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

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
传染病预防知识教案

中学生传染病预防知

识教案

xx中学

综合课

第一课xx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

2、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为预防传染病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难点】:

三个环节

【教学用具】:

投影,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上海有过一次人们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引起的“甲肝”流行。请问毛蚶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应属哪个环节?为什么?

由复习引入新课,传染病流行时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控制?怎样控制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

1.控制传染源: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有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一般我们对传染病人如何护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

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

“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其实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传染病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环节,要因病制宜。

人类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呼吸道传染病:

提供思考提纲,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结合教材进行小结。

(1)你认为哪些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3)主要传染源是什么?(注意带菌者虽然本人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

(4)病原体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里?

(5)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6)禁止随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在防止呼吸道传染病上有何意义?

2.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传染病。

课前做好工作,请得过痢疾、肝炎或蛔虫病的学生,或者家里有过这种病人,对病情比较了解的学生,向同学介绍主要病症和如何感染上此病。在治疗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病好后取得了什么教训,今后如何预防等。

以下两种传染病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主要由教师讲解。

3.血液传染病:

主要是指蚊、虱、蚤、蜱等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因学生对虱、蚤、蜱等很少能见到,最好有挂图、照片或录像等媒体辅助教学,以加强直观效果。

对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做简单的介绍,或者用录像等媒体进行介绍。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病原体的动物;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传播途径是生物媒介。预防办法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虱子等。

4.体表传染病:

主要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传染病,所以又叫接触传染病。利用照片或录像等媒体简单介绍破伤风、狂犬病、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传染病。可结合本地区情况重点介绍一两种,特别是破伤风、血吸虫病和沙眼。

病原体寄生在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注意隔离病人,做好个人卫生,不使用公用毛巾和脸盆等,不与带病原体的动物接触,最好不养猫、狗等宠物。

总结:

最好联系本地区较突出的传染病实例,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从长远的目光分析,有利于学生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板书设计】:

一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二人类的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等。

3.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

4.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癣等。第二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

(二)

——如何预防与治疗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与易感人群。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与一些治疗的方法,明确一个人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这样才有充沛的精神来学习和工作。

3、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为预防冬春季传染病打下基础。

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积极有效的锻炼手段。

【教学重点】:

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教学难点】:

对症治疗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挂图两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健康教育课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与治疗流行性感冒”,一提到“流感”,大家会马上联想起“流行”一词,比如歌曲、攀比、贪污等现象,现在提两个问题

1、什么是流感?

2、如何预防流感?同学们都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但还不够全面,如何全面正确的理解呢?今天就这个问题说一说,向大家讲如下几个问题:

1、病因与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预防

4、治疗

5、怎样进行xx

讲授新课内容:

题目:

如何预防与治疗流行性感冒(板书)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1、流感分为三种类型:

(1)甲

(2)乙

(3)丙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临床表现

1、典型流感(板书)

2、轻型流感(板书)

3、流感病毒肺炎(板书)

4、流感病毒气管炎(板书)

三.预防

1、加强xx(板书)

2、病人应隔离和治疗(挂图)

3、消毒(挂图)

4、疫苗预防(板书)

5、药物预防(板书)

四、治疗

1、中草药(板书)

2、对症治疗(板书)

五、怎样进行xx(板书)

1、目的明确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积极有效的锻炼手段。

2、进行体育锻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板书)

(1)锻炼身体要全面、多样的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

(2)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的锻炼。

(3)注意营养、卫生与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习惯。

巩固和课后小结

1、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必要性

2、采取提问法

3、教师最后简要总结

4、每位同学制订一个课外xx的计划

第三课认识与预防甲流

【教学目标】:

1.当前我市流感疫情活跃,儿童、青少年免疫力较差,易被传染。

本课让学生了解目前流感的发生与预防,认清流感的重要性和危害,及时掌握和出现流感时的解决办法。

2.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从当前我市流感疫情活跃谈起。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导入

当前我市流感疫情活跃,大家都知道上学期末有几所学校因为集体爆发甲流而停课。甲流到底有多危险,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基本知识

1.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人,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症状和其它流感类似,一般是高热、咳嗽,浑身没力气。

2.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用场所传播最快。还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物品间接传播,通过手接触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3.和普通流感不同的是,甲型H1N1流感主要攻击群体是25岁-45岁的青壮年。另外,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的自身抵抗力低,也要多加防护。

4.甲型H1N1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所以煮熟了的猪肉可以放心食用。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多为1—4天,症状和一般季节性流感类似,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呕吐和(或)腹泻,但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相对轻微,只有少数病例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由于是新发传染疾病,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因此,甲型H1N1流感正在社区迅速传播。

四、预防措施

1.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注意居家卫生,保持居室卫生清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不与他人公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3.加强家庭成员健康监测,出现体温大于37.5℃者,应暂停上课或工作,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4、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营养,规律休息,多做户外运动,少去人流聚集及空气污浊的场所。

5、做到勤洗手,洗手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五、小结:

流感并不可怕,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六、作业:

应对甲型流感,我们要做到哪些预防措施?

