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新添文段译释与内容问答20题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新添文段译释与内容问答20题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新添文段译释与内容问答20题及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新添文段译释与全文内容问答及对比阅读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译文: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

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另译指有官位的人。

缀:这里意为“跟随”。

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廪(lǐ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裘(qiú):皮衣。葛:夏布衣服。遗(wèi):赠,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拜见。

撰(zhuàn):同“撰”,写。长书:长信。贽(zhì):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夷:平易。

归见:回家探望。

“谓余”二句: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

诋(dǐ):毁谤。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全文内容要点问答:

研讨1.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答: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研讨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研讨3.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1)幼时抄书之辛;(2)成年叩问之难;(3)从师奔走之艰;(4)住读生活之苦。

研讨4.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

示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

研讨5.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对比,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研讨6.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

研讨7.文章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

答: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

研讨8.从学习的角度,谈谈学习了本课后给你的启示。

要点:刻苦勤奋,克服困难,虚心好学,专心致志。

研讨9.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的方式的?

要点:(1)尊师应谦虚;(2)尊师方式应该改,提倡平等交流。

研讨10.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参考: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研讨11.“尝趋百里外,……,则又请焉。”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要点: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敬老师,执着追求。

研讨12.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

参考:(1)以抄书克服无书之难;(2)行百里谦恭拜师克服无师之难;(3)

不畏路遥天寒克服求师之难;(4)以读书为乐克服生活艰苦之难。

研讨13. 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示例: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人要有所成就,要靠自己主观努力。

研讨14.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

答: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要珍惜现在的良好的条件,勤奋学习。

研讨15. 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研讨16.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

参考: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研讨17.宋濂说马生“流辈甚称其贤”,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马生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言辞畅达”;(2)对长辈尊重,“言和而色夷”;(3)勤奋好学,“用心于学甚劳”。

研讨18.从文题看这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文章为什么开篇花那么多的笔墨写自己少时求学的经历。

答:(1)写出自己少时求学的艰难;(2)和下文太学生的优越条件作对比;

(3)指出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这一观点;(4)用自己的现身说法,勉励马生勤奋求学。

研讨19.结合课文说说作者“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有哪些。

答:(1)爱好读书,“余幼时即嗜学”;(2)不怕吃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3)博览群书,“余因得遍观书”;(4)虚心求教。

研讨20.对比手法是本文一个特色,试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答:(1)太学生“有禀稍之供”、“有裘葛之遗”与作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形成对比。

(2)太学生“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作者“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形成对比。

(3)太学生“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与作者“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形成对比。

(4)太学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作者“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形成对比。

作用:有力而鲜明阐明了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能否勤奋与专心的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1.总结课文。

中心: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文段,作答下列各题。(10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1、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译文: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

答:

对比阅读答案:

1、B

2、A有时B地方区域等C交往D门

3、(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4、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①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