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3版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3版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3版

第3版前言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1版的出版,距今已经有4年时间;第2版的出版,距今也有2年时间;书籍第1版与第2版得到广大高校与读者的好评,并在全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此我代表言若金叶软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全体清华专著成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书籍第3版的出版,将最大程度上满足全国各大高校、各大软件公司、各大软件培训中心的多层次需求。同时继续保持本书在全国软件实践类专著中遥遥领先的地位,加强本书对全国各大高校和软件公司的深远影响。

中心除加大软件实践类教程广度与深度的研发与编写外,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积极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在国内宣传计算机实践教学,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高校软件实践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为国家高素质软件实践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搭建优秀的平台。

《软件测试工程师成长之路: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3版的出版秉承第1版与第2版的优点,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与全程质量管理的角度,阐述测试工程师在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以及每一阶段所起的作用。同时增加软件测试工程师各大技术主题分享,为每一位读者从初级测试工程师向中高级测试工程师发展指明了道路。

当各大高校与读者拿到本书时,中心已经完成了面向全国的十八届测试工程师培训与项目实训。有相当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加入了中心的培训与项目实训。实际的教学与学生们实际的项目实践,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实践教程的发展,使该教程更适合引领高校学生动手实践及各大软件公司工程师们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水平。

本书涉及的内容:

本书分四大篇章组织同时有四个附录,每一篇章的规划都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附录也不例外。

第一大篇章:软件测试工程师知识筹备与成长发展,共分3章。第1章讲解本书特色与使用方法;第2章将软件测试核心的理论知识串接起来,展示了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理论;第3章讲解测试工程师如何成长,方便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

整个第一大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范畴、日常工作内容;成为测试工程师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素养;测试工程师成长和发展的前景。

第二大篇章:基于产品线的项目实践,共分7章。该篇章主要通过实例来讲述从软件最初的简单需求模型到最终的产品发布各个阶段测试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包括:项目初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软件测试计划的制定->软件测试案例的编写->软件项目各部

门相互协作->执行测试案例并报告缺陷->产品功能完善与修复缺陷阶段->测试工程师

在产品发布前后的工作。

第4、5章通过实例,深入讲解编写高质量的测试计划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在项目中维护和执行测试计划。

第6章通过各种类型测试用例: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压力性能测试、Web安全测试、跨平台/跨浏览器测试、本地化国际化测试、Accessbility的编写实例,深入学习编写各种测试用例的方法,以及学习在项目中和项目结束后维护测试用例。

第7、8章能学习到如何与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环境维护工程师一起处理各种状态的BUG;如何管理和分析项目过程中以及项目结束后各种状态、类型、级别的BUG,以及通过分析结果提高测试工程师本身乃至整个测试团队的测试水平。结合各种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以及各种BUG的实例,深入学习如何在整个项目中更早、更多的发现BUG,以及如何才能报出正确、详细、且能被软件开发工程师接受的BUG。

第9、10章能深入学习到如何编写高质量的质量分析报告;如何组织验收单位、软件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有效的验收测试;如何处理验收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客户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整个第二大篇章从项目全程质量管理的角度阐述软件项目每个过程中,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作用、工作重点以及扮演的角色。

第三大篇章:软件测试领域九大专题技术分享,分9章。涉及到软件测试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时紧随国际软件测试最新的技术,有一定的前瞻性,技术研究深入,方便引导读者进入到高级工程师行列。包括:Web测试专题技术分享->Client测试专题技术分享->Mobile测试专题技术分享->国际化本地化测试专题技术分享->跨平台跨浏览器专题技术分享->Web安全测试专题技术分享->敏捷测试专题技术分享->软件自动化测试专题技术分享->压力与性能测试专题技术分享。

整个第三大篇章通过众多全球知名软件公司资深工程师的各大软件测试技术主题分享,让读者更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如何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高以及怎样跻身资深工程师行列。

第四大篇章:师生动手实践篇,共1章。引导读者立即实践,展示自已的专业水平,阅读中心在国际软件测试中积累的经验分享,欣赏全国大学生软件实践能力比赛的获奖作品,使自己更快的适应软件工程师角色。

书籍附录A的内容是本书第二大篇章对应的软件系统,师生安装好系统后教学更有针对性;附录B是将书中或软件测试工作中常遇到的英语与对应的中文解释,方便读者进入到国际软件测试队伍中;附录C是面试指南,方便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附录D是对本书所有作者与贡献者的介绍,感谢他们的辛勤汗水、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对加快祖国信息化发展步伐的雄心壮志,才成就了今天的系列实践教材。

第3版新增/新修订章节主要作者与贡献人:

本书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篇第3版由王顺负责策划与主编,兰景英、盛安平、恽菊花为副主编,王顺、兰景英、盛安平负责主审。

本书Java EE篇第3版由王顺负责策划与主编,潘娅、盛安平、印梅为副主编,王顺、潘娅、盛安平负责主审。

第3版新增/修订章节第1、11、13、16、20章由王顺编写,第2、3章由潘娅、兰景英编写,第12、15章由盛安平编写,第18、19章由恽菊花编写,第14章由崔贤编写,第17章由盛安平、王莉编写,书籍附录A、B、C、D由王顺编写,印梅主要负责书籍配套教学电子文档的整理合成与制作。

为保持本书简约与不简单的风格(清晰的软件生产流水线,以及每个阶段测试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和教师对书籍教学的继承性,原书第1与第2版中涉及到一个完整项目流程实践的所有章节没有改变(从第4章至第10章)。

