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1.无差异曲线

答: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无差异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无差异曲线

图1-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的数量1X 和商品2的数量2X 。图1-1中的曲线

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120U f X X U ==,。其中,1X 、2X 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0U 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消费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种商品的拥有量增加后,人们就越来越不愿意减少其他商品来进一步增加这种商品。事实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暗含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

增加,其边际效用越来越小。而在这里,当商品1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其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使它的替代能力不断降低;当商品2的消费量不断减少时,其边际效用不断增加,从而使它能够交换到的其他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这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3.沉淀成本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4.需求的交叉弹性

答:需求的交叉弹性即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XY e 表示需求交叉弹性

系数,用X Q ?表示商品X 的需求量的变化量,Y P ?表示相关商品

Y 的价格的变化量,则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X Y XY Y

X Q P e P Q ?=??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

5.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答: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相对应的均衡概念。这是泽尔腾通过对动态博弈的研究分析而对纳什均衡的调整和完善。这个概念的中心意义是将纳什均衡包含的不可置信的威胁战略剔除出去,就是说,使均衡战略不再包含不可置信的威胁。他要求参与人的决策在任何时点上都是最优的,决策者要“随机应变”,“向前看”,而不是固守旧的策略。由于剔除了不可置信的威胁战略,在许多情况下,精炼纳什均衡也缩小了纳什均衡的个数,这一点使我们能够对动态博弈的结果给出一个合理的预测。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可以正式定义为:扩展式博弈的战略组合()1,,,,i n

s s s s ****=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如果:①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②它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纳什均衡。简单地说,一个战略组合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当且仅当他在每一个子博弈(包括原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如果整个博弈是唯一的子博弈,纳什均衡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相同的;如果有其他子博弈存在,有些纳什均衡可能不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6.虚拟资本

答: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

押贷款等;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典型的虚拟资本形式是股票和债券。

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而是对未来收入的一种索取权凭证。它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实际资本的纸质复制品,是虚拟的一种资本形式。虚拟资本的买卖价格不是依据其票面值,而是根据其预期收入来确定的。计算公式为:虚拟资本价格=预期收益/平均利率。虚拟资本的价格与其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平均利率成反比,而与实际资本的价值变动无直接关系。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改变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本身。货币的虚拟化是信用制度产生的前提;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生产的基础。

7.资本周转速度

答:资本周转速度是表示资本周转快慢的量,它指资本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常用资本周转次数或资本周转时间来表示。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就越慢;反之,则越快。

(2)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的比例越高,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本所占的比例越高,周转速度就越快。

研究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在于考察资本周转快慢对于生产剩余价值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产生的剩余价值越多。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0分)

1.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的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于消费者在他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生产来的。

答:上述说法错误。理由如下:

边际转换率是指增加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数量必须减少某种商品产出数量的比例。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边际产品转换率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替代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当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即A B XY XY XY

MRT MRS MRS ==时,达到了交换和生产的一般均衡,此时既能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即符合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但当A XY XY MRT MRS ≠或B XY XY MRT MRS ≠时,依旧可能存在X Y LK LK MRTS MRTS =,即该经济

完全可能位于其转换曲线或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因而所有的生产有效性条件都满足了。如果边际转换率不等于边际替代率,那么通过产品产量的不同组合,将会有一个帕累托改进。虽然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产量以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来衡量是“错误”的(即不符合帕累托最适度条件要求的),但是它们仍然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

2.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

答:上述说法错误。理由如下:

从理论上讲,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唯一卖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尽管没有替代品,但是相似产品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厂商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产品夺走。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

商根据MR MC

=的原则定价,垄断价格用弹性和边际成本可表示为:

1

1

1

d

P MC

e

??

=-?

?

-

??

