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MiningEn gi neeri ng

(门类:工学,二级类:地矿类,专业代码:

一、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 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开采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管理与科 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工科基础课外,主要学习矿床开采、岩土工程、矿山安全与工程等方面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规划、开采设计、矿山安全技术 及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拓开采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 具有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

本能力以及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写的初步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了解采矿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

主要课程:基础力学、岩体力学、计算机技术、采矿学、井巷工程、通风安全学、矿山地质 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设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系统工程学等。

五、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认识(含地质、采矿、测量)实习,采矿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 作、采矿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金工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军训以及各类课外科技、

社会实践活动等。

六、 修业年限

四年

七、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 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080101)

1、 2、

3

4

本专业培养计划总课时为2580时,设必修课40门,共2346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17门,1228学时,占总学时50.7%;专业基础课14门,722学时,占总学时27.8%;专业课9门,320 学时,占总学时12.4%。

本专业共设学位课程19门,设采矿工程、矿业信息技术和矿山环境保护3个专业方向,每个

学生必须选学一个方向的所有课程,同时也可选学其它专业方向的部分课程。设13学分选修课,

其中表五列出校定选修课至少选5学分,专业基础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4学分,约有

234学时,占课内总学时9.1%。

必修课程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50.7/27.8/12.4 。

每名学生四年中必须完成181学分,其中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13学分,实践环节32学

分。

九、教学环节的要求和安排

1、加强计算机教学

第一学期开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学期开计算机VB语言,第五学期开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

机模拟(选),第七学期开采矿CAD及计算机图形学(选),此外在其它课程中加强计算机应用,课

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使用计算机,可使计算机教学4年不断线。

2、实践环节

第四学期开始设2周金属工艺实习;第四学期末设2周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第五学期开始时

设3周认识实习,第六学期设4周生产实习,第七学期设4周采矿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第八学期进行4周毕业实习和13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根据学生思想动态,每学年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内容。

3、外语教学

通过前两年基础外语教学,使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四级外语水平,从第五学期开始,每学期本专业至少有一门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外语上课或阅读外文参考书对学生进行授课,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论文)中加强对外文文献阅读、翻译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考试考查

所有学位课均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所有实践环节进行考查,成绩按五级分制记分,

其它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任选考查或考试方式。

十、培养计划一览表

山东科技大学培养计划一览表专业:采矿工程学制:四年制订日期:2005年7月19日

(一)学历

符号R入学教育J理论教学丫认识实习A教学实习S生产实习B毕业实习K考试

(二)时间分配(以周计)

(三)实践环节

(四)必修课进程

注:☆号者为学位课。

续表(四)

注:☆号者为学位课。

续表(四)

注:专业有不同方向的按一个方向计算必修课程合计总学时。

(五)选修课程进程

表课

型课

程类别

院定专业基础课

院定专业课

(推荐)南京理工大学制定本科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南京理工大学制定本科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工作思路 1.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大批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具有献身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若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才能、开拓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毛坯,为其成长为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2.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培养计划的制定要从21世纪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按照“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针对性。 3.各专业要依据社会需求、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现有的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在培养计划中明确体现。理工类专业要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强化学生研究开发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管类专业着重培养面向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技术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全校按专业大类(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科学、土建、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武器类、工程力学、生物工程、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艺术等)制定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构建专业大类的学科基础课平台,柔性设置专业方向选修课及学科前沿选修课程。

2016级矿井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6级矿井建设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高职)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系 2016年7月

矿井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编号:5205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 (三)学制:三年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毕业生 四、专业分析 (一)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我院近几年对省内部分大中型煤矿调查,全省煤炭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16%,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12.7%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口2.34万人,而且专业人员岗位分布呈“生产一线少、辅助单位多”的格局,专业技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学历结构上,大专以上仅占13.4%。根据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到2011年底,全省煤矿企业“六长”和副总工程师专业学历必须具备煤炭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其它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必须具备煤炭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到“十二五”末,全省煤矿企业“六长”和副总工程师具备煤炭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研究生学历达到7%以上。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煤炭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达到20%以上;全省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具备煤炭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以上,特有工种中专以上学历达到50%以上。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制度。从2011年到2015年,新招从业人员中直接招生的比例要分别达到25%、35%、55%、75%、100%。到“十二五”末,全省所有煤矿新招从业人员必须直接从院校合格毕业生中招用,不再从社会上招用。