本书的出版同时得到中心官方合作院校和许多高校软件测试专业教师、软件测试领域资深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是: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朱少民教授、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范勇教授、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学院陈涛博士、广州番禺理工学院孙庚副教授、四川理工学院软件工程系何海涛主任等。

为配合本书的实践教学,各大在线网站的开发与运维主要由中心系统架构师、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深软件测试工程师团队、资深项目管理师团队完成,主要成员有:王顺、Waley Zhang(美)、汪红兵、李化、盛安平、恽菊花、吴治、高轶等。

同时书籍各大技术专题分享中的例程许多由中心软件测试国际团队的教师、工程师和学生提供,主要成员有:严兴莉、胡绵军、张凤、李林、王璐、张文平、李凤、裴珧君、钟育镁、陈丽、杨君、甘雪莲、王婷婷等。

本书使用常见问题解答:

1.本书第1、2、3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版本?作为高校教师我应该选择哪个版本来进行教学?作为想从事软件测试行业或已经是软件测试工程师,我应该选择哪个版本学习?

如果说本书第1版给读者展示什么是软件测试工程师及其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如何完成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计划、测试案例的编写;测试工具的使用;如何发现和报告缺陷,以及相关测试报告的编写等软件测试工程师耳熟能详的工作。那么第2版,将是对第1版的巩固与提高,读者虽然已经掌握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巧,但缺乏项目实践,技能也不够系统,所以第2版新增加了国际软件测试经验与技术分享以及中心五大网站,供读者实践,加深了本书实践导向。第3版的出版是为了满足更深层次地学习软件测试、软件开发、软件质量管理、软件流程控制,使读者能尽快的通过实践进入到高级工程师行列;第3版不仅优化了核心理论知识,保持一个完整项目流程,增加软件测试领域各大专题技术分享,同时增加师生和读者动手实践空间,以及软件测试面试技巧。

三个版本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与高校教学实践的需求。

作为高校教师,需要看贵校或贵专业想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每周给多少次课程来上这门课。如果只是想让学生知道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以及满足师生简单层次的动手实践,选用本书第1或2版,都可以。如果想让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议选用本书第3版。如果学校只给每周1至2次课上这门实践课程,建议使用本书第1或2版(少课时版);如果每周给3至4次课,建议选用本书第3版。

作为想从事软件测试行业或已经是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成员,请直接选用本书第3版。

2.本书适合高校哪些专业师生学习?读者群体有多广?

本书虽然是软件测试工程师成长实践类教材,但因为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的生命线,所以全国各大高校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软件学院各专业都可以选用为软件

实践类教材。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本书,就能知道软件生产的整个流程,以及在软件生产各环节如何避免引入软件缺陷,各种类型软件常出现的软件缺陷在哪里,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软件项目管理时,如何减少这些缺陷存在的可能性;如何保证开发的软件足够的安全,怎样验证所使用的软件是安全的等等,对各大软件专业都有帮助。

除了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类师生可以选用本教程外,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全国各大软件培训机构的软件工程师培训、全国各大软件公司的软件工程师都可以选择本书第3版,学习当前最新的技术、阅读资深工程师各大技术专题分享、增强自己的技术实力,在竞争中展现自我。

3.某重点高校计算机学院反映:学院规定的计算机理论课程每学期都上不完,怎么有时间来学习这个实践教程?

对于这一点中心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是让他们知道所有的既定理论、定理,更主要是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

本书第3版的出版就是为了取代传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大家都知道经过一本书的理论教学之后,实际能记得或用到上的理论总结后可能只有几句话或几页纸。本书第3版的第一大篇章中的第2章软件测试领域核心知识大串讲,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理论教学书籍中能学到的知识,同时第一大篇章中的第3章,讲解进入测试工程师行业后如何进一步的发展,附录C中讲解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技巧,少许的几章已经比传统的理论课程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本书第3版第二大篇章从水平角度出发,基于一个完整的软件产品线,讲述软件生产的各个流程及各阶段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主要工作,需要会的技巧。本书第3篇章从纵深角度出发将目前软件测试领域九大专题技术进行串讲,方便师生了解前沿技术以及分享众多资深工程师的经验,很容易引领读者进入软件工程师行列并很快地向高级工程师方向成长。本书第3版出版的初衷就是用来替代传统的理论书籍教育,采用理论实践相适合的方式并更为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体现每一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如果某重点高校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会去做软件测试方面的学术

研究、或认为自己教授的某门软件测试教程已经相当的熟悉,不想再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心推荐理论归理论教学,《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1版与第2版可以用8至16次课教学,第3版可以用12至20次教学。学生动手实践及经验分享可以不占用教学时间,由学生自行完成。这样对教师与学生都有一个新的要求,教师要对软件测试各环节非常熟悉才能把握好教学;而学生需要利用闲暇时间动手实践,去领会与运用各种测试技术。

4.某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师咨询,我们学校的师生能不能选用本课程,学生能不能学会,会不会太难?

虽然目前选用本书的高校有许多是全国985高校、211高校,省市重点高校、军事类重点高校,同时我也能看到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使用我们的教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因为重点院校许多学生会继续深造走向科研,做学术研究,所以要掌握的知识一方面要广,另一方面要深;

而高职高专定位应该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人才,所以针对软件测试这门课来说,完全可以放弃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改用这本实践教程,从头开始学,加大学生实践与测试经验反馈的力度。

中心所有软件实践类教程都不是从纯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来编写的,而是从如何应用到工作实际中这一角度出发,所以学生一定能学会,不用担心。

5.有些学生看完本书后认为:这本书很简单,没什么可学的,怎么办?

