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例题习题(精品)

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例题习题(精品)
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例题习题(精品)

x

专题: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

一、 临阵磨枪

1?直接法(五部法):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或这些 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我们只须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 x,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 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直接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于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 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 或是可分析的,

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

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坐标转移法,也称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4. 参数法:有时求动点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也无明显的相关点,但却较易发现 (或经分析可发现)这个动点的运动常常受到另一个变量(角度、斜率、比值、截距或时间 等)的制约,即动点坐标(x, y )中的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可以把这个变

量设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如果需要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 只要消去参变量即可。

5. 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常可 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 再消去参数得出所求轨迹方程,此种方法称为交轨法。

二、 小试牛刀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M (-3,0),N ( 3,0) PM PN 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Q MN PM PN ???点P 的轨迹一定是线段 MN 的延长线。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 y 0(x 3)

圆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圆O 与圆o 外切于点M (2,0) ?两圆的内公切线上的点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都相等,

故动点P 的轨迹就是两圆的内公切线,其方程为

x 2

2 2

x y

3.已知椭圆 — 亍1(a b 0) ,M 是椭圆上一动点,F i 为椭圆的左焦点,贝U 线段MF i

a 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设P (x, y ) M (x °,y °)又F , ( c,0)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2

2.已知圆0的方程为x 2 2

y 2,圆0的方程为x

2

y 8x 10 0 ,由动点P 向两

X。C

2 yp . 2 x0 2x c

y。2y

又点M(X0,y°)在椭

2

x

2

a

2 y

b21(a b 0)上

x

2 2 2

b 0 1(a b 0)因此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

y

迹一定过三角形的重心。

三、大显身手

1、直接法

例1、设过点P (x,y )的直线分别与 x 轴的正半轴和 BP 2PA,且OQ AB 1,则P 点的

轨迹方程为

"" 3 2 2

又OQ AB 1所以3y 1这个方程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变式1、已知两点M (-2,0),N ( 2,0),点P 满足MN MP 迹方程为

又 MN| |MP MN NP 0

4 , (x 2)2 y 2 4(x 2) 0化简得所求轨迹方程为:

4.已知 A 、B 、C 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R JH 定点, P 是动点,若OP OA (AB 则点P 的轨迹一定过三角形 ABC 析:设点D 为BC 的中点,显然有 O 是平面 !BC ), 2 __ 心。 uuu ABC 内的

0,

uu u AB uu

u AP 1 uu u -BC 2 umr AD, uuu uuu AB BD uur AD 0, 故点P 的 重 uuu uuu OP OA AP 的轨迹是射线AD , 所以,轨

解:设 A(a,O), B(O,b) 又 P(x, y)

uuu uuu

所以 BP (x,y b), PA (a

x, y)

又BP 2PA,所以

2(a b

x) 2y

3

x

2 3y

A(|x,0), B(0,3y)

uu

u AB

(3x,3y) 而Q 点与P 点关于y 轴对称, uur

???点Q 的坐标为(x, y)即OQ (

x,y)

解:设 P(x, y)则:MN 4, MP | J (x 2)2 y 2

,MN

uuu

(4,0), NP (x 2,y).

2

?

X

? ~2

a

y 轴的正半轴交于 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若

MN NP 0,动点P 的轨

2

y 8x

y

2、定义法 例 2、 已知圆

2 2

(x 3) y 100,点 B 上任意一点,

BM 的中垂线交 P 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知:MP BP

PB PA MP PA

又圆A 的半径为10,

2 2

的两交点除外)其轨迹方程为

—y 1(x 5)

25 16

2

爲 1(a b 0)的焦点为

b 2

F 1,F 2,P 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如果 M 是线段F 1 P 的

中点,则动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因为M 是线段F 1P 的中点,连接 OM ,贝U

1 1

|OM| 2IPF 2 |MR 2IPF 1

由椭圆的定义知:|PF 」|PF 2| 2a

1

MF1I |MO 2(P R| I PF 2) a

4(x |)2

以a 为长轴的椭圆,其方程为 22

a

(说明:此题也可以用代入法解决)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

2 2

例3、从双曲线x y 1上一点Q 引直线x+y=2的垂 线,垂足为N ,求线段QN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即点P 的轨迹是以定点 A(3,0) B(-3,0)为焦点,10为长轴的椭圆 (椭圆与长轴所在的对称轴

PA PB 10

变式2、已知椭圆

2

x

~2

a

即点M 到定点0、定点F 1的距离和为定值

a ,故动点M 的轨迹是以0、F 1为焦点,

4y 2 b 2

解:设Q (x o , y °)则由

x y x o

y o

o

可得N 点坐标

x y 2 o X o 2 y o 2 设P(x :,y)

人坐

2

J 式可

3x o \丄、J

1寸 2

2x o 3x

2

2

y X o

3y o 2 2y o

X 3y 2

2

4x 2 4y 2 4 代入得 (3x y 2)2 y 2x 2y

所以 -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2

(x 3y 2)2 (y 2)2

X X o y o 2

又点Q (x o ,y °)在双曲线x 2 y 2 1上,

化简得(

x -)2

2 变式3、自抛物线 y 2 2x 上任意一点P 向其准线I 引垂线, 的直线和连接焦点 F 与Q 的直线交于R ,求点R 的轨迹方程。 解:设R(x,y), P(x o ,y 。)

???抛物线的方程是

y 2 2x 1 1 ?- F (2,O ),Q (

”) 所以 直线OP 的方程是y o x x o x 直线QF 的方程是

y o x y 1

2y o X o

联立两方程得: y o

所以护)2

4、参数法

2( 2x 2x 1 2y 2x 1 2x 2x 1)

y 2x 。 例4、设椭圆方程为x

于A 、B ,点P 满足OP M 旋转时,求: (1)动点P 的轨迹方程; 1 Q !

