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

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预防作者:朱新枝李玉霞钞俊顾永丽梁永霞

【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多,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PCI;静脉血栓;护理;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PCI是一种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种并发症。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中较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诊断治疗不及时危害严重。尽管对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面的文献较多[1,4],但回顾性分析发现文献中未能较深入的分析、总结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现搜集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行PCI且出现静脉血栓并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系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PCI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5岁。所有患者均因冠心病就诊。

1.2方法:17份病历分别由三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病例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最后三位护士对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2结果

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经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17例中15例痊愈出院,2例不同程度的遗留后遗症。

3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3.1形成机制:PCI属有创性诊疗手段,术中损伤的血管内膜、导管和导丝均能激活凝血系统,在其表面引起血小板沉积,逐步发展为血栓。因此血栓形成的原因为:(1)导管导丝表面粗糙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导管过粗或导管导丝和导管鞘不配套,中间有空隙;(3)导管停留时间过长、未肝素化或肝素化不够;导管置入时间越长,发生血栓的机会越多。血栓较小,不引起症状,血栓较大且脱落,易引起血管栓塞,应手术取出。

(4)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患者的血脂、血液粘稠度异常;(5)另外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时间过长、过紧等也是重要原因。 3.2防治措

施:(1)术前常规检查导管导丝和导管鞘的质量、光滑度和规格;(2)禁止粗暴操作,防止损伤血管内皮或动脉斑块脱落;导引钢丝与导管在病变动脉处活动,注射造影剂压力较大时,都可造成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脱落的斑块可栓塞小动脉,毛糙的动脉壁上又可继发血栓。(3)尽量缩短导管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和导丝在导管内的停留时间;(4)操作中常用肝素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尽管至今尚无随机研究证实冠状动脉造影时全身应用肝素的优越性,但多数医生主张动脉鞘管插入后给予肝素3000~5000U[2]用以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

3.3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栓塞后补救措施:发生栓塞后,立即局部灌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可采用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无效者应尽快行取栓术。由于溶栓、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易引起身体某个部位或脏器的出血,所以,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给药途径,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黏膜及皮肤等部位的出血,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大便潜血试验,动态观察出凝血时间,合理调整用药,用药期间尽量避免一些有创性的检查,相对延长对注射穿刺部位的按压时间。在急性期由于新鲜血栓松软、与血管黏连不紧,较易脱落[2],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并嘱患者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同时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直至肿胀、疼痛完全消失,活动正常。

脑栓塞是PCI严重并发症之一。栓子可来源于导管或导丝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当至粥样斑块脱落或注入气泡等[4]。气泡进入血管

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患病后不仅对患者造成肢体病残,,还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位治疗、机械治疗和支持治疗等几种方法。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静脉血栓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静脉血栓的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溶栓疗法、抗凝疗法、抗血小板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1)溶栓疗法:就是采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使血栓溶解,从而解除下肢深静脉的堵塞,使下肢深静脉血顺利回流。(2)抗凝疗法:是用具有抗凝效果的药物,使血栓不再继续蔓延和扩展。(3)抗血小板的药物:主要是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以后的辅助和维持治疗。(4)血管扩张药物:是用来扩张小静脉。就象主要公路完全堵塞以后,人们就会在主干两侧踩出一些不规则的小路来解决道路交通问题一样。这些踩出来的不规则的小路,就相当于侧枝循环。用血管扩张药物后,来扩张小静脉,让这些扩张的小静脉来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下肢深静脉的回流。 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首先采用静脉点滴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链激酶等。一个疗程后,改用抗凝疗法,持续3~6个月。特别是周围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都不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对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很多专科医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有半数治疗不彻底,常常遗留一些后遗症。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远期结果,仍有半数病人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手术治疗 在临床应用较少,尽在血栓较大或较为严重时采用。即通过手术取出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如果下肢深静脉本来就有狭窄或闭塞,如果可能的化,在手术中一起治疗。 3.机械治疗 通过机械自上而下地对患肢进行挤压和按摩,来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但在发病后10天内不得使用,以免由于机械压迫使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而致命。 4.体位治疗 就是利用“水往低处走”的原理,将患肢抬高,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让病人卧床,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或使抬高的患肢与床面成30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一、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1、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略高于心脏水平),鼓励患者 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 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不少于3次/天,每次不少于5分钟,可加速下肢静脉的回流。病情允许时早期下床活动。2、在确定无血栓形成的前提下,可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 如循序减压弹力袜(GEC)、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 3、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 4、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 缩功能失调。 5、鼓励患者深呼吸或有效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二、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1、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段血 管的损害。 2、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一 般情况下,没有上肢损伤,不在下肢穿刺。 3、长期静脉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 4、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须注射各种刺激性强的药物 及高渗溶液时,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输注。 5、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如发现局部炎性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重 建静脉通道,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害。 6、造影剂使用注意事项:为避免高浓度碘液滞留激惹静脉内膜引起血栓性静脉 炎,甚至皮肤坏死,造影成功后注意先松止血带再注人20毫升肝素盐水,抬高患肢按摩3~5次后方可拔出静脉穿刺针。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24

