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349-发挥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专业优势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发挥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专业优势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安排。

(2)课题界定

正是因为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意味着新时代党的农业农村政策体系更加聚焦和务实,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兴旺要求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型经营转变、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低端供给向高端供给转变。各高职院校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让高职各相关专业尤其是高职涉农专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利用各校的专业与人才资源优势践行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值得广大职教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同志撰文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产业兴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打好特色牌,就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农产品品牌塑造行动,特别在果业、畜牧业、设施蔬菜上做好文章;二是走好融合路,就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特别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做强乡村旅游品牌,努力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三是下好先手棋,用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加强重点品种良种培育等科技攻关和农技推广,让科技成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主引擎。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乡村振兴”主题词搜索,自党的十九大召开至今,已显示了5000多篇文献。这些文章基本上是从理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乡村振兴”的研究,真正践行“乡村振兴”尚需以实践检验。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乡村振兴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社会各界、全国各地都在研究、讨论、践行乡村振兴这个重大决策。站在成熟技术前沿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开设了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和作为已经成熟或正在成熟的先进技术的掌握者和传播者的教师都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同各级政府一起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勇敢挑起“乡村振兴”的重担。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高职涉农高职院校践行“乡村振兴”工作的疑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对当前及今后的乡村振兴和高职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恩格斯1847年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消除由产业不同带来的城乡就业对立、人口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以及由城乡对立产生的城乡福利差异等。Fei and Ranis认为为保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发展,必须重视农业发展,重视农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美国学者库茨涅兹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变化关系,以及这种变化关系对不同部门就业与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产值、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结构性的协调关系。实际上,库茨涅兹提出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部门的产值、就业和收入的结构性变化关系,间接强调了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根据当前中国仍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认识到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为此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乡村振兴提高当前中国国策的这样一个层面,就是要最大限度挖掘、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助力乡村破除诸多壁垒,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深化改革的红利。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服务为宗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存在的基础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基础。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和职业性就业与教育发展相融合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从教育对象上来看,高职教师应该是教育家、思想家,同时又是心理专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训环境上看,又应该是技术员、实践家和外交家,还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学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独立与合作的统一体,爱与责任的统一体。因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高职涉农专业教师践行“乡村振兴”一定大有可为。

(2)主要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出高职涉农专业教师践行“乡村振兴”的准入条件、“乡村振兴”的措施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践行“乡村振兴”对高职涉农专业专业建设的影响进而提炼出高职教育相关各专业在建设方面的新理念。

(3)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一是高职涉农专业教师参加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因社会历史的原因及人们观念的限制,生源一直都不太理想,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一般历史较悠久,其师资队伍相对其他专业来说一般都比较强。因学生数量的原因,各高职院校在资源的投入方面考虑到效益问题,对涉农专业的投入也普遍偏弱,教师充电提高的机会也偏少。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如井喷般产生,同时各行业间的相互渗透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互联网+的应用等都让涉农专业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对科技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的新常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将面临着知识、信息等方面的短板,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化解矛盾,使其有利于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证乡村振兴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如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3月8日,习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着手。乡村振兴战略既需放眼未来,又要着手现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到时不我待,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中央的部署。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践行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是研究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及至高职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参与乡村振兴事业表面上看起来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利用专业知识在实践,实际上这种影响应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同时一定也会使自己的专业建设得到提升,甚至影响到了高职其他专业建设、整个高职教育。但提升到什么程度,在哪些方面

得到提升等都有待研究。

(4)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假设是乡村振兴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及至高职教育的积极影响。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更好的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引导本专业的学生创业,由此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使教学真正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践行乡村振兴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建设应该能得到加强,这个思路也会对高职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5)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如何在搞好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的同时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二是研究通过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建设及高职教育的影响。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组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当前报道的相关成的“乡村振兴”案例,考虑到高职教育和高职涉农专业的特点,提出高职涉农专业实践“乡村振兴” 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进行“乡村振兴”,同时研究通过“乡村振兴”对高职涉农专业的专业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通过“乡村振兴”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其对本专业学生创业的引导作用,促进涉农专业学生创新与创业,使其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2)具体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3)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

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制订计划、查阅资料(2018年6月~2018年8月)

第二阶段:参与乡村振兴、根据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2018年3月~2019年3月)

第三阶段:归纳总结及论文写作与发表(2018年12月~2019年6月份)

第四阶段:课题鉴定与结题(2019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