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加几、7、6加几的进位加法

6、7加几、7、6加几的进位加法
6、7加几、7、6加几的进位加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生日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习(第一关) 2. 复习(第二关) 3. 复习(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生日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生日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 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 、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 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 (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是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同学们,小精灵聪聪得知你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他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请拿出练习本做一做这几道题: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6 42 87 +76 +88 +49 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掌握得非常好! 二、讲授新课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动物协会教给我们的任务。 2、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8页,我们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示统计图)根据图表中所给的信息,小精灵说了什么?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根据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分析:要求“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把爬行类376与两栖类284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生:列式算式:376+284。 3、对比分析:师:376+284与我们前面学的进位加法98+25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生: 376+284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98+25是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

加几进位加法

《9加几》教学设计

和建 《9 议: 加几》 是20 以内 进位 加法 的第 一课, 它是 在学 生掌 握了 10以 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 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运用多种方法计算9加几的式题时,体会到“凑十法”的优 势,并能掌握凑十计算的方法。在本节课中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能结合一年级学 生的特点,适时地运用口令性的组织、调控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体现了较好的教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在编排上能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设计的情境有 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 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具体来说,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 题,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费老师的课就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运动会的教学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运动会场景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编排不仅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培养了孩子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二、运用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凑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李老师从课开始的导入练习,到新授的例题计算方法的讲解一直很关注“凑十”这个知识点。尤其是在解决一共有几个足球的问题时,能结合图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凑十”动态演示的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凑十的算理,使原本很棘手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运用新的多媒体技术在本节课中实现了较好地教学效果。听了本节课后我对课堂练习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1、新授后的综合性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更有层次性。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再是拓展练习,但每一层的练习都应该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来展开。2、练习设计也应该注意动静搭配,即口答交流和动笔计算相互交替进行。3、有些练习题可以重复利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练习。如简单的口算练习后(口答开火车或抢答形式都行),可以对这些口算式题进行整理,在有序排列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发现一个加数不变都是9,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1,得到的结果即和也是一个比一个大1。在这里就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同时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和会一个比一个大1。然后再观察得数的个位上的数和第二个加数的关系,并能根据这个规律进行计算。

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内容。课本P15~P17。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而本节课主要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一个重、难点。这节课也为例2的学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打好基础,让学生充分的体会“个位、十位满十都向前一位进1”。 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本节课将实际的统计表与计算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读表、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标准》中还提出“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在本节课在教学时先估后算,并且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十位满十向前一位 进1”。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 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验目标: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通过自主思考、 迁移学习新知。 4、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意 识。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纠正学生在遇到连续进位往往容易遗漏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1,养成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 在课堂的开始,谈话导入,与学生交流所了解的珍奇动物,并且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让学生在统计表当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中国特有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共有多少种?”。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先估后算,并且交流自己不同的估法,估算结束后,进行计算的教学环节;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依照“个人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算法—展示计算成果”进行教学此环节,在全班展示计算结果时,先让学生充分的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生生互动,生提问题,生解答,在此环节解决本节课关键问题“十位相加满十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新旧知的差别,揭示本节课题“连续进位加法”。练习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做一做”,学生练习两道给出竖式的进位加法题,做完后学生间交流算法;第二个层次“连一连”,根据横式写竖式进行计算,找出反例,强调学生易出错点,同位两人交流算法;第三层次“解决问题”,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放手给学生。最后,小结交流此课收获,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很多珍奇的动物,你都知道哪些?生:我知道大象,老虎,熊猫…… 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很多独有的动物,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比如:熊猫、东北虎、丹顶鹤等……课前,老师对我们国家的特有动物做了一项调查(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通过观察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哺乳类动物有110种;鸟类有98种;爬行类有25种;两栖类有30种……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7.1 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题(带答案)