如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如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目的为了探讨骨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预防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4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深静脉血栓检测,为预防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预防措施,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预防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预防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9%,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5%,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明显比预防治疗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使用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术后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提高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标签:深静脉血栓;骨科;手术;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在深层静脉中血液凝结异常产生的,通常发生在骨科手术后,致病原因主要包括:静脉壁受损、血液流动过缓、血液凝结度较高,形成血栓后难以消融,同时向四肢扩散,在深层静脉主干沉积,这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有数据显示,手术后加强对患者预防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文章回顾分析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预防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预防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4例。预防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13;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为(59.3±3.1)岁;按照骨折原因进行分类,11例高空坠落、14例车祸、9例压伤;手术类型:13例髋关节置换术、11例脊柱手术、10例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0;年龄41~77岁,中位年龄为(55.7± 2.8)岁;按照骨折原因进行分类,10例高空坠落、17例车祸、7例压伤;手术类型:15例髋关节置换术、6例脊柱手术、13例钢板内固定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预防与治疗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深静脉血栓检测。为预防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基础预防措施。手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手术流程应规范、认真,使用止血带时注意静脉内膜的保护,帮助患者提高患肢,以便促进血液回流,患者应遵医嘱多翻身,并按照自身情况多进行户外活动,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适当补充体液;②机械预防治疗。手术后为患者进行积极护理,每隔3h对患者的患肢进行一次按摩,按摩时对患肢呈环状挤捏,每次按摩时间不能低于20min,手术后12h内为患者提供5000U低分子肝素,使用皮下注射方法;倘若效果不理想,可以使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对于使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以为其提供下肢康复器;③药物预防治疗。术后使用的药物主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措施 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TE)导致死亡,为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结合我科工作实际,制定本措施。 在患者术前,手术医师告知患者在骨科大手术后可能发生DVT及造成的危害,以主动配合进行肢体活动,最大程度降低发生DVT的风险。 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措施 (一)基本预防措施:(1)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内膜;(2)规范使用止血带;(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4)对患者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教育,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以及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5)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粘度。 (二)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VFP)、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及梯度弹力袜(GCS),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病率,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单独使用物理预防适用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对于患侧肢无法或不宜采取物理预防的患者,可在对侧肢实施预防。建议应用前筛查禁忌。 以下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腿部严重水肿;(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3)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腿部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的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三)药物预防措施:有出血风险患者应权衡降低DVT的发生率与增加出血危险的关系。 1、低剂量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可以降低DVT和PTE的发生率,但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1)肝素会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增加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出血的危险;(2)需要监测以调整剂量;(3)肝素会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甚至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HIT);(4)长期应用肝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2、低分子肝素(LMWH)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包括:(1)较少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接近90%,结果预测性更好;(2)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较安全;(3)无须常规监测。 3、磺达肝癸钠 高度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较依诺肝素更显著降低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率,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似。

