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糖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血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离心机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动物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动物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健康家兔的血糖水平为0.80~0.120mg/ml。

2.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的醛类,其醛基具有还原性。当其与碱性铜混合加热后,醛基氧化成羧基,并生成红黄色的Cu2O沉淀。Cu2O又可使磷钼酸还原生成钼蓝,使溶液呈蓝色,蓝色深度与微米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无蛋白质滤液与葡萄糖标准液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出葡萄糖含量。

三、试剂与器材

碱性铜试剂,磷钼酸试剂,葡萄糖标准应用液,1:4磷钼酸稀释液,无蛋白质滤液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刻度吸管,玻璃漏斗,锥形瓶,血糖管,试管

四、实验步骤

取4支血糖管

篇三: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

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

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048018.html, 小草范文网:血液检查实验报告),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计数原则: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

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

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 1.0 ul。×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

数据处理: rbc: ×l0/l

12参考值男:(4~5.5)×10/l12 女:(3.5~5)×10/l

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

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

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3、中方格内红细胞分布应均匀,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红细胞数约为80—100个,各中方

格内之红细胞相近,如悬殊过大(超过10个细胞以上的)应重混匀再充填。实验诊断学实验

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血红蛋白测定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2、掌握红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试验仪器:试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计实验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离子(fe3+),血红

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cn-)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

蛋白。用光电比色计在540nm波长比色。从hicn参考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血红蛋白克数。操作步骤: 1、取试剂5毫升加入血液20ul混匀置5分钟

2、用721光电比色仪,540nm波长,试剂为空白调0点比色,读取光密度,查标准曲

线得结果。

计算: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367.7 数据处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hb : g/l参考值男0.40~0.54l/l女: 0.37~0.48l/l

儿童:0.35~0.49l/l新生儿:0.50~0.60l/l注意事项: 1、做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采血时应先做血膜再做红

细胞,然后做白细胞,血红蛋白检验,避免红细胞破坏。篇二: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牡丹江

医学院)

实验诊断学试验操作报告目录

一、红细胞计数试验

二、血红蛋白测定

三、白细胞计数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

五、尿比重

六、尿沉渣定性检查

七、尿蛋白检查磺基水杨酸法

八、尿干化学分析

九、尿葡萄糖定性检查(班氏法)

十、 abo血型测定红细胞计数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

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

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

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

告。操作步骤: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

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

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

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

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12女:(3.5~5)×10/l12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

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3、中方格内红细胞分布应均匀,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红细胞数约为80—100个,各中方格内之红细胞相近,如悬殊过大(超过10个细胞以上的)应重混匀再充填。血红蛋白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血红蛋白测定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2、掌握红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试验仪器:试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计实验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离子(fe3+),血

红蛋

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cn-)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

蛋白。用光电比色计在540nm波长比色。从hicn参考

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血红蛋白克数。操作步骤: 1、取试剂5毫升加入血液20ul混匀置5分钟

2、用721光电比色仪,540nm波长,试剂为空白调0点比色,读取光密度,查标准曲线得结果。计算: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367.7 数据处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hb : g/l 参考值男0.40~0.54l/l女: 0.37~0.48l/l

儿童:0.35~0.49l/l

新生儿:0.50~0.60l/l 注意事项: 1、做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采血时应先做血膜再做红细胞,然后做白细胞,血红蛋白检验,避免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计数

实验目的:掌握白细胞计数显微镜计数法原理及技术。

实验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计数板、盖玻片、白细胞稀释液。实验原理:用稀醋酸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

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操作步骤: 1、取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清洁干燥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微升或抗凝血2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注入稀释液底部,再吸取上清液清洗3次,摇匀。

4、将计数板与盖玻片用软布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再用微量吸管吸取悬液,充入计数池与盖玻片间的细缝隙中,静止2-3分钟,待白细胞下

沉。

5、用低倍镜计数四角的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计算: (四个大方格内wbc数/4)×10×20× 106 =wbc数/20×109/升数据处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升新生儿:(15-20)×109/升