第四课预防“甲流”知识教案

——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甲型H1N1流感,个人防护是关键,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陕西中医学院专家门诊部高新彦教授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在人多的地方聚集,尽量不去或者少去公众场所,尤其是有发烧或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时。

相关专家认为,秋冬季节是“甲流”疫情防控的重点时期。因此,每一位市民都应该及时了解甲流的相关讯息,从我做起,做好甲流预防工作。

预防甲流,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可以预防甲流的药膳。二白汤:

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姜枣薄荷饮:

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xx菊花水:

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

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用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中药五处方做好甲流药物预防

预防甲流处方一:

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适用人群:

身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

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预防甲流处方二:

xx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

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

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

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预防甲流处方三:

xx10g、xx15g、xx12g

功能:

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

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预防甲流处方四:

xx10g、xx10g、xx10g

功能:

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

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法:

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预防甲流处方五: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功能:

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

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煎服方法:

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二)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小学 传染病防控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1、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染,如伤寒、甲型肝炎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狗能传播狂犬病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 5、通过血液传播 二、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H7N9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脊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非法定传染病 水痘、疥疮、尖锐湿疣等 1、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麻疹、流感都有极强的传染性。 每人都要充分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2、春季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入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疾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流行。 3、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1、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去除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 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关射进室内,因为阳关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以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作用 2、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 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 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 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欢迎阅读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着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

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

小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天万物复苏,不知小草、小动物们活跃起来了,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所以春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近期正值季节交替,天气多变,流感、猩红热、水痘等疾病极易在此时传播。小学生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被传染。一旦被传染,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学习成绩。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在天气多变的时候,告知他们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避免生病,让他们能健康开心的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应该怎么办 1.主动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 2.养成良好的群体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勤晒衣被,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4.发现有可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及时向老师报告。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教室应该怎么办 教室应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和新鲜。如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应请当地疾病控制机构进行专业消毒处理。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厕所应该怎么处理 学校厕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注意每天及时清扫,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学生春季易患哪些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中小学生容易患以下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 ◆为什么春季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原因有: 1、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 2、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 3、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疾病容易相互传染; 4、封闭的教室,空气流通不畅,疾病容易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1、如果班上有学生患呼吸道传染病,要尽快进行治疗和隔离,其他同学尽量不要与病人接触,或去病人家中串门; 2、保持教室和家庭环境的空气流畅,少去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如流行病期间出门戴口罩);

个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个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克山县第二小学校明丽华 避免自己和亲人遭受传染病感染看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了显而易见的流鼻水和咳嗽等症状以外,你可能还希望知道更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皮肤是防止有害微生物感染的天然屏障,但聪明的“病菌”会找到其他替代方法进入身体造成感染。在生活中做一些简单改变,就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 1、经常洗手。您是否知道微生物可以在惰性表面生活几分钟到几个月?想象一下,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生活在计算机键盘里,电开关上,甚至在人行道的扶手上!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有效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措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手。在没有流动水的地方,基于酒精的凝胶可以满足洗手的要求,尽管它不如肥皂和水好用。 2、不要共享个人物品。牙刷,毛巾,剃刀,手帕和指甲刀都可以是传染因子(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来源。在幼儿园,孩子通常会被教导共享玩具,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尝试记住不要把自己的个人物品与别人共享。 3、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本着同样精神,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包括个人清洁,还包括在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巴的传统做法。为什么这在没有生病时也很重要?因为对于大多数传染,致病微生物在症状出现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增长和分裂。咳嗽或打喷嚏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些病菌。建议用手臂,袖子遮住嘴,而不是用手。 4、注射流感疫苗。人体免疫系统被设计的具有“记忆”先前感染的功能。当身体遇到了以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时,它会提高生产白血细胞和抗体,以防止第二次感染。因此,通过,可以欺骗身体,让它认为曾经感染过某些特定微生物,从而提高自己的传染病防御能力。 5、使用安全烹饪方法。不良食品制作和饮食习惯常常是造成食物性疾病的原因。事实上,微生物喜欢所有食品,特别是放在室温环境下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资料教学教育培训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3-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 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 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 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四、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医疗。 治疗方法:(1)一般支持疗法(2)病原疗法(3)对症疗法(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五、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首先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病原携带者

学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一)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长期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即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肺结核患者排菌量越多,其对其他人群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被感染。飞沫直径1~5μm最易沉积于肺泡。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多为缓慢,表现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2)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周身无力,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经空气和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

