;

int iLen; //客户地址长度

int iSend; //发送的数据长度

int iRecv; //接受的数据长度

char send_buf[]=”hello!I am a server.”; //要发送给客户的信息

char recv_buf[BUFFER_LENTGTH]; //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struct sockaddr_in ser,cli; //本地地址和客户地址

printf(“-----------------------------------------\n”);

printf(“Server waiting\n”);

printf(“-----------------------------------------\n”);

if(WSAtartup(MAKEWORD(2,2),&wsaData)!=0)

{

printf(“Failed to load Winsock.\n”);

return;

}

sSocket=socket(AF_INET,SOCK_DGRAM,0); //产生服务器端套接口

if(sSocket==INV ALID_SOCKET)

{

printf(“socket()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return;

}

//以下建立服务器端地址

ser.sin_family=AF_INET;//htons()把一个双字节的主机字节顺序数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ser.sin_port=htons(iPort);//htonl()把一个主机字节顺序的数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

se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if(bind(sSocket,(LPSOCKADDR)&ser,sizeof(ser))==SOCKET_ERROR)

{

printf(“bind()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return;

}

iLen=sizeof(cli); //

memset(recv_buf,0,sizeof(recv_buf));

//以下进入一个无限循环,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while(1)

{

//从客户端接收数据

iRecv=recvfrom(sSocket,recv_buf,BUFFER_LENGTH,0,(SOCKADDR*)&cli,&iLen);

if(iRecv==SOCKET_ERROR)

{

Printf(“recvfrom()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Break;

}

else if(iRecv==0)

break;

else

{

printf(“recvfrom(): %s\n”,recv_buf); //输出接收到的数据

printf(“Accepted client IP:[%s], port:[%d]\n”,inet_ntoa(cli.sin_addr),ntohs(cli.sin_port));

//输出客户IP地址和端口号

}

//以下给客户发送信息

iSend=sendto(sSocket,send_buf,sizeof(send_buf),0,(SOCKADDR*)&cli,sizeof(cli));

if(iSend==SOCKET_ERROR)

{

printf(“sendto()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printf(“-----------------------------------------\n”);

break;

}

else if(iSend==0)

break;

else

{

printf(“sendto() succeeded!\n”);

printf(“-----------------------------------------\n”);

}

}

Closesocket(sSocket);

WSACleanup();

}

UDP客户端程序代码:

#include”winsock2.h”

#include”stdio.h”

#define DEFAULT_PORT 5050 //服务器端口号为5050

#define DATA_BUFFER 1024 //缓冲区长度

void main(int argc,char *argv[])

{

WSADATA wsaData;

SOCKET sClient;

int iPort=5050;

int iLen; //服务器地址长度

int iSend; //发送数据的长度

int iRecv; //接受数据的长度

char send_buf[]=”hello!I am a client.”; //要发送给服务器的信息

char recv_buf[DATA_BUFFER]; //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struct sockaddr_in ser; //服务器端地址

if(argc<2) //处理命令行中输入的参数

{

Printf(“Usage:client [server IP address]\n”); //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服务器IP地址Return;

}

memset(recv_buf,0,sizeof(recv_buf)); //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初始化

if(WSAtartup(MAKEWORD(2,2),&wsaData)!=0)

{

printf(“Failed to load Winsock.\n”);

return;

}

ser.sin_family=AF_INET; //建立服务器端地址

ser.sin_port=htons(iPort);

ser.sin_addr.s_addr=htonl(argv[1]);

sClient=socket(AF_INET,SOCK_DGRAM,0); //建立客户端数据报套接口

if(sClient==INV ALID_SOCKET)

{

printf(“socket()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return;

}

iLen=sizeof(ser);

//(以下)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iSend=sendto(sClient,send_buf,sizeof(send_buf),0,(struct sockaddr*)&ser,iLen);

if(iSend==SOCKET_ERROR)

{

printf(“sendto()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return;

}

else if(iSend==0)

return;

else

printf(“sendto() succeeded!\n”);

//(以下)向服务器接收数据

iRecv=recvfrom(sClient,recv_buf,sizeof(recv_buf),0,(struct sockaddr*)&ser,&iLen); if(iRecv==SOCKET_ERROR)