1

r

\ z

1

0 \ F

\ \

垂足为Q ,连接顶点0与P

(2)

2

1 —

2(0A

x 0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化简得:2x 2 2 y 4

解:(1)设直线I 的方程为y kx 1代入椭圆方程得

(4 k 2)x 2 2kx 3

设 A (

X i ,yj, B(X 2,『2)则

X i X 2

2k

y i y 2 k (x i

X 2) 2

2k 2 k 2

设动点P 的坐标为 (x, y),由 OP

!(OA OB)可得 2

X 1 x 2 X

2

y 上吐

2

k 4

, k 2消去参数 4 4 k 2

k 即得所求轨迹方程

为: 4x 2

y 2 y 0

当斜率k 不存在时,点P 的坐标为 (0,0 )显然在轨迹上, 2 故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4x 0。 (2) P 点的轨迹方程可以化为16x 2

4(y 1)2 所以可设点P 的坐标为Qcos 」 4 2 (1sin 7 PN 2八

(cos 4 3 /

(co s

16

12

所以当cos PN max

1 1 . sin

2 )2

3 2 cos 16 1 cos

4 21 「 当cos 6

1

时 l PN mi min

2x 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弦

2

变式4、过抛物线y

OA 、OB.

y 2 x 2

(2)直线AB 的斜率为k AB 所以,其方程为y 2k k i k 2

k 2 2

(x 2k 2

)令 y 0 得 x 2 i k 故直线AB 与x 轴的焦点为定点(

5、交轨法 2,0) 例5、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双曲线

2 y i 于M 、N 两点, b 2 A , A 2为双曲线的顶点,求直线A l M 与A 2N 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并指出轨迹的形状。

解:.解:⑴设M 点的坐标为(x i ,y i ), -屮),又有 A i ( a,0),A 2(

a,0) 则A i M 的方程为:y=

丿一

(x x i a

a) A 2N 的方程为:y=------ yi (x x i a

a)

1 I Y

/

4

7

占0

?

则N 点坐标为(x i ,

又因点M 代入③并整理得2 a

y i 2 2

x a

线上,故 2 2 x y . ①X

②得:『=— 2 x i ~~2 a 2

(x 2 a 2) 2 y i b 2

2

i.即

y i £(X i 2

a a 2).

b 2=-此即为P 的轨迹方程. 2

变式5、设点A 、B 为抛物线y 2px( p 0)上除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 已知OA L OB,

OM L AB 于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解:设OA=y=kx,则OB :

y y kx 2

c

y 2px

得 A(2p

2p

)同理 B(2pk 2, -2pk)

(1) X (2)消去 k, 2 2 2

y =-(x-2p)x, ??? x +y -2px=0(x 工 0)

即为所求.

四、享受战果

2、经过抛物线y 2 2px 焦点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析:设过焦点的弦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k (x 卫)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

y 的

2

■ 2 2 ,2“

P 、2 2 2 “2

k p

k (x ) 2 px k x p(k 2 )x

设 A(x n y i ), B(x 2, y 2) AB 的中点为 M (x,y)

2

论 x 2 p(k 2)

x

2

2

k

消去参数k 得

今 k (X 1 X 2)p 2p

2

2

k

p (x

自这就是所求轨迹方程。

2

y 4x 0外切,又与y 轴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x 2 y 2 4x 0外切,又与y 轴相切的圆在y 轴的左侧,

k

AB

AB: y

p

2pk 1 k k k

p c i 2 T pk k

k

k 2pk 2 (x

1 k

k

1 I

而op:

―x 2pk k 2 1 k 2 ------- x k "

1 _ k 2丄匚1 k

k 2X

1 k k 2

x

1 k

2pk 2) 2pk 3 1 k 2

为AB 与 OM 的交点,联立①② 2pk 3 1 k 2 2pk 1 k 2

k

1 k 2

(x 1 k 2

x k

k

T (x 2p)■-①

2p)...? (1)

(2)

1、已知 M( 2,0),N(2,0), PM

PN

4,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析:满足条件的点在线段MN 上,故轨迹方程是

y 0( 2 x 2)

2

3、与圆x 析:若与圆

则所求轨迹方程为y 0( x 0)

若与圆x 2 y 2 4x 0外切,又与y 轴相切的圆在y 轴的右侧 则动圆圆心到定圆圆心地距离减去定圆半径 2等于动圆圆心到y 轴的距离,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y 2

8x.

2 2

x y

4、设A I ,A 2是椭圆

1的左右顶点,R , P 2是垂直于长轴的弦的端点, 则直线 A R

9 4

与A 2 P 2的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交

点 P(x,y ) ,A i (- 3,O),A 2(3,O),P i (x o ,y o ),P 2(x o , — y o )

角平分线作垂线于 D ,则点D 的轨迹方程为 _ 解:设F i D 的

延长线交直线F ?A 于P ,

D(x,y), P(x i , y i )由椭圆的定义知:

PF 2 AF j AF 2 2a =8

??? (x i i)2 y i 2 8

x i i

又x 2

x i 2x i

代入①得 y 11

y i 2y

2

x 2 y 2

2( y 0)即为点D 的轨迹方程。

??? A i 、P i 、P 共线,?‘

.y y °

y

x x x 3 T A 2 、P 2、P 共线,

?‘ .y y 。 y

x x x 3

解得 X 0=9,y ° 塑,代 入得

2 x

°

2 2 2

y 0

i,即 x

y

i

x

x

9 4

9

4

2

2

专1的焦点为Fl,F2 ,A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过点Fi 向/ FlAF2的外

5、已知椭圆

6、过原点的双曲线以 F (4,0)为一个焦点,且实轴长为2,则此双曲线的中心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y

8

x 3

1, 1(y 0), 此即点H 的轨迹方程.

x

再将

y 8

代入上式,得9y1

故点A的轨迹方程为

2

X1

64

8

1,

8 2

齐11,

x28

2

81y1(y 0).

⑵由(1)可知,P, Q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设H(x, y),且

HP PQ

—能成等差QH

数列, 则_2

PQ

1

HP HQ

PQ 2, HP

3 ^x, HQ

3

1

3 x,故

3

1

3 ^x 3

2 但此时(

8 1

1

x

3

2

x 1 3 0,矛盾!

9

,化简得27

HP PQ QH

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析:设双曲线的中心为P(x, y),则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为 F (2x 4,2 y) 又双曲线过原点,且实轴长为2,

所以||0F| |0F || 4 即 4 7(2x 4)24y24

化简得:(x 2)2 y2 16(x 6).

7、在ABC中,已知 B (-3,0), C(3,0),AD丄BC于D,

1o (1)求点H和点A的轨迹方程;(2)设P (-1,0),

8

1 1 1

(1,0)那么 1 1 1

HP ' PQ ' HQ能成等差数列吗?

解(1)设H点的坐标为(x,y),对应的A的坐标为

(X i,y i),则D的坐标为区,0), 由H分有向线段

—1

AD所成的比为1知

8 % 8 9y1

又BH AC y1

捲3

ABC的垂心H分AD所成的比为

48

2

2 2

8、已知直线I 与椭圆笃耸 i (a b 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Q ,且与x 轴、y 轴分别 a b 交于R 、S,求以线段SR 为对角线的矩形 ORPS 的一个顶点P 的轨迹方程. 解:由已知,直线I 不过椭圆的四个顶点,所以设直线

I 的方程为 y kx m(k 0).