中心把书籍写得深入浅出,把软件行业复杂的流程和软件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清晰地勾勒出来,所以让人感觉很简单。但简单不代表你就能不经过系统学习,轻易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更不代表你可以在这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软件行业对软件测试及全程软件质量控制越来越重视,而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缺口比较大,相反许多高校计算机学院毕业的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不懂实践,而找不到好的工作。作为测试新手,如果想在职场获得更多的尊重,更多的薪水,只会简单的测试理论,只知道基本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

本书第3版增加各大专题技术分享,从而方便读者进入到高级工程师行列。许多技术看似简单,但能把这些技术融会贯通,熟练运用,需要多年的动手实践积累和不断总结提高,才能运用的恰到好处。

6.有潜在读者反映,本书是否适合自学?如果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理解,怎么办?有高校教师觉得自己对软件测试领域的实践不够多,感觉不太能适合本课程教学,所以不选用本书作为软件实践教材,如何克服畏惧心理?教师如何教学过程中,存在疑问,找谁联系?

中心编写的软件实践类专著,满足自学的要求,完全适合自学。各大高校教师,如何只是担心自己的经验不够,而没有选用本教程,那就太可惜了,因为您教本书的时间越长,教的班级越多,您的领悟与发现就会越多,技术也会越来越强;您会惊奇地发现几年之后,自己也变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如果您只是担心使用本书有疑问向谁问的问题,中心早就已经有解决方案:

请访问本书官方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itest

使用《软件测试工程师成长之路——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作为教材的高校教师:请加入在线官方教师QQ交流群:200236945,加入群后,请修改自己的群名片为:姓名+所在高校格式 (如:张三+哈工大)

使用《软件测试工程师成长之路——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书籍作者/贡献者/读者在线官方QQ交流群号:QQ群1:143416681,QQ群2:166256311,QQ群

3:12525831,QQ群4:113715517(请选择一个没有满员的群加入) ,加入群后,请修改自己的群名片为:姓名+地区+职业格式 (如:张三+合肥+学生)

如果您在自学本书时还感到吃力,想要参加中心的相应级别工程师培训,请访问言若金叶研究中心全国软件工程师培训官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

7.学生学完后,都跃跃欲试想展示一下运用本书中提到的各种技术,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供学生展示自己能力?

中心从2012年、本书第2版出版后,就开始组织全国大学生软件实践能力比赛,全国大学生软件实践能力比赛官方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 里面有软件测试工程师技能比赛也有软件开发工程师技能比赛,欢迎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实力。获得名次和相应证书后也为大家进入未来职场提供一个敲门砖。

同时,每年都有许多全国优秀在校大学生通过中心平台参与到国际软件外包项目和自主研发项目,锻炼了自己软件实践能力与实战经验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报酬。

8.本书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版与Java EE版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

本书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版与Java EE版两个版本从目录结构上看没有太多的区别,主要是实践上配套软件是用什么语言开发的区别。两个版本,第一篇章完全一致;第二篇章因是一个具体软件生产流程的例子所以有区别: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版是用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技术开发的大学图书管理系统,Java EE版是用Java EE技术开发的大学学籍管理系统,两个系统都比较容易理解;第三篇章的区别在第18与19章自动化测试与压力性能测试的实践举例,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是用的大学图书管理系统,Java EE用的是大学学籍管理系统;第四篇章完全一致;附录的不同点在附录A上: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讲的是大学图书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Java EE 讲的是大学学籍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

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语言版本作为教材,如果两种语言比较起来熟悉程度和喜欢程度都差不多,就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版本进行教学与实践。

9.本书配套的大学学籍管理系统与大学图书管理系统的账户与密码是多少,对应的软件和教学PPT从什么地方下载?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图书网站中搜索本书,就能下载到相应的软件与教学PPT,里面也有账户与密码的说明。Java EE版大学学籍管理系统默认账号与密码:admin/pass111,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版大学图书管理系统默认账号与密码:admin/pass123。此外,在中心官网与论坛中有许多测试经验与技巧分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查看。

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要求软件测试工程师越来越专业,很多学生想从事软件测试的职业,但对这个职业很迷茫,不知道从事这个职业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需要积累哪些经验,如果从事这个职业后,如何提高自己等等。深入学习本书,希望您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致谢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提供的这次合作机会,使该实践教程能够早日与大家见面。

感谢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因为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信念“为加快祖国的信息化发展步伐而努力!”而紧密团结在一起。感谢团队成员的家人,是家人和朋友的无私关怀和照顾,最大限度的宽容和付出成就了今天这一教程。

由于作者水平与时间的限制,本书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在使用本书过程中有什么疑问,请发送E-mail到tsinghua.group@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或roy.wang123@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作者及其团队将会及时给予回复。

后记

您也可以到中心的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与讨论,在言若金叶软件研究中心官网,您可以:

了解中心最新的动态,

掌握中心最新的专著进展情况,

报名参加中心的软件工程师培训,

报名参加中心软件工程师认证,

报名参加中心软件实训与外包,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获得应有报酬,

加入中心会员,或者直接加入中心,成为中心的一员,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加入中心软件各领域QQ群,和其他高手或同学一起探讨学习困难与成长经验,

加入中心软件外包QQ群,由资深工程师与项目管理师带领您参与国际软件外包。

一切成就,只因有你!相信追求梦想的力量!