6月-2岁:(11-12)×109/升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目的: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及技术。实验器材:显微镜、染色缸和架,载玻片、瑞氏染液、香柏油、二甲苯。实验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经wright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

据白细胞形态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

量的变化。

操作步骤: 1、取末梢血1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片制成血涂片,空气干燥。

2、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划线,以防染液溢出,然后将血片放于染色架上。

3、先加瑞氏染液数滴,使其覆盖整个血膜,固定染色细胞0.5-1分钟。

4、按1:1或1:2加缓冲液与染料混匀,染色10分钟左右。

5、在血膜染10分钟后,用缓冲液或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洗液,待自然干燥或滤纸吸干后,用镜油观察。计算: 1、先用低倍镜观察血片染色情况,白细胞多少和细胞分布情况。

2、选择血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自白细胞所占数值(百分率)。

3、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完全记录法、半记录法、分类计数器计数法。

4、每个病人应分类白细胞数,视白细胞总数多少而定。

5、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率乘以白细胞总数/升,既得每升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度。数据处理: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篇三:诊断学实验总结(官方版)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

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

并对检测的过

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 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

学活动。

[3] 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 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

是指所有抽样

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 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

制手段

第二章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

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血细胞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3.血小板

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1、一些缩写

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 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

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

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操作: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作200 倍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静止 1-2 min,于高倍镜下计数 5 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经换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数。公式:rbc/l= 5个中方格总数×5×10′200×106 报告格式: δ.δδ×1012/l 3.81×1012 /l 参考值(男)4.0~5.5×1012/l(女)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各种红细胞的形态

3.相关检测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mcv=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红细胞数参考值: 80-94fl

[2].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

容积的百分比值。参考值男性42-49%女性 37-48%

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

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生xxx,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2)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12样东西)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主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长,营养:中等、不良、恶病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手不能触及水印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十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体格检查基本规范

体格检查基本规范 【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者要仪表端庄、医容整洁、态度和蔼,检查过程中尽量使患者感觉舒适,要有较强的爱伤观念,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进行体格检查时根据需要进行系统查体或重点查体,检查方法规范,手法正确、熟练、轻柔。一般站于受检者的右侧,主要用右手进行检查。 3、检查室内应温暖、光线充足,以便受检者可以充分地暴露检查部位。 4、检查时如需要,应指导受检者进行良好的配合,并注意观察受检者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反应。检查时如出现疼痛不适,应注意尽量减少受检者的痛苦,并进行合适的说明和安抚。对于病情严重而无法很好配合的受检者,应根据情况尽量选择不给受检者造成痛苦的检查方法。 5、体格检查一般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尽量避免遗漏。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1、一般检查及生命特征 2、头颈部 3、前侧胸部、背部 4、腹部 5、上、下肢 6、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 7、神经系统 【检查步骤】