重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

重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是骨科、妇产科、脑系科等大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临床上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尤其对于肺栓塞来说,肺栓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是继高血压、心肌梗死排序第3位的循环系统疾病。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界一直将PTE视为少见病,以致造成大量的漏诊、误诊,许多病人因此而致残、致死。急性PTE起病急,病死率高,在近期创伤、脊柱、下肢骨折后卧床,骨科手术后的病人中时有发生,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仍高达80%左右。PTE 是住院期间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和致死原因之一。 1、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原因分析 1.1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手术中脊髓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减慢; 麻醉时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而胶质暴露;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大手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大手术后,因切口疼痛或其它问题须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有时膝下垫枕呈屈曲状态,均可使血流缓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手术后的感染可致血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亦可损伤静脉管壁的内膜,使血小板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进而发展成血栓。下肢深静脉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

由于解剖因素,左下肢DVT的发生率高。大于35岁,肥胖以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的发生风险也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及血凝异常疾病,均可增加围手术期发生DVT的风险。 1.2肺栓塞(pulmon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手术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程度与手术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中,下腔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是腘静脉、足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 2、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2.1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约50%~80%的DVT 可无临床表现。临床有症状和体征的DVT均由于血栓所致静脉壁炎变及静脉回流 障碍所引起的,因而其症状完全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DVT临床上常分为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由于范围较小,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仅有小腿部疼痛和压痛以及小腿轻度肿胀(不超过健侧3 cm),Homa ns征(直腿伸踝试验) 阳性,Neuhof征(腓肠肌压迫试验)阳性。

(完整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一、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1、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不少于3次/d;在病情允许时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 2、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如穿弹力袜等 3、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 4、保持心情舒畅,防止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二、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化学性、机械性及感染性) 1、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血管的损害 2、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 3、长期静脉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 4、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必须注射时,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输注或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5、持续静脉滴注不宜超过48h,如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建静脉通道 6、使用造影剂的患者,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三、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1、术后进行静脉穿刺发现回血差或采血后出现血液过快凝集现象时,提示有高凝状态的倾向,建议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 2、静脉补液:由于术前及术后禁食水、呕吐、大量出汗、补液量不足而处于脱水状态致血液黏稠,需遵医嘱保证给予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3、选择清淡低脂食品,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黑木耳等,这些食品均含有丰富的吡嗪,有利于稀释血液,改变血液黏稠度;每日饮水量>1500ml,保证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必要时用开塞露、芦荟胶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4、药物预防:低分子量肝素(LMWH)每日一次皮下给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包括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以及有无手术切口的血肿、出血及皮肤青紫淤斑,齿龈出血、鼻出血和注射部位出血,尤其要注意有无颅内出血,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有无阴道出血;同时各种注射完毕后,要延长按压时间,确定止血后松开 四、其它 1、密切观察: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师 2、戒烟: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故应告知病人及时戒烟

骨科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1]。为提高骨科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规范其预防方法,特制订“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指南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2]。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情况而定。 一、概述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3]。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三)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4,5],是骨科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国外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如表1所示[2]。一项亚洲7个国家19个骨科中心407例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及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调查研究表明,经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3.2%(120/278)[6]。国内邱贵兴等[7]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16/52)、预防组为11.8%(8/68)。余楠生等[8]报告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0.6%(83/402),膝关节置换术后为58.2%(109/187)。吕厚山等[9]报告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1%(24/51)。陆芸等[10]报告股骨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0.6%,髋部骨折术后为15.7%。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因素之一[11,12]。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少见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有抗凝血酶缺乏症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就越大,当骨科大手术伴有其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肺栓塞的应急处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一.严密观察早期症状 1.典型临床表现:下肢突发肿胀、增粗、疼痛、皮温高和肤色加深; 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VT的关键:加强观察,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情况; 3.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测量肢体周径,因肿胀在血栓部位以下肢体均匀出现,可伴淤血和静脉曲张,如两侧肢体同一平面的周径差>0.5cm,及时通知医师,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 二.做好健康宣教 1.针对DVT的危险度分级,加强对具有高危和极高危发生DVT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下肢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 2.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室温过低会导致血管痉挛; 3.创造无烟环境,关注吸烟患者,劝其戒烟,长期吸烟患者血液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周围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舒张因子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诱发 4.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低脂饮食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 高纤维易消化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三.促进血液回流 1.体位和活动抬高下肢踝泵运动早期活动:主动或被动锻炼行走练习、踮脚运动 抬高下肢20一30度,膝关节屈曲5度目的:保护护膝关节运动功能和利于患肢血液回流,预防水肿。要求:患肢远端足尖应高于心脏水平 2.梯度加压弹力袜(GCS):安全简便、费用低廉,一线方案,有助于解决血液淤滞,可减轻由于血管壁损伤造成的内皮过度牵拉,梯度压力形式为18、14、8、10、8 mmHg,对增加血流最有效。这种压力形式经临床证实,与基础值相比血流增加了138% 3.间断充气加压:最佳的压力梯度是踝部45mmHg 小腿30mmHg 大腿20 mmHg;使血流速度增加240% ;可增加全身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可能是机械刺激使得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所致 4.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减少同一静脉多次穿刺、采用留置针;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 四.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 1.有高凝状态的倾向者:应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常用检查: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 2.静脉补液: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3.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食品,低脂和新鲜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丰富的吡嗪,它可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粘稠度;每日饮水量>1500mL,保证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 4.药物预防:目前证明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它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倾向;常用的药物: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右旋糖酐40 和70、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详细参考)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体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极高。由于手术相关的DVT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因此,了解DVT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一围手术期患者DVT的发生机制 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 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V因子和R5.6Q条带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 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二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1.手术前: 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 (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 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卧床、下肢肌肉的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 减少、郁滞。 (3) 术中使用牵引器、压迫,术中器械直接损伤,甚至是手术时误伤、误切、

