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案

第13课时:表内除法练习课(1)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训练。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被除

数是(),商是()。

4、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商是()。

5、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6、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7、在()里填上“>”、“<”或“=”。

5()20÷530÷6() 6 40()6×5

12÷3 () 5 6()36÷6 20 ()4×5

二、知识应用(判断对错)。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三、解决问题。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2、 30米

?米?米?米?米?米

()=()

五、用数学。

1、

需要几个筐?

2、(1)有8只兔子,平均装在2

个笼里,

每个笼装几只?

(2)有8

只兔子,装在2个笼里,一个装5只,

剩下另一个装几只?

3、

把这些风车平均分给8个小

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4、

每4个女生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5、

每个同学分几朵? 6、

24棵

(1)3把剪刀12元,平均每把剪刀多少元钱?

(2)买3顶帽子的钱,可以买几本练习本?

第14课时:表内除法练习课(2)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训练。

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列出算式:( )÷( )=( )

2、24÷4=( )读作( )除以(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就是( )里面有( )个( )。

3、填空

算式:□÷□=□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

4、填空

(1)10除以5等于2。□○□=□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2。□÷□=□

二、知识巩固。

1、写出除法算式.

(1)9除以3等于几?

(2)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3)有8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装几个?

(4)有8个苹果,装在2个盘子里,一个盘子装5个,另一个盘子装几个?

2、应用。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一个笔记本2元钱,小丽带了12元钱,能买几个笔记本?

2、一斤桃子3元钱,妈妈带了15元钱,能买几斤桃子?

3、四年级2班有40人参加广播操比赛,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

4、小华买了18条金鱼,每个鱼缸可以放6条金鱼,小华需要准备几个鱼

缸?

5、中性笔3元一支,钢笔5元一支。王可带了29元钱,买了一支钢笔,剩余的钱可以买几只中性笔?

教学反思:

二册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题

(表内除法(一))练习 班别:姓名:学号: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 被除数是(),商是()。 4、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5、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6、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3 6 4+5 4×5 8÷2 2×2 1+1 1×1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 1>2 7、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