此外,依照《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晋政办发[2008]15号)要求,“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年产60万吨以上的煤矿,至少要配备大专以上学历的矿井建设业人员5名,全省需配备高职学历以上毕业生6000多人。矿井建设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招生形势好,就业率高,专业地位十分重要,属于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专业,搞好专业建设既是煤矿建设生产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能对其他相关专业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职业面向 目前矿井建设已趋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随着矿井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管理”的广泛使用,煤矿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近年来我院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确定了矿建专业的职业面向和人才定位。 矿建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单位或企业有:省内外煤矿生产企业、煤矿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咨询中介机构、矿井建设监理公司、矿井设计部门等,从事矿井设计、建设和井巷工程掘进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煤企的计划、预算、生产调度等岗位工作。 (三)就业范围与岗位 通过深入煤矿建设和生产企业调研,召开专业分析研讨会,确定了矿建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主要有:施工操作岗位、技术管理岗位、技术咨询服务岗位,进一步归纳为三种职业领域。具体见下表4-1: 表4-1矿建专业的就业岗位 职业领域职业岗位 技术操作工作钻眼工、爆破工、机掘工、锚杆支护工、喷浆工、支架安装工、装载机司机、钉道工、防尘 工、注浆注水工、探放水工、配气工、砌料工等。 技术管理工作掘进队、采煤队、支护队、地质队的技术员、技术队长等; 采掘区、通风安全区(科)、生产科技术主管工程师、区(科)长等。 职业拓展岗位工作建造师(矿建专业)、采掘机电设备管理员、开采生产技术主管工程师、井巷工程计量计价 员、煤矿中介服务机构技术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计划范文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计划范文 本次实习安排在《采煤概论》、《煤矿地质学》授课之后,《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授课之前,其目的主要在于: 1、通过认识实习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通过实习,对煤矿各生产环节进一步认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回采工艺、掘进工艺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3、实行实习改革,为学生设立调研课题,对煤矿生产实际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的调研、沟通和撰写材料的水平和能力。 4、通过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学习、实践和调研,增强对煤矿各生产系统的了解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下一步进行采区设计和矿井设计奠定基础。 5、通过现场人员授课让学生了解现场矿井生产技术,并针对实习矿井特殊的开采条件来学习煤矿特殊开采方法。

6、通过在矿区的学习和生活,了解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通过在矿区现场的实习和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7、通过参与煤矿的生产实际,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并为实习矿井提供必要的帮助。 xx年4月20日-xx年5月5日 xx矿业集团xx分公司、xx矿业集团xx分公司 刘x、陈x、康x 秦x、张x、张x 采矿10-1、2班,共计73人。 1、实习形式 学生采取“分散独立”的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深入现场,聘请现场的主任工程师为实习兼职教师,在实习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习时间安排 结合生产实习大纲安排实习事宜,详见《采矿工程xx级认识实习具体安排》。 3、实习内容 实习手段主要有地面工业场地参观、井下参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课、观看矿山教育电教片、现场工程技术图纸、规程、文件以、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以及对矿山企业发展的了解等。通过矿区的现场实习,对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调查,对矿区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实习主要包括矿井概况、井田开拓、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采煤方法、矿井运输及提升、矿井排水、矿井通风、安全等部分,可通过以下具体内容来完成以上实习内容。 (1)参观矿区地面建筑和生产系统,了解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包括绞车房,主扇风机房,和压风机房,地面煤炭装车系统;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002 (所属一级学科: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 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素养。 3.掌握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开拓 创新精神,具备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油气田开发工程理论与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向: 1.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2.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 3.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4.提高采收率与采油化学 5.油气田开发信息技术与应用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 四、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3学分。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方向而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跨一级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大学本科主干专业课1-2门,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门。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备注 必修公共 必修 课 GB0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 2 1 留学生学《中国 概况》GB00017基础外语100 4 1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为规范课外培养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工作,依据《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校教字[2016]64号),学校现就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成果审核与学分认定 1.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档案袋”管理方法,学院为在校本科生建立“课外培养计划”个人专属“档案袋”。通过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实施网上管理。 2.学生申请课外培养计划学分,需提交相应的成果证明(纸质版),经学院审核后方可认定学分。 3.学院组织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工作组,针对学生申请成果及相关证明进行鉴别审核,并提交至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确认。 4.学生所提交的成果通过审核后,即可获得学分。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外培养计划学分,即可在吉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录入该环节成绩。具体成绩根据完成学分来确定。完成本专业课外培养计划基本学分要求,记60分;每超出1学分,成绩增加3分;成绩上限为100分。 5.学生完成课外培养计划要求学分,所有成果将记载于《吉林大学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成果汇总表》,学院加盖公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二、成果提交 1.学生所有课外创新实践成果须提交吉林大学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线管理。 2.成果提交程序的设置遵循便捷、高效、准确原则。

