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剂科职能转变与国家临床药学重点学科建设(第二课)

医院药剂科职能转变与国家临床药学重点学科建设(第二课)
医院药剂科职能转变与国家临床药学重点学科建设(第二课)

医院药剂科职能转变与国家临床药学重点学科建设

目录

基本情况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教学平台建设情况

临床药学发展情况(主要包括临床药学服务能力、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临床药学专科技术辐射作用的)

一、零差率后医院药学供给侧存在问题

无效供给过多多数药师在从事保障性工作

有效供给不足缺乏高技术含量的药学服务

“双创”意识缺乏缺乏服务创新与模式创新

需求侧关注不足患者药学服务需求多元化

二、医院药学发展

1、减少无效供给

2、增加有效供给

3、服务创新与模式创新

4、主动适应需求侧的变化

三、强化医院药学有效供给———高技术含量的药学服务

处方医嘱审核临床查房及治疗药物建议治疗药物监测

医护患的用药咨询公众用药宣教个体化治疗联合门诊

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PIVAS、TPN与化疗药物配置

ADR监测报告分析评价用药分析及用药干预

药物经济学评价医院药学科研付费药物咨询门诊

药物基因组监测

四、疏解医院药学无效供给(低职业技能)

医院药学非核心业务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在网络与物流体系下的零库存管理、多家医院区域化药库整合

门诊药房调配自动化药房、社会化药房、网络化药房

中药饮片调剂与煎服饮片集中煎煮中心

院内制剂配制扩大院内制剂优势制剂的使用

减少药师低水平重复劳动

整合优化药学资源配置

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零加成医院药学“危”与“机”并存

控制医院规模弱化门诊功能调剂人员过剩调剂量下降业务范围萎缩

破除以药养医改革支付方式药品成为成本经济地位下降科室地位下降

药品调剂转向用药咨询互联网+用药咨询专病慢病用药咨询建联体内药学服务延伸

药品供应转向药学服务药学实践转化药学PIVAS TPN

五、创造药师转型条件——建立三大平台

个体化药物筛选和临床评价

创造转型条件——购设备

创造转向条件——“引进来、送出去”联合自身培养

人才——高学历、多元化、国际化

六、人才培养

临床药学科选拔10人次到国内外学习,引进5名国内外高端临床药学人才;同时通过自身培养的方式培养了10名临床药师

七、转型成效——科研项目多

八、根据临床药学学科建设规划,已初步建设成临床、教学、科研

为一体,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和药学服务质量高的国内一流的精品学科

九、转型成效——论文、论著近5年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78

篇、EI5篇、中文A类期刊150篇

十、转型成效——专利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5项、俄罗斯发明专利1

十一、国际、地区大会发言

十二、转型成效——多个机构所在地

十三、转型成效

平台一

建立全面的教学平台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硕士授予点

国家临床药师及师资培训基地全省医疗机构药师规培基地

十四、转型成效——面向临床的药学服务提供者

平台二

精细化临床药学服务

分专业——细化12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内科、外科、特殊人群具体如下

内:心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

外:ICU 器官移植妇产科

特殊人群:肿瘤科血液科老年科

90%的工作的覆盖率——患者用药教育、合理用药培训、重点患者的药学监护并建立药历、TDM与药物基因组检测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不良反应处理等

24小时临床药学服务——通过建立微信群、电话以及邮件咨询等方式实现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实现“24小时药学咨询服务”,对重点科室和示范病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药学监护”

走出药房走进病房

重服务——参与MDT团队

重服务——走出医院走进基层

高技术药学服务门诊在全国率先开设付费患者用药咨询门诊

在全国开设第一家付费妊娠和哺乳期用药专科门诊,根据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参加国内外最新文献,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全面药学服务。

延续药学服务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咨询中心

医保重大疾病药师审核内容

用药适应症:例如:靶向药物的基因检测报告、患者疾病期别等。

用法用量:是否符合认定标准

药物相互作用

复查指标:药物有效性指标,应该复查的周期

药物不良反应监护:心脏毒性、血液学毒性等

减药和停药的指证:是否超出认定用药的疗程

审核结果

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审核近患者200人次,随访73人次主要集中在:

