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12-18T08:56:30.03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8期供稿作者:于建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导读] 通过实验对比哈农配方、山东番茄配方、园试通用配方和山崎番茄配方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通过实验对比哈农配方、山东番茄配方、园试通用配方和山崎番茄配方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番茄穴盘幼苗;营养液;影响

本试验是从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番茄育苗营养液筛选试验,番茄的育苗中喷施的4种营养液的效果为依次是哈农配方>山东番茄配方>园试通用配方>山崎番茄配方。

1 营养液发展近况

营养液是由提供营养元素的营养物质(肥源)和少量为使某些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更为长久的辅助材料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溶解在水中而成的。在水培中所用于配置营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类型作物的营养液配方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营养物质。在生产上还可根据当地的水质、气候和种植作物品种的不同,而将前人使用的、被人认为是合适的营养液中的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用量和比例做适当的调整。只要一个营养液配方是生理平衡的,那么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通用性,即不是每一种作物都需要一个相对应的营养液配方,也可能是适用于几类作物或几类作物中的几种作物品种。国内外已有许多人对营养液配方进行了研究。自1865年克诺普首创古典通用水培配方后,世界上发表了大量的营养液配方,典型的配方如霍格兰德(Hoagland)、怀特(White)、春日井、英国洛桑试验站配方A、道格拉斯(Douglas)、图曼诺夫(Tumanov)、日本园试配方等等。其中以美国霍格兰德研究的配方最驰名,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日本被称为园试配方的均衡营养液也被广泛采用。

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而营养液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为产量,即植株只有处在比较适宜的营养液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这里所说的适宜的营养液条件主要包括营养液组分、电导率胆(EC,electric conductivitv)和PH值等方面。关于番茄营养液配方的研究较少。营养液中适宜的矿质营养比例和离子浓度是无土栽培的关键性技术。

2 营养液配方的筛选的基本方法

营养液成分调控研究,在番茄无土基质栽培中使用的营养液,在总N,P2O5和K2O相同的条件下,设计NO3,N占总N量的不同比例配方试验,筛选最佳处理效果。为番茄的规模化无土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配方中各元素的平衡与植物生物效应的关系研究,Atar曾采用几种大量元素的五水平随机搭配试验,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西红柿、黄瓜营养液的配方。我国的刘淑娴等曾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优良的番茄营养液栽培配方。采用回归分析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芦笋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大量元素的最优配方。定量的获得了能满足芦笋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获得高产的营养液的元素含量,同时还确定了最佳浓度范围及不同因子对植株产量影响的相对大小。

3 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1.1供试品种。番茄:哈尔滨市农科院俄罗斯紫梅番茄,无限生长习性,果实长圆形,紫红色。

3.1.2供试基质。腐蚀的柞树叶、炉渣。炉渣。采用粒径2~3mm颗粒,树叶采用2~5mm颗粒,除炉渣用水冲洗干净外,其余材料都采用高压灭菌后使用。

3.1.3试验设备及仪器。试验设备:育苗穴盘为128黑色育苗穴盘。育苗床为自行设计的200×165育苗搁架。试验仪器:数字显示移液仪、电热恒温干燥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热蒸汽压力消毒器、PHS-3C型精密PH计、DDS-307型电导率仪、MA240型电子天平、MP1100B型电子天平、72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2试验方法。

不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本试验在番茄穴盘育苗中以4种常用复合基质为育苗复合基质,各自喷施4种营养液。4种复合基质与4种营养液共形成16个处理组合。基质配方及营养液名称见表1,各营养液名称及组成成分见表2,设完全随机设计,3次重复(一个完整的128孔育苗盘,剪成3个小盘,设为3次重复),具体做法是以体积比例,按复合基质配方,将基质混合均匀,装盘后压穴1cm左右,干籽直播,每穴1粒,播后覆原配方复合基质,然后浇透水,播种第14天后记录出苗状况,子叶完全展平期开始浇营养液,每周浇3次,每次都浇透基质,中间浇清水。苗龄达到40d天时每个处理中随机取样18株(每小盘6株),洗净地下部后调查其茎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复合基质的PH、EC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再测定复合基质的理化特性。最后计算壮苗指数A=茎粗(mm)/株高(cm)×苗干重(冠干重)(mg)与G值=全株干重(mg)/苗龄(天)。

4 结果与分析

4.1不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见表3)。 4.2不同处理对番茄地上部生长量与全株干重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共有4个不同处理地上部鲜重比较,以Ⅰ为最中6.00g,其次为Ⅲ,3.82G,最轻的处理为Ⅳ仅为2.14。Ⅱ和Ⅲ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均与其它2个处理有显著的差异。地上部干重Ⅰ处理最重为684.54mg,其余之间无显著的差异。全株干重Ⅰ为774.00mg最重,其余之间无显著的差异。 4.3不同处理对番茄的壮苗指数、G值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幼苗的壮苗指数和G值,对番茄前期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对前期产量有较高的预测性。从表6中可以看出,Ⅰ的壮苗指数为9.68,其它3个处理之间有显著的差异。G值Ⅰ为19.35。与其它3个处理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叶绿素含量Ⅱ为1.58最大,Ⅳ基质的叶绿素含量最小。

5 讨论

5.1叶绿素的含量较高,光合产物形成较多,有机物质的积累量相应提高。本试验对番茄的生长量和叶绿素的测定结果表明,生长量与叶绿素含量并不一致。作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生长量可能是每个处理之间,其它因素的差异导致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积累及转运表现不一样,从而在植物生长量上表现出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