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

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 护理 孙延文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护师 王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二)活动卧床患者至少每2h翻身一次,鼓励并督促其在床上主动伸屈健侧下肢,做屈趾、屈背、内外翻以及足踝的翻转运动,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侧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三)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反复穿刺。静脉输液和采血宜选用上肢浅静脉,动脉采血可选用桡动脉穿刺。 (四)药物预防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速避凝)由于抗凝作用强,很少引起出血,不需要监测凝血酶时间等优点,在预防DVT上取得较好效果。常用速避凝2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5~7d。在应用速避凝时应注射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有无过敏反应。 (五)严密观察DVT的症状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应经常观察双下肢肤 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屈曲15°。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应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可用厚约10cm软枕垫于患肢下。 (二)溶栓护理溶栓治疗主要用尿激酶。尿激酶全身用药时通过周围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溶栓药物,用药剂量大,2个月以内活动性出血的脑卒中、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等禁用此疗法。溶栓时应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用药后2h观察患肢色泽、温度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用皮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对病情加剧者立即向医生汇报。溶栓后患者在翻身、床上活动时不宜太剧烈,防止坠床和跌伤,注意在饮食中添加蔬菜,防止便秘。 (三)预防肺栓塞的护理护理人员在采取DVT预防措施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肺栓塞三联征的表现。如有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予紧急支持性护理,鼻导管和面罩吸氧。 试题: 1.如何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2.简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护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一、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1、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略高于心脏水平),鼓励患者早期 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 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不少于3次/天,每次不少于5分钟,可加速下肢静脉的回流。病情允许时早期下床活动。 2、在确定无血栓形成的前提下,可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如循序 减压弹力袜(GEC)、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 3、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 4、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 失调。 5、鼓励患者深呼吸或有效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二、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1、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段血管的损 害。 2、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一般情况 下,没有上肢损伤,不在下肢穿刺。 3、长期静脉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

4、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须注射各种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高渗 溶液时,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输注。 5、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如发现局部炎性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重建静 脉通道,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害。 6、造影剂使用注意事项:为避免高浓度碘液滞留激惹静脉内膜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甚 至皮肤坏死,造影成功后注意先松止血带再注人20毫升肝素盐水,抬高患肢按摩3~5次后方可拔出静脉穿刺针。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24小时,及时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三、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1、对术后进行静脉穿刺发现回血差或采血后血液过快凝集现象时,提示有高凝状态的 倾向,建议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 2、静脉补液:由于术前及术后禁食水、呕吐、大量出汗、补液量不足而处于脱水状态 致血液粘稠,需遵医嘱保证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3、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食品,实验和临床经验表明,低脂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增 加;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黑木耳等,这些食品均含有丰富的吡嗪,它可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粘稠度;每日饮水量>1500mL,保证足够的液体 量,防止血液浓缩。

