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

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
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

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

1 基础设施建设是鱼鸭混养的关键

1.1 池塘的选择与建设池塘作为鱼鸭混养最基础性设施,应该优先考虑选择低产水田,或者利用无人开发的荒地或者荒滩,如果有鱼、农兼顾的现有池塘则为最理想的。进行鱼鸭混养的池塘水质的保证尤为重要,无污染、水量足、排灌方便,另外还要通风条件好,采光面积大。

1.2 鸭棚选择建设鸭棚应选择建在地势略高而又平坦的池塘埂上,座北向南,要保证鸭棚采光性好,空气流通,能保持干燥,四季恒温,做到防潮且不漏水,在池埂的设计上,要有比较平整的缓坡,坡度向水面的方向倾斜,这样无论稚鸭苗是行走觅食还是上岸下塘,都十分方便。

2 3种养殖模式数据分析

2.1 鱼鸭混养模式中鸭子的配比量凭借多年鱼鸭混养的养殖经验,每667 m2水田如果想达到净增质量l.000 kg花白鲢成鱼的效果,则需要15.000 kg的鸭粪,1只鸭子1年中的排泄物在45.000 kg。以此推算,如果鸭粪的利用率能够达到40.00%,按照鸭子配比量=计划滤食性鱼类产量/1.2只方法推算,每只鸭子1年的排泄物可生产1.200 kg的花白鲢鱼。计算公式为45.000×0.40%×

15.000=1.200 kg。模式1:平均667 m成鱼2产量298.000 kg,其中花白鲢产量195.000 kg,可配养鸭子195.000/1.200=162只。模式2:平均667 m2成鱼产量388.000 kg,其中花白鲢产量241.500 kg,可配养鸭子241.500/1.200=201只。模式3:平均667 m2成鱼产量473.500 kg,其中花白鲢产量279.000 kg,可配养鸭子279.000/1.200=232只。

2.2 喂草投饵鱼鸭混养中,只要配养比例适当,水面不需施肥。鸭子在喂食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泼溅物和残剩物,这些约占投喂饲料量30.00%。每年的4-1O月是鱼类的投铒期,一般按210 d来计算,每只鸭每日饲料用量平均是0.150 kg,而每只鸭在鱼类投饵期间的这几个月内会产生大概0.945 kg的残剩饲料,这部分饲料的利用率如果按80.00%来计算,饵料系数为5,那么每只鸭子,它所产生的残剩饲料就可生产吃食鱼类0.150 kg,计算方法为0.945×80.00%/5=0.150 kg。

如果按照模式1来进行混养的话,667 m2的180只鸭就可生产27.000 kg

的吃食鱼类;模式2中,按667 m2的240只鸭计算,则可生产36.000 kg的吃食鱼类;以次类推,模式3中,120只鸭可生产60.000 kg吃食鱼类。剩余的成鱼生长可以利用喂草投饵的方法进行。另外,还有通过浮植浮动生产的生产量(花白鲢),有机物等。

2.3 鱼鸭混养不同产量的模式设定和效益分析混养模式1:每667 m2放养鱼种 67.000 kg,450尾。按每667 m2水田总投资为60

3.0元计算,667 m2

鱼类产量298.000 kg。其中:花白鲢195.000 kg,草鱼35.000 kg,鲤鱼78.000 kg,667 m2收入1 810.0元,667 m2利润1 207.0元。667 m2配养鸭子180只,每只鸭每年产生的利润为10.0元,每667 m2产生的成鱼鸭蛋效益共计3 007.0元。

混养模式2:每667 m2放养鱼种87.000 kg,600尾。按每667 m2水田投

资为696.0元计算,667 m2鱼类产量388.000 kg。其中花白鲢241.500 kg,草鱼37.000 kg,鲤鱼110.000 kg,667 m2收人2 313.5元,667 m2利润1 617.5元。667 m2配养鸭子200只,每只鸭每年产生的利润为10.0元,每667 m2产生的成鱼鸭蛋效益共计3 617.5元。

混养模式3:每667 m2 放养鱼种144.000 kg,850尾,,按每667 m2水田总投资为1 296.0元计算,667 m2鱼类产量473.500 kg,其中花白鲢279.000 kg,草鱼25.750 kg,鲤鱼168.750 kg,667 m2收人2 727.0元,667 m2利润1 431.0元,667 m2配养鸭子240只,每只鸭每年产生的利润为10.0元,成鱼鸭蛋共计667 m2效益为3 831.0元。

3 做好管理工作,是鱼鸭混养高产高效的保障

3.1 鱼类养殖技术与管理

3.1.1 严格定期消毒清塘制度 1 m水深的池塘,可用茶麸进行消毒。先将茶麸打碎后,在水中浸泡24 h,在鱼种下塘前7 d全塘泼洒,每667 m2用量50.000 kg。然后用水将100.000 kg生石灰溶解进行全塘泼洒,7 d后将鱼种放入鱼塘。

3.1.2 关键控制鱼种消毒程序鱼种投放前,要先进行消毒,以便杀死鱼种自身携带的寄生虫和细菌。一般采用浸浴法,使用 3.00%的食盐水将鱼体完全浸泡10 min即可。如果投放鱼种为草鱼时,则需要通过疫苗注射,将鱼种进行免疫预防之后,再进行投放养殖。