王顺

2013年于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测试的定义及常用软件测试方法介绍

软件测试的定义及常用软件测试方法介绍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1.定义: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 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2.内容:软件测试主要工作内容是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认(validation ),下面分别给 出其概念: 验证(verification)是保证软件正确地实现了一些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即保证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Do it right) 1.确定软件生存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前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2.程序正确性的形式证明,即采用形式理论证明程序符合设计规约规定的过程 3.评市、审查、测试、检查、审计等各类活动,或对某些项处理、服务或文件等是否 和规定的需求相一致进行判断和提出报告。 确认(validation)是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目的是想证实在一个给定的外部环境中软件的逻辑正确性。即保证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 1.静态确认,不在计算机上实际执行程序,通过人工或程序分析来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2.动态确认,通过执行程序做分析,测试程序的动态行为,以证实软件是否存在问题。 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测试,软件测试应该包括整个软件开发期间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文档,如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当然软件测试的主要对象还是源程序。 二、软件测试常用方法 1. 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 a.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很明显,如果本身设计有问题或者说明规格有错误,用黑盒测试是发现不了的。

最全通用模板软件测试实习报告

最全通用模板软件测试实习报告XX年大学软件测试实习报告1 毕业实习是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通过实习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生产环境和关键技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了解生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提高组织纪律观念;亲身参与实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对于任何一位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我们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自感受社会的需求,高强度与社会接轨。 一方面,通过实习,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工作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接受一次系统而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责任心和光荣感,提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培养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一定的工作能力,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提高与别人和谐相处和协同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本次实习,

应当对公司产品、测试流程、测试知识等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同时应该对测试工具及其应用有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认识。 实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岗位、单位简介、实习任务、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下面我从这方面简单介绍介绍。 1、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20xx-07-02至20xx-08-28。 2、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xx软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实习岗位 实习岗位:软件测试工程师 4、单位简介 xx软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xx地区唯一专注软件测试培训的基地。新梦想软件测试培训基地--xx地区最好的唯一的专业的软件测试培训基地。目前,在整个xx地区,只有新梦想有专业的资深的软件测试老师以及权威的软件测试课程体系。新梦想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软件测试人才。"学习软件测试就选新梦想"这个认知已经深入长沙各大高校学生以及想实现自己IT高薪职业梦想的广大学子的心里。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高层测试主管的加入、用人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 A.表明软件的正确性 B.评价软件质量 C.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D.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2. 下面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 A 是错误的。 A.软件测试是程序测试 B.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C.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3. 某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评测师时,应聘者甲向公司做如下保证: ①经过自己测试的软件今后不会再出现问题; ②在工作中对所有程序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在某个程序员编写的程序中发现的问题多,就重点审查该程序,以免不利于团结; ③承诺不需要其他人员,自己就可以独立进行测试工作; ④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决不罢休; 你认为应聘者甲的保证 B 。 A.①、④是正确的 B.②是正确的 C.都是正确的D.都不正确 4. 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 B 。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 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C.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5. 导致软件缺陷的原因有很多,①-④是可能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 D 。 ①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的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而且经常更改②软件设计说明书③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④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需求说明书和沟通不足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 二、简答题 1.简述软件测试发展的历史及软件测试的现状。 参考答案: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软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系统意义上的软件测试,更多的是一种类似调试的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和选取也都是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随机进行的,大多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产业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软件企业成立了QA或者SQA部门。后来QA的职能转变为流程监控(包括监控测试流程),而测试(Testing)则从QA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职能。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SQA)的主要职能,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ANSI )。 在我国,软件测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国内,现在在软件测试行业中各种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标准都还在探索阶段。

软件检验测试的各种方法介绍

2.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英文是Integration Testing。 集成测试是指一个应用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联合测试,以决定他们能否在一起共同工作并没有冲突。部件可以是代码块、独立的应用、网络上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端程序。这种类型的测试尤其与客户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有关。一般集成测试以前,单元测试需要完成。 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逻辑扩展。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并且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组件是指多个单元的集成聚合。在现实方案中,许多单元组合成组件,而这些组件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部分。方法是测试片段的组合,并最终扩展进程,将您的模块与其他组的模块一起测试。最后,将构成进程的所有模块一起测试。此外,如果程序由多个进程组成,应该成对测试它们,而不是同时测试所有进程。 集成测试识别组合单元时出现的问题。通过使用要求在组合单元前测试每个单元,并确保每个单元的生存能力的测试计划,可以知道在组合单元时所发现的任何错误很可能与单元之间的接口有关。这种方法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数量减少到更简单的分析级别 3.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基本功能检查。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新编译的每一个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英文是System Testing。 系统测试是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相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 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包括需要测试的产品系统的软件,还要包含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因此,必须将系统中的软件与各种依赖的资源结合起来,在系统实际运行环境下来进行测试。 5.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英文是Regression testing。 回归测试是指在发生修改之后重新测试先前的测试以保证修改的正确性。理论上,软件产生新版本,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验证以前发现和修复的错误是否在新软件版本上再次出现。 根据修复好了的缺陷再重新进行测试。回归测试的目的在于验证以前出现过但已经修复好的缺陷不再重新出现。一般指对某已知修正的缺陷再次围绕它原来出现