即垄断厂商的定价是在边际成本MC上加一定的边际利润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此外,国家也会对垄断厂商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以及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因此,垄断者的厂商并不能任意定价。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3.简述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与优缺点。

答:寡头垄断市场又称为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这少数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由此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给,对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控制。

(1)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点

①厂商数目极少,新厂商加入该行业比较困难;

②产品既可同质,也可存在差别,厂商之间同样存在激烈竞争;

③厂商之间也相互依存,在作出决策时必须考虑该决策对对手的影响和对手的反应;

④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反应是独立的,很难预测。

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又更接近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2)寡头垄断市场的优点

①由于少数几个企业供应市场的全部需求,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②少数竞争企业的大型规模也说明企业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从事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

③大型企业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④大型企业有先进的管理技术。

(3)寡头垄断市场的缺点

有时竞争力度不够,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较大,如果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促进的话,往往会利用价格的相对固定,使生产企业得益,而消费者却因不能得到本来可能得到的较低价格而蒙受损失。另外价格的相对固定会起到保护落后的作用。

4.完全竞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吗?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首先需要研究完全竞争模型?

答:(1)完全竞争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符合上述四个假定条件的市场被称为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上述假定条件非常苛刻,严格地讲,完全竞争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农产品市场也只是类似完全竞争市场而已。

(2)尽管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但对一般厂商而言,当他们对市场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和控制作用时,也可近似作为完全竞争厂商来看待,以便简化厂商均衡问题的分析。不仅如此,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各种类型市场理论的基础,弄清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和产量如何决定,分析其他市场类型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也就不困难了。因此,经济学家分析厂商理论时总是首先分析完全竞争市场。

5.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意义。

答: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1)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惟一源泉。

(2)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为剩余价值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6.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7.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8.简述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四、论述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20分)

1.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答:虚拟资本指的是资本所有者拥有的,在创造和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中不直接发生作用,但因按约定依法拥有价值增殖索取权,从而能够分享价值增殖的可交易的资本价值凭证。实体资本指的是资本经营者拥有的,因在创造和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中能直接发生作用,从

而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实体。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既联系又区别。

(1)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联系

①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副本”,以证书形式证明实体资本所有权,表现实体资本价值。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必然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实体资本的基础作用表现在:第一,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第二,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第三,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和影响。其表现是:第一,虚拟资本与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第二,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第三,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2)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制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实体资本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因此,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

2.试分析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及其效率的优劣。

答:(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dd曲线)、MR曲线和AR曲线重叠,dd 曲线与AC曲线的最低点相切,并且MC曲线通过这个切点。厂商的产量由MR MC

=的原则决定,在此产量下,产品价格由dd(AR)决定,成本由AC决定,如图1-2所示。

图1-2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决定

图1-2中,E点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点,P为均衡价格,Q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2)在完全垄断条件下,dd曲线与AR曲线重叠并且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垄断厂商规定价格,需求曲线就是该厂商的卖价(平均收益),且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产量来提高价格,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左下方。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产量仍由=的原则所决定。

MR MC

图1-3 完全垄断市场价格的决定

图1-3中,MR 曲线与MC 曲线相交于E 点,E 点决定的产量为Q 。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产量决定后,垄断厂商可根据需求情况确定价格。EQ 向上延伸,交dd 曲线于G 点。因此,此时的垄断价格为P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应处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 '。由E '点决定完全竞争下的产量为Q ',价格为P '。由图1-3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均衡价格比垄断市场的低,即P P '<,产量比垄断市场的高,即Q Q '>。

(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位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条件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而垄断厂商确定的价格(一般)高于平均成本,并且产量低于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这意味着,厂商增加产量会降低平均成本。一方面,垄断厂商没有利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同时,完全垄断厂商由于高价格而获取超额利润,也不利于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低于社会给予它最后一单位的评价,即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增加产量会增加社会福利。因此,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是缺乏效率的。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真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

最后,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 ,从而使私人部门可以提供。市场经济条件,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产权保障。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使私人部门可以广泛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 三)社区 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与社会相比的特征:共同性、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相结合、关系的紧密性和共生性、功能的专门化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特征:基于生活聚集区的居民实际需要、协商筹资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 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2)生产效率条件。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物品失灵。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 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 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因此,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总和等于边际成本。 5、公共支出的原则是什么? 答:公共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公共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财政规律在支出上的具体化、系统化。公共支出通常应坚持以下一些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6、公共支出效益内涵的特点 答:公共支出的效益内涵有自己的特点:1)在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上,要计算有形的