代入椭圆方程 b * 2x 2 a 2y 2 a 2b 2,得 b 2x 2 a 2(k 2x 2 2kmx m 2) a 2b 2. ,2,2,2、 2

2

2

2

2, 2

(a k b )x 2ka mx am a b 0.

(2ka 2m)2 4(a 2k 2 b 2)(a 2m 2 a 2b 2)

4a 2b 2 (a 2k 2 b 2 m 2).

在直线方程y=kx+m 中,分别令y=0, x=0,求得 令顶点P 的坐标为(x , y),由已知,得

即为所求顶点P 的轨迹方程.

4,若抛物线过点 A(0 , -1),B(0,1),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

求抛物线的焦点的轨迹方程。

化简得:3x 2 4y 2 30 x 63 0

10、已知 A (0,7),

另一焦点F 的轨迹方程。 -7) C (12,2),以C 为一个焦点作过 A 、B

的椭圆,求椭圆的

解:由题意得: 所以 AF 支,其方程是

AC BF AF 故动点 1

(y BC BF 而 AC 13, BC 15 F 的轨迹是分别以 A 、B 为焦点,实轴为 1)

2的双曲线的下半

11、已知圆O 的方程

化简后,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于是其判别式

由已知,得△ =0 ?即

a 2k 2

b 2 m 2.

R( £,0),S(0,m).

y m.

代入①式并整理,得

m y.

2

a ~~2

x

b 2

~2

y

1,

9、动点P 到直线x=1的距离与它到点 A 是 (4,0)的距离之比为2,则点P 的轨迹方程

略解:由题意知:点 P 到点 A (4,0)与它到直线x=1的距离之比为

解:首先设焦点为F (x,y ),准线(即圆的切线) 为L A 到L 的距离为a , B 到L 的距离为b 那么根据抛物线的性质 有 a=|AF| b=|BF| 于是 |AF|+|BF|=a+b

而a+b 恰是圆的直径(画个示意图想想为什么) 既有 |AF|+|BF|=4

故 动焦点F 的轨迹是分别以 而且半长轴是2

2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乂

4

的另一交点Q 的轨迹方程。

2 2

解:设A(*-,y 1), B(里,y 2).由OA 丄OB 可得

2p 2p

2 p 2 p

2

k oA k oB

1, yy 4p ......................... ??①

y 1 y 2

可以求得,以OA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x

xj

y(y yj o

2

即 x(x f ) y(y yj 0.

2p

同理,以O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x

2

上)

2p

y(y

y 2) o.

设P(x o ,y o ),点P 为两圆交点,贝V

2 y

1

x o (x °

) y o (y o yj o,x °(x ° 2p

2

y2

) 2p

y o (y o y 2) o.

2

12、已知圆O 的方程x

2,圆O 的方程x 2

2

y 8x 10 0,由动点P 向圆O

和圆O 所引的切线长相等, 解:设由动点P 向圆O 和圆O 所引的的切线的切点分别为 求动点

P 的轨迹方

程。

A 、

B ,则由题意有: PA PB,

PO 2 OA 2 PO 2 OB

设 P(x, y)

则x 2

y 2 2

(x 4)2 y 2

6

x

2即为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13、已知抛物线 2px ,过顶点的两弦 OA 、OB 互相垂直, 以OA 、OB 为直径的两圆

A,B 为焦点的椭圆,

D

ei

2

所以,\i,y 可以看作是关于 z 的方程X o (X o —) y o ( y o z) 0的两根 2p

2 2 2

整理得 X o z 2py °z 2p(x 0 y 0) 0.

(另法);解:设A(X 1,y 1), B(X 2, y 2),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b (显然b 0)

b (y )2 2p (y )2pk o ?/ OA 丄OB 则

X X

泌迴 1 b 2pk.

x 1x 2 b

k '

①、②式联立消去k ,得到P 的轨迹方程y 2 x(x 2p),( x o)

当AB 丄x 轴时,斜率k 不存在,此时 P 点为AB 中点,且在X 轴上,坐标为(2p,o)

满足上面的方程,因此 P 点的轨迹方程为 y 2 x(x 2p),(x o). 14、已知三点N (o , 2 a) ,P (t, 2 a), F (

o,a),其中 a

o ,动点M 满足NP PM

且 PM MF 2.

(1) 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2) 过点F 作直线与动点 M 的轨迹交于A 、B 两点,求 AOB 的面积的最小

值。

解:(1)??动点 M 满足 NP PM 0,且 PM MF 2.

?动点M 的轨迹是以F(0,a)为焦点,以y a 为准线的抛物线。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2p(x : y :)

X o

结合①式,有

2 2 2 2 2

X o y o 2px o 即(X o

p)

y o

p

所以P 的轨迹方程为

(X p)1 2 y 2 p 2(X o).

点P 的轨迹是以(p,o )为圆心,

p 为半径的圆(去掉原点)

y kx b

则y 2

2px 1 2px

y kx b

2 2 2

by 2pxy 2pkx (两边同时除以 x )

代入直线AB 的方程:y k(x 2p)

??①

EP AB 0,求点E (X o ,O)的横坐标X o 的取值范围。

的部分?

(2)由题意可设直线I 的方程为y k(x 1)

uuu uuu

由EP AB 0可知EP 丄AB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2 4ay .

(2)显然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设为k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a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 去y 得: X 2 4akx 4a 2 0 设 A(X i , y i ), B(X 2, y 2) 则X i

X 2 4ak,X i X 2

4a 2

AOB

1 — a % X

2 2

*a 、(X 1 X 2)2 4X 1X 2 2a 2 . k 2

1

所以

0时,AOB 面积的最小值为

2a 2.

15、已知点Q 位于直线X 3右侧,且到点 (1)求动点Q 的轨迹C 的方程;

F (-1,0)与直线X 3的距离之和为4.

(2)直线I 过点M ( 1,0)且交曲线C 于A 、

B 两点,点P 满足FP

■1(FA FB),且

解:(1)设 Q(X , y)(X

3)由题意有

X 3 . (x 1)2

y 2

4

2

y 4X , X 3,0

???动点Q 的轨迹C 为以F ( 1,0)为焦点,坐标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在直线

X 3右侧

设 A(X 1, yj, Bg, y 2)由

4X 可得

k(x 1)

k 2x 2

(4

2k 2

)x k 2 0, X 1 X 2

2k 2 4 2 , X 1X

2

k

1.

由题意 (4

(X 1

(X 1

4 k 4

uuu 由FP 2k 2)2

3)(X 2 3) (X 2 3)

3) 解之得

k 2 1.

