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5高一数学综合练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必修5高一数学综合练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必修5高一数学综合练习试卷及答案

数学必修五-综合练习二

说明: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可以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共60分) 1.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a n =n 2-(n-1) (B )a n =n 2-1 (C )a n =

2)1(+n n (D )a n =2

)

1(-n n 2.已知数列3,3,15,…,)12(3-n ,那么9是数列的

(A )第12项 (B )第13项 (C )第14项 (D )第15项

3.在数列{a n }中,a 1=1,当n ≥2时,n 2=a 1a 2…a n 恒成立,则a 3+a 5等于 (A )

7613111(B)

(C)

(D)

3

16

15

4

4.一个三角形的两内角分别为45°和60°,如果45°角所对的边长是6,那么60°角所对的边长为

(A )36 (B )32 (C )33 (D ) 26 5.在△ABC 中,若∠A ∶∠B ∶∠C =1∶2∶3,则a ∶b ∶c 等于

(A )1∶2∶3

(B )3∶2∶1 (C )2∶3∶1

(D )1∶3∶2

6.在△ABC 中,∠A =60°,a =6,b =4,满足条件的△ABC

(A )无解 (B )有解 (C )有两解 (D )不能确定

7、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若1062a a a ++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下列各数中可以用这个常数表示的是

(A ) 6S (B ) 11S (C )12S (D ) 13S

8.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4+a 6+a 8+a 10+a 12=120,则2 a 10-a 12的值为 (A)20

(B)22

(C)24

(D)28

9. 当a <0时,不等式42x 2+ax -a 2<0的解集为 (A){x |-

6a

a } (B ){x |

7a

a

} (D ){x |-

7a

a

} 10.在?ABC 中,A B C ,,为三个内角,若cot cot 1A B ?>,则?ABC 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是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11.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56a a +=28,则其前10项之和为 ( ) (A )140 (B )280 (C )168 (D )56

12.不等式组 (5)()0,

03x y x y x -++≥??≤≤?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

(A ) 矩形

( B ) 三角形

(C ) 直角梯形

(D ) 等腰梯形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数列{a n }中,已知a n =(-1)n ·n +a (a 为常数)且a 1+a 4=3a 2,则a =_________,a 100=_________.

14.在△ABC 中,若 0

30,b c a ===则边长___________. 15.若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 |-3

1

21<

则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非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2,最长的边BC =sin sin B C +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在湖的两岸A 、B 间建一座观赏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 、B 两点间的距离.请你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按以下要求设计一测量方案. (1)画出测量图案;

(2)写出测量步骤(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

(3)计算AB 的距离(写出求解或推理过程,结果用字母表示).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n a 为等差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134234211a b b b a a b a ==+==分别求出{}n a 及{}n b 的前10项的和1010T S 及.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10<

13

>-x mx

. 21、(本小题满分12分)东海水晶制品厂去年的年产量为10万件,每件水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0元,固定成本为80元.从今年起,工厂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并计划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投入100万元科技成本.预计产量每年递增1万件,每件水晶产品的固定成本)(n g 与科技成本的投入次数n 的关系是)(n g =

1

80+n .若水晶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第n 次投入后的

年利润为)(n f 万元.①求出)(n f 的表达式;②问从今年算起第几年利润最高?最高利润为多少万元?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

3

-=n n a ,设数列{}n b 满足对任

意自然数n 都有

11a b +22a b +33a b +┅+n

n a b =n 2+1恒成立. ①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②求+++321b b b ┅+2005b 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CBAD ABCBB AD

二、填空题

42n +. 三、解答题 17. 解:由正弦定理

2BC R SinA

= ,得23

sin =A . ∵BC 是最长边,且三角形为非等边三角形, ∴π3

2

=

A . )3

sin(

sin sin sin B B c B -+=+π

1sin 2B B =

+sin()3

B π=+. 又30π

<

B πππ<+< ,

sin()13

B π<+≤.