{

printf(“recvfrom() Failed: %d\n”,WSAGetLastError());

return;

}

else if(iRecv==0)

return;

else

{

printf(“recvfrom(): %s\n”,recv_buf); //显示从服务器收到的信息

printf(““-----------------------------------------\n”);

}

closesocket(sClient);

WSACleanup();

}

从OSI和TCPIP之争看标准

从OSI和TCP/IP之争看标准 要很好理解OSI和TCP/IP其实不容易。 我的看法:从历史和市场角度的理解 1950~1960年代,逐渐有了计算机联网的用户需求。 1960年代,很多人(机构、公司)都会看到这个需求,然后投入研究满足该需求的技 术。几乎是全民运动,计算机领域的,IBM、HP、DEC…….(那时intel、微软、苹果还没 有出生),通信领域的(涉及所有),大学,科研机构,热闹非凡。 百花齐放,产生了各种技术(包括TCP/IP),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这些技术自成 体系,从思路到实现有很大差距,不能互通,大量的没有走出实验室。凡是我们知道名字的 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却不一定是市场成功的。 跟计算机相比,通信网络对互联互通的要求是首要的。现在这种状况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于是,指定标准的需求出现了,时间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 相关各方都坐到一起来制定标准。谁都想让自家的技术成为标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然后就是妥协和退让(中国不能搞民主、搞不好标准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学会妥协和退让)。 最后的标准是各家技术的一个混血儿,一般的规则是:选择该类技术中最好的,选择支持者最多的。必须遵守规则,否则标准无法产生或者由于没有人支持等于废纸。 这种标准工作可能最后没有结果,但这次成功了,结果就是OSI协议模型。那是1981年的事情。 标准出来了,但是并不是权威,没有强制性,是否实施标准、怎样实施标准仍然由各个 国家、各个公司作决定。很多人(特别我们国家)把标准以为是了不起的东西,其实不一定。有的标准确实了不起,但是大多数都昙花一现,消失得无影无踪。 OSI出台,大多数权威及专家都相信了它会一统江湖。可惜,跟历史上很多同类事件一 样,权威及专家又错了一次。 因为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权威和专家,而是市场。我认为这就象一场选举,各种产品, 各种技术放到选举台上,选民是消费者,消费者用钞票买了某个产品,就等于投了它一票 (^_^,钞票=选票)。与其它选举不一样的是,这种选举的结果是各种各样的,有时候选出 了一个一统江湖的东东,有时候选出几个并存,选出成百上千的可能性也存在的。 这次选举的结果出乎很多人预料:选出了TCP/IP。原因我只能应用教科书所说(我从 来没有看到过一个OSI设备),OSI技术上虽然更完美,但是太复杂,实现成本太高;TCP 成本低,技术也还能满足用户需求。 不管怎样,TCP/IP模型胜出了,最终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终也将TCP/IP接纳为与OSI地位相同的国际标准,这是晚一些的事情) OSI呢,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在市场上消失了。但是OSI模型还是人类的知识财富,里 面的优秀思想和技术可以永远为人类参考使用。这是教科书里面OSI依然存在的理由。 顺便说一下,TCP/IP模型胜出最大获利者毫无疑问是美国。我想,在认同OSI标准的同时,许多美国厂商依然没有放弃让自家的TCP/IP成为标准的想法,因此,坚持/继续发展TCP/IP。他们成功了。虽然他们全是为了自己利益,但是我只有敬佩,因为他们靠的是实力 /能力。 不管怎样评价,TCP/IP技术上都可以入选优秀,才有机会胜出。也许许多同样优秀的 技术由于运气不佳失败了。所以,技术上是不能虚假的,没有优秀的技术,而一味推崇成为 国际标准,最后只能成为笑话。 因为—国际标准也不过如此而已,并不意味着成功。 提示:OSI和TCP/IP是两个竞争性的协议模型,两者不兼容,两者目前都是国际标准,