二、判断题。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6、把18个分成9份,每份有2个。() 7、姐姐有16本作业本,妹妹有8本作业本,姐姐给妹妹4本后,两人的作业本 同样多。() 三、我会算。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2、30米 ?米?米?米?米?米 ()()=() 五、用数学。 每筐装4棵。 1、需要几个筐? 24棵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练习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1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也表示45是()的()倍. (2)表示()个()相加得48;还表示8的()倍是48. (3)8的2倍是(),8是2的()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5)()羊的只数是()羊的()倍. (6)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二.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8)被除数是36,除数是 9,商是多少? 三. 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目标分析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二单元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 知识点平均分的认识一 分解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概念;掌握等分,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评价要求1、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2、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有:1个1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能按要求对 物品进行平均分。 3、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典型知识(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第8页的例1和第9页的例2 例题1设计了让学生分少量物品的活动,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例2呈现了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 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 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 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知识起点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分物品的经历,同时也碰到过平均分的现象,但对于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平均分的表象并不清晰,所以对平均分的含义以及平均 分的方法仍属粗浅的认识,系统性不够。 知识生长 点 建立“平均分”的表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按要求对物品进行平均分。常考题型参考书本P8页的做一做第1、2题。P11页的第1、3题。 训练题组 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一、基础练习: 层次一: 1、P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汇报。 加强比 较,突出 平均分的 含义。 加强比 较,突出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题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检测题 一、填空。(30分) 1. 有15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2.18÷3=(),读作(),表示把18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3、24÷4=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24里面有()个()。 4. 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 先补全口诀,再根据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三六()()二十四 6.25÷5=()想:五( )二十五,商是( ). 7.在()里填上“>”、“<”或“=”。 6() 20÷5 30÷6()8 12÷3 () 5 7()36÷6 20 ()4×5 40()6×5 二、看谁先到家。(15分) 16÷4= 10÷2= 18÷6= 20÷5= 6÷6= 30÷5= 6÷3= 15÷5= 8÷2= 12÷4= 4÷4= 10÷5= 12÷6= 5÷5= 2÷2= 三、选择。(10分) 1.40÷5=8,读作( )。 A.40除以5等于8 B.40除以8等于5 C. 40除5等于8 2.25里面有5个( )。 A.10 B.4 C.5 D.16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24÷3 B.12÷6 C.16÷4 D.24÷6 4.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 )个。 A.24 B.25 C.36 D.35 5.二年(1)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6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 A.6+6-9 B.6+6-9 C.6×6-9 D.6+6-9 四、列式计算(10分) (1)被除数是30,除数是6,商是多少? (2)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35里面有几个5? (4)除数是6,被除数是36,商是几? (5)被除数和除数都是5,商是多少? 五、填一填。(5分) 被除数24 5 12 16 36 除数 4 5 3 4 6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3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 3×7= 9×2= 35×2= 35÷7= 6×8= 56÷8= 21÷3= 6×6= 63÷9= 63÷12-5=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______。 A:54÷6 B:54÷9 C: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______。 A:6-7 B:7×6 C:6+6+6+6+6+6+6+6 3、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______。A:8×4 B:8÷4 C:84 4、8+8○8×2 A:< B:> C:= 5、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______________要用几个筐 A:用了3个筐装。 B:平均每个筐装5个。 C: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三、想一想,填一填。 1、72÷8=()想:口决()。 2、6×9=(),表示()个()是()。 3、72÷8=(),表示()里面有()个()。还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7、72÷9=(),读作:()。口诀()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8、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15○5=3 3○3=9 24○6=4 5○5=10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 5×()<21 6×()<40 54 >()×8 12 >()×3 28>()×7 五、很快算出下面各题。 18÷3×9 54÷9×7 34+6×8 70-3×6 45+63÷9 6×7-32 六、解决问题。 1、二年级同学参加学校六一儿童节比赛。一等奖的奖品是40本故事书二等奖的奖品是48本练习簿。比赛结果一等奖有5人二等奖有8人。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二单元《表除法一》目标分析

第二单元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 知识点平均分的认识一 分解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概念;掌握等分,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评价要求1、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2、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有:1个1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能按要求对 物品进行平均分。 3、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第8页的例1和第9页的例2 典型知识 (包括练 习课、新授 课例题或 者书本中 习题中要 作例题讲 的题目都 行) 例题1设计了让学生分少量物品的活动,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例2呈现 了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 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 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 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 5 ) 、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平均分(一) 1、填一填。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3)把10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4)把15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瓶。 2、如果是平均分;请你在后面的“()”里画。 (1)() (2)() (3)() 3、根据要求圈一圈。 (1)把所有平均分成5份 (2)把所有平均分成2份 4、根据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 把()个梨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2)

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第2课时 平均分(二) 1、圈一圈;填一填。 (1) 有()个苹果 ;每()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共需要()个盘子。 (2) 每只小猴吃5个 ;能够分给()只小猴。 (3) 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2、动动小手画一画。 (1) 每只小熊分到5个 ;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几只小熊?能分给几只小熊就画几个△。 (2) 每2只和1朵花交朋友;这些共可以和几朵交朋友?请你画出来。(3) 需要几个鸽房就画几个○。

3、有12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1)平均分成4组;每组()个小朋友。 (2)每4个小朋友一组;可以分成()组。 第3课时 除法(一) 1、填一填。 (1)写出下列运算符号的名称。 +-×÷ ()()()() (2)12÷4=3读作:()。 (3)18÷6=3读作:()。 (4)16除以4等于4写作:()。 (5)15÷5=3表示把15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动动小脑瓜;一起做一做。 (1)一共有()枝。 (2)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4=() (3)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4)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5)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枝。12÷()=()3、看图写除法算式。 (1)(2) 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瓶插几朵?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解决问题。 (1)每条小船上有 (2)如果这些人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 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测试题(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6分) 1. 一共有( )个竹篮,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 )个。2.在算式12÷3=☆中,( )是被除数,3是( ),商是( )。想口诀( )可以求出商。 3. 10个汉堡,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 4.用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可以写出的除法算式是( )和( )。 5.用右图中的能拼成()个,算式是( )。 6.6只小鸟有( )条腿。( )只青蛙有20条腿。 7.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空中分队预演队形示意图。 (1) 一共有( )架飞机。

