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沟通,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他们有限的时间都被各学习和课外辅导班占满了,他们不能在游戏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只能在无尽的“题海”中接受训练、经受苦役。所有的学生在军训时5分钟就有晕倒的,有的学生五谷不分,六畜不辨,有的学生随便乱花零钱,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更有甚者把小麦当韭菜,不清楚土豆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的,水饺、馒头不知道怎样加工出来的……。

古人云:“不识稻与梁,不知世事艰。”现在的孩子自然知识的缺乏,社会阅历的浮浅,“人性”欠缺。少年儿童正处于生命本性的发展形成期,如果培养不起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的真性情,那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灵性蒙垢,善爱缺失,美感丧失殆尽,更不用说亲情父母、感恩他人,回报社会了。

针对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学校能不能不拘泥于书本,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做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不能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户外、校外、社区中、大自然中上课的机会,将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

学校能不能大胆的尝试把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加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近自然?

我们能不能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开发研究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我们能不能开发利用好周边的社区教育资源,因地势宜的办学,拓宽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合起来,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发展之路来抓呢?能不能以山东金宝集团现有六大产业为依托,把金宝乐园、南屯新村、金宝汽车城、金宝食品厂以及潍坊飞机场等有机的串联起来,并利用好毗邻学校的东南角的20亩农

田为种植实验田,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不仅让我们学校的孩子受益,而且可以让城区的孩子们来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实现“小学校办大教育”呢?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需要,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充实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不同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

1、研究内容:

目前我校为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小学生“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体弱多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校大胆地尝试把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依据金宝集团的现有设施,编创出了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亲情教育篇、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6大类50多项“菜单式”的系列课程。

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

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研究目的:

活动是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改善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我们力求通过潜心的研究,充分挖掘周边资源,有机整合共性学科,开发出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通过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集信息和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规划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并能勇于独立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能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勇于进取、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研究的过程

(一)、挖掘资源,统筹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强制性,体现国家意志。学校认识到通过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的极大张扬。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一个体现,学校依托周围的社区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绿色教育”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追求,以“创新、实践、合作、发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作为我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路。

1、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任副组长,全体中层为成员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管理制度、活动计划,研究协调工作关系,监督指导工作。

学校为扎扎实实地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配备了3位年富力强、业务精通、事业心强青年教师担任专职教师。成立了学校最大的教科研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包括 3位专职教师和6位班主任、1位微机教师组成),在每周三下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活动,并且落实了管理制度,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促使活动常规化。鼓励所有老师都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做到全员参与。学校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聘请专家、家长、校外成功人士等为校外辅导员,充实指导老师队伍。

2、整合课程,走出课堂

学校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潍坊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挖掘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方案不仅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而且还规划了1—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目标。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从3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其所占课时比例为九年总课时的6%—8%,(每周3课时)与外语课程开设的课时比例大致相当。我校打破书本、课堂的禁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有爱心和自理能力,使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小学从1年级就开始把科学、思品与生活(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课,每周开设4-6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社会这个大学校,让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合一”。

3、广泛发动,全员参与

为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展广泛的动员,专门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动员大会,从而让每一位老师都明确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学校利用集体学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机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解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

理念》,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找到了思想支撑、理论基础。采取了文化熏陶、教研推动、同伴互助、反思评价等各形式进行理论武装、观念更新;并且把每次的教研成果、学习心得、教学随笔等以“科研动态”、刊板、博客等形式资源共享。

为让广大学生了解、关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演讲、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的“心”动起来;动员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周围的社区,感受大自然;动员孩子们向家长询问、长辈请教,利用网络、图书等各种形式,学习搜集农业、工业、民俗、自然等知识;举办“金宝印象”摄影展、“我心目中的金宝”手抄报展示活动、“我与庄稼同成长”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从理性的角度进行了解和感知。成立志愿者队、文明劝导队活动,发动全体学生经过个人申报、同学推荐、集体决定等形式产生志愿者,组成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负有管理、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把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想传递给全班同学。(二)、开发课程,勇于实践