故 c B sin sin +的取值范围为1]

18.略.

19.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为q . d q q b d a d a 42,,31,122342+=∴=+=+= ①

又,,21,,2

3

33342b a d a q b q b =+=== d q 214+=∴ ② 则由①,②得242q q =-

.2

2

,21,02±==

∴≠q q q 将212=q 代入①,得8

55

,8310-=∴-=S d

当22=

q 时,)22(32

31

10+=T , 当22-

=q 时,)22(32

31

10-=T , 20.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 (m -1)+3](x -3)>0

0

13>-=--

m m ; ∴ 不等式的解集是?

?????

-<

21.解:第n 次投入后,产量为10+n 万件,价格为100元,固定成本为1

80+n 元,科技成

本投入为100n ,所以,年利润为

n n n n f 100)1

80100)(10()(-+-

+=(+∈N n ) =)1

9

1(801000++

+-n n

520≤ (万元) 当且仅当1

91+=

+n n 时,

即 8=n 时,利润最高,最高利润为520万元.

22. 解:(1) 对任意正整数n ,有

11a b +22a b +33a b +┅+n

n a b

=n 2+1 ① ∴当n =1时,31

1

=a b ,又11=a ,∴31=b ; 当2≥n 时,11a b +22a b +33a b

+┅+1

1--n n a b =n 2-1 ②

∴②-①得 2=n

n a b ; 1

322-?==n n n a b ;

∴n-1

3 , (1),

23 , (2)

n n b n =?=?

?≥?

(2)+++321b b b ┅+2005b

=)323232(32004

2

?++?+?+

=)13

(332004

-+=20053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练习题(有答案)

必修5数列 2.等差数列{}n a 中,()46810129111120,3 a a a a a a a ++++=-则的值为 A .14 B .15 C .16 D . 17 3.等差数列{}n a 中,12910S S a =>,,则前项的和最大. 解:0912129=-=S S S S , 10111211111030,00a a a a a a ∴++=∴=∴=>, ,又 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为10,则前110项和为. 解:∵ ,,, ,,1001102030102010S S S S S S S ---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其首项为10010=S , 6.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001213123<>=S S a ,,. ①求出公差d 的范围; ②指出1221S S S ,, ,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解:①)(6)(610312112a a a a S + =+=36(27)0a d =+> ② 12671377666()013000 S a a S a a a S =+>=<∴<>∴, 最大。 1.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等于() A .15 B .30 C .31 D .64 794121215a a a a a +=+∴= A 2. 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971043014S S S S ,则,=-==. 54

3.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8521221a a a a S ,则. 4.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已知50302010==a a ,. ①求通项n a ;②若n S =242,求n . 解:d n a a n )1(1-+= 1 1 10201930 123050 21019502 n a d a a a a n a d d +==??==∴∴=+??+==??,解方程组 5.甲、乙两物体分别从相距70m 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一分钟走2m ,以后每分钟比前一分 钟多走1m ,乙每分钟走5m ,①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②如果甲乙到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甲继续每分钟比前一分钟多走1m ,乙继续每分钟走5m ,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次相遇? 故第一次相遇是在开始运动后7分钟. 故第二次相遇是在开始运动后15分钟 10.已知数列{}n a 中,,31=a 前n 和1)1)(1(2 1 -++= n n a n S . ①求证: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②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③设数列? ?? ?? ? +11n n a a 的前n 项和为n T ,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M T 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若存在,求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12122(1)(1)() 2n n n n n n n a n a a a a a ++++∴+=++∴=+∴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②1)1(311-+==+n n a n na a ,

高中数学必修五 知识点总结【经典】

《必修五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要点 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 ,sin 2b R B =,sin 2c C R =;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 A == B . 4、余弦定理:在 C ?AB 中,有2 2 2 2cos a b c bc =+-A ,推论:bc a c b A 2cos 2 22-+= B ac c a b cos 2222-+=,推论: C ab b a c cos 22 2 2 -+=,推论:ab c b a C 2cos 2 22-+= 二、解三角形 处理三角形问题,必须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理解斜三角形的四类基本可解型,特别要多角度(几何作图,三角函数定义,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角度)去理解“边边角”型问题可能有两解、一解、无解的三种情况,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解的情况,并能正确求解 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c b c a B 2cos 2 22-+=