简述TCPIP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功能

简述TCP/IP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功能: TCP/IP参考模型包括4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络层、主机-网络层 TCP/IP是Internet中重要的通信规则。它规定了计算机通信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报头与相应的动作。TCP/IP协议体系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开放式的协议标准 2)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3)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合于互联网络 4)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所有网络设备在Internet中都有唯一的IP地址 5)标准化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拥有大量用户的网络服务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1主机-网络层 主机-网络层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负责发送和接收IP分组。TCP/IP协议对主机-网络层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协议,它采取开放的策略,允许使用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各种协议。任何一种流行的底层传输协议都可以与TCP/IP互联网络层接口。这正体现了TCP/IP体系的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也是TCP/IP成功应用的基础。 2互联网络层

TCP/IP参考模型互联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IP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服务协议,它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互联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IP分组。 互联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发送请求。在接收到报文发送请求后,将 传输层报文封装成IP分组,启动路由选择算法,选择适当的发送路径,并将分组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2) 处理接收的分组。在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IP分组后,检查目的 IP地址,如果目的地址为本节点的IP地址,则除去分组头,将分组数据交送传输层处理,如果需要转发,则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选择下一跳节点的发送路径,并转发分组 3) 处理网络的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3传输层 传输层是负责在会话进程之间建立和维护端-端连接,实现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传输层定义两种不同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TCP提供比较完善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功能。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4应用层 应用层是TCP/IP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应用层包括各种标准的网络应用协议,并且总是不断有新的协议加入

TCPIP协议分析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TCP/IP网络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影响最重要的一种网络。TCP和IP是两种网络通信协议,以这两种协议为核心协议的网络总称为TCP/IP网络。人们常说的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就是一种TCP/IP网络,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网也是TCP/IP网络。 作为一名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对TCP/IP协议进行深刻的解析。通过对协议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网络上数据的传送方式和网络上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本实验就是对文件传输协议进行分析来确定FTP协议工作方式。 目的:通过访问FTP:202.207.112.32,向FTP服务器上传和下载文件。用抓包工作来捕捉数据在网络上的传送过程。为的方便数据包的分析,通过上传一个内容为全A的TXT文件,来更直观的分析文件传输的过程。 过程: 1.在本机上安装科莱抓包软件 2.对科莱进行进滤器的设置(arp、ftp、ftp ctrl、ftp data) 3.通过运行CMD窗口进行FTP的访问 4.用PUT和GET进行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5.对抓到的包进行详细的分析 CMD中的工作过程: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ftp 202.207.112.32 Connected to 202.207.112.32. 220 Serv-U FTP Server v5.1 for WinSock ready... User (202.207.112.32:(none)): anonymous //通过匿名方式访问 331 User name okay, please send complete E-mail address as password. Password: 230 User logged in, proceed. ftp> cd 学生作业上传区/暂存文件夹 250 Directory changed to /学生作业上传区/暂存文件夹 ftp> put d:\aaa123.txt //上传aaa123.txt文件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aaa123.txt.

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篇一:tcp_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 (userdatagramprotocol)协议、icmp (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

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

OSI及TCP/IP的概念和区别 什么是TCP/IP协议 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详细讲解

TCP/IP协议详解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

TCPIP协议详解-配置选项

附录E 配置选项 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冠以“依赖于具体配置”的T C P/I P特征。典型的例子包括是否使能U D P的检验和(11 .3节),具有同样的网络号但不同的子网号的目的I P地址是本地的还是非本地的(1 8.4节)以及是否转发直接的广播(1 2.3节)。实际上,一个特定的T C P/I P实现的许多操作特征都可以被系统管理员修改。 这个附录列举了本书中用到的一些不同的T C P/I P实现可以配置的选项。就像你可能想到的,每个厂商都提供了与其他实现不同的方案。不过,这个附录给出的是不同的实现可以修改的参数类型。一些与实现联系紧密的选项,如内存缓存池的低水平线,没有描述。 这些描述的变量只用于报告的目的。在不同的实现版本中,它们的名字、默认值、或含义都可以改变。所以你必须检查你的厂商的文档(或向他们要更充分的文档)来 了解这些变量实际使用的单词。 这个附录没有覆盖每次系统引导时发生的初始化工作:对每个网络接口使用i f c o n f i g 进行初始化(设置I P地址、子网掩码等等)、往路由表中输入静态路由等等。这个附录集中描述了影响T C P/I P操作的那些配置选项。 E.1 BSD/386 版本1.0 这个系统是自从4 .2B S D以来使用的“经典”B S D配置的一个例子。因为源代码是和系统一起发布的,所以管理员可以指明配置选项,内核也可重编译。存在两种类型的选项:在内核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常量(参见c o n f i g( 8)手册)和在不同的C源文件中的变量初始化。大胆而又经验丰富的管理员也可以使用排错工具修改正在运行的内核或者内核的磁盘映像中这些变量的值,以避免重新构造内核。 下面列出的是在内核配置文件中可以修改的常量。 IPFORWARDING 这个常量的值初始化内核变量i p f o r w a r d i n g。如果值为0(默认),就不转发I P数据报。如果是1,就总是使能转发功能。 GATEWAY 如果定义了这个常量,就使得I P F O R WA R D I N G的值被置为1。另外,定义这个常量还使得特定的系统表格(A R P快速缓存表和路由表)更大。 SUBNETSARELOCAL 这个常量的值初始化内核变量s u b n e t s a r e l o c a l。如果值为1(默认),一个和发送主 I P地址被认为是本地的。如果是0,只有在同一个子