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且富有童趣、情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享受阳光自然、遨游知识海洋,锻炼意志体魄,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从而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1、专家引领,课题带动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理论水平的提高,领导的指引、关怀、专家的启发、引导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国家教育部的莫景琦处长、陈绪芬处长,潍坊市副市长王冰芬、市委副书记刘玉兰、市教育局长张国华,奎文区张晓梅书记、区教育局陈军华局长、张嵘副局长等,多次到学校视察工作,并对学校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市教科院的潘永庆副院长、薛炳群、侯京友、刘德义、张梅以及刘天宝、刘洪益、陈静、郎光、王海珍等区教研室的主人及各科教研员多次到我校亲临指导,进行调研考察、专题论

证、统筹规划。通过专家的引领、启发,让我们豁然开朗,课程开发与研究有了明确目标与规划。学校成立了市区专家为顾问团,校长一把手为组长,教导处、政教处等中层为领导小组成员,实验教师为研究人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由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考核教师的工作,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监督活动的开展。

2、设计路线,创建基地

我们的周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如有全国闻名的金宝乐园为自然资源;

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南屯村的巨大变化为社会资源;有蓬勃发展的集团六大产业的品牌优势以及毗邻潍坊机场的地理优势。更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例如: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集团董事长戴瑞德,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齐鲁巾帼十杰--集团总经理南秀霞等成功人士的先进事迹。我们不用走得很远,只要把我们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们的身边就拥有一个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我们充分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资源,以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为依托,把金宝乐园、南屯新旧村、金宝书画院、金宝汽车城、金宝会展中心、金宝食品厂、金宝城南工业园以及潍坊飞机场等社区资源有机的串联起来,进一步筛选并充分依托毗邻学校的20亩农田为实验种植基地、以儿童活动中心为学生公寓。我们以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起点,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宏大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成立了一支由集团董事长戴瑞德为组长,总经理、校长为组员的社会实践基地创建队伍。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校为此还制定了《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创建方案》、《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指导意见》、《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实施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为此我们还精心设计了以下社会实践活动路线:

东线:南屯新村→南屯村委→金宝老年活动中心→南屯旧村→南屯老学校→金宝汽车城→金宝国际会展中心→潍坊城南工业园。

西线:金宝双语小学→金宝幼儿园→金宝食品厂→金宝种植基地→金宝生态家园→金宝书画院、金秀湖→基地公寓→潍坊飞机场→金宝乐园

精品线路: 金宝双语小学→金宝食品厂→金宝种植基地→ 基地公寓→金宝生态家园→金宝书画院、金秀湖→潍坊飞机场→金宝乐园→金宝汽车城→城南工业园

3、整合资源,开发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5大类50多项“菜单式”的系列课程。

四、活动实施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原则

每一项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根据预定目标而急切讲解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延伸,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体不断生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三)开放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实施活动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具体表现为:

(1)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2)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它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加而变化,其课程内容

具有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学科、知识和学生逻辑思维的限制,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指导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活动的结果。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中始终不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尝试”、“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题实施的效果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丰硕的:

学生层面:

1、通过充分挖掘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的视野更宽阔了,彻底摆脱了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使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读到有字书,还能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深入生活、融入社会,津津有味的品读这本“无字大书”。

3、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课程开发只是载体,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课程开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年来,我们整合周边丰富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张雪梅校长、魏志刚副校长的明确指引下,走进金宝集团、网上查阅资料、共同教研研讨,群策群力开发出了适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这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有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在体验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走进了金宝食品厂,跟着阿姨们学习了怎样做馒头、花卷,我们在阿姨的指导下将雪白的面粉通过和面、揉面、制作等工序做完了馒头和花卷之后,浑身酸疼,想散了架子一样,很累,但吃着我们亲手做的馒头、花卷,感觉逼迫那个是吃得都要香甜!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劳动最光荣,要珍惜劳动成果!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妈妈在家给我们做馒头的不易,平时我们浪费馒头的做法是不对的,回到家我要亲手给妈妈做一锅馒头!

