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理论

1、含义: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在缺乏任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所承受的、由另一方所导致的后果。用效用函数表示为:U A =U A (X1 ,X2 ,X3 ,X4…… ;Y )。其中X i (I=1,2,3 ……,n) 表示 A 的行为,Y 表示除A 以外的所有其他个体的行为。其经济学含义是:一个人的效用除由其自身决定外,还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能由其自身控制的。换言之,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2、分类:

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

(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

3、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公共产品”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1924年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的论文,对庇古外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奈特认为,庇古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其观点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只有将地租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的产量。此外,对于“外部不经济”产生的原因奈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不经济”源于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则“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可见,奈特已注意到了“外部不经济”产生的产权原因,开辟了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4)科斯的外部性理论:1960 年科斯发表了题为《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与庇古等人所持观点不同,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同时他认为庇古在对外部经济进行治理时只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一方进行限制是不对的,相反,双方都应当承担责任,只对一方进行限制,不利于该厂商的经营。科斯将外部性与产权以及制度变迁联系起来,将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使人们对外部性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科斯的主要理论建立在较强的假定前提之下,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使其理论难以成为政策依据。尽管如此,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以消除外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

(5)米德的观点:1962 年米德发表了《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全面分析了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他将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偿生产要素的作用。他以苹果园和养蜂场为例,认为苹果园面积的增加可以使养蜂场的蜂蜜的产量增加,但是养蜂场不必为蜂蜜的增加向苹果园支付费用。对这类外部性调整的方式有:(1)对

养蜂场进行课税,补贴给苹果园。(2)对养蜂场增加的产量课税,用税金来补偿苹果园增产的生产要素的投入。(3)将养蜂场和苹果园联合起来经营。二是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于企业具有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如小麦生产者和林场,林场林业的发展可以使雨水增加,从而增加小麦的产量。

(6)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的凸现,特别是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日益严重,西方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理论又进行了新的发展,从新的视角形成了对环境外部性理论的解释:第一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奥尔森从“ 集体行动” 问题入手,通过研究,认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性的消费公共产品,即“ 外部性具有不可分割性” ,由于大部分环境因子和自然资源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中会产生搭便车行为,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而不付费,使供给方无法获得其优化配置生产的收益指标,而需求者又不愿意真实表达自己对公共物品的主观需求,使生产者的需求曲线无法确定,从而形成外部性。第二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认为环境属于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竞争性,这就意味着某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不妨碍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因此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的形成根源在于环境的非竞争性。治理这种由非竞争性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市场体系,在公共环境资源使用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来治理外部性。二是强调环境管制的作用,主张环境管制者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来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转移到其它地点,在时间上转移到下一代,形成环境损害的代际转移,这样当代人生产活动的负效应要由未来人口承担。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各代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代,形成环境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了其它地区,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空间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由于这类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发生枯竭或产量下降,而替代资源又未能发展起来,人类社会将面临巨大的资源危机。第四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来解释外部性。外部性问题的提出是和历史上对于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作用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即认为外部性是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造成的。从市场失灵来看,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全、市场机制扭曲等原因引起市场失灵,从而形成外部性。从政府失灵的解释来看,是由于政府未干预、政府政策失灵、政府干预政策的低效率或高成本引起政府失灵,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性。除此而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从生产效率的不完全性、良心效应、制度失灵、贫困等多种角度来解释外部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庇古税(政府的干预)

一、庇古税收

1、庇古法则: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相等。因此,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对带来外部成本的经济人征税,税额等于边际外部成本(或者对于带来外部收益的经济人来说,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补贴,补贴额等于边际外部收益)。

2、庇古税:矫正外部成本的措施,通过税收制度使私人的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使私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合意的产量相等,以消除外部性。

3、庇古补贴:矫正外部收益的措施,通过补贴制度使私人的边际收益与社会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使私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合意的产量相等,以消除外部性。

4、现实困境:政府必须确切知道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的大小,以确定最优产量或消费水平的税收或补贴,事实上,这种信息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庇古的税收方案在现实中很难操作。

二、标准与费用

(一)最优污染水平

1、标准方案:即政府颁布污染的标准。

2、费用方案:即向制造污染的企业征收排放费。

3、最优污染程度——较轻的污染程度最优污染水平的条件: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 污染的边际社会收益

