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中医基础知识 2

护士资格考中医基础知识 2
护士资格考中医基础知识 2

第18章中医基础知识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二)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各脏腑、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的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通过观察病情变化,找出所属脏腑之间的关系,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表现为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施护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点。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辨证施护分为辨证和施护两部分。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等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施护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则是护理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是检验辨证是否正确的手段。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护理疾病的过程,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

辨证施护强调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相应的护理。既不同于“对症护理”,也不同于“辨病护理”。其主要特点,就是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可看到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从而能对各种疾病采取灵活的护理方法。

二、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7个部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始终,并成为中医理论体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人们借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的相互对立。②阴阳的相互依存。③阴阳的相互消长。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5种基本物质,即木、火、土、金、水。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将5种物质的各自特性作为万物归类的基本依据,并以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之“相生”规律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木的“相克”规律作为阐释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法则。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5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2.五行的生克乘侮以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和阐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以五行间的相乘、相侮关系来探索事物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中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制化,“制化”有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指把相生、相克联系在一起而言的。

乘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相乘,意为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侮,就是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三)藏象学说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脏腑显现于外的生理表现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呈于外,故称“藏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藏象的基本概念藏与脏同,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的主要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气,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既有异于五脏,又有别于六腑,虽有类似五脏的储藏精气的作用,但形态位置与五脏迥异。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脏腑的功能活动也为精、气、血、津液的生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体现。

2.藏象学说的特点

(1)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的五脏中心论。

(2)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

(3)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

3.五脏及主要生理功能

(1)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位于胁部。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位于腰部,故称“腰为肾之府”。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及主要生理功能

(1)胆:附于肝,胆内所藏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决断,助消化。

(2)胃:位于中焦,上口为贲门接食管,下口为幽门通小肠。胃分3部,分别称为上脘、中脘、下脘,统称胃脘。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和主降浊。

(3)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接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4)大肠:位于腹中,上端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传化,即传导、变化。大肠接受小肠下输的食物残渣,向下传导,同时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将糟粕变化为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5)膀胱:位于下腹。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水液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容量,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

(6)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作为六腑之一,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速。通行元气是指三焦是元气运行

的通道。元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运行水液是指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三焦的水道通利,水液才能正常代谢。 5.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阴阳表里互相配合的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阳者为表,阴者为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由其经脉互为络属,使得五脏与六腑在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病理变化相互影响。

(四)气、血、津液

1.气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因其生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2.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充分的营养,即血为气之母。

3.津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

4.精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之“精”,即指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故称作“精气”。

(五)病因与病机

1.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

2.六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是指自然界的6种正常气候,简称“六气”。但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就有可能成为致病因素。这种能使人致病的反常气候叫做“六淫”。

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故称为外感六淫,其所致的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区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关。如湿热地区多湿病、温病,西北地区多寒病、燥病。夏季烈日下工作易中暑,高温环境工作易得火病或燥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可2种或3种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袭表、风寒湿痹、暑湿泄泻。

(5)转化性:六淫邪气,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寒邪湿邪皆可化热。

4.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是春天的主气。风邪为病,春季多见,是六淫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l)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4)风性主动。

5.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冬天的主气,寒邪为病,以冬季多见。

(1)寒为阴邪,亦伤阳气。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

6.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是夏令的主气,有明显的季节性。暑为火热所化,只有外邪,无内暑之说。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7.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雨水最多,为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期,故多湿病。

(1)湿性重浊。

(2)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

(3)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湿邪重浊,其性类水,故属阴邪。

(4)湿性趋下,湿性为水,有趋下的特性,易袭阴位。

8.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是秋天的主气,故又称秋燥。

(1)燥性干涩,易袭津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9.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为阳盛之气,包含温、热之邪。

(1)火热为阳邪,火热为阳盛所生,火热之性,升腾上炎,故谓火性炎上。

(2)火易耗伤滓液。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致肿疡。

10.疫疠的概念疠气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又称为疫气、戾气、时气、疫毒、异气等,以区别于一般的温热病。疠气引起的一类疾病,统称为“疫疠”“疫病”“瘟病”。

11.疫疠致病特点疫疠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如霍乱等。

12.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并不是致病因素。但突然、剧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七情致病直接影响内脏,故属内伤病因。

13.饮食饮食失宜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饮食所伤,主要病及脾胃,后累及其他脏腑。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3个方面。

14.劳逸长期的过劳或过逸,可以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3种形式,分别可损伤机体正气,损伤脾气,耗伤心血,及肾精耗伤。

15.痰饮痰和饮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认为津停为湿,湿聚为水,水积成饮,饮凝成痰。因而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16.瘀血包括血液运行不畅;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组织之中;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出现疼痛、肿块、发绀、出血、舌质紫暗和脉涩结代。