详解TCPIP协议的含义和参数

详解TCP/IP协议的含义和参数最重要的概念是IP地址,它是32位地址,采用如下的形式: nnn.nnn.nnn.nnn 其中每个nnn为8位,范围为0~255。通常互连网上的每台机器的地址都是唯一的。这相当于身份证号码,但这号码不易记忆,后来就出现了域名的概念,它与IP地址唯一对应,实际就是网络世界的门牌号码。如网事网络: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IP地址:210.77.43.3 域名的申请是有专门的管理机关负责的。常用的定级域名有行业与地区两种,以下为常见的域名: 地区: .cn中国; .hk香港; .uk英国; .tw台湾; .au澳大利亚; .jp日本; .ru俄罗斯; .fr法国 行业: .com公司;

.gov政府; .net网络; .edu教育; .mil军事; .org非赢利组织 TCP/IP协议中的三个参数 TCP/IP(Transmite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套工业标准协议。Internet网之所以能将广阔范围内各种各样网络系统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主要是因为应用了“统一天下”的TCP/IP协议。在应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为了唯一地确定一台主机的位置,必须为TCP/IP协议指定三个参数,即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 IP地址 IP地址实际上是采用IP网间网层通过上层软件完成“统一”网络物理地址的技巧,这种技巧使用统一的地址格式,在统一管理下分配给主机。Internet 网上不同的主机有不同的IP地址,每个主机的IP地址都是由32比特,即4个字节组成的。为了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技巧”表示,每个字节为一部分,中间用点号分隔开来。如210.77.43.3就是网事网络WEB服务器的IP地址。每个IP地址又可分为两部分。网络号表示网络规模的大小,主机号表示网络中主机的地址编号。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IP地址可以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是三种主要的类型地址,D类专供多目传送用的多目地址,E类用于扩展备用地址。A、B、C三类IP地址有效范围如下表: 类别 网络号 主机号 A

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

1.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但OSI采用的七层模型,而TCP/IP 是四层结构。 2.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定义,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而 OSI参考模型不仅分了两层,而且每一层的功能都很详尽,甚至在数据链路层又分出一个介质访问子层,专门解决局域网的共享介质问题。 3.TCP/IP的网络互联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中的无连接网络服务。 4.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功能基本相似,都是负责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端 对端的通信服务,也对高层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实现细节。所不同的是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是建立在网络互联层基础之上的,而网络互联层只提供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所以面向连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协议中实现,当然TCP/IP的传输层还提供无连接的服务,如UDP;相反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是建立在网络层基础之上的,网络层既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又提供无连接的服务,但传输层只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5.在TCP/IP参考模型中,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事实证明,这两层的功能可以完全包容 在应用层中。 6.OSI参考模型的抽象能力高,适合与描述各种网络;而TCP/IP是先有了协议,才制定 TCP/IP模型的。 7.OSI参考模型的概念划分清晰,但过于复杂;而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和协议的 区别上不清楚,功能描述和实现细节混在一起。 8.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并不是真正的一层;OSI参考模型的缺点是层次过多,划 分意义不大但增加了复杂性。 9.OSI参考模型虽然被看好,由于没把握好时机,技术不成熟,实现困难;相反,TCP/IP 参考模型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还是比较成功的。