3.1.3 采用有效的科学喂养方法“定时、定位,定质和定量”的科学喂养,会起到高效高产高收的效果。投喂饲料要保证质量和数量,饲料的选择要做到适合、适当、适用。夏秋季可按鱼体总体重投喂3.00%~5.00%,冬春季可投1.00%~3.00%,1 d喂3次。另外,根据气温、天气情况不同灵活掌握喂食情况。

3.1.4 水质调控鱼鸭混养池水质很易变坏,平时应勤加水、换水,6-9月的高温季节更应增加换水次数,最好每周1次,每次不少于20~30 cm。严防缺氧、鱼浮头泛塘现象的发生,必要时开设增氧机。

3.1.5 加强鱼病的防治工作根据季节气候定时换水。夏秋季因气温偏高,要注意保持水质。一般7~10 d应更换1次,每次保证大约30 cm的水进行排陈灌新。高温条件下,水中容易增生细菌及寄生虫,因此每7~10 d要进行1次定期消毒。

3.2 鸭类养殖技术与管理对蛋鸭、肉鸭、兼用型鸭的不同生活习性与生长规律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应选用新鲜、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供给鸭种,养鸭饲料合理配合,保持饲料日粮相对稳定,不随意更换,以免影响鸭群消化吸收与生长发育。要加强疫病防治措施,坚持定期对鸭棚进行消毒,保证鸭棚良好的卫生条件。通过近几年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鱼鸭混养是一种适应新型养殖的综合性很强的生态养殖模式,它不但可以使水面得到充分的利用,又增产降耗,良性循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 1、苗种培育池条件及清塘消毒。苗种培育池要求保水性强,进排水方便,水深 1."5 cm左右,面积1-5亩。鱼苗培育池在放养黄颡鱼苗种前要彻底清塘消毒。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暴露日晒,以减少病害。挖出过多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池塘出水口处的池底要比其它地方深10-20 cm,以利于干池时的鱼种捕捞。 在黄颡鱼苗下塘前10-15天,进水口要设臵40-60目筛绢,过滤进水,以防野杂鱼和鱼卵进入池塘。同时用药物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常用清塘药物有漂白粉和生石灰,用量: 漂白粉10-15 kg/亩、生石灰100-150kg/亩。 2、放养密度。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培养冬片鱼种的池塘,亩放黄颡鱼鱼苗 4."0- 5."0万尾;7-8月份进行分池饲养商品鱼的鱼种池,亩放黄颡鱼鱼苗 2."0- 3."0万尾。黄颡鱼鱼苗下池15天后,每亩搭配花白鲢夏花400-600尾。 3、肥水下塘。鱼苗培育时,初期采用肥水下塘发花,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苗下塘前6-9天,池塘注水至40-50cm,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粪肥150-200kg,或亩施绿肥200-400kg。也可在鱼苗下塘前3-4天,亩泼洒生物肥(含活菌数 2."0×108个/克)3-5kg,培养浮游动物供鱼苗摄食。养殖中、后期,随着鱼苗的长大,要逐步加深池塘水位,同时要视池塘水质肥瘦,适当追施腐熟粪肥

或生物肥,保持水体肥度,使浮游动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促进鱼苗生长。经过25-30天的培育,鱼苗全长基本达到 3."0cm以上,此时就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转入摄食驯化阶段。 4、饲料及驯食投喂。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自然界中主要摄食螺蛳、小虾、小鱼、摇蚊幼虫、昆虫等动物性饵料。 但在人工喂养后期,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其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在38-45%。驯食方法: 每亩鱼种池设臵饵料台6-8m2 ,饲料台入水5cm左右,早晨7点前,傍晚6点后投饲诱食。用绞碎的鱼肉酱拌5-10%m范围内,边喂边敲桶,发生声响。以后,逐步缩小投喂范围,同时减少鱼浆比例,最后缩小到饲料台上。15天后改用集群抢食习性,驯食基本完成。再培育约一个月时间,鱼苗即可长到8-10cm。注意在饲料转换时,相邻的两种饲料要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且后一种饲料所占比例要逐步增加,让鱼适应。正常的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8%,具体投饲时要结合天气、水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饲量。 二、成鱼养殖 黄颡鱼的成鱼养殖可分为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两种。生产者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1、黄颡鱼主养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池塘均可进行黄颡鱼的养殖。池塘要求水深 1."8- 2."0m,面积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 池塘清整消毒同苗种培育池。

水库经营方案1.doc

水库经营方案1 东城水库开发经营方案 2014年10月东城水库实行统一管理后,我处按照领导指示,认真勘查水土资源,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充分调研市场行情,结合水库实际情况,确定了水库的开发经营思路,经领导班子讨论形成了初步方案。 一、当前水库经营现状 东城水库蓄水达到设计水位时,水面面积19.13平方公里,其中常年适宜养鱼水面大约2.5万亩。自水库2010年建成蓄水后,一直由金水源公司在经营,主要是利用水库水面养鱼。为此大庆市水务局在2012年4月曾经通过水源管理处转借金水源公司资金336万元,用于水库专项养殖。2014年10月,局领导决定水库统一管理,水源管理处接回经营事务,同时债务又转回我处。今后我们将按照局领导的安排,顺承全体职工的期望,在搞好库区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坝外水土资源,尝试多种养殖和种植,在优质供水的前提下全面发觉水库的综合效益。 二、开发经营宗旨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规定,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管好用好工程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水库经营要以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以优化库区水质为宗旨,以库区水面为主体,以周边资源作补充,探索开展绿色生态养殖和种植,育、养、销形成良性循环,在满足水库自身水质净化的基础上,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改善职工生活。