1 uuu uuu

-(FA FB)可知:点

2

P 为线段 AB 的中点,

P (宁

2

k

2 k

k22

X O k 1 整理得xo ,

k 1.

--x0的取值范围是11

,3)

16、设双曲线C i的方程为

2

与1(a 0,b 0), b P是双曲线C i上的任意

A、B为其左、右两个顶点,

点,弓I QB丄PB, QA丄PA, AQ与BQ交于点Q.

(I)求Q点的轨迹方程;

(□)设(I)中所求轨迹为C2, C1、C2

的离心率分别为8、e2,当e12时, 02的取值范围.

(I)解法一:设P(x o,y o), Q(x ,y )

PB,QA

A( a,O),B(a,O),QB PA

y。

X O a

(1)

X O y o

a

由⑴⑵得:

2 _y。~2 X O

2 x

0 a

2

b2

1

,

代入(3)得b2y2即a2x2b2y2

2

a

2

y。

2 2

X O

a

2 2

x a

4

a

2

y

2

a

b2

~2

a

a4

经检验点(a,0), (a,0)不合

因此Q点的轨迹方程为a2x2-b2y2=a4(除点(—a,0) ,(a,0)外)

(I)解法二:设P(x o,y o), Q(x,y), ?/ A( - a, 0), B(a , 0), QB 丄PB, QA 丄PA

a x by a

Q 点轨迹方程为a 2x 2

b 2y 2 a 4(除点(a,0),(a,0)外)

(I )解法三:设 P(x o ,y o ), Q(x,y), ?/ PA 丄 QA ???」 匚1 (1)

x o a x a

连接PQ ,取PQ 中点R

x o a x a

1 (x a)x o yy o

ax 2

a

(1)

y o y 1

(x a)x o yy o

ax

2

a (2)

x o

a x a

由(1) (2)得 2ax o 2ax

x o x (3)

把⑶代入⑵解得 :y o

(x o

a)(x a) (x a)(x 2 2

a) x a

(4)

y o y y

y y

2 2 2/2 2

、2

把(3)(4)代入笃卑1得:笃(X 2a

2)

1

a b a y b 当x

a 时,不合题意,x 2 a 2

4

1

1 PA QA,QB PB, |RA| |PQ|,|RB|

| PQ |

2

2

| RA| | RB |, R 点在y 轴上 17、如右图,给出定点 A(a , 0)(a >0)和直线I : x =— 1. B 是直线I 上

的动点,/ BOA 的角平分线交AB 于C .求点C 的轨迹方程,并讨论 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 值的关系.

依题意,记B(— 1, b)(b € R),则直线OA 和OB 的方程分别为y=0 和y= — bx .设点C(x ,y),则有0w x v a,由OC 平分/ AOB ,知点C 到OA 、OB 距离相等.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x — a).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X o x

2 0,即 X o X 把(2)代入(1)得:

y o y ~2 a

x 2

2 2 X o a y o

y

2 把⑵(3)代入笃 a

2

y o

J X a 时,不合题意, 整理得:a 2X 2 b 2 y 2 Q 点轨迹方程为a 2X 2 1, 得笃 a 2

a

2 X

4

a

2 b 2 2 2 2

(X a )

2,2 y b

o (II )解:由(I)得C 2的方程为

2

y

2

X a

a 4(除去点(a,0), (a,0)外) 2

y a

e 2

2 e

2

a 2 2

a

2

c a

1 e

2 1

(、、2)2 1

2 |y|

|y_bx| .1 b 2

依题设,点C 在直线AB 上,故有

b =—

(1 a)y

2 2

(1 +a) y r (1 a)xy 2 —]=[y —],

y2[1 +

(x a) x a

整理得y3[(1 —a)x2—2ax+ (1 + a)y2] = 0,

若y工0,则(1 —a)x2—2ax+ (1 + a)y2=0(0v x v a);

若y = 0,则b=0,/ AOB =n,点C的坐标为(0, 0),满足上式. 综上得点C

的轨迹方程为

(1 —a)x2—2ax+ (1 + a)y2=0(0 < x v a).

(i) 当a= 1时,轨迹方程化为y2二x(0

此时,方程③表示抛物线弧段;

(ii) 当a M 1时,轨迹方程为

a 2

(x C)y2

----- + — = 1(0< x v a).

a

2 a

(c)rv

所以,当0v a v 1时,方程④表示椭圆弧段;

3 2

18、已知椭圆笃¥=1(a> b > 0),点P为其上一点,F1、F2为椭圆的焦点,

a b

/ F1PF2的外角平分线为I,点F2关于I的对称点为Q, F2Q交I于点R.

当P点在椭圆上运动时,求R形成的轨迹方程;?解:(1)v点F2关于I的对称点为Q,连接PQ,

???/ F2PR二/QPR, |F2R|=|QR|, |PQ|=|PF2| 又因为I为/ F1PF2外角的平分线,故点F1、P、Q在

同一直线上,设存在R(X0,y0),Q(x1,y1),F1(—c,0),F2(c,0).

|F1Q|=|F2P|+|PQ|=|F1P|+|PF2|=2a,则(X1+c)2+y12=(2a)2

x1c

2

y.

2

得X1=2x0—c,y1=2y0.

? (2x0)2+(2y0)2=(2a)2,「. X02+y02=a2 故R的轨迹方程为:x2+y2=a2(y M 0) 19、已知。M : x2 (y 2)21,Q是x轴上的动点,QA, QB分别切。M于A ,

B两点,

当a> 1时,方程④表示双曲线一支的弧段.

X0 又

y

高考圆锥曲线典型例题(必考)

椭 圆 典例精析 题型一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1】已知点P 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45 3 和 25 3 ,过P 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的方程. 【解析】故所求方程为x 25+3y 2 10=1或3x 210+y 2 5 =1. 【点拨】(1)在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常用待定系数法,但是当焦点所在坐标轴不确定时,需要考虑两种情形,有时也可设椭圆的统一方程形式:mx 2+ny 2=1(m >0,n >0且m ≠n );(2)在求椭圆中的a 、b 、c 时,经常用到椭圆的定义及解三角形的知识. 【变式训练1】已知椭圆C 1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抛物线C 2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小明从曲线C 1,C 2上各取若干个点(每条曲线上至少取两个点),并记录其坐标(x ,y ).由于记录失误,使得其中恰有一个点既不在椭圆C 1上,也不在抛物线C 2上.小明的记录如下: 据此,可推断椭圆C 1的方程为 . x 212+y 2 6 =1.

