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表格(12)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姓 名: 孙师倩 学 号:

专业班级: 会计学 教学站(点):

学习形式: 函授 层 次: 本科

评阅教师: 宏霞 职称(或学位)

初稿( ) 修订稿( )

发表论文( )论文编号:

目录

摘要 (3)

1前言 (4)

2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改变 (4)

2.1 会计处理方法和工作类型 (4)

2.2 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4)

2.3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5)

2.4 推进会计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5)

3存在的问题 (6)

3.1 轻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6)

3.2 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够规范,缺乏专业人才 (6)

3.3 实施中存在的片面观点 (6)

3.3.1 错误的理解会计电算化 (6)

3.3.2 把会计电算化简单化 (7)

3.3.3 将会计电算化孤立 (7)

4实施途径和管理方法 (7)

4.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7)

4.2 转变观念,全面规划 (7)

4.3 软硬件的配置与系统的维护 (8)

4.3.1 系统软件的配置 (8)

4.3.2 会计软件的配置 (8)

4.3.3 硬件的配置 (8)

4.3.4 系统的维护 (8)

4.4 管理体系 (8)

4.5 会计电算化人才 (9)

4.6 案例分析 (10)

4.6.2 案例二 (11)

4.6.3 总结 (12)

5结论 (14)

6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作者姓名:孙师倩

(呼和浩特市邮编:010010)

摘要: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也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企业各项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高能的工作质量,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会计软件;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

The purchase of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construction units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but due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of the current market,the differences of the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mode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methods , the enterprise has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eeds when it is in the choice of business accounting software, and it lacks the necessary judgement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accounting software,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choice of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In this paper the noticed problems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apply of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has been discussed.

Each accounting softwar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o i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software, the affinity between accounting software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gived full attention. This paper will give a discussion to the noticed problems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the accounting software of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Six major accoun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has been deeply discussed, a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re selected. In summing up the various fact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ought to be noticed i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re summed up .

Key words: Accounting softwar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1前言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程度、范围、组织、规范、管理以及会计软件的开发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大致分为初始实验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有序快速发展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和会计核算软件转型期(1996年以后)三个阶段。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电算化会计制度的建立、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目前,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起着带动经济管理等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更好的为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随着会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实现会计电算化对中小企业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经济的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就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状况而言,发展极其不平衡,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此,中小企业应该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加快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2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改变

2.1 会计处理方法和工作类型

传统的会计采用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实行会计电算化改变了这样的处理方法,采用统一的核算方式,使数据处理更精确更快速。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核算为主向管理为主的转变,只要将原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不仅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会计电算化推行以后,会计人员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参与经营管理,当好领导的参谋。同时,对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2.2 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手工操作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论在信息的系统性、及时性还是准

确性方面都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会计中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等问题,使会计工作更规范化,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大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准确输出,即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按年、季、月提供丰富的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按日、时、分提供实时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把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数据迅速传递到企业的任何管理部门,使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及时掌握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将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精确地存储和保存,这些会计信息经过分类和加工,形成了有用的会计数据,供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使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满足了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2.3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变了以往的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的分工,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综合知识,促进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使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无疑可以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使财务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然而,会计如果真正能发挥其管理、预测、决策以及公职功能,不仅需要丰富的内部财务会计信息,而且需要丰富的外部信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内外数据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这恰恰能满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公司管理对信息的需要。这将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分析人员、企业高层领导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机遇。

2.4 推进会计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不仅是核算工具的变革,而且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法、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如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凭证的产生方式和存储方式的变化导致会计凭证概念的变更;由于内部控制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导致审计程序的变更,等等,从而推进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仅需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据统计,会计信息约占企业经济信息的60%—70%,具有涉及面广、辐射和渗透性强等特点,行业、地区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经济信息可以得到共享,通过网络系统可以迅速地了解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

础,加速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3存在的问题

3.1 轻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大多以代替手工核算为重点,未能真正意义上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未意识到企业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未能及时或有效地投入或更新会计电算化软硬件,做好会计系统的维护等工作。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成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企业各级领导未能重视会计电算化的这些方面,并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条件,没有领导的支持与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将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在会计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显示出优越性,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然而随着网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外部有电脑病毒和网络黑客等,以及企业内部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软硬件的缺陷,这些都影响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展开。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较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软硬件等出现的问题,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丢失和损坏,甚至导致系统的崩溃。这样一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得不到保障,系统一旦出了问题,企业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3.2 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够规范,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使用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软件的特色等方面考虑,选择的财务软件也有所区别,导致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杂乱。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代理的公司往往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没有真正在服务和技术上狠下功夫,致使部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由于购买的财务软件不合格,经常出故障,出了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严重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此外,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接口和使用方法等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使得数据查询和传输等很不方便。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还需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尤其是财务系统管理等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更需要较强的财务知识水平、全面熟悉企业的财务核算、管理运作模式、运作过程。然而现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正是中小型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一大难题。