家长层面:

在课题实施以前,大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有怀疑态度,把综合实践活动看成是不学无术的东西,不但不支持学生参加活动,还向老师们提出反对意见,对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十分不配合,自从课题实施以来,家长们看到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也看到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对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也由原来的不理解、不支持转变成了理解、支持甚至参与我们的活动,有的家长甚至还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当我们翻阅积累的家长感言时,无不为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而感动,有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是这样写的:“昨天晚上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我的孩子突然笨拙的端来一盆热水,放在我的脚下,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吧!你工作了一天太辛苦了!’孩子这种突如其来的行为让我们两口子感动万分,洗完脚后,孩子还为我们准备了感恩贺卡,原来,在今天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讲的是‘感恩父母’这个课题,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作业:为父母做一、两件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所以就有了孩子晚上的举动。我们家长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在思想品质上教育学生,我们对学校开设这门

课程非常满意!”家长的支持让我们的实验研究如虎添翼。

教师层面:

教师从根本上转化了教学观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慢慢从原有的教学理念中摆脱出来,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飞速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那只能是只纸上谈兵,三尺讲台虽然是传播知识的舞台,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阵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更不能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所以开发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等有利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成了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心声。通过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老师们的心中,走进了老师们的教学,有一位教龄较长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这样说道:“以前,我们只知道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布置作业也是围绕课本进行的练习巩固,主要就是抄写、背诵、做题,最灵活的作业也就是制作相关学科的小报了,自从我们开发和应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我们将学生带出了教室、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譬如: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等,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也走向了“实践”,譬如让学生做小制作、搞小调查、写体验日记等等,同学们对这些有趣的作业乐此不疲,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

学校层面:

经过一年的实验与研究,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贯彻“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教育理念,依托山东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及学校周边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把营造基地与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形成校外实践活动实施的立体网络,构建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模式,为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石走出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这是对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理念,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其实,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最好的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再多的钱也造不出一个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

总之,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小课题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结题报告纳卜藏九年一贯制学校马洪福 一.课题基本情况 1.研究的背景 ①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②学校高位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根本价值存在是文化存在。认识一所学校,一定要认识该学校的文化;研究一所学校,也一定要研究该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因素,也是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先进的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近几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育研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根据“特色为根,质量为本,

文化为魂”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建设“美丽校园”,打造品牌学校涵。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还未能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班主任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要有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要使学校在更高层次上良性运转,必须借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③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学生养成教育方面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为班级着想,不关心班集体,缺乏集体思想,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与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班级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良好的班风,班貌,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就没有班级精神的形成。教育的本质,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文化人”。当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做什么”,部分学生知道“怎么做”,而只有少部分学生才知道“为什么做”。我们的理想,就是让绝大多数学生知道“为什么做”,而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文化一旦化为学生自觉主动追求的东西后,它就可以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点,价值判断的参照系。如此,学生就会用某种“特征”的文化选择生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做正确的事情”,以至形成一种生活精神。 ④教师生命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报告

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系列课程课程报告(论文)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 报告题目土木工程职业生涯规划 所在学院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陈梦君 班级学号 成绩 指导老师_____张美华_____________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2017年10月19日 目录 1.《职业潜能》 (2) 2.《自我探索与自我管理》 (2) 3.《人际沟通与公众表达》 (3) 4.《创业基础》 (3)

5.《团队协作与情商提升训练》 (3) 6.《职业心态与工作方法训练》 (3) 7.《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 (4) 二、对非专业能力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4) 三、生存实践我在团队中的角色 (4) 四、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我的感受 (5) 五、最后总结 (5) 土木工程职业生涯规划 一、对从大一到大四所学的非专业能力课的感受 大一下学期伊始,我们便开始了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系列课程的学习,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1.《职业潜能》 在这个课程中我学会了要具有大雁可贵精神:团队合作、互助、善于调整、互相鼓励、相互扶持(祸福与共)等;要有激情、要有适时的幽默感、要富于创新、要懂得勤勉,做一个和善、有礼貌,且善于倾听的人;任何事情要“行动大于心动”,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要做“鹰”一样的个人,才能拥有“狼”一样的队伍。 2.《自我探索与自我管理》 职业的选择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准确地了解自己,才有可能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好。通过学习这个课程我慢慢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显着提高。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利用“一言堂”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非常薄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在应试的范畴内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的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新知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在理、化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面对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当前我们学校的设施和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准备量太大,或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常常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代替学生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或用演示实验取代学生分组实验。 2、尽管开设实验,但由于农村学生自小学教育就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差强人意,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无兴趣,或者存在畏惧心理,主动性差,或只看不动手,成为实验边缘人。 3、部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对实验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改变我校理化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优化理化实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的理化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研究讨论决定对《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好记录,从而形成适合新课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我们课题组理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低年级快乐写话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记录