三、开发经营范围和方式 开发范围: 现在除去库区水面可以发展渔业以外,水库坝外尚有1900亩的土地,这些地带有的常年积水,有的进行了绿化,尚余部分可以利用,对这些地带要逐一详查,宜养则养、宜种则种。 经营方式: 财务管理:水库经营要实行“以库养库”,不动用财政资金。以库区内现有鱼类为基础,量入而出,产多少鱼,卖多少钱,干多少事。经营事项单独列账,所有收入上缴到管理处财务,所有支出由财务支取。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运行管理:水库经营由多种经营科具体负责,分管领导指导,主要领导统筹。经营科人员不足,财务人员由单位协调。其余管理人员外雇,大约3-4人。 运营方式:库内渔业捕鱼和卖鱼分别对外承包,承包人交纳风险抵押金。实行定额管理,阶梯价格,利益分享,风险共担。达不到额定数量时扣抵风险金。库外养殖和种植结合站房看护委托管理,规定产量,每月给付基本工资。年终考核,定量以上对应相应奖励,定量以下对应相应罚没。以投入不大于产出,略有剩余为原则。逐年利润用于偿债。 四、工作部署 1、要提前开展前期工作

有机稻田鸭鱼混养试验总结

有机水稻田养鸭、养鱼试验总结 一、试验目的 有机水稻种植要求不能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制剂及杀虫制剂。稻田鸭鱼混养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 稻田养鸭,具有除草、防病治虫、施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等优点,能有效改善稻米质量和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养鸭田块无需使用除草剂。 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 其次,在稻田里养的鱼可以吞食大量的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第三,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稻苗的生长。 二、试验过程 1. 鸭雏、鱼苗购入 全场有机水稻共引进鸭雏约500余只,6月中旬放入田间,计划除草面积70余亩。 全场6月下旬在黑龙江省泰来县购入鱼苗约30万尾,撒入全部有机种植田。 2. 鸭鱼混养管理技术 2.1稻田的选择 稻田鸭鱼混养的田应首先考虑到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田块的保水力要强,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若选择中、低产

田进行稻田养鱼,这样增产增收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本试验田选在农场的有机稻种植田块。 2.2稻田养鸭注意事项 (1)鸭子入田时进行药物防疫,入田后半月投喂一次抗菌素药饵。 (2)看好水源,防止干池。在露宿地搭设遮雨棚。 (3)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农药及矿物油 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2.3稻田养鱼注意事项 (1)根据本地的消费特点,苗种的易活性来决定养殖品种。 (2)稻田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天然饵料,但它远远不能满足鱼苗生 长的需要,若想使鱼苗能获得足够的饲料快速生长,必须加强 人工投喂。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菜饼、豆饼、米糠等等。 (3)看好水源,防止干池,水面不能被农药及矿物油污染。 三、试验结果 有机稻田鸭鱼混养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有机稻田内进行鸭鱼混养,除草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杂草过大则无法进食,除虫效果较为明显。主要是在有机稻田种植过程中,由于鸭鱼放养,能对种植户滥施农药起到约束做用,便于管理。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一、池塘生态系统的简介 池塘生态系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类,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静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而其中的生产者包括水体中的自由漂浮植物如浮萍、满江红等藻类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如何花、莲等以及挺水植物;消费者为水中的各种动物;分解者就是在水中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类,它们对水质的改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健康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在池塘中不换时或者只换少量水的情况下,仅通过培养水中的藻类和光合细菌、硝化菌等益生菌,消化分解鱼类的粪便、残饵等有机物使其变为无机肥料,供藻类和水中的植物吸收,水中的藻类和植物吸收这些无机养分后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质供鱼类取食,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的小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正好有利于鱼类的养殖。 二、举例说明池塘生态系统 在这里我将以我家乡的水产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怎样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产量最大化。 前些年,水产养殖成为了我家乡广大农民心中的致富路,很多的农民更是把自家的水稻田全部改成了一个个的池塘,养上几万尾草鱼或者鲢鱼,但是两年后的收成却让绝大部分的养殖户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在我家乡,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大量的消费者,少量的藻类生

产者以及微生物分解者,鱼等水产品的饵料全部是由人工投喂的高效饲料,这是一个相当脆弱的生态系统。每当到了夏季,养殖户总是提心吊胆的过着,很多养殖户早上去喂鱼的时候看见一条条的鱼翻着白肚皮漂在水面上,而这种死鱼也只能捞回家里去喂猪;冬季我家乡的平均气温较低,严重的时候湖面会结冰,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在这种温度下,鱼的生长很慢,经常得在两年里才能收获一季。就是这种夏季夜晚大量的鱼死亡和低产导致了两年后大家又把池塘填上继续水稻种植,也就是水产养殖最终夭折了。 (一)、夏季池塘肥料的变化特点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特点—肥料的变化,6-8月是鱼类的主要生长季节,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饵料投放到水体中,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量增加,此时的水温也是很高的,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能力大大增加,而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微生物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得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这是夏季夜晚池塘发生大量鱼死亡事件的关键所在。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的同时,大量的含氮物质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的氮含量平衡遭到破坏,而这些超量的氮在一定条件下严重的影响鱼类的生长。 在另一方面,夏季的池塘水体中有效磷的含量大大降低,原因在于磷与水中的钙离子形成难溶的磷酸盐,同时磷离子也容易吸附在池塘底泥和水中胶体物质上,形成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无效磷,植物生长状况不良,固定CO2的能力降低,释放出的O2量减少,最终致使水中溶解氧缺乏,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水中其他的元素也有一定量的