(二)排放标准与排放费用

1、排放标准:是对厂商可以排放污染物数量的法定限制。如果厂商超过限制,它将会面临经济惩罚甚至刑事惩罚。该标准保证厂商有效率地生产,厂商通过安装减少污染的设备来达到这一标准。

2、排放收费:是政府控制污染的另一措施。即对每一单位的污染量征收一定的费用,以使污染量符合社会最优标准。

(三)标准与费用的比较

1、征收排放费用的优点:

(1)当排放标准对于所有厂商都相同时,排放费用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污染减少度。(2)排放费用的征收刺激了厂商安装新的设备,这些新设备会使它进一步减少污染。

2、政府干预方法的确定:

(1)不确定性的性质

(2)各成本线的形状和位置

三、可转让许可证

1、制度内容:可转让许可证明确规定了厂商可以排放污染的数量,每家厂商都必须有许可证才能排放污染。任何厂商排放许可证没有允许的污染都将受到惩罚。

2、可转让许可证的运作:

(1)政府确定认为合适的污染水平;

(2)政府出售一定数量的可转让排放许可证;

(3)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购买决策

3、可转让许可证的优点:这一制度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法,但政府的干预程度较低,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即可转让许可证市场。这一方法将排放标准和排放费用的某些优点结合起来。政府可以决定总的许可证数目,从而决定了总的排放量,这就像排放标准所作的那样;许可证的可销售性又使得污染的减少以最低成本实现,这又像排放费用所作的那样。

四、政府管制

1、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

2、政府管制不可能完全禁止有污染的活动。

3、管制的目的是要通过成本—受益分析确定污染的种类和水平。

4、管制的形式是多样化的:(1)规定工厂可以排放的最高污染水平

(2)要求企业采用某项减少污染的技术

5、政府管制的难题:获取相关信息

第三节科斯产权界定(市场解决方案)

一、外部性的产权分析

1、产权:是描述人们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的法律规则。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2、产权分类:

(1)公共产权:由整个社会所拥有,任何个人都不可能使资源仅供自己使用或支配。(2)私人产权:资源由私人拥有、按现有的法律供自己使用支配的权利。私人产权是可以界定的,即产权的界限是明晰的。

3、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

科斯认为,外部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所以政府不必一定要用干预的方法来试图消除社会收益或成本与私人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政府只需界定并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二、科斯定理

1、科斯定理的内容: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换,且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就是无关紧要的。

2、例证:(1)相邻的牧场主和农场主(2)化工厂排放污染

3、结论:如果只是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话,将产权赋予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产权是明晰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双方之间的谈判和交易会带来资源的最有效利

用。

三、自由交易与经济效率

钢铁厂和渔民的利润

不同产权下钢铁厂和渔民的利润

1、科斯定理有效性的前提:自由交易的谈判成本为零。此时无需政府干预,即可实现经济效率。

2、现实难题:交易成本不为零且存在搭便车行为。

3、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政策主张:明晰产权

四、公共资源

1、公共资源:是指那些没有明确所有者,人人都可以自由获得、免费利用的资源,如海洋、湖泊、草场等。

2、公共资源悲剧: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

3、解决办法:(1)明确界定公共资源产权,以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2)通过政府干预加以控制,以免公共资源被滥用。

五、产权经济学

1、研究对象:主要着力于产权、激励与经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不同的产权结构对收益—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的影响,突出关注权力在经济交易中的作用。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主要思想被总结成科斯定理,提出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

(2)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认为产权规定了人们获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也规定了人们受益或者受损的方式。

(3)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对产权进行了有代表性的诠释。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按他的说法,一个人拥有产权,不仅可以表明他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而且也表明他的权利得到了政府、非正规社会行动或者道德伦理规范的首肯。他认为经济学实质上是关于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

3、产权的含义:有三层含义:

(1)它是人与物之间的归属关系,但其实质是依附于物上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在资源无限供给或者零交易成本下,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3)产权表现为一权利束,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方面。

4、产权的性质:

(1)完整性。是指产权拥有者具有排他性使用权、收益权和自由转让权。产权完整性是保证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必要前提,也是市场和分工发展的前提。产权越完整,人们对自己产权的预期越稳定,人们利用自身资产的效率就越高,从而人们越愿意在相互之间进行有效劳动分工并在市场上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而产权残缺会导致完全相反的过程。

(2)可分性。是指一个完整产权可以分解为使用、收益、转让等权利,并且这些权力可以由不同的人来行使。产权的这种可分性使得同一资产可以满足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从而增加资源使用或者配置效率。

(3)有限性。是指同一产权结构中并存的各项权力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形势,而不能超出这一范围,否则就要受到其他权利的约束,或者将会对其他权利造成损害。产权的有限性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产权的各项权利之间是相互依赖和难以分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权。

(4)产权与不同的契约安排之间不存在单项联系,既不同的产权可以采取相同的契约安排,相同的产权制度也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契约安排。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也可以实行资本主义的一些契约安排来发展经济、提高效率。

5、产权与资源配置:

(1)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基础

(2)出明确界定产权外,还必须维护市场竞争以及产权在市场上的合理分解、转让、重组和优化。

本章小结

一旦经济人的经济活动产生外部经济,经济运行的结果将不可能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解决外部经济的方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的干预,另一类则是市场解决方案。

dd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答案解析

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选择一项: A.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 生产的外部经济 C.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生产的外部经济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选择一项: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问题就可妥善解决选择一项: A.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B.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C.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D.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选择一项: A. 竞争性 B. 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排他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非排他性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选择一项: A. 外部经济 B. 外部不经济效果 C. 交易成本

D. 公共产品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外部经济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选择一项: A. 科斯定理 B. 看不见的手 C. 逆向选择 D. 有效市场理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科斯定理 题目7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 境污染及其治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着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的类型 外部性的理论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外部性的定义,了解外部性的类型。 2.能够图解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掌握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教学重点与难点:帕累托最优定价,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定义 图解外部性 一、外部性的定义 1.外部性的定义:英国经济学Marshall,A.提出来的概念。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换句话说: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2.图解外部性

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 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性的特征 外部性的测度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一、外部性的分类 1. 按有无产权划分 公共外部性 私人外部性 2.按影响方向划分 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3.按影响途径划分 ?金钱的(市场的)外部经济 例:(1)鞋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皮革价格上升,影响皮包消费者的利益,但会刺激皮包制造商改造工艺,集约生产,提高皮革的利用效率。 (2)铁路开通与马车运输废业 (3)火车提速与飞机乘客减少的关系 特点: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技术的外部经济 概念的缘由:Pigou,A.C.

例:(1)渔场过量捕捞的例子 (2)某一工厂处理废气的技术水平于洗衣价格 4)可转移的外部性 二、外部性特征 1.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经济活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而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之外。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如果发生了外部性,那么就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因此,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2.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 3.外部性与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 4.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溢出效应,在受影响者看来,这种溢出效应不是自愿接受的,而是由对方强加的。例如,某工厂造成的空气污染,使附近居民因呼吸有害的空气而损害身体。 5. 外部性不可能完全消除 6.负外部性的存在首先引起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 三、外部性的测度(清华大学31页) 1)外部费用 2)私人费用 3)社会费用 4)环境费用 5)边际费用 6)边际私人成本 7)边际社会成本 8)边际成本递增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四、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外部不经济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企业核算成本时,应考虑生产的所有费用,包括私人费用和外部费用。 从企业角度来看:只将私人费用纳入成本核算。 从企业角度讲要求的最佳产量大于社会考虑的该厂最佳产量。其差值代表了该企业的“过剩”产量。 2.外部经济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此时,存在外部收益,社会费用低于私人费用。该企的最佳产出低于社会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思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外部性内部化是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所在。从环境的外部性理论入手,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利用外部性理论,提出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 1、外部性含义 a)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 F i=f(X i1,X i2,X i3,···,X i m,X j n,) i≠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存在外部影响。其中F i是生产者i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i的效用函数;X i m是生产者(或消费者)i的内部影响因素; X j n是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i施加的影响。 b)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某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外部性问题。实际上,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外部性的产生,实质上是社会边际收益或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收益或私人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差异。当存在外部性时,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收益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由于价格信号失真,据此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会使社会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和零价格制度,致使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了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产生了环境外部性问题。当存在环境外部性问题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并不能导致环境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外部性对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比较,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性和

