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磷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xxx(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磷肥、氮肥和钾肥合称为我国三大基础肥料,按照肥料溶解性难易程度,可以将磷肥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是使用最广泛的磷肥,易被土壤吸收,适用范围广,主要品种为过磷酸钙、磷酸一铵和二铵等。枸溶性肥料物理性质好,肥料呈碱性,代表品种有钙镁磷肥、钢渣磷肥和沉淀磷肥。难溶性磷肥是一种高效磷肥,具有不溶于水但溶于强酸,肥效慢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代表品种有磷矿粉和骨粉。

国外磷肥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7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80和90年代磷肥市场由于环保监管和资源等一系列问题进入了衰退期,该时期磷肥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率下降,磷肥企业开始兼并和收购狂潮,行业集中度空前提高,欧洲目前仅有1-2家大型磷肥生产企业,日本也仅剩2家磷肥生产商。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提高肥效,改良品种,做到精准施肥和提高肥料效率,从粗放型施用肥料到精细化用肥的转变使得这些发达国家磷肥用量大幅下降。

中东的沙特也是磷矿资源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磷肥消费一直保持平稳,2010年以来由于国内磷矿石、硫磺等廉价开采导致沙特国内磷肥行业高速发展。前苏联地区也是磷矿资源丰富的地区,20

世纪90年代政治动荡导致前苏联地区磷肥生产和消费显著下降,近些

年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该地区磷肥消费量逐渐回升。

中国国内磷肥行业80年代起步,2000年之后经过了10年的高速

发展,行业整体进入了成熟期。每年平均市场满足率都超过了100%,

每年需要出口20%左右的磷肥来平衡国内市场,2012年国内磷肥市场

开始去产能,产量增速放缓,近两年环保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国内产量有所下降。

2018年,我国磷酸一铵出口量达到249万吨,同比降低8.2%,2019年仍保持小幅下滑。2019年磷酸二铵出口量为648万吨,出口比

例占到46%,较2017年明显上升。

2019年实行零关税出口政策,但国际竞争激烈,近期磷铵出口走弱。2014年以来,为了改善国内磷肥供大于求的局面,尽快消化高库存,国务院不断出台关税优惠政策,2017年国务院颁发《2017年关税

调整方案》,规定自2017年开始取消对磷肥的出口关税,2019年对所有化肥均取消关税。今年国际磷铵价格竞争激烈,国内出口仍显得疲软。2019年10月份的印度21万吨磷酸二铵招标未能达成任何交易,

最低价430美元/吨的到岸报价对印度过高,国内生产商在国内没有销

售压力,对低于420美元/吨的离岸价没有兴趣,总体看来2019年DAP 和MAP出口都相疲软。

随着农业增产的目标,世界范围内磷肥也是向着高浓度和高肥效

方面发展。高浓度肥一般指的是P2O5含量超过20%的磷肥,我国主要

的高浓度肥主要是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占比超过80%,除此之外还有重过磷酸钙。肥料高浓度化也成为了趋势,2010年我国

高浓度肥占比为80%,到2018年占比已经增长至94.9%。

2010-2018年世界磷肥需求量从6150万吨增长至6980万吨,年均增速达到1.7%,2019年世界磷肥需求将达到7220万吨,同比增速将

达到3.29%。2002年世界每亩化肥用量仅为107.6千克,到2016年每

亩用量上升至141千克,年均增速达到2.4%,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世界人口密度稳步增长,从1961年的24人/平方公里上升

至2018年的60人/平方公里,粮食需求伴随着人口增长液稳步提升,

但是近10年农业用地面积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再一次验证了单位面积

土地用肥量的增加,肥料作为农作物增产的主要手段,必将随着人口

的增长而稳步提升。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

要措施,化肥也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化肥在

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从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

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国内每亩化肥用量的变化与粮食价格是同向的,也就是说明在农产品价格更好的时候,农民意愿用更多的肥,即复合

肥的需求量与粮价正相关。

国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玉米、小麦、稻谷。其中玉米的种植

面积约3500万公顷,位居三大作物之首,对应的复合肥施用量也更大,同时也是远大于稻谷、小麦等复合肥的需求,因此相较于其他作物,

在其他品种没有发生大的波动时,玉米和蔬菜的需肥情况将对复合肥

的整体需求造成较大影响。

复合肥养分全面、含量高。每粒复合肥中养分分布均匀,不仅为

作物提供必须的养分,还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而

养分释放均衡,肥效平稳,因此通常具有良好的肥效。单质肥料一般

都含大量副成分,如硫酸铵只含20%的氮素,而大量的硫酸根除土壤中缺硫外,施入土壤中是浪费。推广复合肥也能较好的解决国内施肥不

均衡的问题,也是提升施肥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以传统的

单质肥为主,复合化率提升的空间还较大。1980年我国化肥复合化率

仅为2.1%,2000年提高至22.1%,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38%,有了长

足的进步,但是世界平均复合化率50%、发达国家复合化率70~80%相比,我国的复合化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复合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我国复合肥需求的以超出化肥行业整体需求的速度发展。