杨志勇公共经济学第4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杨志勇公共经济学第4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杨志勇《公共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 目录 本资料是杨志勇《公共经济学》(第4版)教材的配套题库。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收录了中央财大、北邮、首都经贸、南开大学、中南财大、浙江财大、东北财大、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通过本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详解。根据教材和公共经济学相关资料对本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资本性支出[中央财大2011年研] 答:资本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这种支出的明显特点是,它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所以,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因为它所形成的成果有一部分是在当期受益,但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与此相对应,资本性支出的一部分应在当期得到补偿,而大部分应分摊到未来的使用期;如果用当年税收去补偿全部的资本支出,就等于将未来公共物品的成本提前到本期,这样也会使公共物品的受益与公共物品的付费在时间上发生差异。 2经常性支出[中央财大2009年研] 答: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比如,行政管理费包含公务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修缮费等,这些费用的消耗就会成为当期服务的公共物品——行政管理、社会秩序、社会安定、经济信息等。

公共经济学考研题目

1、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及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即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指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缺陷在生产社会化后显露出来并引发的后果。市场失灵的表现:(1)垄断的出现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危机的周期更短,破坏力更强;(2)大企业的亏损和破产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其他企业和部门的连锁反应,甚至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市场经济指的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国民经济。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主要应发挥好它的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并且,这三种职能都必须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不能妨碍市场的主导性。具体来说,政府的经济职能表现在确定经济发展最宏观的方向,以及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下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措施救市。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了整个美国经济,包括通过雇佣一大批失业工人建造公共设施,一方面有效集结社会人力资源,大幅度降低失业率,另一面既消费过剩了的原材料及固定资产,又给予工人工资使他们有能力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从而促进整个市场朝着供求平衡的方向积极有效的运转起来;恢复金融市场的信誉,从而吸引储蓄,创造投资。政治职能表现在支持保证国家的政治局势稳定,倡导保证政府官员忠诚廉洁,监督保证司法系统的完善有效。这些有利于保护产权,即保护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利的能力。文化职能表现在发展好教育事业、文化产业,以及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总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个比方说,应是母亲与成年儿子的关系。各自有独立性,而母亲又会在儿子在前方受伤的时候开导他保护他。 3、纯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和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答:纯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分割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纯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能解决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所存在的问题,所以纯公共产品一般应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混合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准公共产品的范围较宽,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4、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和解决外部效应的措施.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外部效应可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的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正的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第一版考研重点笔记

公共经济学(第一版)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绪论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经济政策的学科或者说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分配。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所以可以将公共经济学理解为是关注经济化的政治、政治化的经济以及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公共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科。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的经济行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谓政府,就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对特定区域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以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的资源配置、社会财富再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活动。特征? 3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有哪些关系?(2004辨析题)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联度表现在两个关联点上。第

一个关联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制、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公平化等政府的微观经济行为。第二个关联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应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政府经济行为是否实现最大化准则进行分析与判断。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是一个双重角色,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它本身需要解决最大化的问题。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公共经济学中也广泛借鉴和使用了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均衡理论等。 公共经济学与宏远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公共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中,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府干预市场)的盛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两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都始终离不开政府的角色与作用。公共经济学中所研究的政府职能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国家调控密切相关。 福利经济学为考察政府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同时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价值判断原则之一。 4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和法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政治因素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力的存在使得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政府的许多经济行为都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所以政府的许多经济行为必须借助政治学的框架进行分析。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一

考研资料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公共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

