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XXX

学号:0730xxxx

基于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

———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摘要:简述信道编码理论,详细说明分组码的编译原理、实现方法及检错纠错能力,用MATLAB 仿真有无信道编码条件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及信道编码在不同信道下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如AWGN 信道和深衰落信道。

关键词:信道编码、分组码、MATLAB 仿真、性能

一、引言

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始终是通信技术所追求的目标,而信道编码能够显著的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C.E.Shannon 在他的开创性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有噪信道编码定理.他指出:对任何信道,只要信息传输速率R 不大于信道容量C, 就一定存在这样的编码方法:在采用最大似然译码时,其误码率可以任意小.该定理在理论上给出了对给定信道通过编码所能达到的编码增益的上限,并指出了为达到理论极限应采用的译码方法.在信道编码定理中,香农提出了实现最佳编码的三个基本条件 :(1 )采用随机编译码方式 ; (2 )编码长度L→∞ , 即分组的码组长度无限 ; (3)译码采用最佳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1】

二、信道编码理论

1、信道编码的目的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内存在加性噪声及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等容易造成码间串扰同时多用户干扰、多径传播和功率限制等也导致错误译码。为了确保系统的误比特率指标通常采用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编码。它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使码字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信道编码的实质

信道编码的实质就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称为监督码元),使它们满足一定的约束关系,这样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共同组成一个由信道传输的码字。举例而言,欲传输k 位信息,经过编码得到长为n(n>k)的码字,则增加了 n - k = r 位多余码元,我们定义 R = k / n 为编码效率。【2】

3、 信道编码公式

令信息速率为f b ,经过编码以后的速率为f t ,定义:R =f b /f t 为编码率。则对于任何一个信道,总存在一个截止速率R 0,只要R

-nR0,其中C R 为某个常数,

n 为编码的约束长度。

对于等概二进码、AWGN 信道,有:

)1(log 100/20N E R b e R -+-=121ln 1)1(00

0-=-R b R N E

三、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原理

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

一个[n ,k ]线性分组码, 是把信息划成k 个码元为一段(称为信息组), 通过编码器变成长为n 个 码元的一组, 作为[n , k ]线性分组码的一个码字。 若每位码元的取值有q 种(q 为素数幂), 则共有q k 个码字。 n 长的数组共有q n 组, 在二进制情况下, 有2

n 个数组。 显然, q n 个n 维数组(n 重)组成一个GF(q )上的n 维线性空间。 如果q k (或2k )

个码字集合构成了一个k 维线性子空间, 则称它是一个[n ,k ]线性分组码。即将k 维k 重信息空间的元素线性映射到n 维n 重矢量空间(接收矢量/收码) 的k 维n 重子空间(码空间)。如下图为[7,3]码

2、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生成矩阵:

[]????????????==0110001101001011001001111000 Q G k I

G 称为生成矩阵,因为可以用它产生整个码组A ,即有

[][]G 34560123456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生成矩阵的性质:具有[I k Q ]形式的生成矩阵称为典型生成矩阵。由典型生成矩阵得出的码组A 中,信息位的位置不变,监督位附加于其后。这种形式的码组称为系统码。 矩阵G 的各行也必须是线性无关的。如果已有k 个线性无关的码组,则可以将其用来作为生成矩阵G ,并由它生成其余码组。【3】

监督矩阵:

[]r PI H =??????????=001101101011011001110

监督矩阵可用来校验和纠错。

四、MATLAB仿真源程序及说明

采用模块化编程,力求把每个功能独立成各个模块,让程序更清晰。首先介绍各个子程序及其实现的基本功能。

运行环境为Matlab7.0版本

通信过程的每个模块写成子程序函数:

Channelcoding 为信道编码函数

Channeldecoding 为信道解码纠错子函数

Interwaving 为交积子函数

Deinterwaving 为解交积子函数

addfade为向信道加入衰落参数的子函数

awgn 为库函数,向信源加高斯白噪声

pskmod 为库函数,用于信号调制,输出为复数

pskdemod 为库函数,用于信号解调

脚本文件:file1: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有无信道编码的影响

file2:在周期性深衰落的信道条件下,交织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file3:在交织条件下,不同时长的周期性深衰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比较

信道编码子程序:

%信道编码子函数,sym为编码码流,G为生成矩阵,k为编码方式的长度,如(7,4)码的4 function bitcoded=channelcoding(sym,G,k)

A=vec2mat(sym,k);

U=A*G;

U=mod(U,2);

bitcoded=reshape(U',1,[]);

信道解码子程序:

function bitdecoded=channeldecoding(recode,Etab,Smatrix,H,n,k)

% 前向纠错函数,实现纠错功能

% bidecoded为纠错后返回的比特流

% recode为输入的比特流

% E为错误图样表,S为对应的伴随式表

% H为监督矩阵,n,k为码的类型,如(7,4)码,n=7,k=4

row=length(recode)/n; %行数

E=zeros(row,n); %错误图样

RM=zeros(row,n); %纠错之后的矩阵

R=vec2mat(recode,n);

S=R*H'; %伴随矩阵

S=mod(S,2);

for i=1:row

for j=1:2^(n-k) %查表纠错

if(S(i,:)==Smatrix(j,:))

E(i,:)=Etab(j,:);

RM(i,:)=R(i,:)+E(i,:);