3.3 实施中存在的片面观点

3.3.1 错误的理解会计电算化

有些企业认为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就是只要建立会计系统或是购买到了会计系统,会计电算化就是建立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过程。其实会计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会计电算化包含了许多内容,而不是将其中的某个部分理解成为会计电算化的全部。

3.3.2 把会计电算化简单化

有些企业没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系统工程的特点,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一步到位的事,就是做好其中的某部分工作,没有全面考虑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性。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有会计系统,还应该有完整的应用、分析和管理等子系统。

3.3.3 将会计电算化孤立

有些企业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部门的电算化,与其他部门并无联系。会计电算化替代了传统手工记账,并能对信息进行分析,为管理决策服务,与企业其他部门具有紧密的联系。

4实施途径和管理方法

4.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会计管理已经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当中,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展,管理功能在不断地增加,而且已经紧密地融入整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会计电算化还不断的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系统结构全面网络化,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我国会计电算化正由单项会计核算向全面核算发展,并且紧密地融入到整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信息结构将全面网络化,信息处理将实现智能化。

4.2 转变观念,全面规划

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有些企业的思维观念停滞不前,未能真正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成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观念,真正意义上认识会计电算化,要同时重视人才和电算化,要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不单是核算工具和

方法的改变,也是对会计本身一次重大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企业的管理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从而促进企业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首先,应确定设计系统目标,一般有单项会计业务电算化、主要会计业务电算化、全部会计业务电算化、核算与管理全面实施电算化。系统目标设计近期、中期和长期三类,并制定相应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基本实施步骤、时间安排、资金预算、软硬件配置和人员配置等。

4.3 软硬件的配置与系统的维护

4.3.1 系统软件的配置

会计软件必须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支持会计软件运行的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编程的计算机语言等。若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则其工作平台、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系统已经确定,用户只能选用相应的系统软件。若自行开发电算化系统,则系统软件的选择非常重要,需在进行电算化规划和系统需求分析时认真选择。

4.3.2 会计软件的配置

配置核算精确、功能完备、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会计软件是企事业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之一。会计软件的取得一般有两种方式:定点开发和购置商品化会计软件。一般单位都采取后一种方式。各单位在购置会计软件时要根据本单位电算化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选购软件时主要考虑合法性、通用性、方便性、安全可靠性、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4.3.3 硬件的配置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石,计算机硬件设备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硬件设备有多种构成模式,要合理选择硬件配置,首相必须合理选择硬件的构成模式。硬件构成模式包括单机系统、多用户系统、和网络系统,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模式配置。在确定了硬件构成模式后,硬件配置的下一步是选择具体的硬件设备。选购时主要考虑CPU、内存和硬盘等,以及打印机、不间断电源、空气调节器、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等其他硬件来满足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需要。

4.3.4 系统的维护

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是指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工作,它贯穿

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个使用过程。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维护三个方面,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必须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会计数据管理制度。

4.4 管理体系

制定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做好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重要保障。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等;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是指企业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后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立新的职能部门、对原有部门的调整和制定完备的用户组的管理策略等。

管理体系应具有全面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应具有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要有健全的会计制度、规范的核算规程和完整准确的数据,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以已具备的处理方法为基础,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对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电算化工作将无法顺利展开。在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管理人员要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的计划和实施工作,调整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应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对操作流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等制定操作管理制度,对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也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4.5 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不仅需要会计、计算机专门才人,也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涉及到财会部门和人员,还有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可见搞好会计电算化人才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人才培养问题已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的成败。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除了核算工作外,也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配备满足企业的电算化人才,有两种办法可行:引入高素质电算化人才和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

完成会计实务处理工作的初级人才;具备会计电算化应用实施组织协调能力的中级人才;培养掌握计算机专业、会计专业、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多学科知识的高级人才。企业会计电算化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人才并且大力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使企业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提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完善企业人才的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对不同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按内容和要求的不同进行培训,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以达到预计的培训效果,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出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精通财务管理知识和财务信息的加工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各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使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4.6 案例分析

4.6.1 案例一

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在2008年已成为农业企业100强,但在1998年,对于此时的企业来说也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农药厂。

4.6.1.1 面临的问题

新劳动法的实施成为第一个问题。为了削减人力成本,胜邦鲁南在销售旺季大量雇佣临时工从事生产,旺季一过,则辞退大部分工人。而新劳动法启动以后,任何公司都无法轻易解雇员工和聘请临时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雇佣大量临时工,会导致人力成本剧增。因此在销售旺季的第一个月,企业管理人员不得不安排财务、采购等非生产部门的职员轮流去车间帮工的,所有管理人员也不例外。

居高不下的库存成本是潜伏的第二个问题。随着胜邦鲁南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客户订单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控制由业务增长引起的混乱。由于无法及时获取实际库存信息、对于采购在途量、销售占用量、生产在制量等动态变化信息无法进行准确的统计和查询,导致采购计划不准确,库存积压现象严重,积压大量资金。