(3)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4)正弦定理中,a =2R ·sin A , b =2R ·sin B , c =2R ·sin C ,其中R 是△ABC 外接圆半径. (5)在余弦定理中:2bc cos A =222a c b -+. (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S = 21ah , S =21ab sin C=21bc sin A=2 1 ac sinB , S =))(()(c P b P a P P --?-其中,h 是BC 边上高,P 是半周长. 2、利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解任意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它边角,常选用正弦定理.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常选用正弦定理. (3)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常选用余弦定理. (4)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常选用余弦定理. (5)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常选用正弦定理. 3、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常用方法是:①化边为角;②化角为边. 4、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 (1)角的变换 因为在△ABC 中,A+B+C=π,所以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 2 sin 2cos ,2cos 2sin C B A C B A =+=+; (2)三角形边、角关系定理及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p 为周长之半 (3)在△ABC 中,熟记并会证明:∠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60°;△ABC 是正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B ,∠C 成等差数列且a ,b ,c 成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五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月考试题 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已知数列{a n }中, a 1 2 , a n 1 a n 1 2 (n N ) , 则 a 101 的值为 ( ) A .49 B .50 C .51 D .52 2. 2 + 1 与 2 - 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 - 1 C . ± 1 D . 1 2 3.在三角形 ABC 中,如果 a b c b c a 3bc ,那么 A 等于( ) A . 30 B . 60 C .120 0 D .150 0 4.在⊿ABC 中, c cos C b cos B ,则此三角形为 ( ) A .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5.已知 { a n } 是等差数列,且 a 2+ a 3+ a 10 + a 11 =48,则 a 6+ a 7= ( ) A .12 B .16 C .20 D .24 6.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b n 中,若b 7b 83, 则 log 3 b 2 …… log 3 b 14 等于( ) (A) 5 (B) 6 (C) 7 (D)8 7.已知 a , b 满足: a =3, b =2, a b =4,则 a b =( ) A . 3 B . 5 C .3 D 10 8.一个等比数列{a n } 的前 n 项和为 48,前 2n 项和为 60,则前 3n 项和为( ) A 、63 B 、108 C 、75 D 、83 9.数列{a n }满足 a 1=1,a n +1 =2a n +1(n ∈N + ),那么 a 4 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10.已知△ABC 中,∠A =60°,a = 6 ,b =4,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的形状大 小 ( ). * 0 r r r r r r r r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 222a b c +<,则90C >. 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

高中数学必修五练习题

高二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与数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ABC 中,若60A =o ,a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等于 ( ) A 2 B 1 2 D 2、在ABC ?中,80,100,45a b A ?===,则此三角形解的情况是 ( ) A.一解 B.两解 C.一解或两解 D.无解 3、在△ABC 中,如果sin :sin :sin 2:3:4A B C =,那么cos C 等于 ( ) 2A. 3 2B.-3 1C.-3 1D.- 4 4、两灯塔A,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都等于a(km), 灯塔A 在C 北偏东30°,B 在C 南偏东60°,则A,B 之间的相距 ( ) A .a (km) B .3a(km) C .2a(km) D .2a (km) 5、一个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48,前2n 项和为60,则前3n 项和为( ) A 、63 B 、108 C 、75 D 、83 6、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S n n =,则4a 的值为( ) (A ) 15 (B) 37 (C) 27 (D )64 7、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127...a a a +++=( ) (A )14 (B )21 (C )28 (D )35 8、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和为n S ,则42 S a =( )