RM(i,:)=mod(RM(i,:),2);

break;

end

end

end

bitdecoded=reshape(RM',1,[]); %转化为比特流

交织子程序:

function retbit=interweaving(bitstream,row,col)

%功能:实现对输入比特的交积

% retbit为交积后返回的比特流向量

% bitstream 为需要交积的比特流向量

% row 和 col为交积器的行和列,

% 通过改变col就可以改变交积深度

retbit=zeros(1,length(bitstream));

bitarr=vec2mat(bitstream,row);

bitarr=bitarr';

for i=1:length(bitstream)/(row*col)

temp=bitarr(:,((i-1)*col+1):i*col);

retbit(1,((i-1)*(row*col)+1):(i*(row*col)))=reshape(temp',1,[]); end

解交织子程序:

function retbits=deinterweaving(bitstream,row,col)

%功能:实现对输入比特的解交积

%rebits为解交积后返回的比特流

% bitstream输入的比特流

%row 和 col为交积器的行和列,通过改变col就可以改变交积器的长度 retbits=zeros(1,length(bitstream));

bitarr=vec2mat(bitstream,col);

for i=1:length(bitstream)/(row*col)

temp=bitarr((i-1)*row+1:i*row,:);

retbits(1,(i-1)*row*col+1:i*row*col)=reshape(temp,1,[]); end

信道衰落子程序:

function code=addfade(modcode,Tf,isperiod,isfade)

%功能:向传输序列modcode叠加衰落性信道的衰落参数k(t)

%code为加入衰减参数之后返回的序列。

% modcode为调制之后的序列

% Tf 为衰落时间,以ms为单位,小于10ms,

% Tf=1,表示衰落1ms

% isperiod 周期衰落和一次性衰落的标志,

% isperiod=1表示周期性衰落,0表示一次性衰落

% isfade表示是否存在衰落,1存在,0不存在衰落直接返回modcode

if(isfade==1)

if(isperiod==1) %周期性衰落

for k=1:length(modcode)/(100*Tf)

a=(k-1)*100*Tf+31;

b=(k-1)*100*Tf+30+10*Tf;

modcode(1,a:b)=0.1*modcode(1,a:b);

end

else %一次衰落

a=31;

b=30+10*Tf;

modcode(1,a:b)=0.1*modcode(1,a:b);

end

code=modcode;

else

code=modcode;

end

1、 file1: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有无信道编码的影响

执行时间:Elapsed time is 355.023518 seconds.

tic

clc

%功能:有无信道编码性能比较

M=2; %进制

b=log2(M) ; %每符号比特数

n=128*10000 ; %符号数

G=[1 1 1 1 0 0 0;1 0 1 0 1 0 0;0 1 1 0 0 1 0;1 1 0 0 0 0 1] ; %生成矩阵H=[1 0 0 1 1 0 1;0 1 0 1 0 1 1;0 0 1 1 1 1 0] ; %监督矩阵

Etab=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1; %错误图样

0 0 0 0 0 1 0;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1 0 0 0 0 0 0];

Smatrix=Etab*H'; %对应的伴随式

sym=randint(n,1,M);

sym=de2bi(sym,'left-msb'); %模拟信源编码

bitcoded=channelcoding(sym,G,4); %信道编码,(7,4)码

modbit=pskmod(bitcoded,M);

%在传输序列modbit加入AWGN噪声

snr=0:0.2:15; %噪声为0到15d

L=length(snr)

ser=zeros(1,L);

ser2=zeros(1,L);

for k=1:L

y=awgn(modbit,10*log10(b)+snr(k),'measured');

zsym=pskdemod(y,M); %复数解调

zbit=de2bi(zsym,'left-msb');

recode=reshape(zbit',1,[]);

Rstream=recode;

err=(Rstream~=bitcoded);

errnum=sum(err);

ser(k)=log10(errnum/length(bitcoded));

%纠错

bitdecoded=channeldecoding(Rstream,Etab,Smatrix,H,7,4);

err=(bitdecoded~=bitcoded);

errbits=sum(err);

ser2(k)=log10(errbits/(length(bitcoded)));

end

plot(snr,ser,'b-*')

hold on

plot(snr,ser2,'r-o')

grid on

legend('没有信道编码','信道编码');

xlabel('Eb/No(dB)');

ylabel('SER');

title('2PSK有无信道编码性能比较');

toc %

Elapsed time is 278.288819 seconds.程序运行时间

结论:由上图在较高信噪比的时候编码增益很明显大大提高了误码性能,但是在低信噪被的时候编码增益较小甚至可能是负值,则是因为编码后信息比特能量扩散到多个编码比特上,每个编码比特能量有所降低,如果信噪比低的话,编码冗余带来的性能增益可能弥补不了编码比特的能量的降低,因此信道中信噪比的波动会显著降低编码性能

2、 file2:在周期性深衰落的信道条件下,交织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tic

clc

%功能:有无信道编码性能比较

M=2; %进制

b=log2(M) ; %每符号比特数

n=128*10000 ; %符号数

interrow=8;intercol=10;%交积矩阵的行和列

G=[1 1 1 1 0 0 0;1 0 1 0 1 0 0;0 1 1 0 0 1 0;1 1 0 0 0 0 1] ; %生成矩阵H=[1 0 0 1 1 0 1;0 1 0 1 0 1 1;0 0 1 1 1 1 0] ; %监督矩阵