愈演愈烈的即时交付成本是胜邦鲁南必须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各业务部门依靠EXCEL表格进行数据传递,信息滞后,准确性低,导致无法及时响应客户订单,订单延误现象严重:销售部门无法掌握准确的库存数据,经常在开单后才发现实际库存不足;采购部门盲目采购,导致停工待料现象频繁发生;生产部门无法掌控生产订单,对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什么时候交货等问题心里没底。

4.6.1.2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及效果

企业管理人员深知混乱而不规范的内部管理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运作,只有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借助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库管等各业务环节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以节流应对成本上涨,增强企业竞争力,才能突破成本

困局。

当时实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具有能够快速应用、实施效果显著等特点,非常适合企业当前的需求。在高层领导的关注下,通过与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的密切配合,经过15天的努力,实现会计电算化在采购、销售、生产、库管等业务部门的全面应用。

胜邦鲁南尽管公司员工普遍年龄偏大,计算机基础也一般,但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继续发展,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思想,掌握新的管理工具。

会计电算化运行后,由于优化并整合了过去独立的业务流程,有效地提高了各个部门工作的协同性,规范了内部业务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使得订单的发料、完工、在制、请购、入库等一系列状况都成为共享的信息,胜邦鲁南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决策业务。由于信息准确无误,管理层不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核实,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借助会计电算化的生产管理,全面提高了胜邦鲁南物料计划、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水平,实现生产供货不多、不少、不早、不晚。公司可以跟踪所有的生产流程,实时掌握库存信息,采购计划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基本上杜绝了停工待料的现象,库存积压状况也明显减轻,降低30%以上。仅此一项改进就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加快了资金周转,创造了效益。

此时,胜邦鲁南可以十分轻松地掌握业务信息,不必再为每天处理的大量信息搞得焦头烂额,可以轻松应付客户查询、及时向领导提供各种报表。

会计电算化无论在改进管理、增加效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改善: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生产领料的规范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MRP运算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生产的供需情况,让采购、生产领料有了依据,做到了有需则供、供应于求,解决了过去用手工安排计划所出现的遗漏、重复、错误情况,使得销售有了更大的保障。

效益增加:通过销售管理中的信用控制大大减少了坏账、死账发生的机率,通过MRP运算使得采购计划更加准确,仓库管理更加科学化,在减少库存的情况下加大了库存资金的周转率。

人才培养:通过会计电算化,让公司的骨干员工对公司的整体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但使其熟练软件操作,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意识与能力。

4.6.2 案例二

全艺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作为一家年轻的生产型企业,公司面临着比传统企业创业初期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原材料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率下降等,除了这些外因,企业内在的管理无序也困绕着全艺人。

4.6.2.1 面临的问题

客户要求随时了解订单进度。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关注如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全艺电子产品在客户中知名度很高,非常抢手,每天都会接到几十

甚至上百个客户电话,询问订单的生产进度。可在当时的管理状态下,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客户对了解订单进展情况的需求。

库存管理混乱,库存积压严重。全艺的仓库中没有明确库位,堆放也没有规则,而且也不方便准确了解那些存放在外租仓库中的原料库存量。全艺生产主要是根据销售订单,一边生产过程中原料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交付期,影响企业声誉,造成重大损失。另一边,过多的采购又会导致存货积压,大量占有企业流动资金。

料号编码混乱。全艺产品编码有一套不规范的老规则,由于部门间衔接不紧密,规则没有人执行。经常造成各个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归口,企业员工对产品认知非常模糊。对于采购件,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同一型号原料就会有不同的料号。这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物料成本和生产订单的交付。

4.6.2.2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及效果

公司领导层认识到,找到一个信息化系统是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一个月的选择,全艺电子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在企业中推行会计电算化。通过半个月的上线运行,效果显著:员工通过订单管理体系,对订单执行情况一目了然,任何时候都能轻松应对客户的询问;通过货位管理,企业实现了对仓库的有效管理。库存占用降低了20%;协助企业建立起规范的BOM结构,统一了各个部门料号的编码,采购成本降低了10%。

采购成本、库存积压和销售服务是成长型企业关注的核心管理问题,也是阻碍企业发展的老生常谈问题。企业可以把握住管理上的关键点集中突破。对库存管理不善,同时不知道库房里有哪些原材料积压或短缺,会使企业的采购成本直线上升,同时会造成订单的交付不及时。企业物料及库存编码体系不规范,各业务部门独立记小账造成企业整体数据信息不共享,也会直接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实行会计电算化解决的就是以上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成长型企业最核心的问题所在。借助系统的货位管理、生产管理中的订单管理,物料BOM管理,使企业整清货架、对生产做到心中有数、部门间有统一的数据编码体系。企业可以借助系统直观了解到一个产品的生产情况,有效地协调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使企业计划准确度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库存占用。