未提供能证明药物治疗指证的报告给药频次不正确

药品规格开具不正确未按规定提供治疗监测检查报告

认定医师无认定资格超出认定用药的疗程

个体化药物治疗联合门诊疗程

“基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在开展药物经济学、药物利用评价、循证医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扩大各项研究工作,新申请省卫计委项目6项,科技厅项目3项,国自然青年资金1项,极大提升临床药学整体服务能力。

建立起以肿瘤、心血管、器官移植专业个体化药物治疗为重点,群体药动学和药物基因组学韦基础的个体化给药平台。

支持平台:2015年底,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药学部申报个体化药学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个体化药物治疗检测和应用研究方向

围绕个体化药物治疗,重点开展了个体化药物治疗检测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大数据的方法进行相关指南研究,以及基于临床的新药研发。

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博士13人,硕士35人。监测项目

血药浓度监测共14种,免疫抑制剂类、化疗药物、抗癫痫类药物。

毒物分析

镇静催眠类药物,含磷农药、鼠药与除草药

监测数量

近年来,在临床药学重点专科支持下,治疗药物监测得到飞速发展,监测样本每年增幅逾35%,今年监测样本达1万余例。

基因检测

建立了基因测序、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PCR三大检测技术

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项目达到14个,涵盖肿瘤科、心血管、神经内科、心身医学科、血液科、器官移植中心、心脏外科等,能为临床上治疗窗窄,安全指数低,毒副作用大的20多种药物提供药物基因组检测

医院制剂是新药转化的基础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文件 院发〔2009〕59号 印发《山东工商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我校20余个二级学科在人才队伍、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强化建设的一级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达到130人以上,博士达到260人以上。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新增立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20-2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实现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达到30-38项以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达到5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到12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6项,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权威期刊450篇,SCI、EI、ISTP收录6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及译著160部以上,出版教材55部以上;获省部级奖50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达到5个。条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重点学科建设理念

(一)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应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位点(专业学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外部资源整合等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学科建设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统筹协调协作、提高效益效率、加强合作交流、降低院系壁垒,确保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树立为教师定位的理念。教师应根据本学科建设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定位和设计,明确自己在本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形成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为本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应把培养、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建设合格的学术梯队作为重要任务。 (三)树立特色建设理念。注重建设管理学科,使管理学科由优势学科提升为强势学科。突出煤炭经济、半岛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加快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和支持用新的研究方法改造现有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鼓励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创新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研讨班为纽带,跨学科和跨院系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复合型研究群体。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_11.doc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_11 ---------------------------------------------------------------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安龙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专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成果、出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为了配合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实际情况,制定安龙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规的指导思想我院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医疗市场的需要,掌握全院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引入竞争和动态管理的机制,实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发展临床重点学科,带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推动医院持续快速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高的需求。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目标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发展我院传统优势学科,有计划地发展有潜力的学科,逐步使之建设成为州级重点学科,甚至省级重点学科,形成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格局,使我院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全州甚至全省先进行列,争取与国际水平接轨。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近期(第一轮)规划(2019 年10月一2019 年10 月)1、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和

相关管理规定。 2、确定1-2 个传统优势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根据医院 1 / 3 宏观调控可另选1-2 个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发展。 3、被确立的重点学科,建设完备的独立病区单元,设置病床36 张,配备专科必需的仪器设备与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4、重点学科建设医院有政策及资金支持。 5、建设重点学科的人才梯队,优化人员结构。 (1) 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点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三年内主持 1 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三年内至少有1 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杂志上。 (2)调整重点学科的人员结构,使学科的高、中、初级医护人员数量比例合理,呈宝塔形。 6、重点学科的技术水平三年内要达到地市级水平(1)独立开展地市级重点学科必备的技术项目;(2)每年开展填补院内空白或州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1-2 项; 7、培养主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意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病床使用率逐年增加,第三年达到95%以上;(2)医疗服务覆盖面逐年增加,第三年来自外地住院病人不低于20%以上;(3)三年甲级病历率>97%, 无丙级病历;(4)三年无医疗事故,无重大医疗纠纷;四、重点