Etab=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1; %错误图样

0 0 0 0 0 1 0;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1 0 0 0 0 0 0];

Smatrix=Etab*H'; %对应的伴随式

sym=randint(n,1,M);

sym=de2bi(sym,'left-msb'); %模拟信源编码

bitcoded=channelcoding(sym,G,4); %信道编码,(7,4)码

interv=interweaving(bitcoded,interrow,intercol); %交积向量

modbit=pskmod(bitcoded,M);

modbit2=pskmod(interv,M);

%向传输序列modcode叠加衰落性信道的衰落参数k(t)

modbitfade=addfade(modbit,1,1,1);

modbitfade2=addfade(modbit2,1,1,1);%1ms周期性衰落

modbitfade3=addfade(modbit2,2,1,1);%衰落时长2ms

%在传输序列modbit加入AWGN噪声

snr=0:0.2:25; %噪声为0到25d

L=length(snr)

ser=zeros(1,L);

ser2=zeros(1,L);

for k=1:L

y=awgn(modbitfade,10*log10(b)+snr(k),'measured');

y2=awgn(modbitfade2,10*log10(b)+snr(k),'measured');

y3=awgn(modbitfade3,10*log10(b)+snr(k),'measured');

zsym=pskdemod(y,M); %复数解调

zsym2=pskdemod(y2,M);

zsym3=pskdemod(y3,M);

zbit=de2bi(zsym,'left-msb');

zbit2=de2bi(zsym2,'left-msb');

zbit3=de2bi(zsym3,'left-msb');

recode=reshape(zbit',1,[]);

recode2=reshape(zbit2',1,[]);

recode3=reshape(zbit3',1,[]);

deinterv=deinterweaving(recode2,interrow,intercol);%解交积向量

deinterv3=deinterweaving(recode3,interrow,intercol);

Rstream=recode;

Rstream2=deinterv;

Rstream3=deinterv3;

%纠错

bitdecoded=channeldecoding(Rstream,Etab,Smatrix,H,7,4);

bitdecoded2=channeldecoding(Rstream2,Etab,Smatrix,H,7,4);

bitdecoded3=channeldecoding(Rstream3,Etab,Smatrix,H,7,4);

err=(bitdecoded~=bitcoded);

errbits=sum(err);

ser(k)=log10(errbits/(length(bitcoded)));

err2=(bitdecoded2~=bitcoded);

errbits2=sum(err2);

ser2(k)=log10(errbits2/(length(bitcoded)));

err3=(bitdecoded3~=bitcoded);

errbits3=sum(err3);

ser3(k)=log10(errbits3/(length(bitcoded)));

end

plot(snr,ser,'b-*')

hold on

plot(snr,ser2,'r-o')

hold on

plot(snr,ser3,'k-+')

grid on

legend('有信道编码没有交织1ms衰落','有信道编码有交织1ms衰落','有信道编码有交织2ms衰落');

xlabel('Eb/No(dB)');

ylabel('SER');

title('2PSK衰落信道有无交织性能比较');

toc %Elapsed time is 1504.524053 seconds.%该程序运行时间

结论:衰落信道使系统的误码性能大大的降低,尤其是时延扩展远大于码元宽度的衰落,如瑞利衰落信道,此时信道属于慢深衰落,容易使得传输的信息出现连续的错误,当出现的错误大于信道编码的纠错能力时,就无法产生编码增益,甚至可能是性能恶化。此时必须使用交织把连续的错误打破分到不同的编解码分组中,尽量使没组只有少量甚至一个错误,此时编码增益将会大大提高,就如上图所示。

3、 file3:在交织条件下,不同时长的周期性深衰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比较

图表在下一页,程序由file2中修改参数即可。

结论:程序只需在file2的基础上修改加衰落函数addfade的参数即可改变衰落时长:File2中信道是1ms的周期性衰落,信息传输速率是10kbps,所以会出现周期性的连续10个比特出现深衰落,此时交织深度为10,可以解决深衰落带来的影响。但在file3中信道变为2ms的周期性衰落,交织深度依旧为10,此时每个分组中可能有两个以上的错误,超出了汉明码的纠错能力,误码性能将会恶化。此时的SNR-SER曲线如下图中间那条所示,性能介于没有交织的1ms深衰落和交织的1ms深衰落之间。如果要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就只能增加交织深度,知道满足信道编码的纠错能力,但是交织深度加深的话,会加大编译码的时延,不适合实时通信,所以应该根据实际通信系统的需求在两者之间取一个平衡。

参考文献:

【1】傅祖芸, 赵建中.信息论与编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田宝玉,信息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3】Andrea Goldsmith,无线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基于MATLAB的MIMO通信系统仿真(DOC)