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研究

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研究 【摘要】新形势下水库渔业如何健康发展?必须要找准发展的方向,那种大量投施肥料、投喂饲料破坏水库水体环境的作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是要禁止的,那种放任自流不加重视,忽视水产养殖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适度的水产养殖是对水库水体环境的一种净化,当前适度的水产养殖也是保护水质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有效举措。同时水库水体环境进行修复后,优质的水体资源,可生产出优质鱼类,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态的、所需的鱼产品。也是水库水利工程单位发展经济的一个补充。因此,水库渔业要有发展空间、要有定位、要找准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渔业;特色渔业 1.生态渔业的发展 生态渔业,就是利用水库优越的产地环境、优质的水、生产优质的水产品。要求按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水库优美的、无污染的库周环境及优良的水质,主打健康的优质的水库鱼类品牌来提升水库渔业的效益。如山东省潍坊市峡山水库是该省最大内陆水库,是一座饮用水源的水库,2010 年水库所生产的鱼类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后,该库鱼价近乎天价被抢一空,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很少有泥腥味,鱼鳞鲜亮、发青,被人们所认可,水库渔业取得较好的效益。千岛湖是获得有机认证的鱼产品,鱼的美味、鱼的效益更是闻名全国。因此水库的自然环境条件最优越,如果加以自然环境的保护,控制污染源,定能产出优质的健康的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以鱼的质量、鱼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也就是走生态渔业之路。必须要对影响水库水质的污染源进行控制,严格水资源的管理,严禁“三废”污染源进入水库。对已经富营养化的水体,要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改善,确保水库的水质符合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养殖标准。注重产地环境的保护,注重库区生态林的建设,利用良好的环境生产优质鱼类,以鱼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要求按无公害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按标准化进行操作,切实把好鱼种的进购质量安全关,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或者绿色水产品的标准,积极挖掘水库优质鱼的不同水库的水产品地理标志,完善水产品的商品注册,提高水库优质鱼的知名度。这样才能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生态渔业之路。目前走生态渔业之路成功的例子很多,如清江鱼、丹江白鱼、千岛湖鳙鱼、峡山鱼等等。关键点:优质的水库环境,优良的水质,标准化的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①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有机水产品的产地环境要求,水质养殖标准的要求。②要制定好优质的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③要建立好质量追溯保证体系。④加强对水产品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 2.技术渔业的发展

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

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模式技术 1 基础设施建设是鱼鸭混养的关键 1.1 池塘的选择与建设池塘作为鱼鸭混养最基础性设施,应该优先考虑选择低产水田,或者利用无人开发的荒地或者荒滩,如果有鱼、农兼顾的现有池塘则为最理想的。进行鱼鸭混养的池塘水质的保证尤为重要,无污染、水量足、排灌方便,另外还要通风条件好,采光面积大。 1.2 鸭棚选择建设鸭棚应选择建在地势略高而又平坦的池塘埂上,座北向南,要保证鸭棚采光性好,空气流通,能保持干燥,四季恒温,做到防潮且不漏水,在池埂的设计上,要有比较平整的缓坡,坡度向水面的方向倾斜,这样无论稚鸭苗是行走觅食还是上岸下塘,都十分方便。 2 3种养殖模式数据分析 2.1 鱼鸭混养模式中鸭子的配比量凭借多年鱼鸭混养的养殖经验,每667 m2水田如果想达到净增质量l.000 kg花白鲢成鱼的效果,则需要15.000 kg的鸭粪,1只鸭子1年中的排泄物在45.000 kg。以此推算,如果鸭粪的利用率能够达到40.00%,按照鸭子配比量=计划滤食性鱼类产量/1.2只方法推算,每只鸭子1年的排泄物可生产1.200 kg的花白鲢鱼。计算公式为45.000×0.40%× 15.000=1.200 kg。模式1:平均667 m成鱼2产量298.000 kg,其中花白鲢产量195.000 kg,可配养鸭子195.000/1.200=162只。模式2:平均667 m2成鱼产量388.000 kg,其中花白鲢产量241.500 kg,可配养鸭子241.500/1.200=201只。模式3:平均667 m2成鱼产量473.500 kg,其中花白鲢产量279.000 kg,可配养鸭子279.000/1.200=232只。 2.2 喂草投饵鱼鸭混养中,只要配养比例适当,水面不需施肥。鸭子在喂食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泼溅物和残剩物,这些约占投喂饲料量30.00%。每年的4-1O月是鱼类的投铒期,一般按210 d来计算,每只鸭每日饲料用量平均是0.150 kg,而每只鸭在鱼类投饵期间的这几个月内会产生大概0.945 kg的残剩饲料,这部分饲料的利用率如果按80.00%来计算,饵料系数为5,那么每只鸭子,它所产生的残剩饲料就可生产吃食鱼类0.150 kg,计算方法为0.945×80.00%/5=0.150 kg。 如果按照模式1来进行混养的话,667 m2的180只鸭就可生产27.000 kg 的吃食鱼类;模式2中,按667 m2的240只鸭计算,则可生产36.000 kg的吃食鱼类;以次类推,模式3中,120只鸭可生产60.000 kg吃食鱼类。剩余的成鱼生长可以利用喂草投饵的方法进行。另外,还有通过浮植浮动生产的生产量(花白鲢),有机物等。 2.3 鱼鸭混养不同产量的模式设定和效益分析混养模式1:每667 m2放养鱼种 67.000 kg,450尾。按每667 m2水田总投资为60 3.0元计算,667 m2 鱼类产量298.000 kg。其中:花白鲢195.000 kg,草鱼35.000 kg,鲤鱼78.000 kg,667 m2收入1 810.0元,667 m2利润1 207.0元。667 m2配养鸭子180只,每只鸭每年产生的利润为10.0元,每667 m2产生的成鱼鸭蛋效益共计3 007.0元。 混养模式2:每667 m2放养鱼种87.000 kg,600尾。按每667 m2水田投