题型二 椭圆的几何性质的运用 【例2】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F 1PF 2=60°. (1)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2)求证:△F 1PF 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轴长有关. 【解析】(1)e 的取值范围是[12,1).(2)2 1 F PF S =12mn sin 60°=3 3 b 2, 【点拨】椭圆中△F 1PF 2往往称为焦点三角形,求解有关问题时,要注意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的使用;求范围时,要特别注意椭圆定义(或性质)与不等式的联合使用,如|PF 1|·|PF 2|≤(|PF 1|+|PF 2|2)2 ,|PF 1|≥a -c . 【变式训练2】 已知P 是椭圆x 225+y 2 9=1上的一点,Q ,R 分别是圆(x +4)2 +y 2 =1 4 和圆 (x -4)2+y 2=1 4上的点,则|PQ |+|PR |的最小值是 .【解析】最小值 为9. 题型三 有关椭圆的综合问题 【例3】(2010全国新课标)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a 2+y 2 b 2=1(a >b >0)的 左、右焦点,过F 1斜率为1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F 2|,|AB |,|BF 2|成等差数列. (1)求E 的离心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方法讲解+题型归纳,经典)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 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 或12AB y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且 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距离式方程: 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 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221=-MF MF 则 动点M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 2 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 2 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 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 (6)、记住焦半径公式:(1)00;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1342 12 1=+y x ,1342 22 2=+y x ;两式相减得( )()03 4 2 2 2 1 2 2 21=-+-y y x x ? ()() ()() 3 4 21212121y y y y x x x x +-- =+-?AB k =b a 43- 2、联立消元法:你会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类的问题吗?经典套路是什 么?如果有两个参数怎么办? 设直线的方程,并且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二次方程,

圆锥曲线知识点整理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知识整理 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求曲线(点的轨迹)方程。它一般分为两类基本题型:一是已知轨迹类型求其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如求直线及圆的方程就是典型例题;二是未知轨迹类型,此时除了用代入法、交轨法、参数法等求轨迹的方法外,通常设法利用已知轨迹的定义解题,化归为求已知轨迹类型的轨迹方程。因此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过程中,一是寻找与动点坐标有关的方程(等量关系),侧重于数的运算,一是寻找与动点有关的几何条件,侧重于形,重视图形几何性质的运用。 在基本轨迹中,除了直线、圆外,还有三种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1、三种圆锥曲线的研究 (1)统一定义,三种圆锥曲线均可看成是这样的点集:? ?????>=0e ,e d |PF ||P ,其中 F 为定点,d 为P 到定直线的距离,如图。 因为三者有统一定义,所以,它们的一些性质,研究它们的一些方法都具有规律性。 当01时,点P 轨迹是双曲线;当e=1时,点P 轨迹是抛物线。 (2)椭圆及双曲线几何定义:椭圆:{P||PF 1|+|PF 2|=2a ,2a>|F 1F 2|>0,F 1、F 2为定点},双曲线{P|||PF 1|-|PF 2||=2a ,|F 1F 2|>2a>0,F 1,F 2为定点}。 (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几何性质是圆锥曲线内在的,固有的性质,不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定性:焦点在与准线垂直的对称轴上 椭圆及双曲线中:中心为两焦点中点,两准线关于中心对称;椭圆及双曲线关于长轴、短轴或实轴、虚轴成轴对称,关于中心成中心对称。 (4)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解析量(随坐标改变而变) 举焦点在x 轴上的方程如下: 椭 圆 双 曲 线 抛 物 线 标准方程 1b y a x 2 22 2=+ (a>b>0) 1b y a x 2 22 2=- (a>0,b>0) y 2=2px (p>0) 顶 点 (±a ,0) (0,±b ) (±a ,0) (0,0) 焦 点 (±c ,0) ( 2 p ,0) 准 线 X=±c a 2 x=2 p - 中 心 (0,0) 焦半径 P(x 0,y 0)为圆锥曲线上一点,F 1、F 2分别为左、右焦点 |PF 1|=a+ex 0 |PF 2|=a-ex 0 P 在右支时: |PF 1|=a+ex 0 |PF 2|=-a+ex 0 P 在左支时: |PF 1|=-a-ex 0 |PF 2|=a-ex 0 |PF|=x 0+ 2 p

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典型例题解析

数学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典型例题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典型例题解析 一.知识要点 1.曲线方程 (1)求曲线(图形)方程的方法及其具体步骤如下: 化” (2)求曲线方程的常见方法: 直接法:也叫“五步法”,即按照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来求解。这是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转移代入法:这个方法又叫相关点法或坐标代换法。即利用动点是定曲线上的动点,另一动点依赖于它,那么可寻求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然后代入定曲线的方程进行求解。 几何法:就是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到轨迹方程的方法。 参数法:根据题中给定的轨迹条件,用一个参数来分别动点的坐

标,间接地把坐标x,y联系起来,得到用参数表示的方程。如果消去参数,就可以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 2.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1)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 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有关长度和面积的最值问题;一类是圆锥曲线中有关的几何元素的最值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通过定义,结合几何知识,建立目标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或不等式知识,以及观形、设参、转化、替换等途径来解决。解题时要注意函数思想的运用,要注意观察、分析图形的特征,将形和数结合起来。 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 设圆锥曲线C∶f(x,y)=0与直线l∶y=kx+b相交于A(x1,y1)、 B(x2,y2)两点,则弦长|AB|为: 若弦AB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 在解析几何中求最值,关键是建立所求量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求出相应的最值.注意点是要考虑曲线上点坐标(x,y)的取值范围。 (2)对称、存在性问题,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 它涉及到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点、定值问题的判断方法。 (3)实际应用题 数学应用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同时课本上也出现了许多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如桥梁的设计、探照灯反光镜的设计、声音探测,以及行星、人造卫星、彗星运行轨道的计算等。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大题集大全

高考二轮复习专项:圆锥曲线 1. 如图,直线l1与l2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点是A ,点B 、D 在直线l1 上(B 、D 位于点A 右侧),且|AB|=4,|AD|=1,M 是该平面上的一个动点,M 在l1上的射影点是N ,且|BN|=2|DM|. 2. (Ⅰ)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动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Ⅱ)过点D 且不与l1、l2垂直的直线l 交(Ⅰ)中的轨迹C 于E 、F 两点;另外平面上的点G 、H 满足: ○1(R);AG AD λλ=∈u u u r u u u r ○22;GE GF GH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30.GH EF ?=u u u r u u u r 求点G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 23=e ,已知点)3,0(P 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是4,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3. 已知椭圆)0(1:22221>>=+b a b y a x C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 425=x 其左、右顶点分别 是A 、B ;双曲线1 :22 222=-b y a x C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 -5y=0. (Ⅰ)求椭圆C1的方程及双曲线C2的离心率; (Ⅱ)在第一象限内取双曲线C2上一点P ,连结AP 交椭圆C1于点M ,连结PB 并延长交椭圆C1于点N ,若=. 求证:.0=? B A D M B N l2 l1