目录 (一)基于MATLAB的MIMO通信系统仿真………………………… 一、基本原理……………………………………………………… 二、仿真…………………………………………………………… 三、仿真结果……………………………………………………… 四、仿真结果分析…………………………………………………(二)自选习题部分…………………………………………………(三)总结与体会……………………………………………………(四)参考文献…………………………………………………… 实训报告 (一)基于MATLAB的MIMO通信系统仿真 一、基本原理 二、仿真 三、仿真结果 四、仿真结果分析 OFDM技术通过将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在频域内转换为平坦信道,减小了多径衰落的影响。OFDM技术如果要提高传输速率,则要增加带宽、发送功率、子载波数目,这对于频谱资源紧张的无线通信时不现实的。 MIMO能够在空间中产生独立并行信道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即传输速率很高。这些增加的信道容量可以用来提高信息传输速率,也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冗余来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但是MIMO却不能够克服频率选择性深衰落。 所以OFDM和MIMO这一对互补的技术自然走到了一起,现在是3G,未来也是4G,以及新一代WLAN技术的核心。总之,是核心物理层技术之一。 1、MIMO系统理论:

核心思想:时间上空时信号处理同空间上分集结合。 时间上空时通过在发送端采用空时码实现: 空时分组、空时格码,分层空时码。 空间上分集通过增加空间上天线分布实现。此举可以把原来对用户来说是有害的无线电波多径传播转变为对用户有利。 2、MIMO 系统模型: 11h 12 h 21 h 22 h r n h 1r n h 21 R n h 2 R n h 1 n n R h 可以看到,MIMO 模型中有一个空时编码器,有多根天线,其系统模型和上述MIMO 系统理论一致。为什么说nt>nr ,因为一般来说,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天线数目总是比基站端要少。 接收矢量为:y Hx n =+,即接收信号为信道衰落系数X 发射信号+接收端噪声 3、MIMO 系统容量分析: (附MIMO 系统容量分析程序) 香农公式的信道容量(即信息传送速率)为: 2log (1/)C B S N =+ 4、在MIMO 中计算信道容量分两种情况: 未知CSI 和已知CSI (CSI 即为信道状态信息),其公式推导较为复杂,推导结果为信道容量是信噪比与接收、发射天线的函数。 在推导已知CSI 中,常用的有waterfilling ,即著名的注水原理。但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通常情况下CSI 可以当做已知,因为发送,接收端会根据具体信道情况估算CSI 的相关参数。 在这里对注水原理做一个简单介绍:之所以成为注水原理是因为理想的注水原理是在噪声大的时候少分配功率,噪声小时多分配功率,最后噪声+功率=定值,这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则类似于给水池注水的时候,水池低的地方就多注水,也就是噪声小分配的功率就多,故称这种达到容量的功率分配方式叫做注水原理。通过给各个天线分配不同的发射功率,增加系统容量。核心思想就是上面所阐述的,信道条件好,则分配更多功率;信道条件差,则分配较少的功率。 在MIMO 的信道容量当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下面说已知CSI 都是加入了估计CSI 的算法,并且采用了注水原理。) 1. 已知CSI 的情况下的信道容量要比发送端未知CSI 的情况下的信道容量高,这是 由于当发送端已知CSI 的时候,发送端可以优化发送信号的协方差矩阵。也就是

matlab通信仿真常用函数

信源函数 randerr 产生比特误差样本 randint 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整数矩阵 randsrc 根据给定的数字表产生随机矩阵 wgn 产生高斯白噪声 信号分析函数 biterr 计算比特误差数和比特误差率 eyediagram 绘制眼图 scatterplot 绘制分布图 symerr 计算符号误差数和符号误差率 信源编码 compand mu律/A律压缩/扩张 dpcmdeco 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解码dpcmenco DPCM编码 dpcmopt 优化DPCM参数 lloyds Lloyd法则优化量化器参数 quantiz 给出量化后的级和输出值 误差控制编码 bchpoly 给出二进制BCH码的性能参数和产生多项式convenc 产生卷积码 cyclgen 产生循环码的奇偶校验阵和生成矩阵cyclpoly 产生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decode 分组码解码器 encode 分组码编码器 gen2par 将奇偶校验阵和生成矩阵互相转换gfweight 计算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 hammgen 产生汉明码的奇偶校验阵和生成矩阵rsdecof 对Reed-Solomon编码的ASCII文件解码rsencof 用Reed-Solomon码对ASCII文件编码rspoly 给出Reed-Solomon码的生成多项式

syndtable 产生伴随解码表 vitdec 用Viterbi法则解卷积码 (误差控制编码的低级函数) bchdeco BCH解码器 bchenco BCH编码器 rsdeco Reed-Solomon解码器 rsdecode 用指数形式进行Reed-Solomon解码 rsenco Reed-Solomon编码器 rsencode 用指数形式进行Reed-Solomon编码 调制与解调 ademod 模拟通带解调器 ademodce 模拟基带解调器 amod 模拟通带调制器 amodce 模拟基带调制器 apkconst 绘制圆形的复合ASK-PSK星座图 ddemod 数字通带解调器 ddemodce 数字基带解调器 demodmap 解调后的模拟信号星座图反映射到数字信号dmod 数字通带调制器 dmodce 数字基带调制器 modmap 把数字信号映射到模拟信号星座图(以供调制)qaskdeco 从方形的QASK星座图反映射到数字信号qaskenco 把数字信号映射到方形的QASK星座图 专用滤波器 hank2sys 把一个Hankel矩阵转换成一个线性系统模型hilbiir 设计一个希尔伯特变换IIR滤波器 rcosflt 升余弦滤波器 rcosine 设计一个升余弦滤波器 (专用滤波器的低级函数) rcosfir 设计一个升余弦FIR滤波器 rcosiir 设计一个升余弦IIR滤波器 信道函数