全雄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地点选择 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上游周边无污染源,排灌方便、高进低出,交通方便、车辆能直接到达池边,池底为泥沙质、壤土的地方挖池建塘。其中尤以泥沙质为佳。 二、池塘规格 1.面积。每口池塘以1~3亩为宜。太小,水质易突变;太大,不好管理。 2.水深。1.7~2.0米。太浅易缺氧。水体深,水质稳定、养殖容量大、增产潜力亦大。 3.形状。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最为理想。但在实际建池中尚应按自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以投资省、工程量小、易施工为原则,择优而定。 三、机械设备 1.增氧机。采用 1.5千瓦涌浪式增氧机,一般1~3亩的池塘配备1台,5亩池塘配备两台。 2.自动投饵机。采用220伏单相照明电源,功率90瓦,料箱能装80公斤料,投饵面积80平方米的投饵机。自动投饵机可安装在池中部,抛洒远程达10米,抛洒面积为80平方米,饲料投喂完毕(每餐的投喂时间设定为1小时左右)可自动关闭电源。一般面积在20亩以内的池塘安装1台即可。 四、清塘消毒 冬季干池,清除塘埂杂草、池底多余淤泥(黄颡鱼为底层鱼类,淤泥越少越好,一般保留5厘米厚左右),让池底冻晒干裂。池底经风吹、霜冻、曝晒,变得干燥疏松,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有利于底泥中有机质的分解。放苗前10天左右,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水趁热全池泼洒。 五、鱼种放养 1.准备工作。放养前4~6天注入新水,进水口用双层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 2.鱼苗质量。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游动敏捷、光泽鲜艳、规格整齐、无伤病、无寄生虫附着的健康鱼苗。 3.鱼苗规格。全雄黄颡鱼为体长3厘米的夏花苗,配养25克/尾重的鲢、鳙鱼。 4.放养密度。全雄黄颡鱼放养量为10000尾/亩,鲢、鳙鱼放养量为100尾/亩(鲢、鳙比例为9∶1)。鲢、鳙能滤食水体中多余的浮游生物,起到调节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草鱼、鲫鱼、鲤鱼的抢食能力强,会与黄颡鱼争食,不宜搭配混养。 5.放养时间。当水温基本恒定在24℃以上时即可放苗。福建省古田县一般在6月中旬放养。搭配的鲢、鳙鱼应在黄颡鱼放养15天后再下池,以利于主养鱼生长。 6.鱼苗消毒。用100公斤水、40公斤食盐和80万单位青霉素配制成药浴溶液,鱼苗放养前在此溶液中浸浴10~15分钟(具体视当时的水温和鱼体忍耐度灵活掌握),可有效地防止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的发生。浸浴可在帆布桶内或在铺垫薄膜的船舱中进行。 7.注意事项。 (1)同一口塘,要放同一规格的苗,并一次性放足。 (2)运苗容器里的水温与池塘水温的温差要小于2℃,若温差太大,要进行缓苗调温处理,即先把装苗的尼龙袋连苗带袋浸泡于池水中,半小时后,解开袋口并往袋内少量多次地添加池水,直到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近时,再行放苗。 (3)有风天气,应在池塘的上风处放苗,让鱼苗自动随风分散于水中,避免被风浪拍打群集、拥挤于岸边而造成窒息或损伤。 六、饲养管理 1.饲料种类。前期选用鳗粉料,一个月后改用黄颡鱼专用人工配合膨化料(蛋白质含量

黄颡鱼高产养殖技术

黄颡鱼高产养殖技术 作者:孙明珠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 黄颡鱼隶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长江上游重庆、四川、贵州俗名黄辣丁,长江下游江苏、上海和浙江一带俗称昂刺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型鱼类。喜底栖生活,适应性强,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以虾类、水生昆虫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黄颡鱼因其肉嫩味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已经能够人工繁殖。池塘人工高效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前景非常广阔。 一、黄颡鱼的生活习性 目前江苏省养殖的黄颡鱼种类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乌苏里拟鲿(乌苏里鮠),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为6~9,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黄颡鱼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重200~300g,体长为体高的3.5~4.5倍,体呈黄色,具暗色纵带及横纹带。黄颡鱼雄鱼一般较雌鱼大,1~2龄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cm.2~4龄达性成熟,达性成熟的雄鱼在肛门后有一个生殖突,而雌鱼则无。在南方4~5月产卵,在北方6月才开始产卵。 二、黄颡鱼的池塘养殖 黄颡鱼以其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经济效益高、适温性广的特点,而备爱养殖业关注,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且因其为底栖鱼类,适宜于各地鱼混养,人工养殖的规模逐渐扩大。 1.池塘主养 1.1池塘条件 要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面积2~5亩,水深1.5~2米的池塘,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每个池塘配备1.5~3.0千瓦的增氧机。鱼苗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0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放苗前2天,每天用浸泡8小时的黄豆磨浆全池泼洒,黄豆用量为每亩用干黄豆5千克左右,以使水蚤、棱角类等浮游动物达到最高峰。 1.2鱼种放养