(2) 如果每3架飞机摆一个造型,可以摆( )个同样的造型。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 左图中的分法是平均分。 ( ) 2.计算3×6=18和18÷6=3所用的口诀是一样的。 ( ) 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36。 ( ) 4. △△△△△△△△△看图列式为6÷3=2。 ( ) 5.把16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4个。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把12个平均分成3份,哪种分法对?你的选择是( )。 2. 把这些平均分成2份,小兔吃掉一份后,还剩( )个。 ①4 ②5 ③6 3.有20个,能摆成几个?列式正确的是( )。 ①20÷4=5 ②20÷5=4 ③4×5=20 4.下面的算式中,商不是1的算式是( )。 ①5÷5 ②2÷2 ③2÷1

5.下列选项中可以用8÷2表示的是( )。 ①把8分成2份②8里面有几个2 ③把8平均分成4份四、计算挑战。(共32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12分) 6×2=36÷6=18-9=10÷5=16÷4=30+5=9÷3=18÷6=20-5=6÷6=5÷5=15÷3=2.小树叶落在哪儿好呢?(每题1分,共8分) 147=7 32=5 22=1 66=0 15=5 366=30 4=12 3 18=99 3. 遮住的数是几?(每题2分,共12分) 16÷=4 ÷4=2 20÷=5 ÷5=5 ÷1=1 6×=24 五、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 =(米) 2. =(个)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课教案

第13课时:表内除法练习课(1)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训练。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被除 数是(),商是()。 4、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商是()。 5、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6、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7、在()里填上“>”、“<”或“=”。 5()20÷530÷6() 6 40()6×5 12÷3 () 5 6()36÷6 20 ()4×5 二、知识应用(判断对错)。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三、解决问题。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2、 30米 ?米?米?米?米?米 ()=()

最新二年级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二下解决问题(一) 班级姓名 1、(1)30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去浇树,每组有几个同学? (2)30个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有5组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一共有多少人? 2、(1)一本书有42页,芳芳每天看6页, ? (2)芳芳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7天看完, ? (3)芳芳看一本故事书, 7天看完, ? 3、一瓶药45片,爷爷吃了18片,? 4、图书角有一些书,同学借走了55本,还剩下28本,?

5、图书角有24本书,平均借给6个小朋友,? 6、(1)有20个红萝卜,每只小兔吃4个,? (2)有20个红萝卜,一只小兔每次4个,? (3)有20个红萝卜,小兔吃了4个,? (4)小兔有20个萝卜,又收了4个,? 7、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分几本? 8、一口井深12米,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每天爬2米,几天能爬上来? 9、小明6天写了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个需要几天可以写完?一共要几天能写完?

二下解决问题(二) 班级姓名 1.(1)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 (2)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3)二(2)班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有5个兴趣小组,问二(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2、(1)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有自然风光的、世界名胜等共4类,平均每类多少张?(2)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平均每类6张,问有多少类明信片? 3、(1)一本故事书30页,平均每天看5页。问多少天看完? (2)一本故事书30页,分为5天看完,问平均每天看几页? (3)一本故事书一天看6页,分5天看完,问故事书有多少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45÷8=5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 (2)表示()个()相加得48;. (3)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5)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6)将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它就()图形。折痕这条线就是这个图形的()。 (7)围绕一个定点转动的图形(现象)。叫()现象。 (8 )在24中连续减3。()次可以减完 二.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0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在28中连续减7,几次可以减完?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 9,商是多少? 三. 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比白兔少5只.白兔有多少只? (5)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6)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7)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8)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剩下的可以做几套衣服?,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2.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 3. 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 4.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5.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8÷()=() 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8÷()=() 6.15÷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7.