浅谈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师工作

浅谈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师工作 【摘要】药师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本文强调临床药师自身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临床需要”做好临床药学工作。 【关键词】药师;临床药学;医院 临床药师主要职责是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进行治疗药物检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培养临床药师,发挥药师技术作用,促进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用药权益,是我国医药卫生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促进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临床药学工作不断发展,关系到当前改革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开展此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 领导重视是临床药师制工作开展的前提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用药和药事管理水平,自2007年起,临床药师制建设就被医院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2007年设置了兼职临床药师人员开展工作,2009年临床药师制建设被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列为药事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从领导亲自督导检查,到给予临床药师制建设人力、物力的支持;从开展每月一次业务院长药师查房,到业务院长致力与临床药师工作重视程度的推动——在医院领导高度关心和指导下,我院已选拔2名临床药师,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儿科重点专科开展临床药师查房工作;配齐、配足临床药学室软硬件设施,订阅专业杂志和书籍,通过进修学习、网络和多媒体对临床药师开展不定期培训;由业务院长牵头、药剂科、医务处、临床科室主任、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共同参与的业务院长药事查房,由临床药师对典型病历的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就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频次、疗程,药物的相互作用、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辅助用药、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经济学等问题与临床医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提出建议。 2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临床药师制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 2009年2月,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医院重新修订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及职责,制订了临床药师工作表,明确药师工作内容。在健全制度方面,增加了临床药师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明确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工作流程、临床科室需要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基本范围,会诊考核要求,规范临床药师的行为。 3 药师深入临床是临床药师制的关键举措

武城县卫生局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武城县卫生局重点学科(专科 建设实施方案 (初稿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大力推进卫生科技进步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卫生防病与临床技术的应用能力,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德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现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总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城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遵循医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增强我县医疗行业竞争力,提高医疗服务社会的能力。实施以项目为主线,以专科为基地,以人才为根本,坚持提优扶弱原则,择优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增强我县医疗卫生学科优势;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培育专科,提升我县医疗卫生学科弱势,带动全县整体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设目标:完善武城县卫生系统学科结构和体系,大幅提高医疗卫生的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培造养就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队伍,形成一批水平较高、特色明显的重点学科(专科。从2012年起,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 在全县卫生系统中,建设个市级以上重点临床医学学科(专科和个有明显特色的县级临床专科、全科医学学科、预防医学学科、公共卫生管理学科,促进由弱转强,逐渐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优势学科群。 二、目标任务分解 (一市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 1、县人民医院创建乳腺肿瘤、临床病理、等2个市级以上重点专科,

2、县中医院创建皮肤科、妇产科等2个市级以上重点专科。 3、四女寺卫生院创建中医特色市级重点专科。 (二县级重点学科(专科 1、县人民医院创建骨科、妇科、普外科、急诊重症医学科、儿科、消化科等六个县级重点专科。 2、县中医院创建妇产科、脑外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护理、等五个县级重点专科。 三、措施和办法 (一加快医学重点学科载体建设 医院是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的载体,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快推进县医院建设进度,加速推进中医院病房楼、妇幼保健院大楼建设步伐,争取早日投入使用,造福百姓;另一方面加强医 院自身建设,做好医院发展规划、建立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导,以点带面,促进医院学科群的整体提高,促进医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逐步建立与重点学科规划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既保证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的数量,又建立好不同层次的人次梯队,构建良好的人才队伍结构。要加大医学重点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力度,做好人才引进的中长期计划,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武卫发﹝2012﹞27号,在建设周期内,引进和培养名市级以上重点学 科(专科带头人, 名县级重点学科(专科学科带头人,名医学重点骨干人才,名培育专科

临床药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中华医学会

临床药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 (试行) 一、本标准分5个部分,共900分,其中“基础条件”占80分,“临床药学技术队伍”占160分,“药学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00分,“药学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专科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 科所在医院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药事政策法规;3.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 展对口支援工作;4.专科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5.专科所在医院应有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和明确的抗菌药物管理 工作牵头部门;6.专科所在医院应执行并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购用管理指标;7.专科整体实力强,药学服务水平高;8.专科应具备完整的学科设置;9. 医院临床用药合理、规范。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或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正高级职称,临床药学实践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 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可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论文和课题均指临床应用型论文和课题,不含基础型论文和课题。 八、本标准中涉及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要求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 8个月以上。 第1页共14页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 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把其特色和优势加以充分发掘,并不断强化和延伸,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当前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学科的基础、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不同,在国内外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样,各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医院的财力问题,致使医院在考虑学科建设时不能要求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因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创建