论述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

论述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 发表时间:2019-09-04T17:31:24.1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夏念丽[导读] 从而为水产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研究水库生态渔业的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诸城市农业农村局山东省诸城市 262200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高速发展,水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水库的位置范围分散、养殖面积广阔,因而为了合理的运用这些水库资源,就逐渐的形成了水库水产养殖的新经济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我们对与此养殖方法的不够深入了解,养殖技术不规范、管理知识不充分等原因,使得水库出现水质变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水库养殖的质量,制约了水库生态渔业的养殖发展。所以,我们在水库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健康养殖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从而提高养殖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水库水质的良好。基于此,本文将对水库生态渔业养殖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有效的养殖措施,希望可以增加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库养殖;生态渔业;问题分析 国家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今的市水利事业发展良好,水库中开始进行了生态渔业的养殖,从而达到保护水体,促进水产经济增加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一些人为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水库中的水质并没有被保护,反而加重了污染,同时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的下降。所以,我们必须对水库生态渔业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并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水库养殖目的的实现,从而为水产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研究水库生态渔业的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库渔业健康养殖的方法 1.1?自然养殖技术 这种养殖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天然无污染的水域(包括其中的天然生物链),在基本不进行施肥、投饲、用药的条件下,进行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水库养殖技术。 1.2?生物学养殖技术 生物学养殖技术主要是指在各种水质理化指标和环境条件均达标的水库养殖水域内,以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优良、适宜的品种(可以适当的引进地方或国家级的优良品种)选择,并对其采取绿色、无污染的饲料喂养,从而实现整个渔业养殖过程中合理、科学的培育生产目的。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也可以运用那些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学制剂在其中,从而防止鱼苗发生病害。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应用中草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并实行休药期的制度,从而将药物残留量保持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中。 1.3?休药期养殖技术 在水库渔业养殖周期上合理控制,通过科学的划分,达到科学养殖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周期划分成两部分:第一阶段就是通过常规方法,做到精养,通过日常管理与维护,使池塘水产达到一定数量,在进行养殖过程中,不能使用违规饲料和药物,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使生物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第二阶段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如果遇到病害,就会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当达到效果后,就需要根据以往所使各类添加剂和药物情况,适当停止洒放,使有害物质残留量不超标,这个阶段叫休药期,通过保养,使水质、环境各方面指标达到环保要求,确保有机物质的生成。 1.4?生态养殖技术 由于集约化的养殖池塘中底泥过多以及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渔业生产常常发生病害,降低健康养殖的质量,因此就需要进行生态养殖,即在一定范围的养殖水面中,利用堤埂进行种草养鱼、农作物种植等,从而将底泥、水质等进行综合性的、无公害的生态利用,从而建立起一个良性、健康的水库生态渔业养殖系统,尽可能的利用系统当中产生的剩余能量进行有机污染源的综合、全面、科学的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对水库系统的直接(间接)的再循环利用。 2、加强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措施 2.1?加强水库渔业水处理技术 渔业健康养殖首要的是水质要达标,这是养殖的基础,对大水面的水库而言,其面积广大、流动性强,对水质的控制较难把握,要想使水质环境良好,就需要正确把握住周边生态状态和理化状态,对不达标的水质需要进行科学处理,一般情况下有如下几种方法。1)化学处理法,主要通过使用化学反应方法做到对水源的控制,使水源中写作的悬浮胶粒或污典物得到净化,主要操作方式是中和、凝絮、络合、消毒、氧化、还原等,按照不同水质结构特点,做好方法的选择,达到治水的目的。2)物理处理法。水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只要根据用途划分好水的物理特性,才能确保水质良好。可以通过使用物理、机械方法把水源中有害气体或悬浮物质去除,使水质达到养殖标准,主要措施是过滤、沉淀、吸附、逆渗透、泡 沫分离等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水质具体情况做好正确的选择。3)生物处理法。这种方法是自然方式,主要利用生态链的自我更新,达到治理水质的目标。也就是说对水库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进行保护与利用,科学合理的利用好高等水生植物、绿色藻类、微生物、光合细菌等生物,使他们形成一个完全可以调节的生态圈,合理控制数量与比例,达到对水库水质改良的目标,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和避免因代谢产物或残饵积累对水质造成的污染,能够通过生态循环,治理水质,净化水源。 2.2?优化水库渔业营养施配 水库渔业养殖对水产品营养要求较高,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控制好生物特性上的需求,做到科学养殖、健康养殖。合理控制好营养投放与比例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控制好碳水化合物比例。这类物质是鱼类需求量最大的,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中的化合物进行测量,确保需求量,在一般饲料中就含有这种营养物质,充分做好比例调节,标准要求为每克碳水化合物热量利用是 5 ~ 16kJ。2)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调配。鱼体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数量多少影响着鱼苗发育速度。只有全面控制好氨基酸的含量,才能确保蛋白质成分平衡,所以养殖时,需要做好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科学检定,确保数量合理。3)维生素脂肪调配。合理利用能够促进鱼类发育,保证在成长过程中的健康健全,维生素能够调节鱼类生理功能,实现氧化还原、调节代谢作用。四是矿物质调配。也就是指无机盐类物质,矿物质充足,能保证物质实现正常的代谢功能;脂肪为鱼体提供脂肪酸和能源。