考研资料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公共经济学基础考 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 1.以下4个部门中哪一个属于公共部门() A中国银行 B兴业银行 C招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2.下面哪一个问题不是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 A垄断产品定价问题 B财政部制定税收政策 C中央银行制定利率政策 D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 3.被称作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的是() A亚当斯密B詹姆斯布坎南C凯恩斯D马斯格雷夫 4.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 A二者都研究政府财政问题 B二者都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C二者都由凯恩斯的理论发展而来 D二者都以帕累托最优原则为基本分析工具 5.公共产品最显着的特征是()

A由政府提供B免费C正的外部效应D共同消费 6.以下产品或服务中,私人产品属性最强的是() A电影院B义务教育C计划免疫D公用电话 7.在市场经均衡状态下,垄断导致() A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大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 B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大于消费者剩余的增加 C消费剩余的损失等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 D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都会减少 8.在()情况下,税收全部向后转嫁给生产者 A需求完全无弹性B需求完全有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 9.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支付出占比例较大说明政府履行()强 A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资源配置的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保证社会安定 10.下面4个税种中,哪一个有利于将外部性成本化() A燃油税B个人所得税C土地税D屠宰税 二、画图分析 1.分析私人产品物品和公共物品在市场均衡上的差异 2.分析利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利益外溢性产品的纠正 三、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举例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考试题党校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作业题 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 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二、资源配置方式及特点?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即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2.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即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3.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即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 1.效率原则 对于效率的评定标准,经济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讨论,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 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常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四、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可归纳如下: 1、公共产品失灵 2、外部效应 3、垄断性失灵 4、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公平分配失灵 6、经济周期波动 五、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 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在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一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中都有“市场失灵”的问题,几乎所有国家都回采取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的问题。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市场机制的作用既然在公共产品或服务上发生失灵,它的生产或提供自然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政府组织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是为所有消费者服务,不会产生消费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带来的心理不愉快,也不必考虑如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消费者存在。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大大提高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避免了由于公共产品缺乏而造成的公共需求不足。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西安财经大学611公共经济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公共经济学》考试大纲 专业代码:1204 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公共经济学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1、课程目标 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公共管理专业十五门基础课程之一。公共部门经济学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职能与作用的科学。公共经济学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也研究非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公共部门是公共部门经济学的重要经济主体,它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经济组织(例如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团体等,其中,政府是公共部门的最主要成员。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中心线索是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学术问题,能够运用公共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对现实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2.具备对公共经济学前沿学术的追踪能力与研读能力。 3.具备一定的基于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前沿学术知识展开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参考书目: [1]张思锋.公共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高培勇.公共经济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课程内容: 一、福利经济学原理 1.公共部门经济职能的决定因素 2.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及实现条件? 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联系与区别 4.资源配置方式及市场失灵的原因 二、外部性理论 1.外部效应的表现形式 2.外部效应是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 3.纠正外部性的机制及缺陷 三、政府干预理论 1.政府干预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公共经济学思考(一)