“名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遵照上述原则,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医院现有临床科室近30个,国务院津贴享受者2名,正高5名,副高27名,硕士2名,在职研究生在读33名,硕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人。医院开放床位400张,年门急诊量25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2万人次。年手术7000余。医院配备ct、核磁共振、dr、c臂x光机、超声刀、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液透析仪、血滤机、心脏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有icu、ccu病房。 医院专科齐全,特色明显,临床各科均有独特优势和技术特长。心胸外科是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顾春湘主任医师系全市率先开展胸心外科乙类手术,具有较高学术地位。肾内科、心脏科在全市领先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沈良儒、许贤德主任医师,系135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是全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肾内科、心内科是泗洪县点专科,承担县科委、县卫生局多项课题;心内科专科主攻方向为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诊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是加强医院建设,促进医、教、研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更好地形成专科优势,促进重点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内容: 1、围绕专科发展方向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提高专科科研及临床医疗水平。 2、专科梯队建设,专科后备人员培养及专科相关人才培养,专科相关专业设备购置。 3、加强学术建设,扩大知名度,提高专科在本专业的学术影响力。重点学科的管理: 1、分管院长负责,医院科教科协调指导重点专科建设有关的问题。 2、各重点专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制定专科三年、五年发展规划, 3、确定专科建设目标;科主任负责重点专科的经费使用及科研活动。3、各级重点专科确定后,在建设周期内应按照目标责任书的年度规划、有计划的实施专科建设,年终进行考核。 4、确保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各级期刊上,鼓励向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积极举办全国性及省级学术会议,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与国内外的交流,促进科学的发展。 5、医院专门设立重点专科建设经费和科研启动经费,每建设周期5-10万,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和科研课题的启动。

医院科研管理制度及奖励办法 一、开展科学研究 1、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成果鉴定及申请奖励规定 按照国家、省、市科技计划、成果鉴定及奖励的有关管理规定以及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鉴定、请奖工作。 ⑴、申请科研课题立项: 按照医院安排的时间,课题组必须有相关的课题检索资料,并写出开题报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列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及经费概算,报科教信息科,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核后决定报省或市科技计划,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申请表,由医院统一上报科技主管部门。 ⑵、课题的实施 根据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项目文件,由列入计划立项负责人与医院签订科研合同书,科教信息科负责监督、检查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定期向学术委员会及科教信息科汇报课题进展情况,以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 ⑶、科技成果的鉴定及申请奖励 按课题计划进度要求,课题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鉴定。按成果鉴定要求,由课题组将本项目的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整理成完整的技术材料交科教信息科,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后,向有关部门申请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简析