TCP协议详解

TCP协议详解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等。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了。 TCP/IP协议分层 ![TCP分层 2.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964446-94da7e7442050d15.jpg?i 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

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网络层: 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接口层: 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IP 是无连接的 IP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IP 是无连接的通信协议。它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这样,IP 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 通过IP,消息(或者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并通过因特网在计算机之间传送。 IP 负责将每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 IP地址 每个计算机必须有一个IP 地址才能够连入因特网。 每个IP 包必须有一个地址才能够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

简述TCP-IP参考模型定义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简述TCP /IP参考模型定义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定义: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的传输控制协议,IP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协议,TCP/IP是Internet中重要的通信规则,是公认的Internet工业标准与事实上的Internet协议标准,它规定了计算机通信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报头与相应的动作。 1.主机 —网络层功能主机-网络层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负责发送和接收IP分组。TCP/IP协议对主机-网络层并没有 规定具体的协议,它采取开放的策略,允许使用广域网、 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各种协议。任何一种流行的底层传输 协议都可以与TCP/IP互联网络层接口。这正体现了 TCP/IP体系的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也是TCP/IP成功 应用的基础。 2.互联网络层功能TCP/IP参考模型互联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IP 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服 务协议,它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 的服务。互联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 IP分组。互联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发送请求。在 接收到报文发送请求后,将传输层报文 封装成IP分组,启动路由选择算法,选 择适当的发送路径,并将分组转发到下 一个节点2) 处理接收的分组。在接收 到其他节点发送的IP分组后,检查目的 IP地址,如果目的地址为本节点的IP地 址,则除去分组头,将分组数据交送传 输层管理,如果需要转发,则通过路由 选择算法为分组选择下一跳节点的发 送路径,并转发分组3) 处理网络的路 由选择、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3.传输层功能传输层是负责在会话进程之间建立和维护端-端连接, 实现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传输层定义两种不 同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 流的传输层协议。TCP提供比较完善的流量控制与拥 塞控制的功能。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 层协议。 4.应用层功能应用层是TCP/IP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应用层包括各种 标准的网络应用协议,并且总是不断有新的协议加入 应用层协议主要有: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文 件传输协议F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超文 本传输协议HTTP 域名服务协议DNS 简单网络 管理协议SNM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 表1-1是 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我们把OSI七层网络模型和Linux 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然后将各种网络协议归类。 1.网络接口 网络接口把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放在一起,对应TCP/IP概念模型的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协议主要是:Ethernet、FDDI和能传输IP数据包的任何协议。 2.网际层 网络层对应Linux TCP/IP概念模型的网际层,网络层协议管理离散的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如IP协议为用户和远程计算机提供了信息包的传输方法,确保信息包能正确地到达目的机器。这一过程中,IP和其他网络层的协议共同用于数据传输,如果没有使用一些监视系统进程的工具,用户是看不到在系统里的IP的。网络嗅探器 Sniffers是能看到这些过程的一个装置(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它能读取通过网络发送的每一个包,即能读取发生在网络层协议的任何活动,因此网络嗅探器Sniffers会对安全造成威胁。重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ARP(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和IP协议(网际协议)等。 3.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Linux TCP/IP概念模型的传输层。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格式化信息流;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信息,如果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传输层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们是传输层中最主要的协议。TCP建立在IP之上,定义了网络上程序到程序的数据传输格式和规则,提供了IP 数据包的传输确认、丢失数据包的重新请求、将收到的数据包按照它们的发送次序重新装配的机制。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类似于打电话,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明确的连接。UDP也建立在IP之上,但它是一种无连接协议,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传输类似于传递邮件:消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UDP不保

TCPIP详解-卷一-协议-14.4一个简单的例子.