A .2 B .4 C .215 D .2 17 9、已知}{n a 是等比数列,22a =,514a = ,则12231n n a a a a a a ++++=L ( ) A .32(12)3n -- B .16(14)n -- C .16(12)n -- D .32(14)3 n -- 10、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0,1,2,n a n >=L ,且25252(3)n n a a n -?=≥,则当1n ≥时,2123221log log log n a a a -+++=L ( ) A. (21)n n - B. 2(1)n + C. 2n D. 2(1)n - 11、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有 ( ) A .cosA>sin B 且cosB>sinA B .cosAsinB 且cosBsinA 12、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1)(32)n n a n =--,则1220a a a ++???+= ( ) (A )30 (B )29 (C )-30 (D )-29 二、填空题 1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三项为32,1,1++-a a a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 ______ . 14、已知数列{}n a 满足23123222241n n n a a a a ++++=-g g g 则{}n a 的通项公式 。 15、在钝角△ABC 中,已知1a =,2b =,则最大边c 的取值范围是 。 16、 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2a =,122 n n n a a a += +,1,2,3,n =…,则 2012a = 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五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数列{a n }中,21=a ,*11 ()2 n n a a n N +=+ ∈,则101a 的值为 ( ) A .49 B .50 C .51 D .52 2.21+与2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1± D . 1 2 3.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3a b c b c a bc +++-=,那么A 等于( ) A .0 30 B .0 60 C .0120 D .0 150 4.在⊿ABC 中, B C b c cos cos =,则此三角形为 ( ) A .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5.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且a 2+ a 3+ a 10+ a 11=48,则a 6+ a 7= ( ) A .12 B .16 C .20 D .24 6.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 b 中,若783 b b ?=, 则3132log log b b ++……314log b +等于( ) (A) 5 (B) 6 (C) 7 (D)8 7.已知b a ,满足:a =3,b =2,b a +=4,则b a -=( ) A .3 B .5 C .3 D 10 8.一个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48,前2n 项和为60,则前3n 项和为( ) A 、63 B 、108 C 、75 D 、83 9.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10.已知△ABC 中,∠A =60°,a =6,b =4,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的形状大小 ( ). A .有一种情形 B .有两种情形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知识点总结 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步骤1. 证明:在锐角△ABC 中,设BC=a,AC=b,AB=c 。作CH ⊥AB 垂足为点H CH=a ·sinB CH=b ·sinA ∴a ·sinB=b ·sinA 得到b b a a s i n s i n = 同理,在△ABC 中, b b c c sin sin = 步骤2. 证明: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 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 交⊙O 于D. 连接DA. 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 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 等于∠C. 所以C R c D sin 2sin == 故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 ()sin sin sin i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a b ii A B C R R ==2c R =; ()2sin ,2sin ,2sin iii a R A b R B b R C ===; (4)R C B A c b a 2sin sin sin =++++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 4.在ABC ?中,已知a,b 及A 时,解得情况: 解法一:利用正弦定理计算 解法二:分析三角形解的情况,可用余弦定理做,已知a,b 和角A ,则由余弦定理得 即可得出关于c 的方程:0cos 2222=-+-a b Ac b c 分析该方程的解的情况即三角形解的情况 ①△=0,则三角形有一解 ②△>0则三角形有两解 ③△<0则三角形无解 余弦定理: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经典例题(裂项相消法)