2008年11月第3卷第21期 中国医疗前沿 C11inaHealthcareFrontiers November,2008 V01.3No.2147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简析 刘昱霞马娟曹毅 (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药荆科,山东淄博255035) 【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对策。方法调研国内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方面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思考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临床药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不符合临床要求、基层医院对于临床药学的工作认识不足、临床药学体制不完善、药师职责不明确等,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结论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才能搞好临床药学工作,以达到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目标。 【关键词】临床药学临床药师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B 两年前.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提出在医疗机构中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此项制度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依据国情使这一制度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促进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临床药学的发展已十分紧迫。临床药学作为新兴学科在一些三级医院已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一些基层医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诸多问题,现就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及其思考的对策简述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制度不够完善:目前,二级和一级医院基本上没有专职的临床药师,多为兼职或虚设。由于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药”的思想,对药师、临床药师的配置比例与设置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在基层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总体学历相对较低,非药学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过高。面同时药剂科又承担着多方面的工作任务(药库管理、药品检验、门诊调剂、药品采购、验收、制剂等),这些工作需要专业的药学人员来完成,因此有限的药学专业人员首先被分配于这些岗位,而不设专职的临床药师。 1.2现有的临床药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成长的必要环境:基层医院由于受到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要让医生改变过去那种临床用药的处方权而让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监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兼职的临床药师因为医学知识的匮乏难以与临床医师沟通而使药师下临床流于形式。因为临床药师为兼职难以保证从事临床药学的时间,没有足够的工作实践也就没有成长的条件。另外,由于基层医院的通讯设备不够齐全,医药信息查询不够方便,对国内外最新出版的期刊、图书、专刊、文献、政府出版物、技术标准、新编药物学、药学专著、临床文献、用药经验等最新医药信息无法及时了解和咨询,这是城市大型医院与基层医院不能同步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基层医院所获得的医药信息,主要是通过归纳有关文献、期刊图书等摘要进行整理或通过经验总结所得,到外面参加学术研讨会、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对外面的医药信息新动态来说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不能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很好的用药咨询服务。 1.3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工作开展不够深入:虽说基层医院临床药师为兼职但并不代表临床药师没有职责,以我院为例。临床药师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不良反应的搜集与上报;每月用药信息的整理与反馈(包括抗生素与重点药物);处方点评;处方评价;参与查房并写查房记录;临床用药分析。在兼职的情况下要想深入地开展以上工作是比较阑难的,因此大部分的工作是流于形式。 作者简介:刘昱霞.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药荆科。 1.4缺乏必要的投入:临床药学是非赢利性质的服务性工作,不仅赚不到钱,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层医院的领导将药剂科作为事务性科室(或者说辅助科室),普遍存在着重医轻药的现象。有不少领导对临床药学认识不够,缺乏长远的眼光,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看到长远效益,因而不愿花成本投入,忽视了临床药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2.1争取领导支持,完善临床药师制度:2002年2月,我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参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并提出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深人临床工作,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规定医院要开展处方点评T作。从国家颁布的这些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发展临床药学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我们可以以此为锲机,争取领导支持,完善临床药师制度,设立专职临床药师。 2.2因地制宜,灵活开展临床药学T作:基层医院由于人员、设备等原因,药学服务较难开展,因此可以根据目前自身的条件和临床实际需要,不拘形式,多方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2.3临床药师应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临床医学知识:临床药师在初期下临床时应定位于学习而非指导。就目前基层医院药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要想指导临床医师的用药有些勉为其难,因此对于临床药师来说,利用下临床的机会跟随临床医师查房并以此为切入点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这是让自身成长的良好途径。因此保证一定的下临床时间,在实践中学习对于临床药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4合理安排T作时间,找出工作重点和计划: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设立的临床药师数量可能是非常有限的,面对的工作可能是繁杂的,因此找出工作重点是必要的。以查房为例,一般医院都有内、外、妇、儿、骨、外等科室,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用药特点,作为初学者如果面面俱到最终什么都掌握不好,因此确定一个主攻方向是重要的。可以确定以一个科室为主,主要学习本科室的用药知识和特点。查房中可以以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为重点,对临床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分析,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并力求找出其发生的机制,对难以判断的不良反应,应立即查阅资料,了解是否有类似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临床提供相应的用药方案;也可以以一种疾病的治疗为重点,全面掌握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l陆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分(下转第90页)

医院药学发展五年规划

医院药学发展五年规划 为提高我院药学工作水平,促进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健康发展,增强医院药学工作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和竞争力,根据国内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状况,结合我院药剂科目前的实际提出医院药学工作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设想,请审阅。 1.医院药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确保国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必要条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整顿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治理价格虚高、有效抑制商业贿赂、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药品负担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涵盖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政策和策略,包括基本药物目录筛选、生产、采购和流通配送、定价、筹资、使用以及质量监管等,以确保群众能够获得质优、价廉的基本药物,解决当前“用药难”和“药品贵”的民生问题。基本药物制度更加强调临床合理使用——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培训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需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动力、以法律为依据的基本药品的生产、流通、供应、使用和监管的一系列政策的措施。 药事领域的改革是医疗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国内许多新的尝试不断推陈出新,包括药房托管、医药分家与分业,自动化药房、药物配置中心等,其发展存在地区的不均衡,结果也褒贬不一。临床药学既是学科概念,也是服务概念,要讲需求和市场。现在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吃药,需求很大却不找药师。显然是认识不够,社会接纳上出了问题,公众对药师的作用不了解,药师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其中有人才水平的差距,也有政策和有关领导认识不够的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临床药学、药师发展的社会、政策环境。随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颁布,我国临床药学迅速发展,积极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正在形成,并成为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临床药学人才缺乏,社会对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认知度低。针对这种问题,卫生部已委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启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招收临床药师。各级药学会也在加强对药师的短期专业培训。一批