14.4一个简单的例子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一个名字解析器与一个名字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在sun 主机上运行Telnet 客户程序远程登录到gemini 主机上,并连接daytime 服务器: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引导sun 主机(运行Telnet 客户程序)上的名字解析器来使用位于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140.252.1.54)的名字服务器。图14-9显示了这三个系统的排列情况。和以前提到的一样,名字解析器是客户程序的一部分,并且在Telnet 客户程序与daytime 服务器建立TCP 连接之前,名字解析器就能通过名字服务器获取IP 地址。在这个图中,省略了sun 主机与140.252.1以太网的连接实际上是一个SLIP 连接的细节(参见封2的插图),因为它不影响我们的讨论。通过在SLIP 链路上运行tcpdump 程序来了解名字解析器与名字服务器之间的分组交换。 图14-9用于简单DNS 例子的系统 sun 主机上的文件/etc/resolv.conf将告诉名字解析器作什么: sun%cat/etc/resolv.confnameserver140.252.1.54doma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第1行给出名字服务器—主机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的IP 地址。最多可说明3个名字服务器行来提供足够的后备以防名字服务器故障或不可达。域名行说明默认域名。如果要查找的域名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域名(没有以句点结束),那末默认的域 名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将加到待查名后。 图14-10显示了名字解析器与名字服务器之间的分组交换。

图14-10向名字服务器查询主机名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的输出 让tcpdump 程序不再显示每个IP 数据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相反,它显示客户 (resolver )的IP 地址140.252.1.29和名字服务器的IP 地址140.252.1.54。客户的临时端口号为1447,而名字服务器则使用熟知端口53。如果让tcpdump 程序显示名字而不是IP 地址,它可能会和同一个名字服务器联系(作指示查询),以致产生混乱的输出结果。 第1行中冒号后的字段(1+)表示标识字段为1,加号“+”表示RD 标志(期望递归)为1。默认情况下,名字解析器要求递归查询方式。 下一个字段为A? ,表示查询类型为A (我们需要一个IP 地址),该问号指明它是一个查询 (不是一个响应)。待查名字显示在后面: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名字解析器在待查名字后加上句点号指明它是一个绝对字段名。 在UDP 数据报中的用户数据长度显示为37字节:12字节为固定长度的报文首部(图143);21字节为查询名字(图14-6),以及用于查询类型和查询类的4个字节。在DNS 报文中无需填充数据。 tcpdump 程序的第2行显示的是从名字服务器发回的响应。1*是标识字段,星号表示设置 AA 标志(授权回答)(该服务器是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205718.html, 域的主域名服务器,其回答在该域内是可相信的。)输出结果2/0/0表示在响应报文中最后3个变长字段的资源记录数:回答RR 数为2,授权RR 和附加信息RR 数均为0。tcpdump 仅显示第一个回答,回答类型为A (IP 地址),值为 140.252.1.11。

tcpip协议详解,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tcpip协议详解,pdf 篇一:tcpip详解-卷一-协议-3.11小结 3.11小结 本章开始描述了ip首部的格式,并简要讨论了首部中的各个字段。我们还介绍了ip路由选择,并指出主机的路由选择可以非常简单:如果目的主机在直接相连的网络上,那么就把数据报直接传给目的主机,否则传给默认路由器。 在进行路由选择决策时,主机和路由器都使用路由表。在表中有三种类型的路由:特定主机型、特定网络型和默认路由型。路由表中的表目具有一定的优先级。在选择路由时,主机路由优先于网络路由,最后在没有其他可选路由存在时才选择默认路由。 ip路由选择是通过逐跳来实现的。数据报在各站的传输过程中目的ip地址始终不变,但是封装和目的链路层地址在每一站都可以改变。大多数的主机和许多路由器对于非本地网络的数据报都使用默认的下一站路由器。a类和b类地址一般都要进行子网划分。用于子网号的比特数通过子网掩码来指定。我们为此举了一个实例来详细说明,即作者所在

的子网,并介绍了变长子网的概念。子网的划分缩小了internet路由表的规模,因为许多网络经常可以通过单个表目就可以访问了。接口和网络的有关信息通过ifconfig和netstat命令可以获得,包括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以及mtu等。 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对internet协议族潜在的改进建议—下一代ip进行了讨论。 习题 3.1环回地址必须是127.0.0.1吗? 3.2在图3-6中指出有两个网络接口的路由器。 3.3子网号为16bit的a类地址与子网号为8bit的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有什么不同? 3.4阅读RFc1219[tsuchiya1991],学习分配子网号和主机号的有关推荐技术。 3.5子网掩码255.255.0.255是否对a类地址有效? 3.6你认为为什么3.9小节中打印出来的环回接口的mtu要设置为1536? 3.7tcp/ip协议族是基于一种数据报的网络技术,即ip 层,其他的协议族则基于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阅读文献[clark1988],找出数据报网络层提供的三个优点。 篇二:tcpip等协议报文格式 tcp/ip等协议报文格式