鸭知识大全

鸭知识大全 冬季大棚养鸭技术 冬季天寒地冻,农村养鸭户除保留饲养少量种鸭外,基本上无人饲养肉鸭,不少地方整个冬季没有鲜嫩子鸭上市。四川开江县养鸭专业户刘明义从种植大棚蔬菜受到启发,创新冬季大棚季节养鸭新技术,去年他饲养的首批3200只子鸭相继在春节前后上市,十分抢手,价钱比平时高出1倍左右。其养殖技术如下: 1.塑料大棚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建棚。棚呈拱型,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 2.养鸭棚架制作及安装。养殖肉鸭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制成,每个长2米、宽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两种,可用小圆钢筋穿牢。制作时要削去棱角,修平节叉,以防伤鸭。饲养中如能在棚架上铺设塑料垫网以增加弹性,则效果更佳。棚架离地支起30~40厘米,安装时要求铺设平整、牢固。 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棚架饲养肉鸭,冬季向阳面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可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的适宜范围。早晚则将草帘盖好,达到提高舍温、节省燃料、节约饲料的目的。阴雪天则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由于棚内铺设棚架,既保持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实现了离地饲养,鸭群发病率显著减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须做到牢固耐用,养殖中要严密观察温度高低及空气浊度,随时通过开启棚顶等进行调节,切忌长时间密闭而闷死肉鸭。 鱼鸭混养技术 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实现双丰收。其技术是: 鱼鸭混养的池塘选择与设施建没 一、池塘选择、建设。鱼鸭配套的池塘要选择在无污染的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池塘东西走向长宽之比是2—3∶1,池基内坡1∶2—2.5,塘底要求平坦,可略向排水口的方向平缓倾斜,以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 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

鱼鸭结合立体养殖的调查与研究

高邮地区池塘鱼鸭结合养殖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刘超指导老师:鲍传和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4级水产养殖学合肥,230036) 摘要:池塘鱼鸭结合养殖是鱼牧综合养殖模式之一,是合理利用水体空间资源及综合利用鸭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的一种可持续性生态农业。鱼鸭结合,综合经营,不仅有利于促进鸭育肥;又可增加养鱼肥料来源,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本文从池塘的选择与建设、鸭舍建设、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鱼、鸭的配合比例、苗种的放养、及鱼、鸭的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池塘鱼鸭结合养殖模式的经验与技术。并对鱼鸭混养与单纯养鱼的经济和生态两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鱼鸭结合养殖的投入产出比为1:1.69,单纯养鱼的投入产出比仅为1:1.38,前者的利润率是后者的1.8倍,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高邮;池塘;鱼;鸭;结合养殖; 前言 鱼鸭结合养殖是利用鱼、鸭互利共生原则进行的池塘生态养殖方式,可以实现饲料喂鸭,鸭粪肥水养鱼,一池双用,上鸭下鱼,一料双兼,鲜鱼鸭蛋双丰收的生态与经济效果[1]。高邮市水产养殖面积已达42万亩,水产品年产量14万吨。名闻遐迩的高邮麻鸭是中国3大名鸭、世界4大名鸭之一,是我国著名的蛋肉兼用型地方良种,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高邮鸭蛋已荣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称号。目前高邮地区的鱼鸭养殖正在从过去单一的、粗放的养殖,向立体、高效养殖转变。在养殖过程中,大力推广“鱼鸭混养”、“大群关养与生态放牧相结合”等新型、高效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塘增氧;二是有利于改善鱼池内的营养环境;三是鸭子可以为鱼类提供有机饵料;四是有利于鱼、鸭寄生虫病的防治[2]。鱼鸭混养的池塘,可利用农村中低产田,低产水面或荒滩地进行开发,也可利用现有的池塘,做到渔农兼顾。但池塘必须水源充足,排灌自如,水质无污染。为示范、推广鱼鸭结合养殖模式,带动广大群众发展生态养殖业,2008年3月到5月期间我在院老师的指导下并结合毕业实习对江苏省高邮市周巷镇、临泽镇、周山镇等几个典型的鱼鸭结合养殖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且收集了往年养殖过程中一些详细的数据与资料,并和单一养鱼的池塘进行了效益上的对比试验。现将主要技术、经验措施和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池塘条件及设施 本项目所调查和研究的鱼鸭混养池塘(简称为1号塘)面积为3000平方米,

山塘小水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范本)

山塘小水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范本)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浙江省科技厅省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6C12113)。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华市开发区威旺养殖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从组织学和生态学研究探明了三角帆蚌、鲢、鳙三者食性的差异性,为珠蚌、鲢鳙鱼混养提供理论基础。 (2)通过围隔实验和野外试验,确定山塘小水库蚌鱼混养合理放养技术参数:①吃食性鱼/滤食性鱼的放养比例=2.09:1;②鲢/鳙的放养比例=2.71:1;③放养量:1龄三角帆蚌1000只/亩、鲢31.32kg/亩、鳙11.56kg/亩、吃食性鱼89.61kg/亩。或鳖100kg/亩。 (3)建立高效生态养殖模式4个,制订养殖技术操作规程2项,养殖水体N、P 含量比常规养殖模式分别降低了42%、97%,每只蚌珍珠年平均产量比常规养殖模式提高了1.17g。 3.创新点: 从三角帆蚌、鲢、鳙食性差异性着手研究,确定了三角帆蚌、鲢鳙、吃食性鱼类(或鳖)合理的放养密度及比例等技术参数;按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珍珠养殖,将环境友好型生产理念用于水产养殖。 4.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产业化前景 截止2009年10月,课题组已实施总面积7584亩,产值9976万元,实现总利润4379万元,总增效1816万元。山塘小水库养殖平均亩利润提高到3083元,比常规珍珠蚌养殖平均亩增效1302元。2009年央视七套“聚焦三农”栏目以《淡水珍珠遭遇“寒流”》为专题报道了蚌鱼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金华日报、兰溪日报、金华电视台等媒体也进行多次报道。 金华市珍珠养殖户有3.8万户,珍珠养殖面积达20万亩,蚌鱼高效益生态养殖新模式的推广,为提高河蚌育珠生产的效益,特别是带动中小业者提高市场应变和抗御风险能力提供了良好示范作用。 (注:每个项目需另附4-5张照片,用.jpg格式同该文档一起发送。)