4.6.3 总结

4.6.3.1若中小企业领导和员工不重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没有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密切联系起来,就有可能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与财会部门有关,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其他部门,需要他们的支持,领导的支持是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的保证。企业领导要认识到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运作,只有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借助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各业务环节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以节流应对成本上涨,增强企业竞争力,才能突破企业现处

的困局。企业领导者转变了传统观念,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将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大力支持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工作,与企业各部门共同学习新的管理思想,领导整个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部门或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

如果无法及时获取企业的各项动态化信息,导致采购计划不准确,库存和资金的压积,而且传统的数据传递信息滞后,准确性低,无法及时响应客户和延误订单;销售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库存数据,经常在开单后发现实际库存不足;采购部门盲目采购,导致停工待料现在发生,从而导致生产部门无法掌控生产订单,这样产生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优化并整合了过去独立的业务流程,有效的提高了各部门的协同性,规范了内部业务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使得采购、销售、库存等一系列状况都成为共享的信息,这样可以更快更准地决策业务,不必象以前一样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核实,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们应该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系统工程,企业应该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健全所有的子系统,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有会计系统,还应该有完整的应用、分析和管理等子系统。会计电算化不只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报账,也不只是会计部门的工作采用电算化,会计子系统与管理系统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4.6.3.2 中小企业在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时,根据本单位电算化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主要考虑合法性、通用性、方便性、安全可靠性、售后服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以配置核算精确、功能完备、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会计软件,不能有大而全或一步到位的思想。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软件前期准备工作中,没有考虑全面,在正式运行后,才发现软件系统的种种不足和缺陷。胜邦鲁南当时实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能够快速应用、实施效果显著,又适合企业当前的需求。并且在高层领导的关注下,通过与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的密切配合,仅用了15天,就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在各部门的全面应用。全艺公司经过了一个月的选择,才决定了最终的财务软件。由此可见对会计软件的选择也应重视,由于会计软件市场迅速发展,种类繁多,在选择会计软件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软件的功能应满足本单位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不可盲目或轻率选择。

4.6.3.3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综合知识。企业会计电算化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会计电算化人才并且大力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使企业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提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完善企业人才的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可能有的企业的员工普遍年龄偏大,计算机基础也一般,但企业要重视培养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思想,掌握新的管理工具,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更好多的发展。人的素质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高质量的复合性会计人才不

仅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且某种程度上能弥补硬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的缺陷,提高信息系统运行质量。我认为企业要真正的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应该结合考虑我国教育环境、教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等因素,针对企业的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按内容和要求的不同进行培训,培养出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精通财务管理知识和财务信息的的加工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自身和各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5结论

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代,会计电算化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的购置、软件开发、人员培训、资金筹措及组织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应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规划,健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时代在进步,这些企业也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会计工作规范化,推动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现代化管理。我们还需结合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加强软件购置及开发的管理,加强组织控制,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出)的安全、保密控制。总之,我们只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敢于改革,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

6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xx老师的悉心指导。x老师为人和蔼可亲,治学态度严谨,学识渊博。在此,谨向x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且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x老师不断对我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使得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也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处世的道理,使我得到了很多启发。本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帮助和配合。

参考文献

[1] 陈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

[2] 翟惊涛.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集中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3] 李玉芝.浅谈影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6,(01).

[4] 范强.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7,25(07).

[5] 李秀兰.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11).

[6] 乔筱梅.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08,(20) .

[7] 唐亮,许诺.浅议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网络财富,2008,(8).

[8] Lavinia Denisia Cuc,Mioara Florina Pantea.Compute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ccounting[J].Management Agricol,2009,11(3).

[9] Alaina Burt.Computer Savvy: Accounting - Keeping financial records via a computer is a valuable tool in running and managing your business[J].Beef,2007,44(3).

[10] Sheila A. Handy.An Exploratory Study Of Learner Use Of A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utorial[J].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2008,23(2).

会计电算化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输入凭证科目时,必须是( A )。 A. 末级科目 B. 一级科目 C. 明细科目 D. 二级科目 2. 在报表处理子系统中,调整关键字位置设置时,在需要调整位置的“年”后面输入的偏移量为负120时,这里负数值指的是: ( A )。 A. 表示向左移 B. 表示向右移动 C. 表示向上移动 D. 表示向下移动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少报表系统为了满足用户在网络间报表数据传输的需求,都将( A )作为系统的基本功能。

A. 远程通讯功能 B. 报表维护 C. 报表合并 D. 系统管理 4. 强调对事实客观记录的是( B )。 A. 信息 B. 数据 C. 信息和数据 D. 网络和数据 5. 有关“确定表元的数据来源于报表系统自身取数”叙述不正确的有( D )。 A. 从系统中其他报表取数 B. 从同一报表的不同表页取数 C. 从同一表页的不同单元取数 D. 从软件其他模块取数 6.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数据处理工具是电子计算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除数据的输入和必要的操作控制外,系统在程序的统一调度下