(完整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4)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完善制度: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申报项目由医院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3、计划实施:在申报重点学科时必须制订详细和周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研究计划、梯队建设、学术交流、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一旦立项相关计划必须认真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 4、评估考核: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进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以作为是否继续支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评估与考核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建立健全医院-学

医院药剂科职能转变与国家临床药学重点学科建设(第二课)

医院药剂科职能转变与国家临床药学重点学科建设 目录 基本情况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教学平台建设情况 临床药学发展情况(主要包括临床药学服务能力、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临床药学专科技术辐射作用的) 一、零差率后医院药学供给侧存在问题 无效供给过多多数药师在从事保障性工作 有效供给不足缺乏高技术含量的药学服务 “双创”意识缺乏缺乏服务创新与模式创新 需求侧关注不足患者药学服务需求多元化 二、医院药学发展 1、减少无效供给 2、增加有效供给 3、服务创新与模式创新 4、主动适应需求侧的变化 三、强化医院药学有效供给———高技术含量的药学服务

处方医嘱审核临床查房及治疗药物建议治疗药物监测 医护患的用药咨询公众用药宣教个体化治疗联合门诊 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PIVAS、TPN与化疗药物配置 ADR监测报告分析评价用药分析及用药干预 药物经济学评价医院药学科研付费药物咨询门诊 药物基因组监测 四、疏解医院药学无效供给(低职业技能) 医院药学非核心业务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在网络与物流体系下的零库存管理、多家医院区域化药库整合 门诊药房调配自动化药房、社会化药房、网络化药房 中药饮片调剂与煎服饮片集中煎煮中心 院内制剂配制扩大院内制剂优势制剂的使用 减少药师低水平重复劳动 整合优化药学资源配置 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零加成医院药学“危”与“机”并存 控制医院规模弱化门诊功能调剂人员过剩调剂量下降业务范围萎缩

破除以药养医改革支付方式药品成为成本经济地位下降科室地位下降 药品调剂转向用药咨询互联网+用药咨询专病慢病用药咨询建联体内药学服务延伸 药品供应转向药学服务药学实践转化药学PIVAS TPN 五、创造药师转型条件——建立三大平台 个体化药物筛选和临床评价 创造转型条件——购设备 创造转向条件——“引进来、送出去”联合自身培养 人才——高学历、多元化、国际化 六、人才培养 临床药学科选拔10人次到国内外学习,引进5名国内外高端临床药学人才;同时通过自身培养的方式培养了10名临床药师 七、转型成效——科研项目多 八、根据临床药学学科建设规划,已初步建设成临床、教学、科研 为一体,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和药学服务质量高的国内一流的精品学科 九、转型成效——论文、论著近5年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78 篇、EI5篇、中文A类期刊150篇 十、转型成效——专利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5项、俄罗斯发明专利1 项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和学科建设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和学科建设 目的探寻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建设模式和临床药师的服务方式。方法分析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和学科建设现状,结合我院临床药学发展的经验,探讨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和学科建设的对策。结果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建设比较落后,应采取多种化临床药学建设模式和服务方式。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要重视临床药学建设工作,可从完善临床药学发展制度,重视药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加强专科临床药师发展等方面着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 service method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primary medical organization. Methods The countermeasure of service mode 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linical pharmacy was studi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poor clinical pharmacy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a variety of the construction models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service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Conclus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Primary hospitals should embark on the following respects:perfecting clinical pharmacy development system,emphasizing clinical pharmacist cultiv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st pharmacists and so on. [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Pharmacy services;Clinical pharmacy;Clinical pharmacist;Pharmacy management 临床药学是以促进临床医生对药物的合理使用为目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综合发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实现合理用药和科学用药[1]。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治疗,与临床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一起组成治疗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很好的降低药害事件的发生率,其在临床中的作用日益显得突出。同时开展药学服务能够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解答患者的疑虑,从而确保医患关系得以缓和[2]。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药学的建设。我们医院临床药学经过院领导重视和发展,于2014年被医院评为“医院重点培育专科”。本文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建设经验,探讨了临床药学服务与学科建设模式,以供参考。 1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和临床药师队伍现状 1.1 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药学不重视[3] 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困扰及医院发展的压力,基层医院存在严重的重医轻药现象[4]。认为药师只是照方拿药,无技术含量。为药剂科配的人员多为护理专业或高中毕业等非药学专业人员,其没有系统的接收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药学知识匮乏,在工作中则无法体现药师的价值。也造成了医院领导对药师在治疗中的