软件测试实践

软件测试实践作业一 1.说明一个软件可能存在哪些类型的质量问题,并举例说明软件本地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成熟软件带来的风险。不成熟的软件产品是把测试成本交给了用户:企业往往是出于项目周期安排不当,或者根本没有安排专门测试,匆匆完成编码设计就将产品交付使用了。这样的后果自然是用户觉得产品漏洞百出,项目执行过程也遥遥无期,最后,项目双方都筋疲力尽,用户觉得受骗,而软件商则毁了声誉,追加了大量项目实施费用,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所提供的功能与说明书不符,部分功能不能用;二是实际完成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产品或系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三是性能不够稳定,产品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是产品的文档资料不全,给用户的使用和后期升级带来困难。有两大类别的质量风险和本地化有两大类别的质量风险和本地化有关,第一类和用户界面有关,另一类和操作有关。如果系统不支持本地语言的字符集,那么就会面临一个本地化的问题,无论信息以哪种字符呈现,他们必须以准确的语言翻译来呈现.如软件汉化,为了使这些非英语国家的软件用户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必须对英语软件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用户所在国的文字。除了语法上的困难之外,还要面临文化、伦理和宗教禁忌等问题。所以必须把俚语、双关语和俗语考虑在内。这样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就没有了语言障碍,感觉软件就像它们国家开发的。 2.给出几个理由,说明产品说明书为什么通常是软件产品制造缺陷的最大来源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不一致的表现 软件功能超出产品说明书的范围 软件没有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 虽然产品说明书中没有要求) 测试员或用户认为软件的易用性差 软件没有达到产品说明书表明的功能 规格说明书可能不完全,有二义性或自身矛盾。(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修改功能,如果不能紧跟这种变化并及时修改规格说明书,则产生规格说明书错误。) 3.对聊天软件的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只需写出测试思路。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 输入存在的用户名和不匹配的密码 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用户名不输入密码 不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 密码是否区分大小写

北航 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

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 1.William E.Perry 著,兰雨晴,高静译,软件测试的有效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郑人杰等, 实用软件工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郑人杰, 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年 4.G.J. Myers, 周之英,郑人杰译,计算机软件测试技巧,1987年 5.G.M. Weinberg,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71. 6.朱鸿,金凌紫著,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科学出版社,1997年 7.William Perry, Effective Methods for Software Testing,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5 8.Tim Koomen and Martin Pol, Test Process Improvement, Addison –Wesley 1999. 9.Cem Kaner, Jack Falk and Hung Quoc Nguyen, Testing Computer Software,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9 10.Rick D. Craig and Stefan P. Jaskiel, Systematic Software Testing, Artech House Publishers, 2002 11.Ron Patton, 周予滨, 姚静译, 软件测试,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练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测试是调试的一个部分(X )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2 ) 3.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2 ) 4.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2 ) 5.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2 ) 6.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X ) 7.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2) 8.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2) 9.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2 ) 10.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2) 11.测试是证明软件正确的方法。(X ) 12.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2 ) 13.测试中应该对有效和无效、期望和不期望的输入都要测试。(2 )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2 ) 14.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2 )黑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X )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X ) 15.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2 ) 16.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2 ) 17.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 能达到什么程度。(X) 18.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X) 19.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X) 20.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X ) 21.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22.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X ) 23.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 (2) 24.所有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2 ) 25.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X) 26.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X ) 27.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可将软件测试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和第三方测试。(2) 28.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X ) 29.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X ) 30.在没有产品说明书和需求文档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动态黑盒测试。(2 ) 31.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2 ) 32.测试错误提示信息不属于文档测试范围。(X ) 33.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2 ) 34.总是首先设计黑盒测试用例。(2 ) 35.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的软 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V ) 36.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同一层次的概念。(x ) 37.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x ) 38.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V ) 39.传统测试是在开发的后期才介入,现在测试活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周期。(V )40.传统测试以发现错误为目的,现在测试已 经扩展到了错误预防的范畴。V 41.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缺陷跟踪、测试评估。(V )42.软件生存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的整个时期。(x ) 43.测试用例的数目越多,测试的效果越好。(x ) 44.只要能够达到100%的逻辑覆盖率,就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x ) (2)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练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 测试是调试的一个部分(╳) 2.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3. 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 4. 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5. 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6. 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7. 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8.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9.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10.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1. 测试是证明软件正确的方法。(╳) 12. 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3. 测试中应该对有效和无效、期望和不期望的输入都要测试。(√)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14. 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黑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 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 15.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16.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7. 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8. 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19. 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20. 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 21. 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22. 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23. 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 24. 所有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 25. 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 26. 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 27.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可将软件测试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28. 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29. 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 30. 在没有产品说明书和需求文档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动态黑盒测试。( √) 31. 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 32. 测试错误提示信息不属于文档测试范围。( ×) 33.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34. 总是首先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 35. 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的软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 36. 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同一层次的概念。(x ) 37. 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x ) 38.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软件测试实践(二)

[模拟] 软件测试实践(二) 选择题 第1题: 下列有关软件缺陷报告的编写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__。 A.一个软件缺陷报告中只应记录一个不可再划分的软件缺陷 B.软件缺陷报告的标题应该能够最简洁表达一个软件缺陷 C.软件缺陷报告中应提供全面的有关该软件缺陷再现的信息 D.同一个软件缺陷可以被重复报告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与开发过程紧耦合的软件企业内部产品的测试过程中,测试活动的组织依据项目开发的______进行规划。 A.进度 B.方法 C.过程 D.内容 参考答案:A 第3题: 第三方测试的目的是______。 A.对软件进行验收测试 B.提高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C.减少提交软件系统中的缺陷 D.以上全部 参考答案:D 第4题: 开发过程紧耦合的软件企业内部产品的测试过程依据的测试理念是______。 A.独立性 B.迭代性 C.独立与迭代

参考答案:C 第5题: 测试计划中最主要的内容有______。 A.确定测试范围 B.划分测试任务 C.确定日程表和组织团队 D.以上全部 参考答案:D 第6题: 下列不是测试计划中要考虑的是______。 A.测试用例的设计 B.测试过程如何控制 C.测试质量如何保证 D.测试任务如何划分 参考答案:A 第7题: 测试范围确定的内容有______。 A.测试软件系统的哪些模块 B.测试软件系统的哪些指标 C.测试过程何时介入 D.以上全部 参考答案:D 第8题: 组织与培训团队,配置软硬件测试环境等工作是______阶段的主要任务。 A.测试设计 B.测试计划 C.测试执行