(完整版)二年级上之表内除法—练习题

四、表内除法 第1课时平均分 知识达标 1、下面的分法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面画“√”。 2、摆一摆,填一填。 (1)15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根。 (2)15根平均分成5份,每份()根。 3、看图填一填。 (1) 一共有()颗糖,每()颗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把9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3)把()朵花平均分成()份,每份()朵。 4、有20朵花。 (1)每4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束。 (2)用这些花扎成5束一样的花束,每束用()朵花。 5、圈一圈,填一填。 12个玉米, 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每4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每6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6、 上面一共有()个圆。 如果每5个拼成一个,可以拼成()个

思维乐园 1、你能把它们变成平均分吗?加一加、减一减或移一移。 2、 把这些钢笔平均分给李老师、王老师和马老师,每人分到()支。 2、把24个○平均分,把你的分法画出来。(至少画出四种)

第2课时除法 知识达标 1、想一想,填一填。 (1)把18把小号平均放在3个箱子里,每个箱子里放()把。 (2)54÷6=9.读作(),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分一分,填一填。 (1)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 8 ÷ = (2)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 ÷ = 3、摆一摆,说一说。 24张卡片。 平均分成3堆,没堆()张。 ÷ = 平均分成6堆,没堆()张。 ÷ = 平均分成8堆,没堆()张。 ÷ =

4、圈一圈,填一填。 (1) 24里面有()个6. ÷ = (2) 12里面有()个3. ÷ = 5、用小棒摆一摆,再填上得数。 24÷8= 30÷5= 18÷9= 28÷7= 6、帮小动物写出除法算式。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2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个)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 被除数是(),商是()。 4、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商是()。 5、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6、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7、在()里填上“>”、“<”或“=”。 5()20÷530÷6() 6 40()6×5 12÷3 () 5 6()36÷6 20 ()4×5 8、在里填上+、-、×或÷。

>2 9、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二、判断题。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6、把18个分成9份,每份有2个。() 7、姐姐有16本作业本,妹妹有8本作业本,姐姐给妹妹4本后,两 人的作业本同样多。() 三、我会算。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2、30米

表内除法(一)(第二单元)

2013学年从化市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目标分析 从化市小学二年级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三、训练题组 (一)基础练习。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独立完成。 【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 (二)对应练习 练习二第1题。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功能】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综合练习 你能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吗? (1)☆☆☆☆ ☆☆☆☆ 8颗☆,每4颗一份,分成了()份。 (2)☆☆☆☆ ☆☆☆☆ 8颗☆,每2颗一份,分成了()份。 (3)□□□□□□□□□ □□□□□□□□□ ()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功能】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总结评价。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 一、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下面画“√”。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题