MATLAB实现通信系统仿真实例

补充内容:模拟调制系统的MATLAB 仿真 1.抽样定理 为了用实验的手段对连续信号分析,需要先对信号进行抽样(时间上的离散化),把连续数据转变为离散数据分析。抽样(时间离散化)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 Nyquist 抽样定律:要无失真地恢复出抽样前的信号,要求抽样频率要大于等于两倍基带信号带宽。 抽样定理建立了模拟信号和离散信号之间的关系,在Matlab 中对模拟信号的实验仿真都是通过先抽样,转变成离散信号,然后用该离散信号近似替代原来的模拟信号进行分析的。 【例1】用图形表示DSB 调制波形)4cos()2cos(t t y ππ= 及其包络线。 clf %%计算抽样时间间隔 fh=1;%%调制信号带宽(Hz) fs=100*fh;%%一般选取的抽样频率要远大于基带信号频率,即抽样时间间隔要尽可能短。 ts=1/fs; %%根据抽样时间间隔进行抽样,并计算出信号和包络 t=(0:ts:pi/2)';%抽样时间间隔要足够小,要满足抽样定理。 envelop=cos(2*pi*t);%%DSB 信号包络 y=cos(2*pi*t).*cos(4*pi*t);%已调信号 %画出已调信号包络线 plot(t,envelop,'r:','LineWidth',3); hold on plot(t,-envelop,'r:','LineWidth',3); %画出已调信号波形 plot(t,y,'b','LineWidth',3); axis([0,pi/2,-1,1])% hold off% xlabel('t'); %写出图例 【例2】用图形表示DSB 调制波形)6cos()2cos(t t y ππ= 及其包络线。 clf %%计算抽样时间间隔 fh=1;%%调制信号带宽(Hz) fs=100*fh;%抽样时间间隔要足够小,要满足抽样定理。 ts=1/fs; %%根据抽样时间间隔进行抽样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心得体会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心得体会 课程名称(中文)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成绩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学习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心得体会 经过一学期的MATLAB通信系统仿真的学习,使我对通信原 理及仿真实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当中,了解到了MATLAB的语言基础以及应用的界面环境,基本操作和语法,通信仿真工具箱的应用,simulink 仿真基础,信号系统分析等一系列的内容。我明白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的重要。 在学习当中,我首先明白了通信系统仿真的现实意义,系统模型是对实际系统的一种抽象,是对系统本质(或是系统的某种特性)的一种描述。模型可视为对真实世界中物体或过程的信息进行形式化的结果。模型具有与系统相似的特性,可以以各种形式给出我们所感兴趣的信息。知道了通信系统仿真的必要性,利用系统建模和软件仿真技术,我们几乎可以对所有的设计细节进行分层次的建模和评估。通过仿真技术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将数学分析模型和经验模型结合起来。利用系统仿真方法,可以迅速构建一个通信系统模型,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和精确的评估平台。明白了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课程重点就是系统仿真软件 Matlab / Simulink 在通信系统建模仿真和性能评估方面的应用原理,通信系统仿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MATLAB集成度高,使用方便,输入简捷,运算高效,内容丰富,并且很容易由用户自行扩展,与其它计算机语言相比, MATLAB有以下显著特点:1.MATLAB是一种解释性语言;2(变量的“多功能性”;3.运算符号的“多功能性”;4(人机界面适合科技人员;5(强大而简易的作图功能;6(智能化程度高;7(功能丰富,可扩展性强。在MATLAB的Communication Toolbox(通 信工具箱)中提供了许多仿真函数和模块,用于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

MATLAB 2psk通信系统仿真报告

实验一 2PSK调制数字通信系统 一实验题目 设计一个采用2PSK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 设计系统整体框图及数学模型; 产生离散二进制信源,进行信道编码(汉明码),产生BPSK信号; 加入信道噪声(高斯白噪声); BPSK信号相干解调,信道解码; 系统性能分析(信号波形、频谱,白噪声的波形、频谱,信道编解 二实验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①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比如对载波的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相移键控(PSK)基本的调制方式。 图1 相应的信号波形的示例 1 0 1 调制原理 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

相位差180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度相位,"0"码控制发180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Acos t+) 其中,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图2 2PSK信号波形 解调原理 2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由于PSK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下图2-3中给出了一种2PSK信号相干接收设备的原理框图。图中经过带通滤波的信号在相乘器中与本地载波相乘,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在进行抽样判决。判决器是按极性来判决的。即正抽样值判为1,负抽样值判为0. 2PSK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3 所示. 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

(完整版)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毕业论文

创新实践报告
报 告 题 目: 学 院 名 称: 姓 名:
基于 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 信息工程学院 余盛泽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老 师: 温 靖

二 O 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一、引言........................................................................................................................ 3 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 4
2.1 随机信号的生成 ............................................................................................................... 4 2.2 信道编译码 ........................................................................................................................ 4 2.2.1 卷积码的原理 ........................................................................................................ 4 2.2.2 译码原理 ................................................................................................................ 5 2.3 调制与解调 ....................................................................................................................... 5 2.3.1 BPSK 的调制原理 .................................................................................................. 5 2.3.2 BPSK 解调原理 ...................................................................................................... 6 2.3.3 QPSK 调制与解调 ................................................................................................. 7 2.4 信道 .................................................................................................................................... 8