参考答案:B 第9题: 测试计划的主要任务是______。 A.编写计划 B.配置软、硬件测试环境 C.组织与培训团队 D.以上全部 参考答案:D 第10题: 测试执行的主要任务是______。 A.进行系统评测 B.执行测试用例 C.功能验证 D.设计测试大纲 参考答案:B 第11题: 若开展一个简短的软件系统评测,则测试执行中需要安排______次测试执行方可进行下一阶段。 A.1次 B.2次 C.n次 D.不一定 参考答案:A 第12题: 在测试日程表的制定中,预期完成日期与被测试系统投产、发布和部署的日期应该______。 A.完全一致

系统软件测试方法

测试计划 引言 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背景 说明: a.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计划

测试工具

利用有效的和无效的数据来执行各个用例流,以核实以下内容: ?在使用有效数据时得到预期的结果 ?在使用无效数据时显示相应的错误消息或警告消息。 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测试用例模板 单一界面测试的参考表格如下:

访问了 如果Web应用系统使用了Cookies,就必须检查Cookies是否能正常工作。测试的内容可包括Cookies是否起作用,是否按预定的时间进行保存,刷新对Cookies有什么影响等。 用户界面测试 用于核实用户与软件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 目标 核实下列内容: ?确保各种浏览以及各种访问方法(鼠标移动、快捷键等)都使用正常 ?确保窗口对象及其特征(菜单、大小、位置、状态和中心)都符合标准等。 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是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 目标 核实下列情况下的性能行为: ?正常的预期工作量 ?预期的最繁重工作量 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软件测试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实践2

软件测试(本科)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院

使用说明 本形考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软件测试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软件测试(本科)》教材(贺平编著,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2011,1)配套使用。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在一个学期内开设。本课程的特点为综合性强,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术方法的覆盖面宽、课程基本涵盖了软件测试全貌,同时实践性也较强。学习本课程,不仅要求同学们正确理解、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更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与技术方法,分析所面对的软件测试的(工程)问题,结合软件工程、软件设计、软件编程的相关知识与技术,通过实践运用,学会对软件测试问题的分析、技术方法运用策略及过程,完成实际测试任务。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也按照百分制计分。形考任务的形式为综合性的,共有5次,其中作业形式3次,主要检查课程学习情况,检查对课程内容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实践是完成本课程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环节培养同学们运用软件测试技术方法解决实际测试程序(案例)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和考核大家对这方面的掌握程度及工程应用的能力,实践形式2次。考核成绩由地方电大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定。两种形成性方式考核,每次均占20%。

软件测试作业1 (本作业覆盖教材中的第1至2章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软件测试目的可以是:( B ) A.发现缺陷 B.确认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C.预防缺陷 D.直接提高产品的售价 E.减少整个产品开发周期时间 a)A, B b)A, B, C c)A, B, C 和 D d)所有选项 2.基本的测试过程主要由下面哪些活动组成:( B )计划和控制(control) B.分析和设计 C.实现和执行 D.评估准出准则和测试报告 E.测试结束活动 a)A, B 和 C b)A, B, C 和 D c)除 E 以外所有选项 a)所有选项 3.关于测试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测试无法显示软件潜在的缺陷; b)测试能保证软件的缺陷和错误全部找到; c)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错误而不能证明软件没有错误; d)所有的软件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4.可维护性测试属于:() a)非功能测试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练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测试是调试的一个部分(╳)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3.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5.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6.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7.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8.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9.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10.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1.测试是证明软件正确的方法。(╳) 12.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3.测试中应该对有效和无效、期望和不期望的输入都要测试。(√)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14.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黑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 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15.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16.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7.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8.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19.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20.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 21.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22.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23.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24.所有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 25.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 26.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 27.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可将软件测试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28.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29.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30.在没有产品说明书和需求文档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动态黑盒测试。(√) 31.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32.测试错误提示信息不属于文档测试范围。(×) 33.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34.总是首先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35.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的软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 36.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同一层次的概念。(x) 37.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x) 38.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39.传统测试是在开发的后期才介入,现在测试活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周期。(∨)40.传统测试以发现错误为目的,现在测试已经扩展到了错误预防的范畴。∨ 41.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缺陷跟踪、测试评估。(∨)42.软件生存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的整个时期。(x) 43.测试用例的数目越多,测试的效果越好。(x) 44.只要能够达到100%的逻辑覆盖率,就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x) 45.单元测试属于动态测试。(∨) 46.验收测试是以最终用户为主的测试。(∨) 47.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是没有价值的。(∨) 48.可以把不合格的开发人员安排做测试。(x)

软件测试工作实习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75840.html,)/工作总结 软件测试工作实习总结 20xx年xx月xx日,我怀着对提高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态,跨进西安XX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开始了自己大学里兼职实习工作。转眼间,断断续续的三个星期的实习时间就过去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过程,我深深的认识到在XX实习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XX公司和同事们对我个人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超越我的料想之中的。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软件测试部见证XX的强硬实力 这段实习时间完全是在软件测试部度过,亲自体验感受离了XX科技的主要软件产品。包括数据快速恢复平台v3.0,系统快速恢复平台v1.o,闪电恢复,三合一数据宝,一键恢复,联想onekey等等。并且协助同事完成对netguard,hd-shield以及联想网络控制工具等软件的测试工作。 1.XX的产品名不虚传。 通过对软件的实际测试,彻底从思想上改变了自己对数据备份保护的概念。XX的硬盘动态备份技术,能够在不占用固定硬盘空间(非用户使用空间),实现数据的快速备份与恢复,堪称典范,不愧是行业的创新者和。