( B )。 A. 由手工来完成 B. 由计算机快速自动完成数据处理 C. 由手工协助计算机来完成 D. 由机械来完成 7.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为目标,面向决策者的一种信息系统,它是在( C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B. 企业资源规划(ERP) C. 管理信息系统(MIS) D. 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 8.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账簿的特征是( B )。 A. 采用平行登记方式来登记 B. 没有具体格式,由用户自己来设定 C. 严格划分为总账、明细账 D. 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格式 9. ( C )是对各个部门或部分部门指定期间内的收入情况和费用开支情况汇总分析的报表。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作用 摘要 随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核算实现了从记帐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臼动化,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国际互联网和电了-商务的出现,从而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史高的要求。本文就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未來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了计箅机为主的当代电了和信息技术戍用于会计工作屮的简称。它主要是成用电子计算机代矜人工记账算帐、报帐,以及代荇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埋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汁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汁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3、提高会计数椐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窈会汁核算的水平和质知:、减轻会汁人员的劳动强度。 I提窈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汁管理由事厂管理丨丨!I事屮控

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埋信息化打下基 础 0、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汁工作的进一少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 3、指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I指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 ^促进各单位逐少实现会汁电算化,提岛会汁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汁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复杂点的 +凡总义表现在: 1、保证会汁核算资料的及时性。电子汁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埋会汁数椐,手'1:方式要几个人儿天完成儿天的会计工作,采用电了计算机“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2、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采用电7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

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修订版

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 状和趋势分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作者:秦育红来源: 摘要:会计电算化已经使广大会计人员切身体会到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精确性和效率。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将会对以采集、处理和报告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信息为主要职能的传统会计学科形成最为直接、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革命;将形成对会计系统结构、会计方法、会计实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改革;发展趋势 1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2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文章就会计电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初浅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走到成熟,这项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300多家软件公司开发财务软件,有更多的企业使用财务软件。但是在发展进程中无论从会计电算化实践还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此项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受制于相应的制度规定、管理环境、软件水平、基础工作、售后服务等等。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及控制制度。目前有些单位却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或沿用原来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或岗位设置不完善,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为同一人;在操作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或未经培训合格者便上机操作;在维护管理方面没有系统维护制度,维护人员可以随意变动系统参数如系统运行环境原统账的套数等;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数据收集不及时,没有严格的档案调用规定甚至出现擅自复制文档现象等等。另外,单位制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存在某些同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地方,如科目体系的设置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等,这些大多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得多,从会计制度的要求考虑得过少。 (二)会计原始凭证仍是纸张数据 目前,大多数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所采集的原始凭证都是纸张数据,而这些原始凭证在手工输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差错又未能审核出来,再者纸张凭证本身的真实性及信息的完整性也要打个问号。这些问题都是因原始凭证未能电子化而产生的。 (三)缺乏复合型人才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表格(12)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姓 名: 孙师倩 学 号: 专业班级: 会计学 教学站(点): 学习形式: 函授 层 次: 本科 评阅教师: 宏霞 职称(或学位) 初稿( ) 修订稿( ) 发表论文( )论文编号:

目录 摘要 (3) 1前言 (4) 2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改变 (4) 2.1 会计处理方法和工作类型 (4) 2.2 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4) 2.3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5) 2.4 推进会计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5) 3存在的问题 (6) 3.1 轻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6) 3.2 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够规范,缺乏专业人才 (6) 3.3 实施中存在的片面观点 (6) 3.3.1 错误的理解会计电算化 (6) 3.3.2 把会计电算化简单化 (7) 3.3.3 将会计电算化孤立 (7) 4实施途径和管理方法 (7) 4.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7) 4.2 转变观念,全面规划 (7) 4.3 软硬件的配置与系统的维护 (8) 4.3.1 系统软件的配置 (8) 4.3.2 会计软件的配置 (8) 4.3.3 硬件的配置 (8) 4.3.4 系统的维护 (8) 4.4 管理体系 (8) 4.5 会计电算化人才 (9) 4.6 案例分析 (10) 4.6.2 案例二 (11) 4.6.3 总结 (12) 5结论 (14) 6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推进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作者姓名:孙师倩 (呼和浩特市邮编:010010) 摘要: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也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企业各项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高能的工作质量,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会计软件;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 The purchase of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construction units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but due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of the current market,the differences of the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mode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methods , the enterprise has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eeds when it is in the choice of business accounting software, and it lacks the necessary judgement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accounting software,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choice of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In this paper the noticed problems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apply of commercialization accounting software has been discussed. Each accounting softwar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o i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software, the affinity between accounting software and enterprises should be gived full attention. This paper will give a discussion to the noticed problems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the accounting software of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Six major accoun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has been deeply discussed, a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re selected. In summing up the various fact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ought to be noticed i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re summed up . Key words: Accounting softwar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发展