2.(2014?成都模拟)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2=9a2a6,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b n=log3a1+log3a2+…+log3a n,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Ⅰ)设数列{a n}的公比为q,由a32=9a2a6有a32=9a42,∴q2=. 由条件可知各项均为正数,故q=. 由2a1+3a2=1有2a1+3a1q=1,∴a1=. 故数列{a n}的通项式为a n=. (Ⅱ)b n=++…+=﹣(1+2+…+n)=﹣, 故=﹣=﹣2(﹣)则++…+=﹣2[(1﹣)+(﹣)+…+(﹣)]=﹣, ∴数列{}的前n项和为﹣. 7.(2013?江西)正项数列{a n}满足﹣(2n﹣1)a n﹣2n=0.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2)令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解:(1)由正项数列{a n}满足:﹣(2n﹣1)a n﹣2n=0, 可有(a n﹣2n)(a n+1)=0 ∴a n=2n. (2)∵a n=2n,b n=, ∴b n===, T n===. 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为. 6.(2013?山东)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4=4S2,a2n=2a n+1.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b n}满足=1﹣,n∈N*,求{b n}的前n项和T n. 解:(Ⅰ)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S4=4S2,a2n=2a n+1有:, 解有a1=1,d=2. ∴a n=2n﹣1,n∈N*. (Ⅱ)由已知++…+=1﹣,n∈N*,有: 当n=1时,=, 当n≥2时,=(1﹣)﹣(1﹣)=,∴,n=1时符合.

高一数学必修5练习题

数学必修5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数列{a n }中,21=a ,*11()2 n n a a n N +=+∈,则101a 的值为 ( ) A .49 B .50 C .51 D .52 2.在△ABC 中,若a = 2 ,b =,030A = , 则B 等于 ( ) A .60 B .60或 120 C .30 D .30或 150 3.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3a b c b c a bc +++-=,那么A 等于 ( ) A .030 B .060 C .0120 D .0150 4.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且a 5a 6=81,log 3a 1+ log 3a 2+…+ log 3a 10的值是( ) A .5 B .10; C .20 D .2或4 5.已知0x >,函数4y x x =+的最小值是 ( ) A .5 B .4 C .8 D .6 6.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0,若a 5、a 9、a 15成等比数列,那么公比为 ( ) A . 34 B .23 C .32 D .43 7.在⊿ABC 中,B C b c cos cos =,则此三角形为 ( ) A .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34()1(2117139511--++-+-+-=+n S n n , 则312215S S S -+的值是( ) A. -76 B. 76 C. 46 D. 13 9.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2x y y x y +≤??≤??≥-? ,则3z x y =+的最大值为 ( ) A . 5 B. 3 C. 7 D. -8 10.等差数列{a n }中,a 1=-5,它的前11项的平均值是5,若从中抽取1项,余下10项 的平均值是4,则抽取的是 ( ) A .a 8 B .a 9 C .a 10 D .a 11 二、填空题 11.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56a a +=28,则其前10项之和为 . 12.数列{}n a 满足12a =,112 n n n a a --=,则n a = ;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高中数学必修5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5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ABC 中,若a = 2 ,b =,030A = , 则B 等于(B ) A .60o B .60o 或 120o C .30o D .30o 或150o 2.在数列55,34,21,,8,5,3,2,1,1x 中,x 等于(C ) A .11 B .12 C .13 D .14 3.等比数列{}n a 中, ,243,952==a 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B ) A . 81 B .120 C .168 D .192 4.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且a 2+ a 3+ a 8+ a 11=48,则a 6+ a 7= ( D ) A .12 B .16 C .20 D .24 5.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是( C ) A.130 B.170 C.210 D.260 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1 3 q =-,则 1357 2468 a a a a a a a a ++++++等于( B ) A.13- B.3- C.1 3 D.3 7.设b a >,d c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D )。 A.d b c a ->- B.bd ac > C.b d c a > D.c a d b +<+ 8.如果方程02)1(2 2=-+-+m x m x 的两个实根一个小于?1,另一个大于1,那么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22(,- B .(-2,0) C .(-2,1) D .(0,1) 9.已知点(3,1)和(- 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C ) A. a <-7或 a >24 B. a =7 或 a =24 C. -7++bx ax 的解集是?? ? ??-31,21,则b a +的值为-14。 14.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9,a 1a 2a 3=27,则{a n }的前n 项和 ???? ??? ???? ??-=n n S 21112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 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正弦定理的变形经常用在有三角函数的等式中)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 A + B +A B .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A ==B . 4、余 定理:在C ?AB 中,有2 2 2 2cos a b c bc =+-A ,2 2 2 2cos b a c ac =+-B , 2222cos c a b ab C =+-. 5、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222 cos 2a c b ac +-B =,222cos 2a b c C ab +-=. 6、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 2 2 a b c +=,则90C =o 为直角三角形; ②若2 2 2 a b c +>,则90C o 为钝角三角形. 第二章:数列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6、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8、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1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 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12、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A 称为a 与b 的等差中项.若 2 a c b += ,则称b 为a 与c 的等差中项. 13、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11n a a n d =+-.