3.成果提交权限分为教务处、学院、学生三个层次。 4.提交的课外实践成果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客观、有效。 5.提交成果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将成果提交后,学院、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成果核对与确认,必要时通过系统提交“更正申请”。 6.全校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参加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成果由教务处提交;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开放实验、实践成果展演(展示)等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成果,由学院或组织单位提交;其他成果由学生自己提交。 三、学分赋值原则 1.为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及技能训练等环节,拓展实践空间、锻炼实践能力,设定学生各模块可核算学分上限;超额完成学分将记载于《吉林大学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成果汇总表》。 2.团队合作取得的成果(含社会实践),学校设定成果的总学分上限及“有效计分名次”,学院规定各角色所得学分值,并作为统一标准、相对稳定。 3.本科生取得学术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成果,按照角色获得相应学分。如成果由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协作完成,本科生应得的分值,按自然排序计算;取得学分的资格由“有效计分名次”确定。 4.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撰写论文、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只计算大创项目学分,不重复计学分。 5.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参加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所得分值全校统一。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按照项目结题结果及成员排名取得学分(依表1);学科竞赛获奖,团队成员获得相同的学分(依表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对数、理、化、力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基础、以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与机械制造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接受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学工程中各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过程设计及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 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医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 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5、掌握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设计基础,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及辅助 制造的能力,了解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素质。 6、掌握技术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获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新信息的基本技能。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医疗器械(侧重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与国内同专业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应用方面的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及科研实训等培养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 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

2014级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4级采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金属矿开采技术 专业代码:540302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掌握采矿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采矿生产各区域主要岗位操作技能和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金属矿山生产一线从事矿山各岗位的操作、控制等工作。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技能和文明生产习惯,达到采掘、运输、爆破标准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 一、能力要求 1.具有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穿孔爆破、采掘、运输、排岩等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具有穿孔爆破、采掘、运输、排岩生产主要岗位的操作能力和处理一般事故的能力。; 3.具有对生产主要设备使用、维修的能力。 4.具有对采矿生产工艺进行初步改进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和初步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6.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营销知识;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 8.具有较好的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 9.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12.具有较好的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13.具有较好的评估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注:应取得至少一种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二、知识要求 1.掌握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等必要知识; 2.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基础知识、工程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制图、工业电气控制等基础知识 3.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矿山地质、爆破工程、矿山运输、采掘机械、金属矿床开采技术、专业外语等专业知识; 4.具有初步的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5.了解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及绿色选矿的相关知识。 三、素质要求 1.道德修养:政治合格、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知法守法、心理健康。 2.人际交往: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3.职业品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学习新技术、收集信息、科技协作与知识转移能力;具有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方法能力:善于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的能力;具有合理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 就业面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露天矿山及地下矿山等单位,从事矿石的剥离、采掘、产品处理等生产一线的工作,主要生产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采矿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分析和检验等工作。 初始岗位群:牙轮钻机司机、爆破工、电铲司机、采矿工、电机车司机、调车员、推土机司机。 发展岗位群:通过3~5年的工作,各生产岗位班组长、作业长,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环保和质检等部门。车间主任、调度长、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环保和质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职业证书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井培养方案