一年级数学7.1 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题(带答案)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1.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2. 能正确计算9加几或几加9的进位加法。 3. 会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 先圈出10个,再算一算。 (1) 9+=(个) (2) +=(个) (3) =(根) 2、填一填。9+8=□ 9+7=□ 9+6=□ 9+5=□ 3. 小火车开来喽!(比一比,算一算。) 4.脑筋转转转,答案现现现. (1) 一个加数是9,和是14,另一个加数是( ). (2) 一个加数是7,和是16,另一个加数是( ). (3)一个加数是9,另一个加数是一位数中最小的数,和是( ). 5. 看图列式计算。+=颗+=个 +=个+=只 这是一座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 6. 在( )里填数。 9+( )=13 6+( )=15 ( )+9=11 9+( )=17 9+( )=18 ( )+9=12 7. 不计算,在得数大的里画”?肌薄? 9+8 9+7 9+5 9-5 9+4 9+6 9+9 9+10 8. 生活自助餐。 (1) 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只) (2)采松果。 它俩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个)

(3) 要送给苗苗幼儿园18面,他俩做的够吗? (4)小猴子过山洞。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在过山洞?关注体育 (5)2012年6月9日,国际排联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对阿根廷3-1获胜,全场比赛中国女排徐云丽取得9分,杨婕赚取8分,两人一共获取多少分?跃过去,你就是尖子生! 我爱读书写字 9. 妞妞看一本20页的童话书。 第三天妞妞要从第几页看起?10.克勤第一天写了2个毛笔字,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1个毛笔字,写了4天,他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1. (1)9+4=13 (2)9+6=15 (3)9+5=14 2. 略 3. 略 4. (1 5 (2)9 (3)9 5. (1)6+9=15 (2)9+9=18 (3)9+4=13 (4)9+5=14 6. 4 9 2 8 9 3 7. 略 8. (1)9+7=16 (2)8+9=17 (3)7+9=16(面) 因为16<19,所以不够。 (4)9+1+8=18(只) (5) 9+8=17(枚) 9. 9+6+1=16(页) 10. 共写了14个字。第一天写2个字,第二天写3个字,第三天写4个字。第四天写5个字。四天共写了:2+3+4+5=14(个)。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疆麦盖提县第一小学赵振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8页例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独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迁移类推,探究发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6+72= 53+38= 98+45= 654+37= 全班笔算,指名板演。结合板演情况进行点评,请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同学们算的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法,看看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教科书第38页例3(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2)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呢?怎样列式?(板书:445+298=) 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指名汇报 生1:列竖式计算。 师问: 1、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从 个位) 2、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个位向十位进1,所以十位写4) 3、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4+2=6加上进上来的1就是7. 师小结: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小小1,作用大,进位时,别忘掉。” 生2:我是笔算,〃〃〃 师讲解:其实书上还有一种方法:简便 算法。298接近300,先算445+300=745,因为 多加了2所以要把多加的2减掉。师边说边 板书。 3.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算呢? 生1: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生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生3:〃〃〃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3 投沙包比赛---7、6加几的进位加法【新版】

3 投沙包比赛---7、6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4页内容信息窗3,投沙包比赛---7、6加几的进位加法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 创设运动会中的投沙包比赛的情境,根据情境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用凑十法计算7、6加几的进位加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意识。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正在进行“投沙包比赛”情境。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正在进行“投沙包比赛”的情境。图中主要信息有:3个小朋友正在进行1中投沙包比赛,1号运动员投中了7个沙包,4个没投中;2号运动员投中了6个,5个没投中;3号远动员投中了5个,7个没投中。借助问题“1号远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2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引入对“7、6加几”以及“几加7、5”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索。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探究并掌握“7、6加几”及相应的“几加7、6”的口算方法,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熟练进行计算; 2.进一步运用凑十法计算7、6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通过说一说、圈一圈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计算7、6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合作意识及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熟练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7、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熟练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等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小小运动会又要进行一个新项目比赛呢? 谜语:细细沙儿袋中装,小小包儿轻又软, 比比谁的手儿巧,把我抛得准有远。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6.6 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教案

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教材第70、第71页)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验算习惯和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探索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课件。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明和同学们都收到了节日礼物,可他们想起了山区的小朋友们很可能没有节日礼物。于是,他们提出倡议要开展“献爱心”活动,给山区的小朋友们捐书。你们想知道他们捐书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创设向山区小朋友捐书这一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探索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唤起他们内心最诚挚的爱】 师:请仔细看,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5题) 生:知道了一、二年级捐书的情况,一年级捐书298本,二年级捐书405本。 师:你能帮他们算一算两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吗? 生: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98+405。 师:先估计一下,一共捐了多少本书,说说你的想法。 生:298接近300,405接近400,这样300+400=700,所以一共大约捐了700本。 师:用竖式计算试试,然后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竖式计算: 2 9 8 + 40 5