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和发挥我院重点学科优势,提高我院医、教、研竞争能力,在总结“科教兴院”建设的基础上,选拔一批医疗管理、技术服务和科技优势明显的先进学科,力争经过5年的建设,使其总体水平达到省市先进水平行列。 二、建设目标 医院重点学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病为重点,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志性现代医学学科。具有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能跟踪医学科技发展;具有较强推广应用医学高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成为本市的医学技术指导中心和优秀临床人才的培训基地。 三、申报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两项以上均可申报: (一)、医学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能力,病床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和各项医疗指标必须达到三级医院重点学科的要求,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市内先进水平。 (二)、医学科技优势。近5年来已承担院级以上科研课题超过2项,有1项科技成果获奖。近3年至少有3篇以上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 (三)、学术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在皖北乃至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或担任市级以上相关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学术职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学术上有较强发展潜力。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和病人满意率高。 (五)、支撑和保障。所在科室必须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四、申报与审批 (一)推荐。各科室根据申报条件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并认真组织论证工作。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临床药学的一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此,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由于难度较大,尤其是医院中药房条件较差,力量薄弱,困难较多,加之部分医院领导对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够重视,使中药临床药学未得到很好地开展和应有的发展。为此,笔者就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和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思考作如下探讨,以引起同道重视。 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 1.1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 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病人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以病人为对象,是指为适应各种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病人的状况,指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摸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2中药临床药学与临床中药学 目前,学术界有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两种提法,我们认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都涵盖临床、中药,从广义上讲,二者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药,研究范畴均限于临床。二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其核心是