当前我国果树、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比重不断提升,城镇化进

程加快,人工成本上升,耕地集中化和种植面积规模化都对肥料提出

更高的要求。我国新型肥料也刚刚起步,比如当前硝基肥在氮肥中使

用比例只有1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20%。未来以缓控释肥、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以及套餐肥等为代表的高效、环保新型肥料产品将获得迅速发展,是复合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的方向。

磷肥生产多采用湿法磷酸生产,每生产1吨湿法磷酸将产生4.5

吨磷石膏渣,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并含有磷、氟化物和部分

重金属。这些污染物难以直接处理,并且处理成本都较高,在企业生

产中多以直接堆积为主,堆积的磷石膏会飘落到空气中或进入河流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磷石膏利用主要集中在路基建设和建材方面,国外先进的磷石膏处理方法包括磷石膏制硫酸钾、磷石膏制备造

纸填料和涂布颜料,多瑙净化技术。随着国家重视政策和企业的处理

研发,2020年我国磷石膏利用率有望达到50%-60%。

预计到2020年为期三年的环保核查措施会使环保要求不达标的磷肥企业长期难以复工,甚至可能退出市场。所以综合来看,未来磷肥行业开工率难以大幅回升。

该磷肥项目计划总投资11538.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38.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7%;流动资金1999.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3%。

达产年营业收入1683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911.31万元,税金及附加209.69万元,利润总额3920.69万元,利税总额4671.16万元,税后净利润2940.5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30.6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98%,投资利税率40.48%,投资回报率25.48%,全部投资回收期5.42年,提供就业职位268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划分析

第五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六章土建方案

第七章项目工艺技术

第八章项目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分析第九章项目安全保护

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价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

第十四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公司简介

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

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

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

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

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一流的竞争力。

公司注重建设、培养人才梯队,与众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输入满足不同岗位需求的技术人员,达到企业人才吸收、

培养和校企互惠的效果。公司筹建了实习培训基地,帮助学校优化教学科目,并从公司内部选拔优秀员工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工作。

在此过程中,公司直接从实习基地选拔优秀人才,为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

输送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公司的良好人才梯队和人才优势使得本次募投

项目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

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16.15万元,同比增长

28.67%(3301.18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磷肥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3183.8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8.98%。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638.6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97.66万元,增长率19.65%;实现净利润2728.9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6.10万元,增长率10.80%。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建设理由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磷肥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产业基地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6198.09平方米(折合约54.2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9.11%,建筑容积率1.1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4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5.7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6198.0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5016.50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42351.7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315.51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712.1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4台(套),设备购置费3465.77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452964.52千瓦时,折合55.6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3950.84立方米,折合1.19吨标准煤。

3、“磷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452964.52千瓦时,年总用

水量13950.8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6.8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2.1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4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

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1538.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38.50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2.67%;流动资金1999.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3%。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683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911.31万元,税金及附加209.69万元,利润总额3920.69万元,利税总额4671.16万元,税后净利润2940.5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30.6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98%,投资利税率40.48%,投资回报率25.48%,全部投资回收期5.42年,提供就业职位268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工作业计划,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参与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报告说明

报告有五大用途:可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用于银行贷款告;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作为投资决策前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报告是在前一阶段的报告获得审批通过的基础上,主要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

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依此就是否应该投资开发该项目以及如何投资,或就此终止投资还是

继续投资开发等给出结论性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

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五、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产业基

地及xx产业基地磷肥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产

业基地磷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

极的推动意义。

2、xxx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磷肥项目”,本期工

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产业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26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730.64万元,可以促进xx产业基地区域经济的

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98%,投资利税率40.48%,全部投资回

报率25.48%,全部投资回收期5.4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42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

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

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

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

新模式、新业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

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

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

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

术支撑。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六、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市场。近年来,国家开始着

力促进从以往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向“内外需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

模式转变,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推进产

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我市先进制造

业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产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制造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

业快速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处于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与困

难并存的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许多深层次矛

盾会在经济运行压力中凸显,必将传导和影响我市。

2、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工业经济是

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力,是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

造业。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重要发达国家重新聚焦实体

经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新兴经济体依靠

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打造新的“世界工厂”。在这“双重挤压”下,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上战略位置,扭转资

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面对复杂局面,更要看大局、明大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

作总基调,正确处理“稳”和“进”的关系。稳是基础和前提,只有稳才

能更好地进,要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保持经济运行之“稳”,绝不是

被动求稳,而是要以进促稳,以稳应变,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

货币政策,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更加精准有效的行动,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夯实经济平稳

健康发展基础。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重大科技突破和新兴社会需求二者的有

机结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为中国提供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宝贵机遇。

4、“十三五”时期,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为主线,顺应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快产

业升级换代,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发展重点,培育壮大具有

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紧紧抓住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

跟踪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

资源,加强创新引领,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区域特

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建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

市场规模和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建

设创新型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必要性分析

1、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

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

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

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

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

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2、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重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培育

发展新动力。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市场出清,有效

化解钢铁、水泥行业过剩产能;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着力增强工业投

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释放新的需求;在石油化工、煤化工、新能源、装

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攻破关键技术,实现创新牵引,培育发展

新动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发挥国有企业

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扩大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