一、一般检查 1、器具齐备。 常用器具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听诊锤,直尺、软尺、标记笔和消毒棉签。向受检者问候,如无特殊说明,体检时受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受检者右侧,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并当着受检者的面洗手。 2、测量体温。 一般采用腋测法。测量前受检者应安静休息30分钟并擦干腋窝。测量时需将水银汞柱甩至35度以下,并避免影响温度的因素,如温度计附近有冷热物体,测前用热水漱口,热毛巾擦拭腋部等。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上臂紧贴胸壁夹紧温度计,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度。 3、检查脉搏。 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平放于右侧桡动脉近腕部,至少计数30秒,注意脉搏速率、节律、强弱、紧张度、有无特殊脉搏等,必要时两侧对比。正常人60~100次/分,节律匀齐。 4、观察受检者呼吸频率,观察胸廓运动。 观察胸廊运动,至少计数30秒。注意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以及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16~18次/分,呼吸脉搏之比约1:4。 5、测量血压(袖带加压法)。 受检者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与心脏相平(坐位平第四肋间、卧位平腋中线)。打开血压计开关,水银柱液平面应在零点。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血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生命科学院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3、通过实验认识血型鉴定在输血 中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 人类的abo血型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時间,一个基因只包含两个等位基因。但是, 控制血型的基因i则有三个不同等位基因。即同一时间内,一个位点可以有其中任何两个等 位基因出现。 等位基因a使红血球产生抗原a;等位基因b使红血球产生抗原b;等位基因o使红 血球不产生抗原; 等位基因a和b为等显性,o对a和b均为隐性。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 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或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 血型 a b ab o 可能基因型 iaia或iaio ibib或ibio iaib ioio 本实验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或b抗原或ab抗原来确定abo血型。三、实验材料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 实验步骤 1、取干净载玻片,滴加定型剂 2、用70-75%的酒精消毒取血部位 3、用针扎一下消毒部位,使血冒出,立即滴一滴血液在抗a或b上。 4、再次消毒后取 血滴在抗b或a上 5、观察有无凝聚。实验结果如下图: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 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 6、记录结果:受测血液为a型血。五、注意事项 1.实验用具严格消毒,消毒采血针应一人一针。 2.取血切勿过多,以防止在血清中形成团块,影响判断结果。 3.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 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 4.注意区别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发生红细胞 凝集时,肉眼观察呈朱红色颗粒,且液体变得清亮。六、关于abo血型与性格的思考 这次测定自己血型的实验让我们对血型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升起了好奇。于是我对血型性 格学说做了一番了解,并将了解和思考到的相关内容归纳了一下。 从血型本质原理来讲,abo抗原是糖类,其前体是h抗原。a基因编码一种叫n-乙酰半 乳糖转移酶的蛋白质(a 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a抗原,b基因编码一种叫半乳糖转移酶的 蛋白质(b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b抗原。o基因不能编码有活性的酶,而只有h 抗原。这些抗原在唾液等其他体液中也能检测到,但是在脊髓液(人体神经的必经之地) 中不存在。由于脑和血管之间有一道脑血屏障,血液不能流进脑组织,因此血型抗原不可能与 中枢神经接触,也就不可能对性格发生影响。 但同时我们又注意到一些问题: 为何a型为主的国家人口增长普遍停滞,甚至出现了负数,如北欧、德国、中国的上海 市? o型为主的广东人号称什么都敢吃,大胆、冒险、高犯罪率与血型性格有关吗? 湖南儿女多招风耳与a型民族的祖先生存的森林环境有关吗?中国a南b北方与a南b 北朝鲜在性格和由此导致的经济状况有着惊人的相似吗? 为何世界乒乓球高手绝大多数出自b型为主的中国和a型为主的欧洲、尤其是瑞典?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 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启动的,参和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和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 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 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和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 8’15’’ 2’15’’ 6’45’’ 不凝不凝试管1 0.2 ml 0.2 ml 0.2 ml 2’15’’ 试管2 0.2 ml 0.2 ml 0.2 ml 3’45’’ 试管3 0.2 ml 0.2 ml 0.2 ml 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 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在毛刷上见

住院医师规培体格检查加汇报(最全最新)

全身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 (3)(3)性别、年龄、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无病容、自主体位、体型正常、姿势正常、语调、语态、步态正常、皮肤黏膜正常。(共12项)(4)洗手 (5)(5)??测量体温,擦干腋下,腋温10分钟、体温℃ (6)(6)??单手触桡动脉至少30秒:脉搏70次/分,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7)(7)??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8次(8)(8)??测右上肢血压,血压120/80mmhg。 2、??头面及颈部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2)??触诊头颅 汇报:颜面无水肿,头颅未见畸形。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瘢痕。头部未见异常运动。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 (3)??视诊双眼及眉毛 汇报:双眼裂等大。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

汇报: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 (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巩膜未见黄染。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 (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距离25cm 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震阴性。 (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园,直径约3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再间接。 (11)??检查集合反射 汇报:双眼集合反射存在。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在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耳道,令受检者张口。(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摩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 汇报:双耳听力粗测正常。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学生版)