Matlab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例题源代码-第三章

% ch3example1A.m clear; f_p=2400; f_s=5000; R_p=3; R_s=25; % 设计要求指标 [n, fn]=buttord(f_p,f_s,R_p,R_s, 's'); % 计算阶数和截止频率 Wn=2*pi*fn; % 转换为角频率 [b,a]=butter(n, Wn, 's'); % 计算H(s) f=0:100:10000; % 计算频率点和频率范围 s=j*2*pi*f; % s=jw=j*2*pi*f H_s=polyval(b,s)./polyval(a,s); % 计算相应频率点处H(s)的值 figure(1); subplot(2,1,1); plot(f, 20*log10(abs(H_s))); % 幅频特性 axis([0 10000 -40 1]); 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dB'); subplot(2,1,2); plot(f, angle(H_s)); % 相频特性 xlabel('频率Hz');ylabel('相角rad'); figure(2); freqs(b,a); % 也可用指令freqs直接画出H(s)的频率响应曲线。 % ch3example1B.m clear; f_p=2400; f_s=5000; R_p=3; R_s=25; % 设计要求指标 [n, fn]=ellipord(f_p,f_s,R_p,R_s,'s'); % 计算阶数和截止频率 Wn=2*pi*fn; % 转换为角频率 [b,a]=ellip(n,R_p,R_s,Wn,'s'); % 计算H(s) f=0:100:10000; % 计算频率点和频率范围 s=j*2*pi*f; % s=jw=j*2*pi*f H_s=polyval(b,s)./polyval(a,s); % 计算相应频率点处H(s)的值 figure(1); subplot(2,1,1); plot(f, 20*log10(abs(H_s))); % 幅频特性 axis([0 10000 -40 1]); 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dB'); subplot(2,1,2); plot(f, angle(H_s)); % 相频特性 xlabel('频率Hz');ylabel('相角rad'); figure(2); freqs(b,a); % 也可用指令freqs直接画出H(s)的频率响应曲线。 % ch3example2A.m f_N=8000; % 采样率 f_p=2100; f_s=2500; R_p=3; R_s=25; % 设计要求指标 Ws=f_s/(f_N/2); Wp=f_p/(f_N/2); % 计算归一化频率 [n, Wn]=buttord(Wp,Ws,R_p,R_s); % 计算阶数和截止频率 [b,a]=butter(n, Wn); % 计算H(z) figure(1); freqz(b,a, 1000, 8000) % 作出H(z)的幅频相频图, freqz(b,a, 计算点数, 采样率)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创新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二O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一、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水平。这样尖锐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与工具才能实现。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之下,MA TLAB应运而生。它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与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与便捷,由此也使得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通信系统仿真贯穿着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信系统仿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极好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 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1)随机信号的生成 利用Matlab中自带的函数randsrc来产生0、1等概分布的随机信号。源代码如下所示: global N N=300; global p

p=0、5; source=randsrc(1,N,[1,0;p,1-p]); (2)信道编译码 1、卷积码的原理 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就是由伊利亚斯(p 、Elias)发明的一种非分组码。在前向纠错系统中,卷积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于分组码,并且运算较简单。 卷积码在编码时将k 比特的信息段编成n 个比特的码组,监督码元不仅与当前的k 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m=(N-1)个信息段有关。 通常将N 称为编码约束长度,将nN 称为编码约束长度。一般来说,卷积码中k 与n 的值就是比较小的整数。将卷积码记作(n,k,N)。卷积码的编码流程如下所示。 可以瞧出:输出的数据位V1,V2与寄存器D0,D1,D2,D3之间的关系。根据模2加运算特点可以得知奇数个1模2运算后结果仍就是1,偶数个1模2运算后结果就是0。 2、译码原理 卷积码译码方法主要有两类:代数译码与概率译码。代数译码主要根据码本身的代数特性进行译码,而信道的统计特性并没有考虑在内。目前,代数译码的主要代表就是大数逻辑解码。该译码方法对于约束长度较短的卷积码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设备较简单。概率译码,又称最大似然译码,就是基于信道的统计特性与卷积 码的特点进行计算。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维特比译码就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概率 译码方法。 02 1V D D =⊕01232V D D D D =⊕⊕⊕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要点

创新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二O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一、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水平。这样尖锐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之下,MATLAB应运而生。它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和便捷,由此也使得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通信系统仿真贯穿着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信系统仿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

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1)随机信号的生成 利用Matlab 中自带的函数randsrc 来产生0、1等概分布的随机信号。源代码如下所示: global N N=300; global p p=0.5; source=randsrc(1,N,[1,0;p,1-p]); (2)信道编译码 1、卷积码的原理 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是由伊利亚斯(p.Elias)发明的一种非分组码。在前向纠错系统中,卷积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于分组码,并且运算较简单。 卷积码在编码时将k 比特的信息段编成n 个比特的码组,监督码元不仅和当前的k 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m=(N-1)个信息段有关。 通常将N 称为编码约束长度,将nN 称为编码约束长度。一般来说,卷积码中k 和n 的值是比较小的整数。将卷积码记作(n,k,N)。卷积码的编码流程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输出的数据位V1,V2和寄存器D0,D1,D2,D3之间的关系。根据模2 D0D2D1D3 + + M V1 V2 OUT 02 1V D D =⊕0123 2V D D D D =⊕⊕⊕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指导老师: 张水英、汪泓 班级:07通信(1)班 学号:E07680104 姓名:林哲妮