第六章外部性理论讲述

第六章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的涵义与分类 “自然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的,因为在其中,每一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在追求他本身利益时,也常常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斯密,1776 一、外部性的涵义 ?外部性指的是经济主体从其经济行为中得到的利益不等于该行为带来的社会利益,从而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又称为“外部效应”、“外部经济”、“外部影响”、“外在性”等。 ?正外部性:利益,增加他人的福利 ?负外部性:成本,对他人造成损失 07-09年金融危机:外部性的解读 金融危机:负的外部性 ?房地产投机社会成本(即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金融体系不稳定)大

于房地产投机的私人成本。 ?金融机构的社会成本(不良资产问题、大型金融机构不能倒闭、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等)大于金融机构的私人成本。 ?美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国际性社会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大于美国金融体系运行的私人成本。 ?外部性逃逸不出地球,全世界埋单。 正的外部性:个人收益<社会收益 ?当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从而使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 负的外部性:个人利益>社会利益 ?当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危害,而他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从而使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大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 我们身边的外部性

二、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关系 ?公共物品现象事实上是收益外部化的表现,也即正外部效应。例如:教育 ?作为公共品的教育:诚实和美德来源于良好的教育 ——使学生融入社会 ——教会学生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力 ?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不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整个民族。 ?“要立志站在学术的前沿上,拥有舍我其谁的勇气。要培养充满正义和力量的人格,养成付诸理性的思维习性。” ?视频:帝国春秋——教育的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联系密切 ?公共物品现象是正外部效应,而负的外部效应也往往与公共物品有关。 ?污染成为外部成本,因为清洁的空气或水也是公共物品。公路、桥梁这类产品的消费中产生的拥挤成本也是外部成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外部性理论 1、含义: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在缺乏任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所承受的、由另一方所导致的后果。用效用函数表示为:U A =U A (X1 ,X2 ,X3 ,X4…… ;Y )。其中X i (I=1,2,3 ……,n) 表示 A 的行为,Y 表示除A 以外的所有其他个体的行为。其经济学含义是:一个人的效用除由其自身决定外,还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能由其自身控制的。换言之,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2、分类: 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 (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 3、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公共产品”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手段。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1924年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的论文,对庇古外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奈特认为,庇古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其观点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只有将地租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的产量。此外,对于“外部不经济”产生的原因奈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不经济”源于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则“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可见,奈特已注意到了“外部不经济”产生的产权原因,开辟了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4)科斯的外部性理论:1960 年科斯发表了题为《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与庇古等人所持观点不同,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同时他认为庇古在对外部经济进行治理时只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一方进行限制是不对的,相反,双方都应当承担责任,只对一方进行限制,不利于该厂商的经营。科斯将外部性与产权以及制度变迁联系起来,将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使人们对外部性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科斯的主要理论建立在较强的假定前提之下,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使其理论难以成为政策依据。尽管如此,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以消除外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 (5)米德的观点:1962 年米德发表了《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全面分析了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他将外部经济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偿生产要素的作用。他以苹果园和养蜂场为例,认为苹果园面积的增加可以使养蜂场的蜂蜜的产量增加,但是养蜂场不必为蜂蜜的增加向苹果园支付费用。对这类外部性调整的方式有:(1)对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2007 .8 117 学术研究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摘要:外部性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外部性概念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九类,并归纳总结了四种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 文/李世涌 朱东恺 陈兆开 虽然人们发现外部性的历史非常短,但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的今天,研究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倡的产权理论或合约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外部性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认真探索一下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演进 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先提出的,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第二类,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 1924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企业给其他企业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奈特于1924年对庇古上述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那么“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到1943年,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近似的看法,也认为“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但是,他们比前人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外部不经济”,将污染等问题与“外部不经济”联系起来。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表述发生了宽泛化的趋势,有的学者甚至将“外部性”等同于市场失灵来看待。下面3位学者的表述,也许能够透视这一趋 势。1952年米德给出了这样一个表述:“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1958年贝特提出了更加宽泛的概念:“我认为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扩展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有用的,这远比限制要好,最好让‘外部性’指示这样一种状况,即在用价格划分成本与收入时,出现非帕雷托的成本与收益关系。”[5]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在1962年用一个函数关系式表达了对“外部性”的认识,“外部性可以表达为: UA=UA ( X1,X2,...Xn,Y1 ) UA表示A的个人效用,它依赖于一系列的活动(Xl,X2,Xn),这些活动是A自身控制范围内的,但是Yi是由另外一个人B所控制的行为,B被假定为社会成员之一。” 于上述这一宽泛化的趋势中,西多夫斯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外部性”不等于市场失灵,但存在某种关系,既然我们对此联系的认识尚未清楚,所以不存在统一的界定。应该承认,并不能因为对某些概念的界定的“不愉快”而放弃对市场的理论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科斯虽然没有对“外部性”进行界定,但他的经典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交易成本”这一范畴的提出,似乎为埃利斯和费尔纳及奈特对“外部性”的论述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科斯认为庇古是在错误的思路上讨论外部性问题。他在文中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庇古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无论初始的权利如何分配,最终资源都会得到最有价值的使用,理性的主体总会将外溢成本和收益考虑在内,社会成本问题从而不复存在。科斯认为,庇古等福利经济学家对外部性问题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简单地在于分析方法上的不足,而根源于福利经济学中的方法存在根本缺陷。 1970年,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发表了《合约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一文,对“外部性”作出了非常独到的解释。