《低年级快乐写话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低年级学生快乐写话的研究 ——结题报告 延长县小学徐延琴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即先说写一句话,后说写一段话。一句话主要在一年级时间训练,到二年级就过渡到一段话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然而,当我在教学写话时,感到很头痛。 一方面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我校是城乡结合,学生大多是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工作繁忙,对孩子缺乏引导。孩子课外阅读量少,词语缺乏,一些孩子在写话时没词可写,没句可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写出的话呆板没有生气,甚至表述不清,语无伦次,错别字多,病句多。他们对写话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写话是“苦差使”,惧怕写话,厌倦写话,谈写色变,不知从何入手。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快乐的写话呢? 我在教学中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我申请了"低年级学生快乐写话的研究”这一课题。 本课题研究旨在落实课程规范中关于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关要求,提高教师对写话教学的认识,在写话课堂教学实验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喜好,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使同学在一种快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2)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经过了本学期的课堂学习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的略读,对大学生如何获得职业规划能力有了些许了解,帮助了我认识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学习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方法,树立了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观,提高了职业素质,增强了求职就业的竞争力,为我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职业理想,走向成功做了铺垫。 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面对的大多是找到一个好职业,那就需要在现阶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职业能力也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能力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下面就自己所学和思考,简要谈谈在大学里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利用大学资源。 第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过得专业技能,这是以后从事工作的重要因素。专业实践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并强化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专业实践活动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集中表现为自我学习和发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协调,以及判断与决策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和决策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觉参加实践活动。 第二:课题调研等探究型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感到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组织、安排和落实。从经济、成本和效益等诸多方面考虑,许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大多从事一些烦杂的事务性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职业岗位,职业技能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科研(课题)小组,根据相关单位的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完成调查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开展以课题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选定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实施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并去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直至达到任务目标,从而切实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压力和挑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这种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有益。 第三:多参加社会志愿者等公益性实践活动。除了致力于培养提高自己的专业基本技能、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内容详实)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研究 崇文教育集团安居街校区杨建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走出学校,担任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他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培养学生质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达到能终身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过我反复论证并结合班级实际,决定以“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研究”作为我班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没有跳出教师“提问式”地传递知识,学生“答问式”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如目前提倡并风行的小组讨论学习,也往往是让学生讨论怎么回答,很少有要求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推广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1.创设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我们常利用班会课进行讲述科学家小时候敢于质疑,长大后有成就的故事,如瓦特小时候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鲁班小时候的故事《锯是怎样发明的》,课外读物中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敢于质疑问难的故事,给学生树立勤动脑、敢质疑的榜样,慢慢在学生的心田中培养质疑的欲望。 2.教学中使学生敢于发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努力帮助了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就让这位学生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就让这些学生在课下单独问老师;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让学生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3.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质疑。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

微型课题《论语》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论语》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论语》的朗读方法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吟诵古典诗词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的作用。开展“读诗诵经”活动不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很适合我们农村学校。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二、理论支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课题的研究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以有效提高读的效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心灵。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1.经典,即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2.国学经典指那些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像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幼学琼林》以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史记》等。 3.经典诵读旨在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国学经典,不断激发兴趣,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口诵心念,熟读成诵。引导小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质量。

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三篇

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三篇 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这学期的就业指导课上完了,就差这个总结了!整个课程学生的参与度还是不错,也觉得很有用,毕竟就业指导是一个工具,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大三了,不过我们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找工作、求职、职业离自己挺远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并还不是很清晰,对于就业准备等还不是充分了解,通过本门课程,坚定了大家的方向,让我们更加明确了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所以说,本门课程的开设是介绍是成功的。 我觉得,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不一样的,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有分类的。第一群人:有想法的,这是大部分人的状态,要么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总之有想法的人非常多,因为简单。然后第二群人:是能将想法写下来自己去思考的,这部人比第一群人少一些,毕竟有些人喜欢停留在脑海中或表面的状态,写下来说明自己挣扎过或认真思考过。第三群人:是能去执行自己写下来目标和想法的人,毕竟很多人都是停留在未开始的状态,做的人是少数。第四群人:做了之后拿到结果了,自然又会少一些,毕竟有一些会拿不到结果或者是坏的结果,或者又放弃了。第五群人:是坚持做了,不管怎样都在坚持和调整,直至最后的成功,这部分人又会少之又少。毕竟这就是大学里既有自己思想,又有行动,同时有很好调整方向能力的人,最后就会与众不同!