2.友善同事关系给人温暖和关怀。 在实习期间,自己的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比较陌生,特别是对频繁的更换操作系统等,多亏蓝朝霏等多位同事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让我顺利完成软件测试。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同事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是深刻。这种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我振奋,给我力量,给我信心! 3.软件的瑕疵在所难免。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让人不是很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a.软件对中英文操作系统不能完全兼容。 建议:在软件安装入口处对中英文操作系统进行路径选择。 b.软件对不同主板的识别bios差异大。 具体是在hd-shield软件测试中,不同主板性能差异大。 c.软件密码在重新登录后有残存现象。 已经通过金党锋学长反馈到研发部。 d.软件的不稳定性。 本人联想昭阳e660因为测试三合一数据宝中的闪电恢复软件在重启中黑屏,在维修过程中彻底报废。 在软件测试中部分软件在不同机器环境中测试性能有差异。 还有其他问题在测试过程中已经汇报相关人员并得到满意解决。 总而言之,我们XX科技的产品还是值得信赖的。作为销售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3版

第3版前言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1版的出版,距今已经有4年时间;第2版的出版,距今也有2年时间;书籍第1版与第2版得到广大高校与读者的好评,并在全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此我代表言若金叶软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全体清华专著成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书籍第3版的出版,将最大程度上满足全国各大高校、各大软件公司、各大软件培训中心的多层次需求。同时继续保持本书在全国软件实践类专著中遥遥领先的地位,加强本书对全国各大高校和软件公司的深远影响。 中心除加大软件实践类教程广度与深度的研发与编写外,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积极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联席会(计算机学科组)、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在国内宣传计算机实践教学,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高校软件实践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为国家高素质软件实践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搭建优秀的平台。 《软件测试工程师成长之路: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实践指南》第3版的出版秉承第1版与第2版的优点,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与全程质量管理的角度,阐述测试工程师在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以及每一阶段所起的作用。同时增加软件测试工程师各大技术主题分享,为每一位读者从初级测试工程师向中高级测试工程师发展指明了道路。 当各大高校与读者拿到本书时,中心已经完成了面向全国的十八届测试工程师培训与项目实训。有相当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加入了中心的培训与项目实训。实际的教学与学生们实际的项目实践,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实践教程的发展,使该教程更适合引领高校学生动手实践及各大软件公司工程师们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水平。 本书涉及的内容: 本书分四大篇章组织同时有四个附录,每一篇章的规划都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附录也不例外。 第一大篇章:软件测试工程师知识筹备与成长发展,共分3章。第1章讲解本书特色与使用方法;第2章将软件测试核心的理论知识串接起来,展示了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理论;第3章讲解测试工程师如何成长,方便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 整个第一大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范畴、日常工作内容;成为测试工程师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素养;测试工程师成长和发展的前景。 第二大篇章:基于产品线的项目实践,共分7章。该篇章主要通过实例来讲述从软件最初的简单需求模型到最终的产品发布各个阶段测试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包括:项目初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软件测试计划的制定->软件测试案例的编写->软件项目各部 门相互协作->执行测试案例并报告缺陷->产品功能完善与修复缺陷阶段->测试工程师 在产品发布前后的工作。 第4、5章通过实例,深入讲解编写高质量的测试计划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在项目中维护和执行测试计划。

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 2010-3-29 10:09:22 作者:佚名 一、目前项目中所使用的测试方法我目前所在的项目中(目前项目是一套C/S架构的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测试方法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回归测试,验收测试。 下面就上面的三种软件测试方法,分别做一下说明: (1)单元测试 这个步骤主要是开发者针对开发过程中,程序内部的函数、类、变量等等数据进行正确性的测试。 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在经过详细设计之后,开始着手编写代码。一般情况下,每完成一个函数(类、变量……)之后,就要进行单元测试,以验证编写的函数能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中的功能。 举个例子:一个函数需要把一些重要的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那在编写完这个函数之后,就要进行测试,以验证①函数能正确带出需要插入数据库的数据变量②带出的数据可以正确的插入需要插入的数据库。 在上述测试通过之后,再接着按照详细设计说明进行接下来的开发工作。 (2)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详细设计的要求组装成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侧重于模块间的接口正确性以及集成后的整体功能的正确性。 举个例子:等一个个函数或者功能模块的单元测试完成之后,就需要测试这些函数或者模块之间的整体的数据流是否正确。 (3)功能测试 等开发人员开发完之后就要把最后开发、测试(单元测试,整合测试)完的requirement release给内部QA人员去做功能测试。因为开发人员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只能保证release给QA的新的requirement的开发是可以正常运行的,执行起来的效率是最高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如:数据库操作,通信,显示,error handing,信息反馈……)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对于特定需求的业务逻辑还不能完全保证其正确性,所以需要更加详尽的功能测试过程。