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讲义 第三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环境外部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外部性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它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或框架。由于外部性理论总是与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相关联,因此本章的内容就不得不放在市场机制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分析和讨论。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面临的虽然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变革过来的混合市场机制,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中私有成份的不断上升.一个突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必将在不远的未来成长发育起来。所以.外部性理论或市场失效问题的分析,不但对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更多地采用环境经济手段来改善环境有所帮助,而且对政府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提供最佳环境质量物品也将 有所启发。 外部性理论是现代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支柱。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包括书籍和论文)很多,但本章并不试图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描述,而是针对与环境政策有关的外部性事物进行论述,以使读者清晰地掌握有关环境外部性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的技巧。本章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对更为广义的外部性概念作出定义和分类,然后介绍环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以及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在分析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和价格的影响之后.转向探讨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若干方法。 第一节外部性概念及其分类 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外部性(externality)这个概念直接来源于30年代由庇古创立的旧福利经济学,即在分析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背离的条件时提出的。与外部性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内部性(internality),包括内部经济性和内部不经济性。下面将重点对外部性概念作一描述。 一、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概念 (一)举例:河流污染与外部性 在给出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学定义之前,首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假想例子。说明什么是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假设一条小河的流域内只存在一个游乐场和一个纺织厂,并且纺织厂处于河流的上游,而游乐场处于河流的下游,河流的流量很小,其纳污能力或水环境净化容量几乎为零。纺织厂和游乐场都想利用河流水资源,纺织厂把小河作为纳污体,将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游乐场则想利用河水来吸引旅客消闲娱乐(如游泳、垂钓和划船等)。如果这两家企业或公司不由同一个主人或主管单位所有,那么该河流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纺织厂不承担废水处理费用;(2)纺织厂不承担由于它向河流排放废水引起游乐场收入减少的补偿;(3)纺织厂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不是游乐场;(4)游乐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要素除了一般的资本、劳动和土地外,还有取自于河流的水量和水质;(5)河流水资源既不为纺织厂所有,也不为游乐场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游乐场收入减少完全不能反映于纺织厂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费用或成本核算之中,其结果是纺织厂产量越高,排放废水量越大,河流污染也越严重,游乐场的收入也越少,最后招致娱乐场所的关闭或另寻水源。我们称这种纺织厂给游乐场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为外部性,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二)外部性定义 有关外部性的定义很多。简单地说,外部性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