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基本标准 1.一般检查及淋巴结的评分标准 2.头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3.颈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4.胸、肺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5.心脏检查的评分标准 6.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7.脊柱检查的评分标准 8.上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9.下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10.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1(肌力) 11.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2(病理反射) 12.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3(感觉功能) 13.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4(反射)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准备工作与被检者沟通、告之要进行检查;洗手、戴口罩、帽子;器械准备;被检查者体位;人文关怀。 全身状态检查性别; 年龄;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腋温10min,触诊桡动脉至少30s,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计数呼吸频数至少30s,测右上肢血压) 发育与体型; 通过患者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包括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发育。发育正常者,其年龄、智力与体格的成长状态处于均衡一致 营养状态; (简便营养判断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前臂屈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皮下脂肪,直尺测量厚度) 意识状态; 语调与语态; 面容与表情; 体位; (常见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姿势; 步态; 皮肤口述检查内容: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瘢痕、毛发; 皮肤弹性:①以左手握住受检者右腕部;②将其上臂轻度外展;③右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患者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④片刻后松手,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情况; 蜘蛛痣模拟检查并口述:选择额部,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立即消失,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耳后(包括乳突区)、枕部、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滑车上、腹股沟(上群、下群)、腘窝的淋巴结; 头部淋巴结:双手或单手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部; 颈部淋巴结:包括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①手指紧贴检查部位;②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③由浅及深进行滑动; 锁骨上淋巴结①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②头部稍向前屈;③用双手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④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腋窝淋巴结:一般先检查左侧,后检查右侧;以右手检查左腋窝,左手检查右腋窝; ①左侧腋窝:受检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面对受检者;以左手握住受检者左腕外展45°角;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②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右手握受检者右手腕,左手触摸,方法同检查左侧;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体格检查试题及答案

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 (一)一般检查(小项目) 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 (1)检查血压计(1分); 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 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 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分) 能讲出四项的,可得1分;仅讲出2项者,得0.5分。 4、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6分) (1) 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3分); 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 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 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生谢浩,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2)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12样东西)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主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长,营养:中等、不良、恶病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手不能触及水印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十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汇报: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右手测左桡动脉,左手测右桡动脉)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 汇报: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6~18)次 手法:检查者已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双手放在剑突部位,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数最少30秒,计数呼吸是在触摸比较双侧桡动脉时,使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9)测右上肢血压

全身体格检查加汇报

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二、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三、1、尽量不要使用结论性语言如无肿大、正常、无异常等,也不要记录检查手法或过程,如瞳孔见光立即缩小、叩击肌腱肌肉立即收缩等,只描述检查结果。 四、2、检查结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述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量、形态、颜色等;触诊结果描述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录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表面及边缘、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诊音)、脏器界限的具体位置;听诊记录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述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 五、3、关节活动功能描述为有无受限;各生理反射记录为存在、增强、减弱或消失,双侧对比;阵挛病理反射、Kernig征、Brudzinski征及某些综合征可叙述为或记录为阴性或阳性等;肌张力描述为正常、增强、或减弱;感觉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减退、消失、过度等。 六、 七、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八、(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九、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生谢浩,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十、(2)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十一、(3)准备和清点器械 十二、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12样东西) 十三、(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十四、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主体位 十五、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长,营养:中等、不良、恶病质。 十六、(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十七、手法:手不能触及水印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十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十八、(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十九、汇报: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二十、(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右手测左桡动脉,左手测右桡动脉) 汇报:双侧对称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 汇报: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6~18)次 手法:检查者已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双手放在剑突部位,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数最少30秒,计数呼吸是在触摸比较双侧桡动脉时,使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失血性休克 实验目的: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失血性休克动物机能代谢变化。 实验动物:家兔 实验方法:称重、固定、麻醉——左颈总动脉分离——肝素化(1.5ml/kg)——插管——观察记录正常指标——放血至比积管1——颈总动脉快速放血、BP降至1/2~2/3— —观察记录各项指标变化情况10分钟放血至比积管2(刚开始放掉第一管残血) 实验结果: 1. 血压(mmHg)心率 (次/分) 呼吸 (次/分) 角膜反射 (+/-) 血球比积 (%) 球结膜充盈度 放血前52.64 115 62 + 44 充盈放血后25.01 57 49 + 32 充盈2. 3.放血中止时,血压有回升,再次放血,血压又下降,反复多次,家兔最终死亡。 放血过程中,家兔嘴唇逐渐变为紫兰色。 实验注意:1.动脉插管前应注入足够量的肝素,插管应固定牢固,防止滑脱,插管应保持与血管平行,以免刺破血管。 2.血球比积管离心后血细胞部分为一斜面,读取比容数时可取斜面中间刻度数 为比容数。 实验讨论: 1.失血性休克时,血压刚开始如何变化,为什么?