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护理: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还可以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DVT)。 一、发病诱因 在患者中,发病前有近期手术史,发病一般在术后3~15d。主要包括骨科术后,剖宫产术后,妇科手术后,肺癌术后,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后,以上均无血栓病家族史。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级 (一)危险度分级①低危:年龄<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30min以内),无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卧床;②中危:年龄40~60岁,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岁,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③高危:>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60岁,有危险因素,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VTE)、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大手术;④极高危:年龄>40岁,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病史的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重度创伤、骨髓损伤。 (二)治疗患者均采用溶栓、抗凝、祛聚、中药等药物治疗,溶栓同时给予抗凝治疗,有效的预防血管再度闭塞的发生。同时,肿胀的肢体给予外敷消散,可迅速减轻肢体的肿胀。 二、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 1.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手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活动明显减少,血流缓慢,易使静脉血液瘀滞在髂股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对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①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或家属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不少于3次/d,可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在病情允许时建议早期下床活动;②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如循序减压弹力袜(GEC)、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其静脉泵早日恢复;③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④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2.防止静脉内膜损伤正常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当血管内膜损伤后,内膜下胶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激活内外凝血系统,而发生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内膜损伤因素有化学性、机械性及感染性,临床常见原因: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如高渗液体、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临床操作中注意事项:①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段血管的损害;②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一般情况下,没有上肢损伤,一般不在下肢穿刺; ③长期静脉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④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必须注射时,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输注;⑤持续静脉滴注不宜超过48h,如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建静脉通道;⑥使用造影剂的患者,为避免高浓度碘液滞留激惹静脉内膜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甚至皮肤坏死,造影成功后注意先松止血带再注入20ml肝素盐水,抬高患肢按摩1~2min后方可拔出静脉穿刺针;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3.防止血液高凝状态①术后进行静脉穿刺发现回血差或采血后出现血液过快凝集现象时,提示有高凝状态的倾向,建议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②静脉补液:由于术前及术后禁食水、呕吐、大量出汗、补液量不足而处于脱水状态致血液黏稠,需遵医嘱保证给予病人补充