17.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

18.正邪相争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后,人体的抗病能力与之斗争所发生的病理变化。由正气和邪气两方面因素来决定的。若正气旺盛,抗邪力强,则病邪难于侵入,疾病便无从发生;若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抗邪无力,则邪气乘虚侵入而发病。此外,若感邪毒烈,致病作用强,正气显得相对不足,亦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虚实证候的形成及其之间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阴阳失调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状态。

20.升降失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从而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三、中医的四诊

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4个方面,简称“四诊”。四诊虽各具独特的作用,但

其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而不可分割。综合四诊所获得的资料,是辨证论治的依据。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与质的变化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1.望神色

(1)望神:即观察病人表现于外的精神状态及意识思维活动,判断其精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疾病预后的好坏。望神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等。其中眼神最为重要。

(2)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面部和全身皮肤色泽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望形态

(1)望形体:主要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及活动状态等情况。

(2)望动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行、走、坐、卧、立等体态。

3.望头颈、五官

(1)望头颈:主要观察头的外形、动态和头发色泽的变化。

(2)望五官:①望目。②望耳。③望鼻。④望口唇。⑤望牙龈。⑥望咽喉。

4.望皮肤

5.望舌即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正常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

6.望分泌物与排泄物包括痰、涎、涕、唾、泪及二便、经、带、汗液、脓液和呕吐物等。

7.望小儿指纹观察小儿食指桡侧浮露可见之络脉称为望指纹。望指纹适用于3岁以内的小儿。

(二)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1.听声音包括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嗳气、腹呜等。

2.嗅气味包括呼吸、口气、排泄物与分泌物等。

(三)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病史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首先抓住主诉,围绕主要症状,深入细致地询问病情。

1.问寒热凡病人主观感觉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者,称为恶寒;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即可缓解者,称为畏寒。寒热有如下表现形式。

(1)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为外感病的初期,是表证的特征。

(2)但寒不热:只感怕冷而无发热者,多属里寒证。

(3)但热不寒:只发热而不恶寒或反恶热,多属里热证。

壮热: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属实热证。

潮热:发热如潮汐有定时,分为胃肠燥热内结所致的日晡潮热及温病热人营分、灼伤营阴的午后及夜间潮热。

微热:发热不超过38℃,多见于阴虚或气虚发热。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2.问汗汗液是体内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而成。问汗可辨邪正盛衰、腠理疏密和气血盈亏。

3.问饮食与口味饮食口味是脾胃功能的反映。

4.问二便

(1)大便:有否便秘、泄泻、便血、排便感异常。

(2)小便。

5.问经带女性病人除常规问诊内容外,还须询问婚否、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情况。

(四)切诊

切诊是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人机体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部分。

1.脉诊,又称切脉、候脉、持脉,是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脉搏、探测脉象,借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常用部位是手腕部的寸口脉,即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称六脉。其临床意义为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右尺候肾(命门)。

2.按诊是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痞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四、中医辨证方法

(一)八纲辨证与护理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8个辨证的纲领。

1.表里辨证

(1)表证:是六淫、疠气、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因素等特点。临床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常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里证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临床表现为壮热,烦躁神昏,口渴,腹痛,便秘或呕吐,小便短赤,苔黄或白厚腻,脉沉等。不同的里证,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其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里半表证:指外感病邪由表人里的过程中,邪正相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为特征性表现。

(4)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以鉴别。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为主症;里证以内脏证候,如咳嗽、心悸、腹痛等表现为主症;半表半里证则有胸胁苦满等特有表现。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此外,辨表、里证还应参考起病的缓急、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

2.寒热辨证

(1)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暖,口淡不渴,倦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2)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喜凉,恶寒喜冷,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

(3)寒热证鉴别要点:热证面色赤,寒证面色白;热证恶热喜冷,寒证恶寒喜热;热证口渴喜冷饮,寒证口淡不渴;热证手足烦热,寒证手足厥冷;热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寒证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热证舌红苔黄,寒证舌淡苔白;热证脉滑数,寒证脉沉迟。

3.虚实辨证

(1)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委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泄或滑脱,小便频数或失禁,舌质淡嫩,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2)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病机以阳、热、滞、闭等为主,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

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临床上一般是新病、暴病多实证,病情激烈者和体质壮实者多实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神昏谵语,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3)虚实证鉴别要点:虚证病程长,实证病程短;虚证者体质多虚弱,实证者体质多壮实;虚证者精神委靡,实证者精神兴奋;虚证者声低息微,实证者声高气粗;虚证者疼痛喜按,实证者疼痛拒按;虚证者胸腹按之不痛、胀满时减,实证者胸腹按之疼痛、胀满不减;虚证者五心烦热、午后微热,实证者蒸蒸壮热;虚证者畏寒、得衣近火则减,实证者恶寒、添衣加被不减;虚证舌质嫩、苔少或无苔,实证舌质老、苔厚腻;虚证脉象无力,实证脉象有力。