计算机网络基础--TCPip模型详解

TCP/IP模型的详解 一,概述 TCP/IP参考模型是一个抽象的分层模型,这个模型中,所有的TCP/IP系列网络协议都被归类到4个抽象的”层”中。每一抽象层建立在低一层提供的服务上,并且为高一层提供服务。 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需要众多的协议协同工作,这些协议分布在参考模型的不同层中的,因此有时称它们为一个协议栈。 TCP/IP参考模型为TCP/IP协议(或称为TCP/IP协议栈,或互联网协议系列。)订身制作。其中IP协议只关心如何使得数据能够跨越本地网络边界的问题,而不关心如何利用传输媒体,数据如何传输。整个TCP/IP协议栈则负责解决数据如何通过许许多多个点对点通路(一个点对点通路,也称为一”跳”, 1 hop)顺利传输,由此不同的网络成员能够在许多”跳”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的数据通路。 如想分析更普遍的网络通信问题,ISO的OSI模型也能起更好的帮助作用。 因特网协议组是一组实现支持因特网和大多数商业网络运行的协议栈的网络传输协议。它有时也被称为TCP/IP协议组,这个名称来源于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因特网协议(IP),它们也是最先定义的两个协议。 同许多其它协议一样网络传输协议也可以看作一个多层组合,每层解决数据传输中的一组问题并且向使用这些低层服务的高层提供定义好的服务。高层逻辑上与用户更为接近,所处理数据更为抽象,它们依赖于低层将数据转换成最终能够进行物理控制的形式。 网络传输协议能够大致匹配到一些厂商喜欢使用的固定7层的OSI模型。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层能够很好地与基于ip的网络对应(根据应用的设计和支持网络的不同它们确实是涉及到不同的层)并且一些人认为试图将因特网协以组对应到OSI会带来混淆而不是有所帮助。 二,分层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Internet Layer)、链路层(Link Layer)。 TCP/IP分层协议OSI 分层 应用层FTP,SMTP,Telnet,DNS,SNMP 7 传输层TCP,UDP 4 网络层IP, ICMP,(RIP, OSPF),ARP, RARP 3 链路层Ethernet,Token Bus,Token Ring,FDDI,WLAN 2,1 1,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区别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区别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但是二者在层次划分与使用的协议上是有很大差别的,也正是这种差别对两个模型的发展产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局面,OSI参考模型走向消亡而TCP/IP模型得到了发展,原因何在呢?本文从对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异同入手,从两者在现在网络领域的使用情况来分析两个模型的前景。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比较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之共同点: 1) 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2) 它们的功能大体相似,在两个模型中,传输层及以上的各层都是为了通信的进程提供点到点、与网络无关的传输服务; 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传输层以上的层都以应用为主导。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主要差别: 1) 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门。但ISO最初只考虑到使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 2) 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各无连接并重,而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连接服务。 3) TCP/IP有较好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到后来才开始这个问题,在这方面两者有所不同。 结论: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都不完美,但TCP/IP参考模型发展是因为在ISO制定OSI参考模型过程中总是着眼于一次制定达到完美,所以的制定过程中考虑的方面比较多,但去忽略了IP这一协议的重要性,但当ISO认识到时只好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的功能,在无连接服务一开始也不在考虑之列,还有就是网络管理功能的过度复杂等,造成了OSI迟迟没有成熟的产品推出的成因,进而影响了厂商对它的支持,而这时的TCP/IP通过实践得到到不断的完善,也得到了大厂商的支持,所以TCP/IP参考模型得到了发展。