不管怎样,就业指导是个理论,是对现实有用的东西,通过辅导员的授课,自己深有体会,深有感触。现在大学已经过去了近四分之三,有时候感觉作为一名老生了,有些同学还会有后悔。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一定会多参加社会实践;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一定去做一回深入的实习;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一定换个专业好好读;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一定锻炼好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这就是对大学如何过最好思考的体现。我觉得这阶段以来是自己对大学最有思考的一阶段,是在不断与自己斗争中成长的。 通过就业指导课,我们知道了简历,为什么这么写?一般能写什么?为什么有的简历内容特别多?为什么有的简历特别消瘦?找工作都遇到什么问题和难题了?怎么解决的饿?如何去定位?如何平衡自己和家庭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有对大学的思考,这就是结果导向的路径选择。 的确,这样做和不做的效果绝对不一样。记得我以前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听别人说应该怎样怎样,很少主动去自己了解,所以听到的往往都是一部分信息,不会很全面。其实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很多资料和信息可以在网上或者书上可以找到一些答案的。比如说职位的相关信息,一些职业工具书可以看看,还有就是一些职场人力资源或者相关岗位的人也会写相关的书,这些书就又很好的参考价值,另外就是招聘广告了,无价的,免费的,可以多看看,甚至不同级别

小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

小课题结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单位:杨木川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沈明月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课题总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优秀读本进行阅读和品鉴,提高对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读书的愿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达到自主阅读的目 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5、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 词句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一、二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诵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低年级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能单靠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地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 美。? 1.读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在读中揣摩语音,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和课文的内涵。如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基本上都要经过以下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受。(2)、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3)、美读课文,感悟情感。由此可见,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读书活动,因此,我总是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顺、读得有感情上下功夫,摈弃了繁琐分析,在多读、熟读中体会词语含义,感悟思想感情。读是综合能力,它体现了语文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2.渗透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技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阅读课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实效。因此在阅读课上我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因此读书的形式尽量追求多样化。如初读课文时的听读、自读,理解课文时的指读、轻声读、范读、练读,巩固提高中的分角色读、配乐读、比赛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对读书保持着盎然的兴趣。 (2)、在课外,根据阅读的需要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

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2. 研究过程与方法: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

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 研究成效: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三是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 5. 微型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比如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报告的呈现形式就可能是系列文章组成,因此,以上结构仅供参考,老师们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报告

大学生就业指导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 创新与创业 今年是第三年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了,对于我们而言,就业已经是马上就要面 对的事情,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将会经历校招聘会,有些要到社会上找工作,这时有不少同学有想过创业,而创业与创新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迫在眉急,当今社会就业机会少,大学生就业率很低。虽然我们沈航是工科学校,就业率虽然高点,但是也不尽如意。所以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下面我来讨论一下关于创新与创业。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又 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因此,创业与创新要有机融入,相辅相成。 当今世界正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 识经济的核心恰恰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在竞争力上的优势得以凸显。所以,创业与创新的教育与实践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根本出路。创业创新不仅是我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动力也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

业问题解决的一个捷径。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能获取就业的岗位,并且这个比例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因此,创业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在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逐步缩小,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将逐步提高的形式下,经济形态日益向服务及资讯形态发展,只要少量的人力和办公设备就可以组建公司。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所需设备的成本日益降低,都为小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通过创建小企业自我谋职,既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知识青年乐意选择的就业道路。学习创新与创业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创业创新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素质教育基础上融入创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础上,增强自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确立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 对于创业技能的学习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 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懂得创业成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使学生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持续的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众多的市场机会相结合从而转变为社会财富的可靠保证,才有可能在社会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因此,必须在青年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从而自觉锤炼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学校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从大学生长远发展出发,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创造性地开辟未来。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在大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中,应使业务素质、创业素质与全面素质和谐统一起来,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具有较强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业开拓能力、群体合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低段“读_写_绘”的实践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低段“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微型课题成果报告