4. 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右焦点F (c,0)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倾斜角为45°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设AB 中点为M ,直线AB 与OM 的夹角为αa. (1)用半焦距c 表示椭圆的方程及tg α; (2)若2

【整理】圆锥曲线的综合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

经典例题精析 类型一:求曲线的标准方程 1. 求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且被直线截得的弦AB的中点 横坐标为的椭圆标准方程. 思路点拨:先确定椭圆标准方程的焦点的位置(定位),选择相应的标准方程,再利用 待定系数法确定、(定量). 解析: 方法一:因为有焦点为, 所以设椭圆方程为,, 由,消去得, 所以 解得 故椭圆标准方程为 方法二:设椭圆方程,,, 因为弦AB中点,所以, 由得,(点差法) 所以 又

故椭圆标准方程为.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椭圆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连线互相垂直, 且该焦点与长轴上较近的端点的距离为.求该椭圆的标准方 程. 【答案】依题意设椭圆标准方程为(), 并有,解之得,, ∴椭圆标准方程为 2.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 (2)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且过点 解析: (1)解法一: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解法二: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将点代入得,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即 (2)解法一:设双曲线方程为-=1 由题意易求 又双曲线过点,∴ 又∵,∴,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解法二:设双曲线方程为, 将点代入得,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总结升华: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焦点的位置(定位),选择相应的标准方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在第(1)小题中首先设出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然后代点坐标求得方法简便.第(2)小题实轴、虚轴没有唯一给出.故应答两个标准方程. (1)求双曲线的方程,关键是求、,在解题过程中应熟悉各元素(、、、及 准线)之间的 关系,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2)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设双曲线方程为 (). 举一反三: 【变式】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在坐标轴上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一渐近线方程为,且双曲线过点.

(完整版)高考圆锥曲线经典真题

高考圆锥曲线经典真题 知识整合: 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系在一起的综合题在高考中多以高档题、压轴题出现,主要涉及位置关系的判定,弦长问题、最值问题、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等.突出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要求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较高,起到了拉开考生“档次”,有利于选拔的功能. 1.(江西卷15)过抛物线22(0)x py p =>的焦点F 作倾角为30o 的直线,与抛物线 分别交于A 、B 两点(A 在y 轴左侧),则 AF FB = .1 3 2 (2008年安徽卷)若过点A(4,0)的直线l 与曲线 22 (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3,3] B. (3,3) C. 33[33- D. 33 (,33- 3(2008年海南---宁夏卷)设双曲线22 1916x y -=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过点F 平行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B,则三角形AF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热点考点探究: 考点一:直线与曲线交点问题 例1.已知双曲线C :2x2-y2=2与点P(1,2) (1)求过P(1,2)点的直线l 的斜率取值范围,使l 与C 分别有一个交点,两个交点,没有交点. 解:(1)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l 的方程为x=1,与曲线C 有一个交点.当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x -1),代入C 的方程,并整理得 (2-k2)x2+2(k2-2k)x -k2+4k -6=0 (*) (ⅰ)当2-k2=0,即k=± 2 时,方程(*)有一个根,l 与C 有一个交点 (ⅱ)当2-k2≠0,即k ≠±2 时 Δ=[2(k2-2k)]2-4(2-k2)(-k2+4k -6)=16(3-2k) ①当Δ=0,即 3-2k=0,k=23 时,方程(*)有一个实根,l 与C 有一个交点. ②当Δ>0,即k <23 ,又 k ≠± 2 ,故当k <- 2 或-2 <k < 2 或 2<k <2 3 时,方程(*)有两不等实根,l 与C 有两个交点. ③当Δ<0,即 k >23 时,方程(*)无解,l 与C 无交点. 综上知:当k=±2,或k=23 ,或 k 不存在时,l 与C 只有一个交点; 当2<k <23 ,或-2<k <2,或k <- 2 时,l 与C 有两个交点; 当 k >23 时,l 与C 没有交点. (2)假设以Q 为中点的弦存在,设为AB ,且A(x1,y1),B(x2,y2),则2x12-y12=2,2x22-y22=2两式相减得:2(x1-x2)(x1+x2)=(y1-y2)(y1+y2) 又∵x1+x2=2,y1+y2=2 ∴2(x1-x2)=y1-y1 即kAB= 2 121x x y y --=2 但渐近线斜率为±2,结合图形知直线 AB 与C 无交点,所以假设不正确,即以 Q 为中点的弦不存在.

(完整word版)圆锥曲线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圆锥曲线经典练习题及解答 大足二中 欧国绪 直线I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 1 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丄,则该椭圆 4 的离心率为 1 (A ) ( B ) 3 (C ) I (D ) 2. 设F 为抛物线 c : y 2=4x 的焦点, 曲线 k y= ( k>0)与C 交于点P , PF 丄x 轴,则k= x (B )1 3 (C)— 2 (D )2 3?双曲线 2 x C : T a 2 y_ 1(a 0,b 0)的离心率为2,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3,贝U C 的 焦距等于 A. 2 B. 2、2 C.4 D. 4?已知椭圆 C : 0)的左右焦点为 F i ,F 2,离心率为 丄3,过F 2的直线l 3 交C 与A 、 B 两点, 若厶AF i B 的周长为4、、3,则 C 的方程为() 2 A. x_ 3 B. 2 x 2彳 xr y 1 C. 2 x 12 D. 2 x 12 5. y 2 b 2 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 2 A.— 5 6.已知 已知双曲线 2 x ~2 a 1( a 0, b 0)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I : y 2x 10,双曲 2 B — 20 2 为抛物线y 2 ' 1 20 F l 上, 2 y 5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也 1 100 A , B 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 轴的两侧, c 3x 2 1 C.— 25 占 八、、 的焦点, uu uuu OA OB A 、2 (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 - 1^/2 8 7.抛物线 =X 2的准线方程是 4 (A) y (B) 2 (C) ) D M 辽 .100 25 ABO 与 AFO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x 1 (D)

(完整版)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圆锥曲线 一、考点(限考)概要: 1、椭圆: (1)轨迹定义: ①定义一: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两定点是焦点,两定点间距离是焦距,且定长2a大于焦距2c。用集合表示为: ; ②定义二: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个常数e,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定点叫焦点,定直线叫准线,常数是离心 率用集合表示为: ; (2)标准方程和性质:

注意:当没有明确焦点在个坐标轴上时,所求的标准方程应有两个。 (3)参数方程:(θ为参数); 3、双曲线: (1)轨迹定义: ①定义一: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两定点是焦点,两定点间距离是焦距。用集合表示为: ②定义二: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个常数e,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其中定点叫焦点,定直线叫准线,常数e是离心率。 用集合表示为:

(2)标准方程和性质: 注意:当没有明确焦点在个坐标轴上时,所求的标准方程应有两个。

4、抛物线: (1)轨迹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定点是焦点,定直线是准线,定点与定直线间的距离叫焦参数p。用集合表示为 : (2)标准方程和性质: ①焦点坐标的符号与方程符号一致,与准线方程的符号相反;②标准方程中一次项的字母与对称轴和准线方程的字母一致;③标准方程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有别于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复习点睛: 1、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结构: 2、椭圆各参数间的关系请记熟“六点六线,一个三角形”,即六点:四个顶点,两个焦点;六线:两条准线,长轴短轴,焦点线和垂线PQ;三角形:焦点三角形。则椭圆的各性质(除切线外)均可在这个图中找到。

怎样学好圆锥曲线

怎样学好圆锥曲线(解析几何的高考热点与例题解析)圆锥曲线将几何与代数进行了完美结合.借助纯代数的解决手段研究曲线的概念和性质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从数学家笛卡尔开创了坐标系那天就已经开始. 高考中它依然是重点,主客观题必不可少,易、中、难题皆有.为此需要我们做到: 1.重点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这些都是圆锥曲线的基石,高考中的题目都涉及到这些内容. 2.重视求曲线的方程或曲线的轨迹,此处作为高考解答题的命题对象难度较大.所以要掌握住一般方法:定义法、直接法、待定系数法、相关点法、参数法等. 3.加强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的复习.此处一直为高考的热点.这类问题常涉及到圆锥曲线的性质和直线的基本知识点、线段的中点、弦长、垂直问题,因此分析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和设而不求法与弦长公式及韦达定理联系去解决.这样加强了对数学各种能力的考查. 4.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提炼,达到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程. (1)方程思想 解析几何的题目大部分都以方程形式给定直线和圆锥曲线,因此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问题利用韦达定理进行整体处理,就简化解题运算量. (2)用好函数思想方法 对于圆锥曲线上的一些动点,在变化过程中会引入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量,从而使一些线的长度及a,b,c,e之间构成函数关系,函数思想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就很有效. (3)掌握坐标法 坐标法是解决有关圆锥曲线问题的基本方法.近几年都考查了坐标法,因此要加强坐标法的训练. 考点一求圆锥曲线方程 求指定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识图、画图、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分类讨论、逻辑推理、合理运算及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好这类问题,除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好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外,命题人还常常将它与对称问题、弦长问题、最值问题等综合在一起命制难度较大的题。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 ●思路方法: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 定形——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 定式——根据“形”设方程的形式,注意曲线系方程的应用,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时,

历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汇总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详解——圆锥曲线 一、选择题 1.设双曲线22221x y a b -=(a>0,b>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C ) (A)3 (B)2 (C)5 (D )6 2.已知椭圆2 2:12 x C y +=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点A l ∈,线段AF 交C 于点B ,若3FA FB =,则||AF = (A). 2 (B). 2 (C).3 (D ). 3 3.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的交点分别为,B C .若1 2 AB B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A.2 B.3 C.5 D .10 4.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且BF x ⊥轴, 直线 AB 交y 轴于点P .若2AP PB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3 B .22 C.13 D .12 5.点P 在直线:1l y x =-上,若存在过P 的直线交抛物线2 y x =于,A B 两点,且 |||PA AB =,则称点P 为“ 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 .直线l 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 .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点” D.直线l 上有无穷多个点(点不是所有的点)是“ 点” 6.设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 2 +1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4 5 B. 5 C. 2 5 D.5 2

圆锥曲线经典例题及总结(全面实用)

圆锥曲线经典例题及总结 1.圆锥曲线的两定义: 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大于21F F ,当常数等于21F F 时,轨迹是线段F 1F 2,当常数小于21F F 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小于|F 1F 2|,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不可忽视。若2a =|F 1F 2|,则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 (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22=+b y a x (0a b >>),焦点在y 轴上时22 22b x a y +=1(0a b >>)。 方程2 2 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C 同号,A ≠B )。 (2)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2222b y a x - =1,焦点在y 轴上:22 22b x a y -=1(0,0a b >>)。方程 22Ax By C +=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异号)。 (3)抛物线:开口向右时2 2(0)y px p =>,开口向左时2 2(0)y px p =->,开口向上时 22(0)x py p =>,开口向下时22(0)x py p =->。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 (1)椭圆:由x 2 ,y 2 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 (2)双曲线:由x 2,y 2 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 (3)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提醒:在椭圆中,a 最大,2 2 2 a b c =+,在双曲线中,c 最大,2 2 2 c a b =+。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 一、椭圆 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二、双曲线 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0x y a b a b -=>> ()22 2 210,0y x a b a b -=>>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离心率 ()2 211c b e e a a ==+>,e 越大,双曲线的开口越阔 渐近线方程 b y x a =± a y x b =±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三、抛物线

圆锥曲线历年高考题附答案解析

数学圆锥曲线测试高考题 一、选择题: 1. (2006全国II )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 =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43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53 (B )43 (C )54 (D )32 2. (2006全国II )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 x 23+y 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 (A )2 3 (B )6 (C )4 3 (D )12 3.(2006全国卷I )抛物线2y x =-上的点到直线4380x y +-=距离的最小值是( ) A .43 B .75 C .85 D .3 4.(2006高考卷)已知双曲线2239x y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 ) B. C. 2 D. 4 5.(2006卷)方程22520x x -+=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 )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 D.两椭圆的离心率 6.(2006卷)曲线221(6)106x y m m m +=<--与曲线22 1(59)59x y m m m +=<<--的( ) (A)焦距相等 (B) 离心率相等 (C)焦点相同 (D)准线相同 7.(2006高考卷)若抛物线2 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 162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8.(2006卷)直线2y k =与曲线2222 918k x y k x += (,)k R ∈≠且k 0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9. (2006全国卷I )双曲线221mx y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 。 10. (2006卷)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2,0)D ,设

圆锥曲线经典例题及总结(全面实用,你值得拥有!)