学生传染病预防常识知识讲解

学生传染病预防常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常识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向广大师生及家长介绍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 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病及肺结核等。 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流感: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1—3天,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乏力、头痛、发热,发热一般持续3—4天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有咳嗽、鼻炎、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麻疹: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8—12日,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3)、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全身症状轻微,大部分情况下可不治自愈。 (4)、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5)、流脑: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6)、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内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腮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7)、猩红热:潜伏期通常2—3日,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并具有发热、咽峡炎、病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等症状。 (8)、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9)、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特别是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揩鼻涕使用过的卫生纸。清洁鼻腔后要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3)、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4)、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适当体育锻炼,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6)、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7)、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 (8)、校医应在全校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让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春季疾病预防基本知识。发现学校职工、学生中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者,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并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9)、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 ——预防新型冠状肺炎春天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是各种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我们青少年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各个系统发 育还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对疾病往往是防不胜防.那么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呢?首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呼吸道?它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我们了解了呼吸道, 那么什么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呢?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菌通过飞沫、灰尘进入呼吸道引起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给他人.常见的传染病有:水痘、麻疹、腮腺炎、流感等。 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给他人的呢? (1)飞沫传播学生或老师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通过唾液飞沫、空气飞沫将病菌传播给他人,据有些资料统计,人们在讲话咳嗽时飞 出来的唾液飞沫速度很快,每秒有16米,并且喷出来的飞沫每秒40米。 (2)灰尘传播患者的痰液,鼻涕里都含有大量病菌.由于平时不 注意卫生随地吐痰,拧鼻涕,这些脏物干燥后,病菌就夹在灰尘中随空气到处飞扬,结果被健康人呼入就会感染。 (3)直接接触传播手是传染病最直接的途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患者手上都沾有大量病菌,他们所接触的物品表面都留下大量病 菌如果健康人不注意直接接触患者的物品,这时病菌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从以上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不讲卫生会给我们

的身体带来了多大的危害。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同时如果得了一些小感冒或者一些其他的疾病会发现,怀疑自己有这方面的病症,那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般症状:多见发热、乏力、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初期症状轻微,无发热现象,以下为由轻到重的症状情况 第1种症状就是发热,主要表现为跟普通感冒类似的发烧等; 第2种主要是乏力,感觉到四肢无力,很没有力气的感觉; 第3种是干咳,这几种情况都是比较轻微的; 第4种情况就是感受到呼吸逐渐变得困难,这也是与普通感冒最大的区别;但大家也不要过度恐慌,多数患者为中轻症状,如近期近期出现咳嗽、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感染可能,尽早治疗。 后期症状:如果到了后期较为严重的时候,那么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拖的时间长或者非常严重的时候,则表现为感脓毒症休克;其中还有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就 如果你身边有人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提醒他及早就医诊疗。而你作为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

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二)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病原体 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2传染性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免疫性 二、什么是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繁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例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其中: 1乙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专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昆虫。 (二)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 直接接触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预防传染病知识

预防传染病知识 一、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而 传播。 二、为什么春季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原因有:(1)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2)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3)集中的活动,疾病容易相互传染;(4)封闭的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疾病容易传播。 三、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通过流感病人咳嗽、打喷嚏及接触病毒污染物等方式传播给易感者,其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 四、感冒和流感是一回事吗? 感冒和流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我们平时所讲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由多种病毒、支原体或细菌引起。 五、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①增强自身抗病能力。②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 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③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 经常晒毛巾和被褥;流感流行时提倡外出戴口罩。④暂停 或减少集会,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⑤加 强营养,均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⑥及时对患 者进行诊断、治疗和隔离。⑦室内可以用食醋熏蒸进行 室内消毒。⑧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 六、春季可能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传染性非典型肺(SARS)、麻疹、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等疾病。 七、积极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为各种吸呼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受空气、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容易引发某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暴发流行。为加强春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重点预防控制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做好以下9点预防措施: 1、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群众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群众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要避免乱投医乱服药。 2、户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 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 强体质和免疫力。 4、对出现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家庭,应注意其他成员隔离 防护工作。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6、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 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 我身体的抵抗力。 7、出现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社区要加强卫生宣 传工作,避免群众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 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8、要经常清洗空调隔尘网,保证商场、超市、 影剧院等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必要时应 对供送气设备进行消毒。根据季节变化,尽可能开窗通风换气。 9、在春季,可对家庭中老年人、儿童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或人血丙种球蛋白,增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被动抵抗力。

学校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

马蹄镇洋合小学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为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 学生的传染病预防能力,普及传染病知识,近日我校利用校园广 播、班会、讲座、板报、观看光碟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手足口 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通过开展这些 活动,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明显加强,保证了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 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 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 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 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

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期平均为14天。水痘的前驱期可无症状或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持续1—2天迅速进入出疹期。皮肤初为红色斑疹,经数小时成为红色丘疹、疱疹。水痘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数日痂皮脱落。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为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患者应从发病日起隔离10日。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 二、预防措施: 1、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流行期室内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起来。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或吃东西前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免过劳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确诊传染病要及时在家隔离,以免扩大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