目录 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环境 (1) 具体内容及要求 (1) 实验内容 题目一 (4)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题目二 (8)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题目三 (17)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题目四 (33) 题目内容 流程图 程序代码 仿真框图 各个参数设置 结果运行 结果分析 心得与体会 (52)

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本学期相关课程MATLAB与通信仿真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和通信系统仿真的技能。在强调基本原理的同时,更突出设计过程的锻炼。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MATLAB和simulink仿真使用的基础上,学会通信仿真系统的基本设计与调试。并结合通信原理的知识,对通信仿真系统进行性能分析。 实验环境 PC机、Matlab/Simulink 具体内容及要求 基于MATLAB编程语言和SIMULINK通信模块库,研究如下问题: (1)研究BFSK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无突发干扰)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2)研究BFSK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有突发干扰)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分析突发干扰的持续时间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3)研究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和汉明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无突发干扰) 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码率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信道编码方式的编码增益性能。 (4)研究BFSK+信道编码(取BCH码和汉明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有突发干扰) 的误码率性能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突发干扰的持续时间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码率对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信道编码方式的编码增益性能。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 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 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代码:x=[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 6;7 8] B=[9 10;11 12] 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 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 52 22 14 17;11 10 24 03 0;55 23 15 86 5 ] c=A>=10&A<=20

通信信号的Matlab仿真

一、实验目的:通信信号的Matlab仿真 二、实验原理描述 通过使用Simulink中的函数模块进行运算,可以对信号模型仿真并得出所需结果。 三、实验过程 1、产生一个100Hz的锯齿波,设计一个中心频率为300Hz,带宽 为100Hz的带通滤波器对其滤波,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图1:锯齿波 2、将锯齿波改为方波,重复之前操作对比前后两种经过带通滤波器的输出 图2:带通滤波器输出对比 3、用频谱仪器观察100Hz锯齿波的功率谱,并测量其功率 得到功率为0.3401

图3:观察锯齿波 4、产生一个高斯随机信号,测出其噪声功率。 图4:观察高斯随机信号 5、将其功率调整为锯齿波的1/10,并观察其功率谱。 将其方差设置为0.035,样品时间设置为0.01,此时能测出功率的数值为0.035,为之前锯齿波的1/10左右。 图5:修正参数后高斯噪声 6、将这个噪声加入锯齿波中观察其波形及功率谱。

图6:噪声加入锯齿波信号 7、产生一个调幅波,观察波形与功率谱。 输入信号为一个100Hz的正弦波,载波为一个1000Hz的正弦波,固定步长为0.00001,模型及结果波形与功率谱。 图7:调幅波信号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遇到的问题:在使用频谱仪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 解决方案:通过研究模块的原理,分析其产生的意义和作用,添加相应的处理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对SIMULINK的相关操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滤波器、频谱仪模块,也学习了信号处理的相关模块;学习了频谱仪的相关操作,学习了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的物理参数,学习了条幅波形的调整方法和参数修改的作用。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

《matlab通信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009年11月

课程设计题目1: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设计 模拟幅度调制是无线电最早期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在幅度调制中,以声音信号控制高频率正弦信号的幅度,并将幅度变化的高频率正弦信号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成为电磁波辐射。 波动的电信号要能够有效地从天线发送出去,或者有效地从天线将信号接收回来,需要天线的等效长度至少达到波长的1/4。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后其波长约在15~1500km 之间,实际中不可能制造出这样长度和范围的天线进行有效信号收发。因此需要将声音这样的低频信号从低频率段搬移到较高频率段上去,以便通过较短的天线发射出去。 人耳可闻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化为波动的电信号,其频率范围为20~20KHz 。大量实验发现,人耳对语音的频率敏感区域约为300~3400Hz ,为了节约频率带宽资源,国际标准中将电话通信的传输频带规定为300~3400Hz 。调幅广播除了传输声音以外,还要播送音乐节目,这就需要更宽的频带。一般而言,调幅广播的传输频率范围约为100~6000Hz 。 任务一: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 采用接收滤波器Analog Filter Design 模块,在同一示波器上观察调幅信号在未加入噪声和加入噪声后经过滤波器后的波形。采用另外两个相同的接收滤波器模块,分别对纯信号和纯噪声滤波,利用统计模块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继而计算输出信噪比,用Disply 显示结果。 实例1:对中波调幅广播传输系统进行仿真,模型参数指标如下。 1.基带信号:音频,最大幅度为1。基带测试信号频率在100~6000Hz 内可调。 2.载波:给定幅度的正弦波,为简单起见,初相位设为0,频率为550~1605Hz 内可调。 3.接收机选频放大滤波器带宽为12KHz ,中心频率为1000kHz 。 4.在信道中加入噪声。当调制度为时,设计接收机选频滤波器输出信噪比为20dB ,要求计算信道中应该加入噪声的方差,并能够测量接收机选频滤波器实际输出信噪比。 仿真参数设计: 系统工作最高频率为调幅载波频率1605KHz ,设计仿真采样率为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因此取仿真步长为 8max 1 6.2310(1-1)10step t s f -==? 相应的仿真带宽为仿真采样率的一半,即 18025.7(1-2)2step W KHz t == 设基带测试正弦信号为m(t)=Acos2πFt ,载波为c(t)=cos2πf c t ,则调制度为m a 的调制输出 信号s(t)为 ()(1cos 2)cos 2(1-3)a c s t m Ft f t ππ=+ 容易求出,s(t)的平均功率为 21(1-4)24a m P =+