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公共经济学思考(一) 2005年全国9所高校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预示着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一话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自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我国实行以来,人们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事实上已经接受了这一制度。那么,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是否将要延续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还是会因为研究生教育的殊异性从而使得收费制度难以甚至不宜推行?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大体上主要有赞成和反对两种对立的观点:赞成者认为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收费,符合国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主流发展方向;反对者则认为研究生属于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公共产品,担心研究生教育收费会使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因此而放弃读研,同时也认为研究生收费会成为扼杀“大师”的元凶,带来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这样会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尽管不一而足,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目前也尚在试行阶段,但对此问题的探讨,无疑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尝试从公共经济学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研究生教育:公共产品抑或私人产品 研究生教育应不应该收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教育是不是一种公共产品。按照现代公共经济学对教育服务产品的区分,教育的属性因教育的层次而不同,而不同属性的教育成本和费用也是由不同的主体所提供的。如义务教育由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所以受教育者的成本和费用一般都是由国家(政府)所承担。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成本都是由政府来承担,尤其是基础教育之外更高层次的教育。一则因为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客观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不断膨胀的教育需求,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如此;二则因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而个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根据“成本和收益”的具体衡量来决定这项教育投资,这时候的教育往往具有一种私人产品属性。当然也有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教育,如一些继续教育,这时候需要政府和个人来共同支付教育成本。 义务教育以及一些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其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存在着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样市场机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存在着一些有这种教育需求但又没有能力投资的个体,而私人往往不愿意生产这类商品,这时候这种教育投资只能由政府来生产或提供,既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国家的义务和责任,也可以理解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来增加国家、社会宏观上的收益。而对于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除了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外,最直接还是能够给受教育者带来显性的或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从理论上讲,研究生教育从总体上讲更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我们知道,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的大规模招生,这种大规模的招生在促进国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阿时,也带来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的不平衡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仅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社会中高学历人才比重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现代社会结构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有机成本结构提高、社会的劳动力过剩,竞争机制成为人们获得收益的前提,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人们提高竞争能力、获得更多收益的一个主要途径。经济学用教育收益率作为衡量教育的经济报酬的指标,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专题研究表明,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增长过程,多接受一年的教育的收益率水平从1991年的2.95%增加到1995年的4.66%,进而增加到2000年的8.53%。研究还表明,教育年限的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工作年限的作用。 因此,研究生教育私人需求的增加成为一种趋势,给该教育的私人属性的偏重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中国是以世界1%左右的教育经费支撑着占世界20%以上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公共经济学题库(2)-判断、单选、简答、案例题(重要)

一、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2 .价格管制通常可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水平。() 3 .如果一个市场引起正外部性,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 4 .共有产权资源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5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使用是因为共有产权资源对消费者是免费的。() 6 .如果政府在路边小店里出售苹果,苹果就是公共产品,因为是由政府提供的。 7 .如果政府对一种供给完全无弹性的商品征收销售税,那么卖者将承担全部税收负担。() 8 .提高税收折旧率可以刺激私人增加投资。() 9 .在任何条件下,改善效率都不可能成为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10 .政府对垄断企业实行平均成本定价管制使企业获得了零经济利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当一个寡头个别地选择使其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时,他生产的产量是() A 大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小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B 小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大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C 大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D 小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2 .假设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 300 美圆。买者张三对它的评价为 400 美圆,卖者李四生产一辆新自行车的成本是 200 美圆。如果张三购买一辆新自行车,总剩余值是() A100 美圆; B200 美圆; C300 美圆; D400 美圆。 3 .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 A 、完全竞争 B 、不完全竞争 C 、垄断 D 、计划经济 4 .公地悲剧是一个寓言,它说明了为什么() A 公共物品生产不足; B 私人物品生产不足;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参考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参考 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的特征 案例分析:教育等产品是否是公共品 外部性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公共选择:政府寻租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或使用上既不具有竞争性也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立法、环保等和准公共物品,如道路、桥梁、文化教育等。 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2)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的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3)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讨价钱。 (4)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再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二、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三、外部性的特征 外部性的特征有: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具有伴随性;外部性必然损害或者增进了他人的福利;外部性的存在具有“强制性”;外部性无法完全消除。 治理外部性的措施包括:税收与补贴;通过合并,使外部性“内部化”;明晰产权(科斯定理)。 四、教育等是否是公共品 郑晶老师课件里的内容: ?双重属性 1、作为公共品的教育:诚实和美德来源于良好的教育 ——使学生融入社会“socializing ” function ——教会学生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力 2、教育的私人品特征 ——不同消费者接受的质量和数量不同 ——希望得到更多教育的人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其它参考:

公共经济学题目

公共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 1. 经济学的本质:如何选择。 2. 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是:① 稀缺性;②效率。 3. 经济学研究社会在稀缺性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资源时,通常会有四个最主要的问题: ①生产什么?②如何生产?③为谁生产?(④如何做出决策? 4.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生产什么?②如何生产?③为谁生产?④如何做出决策? 5. 蒂格利茨对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分析四个阶段: ①描述公共部门从事的活动;(按照科诺里等的归纳,政府开展的活动可以分为管制、定价、提供物品这三种类型。按照斯蒂格利茨的归纳,则可以分为四类:生产产品及服务;管制和补贴私人生产;购买产品及服务;收入再分配。) ②分析并预测政府活动的全部结果; ③评估可选的政策; ④解释政治程序。 6. 威廉?配第将国家经费分为6个项目:①军费;②官员俸禄与司法费用;③宗教事务经费;④大学及其他学校费用;⑤孤儿抚养费及无业人员生活救济费;⑥修桥铺路费及其他公共福 利费用。 7.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论及国家的财政问题,第一次将财政理论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部分而加以系统归纳。 8. 马斯格雷夫“公共经济”概念:《财政学理论》。在马斯格雷夫的带动下,斯蒂格利茨等人 纷纷将自己的著作称为“公共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公共经济学开始重视政府规制问题;80年代:政府规制理论发展,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有长足进步,比如将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对规制问题的研究;90年代:经济学家更加关心公共政策对公共 经济带来的后果。 第二章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1. 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三种方法:①习惯机制②命令机制③市场机制 2. 自由价格体系有两个基本功能: 一是配置稀缺的经济资源,以实现物尽其用;二是把商品及服务分配给消费者。 3.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特点:1、自由放任2、面向消费者3、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最佳使用 4. “无形之手”促进效率的前提条件:完全竞争。 5.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规范性的。即应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等。 6. 帕累托有效:竞争均衡。 7. 市场失灵具体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2)“外部性”问题;(3)市场垄断;(4)失业问题;(5)公共产品问题;⑹ 消费者无知;(7)市场调整过程的代价;(8)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8.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①市场垄断的存在;②失业问题的出现;③能够保证社会经济正常且有效运行的法律、公共安全以及自然秩序的公共产品;④消费者无知;⑤市场调整过程的 代价,只要让自然秩序发生作用,自由竞争市场便可以自然维持自身的“治安”;⑥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9. 混合经济特征:

《公共经济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公共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我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主考科目。本课程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运用上述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是要求考生初步但较为全面地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公共经济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公共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分布 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题,合计25分 2.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合计30分 3.论述题:每题15分,共2题,合计30分 4.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1题,共计15分 三、考试内容分布比例 1.基本概念:25% 2.基本知识和理论:40% 3.知识综合:20% 4.知识运用:15% 四、考试方式与时间 1.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2小时