圆锥曲线 1.圆锥曲线的两定义: 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大于21F F ,当常数等于21F F 时,轨迹是线段F 1F 2,当常数小于21F F 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小于|F 1F 2|,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不可忽视。若2a =|F 1F 2|,则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 (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22=+b y a x (0a b >>),焦点在y 轴上时22 22b x a y +=1(0a b >>)。 方程22 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C 同号,A ≠B )。 (2)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2222b y a x - =1,焦点在y 轴上:22 22b x a y -=1(0,0a b >>)。方程 22Ax By C +=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异号)。 (3)抛物线:开口向右时2 2(0)y px p =>,开口向左时2 2(0)y px p =->,开口向上时 22(0)x py p =>,开口向下时22(0)x py p =->。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 (1)椭圆:由x 2 ,y 2 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 (2)双曲线:由x 2,y 2 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 (3)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提醒:在椭圆中,a 最大,2 2 2 a b c =+,在双曲线中,c 最大,2 2 2 c a b =+。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1)椭圆(以122 22=+b y a x (0a b >>)为例):①范围:,a x a b y b -≤≤-≤≤;②焦点:两 个焦点(,0)c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0,0x y ==,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0),(0,)a b ±±,其中长轴长为2a ,短轴长为2b ;④准线:两条准线2a x c =±; ⑤离心率:c e a =,椭圆?01e <<, e 越小,椭圆越圆;e 越大,椭圆越扁。 (2)双曲线(以22 2 21x y a b -=(0,0a b >>)为例):①范围:x a ≤-或,x a y R ≥∈;②焦点:两个焦点(,0)c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0,0x y ==,一个对称中心(0,0),两个顶点(,0)a ±,其中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 ,特别地,当实轴和虚轴的长相等时,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方程可设为 22 ,0x y k k -=≠;④准线:两条准线2a x c =±; ⑤离心率:c e a =,双曲线?1e >,等轴双曲线 ?e =e 越小,开口越小,e 越大,开口越大;⑥两条渐近线:b y x a =±。 (3)抛物线(以2 2(0)y px p =>为例):①范围:0,x y R ≥∈;②焦点:一个焦点(,0)2 p ,其中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③对称性:一条对称轴0y =,没有对称中心,只有一个顶点(0,0);

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1.椭圆 (1)椭圆概念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2c 叫椭圆的焦距。若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21||||2MF MF a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x y a b +=(0a b >>)(焦点在x 轴上)或122 22=+b x a y (0a b >>)(焦点在y 轴 上)。 注:①以上方程中,a b 的大小0a b >>,其中2 2 2 b a c =-; ②在22221x y a b +=和22221y x a b +=两个方程中都有0a b >>的条件,要分清焦点的位置,只要看2 x 和2y 的分 母的大小。例如椭圆 22 1x y m n +=(0m >,0n >,m n ≠)当m n >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当m n <时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2)椭圆的性质 ①范围:由标准方程22 221x y a b +=知||x a ≤,||y b ≤,说明椭圆位于直线x a =±,y b =±所围成的矩形里; ②对称性:在曲线方程里,若以y -代替y 方程不变,所以若点(,)x y 在曲线上时,点(,)x y -也在曲线上,所以曲线关于x 轴对称,同理,以x -代替x 方程不变,则曲线关于y 轴对称。若同时以x -代替x ,y -代替y 方程也不变,则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椭圆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这时,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椭圆的中心; ③顶点:确定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常需要求出曲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令 0x =,得y b =±,则1(0,)B b -,2(0,)B b 是椭圆与y 轴的两个交点。同理令0y =得x a =±,即1(,0)A a -, 2(,0)A a 是椭圆与x 轴的两个交点。 所以,椭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有四个,这四个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 同时,线段21A A 、21B 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为2a 和2b ,a 和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例题习题(精品)

x 专题: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 一、 临阵磨枪 1?直接法(五部法):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或这些 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我们只须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 x,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 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直接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于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 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 或是可分析的, 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 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坐标转移法,也称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4. 参数法:有时求动点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也无明显的相关点,但却较易发现 (或经分析可发现)这个动点的运动常常受到另一个变量(角度、斜率、比值、截距或时间 等)的制约,即动点坐标(x, y )中的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可以把这个变 量设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如果需要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 只要消去参变量即可。 5. 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常可 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 再消去参数得出所求轨迹方程,此种方法称为交轨法。 二、 小试牛刀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M (-3,0),N ( 3,0) PM PN 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Q MN PM PN ???点P 的轨迹一定是线段 MN 的延长线。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 y 0(x 3) 圆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圆O 与圆o 外切于点M (2,0) ?两圆的内公切线上的点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都相等, 故动点P 的轨迹就是两圆的内公切线,其方程为 x 2 2 2 x y 一 3.已知椭圆 — 亍1(a b 0) ,M 是椭圆上一动点,F i 为椭圆的左焦点,贝U 线段MF i a 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设P (x, y ) M (x °,y °)又F , ( c,0)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2 2.已知圆0的方程为x 2 2 y 2,圆0的方程为x 2 y 8x 10 0 ,由动点P 向两

圆锥曲线历年高考题(整理)附答案

数学圆锥曲线测试高考题 、选择题: 2. (2006全国 II )已知△ ABC 的顶点 B 、C 在椭圆 x 3 2+y 2 =1上,顶点 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 3 在 BC 边上,则△ ABC 的周长是 ( A )2 3 (B ) 二、填空题: 1 设点 A 1, ,则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 (2006 全国 II )已知双曲线 a 2 b 2 (C )54 A)5 3 x 2 y 2 4 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 = 3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D)3 2 C) 4 3 D)12 3. (2006全国卷 I )抛物线 y x 2 上的点到直线 4x 3y 0距离的最小值是( A . 4 3 .3 4.( 2006 广东高考卷) 已知双曲线 3x 2 y 2 9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 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 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 于( ) 22 A. 2 B. C. 2 D. 4 5. 2006 辽宁卷)方程 2x 2 5x 0 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 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6. 2006 辽宁卷)曲线 10 m 2 y 6m 2 1(m 6) 与曲线 x 5m 2 y 1(5 m 9) 的( ) 9m 7. 8. (A )焦距相等 (B ) 离心率相等 (C )焦点相同 (D )准线相同 2 2 x 2006 安徽高考卷)若抛物线 y 2 2 px 的焦点 与椭圆 6 A . 2 .4 1的右焦点重合,则 p 的值为( 22 2006 辽宁卷)直线 y 2k 与曲线 y 2 18k 2 x (k R,且k 0)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9. (2006 全国卷 I )双曲线 mx 2 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 2 倍,则 m 10. (2006 上海卷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一个椭圆, 它的中心在原点, 左焦点为 F ( 3,0) , 右顶点为 D (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