临床合理用药。但从狭义上讲,二者的逻辑定义却各有侧重。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是如何应用的, 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源于临床的,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药物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多种现代监测为手段,研究中药的体内作用机理,以及如何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学科。中药临 床药学,就其属性来说,它是临床药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总之,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虽各有侧重,但大体的内容是一致的。我们赞成提中药临床药学,因其更侧重于合理用药,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 2中药临床药学的任务 临床中药师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包括药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监测;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的研究;临床试验及药物评价等。这些也是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3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展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一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第四条重点学科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 医院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合理地培养一批院级重点学科,争取通过3~6年的规范建设,建成更多的校级、省级重点学科,并力争使部分省级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 第二章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每3年开展1次,以二级或三级学科为申报单位,原则上从硕士生培养点或联合培养点中择优选择。 医院鼓励相关学科(科室)交叉联合,共同申报。 第六条院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有2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有较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二)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声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年龄一般在52岁以下; (三)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一般要求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3~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高学历的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四)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过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 (五)目前至少承担2项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以上;近3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曾经出版专著,或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七条市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八条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已被确认为院级或校级重点学科且经过至少3年以上重点建设; (二)有3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发展方向研究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发展方向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9T17:05:14.95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4月作者:肉孜拉木·艾尔肯阿不力米提·热孜克[导读] 临床药学在医改推动下,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基层医院由于本身资源和认识的不足,没有合理发挥临床药学的作用,如何让药学更好的进入临床成为基层医院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肉孜拉木·艾尔肯阿不力米提·热孜克【摘要】临床药学在医改推动下,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基层医院由于本身资源和认识的不足,没有合理发挥临床药学的作用,如何让药学更好的进入临床成为基层医院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基层医院药学服务方向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JK 在我国医改制度的推广下,传统的药学保障模式正在逐步转换为医药服务模式,我们逐步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就是要以合理用药为核心,渗透整个整疗过程的临床药学工作,这是当今医学发展下对于药学的要求,也是药学工作目前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合格的药品,我们需要逐步进入临床,为患者服务,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要不断巩固药 师在患者用药中的指导地位。现如今三甲医院都在适应医改的步伐,逐步提高医院药科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而在基层医院由于人力问题和科研发展的受限以及患者医生对药学认识的不够,药学在临床中的作用依旧处于被医院和患者所忽略,可有可无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所以要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和基层药学工作人员对于临床药学工作的认识,紧跟医改制度的发展,提高基层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地位,从脱离临床慢慢融入临床工作。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中药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医院对于药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目前基层医院对于临床药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药房的工作主要是被动的配合医生的工作,主要是配药和发药,所以在基层医院从事药学工作的人员多是年资较高,学历和职称较低的人员,她们认为自己工作就是发药,调药就可以,临床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而她们本身对临床知识了解不够,也没有专业的知识培训,对于药学如何个人能更好地应用临床没有认知,导致他们不敢下临床与医生交流,被动适应医生的工作,最主要是基层医院本身对于药学对临床的作用也不够重视,没有积极地鼓励药师更好的融入临床工作,给予充分的临床知识的培训,不鼓励药师进入临床与医生合作,这对于基层医院的药学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基层医院的药学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意义,医院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鼓励药学工作者更好的加入临床工作,为病人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服务。 2.患者对于医院药房认识不足,主动获取临床药师帮助的能动性太低。基层医院的病人多来自附近的农村,大家对于医院药房的工作停留在取药的地方,药剂师的工作也就是发药的作用。用药相关知识比如用药剂量,药物相关反应等属于临床医生的工作,大家有相关疑惑会咨询医生而不是临床药师,但其实这些工作医院药师更专业,所以现在的许多医院,已经设立了药物咨询的窗口,慢慢让患者更好的去利用药师的专业,但在很多基层医院还没有对药剂师工作重视起来,这是基层医院需要学习的地方,医院药师服务态度不好耐性不足,也会影响患者的能动性,这些都对患者对药师工作的理解有影响。 这些问题不论是在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是存在的,三甲医院目前迎合国家医改在不断的强调临床药房的重要性,这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非常好的先例,基层医院应该在工作中把药房工作慢慢融入临床工作中,不仅让临床药房发挥最大的作用,也让临床与药学更好结合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以下是几条建议: 1. 提高临床药师的专业素养。放弃程式化的发药,调药服务,逐步实现药师转型工作,单一程式化逐步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型转变,这就需要药师要不断的丰富巩固自己的药学专业知识,也要加强自己临床知识的学习,这样才可以能够将自己专业与临床结合,可以在诊疗中为临床医生的提供更好的用药建议,要做到这些医院的支持必不可少,医院应该提供给临床药师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让药师可以更多接触到外界更新的知识,也要提供更多机会让临床药师与医生,病人接触,提供给医生更专业用药的建议,这样可以让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更好的合作,为病人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 2. 关于如何让病人更好的利用临床药师和药房的作用。首先需要让病人分清楚临床医生和药师的作用,让他们在有用药疑虑时积极寻求药师的帮助,这需要医院提供给患者专业的咨询处,也要提供更好的宣传,逐步改变患者的传统思想,转变大家对于药房和药师传统的看法,正视药师在临床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大家才会在有疑难时积极去寻求帮助。临床药师可以在寻常的诊疗中参与病人用药会诊,也会提高临床药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对于药师更好的融入临床有帮助。但是这些都需要医院提供更好的平台给患者和临床药师。 随着医改的进行,药师工作要慢慢的融入临床工作中,在基层医院我们要更好的学习上级医院改变过程中的长处,派专业人员学习,去糟粕取精华,找到适应自己医院的更好的方法,逐步改变基层医院药房给患者可有可无的印象,培训更专业的临床药师,让临床药师更专业的进入临床工作中,让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能够更完美的合作,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用药建议,逐步的跟上医改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兴华.基于医院药房药学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展望探讨[J].北方药学, 2017, 14 (8) :176-177.DOI:10.3969/j.issn.1672-8351.2017.08.152 [2] 梁瑜, 孟真.临床药师个体化用药服务模式探索[J].齐鲁医学杂志, 2015, 30 (1) :104-106.DOI:10.13362/j.qlyx.201501043. [3] 杨少辉, 许红霞.在农民中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调查与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255) :31. [4] [11] 王作君, 车云秀, 韦平, 等.医院药学信息化管理路径与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 2018,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