4.阴阳辨证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为阴证。

(1)阴虚证:是指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属虚证、热证的性质。

(2)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属虚证、寒证的性质。

(3)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耗损、严重亏乏欲竭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

(4)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

(二)脏腑辨证与护理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的生理活动、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病理性质等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辨证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是中医临床各科实施辨证护理的基础。

(三)卫气营血辨证

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五、中医治病八法

1.汗法又称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驱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法。

2.吐法又称催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以引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种治法。

3.下法又称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通便,以攻逐实邪,排除移滞而治疗里实证的一种治法。

4.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具有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等,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和调的一种治法。

5.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达到补益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

6.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里热证。

7.补法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扶助正气,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

8.消法又称消散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等作用的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瘾瘕、痞块等病证的一种治法。

六、养生与治则

养生,古时又称“摄生”“道生”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增强生命活力和防病益寿原理,并运用各种手段养生强身的传统保健方法。

1.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是疾病护理和养生的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完全同步。若不顺应其变化,就等于削伐、伤害了生命的根本,对于人的健康极为不利。 (2)平衡阴阳: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相对平衡关系的结果。

只有阴气平和,阳气秘固,即阴阳协调,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3)起居有常:是指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合乎自然界以及人体生理的正常规律,以使机体阴阳两方面始终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4)劳逸适度:是指应合理地安排各种活动,包括体力活动、脑力活动和性活动。任何活动均应坚持适中有度的原则,不宜太过和不及。

(5)慎避外邪:任何疾病的发生过程都是正气与邪气双方斗争的过程,因此,应根据季节、气候、地域和生活居住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6)形神共养:人身有“形”有“神”。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外在表现,形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不仅应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应重视精神的摄护,二者不可偏废。

2.基本方法包括顺时摄养,调神养生,惜精养生,饮食养生,传统健身,药物养生,推拿、针灸养生等。

(1)环境适宜:良好的自然环境应是气候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景色秀美。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噪声。应通风整洁。

(2)生活规律:作息定时,睡眠充足。

(3)顺应四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对病人的影响。要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3.中医治则包括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治脏腑、三因制宜等。

七、中药

中药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说明其作用机制,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它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一)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1.四气五味

(1)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药性。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或治疗效果概括出来的药性理论,它主要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

(2)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种不同的药味。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辛,有发散、行气等作用;咸,有软坚、散结等作用。

2.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

3.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二)中药分类

按功效和主治的不同,中药一般可做如下分类: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芳香化湿药、消导药、理气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泻下药、驱虫药、开窍药、温里药、平肝息风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及其他药等。

(三)中药用法

1.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性能,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药物配伍关系总结为用药“七情”。分别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2.禁忌

(1)配伍禁忌:主要指相反药物的禁忌应用。概括的“十八反”和“十九畏”。

(2)证候禁忌:指由于药物的性能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使临床用药有

所禁忌。

(四)服药方法

中药的服药方法分为:口服给药、含漱给药、滴鼻给药、滴眼给药、滴耳给药、皮肤给药、肛门给药、阴道给药、注射给药。

1.口服给药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其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有关。

(1)服药时间:适时服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

①清晨空腹时,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吸收入肠,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可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而且可以避免晚间起床影响睡眠。

②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物都宜饭前服用。

③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用。无论饭前服或饭后服用的药物,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④安神药,宜在睡前半小时至l小时服用。

⑤缓下剂,宜在睡前服用;便于次日清晨排便。

⑥涩精止遗药,宜在晚间服用。

⑦截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

⑧急性病则不规定时间服用。

(2)服药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指每味药的成年人一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一般情况下药物单用时剂量可较大,而在复方中则较小;主要药物剂量相对较大,辅助药物则相对较小。

①一般疾病服药,每日一剂,每剂分2~3次服用。

②病情危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

③发汗药、泻下药,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④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以免引起呕吐。

(3)服药温度

①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需要加盖衣被。

②热病用寒药,如热在胃肠,病人欲冷饮者,药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

2.汤剂的煎法

(1)煎药用具:沙锅是最常用的煎药容器,不易与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不锈钢锅、搪瓷锅、玻璃烧杯也可采用,忌用铁锅。

(2)煎药前浸泡:煎药前一般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

(3)煎药时加水要适量:第一煎加水至超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煎加水至超过药面2~3cm 为宜。

(4)煎药用火: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一般在未沸腾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以免水分迅速蒸发,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

(5)煎药时间:一般药第一煎沸后应煮30分钟,第二煎25分钟;解表药第一煎沸后应煮20分钟,第二煎15分钟;滋补药第一煎沸后应煮60分钟,第二煎50分钟。

(6)特殊煎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兑服、冲服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