MATLAB对QPSK通信系统的仿真

QPSK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1 绪论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地传播与交流,才能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新技术革命的高速推动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全球网络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载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发展。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效率高、贴近实际、等优点,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应用于Simulink。本文设计出一个QPSK仿真模型,以分析QPSK在高斯信道中的性能,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更好地了解QPSK系统的工作原理,传输比特错误率和符号错误率的计算。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地传播与交流,才能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走向成熟,为大规模、多领域的信息产品制造和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高新技术层出不穷。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方面的设计也会越来越复杂,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仿真,可以大大地降低通信过程中的实验成本。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只

要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就可以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1.1.2研究意义 通过完成实验的设计内容,加深对通信原理理论的理解,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复习正交相位偏移键控(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误比特率的计算方法,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包括模拟调制中的幅度调制(AM)如双边带幅度调制(DSB)、单边带幅度调制(SSB)、常规幅度调制;角度调制中的相位调制(FM)和频率调制(PM)。以及数字调制中的幅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等方式,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掌握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建模方法。数字通信之所以取得迅速的发展不是偶然的现象, 有其理论上、技术上和客观需求上的基础从理论分析开始, 人们早就认识到数字通信在理论上比模拟通信具有一系列优点。除上述各点外, 在频带和功率的有效利用方面也更为有利计算技术和微电子学的进展为通信的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多种功能综合服务的需要是数字通信发展的强大动力。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2.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通信工程专业主干课及科学计算与仿真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1.2.2课程设计的任务 (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

用MatLab仿真通信原理系列实验

目录 摘要 (2) 英文摘要(Abstract) (2) 第一章引言 (3) 第二章理论与方法 (4) 2.1 Matlab简介 (4) 2.2 Simulink简介 (6) 第三章设计方案 (7) 实验一:模拟线性调制 (7) 实验二:扰码与解扰 (13) 实验三: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16) 第四章小结 (18)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摘要:本毕业设计用Matlab中的建模仿真工具Simulink对通信原理实验进行仿真。作为系列实验的第一部分,包括模拟信号的线性调制解调(AM、DSB、SSB)过程、扰码与解扰实验和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实验。论文中讲述了Matlab的基础知识、Simulink仿真操作方法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对被仿真实验的基本原理也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本设计对构造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室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MatLab; Simulink; 通信仿真 Abstract:The title of my my graduate design is “Simulate Communication Experiments by Simulink”. Simulink is a simulation tool integrated in Matlab.Matlab is the most popular, influential and active language in the academic world, especially in the communities of automatic control, nowadays. It originated from matrix computation, and now becomes a highly integrated language. Simulink is an interactive tool for modeling, simulating, and analyzing dynamic systems. Commonly used in control system design, DSP design,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other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Simulink enables you to build graphical block diagrams, simulate dynamic systems, evaluat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refine your designs. I successfully simulate some experiments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al,including: 1.Modulation of analogue linear signals:AM、DSB、SSB 2.Code and decode of digital signals 3.Sample principal of lowband signals Besides what is mentioned above,this paper gives us some introductions of how to use Matlab and Simulink as a freshman,through these introductions you can get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Matlab.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s very abstract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s are also hard to understand,so in order to make the simulated experiments understood easily,this paper offers detailed description about some correlativ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Key W ords:MatLab; Simulink; Communition Simulation

移动通信仿真实验MATLAB仿真

2012级移动通信仿真实验 ——1234567 通信S 班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利用语言编程学会解决移动通信中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验分析和验证方法; (2)巩固和加深对移动通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创新等各方面能力。 二、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本实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概念,做到原理清晰,明了; (2)仿真程序设计合理、能够正确运行; (3)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基本原理、仿真设计、仿真代码(m 文件)、仿真图形、结果分析和实验心得) 三、 实验内容: 1、分集技术在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 内容要求: 1)给出不同调制方式(任选3种,4/8/16)在和衰落环境下的误码率性能比较,分析这些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2) 给出衰落信道下在不同合并方式()和不同路径(1/2/3)时的性能比较,分析合并方式的优缺点; 3)给出在和衰落信道下1条径和2条径合并时理论值和蒙特卡洛仿真的比较。 3、直接扩频技术在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 内容要求: 1)序列、序列和正交序列在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 2)序列、序列和正交序列在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 3)序列在和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 4)序列信道下不同调制方式(4/8/16)时的误码率分析。 四、实验数据 1、基于中的误码性能研究 ( )即双相频移键控,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值的转换方式之一。利用偏离相位的复数波浪组合来表现信息键控移相方式的一种。本实验将简要介绍调制方式的特点,调制解调方法,以及在中在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1)调制原理 二进制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的变换来传递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的时域表达式为: ) 2cos()()(Φ+=t f t g A t u c T m π = Φn 0(发送“0”时)或1(发送“1”时) 改写之后为 t f t g A t u c T m π2cos )()(=或 t f t g A c T π2co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