6第六章习题-中级基础

o1、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的理论试图说明的问题是()A单个产品或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 B劳动市场的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D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A B C 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当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所以一般均衡的理论试图说明的问题是所有产品市场和要 素市场的均衡。 2、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而其他人 福利水平不下降的资源配置称为()。 A.瓦尔拉斯均衡 B.帕累托最优 C.帕累托改进 D.资源配置最优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3、当居民和厂商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整个经济的价 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 A.产品市场均衡 B.要素市场均衡 C.帕累托最优 D.瓦尔拉斯均衡 A B C 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当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4、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B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C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D其产出水平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外部性的影响。外部经济: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5、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正外部性 B.生产的负外部性 C.消费的正外部性 D.消费的负外部性 A B C D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并不为此进行相应的赔偿,那么这种活动所导致的外部影响就是负外部性。由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所以此负外部性是生产的负外部性 6、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完全非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 A、准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纯公共物品 D、自然垄断产品 A B C D 标准答案:C

网络外部性理论综述

网络外部性理论综述 在经济生活中,个体的消费行为总是会发生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个体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也会受到其他消费者的影响。社会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从众现象。但是其中蕴含着经济学的道理,即产品对个体的效用会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供给方规模经济相对应。 当需求方规模经济被运用到信息技术与网络领域中时,学界提出“网络外部性”的产品来予以概括和解释。 网络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Externality)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当某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了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便产生了外部性。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当个体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本质上,外部性就是指经济主体的利益受到了他人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经济影响,也包括非经济影响。外部性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诞生较晚,对于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界定也存在不同表述,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Rohlfs (1974)在对电信服务的研究中发现,用户在选择电话网络时,更倾向于那些用户规模更大的网络,因为这意味着潜在通话对象越多,对于用户的价值就越大。 虚拟网络中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Windows操作系统在市场中受到的青睐即是一例,Rohlfs将这种现象称为“正的消费外部性”,Rohlfs的研究也被公认为是网络外部性领域的最早论述,但直到1985年,经由Katz和Shapiro 的论述,“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这一概念才作为“正的消费外部性”的指代正式出现并首次 获得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 Katz等在对耐用品的研究中提出,消费者从产品中获得的价值,不仅与该产品的现有消费规模有关,也可能与其未来规模之间存在联系。正是在此基础上,大量相关研究进一步展开,该研究也成为网络外部性领域的重要标志。网络外部性也被认为是网络产业竞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因素。Katz等根据研究给出网络外部性的相应定义:即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数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 相比之下,给出的定义则更为宽泛,他们认为网络外部性是指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代理人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产生的净价值增量。他们同时指出,这种影响也可以是负的,当超过一定规模时,用户的效用也可能因此降低!

外部性理论综述

外部性理论综述 摘要:外部性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其思想可以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而真正提出外部性概念并对外部性理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马歇尔、庇古和科斯三位经济学家,本文对其思想进行梳理,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外部性;外部经济;庇古税;科斯定理 一、导言 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因为外部性不仅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外部性思想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自然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出于天意的,因为在其中,每一人改善自身处境的自然努力可以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可以算作外部性思想的萌芽。1887年,西奇威克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他在该书中说,个人并不总能通过自由交换得到与他所提供的劳务适当的报酬,这一论断也体现了外部性思想①。1890年,马歇尔在其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将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该企业所在产业的普遍发展,另一类则为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他将前一类称为“外部经济”,后一类为“内部经济”。外部性理论从此开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20年,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庇古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私人净产值和边际社会净产值,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出发,正式提出和建立了外部性理论。1952年,英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其出版的《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一书中对他以前的外部性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研究。他认为在某地某种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单个厂商扩大生产而其他厂商情况不变,那么由于该厂商生产扩大导致资源的减少会使其他厂商的生产成本提高,这时就出现了外部性。1960年,科斯在其《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外部性的相互性,在庇古的基础上提出试图通过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资源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外部性理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农业、交通运输、金融业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二、外部性理论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对于外部性理论,许多经济学家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马歇尔、庇古和科斯被认为是外部性理论发展史上的三座里程碑。马歇尔的贡献在于提出外部经济的概念,而且对其学生庇古提出外部不经济概念起到了方法论上的引导作用。庇古和科斯则将外部性理论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使这一理论变得更丰满。 (一)马歇尔的“外部经济”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答案word精品

诃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同B.生产的外部经济 诃C.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生产的外部经济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选择一项: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A.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銘1 B.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C.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U D.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选择一 )项: U A.竞争性 B. 排他性 ◎C.非竞争性 同D.非排他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非排他性