泌尿外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 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泌尿外科大型手术如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手术时间较长、术后予止血药物、术后卧床等,都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原因分析 1.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手术中脊髓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减慢;麻醉时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而胶质暴露;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大手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大手术后,因切口疼痛或其它问题须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有时膝下垫枕呈屈曲状态,均可使血流缓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手术后的感染可致血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亦可损伤静脉管壁的内膜,使血小板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进而发展成血栓。下肢深静脉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由于解剖因素,左下肢DVT 的发生率高。大于35岁,肥胖以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 的发生风险也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及血凝异常疾病,均可增加围手术期发生DVT的风险。 2.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手术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程度与手术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深静脉血栓。在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中,下腔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是腘静脉、足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 二、、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血栓形成的护理 一、概述 深静脉血栓(DVT)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管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以下肢多见,上肢深静脉血栓较少见,可继发于静脉炎和导管留置术后。 血栓发生常见部位 下腔静脉、髂静脉、股深静脉、股总和股浅静脉、腘静脉、胫腓干静脉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因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其中血液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主要见于妊娠、产后、术后、创伤、肿瘤等情况。 1.静脉血流滞缓 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3.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先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血栓抑制剂的缺乏、血纤维蛋白原的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后天性高凝状态原因有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等。各种大型手术后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他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综合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为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高,即是综合因素所致。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生产后大出血,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其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后再加卧床休息,使下肢血流滞缓,从而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倾向。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伴有血管壁的损伤,如直接损伤、慢性疾病或远处组织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同样,内皮细胞层出现裂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原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 三、病理分类 周围型: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1T13:41:37.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3期供稿作者:陈秀荣马秀文 [导读] 对中、高危性病人可穿弹力袜,其作用是压迫浅静脉,保护静脉内膜不致损伤,促进深静脉血流回流速度。 陈秀荣马秀文(新疆尉犁县人民医院新疆尉犁 8415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3-0262-02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利手术及长期卧床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死亡率很高。[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发生在高龄病人术后及康复的过程中,此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30% ~ 50%。[2]近年来,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重点介绍其诱发因索、风险人群预测、预防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处置方法。 【关键词】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1 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4] 1.1 血流滞缓 手术体位不当,可导致静脉受压;麻醉后周围血管扩张,可使血流缓慢;手术后卧床或制动,活动明显减少,小腿肌肉失去肌泵的作用,血流缓慢,易使静脉血液瘀滞在髂股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中,易发生静脉血栓,这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 1.2 静脉血管壁损伤 静脉血管壁损伤因素有化学性、机械性及感染性。手术创伤,特别是腹腔肿瘤,手术范围大,增加了对邻近部位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血管内膜下有胶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激活内外凝血系统,而发生静脉血栓形成。临床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可造成静脉壁损伤。 1.3 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创伤不仅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且损伤血管内膜,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凝血酶原的释放和血小板数量的增加,并增加了血小板的粘附性,而引起反应性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以上因素促成了手术本身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危险的因素。[3] 2 风险人群预测及分类 高龄、肥胖、口服避孕药、髋关节或盆腔手术、恶性肿瘤及静脉曲张等病人,术后特别容易发病,被定为血栓形成倾向的高危因素。 [1] 为了提供合适的预防性措施,Salzmen[3] 率先提议将病人分为低危险性、中危险性和高危险性三组。 2.1 低危险性病人 该组病人为接受小手术(时间少于30min)和年龄在40岁以下接受大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0min)且无其他危险因素者。这类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l0%。[3] 2.2 中危险性病人 该组病人包括年龄在40岁以上,接受矫形外科、普外科、妇科或泌尿外科等大手术者,以及具有上述危险因素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年轻病人或外科小手术者。这类病人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 40%。[3] 2.3 高危险性病人 该组病人包括严重创伤和行髋、膝部大手术的病人,因恶性肿瘤行盆腔和腹部大手术的病人,及有静脉血栓既往史或易栓症而需要进行大手术的病人。此类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在40%~80%。[3] 3 预防措施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主要是针对以上三大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长期以来,临床采用抬高患肢和术后早期活动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5] 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外科手术后病人抬高双腿15cm, 臀部下压床垫5cm, 能有效地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6] 早期活动是促进下肢血液的流通,避免血栓形成的一大主要因素。[7] 近年来,对中高度风险的病人人们更注重药物的预防性治疗,综合国外文献报告,低分子肝素已成为人们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药物,[2] 每日给予肝素2~3次,每次5 000U,成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梗死的有效方法。应用肝素预防的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了2/3,非致命性肺动脉栓减少了l/3,而致命性肺梗死病人发生率显著下降。[8] 198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明确指出“预防优于治疗”的方针,并强调了对深静脉血栓和肺梗死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必要性。常用的方法如下。 3.1 术前减少增加腹压的因素[9] 嘱病人戒烟,积极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避免术后咳嗽增多,保持大便通畅,以上措施防止血栓脱落。寒冷季节注意保暖,为防止室温过低致血管痉挛,室温应保持在25°C左右。同时注意防止外伤。 3.2 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鼓励术后尽早活动,咳嗽排痰,作深呼吸,卧床者应协助翻身,按摩受压皮肤,防止静脉血流滞缓。高危险性病人下床活动应先在床上慢慢坐起,然后腿放于床边,片刻后再下床活动,防止突然站立,避免发生意外。 3.3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防止用力大便,必要时可给缓泻剂。 3.4 输液管理,保护血管内膜 术后应多选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因上肢的静脉回流要好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低于下肢;[10] 穿刺针头宜选用6 ~ 7号,提高穿刺技能,力争一针到位,尽量不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以免机械性损伤血管内膜而发生深静脉炎;[11] 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局部和远段组织及血管的损伤;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减少不必要的止血药应用。[12] 3.5 加强观察,早期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肿胀和疼痛。其肿胀在血栓部位以下肢体均匀出现,可伴淤血及静脉曲张。[13] 当表现典型时,易引起医务人员的警惕而被诊断。但当肿胀、疼痛轻微而症状不典型时,则易漏诊或误诊。此时不要轻易将病人的疼痛和(或)肿胀认为是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