血压降低。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心脏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大失血刚开始时,血容量降低,回心血量急剧下降,导致心脏搏出量迅速降低,血压也就急剧下降,经代偿后,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比才会发生变化,而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在大失血时补充循环血量作用甚微,因此血容量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失血开始时血压急剧下降。 2.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心率应该如何变化? 在代偿期心率应该加快。机制:循环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出量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引起心血管反射,抑制迷走神经,刺激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对M受体兴奋作用降低,负变时作用减弱,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激活β1受体,产生正变时作用,因此在代偿期心率提高。 3.失血休克代偿期,血压该如何变化? 如讨论2所言,迷走神经抑制,心率加快。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作用于血管α1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收缩,恢复循环血量,一是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紧缩可迅速而短暂的减少血管床容积,增加回心血量,引起“自身输血”作用;二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降低,促使组织液回流入血管,起“自身输液” 作用。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循环血量恢复,促进血压回升。因此在实验中,中途停止放血后,由于家兔处于代偿期,动脉血压有所恢复。 4.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呼吸频率该如何变化? (1)休克早期,由于失血,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肺部微循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比微静脉强度更大,使肺毛细血管处于“少灌多流”状态,使得血液与肺泡氧交换不充分,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2)由于大量失血,造成组织缺氧,从而组织无氧酵解增加,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使血液H+浓度上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使呼吸加深加快。但是由于血液中的H+不易进入细胞,因此H+对呼吸频率的影响较小。 戴威认为:(1)大量失血,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外周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内气体交换加强,血氧分压降低,使颈动脉体缺氧性兴奋,呼吸频率加快。(2)大量失血后,肺动脉压降低,通气/血流比值降低,肺泡无效腔增大,使肺代偿性通气减弱。 综合考虑:大失血刚开始时,神经—体液调节较为敏感,主要是交感神经起作用,引起呼吸的加深加快。 5.失血性休克代偿期,血球比积该如何变化? 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该神经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α1受体,血管收缩,但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强度大于微静脉,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会流入血管增多,“自身输液”作用导致红细胞的浓度降低,所以血球比积降低。 6.失血性休克代偿期角膜反射呈阳性,为什么? 角膜反射,反射弧在脑干。呈阳性,说明代偿期大脑功能正常。原因是失血导致大脑供

一般体格检查流程(全)