高一数学必修5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A 《必修5》综合训练 高二( )班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等差数列{a n }中,a 5=33,a 45=153,则201是该数列的第( )项 A .60 B .61 C .62 D .63 2、在100和500之间能被9整除的所有数之和为( ) A .12699 B .13266 C .13833 D .14400 3、等比数列{a n }中,a 3,a 9是方程3x 2—11x +9=0的两个根,则a 6=( ) A .3 B .611 C .± 3 D .以上皆非 4、四个不相等的正数a ,b,c,d 成等差数列,则( ) A .bc d a >+2 B .bc d a <+2 C .bc d a =+2 D .bc d a ≤+2 5、在ABC ?中,已知?=30A ,?=45C ,2=a ,则ABC ?的面积等于( ) A . 2 B .13+ C .22 D . )13(2 1 + 6、在ABC ?中,a,b,c 分别是C B A ∠∠∠,,所对应的边,?=∠90C ,则 c 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2,1( C .]2,1( D .]2,1[ 7、不等式 121 3≥--x x 的解集是( ) A .??????≤≤243|x x B .??????<≤243|x x C .??????≤>432|x x x 或D .{}2|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正弦定理(重点) 1.正弦定理 (1)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2R(其中R是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A +B +A B . 2.正弦定理的应用(重难点) (1)已知任意两角与一边: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先算出第三个角,再有正弦定理计算出另两边 (2)已知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先应用正弦定理计算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进而确定这个角和三角形其他的边与角(注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解的个数的判断问题,一解,两解,或无解) (3)面积公式 111s i n s i n s i n 222C S b c a b C a c ?A B =A ==B 二余弦定理(重点) 1.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222 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a c ac =+-B , 2222cos c a b ab C =+-. 应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可以求出第三边 2.推论 222 cos 2b c a bc +-A =, 222 cos 2a c b ac +-B =, 222 cos 2a b c C ab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 1.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其中a ,b ,c 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 ,B ,C 为其对角,R 为外接圆半径. 变式: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二、余弦定理 1.定理 a 2= b 2+ c 2-2bc cos A 、b 2=a 2+c 2-2ac cos B 、c 2=a 2+b 2-2ab cos C 变形:222cos 2b c a A bc +-=、222cos 2a c b B ac +-=、222 cos 2a b c C ab +-= 2.可解决的问题 ①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②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③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 (1)111 222 a b c S ah bh ch ?===. 其中h a ,h b ,h c 为a ,b ,c 三边对应的高. (3)如果一个数列已给出前几项,并给出后面任一项与前面的项之间关系式,这种给出数列的方法叫做递推法,其中的关系式称为递推公式. (4)一个重要公式:对任何数列,总有 111, (2). n n n a S a S S n -??? ??==-≥ 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要注意数列与函数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等差数列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数列的公差. (2)递推公式:a n +1=a n +d . (3)通项公式:a n =a 1+(n -1)d . (4)求和公式:11()(1).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5)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5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由11a =,3d =确定的等差数列{}n a ,当298n a =时,序号n 等于 ( B ) A.99 B.100 C.96 D.101 2.ABC ?中,若?===60,2,1B c a ,则ABC ?的面积为 ( B ) A .21 B .23 C.1 D.3 3.在数列{}n a 中,1a =1,12n n a a +-=,则51a 的值为 ( D ) A .99 B .49 C .102 D . 101 4.已知0x >,函数4 y x x =+的最小值是 ( B ) A .5 B .4 C .8 D .6 5.在等比数列中,11 2a =,1 2q =,1 32n a =,则项数n 为 ( C ) A. 3 B. 4 C. 5 D. 6 6.不等式20(0)ax bx c a ++<≠的解集为R ,那么 ( A ) A. 0,0a ?≥ D. 0,0 a >?> 7.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 2 x y y x y +≤??≤??≥-?,则3z x y =+的最大值为 ( C ) A . 5 B. 3 C. 7 D. -8 9.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C ). A .15 B .18 C .19 D .23 10.在△ABC 中,如果sin :sin :sin 2:3:4A B C =,那么cos C 等于 ( D ) 2A.3 2B.-3 1C.-3 1 D.-4 11.一个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48,前2n 项和为60,则前3n 项和为( A ) A 、63 B 、108 C 、75 D 、83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版) 完整