山塘水库常规鱼套养甲鱼生态养殖模式

山塘水库常规鱼套养甲鱼生态养殖模式 随着休闲垂钓业的发展,休闲垂钓者对垂钓产品的品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常规鱼品种还不能满足垂钓者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市悄然兴起—常规鱼套养生态鳖的新型养殖模式。 该养殖模式是在养殖常规鱼的基础上,亩增放甲鱼50只。 一、技术要点 1.山塘水库选择选择交通便利,电力设施全,光照充足,水源充足,上游无污染,水质清新的山塘水库为宜。 2.放养前准备 (1)清塘在冬季干塘捕捞后,用生石灰100~120kg/亩进行清塘,以清除有害生物和病原体。 (2)防逃库塘四周水位线以上用表面光滑坚硬的坚固材料(如铝板、PVC板,石棉瓦等)围栏,栏板高出地面40cm,四周最好程圆形,如有直角应出檐10~15cm。 3.苗种放养 (1)常规鱼养殖按常规鱼养殖模式放养。 (2)甲鱼放养要求放养的甲鱼苗种规格一致,健壮无伤的外塘生态苗种。亩放养甲鱼50只左右,甲鱼规格为0.25~0.5kg/只。 4.日常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按“定时、定质、定量”原则,常规鱼按常规鱼要求投喂。甲鱼则投喂螺蛳、野杂鱼等鲜活饵料,每天二次,早上8~9点一次,下午4~5点一次,投喂量掌握在3%~5%。

(2)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定时使用生石灰10~15kg/亩全塘均匀泼洒。甲鱼在该养殖模式放养密度低,水体环境好,鳖病发生较少,但应注意入池前的消毒,常用10PPM的高锰酸钾药浴10~15分钟。 (3)水质控制养殖山塘水库水体pH值在7.5~8.5,一般每月亩施生石灰10~15kg,水质要保持一定肥度,透明度应保持在30cm左右,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4)日常巡查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一次,观察养殖水质、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及甲鱼和鱼类摄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饲料投喂、渔药使用等养殖记录。 二、典型案例 於潜严家坞水库,兰树民养殖户,将自己的22.5亩水库进行常规鱼套养甲鱼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在原常规鱼养殖的基础上,亩套养甲鱼50只。年底该养殖户在常规鱼的基础上,增收甲鱼405kg,新增产值:5.67万元,新增利润:3.2万元。亩增产值:2520元,亩增利润1420元,经济效益显著。

养鸭知识大全

养鸭知识大全 冬季大棚养鸭技术 冬季天寒地冻,农村养鸭户除保留饲养少量种鸭外,基本上无人饲养肉鸭,不少地方整个冬季没有鲜嫩子鸭上市。四川开江县养鸭专业户刘明义从种植大棚蔬菜受到启发,创新冬季大棚季节养鸭新技术,去年他饲养的首批3200只子鸭相继在春节前后上市,十分抢手,价钱比平时高出1倍左右。其养殖技术如下:1.塑料大棚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建棚。棚呈拱型,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 2.养鸭棚架制作及安装。养殖肉鸭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制成,每个长2米、宽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两种,可用小圆钢筋穿牢。制作时要削去棱角,修平节叉,以防伤鸭。饲养中如能在棚架上铺设塑料垫网以增加弹性,则效果更佳。棚架离地支起30~40厘米,安装时要求铺设平整、牢固。 3.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棚架饲养肉鸭,冬季向阳面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可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的适宜范围。早晚则将草帘盖好,达到提高舍温、节省燃料、节约饲料的目的。阴雪天则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由于棚内铺设棚架,既保持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实现了离地饲养,鸭群发病率显著减少。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须做到牢固耐用,养殖中要严密观察温度高低及空气浊度,随时通过开启棚顶等进行调节,切忌长时间密闭而闷死肉鸭。 鱼鸭混养技术 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实现双丰收。其技术是: 鱼鸭混养的池塘选择与设施建没 一、池塘选择、建设。鱼鸭配套的池塘要选择在无污染的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池塘东西走向长宽之比是2—3∶1,池基内坡1∶2—2.5,塘底要求平坦,可略向排水口的方向平缓倾斜,以

(完整word版)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

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四、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氮代谢过程。氮随饲料等有机物质进人养殖水体,其沿二条途径转化:一是残饵碎屑经细菌分解,氧化为氨基酸,继而通过氨化作用生成酮酸;二是饲料经鱼类吞食、吸收并在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下放出氨,氨氮(NH3-N)对鱼类毒性很大,浓度超过1mg/l时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其可被需氧微生物(亚硝化单胞菌等)氧化而生成亚硝酸盐(NO2-N),此时的亚硝酸盐对鱼类具有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