11 7 0 3 师:和的十位上是几?百位呢?为什么? 生:因为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这样十位上就是9+1=10,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1,这样十位上写0,百位上是2+4+1=7,所以百位上写7。 师:验算一下,看做对了没有,然后把解答过程写完整。 学生验算后完善解答过程。 师:用竖式计算954+383,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通过学生间不同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同时思维又可以不断地得到发展】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 298+405=703(本) 2 9 8 + 4 10 1 5 7 0 3 答:两个年级一共捐了703本 A类 淘气和笑笑收集旧电池。 笑笑淘气 〔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能力要求:会运用两、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师: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68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62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课题。(板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提出学习目标: 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 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个人展示。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5)用刚学的知识独立解决“情境”中的练习。(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中交流)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2、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师: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好吗?好在哪里?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本课是由例2和练习五组成的。例2通过解决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提示估算的方法和要求。再通过竖式计算376+284,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小精灵的话揭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计算法则“哪一位上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由于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两位数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引导学生养成计算前先估算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三位数了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教案教学内容: 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 (一学)先看一看:(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打算怎样算?怎样估算,189≈()394≈(),最后的结果≈()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怎样列式计算呢?)

(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该怎样列算式呢?) (4)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该怎样列算式呢?) (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列竖式时什么位和什么位对齐,现在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而十位相加又满十向百位进()。 第一个笔算加法会做了,自己动手把课本60页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竖式填上。 手指竖式,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在本位上加()再减。 想一想,笔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245+196= 564-27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245+196= 564-278= 245 564 + 196 -278 ()() (1)认为竖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 二、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13张以上、各组教学小棒2份、7个纸做红苹果、6个纸做绿苹果、每个纸苹果背后备有本节课的练习题、课前在黑板下方画两棵树。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黑板上呈现两棵果树,第一棵上有8个苹果,其中5个绿苹果,3个红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苹果,其中1个绿苹果,4个红苹果。 1、观察交流 师:观察这两棵树上的苹果,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棵树上有8个大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大苹果。 生:苹果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红苹果,一种是绿苹果。 生: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 生: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 2、算式探究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会用算式表示吗? 生:8+5=13

生:5+8=13 生:7+6=13,也可以6+7=13 生:10+3=13 师:10是怎么得来的? 生:从第一棵树借5个给第二棵树,第二棵树就有10个苹果,第一棵树剩下3个苹果。 师:你借得真妙啊! 生:5+5+3=13 生:5+3+5=13 生:3+5+5+=13 师:这道算式中的5和5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从第一棵树分5个出来先加。 师:你分得真好啊! 生:8+2+3=13 师:8与2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向第二棵树借2个就是10个。第二棵树还有3个苹果,就是13个。 六:教学反思

执教:洞头县城关一小唐玉丽 设计:洞头县城关一小唐玉丽 注:本教学设计为小学数学学习效果测评专题研讨会课例。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 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 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

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 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 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 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画面说图意。 1、看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小兔白白送来9 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 5 瓶牛奶。 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有9 瓶牛奶,右边有5 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 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1 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1 逐个数数。 如从9 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苏教版数学二下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第六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竖式计算。 154+942= 87+26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千位上是1?第二小题百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 2.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接着学习进位加法,与上节课不同的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学生读题,思考:怎样求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一年级捐的本数加上二年级捐的本数) 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 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 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你做对了吗?你能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一下吗?(学生验算)小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向千位进1. 集体订正,并验算。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创设情境,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然后改正过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竖式计算并验算,小组内检查,互评完成情况。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答。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2016-20XX年度一师一优课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学校:__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 作者:______ 胡蕾____