同A.外部经济 口B.外部不经济效果 C. 交易成本 □ D.公共产品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外部经济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选择一项: 这种观点称为()应A.科斯定理 □ B.看不见的手 C. 逆向选择 D. 有效市场理论 反馈

舄A?信息不对称问题 2 B.逆向选择 C.道德陷阱 炒D.搭便车问题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题目8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原则是()选择一项: □ A.产权原则 诃B.交易成本原则 * C.多数票原则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 污染及其治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着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答案电子版本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答 案

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 选择一项: A.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 生产的外部经济 C.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生产的外部经济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选择一项: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问题就可妥善解决选择一项: A.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B.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C.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D.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选择一项: A. 竞争性 B. 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排他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非排他性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选择一项: A. 外部经济 B. 外部不经济效果 C. 交易成本 D. 公共产品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外部经济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 选择一项: A. 科斯定理 B. 看不见的手 C. 逆向选择 D. 有效市场理论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问题分析

第六章 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政策结果: 因果理论:Causal theory (因果理论): a theory about what causes a problem and how particular responses would alleviate that problem. 政策目标: Policy goal: the desired outcome of a policy; the goal can be explicitly (明确地) stated or implicit (暗示的,不明显的) in the policy and its legislative history. 政策工具: 简述政策输出与政策结果的区别: 决策者在政策规划过程中必须清晰阐述的五个要素是什么?各个要素包含哪些问题? The goals of the policy The causal model The tools of the policy The targets of the polic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1.What are the goals of the policy? To eliminate a problem? To alleviate a problem but not entirely eliminate it? To keep a problem from getting worse? 2. What is the causal model? Do we know that, if we do X, Y will result? How do we know this? If we don’t know, how can we find out? 3. What tools or instruments will be used to put the policy into effect? Will they be more or less coercive? Will they rely more on incentives, persuasion, or information? Capacity building? 4. Whose behavior is supposed to change? Are there direct and indirect targets? Are design choices predicated on (以…为基础) our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target population? 5.How will the program be implemented? Who will lay out the implementation system? Will a top-down or bottom-up design be selected? Why? 公共政策“内在非公共性”的涵义及成因:公共政策“内在非公共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伴随公共政策而存在的垄断性和差异性等。它是公共政策的固有属性,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如影相随,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成因:(1)公共政策的阶级性(2)公共政策的“负外部性”(3)公共政策的“非普适性” 公共政策“外在非公共性”的涵义:公共政策“外在非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垄断性、自利性和差异性等。它是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反动和背叛,使公共政策严重背离了公共利益,沦为个人或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 公共政策“外在非公共性”的成因: (1)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非公共性;(2)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政策过程中固有的近视”;(3)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抵制、政策缺损、政策歪曲;(4)公共政策过程的单方面性:公众参与缺位

外部性理论

浅谈外部性理论 关键词: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资源配 置。 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提出,经庇古等学者深入研究后形成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学家及其追随者的努力下,外部性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摘要:本文通过外部性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来深层 的认识这一理论。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城市环境外部性问题是产生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城市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思路,就是要使环境的外部性内在化。 1.定义及现象 1.1定义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1.2 现象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或称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或称负外部性)。 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进一步进行细分,外部效应又可以分成八种类型: 1.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如水果园园主与养蜂场场主的关系; 2.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如花园式厂房对周围居民区居民的影响; 3.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经济,如居住环境的改善大大增加生产性投资; 4.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经济,如私人花园对过路人的影响; 5.生产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如上游的化工厂对下游渔场的污染; 6.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如建筑施工对夜间休息的居民的影响; 7.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外部不经济,如空调的噪声对隔壁牙医的看病影响; 8.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外部不经济,如隔壁邻居放声高歌影响自己的休息。 2.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2.1第一块里程碑——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马歇尔指出:内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节约,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工作技能的提高、内部分工协作的完善、先进设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选择一项: A.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 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生产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生产的外部经济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选择一项: A.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生产的外部经济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问题就可妥善解决选择一项: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题目4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选择一项: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竞争性 D. 排他性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非排他性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选择一项: A. 交易成本 B. 外部经济 C. 外部不经济效果 D. 公共产品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外部经济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1.00 标记题目 题干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 选择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