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发展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单位都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因此电算化审计也就应运而生了,审计工作中实施电算化已是当务之急。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等组织机构采取电算化核算,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审计产生重大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审计带来的挑战。电算化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审计工作相融合的过程,是指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利用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技术,通过对系统内部控制、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对其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等进行的审计。如何对未来审计适应电算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本文试对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的概念、存在问题和特点等有关方面作以下比较分析,并重点谈谈会计电算化对电算化审计的影响及以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审计,影响,发展

Abstract As the computer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many units have achieved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therefore the computerization auditing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Audi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ization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organs, enterpris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to adopt the computerization accounting, inevitab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971929.html,rmation system of computerization occurred after the change to the audit staff presented a challenge, challenge of intellectual economy on Auditing mainly for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on audit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971929.html,puterized audit i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audit work of the process of fusing, refers to the computeriz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form, that is composed of independent agencies or the auditors to audit unit during a certain period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reflect the rang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s the object. The special computer audi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application, data files and the computeriz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of auditing. How to adapt to future audit computerization environment undertakes stud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deserve our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n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relevant problems and makes the following comparison analysis , And focus on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of computerized audit influen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Computerized audit;Influence;Development

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财务风险,近年来,我们基层也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运用财会软件代替手工核算,以其高效、准确、方便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我在日常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因此,就基层供电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对基层财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取代传统会计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各单位要提供更为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等各方的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虽然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能够满足手工会计核算,但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会计人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般会计人员有会计业务经验,但计算机专业知识却很匮乏,难以胜任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另一方面,缺乏对传统手工模式的改造,对会计信息系统设置和调整不够。手工模式下的突出弱点是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不能及时处理和反馈、处理流程重复等问题,这样就不便于减少中间环节和合并、调整简单重复的业务流程,无法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佳的人机结合方式,即以最小的成本,重新确定业务的处理流程,哪些环节应完全由计算机代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 1.产生: 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在当时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2.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广义: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相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3.发展: (1)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是要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成本核算电算化、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等。 (2)会计管理电算化,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会计分析等。 (3)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生产决策、销售决策、财务决策等。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人员进行决策的系统,它不是代替人决策,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提供种种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帮助决策者能够选择到最佳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 (4)网络财务,是基于网络计算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提供从财务上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 它的功能有:实现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证券投资和网上外汇买卖等,支持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兑、网上报关等。 二、会计电算化作用 1.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会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脱出来,凭借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能及时完成各项会计核算任务。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 1.管理主体:财政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 1.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单项处理阶段、综合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目前正朝着决策支持系统方向发展。 (1)单项处理阶段 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成批处理大量数据。基本特征是: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不独立,无数据管理。如早期的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等。

(2)综合处理阶段 利用计算机对某一管理子系统进行核算。基本特征是:程序已构成一个系统,以文件来实现一定的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相互独立,使用比较灵活。如工资核算与账务处理等一起构成会计核算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处理阶段 利用计算机对整个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处理,统一处理和调节信息流程。基本特征是:以文件或数据库作为数据管理的软件支持,数据共享度提高,容量增大。此时将会计系统开发成为具有管理功能的软件且与其他管理子系统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处理阶段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模型库,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方案。其基本特征是:数据冗余度减到最小,数据可以无限扩张,有分布式终端,构造网络。如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经济模型处理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中,只有从管理信息系统处理阶段开始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了,在此之前只能说是会计数据的电子处理阶段。而后的阶段则可以说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了。