两、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胡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1、联系整百数的口算,初步学会用与加数接近的整百数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通过应用加法笔算法则进行计算,探索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验算和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从低位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竖式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62+253=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检查板演题,说说怎样算的,注意观察哪一位上满10进1的,明确十位满10 向百位进1。 2、通过刚才的笔算,谁能说说笔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10进1) 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应用加法笔算方法,继续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 (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 (3)不计算,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学生汇报。298+405可以这样估计: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大约一共捐了700本。 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以后我们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作与他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88至90页的知识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2至10的组成。 2、4+5 3+6 8+1 3+3 2+5 10-6 10-9 3、口算:10+2 10+9 10+6 7+10 3+10 10+4 10+8 10+0 1++10 5+10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这是我们学校运动会的场面,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仔细看看一共有几盒牛奶?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 这就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关了,今天我们就来学9加几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三位同学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棒图,反复巩固9加几的凑十法。怎样列算式? 板书: 9+5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3)。 2、(出示课件)鸡蛋图。问学生怎样列式。列式算式后,让学生自己用回顾下该怎么计算。 小结:像9+4、9+5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习 书上第89页“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黑板演示。 五、口算。 六、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七、作业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 900+100= 1000+100= 3、估算: 599+800≈ 900+101≈ 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 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 式的得数。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2、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 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三、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3 7 6 + 2 8 4 = 6 6 0(种) 3 7 6 + 21 81 4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5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主讲人:冯德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万以内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 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掌握对比、分析的能力,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物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动物、物种。 师: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奇动物:(课件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看看你能从中了解什么?有谁知道他们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几句以及具体数量吗? (让学生观察课本或课件上的统计图表,并让他们说说他们从中了解到的信息) 师:同学们提出的各种不同问题,有些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就可以解决,而有一些问题则要等以后我们学,今天这次课我们主要研究以下这两个问题。 出示问题: 1. 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 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①:98+25= ②:98+30=) 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解解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算式,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看应该怎样以解解。每组挑选一个,在小组内合作讨论问题的做法。 (让学生说出他们所得到的方法) 生1:我们小组做的是第一道题,我们先用100+25=125,因为多加了2,所以再用125减去2,就等于123。 师:哪个小组的做法和他们不一样? 生2:我们是先十位和十位相加,90+20=110,然后个位和个位相加,8+5=13,最后,用110+13=123。

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16周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 12.15 备课时间 :12.10 教学内容:8、7、6加几 P103例1、例2及做一做1—3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l、背儿歌“一九一九是朋友,二八二八是朋友,三七三七是朋友,四六四六是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 2、同桌打手势凑十 3、口算: 9+4 9+3 9+7 9+2 9+6 9+1 9+8 7-2 5-2 5-3 6-3 9-2 4--3 6-2 二、说说9+5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例l l、创设场景:有一群小朋友去人民公园游玩,现在他们正在售票 处排队买票,你想知道他们一共有几人? 2、看图同桌说说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结果的? 3、汇报方法: (1)数:从l——l 3 从9——l 3 从6——1 3 (2)算: 8 + 5=( ) (3)摆:一边摆8根,一边摆5根,各代表小朋友人数,再移动 小棒凑十,得出结果。 优化算法:你认为那种方法能算得又快又对? 小结:8加几和九加几的方法一样,都可以用凑十法。 练习: 8+3 8+4 8+5 8+6 8+7 8+8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 8+4=( ) 7+6=( ) 6十5=( )

(2)独立试算,然后同桌交流方法。 (4)汇报思考过程。 (5)小结凑十法: 9加几移动1, 8加几移动2, 7加几移 动3, 6加几移动4。 三、练习:(做一做P 1 0 4) 8、7、6加几 l、圈一圈,算一算。先列式,再说说怎么圈。 2、填空,说说凑十的过程, 3、游戏摘果子。 7+4 6+5 7+6 7+7 8+3 6+6 9+8 9+9 7+4 6+4 8+7 四、作业:课堂作业本。 五课件 16周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12.16 备课时间 :12.11 教学内容:P104例3,做一做第四题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l、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从而降低计算难度,加快计算速度,丰富计算方法,解决小数加大数 式题的得数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法,计算8、 7、 6加 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口算:(9, 8, 7, 6)+5: 8+(2, 4,6,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