TCPIP与ISOOSI的比较

TCPIP与ISOOSI的比较 通过前面的讨论,大家已经看到TCP/IP 模型和ISO/OSI 模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种模型中都包含能提供可靠的进程之间端到端传输服务的传输层,而在传输层之上是面向用户应用的传输服务。尽管ISO/OSI模型和TCP/IP模型基本类似,但是它们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两种模型的不同之处。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我们是比较两种参考模型的差异,并不对两个模型中所使用的协议进行比较。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有3个基本概念:服务、接口和协议。也许ISO/OSI模型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将这3个概念区分清楚了。每一层都为其上层提供服务,服务的概念描述了该层所做的工作,并不涉及服务的实现以及上层实体如何访问的问题。层间接口描述了高层实体如何访问低层实体提供的服务。接口定义了服务访问所需的参数和期望的结果。接口仍然不涉及到某层实体的内部机制,而只有不同机器同层实体使用的对等进程才涉及层实体的实现问题。只要能够完成它必须提供的功能,对等层之间可以采用任何协议。如果愿意,对等层实体可以任意更换协议而不影响高层软件。 上述思想也非常符合现代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一个对象(如模型中的某一层),有一组它的外部进程可以使用

的操作。这些操作的语义定义了对象所能提供的服务的集合。对象的内部编码和协议对外是不可见的,也与对象的外部世界无关。TCP/IP模型并不十分清晰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些概念。相比TCP/IP模型,ISO/OSI模型中的协议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并更容易被替换。 ISO/OS I参考模型是在其协议被开发之前设计出来的。这意味着ISO/OSI模型并不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协议集而设计的,因而它更具有通用性。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ISO/OSI模型在协议实现方面存在某些不足。而TCP/IP模型正好相反。先有协议,模型只是现有协议的描述,因而协议与模型非常吻合。 问题在于TCP/IP模型不适合其他协议栈。因此,它在描述其他非TCP/IP网络时用处不大。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种模型的具体差异。其中显而易见的差异是两种模型的层数不一样: ISO/OSI模型有7层,而TCP/IP模型只有4层。两者都有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他层是不同的。两者的另外一个差别是有关服务类型方面。ISO/OSI模型的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而传输层只提供面向连接服务。TCP/IP模型在网络层只提供无连接服务,但在传输层却提供两种服务。 综上所述,使用ISO/OSI模型(去掉会话层和表示层)可以

TCPIP协议简要论文及分析

TCP/IP协议简要分析 摘要 一、绪论 在网络应用日益普遍ARMTCP/IP协议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实现Internet 网络化。TCP/IP协议是一种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网络协议。嵌入式Internet的技术核心是在嵌入式系统中部分或完整地实现TCP/IP协议。由于TCP/IP协议比较复杂,而目前ARMTCP/IP协议嵌入式系统中大量应用低速处理器,受内存和速度限制,有必要将TCP/IP 协议简化。 嵌入式TCP/IP协议一般实现:ARP/RARP、、IP、ICMP、TCP、UDP、HTTP、SMTP、FTP、TELNET等协议 工业控制ARMTCP/IP协议领域传输层采用TCP协议、不用UDP协议,是考虑到实时监控系统中传输量并不大,而可靠性要求较高。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端对端的可靠ARMTCP/IP协议通信协议。它采用了许多机制来保证可靠传输,应用于嵌入式系统显得过于ARMTCP/IP协议复杂。 TCP/IP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高层为传输控制协议,它负责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这些包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把包还原为原始文件。低层是网际协议,它处理每个包的地址部分,使这些包正确的到达目的地。网络上的网关计算机根据信息的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即使来自同一文件的分包路由也有可能不同,但最后会在目的地汇合。TCP/I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TCP/IP通信是点对点的,意思是通信是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TCP/IP与上层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说是“没有国籍的”,因为每个客户请求都被看做是与上一个请求无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无国籍的”释放了网络路径,才是每个人都可以连续不断的使用网络。许多用户熟悉使用TCP/IP协议的高层应用协议。包括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网络访问协议(Telnet)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这些协议通常和TCP/IP协议打包在一起。使用模拟电话调制解调器连接网络的个人电脑通常是使用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2P)。这些协议压缩IP包后通过拨号电话线发送到对方的调制解调器中。与TCP/IP协议相关的协议还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它代替TCP/IP协议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其他协议是网络主机用来交换路由信息的,包括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 关键字: TCP IP Inter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