1.油气井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20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所创新,掌握油气井学科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完成研究领域课题设计、试验设计及研究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软件编程和软件应用能力及外语读、写能力。 二、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1、具有一定人文知识,懂得团队合作精神,讲究学术诚信;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完成本专业方向研究的开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思路确定等任务及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 3、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和资料,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能用外语写作科技论文。 5、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紧张的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1、研究生培养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理论学习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参加适当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进校第一学期,每周开设体育课二学时,但不记学分。各年级研究生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2、研究生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深入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和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要注意拓宽专业面。 3、研究生第一学年以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外语为主,导师指导研究生调研本学科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进展,培养研究生的兴趣点,为研究生论文开题做准备。 4、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学位条例和培养方案,对每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 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大规模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工艺开发,EDA工具开发,新型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量子信息和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微纳电子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 >>>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专业1999年创建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湖南省生物工程中心和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建成16个实验室功能区,2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3000 万元,还拥有浏阳生物医药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名,其中院士2名,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6名,副教授8名。本专业在微生物冶金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生物加工、生物能源与材料、环境生态与治理、天然产物与药物等领域从事现代生物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可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强化数学、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生化分离工程、生化工程及设备、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生化工艺与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及工艺、生物工程计算机实践等专业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从事生物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生产与管理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的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熟悉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并勇于实践。 5.了解当代生物工业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情况,熟悉与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法规。 6.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写、译和阅读等综合运用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MiningEn gi neeri ng (门类:工学,二级类:地矿类,专业代码: 一、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 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开采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管理与科 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工科基础课外,主要学习矿床开采、岩土工程、矿山安全与工程等方面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规划、开采设计、矿山安全技术 及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拓开采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 具有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 本能力以及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写的初步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了解采矿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 主要课程:基础力学、岩体力学、计算机技术、采矿学、井巷工程、通风安全学、矿山地质 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设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系统工程学等。 五、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认识(含地质、采矿、测量)实习,采矿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 作、采矿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金工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军训以及各类课外科技、 社会实践活动等。 六、 修业年限 四年 七、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 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080101) 1、 2、 3 、 4 、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二年。 二、培养目标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为已经获得第一学士学位并在油田工作的学员开设,本专业在全脱产的学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培养适应能力强,掌握石油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石油工程领域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钻井与完井、油气开发工程及油田化学领域的设计、施工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应用数学、地质学方法及系统的力学理论进行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方面的书刊,能起草本专业的文本等; 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油气钻采工程设计和油气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5.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学位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藏物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基础、油田化学。 3.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石油工程生产实习、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最低总学分93.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71.5学分,实践教学22学分。自主发展计划6学分。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文)模板

附件4: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文)模板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科大类 培养方案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大类名称工商管理类 大类代码1206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 院长签字年月日 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西北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大类介绍 为进一步适应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重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想下,管理学院自2017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 工商管理类下设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方向。 1)会计学专业。本专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强化数理基础培养,在环境会计、财务决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向特色鲜明。 2)工商管理专业。本专业强调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并重、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本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陕西省特色专业”。 3)市场营销专业。本专业强调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并重、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强化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定量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营销中的应用,在国际市场营销、营销模式创新等方向形成独有特色。 二、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大类培养具有良好法律法规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创业能力,能够基于现实资源与条件,正确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我们将全面深化执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大学社会职能,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始终坚决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经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培养,使学生达到以下水平。 第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行; 第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三,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四,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第五,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培养要求。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具有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及其产业化基本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工程领域有关的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育种、细胞生物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工制图、生物产品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发酵、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基本训练,掌握生物产品分离纯化、微生物改造、基因克隆、细胞培养、生物工程设备使用及改造、生物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基础知识,具备对生物化工产品进行下游处理技能及其相关仪器运行、维护、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能力; 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育种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化学检测、仪器分析、数理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3、理解生物工程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具备在生物工程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力; 4、理解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检索、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条件、分析与统计、科技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6、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可获得生物工程类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与实践