解三角形 一.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 (1)sin()sin ,A B C += cos()cos ,A B C +=- tan()tan ,A B C +=- (2)sin cos ,cos sin ,tan cot 222222A B C A B C A B C +++=== (3)a>b 则A>B则sinA>sinB,反之也成立 二.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化角为边: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化边为角: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C C ++===A +B +A B . 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无解))

三.余弦定理: 222 2cos a b c bc =+-A 222 2cos b a c ac =+-B 222 2cos c a b ab C =+-. 注意:经常与完全平方公式与均值不等式联系 推论: 222 cos 2b c a bc +-A = 222 cos 2a c b ac +-B = 2 2 2 cos 2a b c C ab +-= . ①若2 22 a b c +=,则90 C =o ; ②若2 2 2 a b c +>,则90 C o .

高中数学必修5测试题(含答案)

编者:大成 审核:程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ABC 中,若a = 2 ,b =,30A = , 则B 等于( ) A .60 B .60或 120 C .30 D .30或 150 2.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9 1 1= a ,95=a ,则=3a ( ) A .1 B .3 C . 1± D .±3 3.等比数列{}n a 中, ,243,952==a 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 A . 81 B .120 C .168 D .192 4.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且a 2+ a 3+ a 8+ a 11=48,则a 6+ a 7= ( ) A .12 B .16 C .20 D .24 5.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是( ) .170 C 6.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13 q =-,则 1357 2468 a a a a a a a a ++++++等于( ) A.13- B.3- C.1 3 D.3 7.设b a >,d c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d b c a ->- B.bd ac > C.b d c a > D.c a d b +<+ 8.如果方程02)1(2 2=-+-+m x m x 的两个实根一个小于?1,另一个大于1,那么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2,0) C .(-2,1) D .(0,1) 9.已知点(3,1)和(- 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7或 a >24 B. a =7 或 a =24 C. -7},B ={x |2 340x x -->},且A B =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 A. 4a ≥ B.4a ≥- C. 4a ≤ D. 14a ≤≤ 11.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60x y --≤,20x y -+≥,0,0x y ≥≥,若目标函数 (0,0)z ax by a b =+>>的最大值为12则23 a b +的最小值为( ) A. 256 B.256 C.6 D. 5 12.有甲、乙两个粮食经销商每次在同一粮食生产地以相同的价格购进粮食,他们共购进粮食两次,各次的粮食价格不同,甲每次购粮10000千克,乙每次购粮食10000元,在两次统计中,购粮的平均价格较低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低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在ABC ?中, 若2 1 cos ,3- ==A a ,则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_____. 14.在△ABC 中,若=++=A c bc b a 则,2 22 _________。 15.若不等式022 >++bx ax 的解集是?? ? ??-31,21,则b a +的值为________。 16.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9,a 1a 2a 3=27,则{a n }的前n 项和 S n = 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12分)在△ABC 中,求证:)cos cos (a A b B c a b b a -=- 18.(12分)在△ABC 中,0120,ABC A a S ===c b ,. 19.(12分)21.某种汽车购买时费用为16.9万元,每年应交付保险费及汽油费共1万元;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