软件测试方法的分析与实践研究 叶旭

软件测试方法的分析与实践研究叶旭 发表时间:2018-04-18T15:05:45.6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作者:叶旭颜薇薇 [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大幅度提高,软件行业关心的问题依旧是如何保证提高软件的质量。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 230088)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的规模大幅度提高,软件行业关心的问题依旧是如何保证提高软件的质量。软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是衡量软件的重要标准,软件的失效有时候会带来财产和生命的巨大的损失,因此,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软件测试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保证软件质量的必要手段。软件测试方法的分析与使用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正确的使用软件测试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关键词:系统测试;测试用例;缺陷管理 1软件测试概述 根据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批测试用例,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运行程序以发现错误的过程称为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为执行程序的过程。 1.1软件测试的目的 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当中,之所以要进行软件的测试,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第一是对软件的正确性进行检测。一些软件因为程序编写存在着小错误,所以整个软件的运行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进行软件测试就是要将这些错误找出来并进行改正。第二是对软件的运行速度、性能等进行测试。软件的运行与环境的匹配性有着较为显著的关系,通过测试获得软件运行的速度以及性能结果,在结果基础上分析运行环境与其的适应性,可以更好的优化软件的运行环境。第三是进行软件的安全评判。一些软件会带有病毒,而此类软件在应用中会出现极大的安全风险,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测,这样可以对软件的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 1.2软件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软件测试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所以说测试用例的设计是整个测试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就目前的测试用例分析来看,其包括了测试输入数据、对步骤进行执行以及对与之对应的预期输出三个主要的部分。在整个软件的测试工作中,测试用例体现了五个方面的基本作用:第一是对整个测试工作的实施进行指导;第二是对测试数据的规划进行全面性的准备;第三是帮助完成测试脚本/设计规格说明书的编写;第四是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第五是为缺陷分析的标准提供基础。 1.3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的关键是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需要包括功能特性,规范的输入和输出。每一个测试用例都有明确的测试目标。软件测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别,以下主要讨论软件测试方法。 1.3.1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目前计算机软件测试当中运用的一种主要测试方法,此种测试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软件的每一种功能能否正常使用,因此此方法也被称之为功能测试。在整个测试的过程中,测试可以定义为一个不可打开的黑盒,因此其内部结构以及特征可以完全不考虑,只要进行程序的接口测试即可。在黑盒测试中,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需要进行测试的量化,所以需要利用设计来实现测试量化。就目前测试量化的实现来看,主要利用到的设计方法有: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错误推测法;正交试验设计法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利用黑盒测试可以有效的判断软件运行的功能是否正常。 1.3.2白盒测试。在软件测试的方法当中,另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是白盒测试法,此种测试方法主要是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测试,所以此种方法也被称之为结构测试或者是逻辑驱动测试。这种检测的方式将被检测的程序视为了一个打开的盒子,所以在检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其内部的结构进行测试用例的选择,这样,程序测试的逻辑途径等都可以进行检测。 1.4从程序是否执行的角度 1.4.1静态测试。静态测试的主要特征是在测试源程序时,计算机并不真正的运行被测试程序。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界面测试、文档测试三个放面。 1.4.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必须真正的运行被测试程序,通过输入测试用例,对其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是否一致。 1.5从是否使用工具的角度 1.5.1人工测试。人工测试是由测试人员手工逐步执行所有的活动,并观察每一步是否成功完成。例如结构化走查、审查和正式评审。 1.5.2自动测试。自动测试是基于自动测试工具软件完成的。测试人员在事先编写好测试脚本利用计算机自动软件来检测软件的缺陷或错误。例如边界值测试、分支覆盖测试、原型和语法测试等。自动测试只适合于可重复利用的功能。 2计算机软件深度开发应用 2.1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 就目前的软件开发来看,主要是通过软件工程这种方式进行的,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和机械工程存在着非常大的相似性,机械工程需要经过设计、施工和验收三个阶段,软件开发也需要经过定义、开发和维护三个基本的机端。定义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进行软件功能的基本确定,第二是进行功能实现的途径探讨。简言之就是通过定义,软件的基本功能完整性和开发的主要方向得以确立。开发是软件开发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指的是利用程序结构以及途径实现软件功能的过程。第三是维护,此过程指的是在获得基本功能后对功能的稳定和持续进行保证。经历过三个基本的阶段,软件开发的完善性得到保障。 2.2应用软件开发方法 从目前的软件应用来看,一些比较大的应用软件很难由个人独立完成,需要由多人或者是团队的配合,这样,软件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就目前的应用软件开发来看,不同类型的软件,其开发方法存在着差异性,所以需要对目前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进行统一的分析和探讨。 2.2.1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目前应用软件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此种方法主要从时间的角度对软件定义、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解,从而将其变成几个较小的阶段,这样,每个阶段从开始到结束都会执行较为严格的标准,而这些标准的执行可以使此阶段

软件测试方法论文

浅析软件测试技术未来形式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经过了多年软件开发实践,软件测试的重要意义逐渐被人们普遍认识。然而究竟什么是软件测试,这一基本概念很长时间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1973年W.Hetzel曾经指出,测试是对程序或系统能否完成特定任务建立信心的过程。1983年IEEE提出的软件工程标准术语中给软件测试下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G.J.Myers则持另外观点,他认为:“程序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至今,对于软件测试所有定义中比较完善的是软件测试是分析某个软件项以发现显存和需要的条件之差别并评价此软件的特性。 二、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Bill Hetzel在他的《The Complete Guide to Software Testing》一书中讲述了六条原则。所谓测试的原则就是测试过程中内部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已经被公认的。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测试的意义。 原则1: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 原则2:测试工作具有创造性但很困难。 原则3:测试旨在防止错误的发生。 原则4:测试是有风险的。 原则5:测试需要有计划性。 原则6:测试需要有独立性 三、软件测试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对测试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明确测试的过程,了解测试究竟要完成哪些工作,尽量做到全面测试。 1、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 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不实际运行被测软件,而只是静态的检查程序代码、界面或文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过程。其中包括代码测试、界面测试和文档测试3个方面。对于代码测试,主要测试代码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于界面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实际界面与需求中的说明是否相符。对于文档测试,主要测试用户手册和需求说明是否符合用户的实际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