《公共经济学》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考试内容: 帕累托效应、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失灵的原因与表现形式、资源配置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失灵及其表现、政府管理范式的改革考试要求: 1.了解公共部门经济职能的决定因素; 2.理解资源配置方式及市场失灵的原因 3.理解资源配置的含义与目标 4.掌握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5.掌握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 二、公共产品理论 考试内容: 公共产品的特点、搭便车、林达尔均衡、公共产品的分类、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点、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型。 考试要求: 1.了解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生产。 2.掌握公共产品的含义、特征 3.掌握公共产品的分类 4.掌握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的含义; 5.理解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型。 三、公共产品外部效应 考试内容: 外部效应、科斯定理、公地悲剧、外部边际成本与效益、矫正性的税收、财政补贴等基本概念和内涵;外部效应的表现形式;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考试要求: 1.了解私人纠正外部性的机制及缺陷; 2.理解外部效应是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 3.理解外部效应的表现形式; 4.掌握外部效应的含义及其分类; 5.熟练掌握政府纠正外部性的措施; 四、公共选择 考试内容: 公共选择、政治均衡、单峰偏好、多峰偏好、投票悖论的含义;各种投票规则及其优缺点;单峰偏好、多峰偏好与政治均衡的关系;中位选民定理;利益集团与投票交易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公共选择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及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4.简述资源最优配置的主要含义。(p21) 答:资源配置优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源配置优化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要素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p21-22) 答: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两个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6.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29) 答:1.人数很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2.产品是同质的;3.自由进人和退出各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4.完全的信息或知识。 7.何为市场失灵?去具体表现主要有哪些?(p32-36) 答:1.当某些条件不存在或不具备时,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2.在市场机制下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公和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下就是市场失灵。表现在:1.竞争失效;2.公共产品问题;3.外部性问题;4.市场的不完全;5.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6.信息的不完全; 7.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8.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8.何为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39-41) 答: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原因:1.信息有限;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5.成本过大。 9.什么是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p47,p55-57) 答: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所产生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1.非排他性;2.非竞争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是:1.私人产品的有效供应;2.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 10.政府对外部效应纠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65-66) 答:1.罚款或征税;2.补贴;3.公共管理;4.法律制裁。 11.简述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及每级机构中各主体的行为(p76) 答:1.政策选择市场。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而支付选票;2.政策供应市场。行政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政治家向行政官员提供预算;3.政策执行市场。行政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选民向政府纳税。 12.简述利益集团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p88-89) 答:利益集团被定义为具有同样的嗜好的个人团体。形成的原因:1.信息成本;2.稳定性;3.交易效率。 13.公共经济学中的寻租行为是指什么?寻租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包括哪些?(p93-94) 答:公共经济学将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定义为寻租行为。寻租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包括:1.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政府部门对这类支出做出反应的努力;3.寻租行为所引起的第三方的各种扭曲行为。 14.文官制度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p94-95) 答:优点:消除议会民主中的不良现象,避免政客的大批换班导致政策经常的不稳定和不连贯。缺陷:1.缺乏竞争性;2.缺乏激励机制; 3.非利润化; 4.缺乏敏感性; 5.个人影响力较大。 15.什么是国家预算?请说出国家预算的形式、编制方式及其过程。(p113-114) 答: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预算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预算按编织方式可以分为基数预算和零基数预算。预算在过程上分为编制—审议批准—执行—决算4个阶段。 16.编制国家预算的五大原则是什么?(p115-116) 答: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 17.简述预算的三大理论流派(p117-121) 答:1.所谓均衡预算论,即是主张无赤字收支平衡预算的理论。2.功能预算论的核心是相机抉择(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产物。3.所谓高度就业预算论,其核心是政府支出应该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收入水平。 18.简述政府采购及其在中国的实施(p139) 答:政府采购制度是强化预算支出监管的重要手段,自1782年在英国创立以来,已有200多年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采购改革试点工作在中国的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并迅速在全国展开。 19.简述公共支出的原则(p149) 答:1.经济效益原则;2.公平原则;3.稳定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 公共经济学考研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提纲 公共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市场与政府 1、帕累托效率准则 意大利经济学家V.帕累托: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 实际上,可将该准则解释为: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2、社会总效益(TSB) 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3、社会边际效益(MSB) 指人们对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消费量而愿支付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4、社会总成本(TSC) 指的是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所需要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5、社会边际成本(MSC) 指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6、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帕累托效率)的条件 配置在每一种物品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MSB=MSC 7、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必要条件 ――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个市场都有足够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没有任何购买者或者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 ――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 ――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可以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8、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最佳状态公式 P=MPB=MPC=MSB=MSC 9、公共物品和服务 是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服务。 经典定义(保罗﹒萨缪尔森):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服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服务消费的减少。三个特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效用由整个社会成员共享,不能分割为部分,分属个人享用。 -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他人同时享用。 -受益的非排他性。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 10、“公共的悲剧”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有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免费搭车者(free rider)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但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好处。“公共的悲剧”实际上告诉我们,不能指望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会保证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 11、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externalities) 指的是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者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当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了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承担成本又不获得报酬时,就产生了外部效应。 12、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市场机制由于本身固有的缺陷而造成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运转失灵,称为市场失灵。 主要存在在以下几方面现象:一是公共物品和服务;二是外部效应;三是垄断;四是规模报酬递增。另外,分配不公也是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失灵的表现。 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主要是: ――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矫正外部效应; ――维持有效竞争;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1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A资源配置职能--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和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和流向的调整和选择。该职能产生的原因是:公共物品和服务、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状态(垄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