重庆会计电算化理论复习1

一、判断题 1、ROM不属于微型计算机的外存储器。(正确) 2、外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正确) 3、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资源。(正确) 4、在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和名种资源。(错误) 5、会计报表模块只能在结账后出报表。(错误) 6、报表系统制作报表的格式一但确定,不能进行修改。(错误) 7、运用会计核算软件编制报表,应先填列报表数据,然后再进行报表设置。(错误) 8、系统维护主要是解决系统数据出现问题后,会计软件公司通过售后服务方式提供的自动解决功能。(错误) 9、1997年,财政部第一次发布《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错误) 10、会计核算软件中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流主要是各类转账凭证。(正确) 11、凭证编号既可以按凭证类别按月自动编号,也可以手工编号。(正确) 12、余额和累计发生额的录入要从最末级科目开始。(正确) 13、填制凭证时,正文中不同行的摘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然可为空。(错误) 14、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的分工和职能没有变化。(错误) 15.会计软件可以接受电子数据作为数据源。(正确) 16.由账务处理模块以外的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会计凭证数据的,应当经审核确认后生成记账凭证。(正确) 17.在UFO单元中的数据类型只有表样型,数值型和字符型三种。(正确) 18.在金碟财务软件中,一级科目的编码长度只能为三位数。(错误) 19.金算盘在工资向导中的计算公式处,用户可通过函数向导在计算公式中自动生成求人数,求合计、求最大数、求最小数、求平均数的表达式。(正确) 20、工资分摊关系是一次性定义的。(正确) 21、显示器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好。(正确) 22、输入设备负责把用户的信息(不包括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错误) 23、微机中内存指的是随机读写存储器RAM。(错误) 24、每台主机的域名地址都是唯一的,它与IP地址不一一对应。(错误) 25、报表处理系统使用前,必须对拟使用的报表进行登记。需要注意的是,报表名不能相同,但报有的代码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错误) 26、报表数据处理不一定在“数据”状态下进行。(错误) 27、报表格式定义就是在计算机中设计一张“空白表格”。(错误) 28、会计核算软件与会计管理软件具有不相融的关系。(错误) 29、原始凭证全部电子化后,经济业务进入会计系统就不要人为的判断与选择。(错误) 30、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边界明显。(错误) 31、给会计科目编码是为了便于记忆。(错误) 32、账务处理系统中所有类型的记账凭证都必须定义类型性质才可使用。(正确) 33、在会计软件中,部门,人员一般不需要编号。(错误) 34、具有掌握会计软件操作技术的人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障,配备电子计算机系统是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条件。(正确) 35、进行会计数据的输入、数据备份和输出是系统维护人员的职责,对审核过的凭证数据及时登记入账是系统维护人员的职责。(错误) 36、记账凭证的编号可以由手动输入,也可以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产生。(正确) 37、在用友通财务软件中,字符型单元不能在数据状态下输入数据。(错误) 38、金算盘操作日志记录了所有的操作,系统不允许删除。(错误) 39、对应收款单已进行核销的票据不能再修改。(正确) 40、防火墙是机房中用于防止火灾发生的墙。(错误)

会计电算化在公司中的重要性问题研究.doc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问题研究- 众所周知,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缺少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持,无法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之间信息联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和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缺少必要的联系,进而相互孤立,不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管理。鉴于现状,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需求,更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在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电算化刚刚开始出现,很多企业都比较陌生,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但是在历经30 年的磨练后,从单一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我国财务管理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会计电算化不仅实现了企业信息的有效互通,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面积普及会计电算化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会计电算化概念解析 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甚至审计工作都交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是会计实务通过电子计算机操作化的简称。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计算机代替人工运算,还将数据保存与信息共享等功能发挥到极致,是企业提高财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应该说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我国自来水安装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给水难度大,在房屋建造后依然还需要后期定制安装自来水,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自来水安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其中自来水安装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逐渐从70-80年代的人工作业逐渐向电算化开

始过渡,虽然在技术应急处理以及系统安全性等方面还有欠缺,但是会计电算化的主流趋势已悄然形成。 三、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优势 (一)有效降低会计工作强度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重复性工作的繁琐问题,降低了员工反复计算和多次核对的工作强度,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摒弃传统的手工作业。企业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了会计人员,由于计算失误所导致的工作错误,还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增进财务管理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普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一般来讲企业重大决策往往受制于财务管理水平的限制,其会计人员整体水平决定了企业资金流的合理走向,资金流的走向是否合理是企业决策的关键环节,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非常清晰的察觉到企业发展的健康程度,而且还能将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三)提高审计透明度 在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财务审计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制于虚假财务票据和数据信息的制约,如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信息化数据代替了手写数据,这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向更严密的程序设计、更便捷审计方向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当今世界是商业主导的社会,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加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的需求了,这种情况下,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本文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策略 1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管理者主观认识不到位。管理者是企业这艘大船的领航员,在企业进行电算化的过程当中,企业主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对于整个企业是否采用相关的技术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现实的情况是,当下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并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是行业发展的潮流这一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和使用电算化会计软件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收益。囿于企业主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个人阅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存疑,这种毫无依据的存疑往往成为会计电算化普及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二)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薄弱。尽管事实证明,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能为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然而事物常常分为两面,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尽管会计一线的从业人员已经掌握了使用电算化软件的相应规范,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的会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掌握和理解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操作流程,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的薄弱,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普及失败。 (三)电算化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需要操作者同时具有会计和计算机两个方面的双重知识,这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普及使用。当前的情况是,尽管很多的正在从事会计职业的从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答: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再0世纪50年代起被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用于会计领域。1954年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引起了会计处理技术的变革。起初的处理内容仅限于工资计算、库存材料的收发核算等一些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而又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它通过模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代替了部分手工劳动,提高了某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效率。 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系统地提供经济分析、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手工簿记系统逐渐被电算会计化信息系统而取代.这个时代的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是计算机几乎完成了手工簿记系统的全部业务,打破了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常规结构,更重视数据的综合加工处理,并加强了内部管理。这一时期所开发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为基层和中层管理提供了信息,但各种功能之间还未实现共享. 20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蓬勃发展,微型计算机大批涌现,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信息革命逐渐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标志和核心内容,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微型计算机不仅受到大,中型企业的欢迎,也得到小型企业的青睐。它促进各部门把小型机,微型机通信线路相互联结,形成计算机网络,提高了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取代了大型计算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以”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为中心议题的第十三届世界会计师大会,成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广泛普及的重要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国际上广泛普及。美国在这一领域步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始终处于国际最高水平.美国的会