《小学语文低段“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微型课题成果报告 一、课题实施的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 二、课题实施的对象 泸州市城北学校2015级三班(即二年级三班)。 三、课题的提出 1.我新接手二年级三班语文读书习惯和语文思维习惯现状分析 2010年9月,我接手了二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对本班 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家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访问后,我发现 除少数优生以外,该班绝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都存在以下问 题:一是没有主动读书、大声读书的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即使教师要求读书,往往也显得消极被动,读得吞吞吐吐,声若蚊蚁,面无悦色,如嚼枯草,干瘪无味。二是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无论是 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只是按部就班,机械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点 作业,其余时间不是看电视、玩玩具,就是和小伙伴追逐打闹。即使 偶尔看书,也充其量看看《奥特曼》《大怪兽》等动漫书籍而已。三 是课堂上不能完整地、流利地表述清楚一件事情。更有甚者,不能完 整地、流利地表述清楚一句话,即使说得清楚,一旦动起笔来,也写 不清、说不明、道不通,如果再要求用上一两个词语,那情况会更糟。四是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语文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任

凭老师千呼万唤,响应者寥寥无几。但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很多 孩子喜欢在课间画画写写,做一些精美的小卡片,送给老师或者同学。于是,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开展“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13岁前的语文学习新观念”的启示 (1)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 蓝的彩色阶梯。在小学三年级(9岁左右)之前,儿童都处于粉红浪漫期。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论述,儿童早期(换牙之前)是浪漫、 混沌、整体,是“我与世界不相分享”的儿童,这一阶段儿童有自己 特定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生命方式。而到二三年级后,随着“自 我概念”和“他人概念”同时出现,世界概念相伴而生,儿童对于这 个世界就需要既分享又整合的认识了。因此,与此相适应的,是要对 儿童进行既符合又能引领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课程:以特殊的阅读为核心的“读写绘”。 (2)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十三岁前的语文》中指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应以记忆为主, 而不是以理解为主!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13岁之前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 四、课题的界定 “读写绘”的核心首先是“读”。人类的经验证明:绘本、故事、

微课题结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写

微课题结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写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3--8部分,回答“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 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 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 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 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 就业指导 姓名: 学号: 学院: 成绩: 任课教师: 一、前言 “I am a slow walker, 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US)Abraham Lincoln 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美国)林肯” 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并非它拥有唯美的辞藻,而是因为它深深触动了曾经静若止水的神经。我表面上大条又幼稚,也就是在这种虚假表象下,我有一颗会考虑很多很多并不该在我这个年龄考虑的事情,也正是这样我不止一次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每一秒我们都在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适应社会节