人才培养 总第259期 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提高学生教学效果,工程师,一、式单一,适应性不足;乏工程经历;二、计划”,学体系存在的问题,程实践能力。在于校内实践,更在于在煤矿企业综合实践的实施效果。 为满足以上要求,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前的“3+1”定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实施校企对接,实行“3+1”培养模式,让企业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学生三年在校重点学习数理基础、人文管理和专业知识,第四年到签约单位进行工程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一培养模式既为煤矿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又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突出了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构建突出特色、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采矿工程专业依托专业丰富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并将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四年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横向上相互关联、纵向上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系统的教学体系和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其中教学体系是核心,主要包含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见图1)。 采”。通过主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使采矿专业课程体系趋于合理,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也将进一步优化。 第二,精炼教学内容,实现七个“结合”:着眼于专业的拓展,实现煤矿开采与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相结合、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相结合;满足采矿技术发展的需要,实现采矿与机电相结合、采矿与信息技术结合;体现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实现采矿与岩土工程相结合;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实现采矿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采矿与环境工程相结合。 第三,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在矿山压力与控制、矿井特殊开采等方向具有优势和特色,科研成果突出。将优秀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全过程,教学成果突出,建设了“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矿井通风与安全”国家精品课程2门、“矿山压力与控制”校精品课程1门;出版特色教材5本,其中《矿山压力与控制》获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矿井通风 卓越采矿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郭惟嘉?刘?音?陈?静 摘要:在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由此制订满足采矿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采矿工程;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郭惟嘉(1957-),男,山东济南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刘音(1973-),女,陕西杨凌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青岛?266590) 中图分类号: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6.025 (下转第56页)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06 10:2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97092618.html,/kcms/detail/11.3776.G4.20121206.1029.025.html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04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宽的学科视野,具有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潜能,将来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人才;以及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质控、检测、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掌握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知识,包括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二)能力结构要求 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基本能力。 3. 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 1.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效益观念,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4.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高等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 六、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科学研究训练 全英语教学课程: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

1.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Mining Engineering (门类:工学;二级类:矿业类;专业代码:0815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发展,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宽泛、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具备采矿科学与研究及采矿技术与工程基本知识的,能在矿业工程领域从事矿区规划设计、矿山开采及地下空间设计与施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工科基础课外,主要学习矿床开采、岩土工程、矿山安全与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规划、开采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矿山企业就业,也可以到研究院、设计院等部门工作,还可以到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工程力学、计算机、工程制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采矿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的采矿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采矿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先进技术和发展动态,能够将采矿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用于识别、表达、分析复杂采矿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矿区规划、矿井开拓开采设计方法,能够按照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基础上,进行相应设计及规程编制,并在设计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及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相关科学方法对采矿工程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采矿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施的初步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化学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 1.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1.1注重培养规格,强化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水平首先,强调德、体。“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 公德和职业素养”。其次,强调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外语和计算机属 于工具型水平,会广泛应用于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重点强调专业水平。获得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在专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基本水平;掌握专 业领域内工艺与设备的基本设计水平;了解专业学科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具有对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新方法理解、使用和掌握的初步水平。再次,强调了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水平。 1.2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增强基础教学,培养通才,增强人才的适合水平,提 升自我发展水平。首先,新培养方案提升了原来要求的规定修满教学 学分,其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学校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 分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一致性,后两年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其次,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强化了四大化学的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同时整合了两个培养方向在《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专业外语》、《仪器分析与实验》、《电工学》等课程的一致性,体现了厚专业基础,宽专业口径 的特点,增强了人才强大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既要突 出两个方向的特色专业,又要体现我们学校的办学特点,扬己之长, 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特色,满足化工不同行业的需要。所以,我们将两 个专业方向的部分特色课程交叉选修。如:石油加工方向选修《煤化 工基础》、《洁净煤技术》,煤化工方向选修《石油化学》、《石油 加工基础》,使所有的学生,既懂得了本专业的知识,也跨入了另一 个相邻领域,扩展了知识面,也强化了就业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