一般体格检查操作流程 一、向考官报告 “考官您好!(鞠躬)我是xx号(在考场现场编号,考试时请记牢哦!)考生,我操作的考试项目是一般体格检查,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二、考官示意开始 三、操作前准备 1、清点器械:(边说边清点器械)“这项检查需要的器械包括:床、体温计、 台式血压计、听诊器、纱布、手表、弯盘、笔、记录单。” 2、评估环境:“这个房间温度、湿度、光线适宜,适合做一般体格检查。” 3、和患者沟通:(面向患者)“您好,我要给您做一般体格检查,包括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头颈部淋巴结检查,请您配合,谢谢。” 四、体温测量 1、取体温表,检查体温计无破损,刻度在35℃以下(如未在35℃以下将水银柱甩至35℃ 以下)。 2、(面向患者)“请您将左臂外展,给您测一下体温”,用纱布(或干毛巾)擦干患者左侧 腋窝,将体温计金属头置于患者左侧腋下,“请您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开始计时(看表)。10分钟后(量完血压后)读数,记录结果。 五、脉搏测量 (面向患者)“请您把右手伸过来,给您测一下脉搏”,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放于桡动脉搏动处(一直看表,持续1分钟,数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写在记录单上。告知病人:“您的脉搏数是XX,正常(或不正常)。” 六、呼吸测量 (面向患者)“下面给您测一下呼吸数”,保持视线与患者胸廓在同一水平,观察患者胸廓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测出1分钟呼吸的次数,写在记录单上(边看表边看胸廓起伏,间歇进行)。告知病人:“您的呼吸数是XX,正常(或不正常)。” 七、血压测量 1、(边操作边说)“下面给您测一下血压,您已经休息5-10分钟左右了吧?”病人回答: “是的”。接着问:“那您30分钟内没喝过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吧?”病人回答:“是的”。 2、(边操作边说)“请您脱下右侧衣袖,”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66666

全身xx 一、全身xx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xx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②坐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异常情况: 发育不良、超常。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

血液及血液循环实验报告 陈玉玲2009150128

血液及血液循环实验 陈玉玲2009150128 09生科一班 一、ABO血型鉴定 实验目的: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外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来确定的,这种抗原或凝集原是由遗传决定的。抗体或凝集素存在于血清中,它与红细胞的不同抗原起反应,产生凝集,最后溶解,由于这种现象,临床上在输血前必须注意鉴定血型,以确保安全输血。 实验结果:抗A 、抗B 均不发生凝集现象,说明本人的血型为O型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人体间接测压法的原理和方法。 观察在正常情况下,某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实验原理: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压法,是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的。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但如给血管以压力而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血管音)。用压脉带在上臂给肱动脉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用听诊器在肱动脉处听不到任何声音。如外加压力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即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有血流通过,血液断续地通过血管,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当外加压力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的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的音调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所必须的最小管外压力(即发生第一次声音时)相当于收缩压。在心舒张时有少许血流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即音调突然降低时)相当于舒张压。 实验结果一:实验测得本人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75 mmHg。血压正常,无高血压或低血压的可能性。 实验结果二:实验测得受试者仰卧与躺卧两种体位的血压结果相差不大。然而静止和运动相比较的话,会发现运动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有所升高。 二、人的心音听诊 实验目的: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实验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音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听到前后连续交替发生的心音,一个音调较低,而历时较长,声音较响,此为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时发出的声音;另一个音调较高,而历时较短,较清

一般体格检查

一、生命体征 正常值:60~100次/分 3.呼吸频率(R)(次/min):16~18次/分 4.血压(BP)(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 二、一般情况 1.发育与体型 (1)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胸围=1/2身高、两手距=身高 坐高=下肢长度 (2)体型: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均称型) (3)发育异常: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佝偻病 2.营养状态:良好、中等、不良 (1)身高和体重(2)BMI:体重/身高2→正常为15~22 3.意识状态 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①嗜睡:持续睡眠状态,能唤醒,很快又入睡 ②意识模糊:定向障碍(时间、颠倒、人物) ③昏睡:熟睡状态,不易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④昏迷: 1)轻度昏迷: 无自主运动,对疼痛刺激有防御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存在 2)中度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强烈刺激可能出现防御反射 3)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各种刺激全无反射 ⑤谵妄: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4.面容与表情,检查能否合作 (1)急性病容:潮红、不安、呼吸急促 (2)慢性病容:憔悴、灰暗或苍白、目光黯淡 (3)贫血病容:苍白、无力 (4)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两颊紫红及口唇发绀 (5)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大、突眼、目光闪闪有神、不安烦躁易怒(6)粘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浮肿、脸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稀疏 (7)满月脸:面如满月、皮肤发红、伴痤疮 (8)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长颌大、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