会计电算化理论资料

会计电算化理论资料 单选(一): 1、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之一是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 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3、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4、会计核算软件一般都包含有多个功能模块,而一个功能模块都具备相对独立的会计数据的输入、 处理和输出功能。 5、会计软件系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以是ERP的一个子系统。 6、会计软件按适用范围可以分为通用与专用会计软件。 7、会计软件按软硬件系统的结构可分为单用户和网络会计软件。 8、会计软件系统一般以帐务处理为中心并按职能赖划分子系统。 9、帐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帐凭证为接口与其它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 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10、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组织、规模、生产特点、会计职能等方面往往不尽相同,所以所需会计软件的 基本组成也不完全一样,必须经过系统分析按实际情况确定。 11、下列子系统中不需要为帐务处理系统生成凭证的是报表处理系统。 12、ERP是在MRP 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ERP集成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三大资源。 13、财政部的培训分初中高三个级别,其中初级培训的目标是操作人员,对象是全部适龄的会计人员, 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的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14、会计软件或ERP体现了现金的业务流程,因此企业实施电算化必须按它的流程行事,这需要对 现行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即进行业务流程重整。 15、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实施来说,业务流程重整的一个主要任务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 作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 单选(二):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 2、电子计算机因能代替或加强人类的智能劳动而获得电脑的美称。 3、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4、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均为Intel公司生产的芯片。 5、微型机自问世以来已经历了五个发展年代,微机年代一般按字长大小来划分的。 6、第五代微机的典型CPU产品由Intel的Pentium、PentiumPro、PentiumMMX、Pentium II、Pentium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具体的表现是: 一、减轻会计繁重劳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就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的业务来看,他们处理的单据数量很大,而且科目繁多,核算手续又比较繁杂;他们的劳动大部分是重复性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采用电子计算机使会计的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各种原始数据和记账凭证,都可以从计算机制终端输入,然后按照既定程序,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分类、归依、存储、分析,这一切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会计人员在手工处理时大量的重复性的抄录工作,可以轻易地完成各种复杂的运算过程。而且还可以随时调阅计算机内存储的会计资料,随时输出报表,既快捷,又方便。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环节,节省了时间,节省了人力,还能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使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一句话,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把财会人员从传统的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这样,既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又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还有助于改善财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 二、利于财务内部控制,促进会计工作规范。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事业单位便可以便捷地实现对财务数据和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而且始终能从内部控制数据的处理过程。如此,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会计因人为因素,在手工处理数据方面的的不规范、不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阶段与趋势。它显著地提高了核算效率和准确率,但也给审计带来了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方法等重大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因此我们应深入探讨产生这种新风险的原因、具体影响的方面以及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以期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会计电算;审计;影响;监管对策。 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大量的会计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的各部门直接采集,企业内外的各部门也可根据授权,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取信息。审计环境、审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由于审计信息化的实现步伐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步伐,使电算化审计风险与传统审计风险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给传统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2.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2.1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人员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的。手工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就能够从原

始凭证开始,核查到会计报表,或者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等。但电算化会计中,审计人员不能够直接阅读这种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可见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 2.2 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改变了以往传统审计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因此,电算化会计中的审计内容,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输出的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等。 2.3 对审计方法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下进行审计时,首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对于记账软件的各个模块和流程也必须要进行跟踪。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审计人员应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得到普遍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我们不可小觑的弊端。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缺陷对策和建议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会计学为一体的学科。 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不但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管理创造奠定了基础。但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推广也给企业带来了与传统手工会计不同的风险,因此,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找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一)财务软件固有的风险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受到威胁 人工会计系统的核算工作依靠职责分离、互相牵制、证帐表的钩稽关系等控制手段,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到报表每一步都有记录并且有制单人、复核人、出纳签字、主管签章以示负责,步骤清晰,条理分明。 而计算机证帐表信息来源于以人机交互方式输入的记账凭证,网络管理员和操作员常常被赋予一定的访问权限,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会计信息。另外,在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数据高度共享,相互联系。在输入环节出现的错误可能会被不断放大,最终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的危害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影响力上都要远远超过人工会计系统。此外,会计电算化“省略了会计过程的信息重组和分类等诸多繁琐细节,并且使程序之间的技术性核对化为乌有”。 (二)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导致审计人员在对人工记账阶段采用的审计方法(包括检查法、盘点法、观察法、查询及函证法、记算法、分析性复核法等)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报废。在复核,审核等环节,财务人员采用电子签名形式(可能被人伪造)。即使发现重大舞弊,也不能像人工记账那样凭借墨迹和笔记,恰当的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分明。 (三)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困扰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原手工制作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等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