奏的变化,我也一样,于是我选择利用这次选修课的机会给自己拟定一份职业规划,帮助我发掘自我潜能,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自我测评 1、职业兴趣: 根据职业天空网站的测评结果,我的职业兴趣趋向于企业型和常规性的企业,喜欢竞争,追求掌控感。我比较乐衷管理、金融理财、股市分析、国际贸易等活动或课程。可能因为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出身,所以本人对经财经方面有特别的偏好,从入学开始就抱着能进银行工作的心态来学习,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技能。我喜欢表达自己,喜欢说服和影响别人后的成就感,重视工作的成果,有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行动积极,精力旺盛,遇到挫折百折不挠,表现出使人惊叹的执着。我很遵从传统和社会规范,看重秩序,自律感很强,生活作息规律。 做事时,我凸显出自己的计划性,谨慎有计划地分配、规划与运用各种资源,然后按部就班,认真负责,有始有终。我喜欢的是具体的、可看到的、可掌握及应用的任务,对自己负责的事情了解得十分清晰,巨细无遗。期望在团队合作中担任有关组织、管理的角色。 2、职业价值观 从测评结果来看我最突出的职业价值观是注重关系和工作条件。我期望工作的内容是能够给予别人帮助,并希望在这样的职位上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大家都有积极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服务意识。我很在乎人际关系,从小到大我一直都觉得朋友胜过一切,因为朋友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你很多帮助,在一个没有勾心斗角只有真诚相待的环境下,我相信我们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为公司和自己做出最大的贡献。 同样我非常希望获得有充分保障的工作(包括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比如能够在一个比较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工作,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能够有自主决断的可能性等。而且还希望工作具有多样性,能够在工作的范围内做不同的事情。 3、职业性格 我是个外向的女孩,喜欢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有时候又因为过于热心不会拒绝,这种结果就是把自己累的不行了。我非常重视与别人的关系,容易觉察出他人的需要,并善于给他人实际关怀,待人友好、有很强的责任心。我热情,有活力,乐于合作,有同情心,机敏圆滑。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鼓励,冷淡和不友善会伤害我。我需要和睦的人际关系,对于批评和漠视非常敏感,竞争和冲突会让我感到不愉快,因此我总是尽力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总感觉自己有时真的活得很累,但没办法,这也许就是我所期待的生活吧! 4、职业能力 以下是我认为我最擅长的5项技能: 1. 人员管理激励、促进和指导他人的工作,以及确定最佳工作人选 2. 人际敏感人际交往中,关注他人的反应,并从中理解他们的想法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改造力有多强。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课中,我们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是带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极为重要。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教育事业受“应试教育”影响,培养的学生表现出求同思维见长,求异思维见短,文化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毛病。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而实验操作更是能够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让学生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内科一学课的需求,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比较长时间的探究。我们发现生活很多物品可以作为学生实验材料,于是,我们提出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启蒙教育内涵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前人研究的成果--科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养成科学态度,认识科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经过的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 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科学(新课标)理论知识,进行相关准备。我组学习了《科学课》、《探究性学习》、《实验教学与仪器》、《科学教学与实验》等杂志。 2、实施及发展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0月) 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验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教师的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及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和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指导学生实验中,科学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汽水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牛奶盒、塑料袋、气球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1)、很多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雨量器、会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和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总结报告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总 结 姓名:崔余 学号:0866129229 班级:应用化学08-02 时光飞逝,眨眼之间,四年得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三年了。马上面临得就将就是紧张得就业了。在大四即将到来得时候,学校充分考虑到了我们信息不足、缺乏经验得状况,给我们提供了宝贵得机会: 学校为了使将要毕业大学生能够提早对近年得就业形势与就业得相 关重要知识与信息有所接触与了解,特别开展了就业指导课,在这不 长得时间里,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得知识,对就业形势以及 有关择业得各方面得情况都有了一个系统得了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就业之前,了解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社会对求职者得要求、自身得职业特点及求职得相关经验对即将走进

社会,叩开职业生涯得我们就是非常实用得。首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就业现状。第二,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得认识,对自己得未来与前途有了明确得目标与计划。第三,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 得方向了。在学习期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求职其实就是一门非常有意思得生活艺术。 我觉得自己应当好好得总结一下课堂及讲座中所学,以求为自己即将到来得择业工作带来一定得帮助。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我定位就是关键?一般而言,影响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就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就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得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得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二就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得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就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瞧外企、职位瞧白领、单位瞧名气、环境瞧气派,因此总就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得就业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其三就是社会因素得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得影响较大,自己明明已瞧好某个职位,该 职业也较符合自己得综合能力,可周围得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 开始动摇了。现实生活中存在得社会职位竞争得不公平、操作得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自考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瞧不清方向。其四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得社会变革时期,一些毕业生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革,在职业定位时往往为心理因素左右,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 附件三: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ⅹⅹ学校ⅹⅹ(执笔) 前言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策略研究,20XX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写“系列日记”来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

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倍受老师的关注。低年级同学有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但真正写起日记来又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话可说,就是千篇一律,要不就是流水帐。而且,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根据每个老师的指导方法,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积累较好掌握了方法后经过训练很喜欢写作,有的孩子因为训练较少接触不多,变得害怕写作不喜欢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命令,毫无乐趣可言。如果能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学会并且能够经常利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以后的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扭转习作教学因人为定位的 偏差,使之真正展示学生生命活力和个性,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