表内除法(一)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 被除数是(),商是()。 4、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商是()。 5、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6、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7、在()里填上“>”、“<”或“=”。 5()20÷530÷6() 6 40()6×512÷3 () 5 6()36÷6 20 ()4×58、在里填上+、-、×或÷。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 1>2 9、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二、判断题。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6、把18个分成9份,每份有2个。() 7、姐姐有16本作业本,妹妹有8本作业本,姐姐给妹妹4本后,两 人的作业本同样多。() 三、我会算。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 左图△有( )个,○有( )个,○的个数就是△个数1、△△○○○○○○ 的( )倍。 2、42里面有( )个7。 3、3个8就是( ),9的6倍就是( )。 4、40就是5的( )倍。 5、6×9=( ),表示( )个( )就是( )。也表示( )的( )倍就是( )。 6、72÷8=( ),表示( )里面有( )个( )。还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就是( )。 二、口算 8×4= 32÷4= 4×9= 56÷8= 14÷7= 27÷3= 81÷9= 16÷2= 54÷6= 4×9= 35÷5= 3×7= 9×9= 6×8= 56÷8= 2×9= 三、竖式计算 54÷9= 8×7= 42÷6= 6×5= 56÷8= 20÷4= 四、列式计算 1、5的9倍就是多少? 2、28里面有几个4? 3、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就是8,积就是多少? 5、3个7就是多少? 6、36就是9的多少倍? 五、应用题 1、食堂买进24袋大米,8袋面粉。大米的袋数就是面粉的几倍? 2、在3月植树活动中,第二小组植树5棵,第三小组植树棵数就是第二小组植树棵数的7倍,第三小组植树多少棵? 3、哥哥把21本书平均分给小里、小军与小明,小军分到多少本? 4、妈妈买回来24米布,然后平均分成了4块,每块就是几米?如果每块做2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 5、在暑假里,小华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小华每天瞧9页,8天一共瞧了多少页?还剩下68页没有瞧,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思考题(补充条件,并解答) 1、共有24个糖,每盘放6个, ? 2、体育室有9个篮球, ,体育室的足球有多少个?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卷之二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计算。 1、9÷3 = 6×4 = 4×5 = 5×6 = 5×5 = 24÷6 = 15÷3 = 10÷2 = 68-30 = 32-9 = 30÷5 = 85-70 = 12÷6 = 20÷5 = 17+13 = 24÷4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 = 18 18÷3 = 12÷() 2×4 = 16÷() 12÷() = 2 30÷6 = 20÷() 4×() = 6×2 ()÷9 = 3 3÷() = 4÷4 9÷() = 18÷6 6 = ()÷()=()×()=()-()=()+() 3、在○里填上“+”、“-”、“×”或“÷”。 4、配钥匙、连线。

5、用卡片上的数写出所学过的除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6、列式计算。 (1)把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有几个6? (3)9的2倍是多少? (4)5个5相加是多少? 二、解决问题。 1、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放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多少个盒子? 2、把1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有几个? 3、张玲得了16朵红花,李芳得了8朵红花,张玲的红花数是李芳的多少倍? 4、四个小组的同学去栽树,每组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 20 9 12 5 18 3 2 30 6 4

5、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 6、小红4天做了16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题需要几天可以做完? 7、小宁带了100元去买文具,想买一个书包和一个笔盒。他带的钱够吗? 8、一辆小汽车可以坐4人,一辆面包车上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3倍,一辆小汽车 和一辆面包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9、一条绳子15米,把它剪成3米一段的小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段?需要剪多少次?如果剪一次要2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才能剪完?

最新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练习题 班别:姓名:学号: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个)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 被除数是(),商是(). 4、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 5、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 6、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5 8÷××1 >2 7、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

二、判断题.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 ) 2、“8÷2=4” 读作:8除2等于4. ( ) 3、△△△ △△△△△△,列式: 6 ÷ 3=2. ( ) 4 、把 15 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4. ( )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 ) 6、把18个 分成9份,每份有2 个 . ( ) 7、姐姐有16本作业本,妹妹有8本作业本,姐姐给妹妹4本后,两人的作业本 同样多. ( ) 三、我会算.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 ) ( )÷( )=( ) ( )÷( )=( ) 2、 30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 ) 五、用数学. 1、 需要几个筐? 24棵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练习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练习题(打了).1.口算. 5×7 =9÷3 =6÷3=6×6 =9+35 = 3×4 =5×6 =8×6 =48-3 =78+9 = 37+6 =72÷8 =63÷7 =18÷3 =2×35 = 6+40=5+48 =12×3 =36÷9 =8+48 = 2.填空 (1)9的3倍是(),9是3的()倍. (2)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3)按要求写算式.8、9、72 ()×()=()()÷()=() ()×()=()()÷()=()8 3.直接写出得数. 3×4÷6=5×9+35=54÷6÷3=72÷(23-15)= 4×8-16=6×6÷4= 4.列式计算. (1)5个8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0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 5.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卷 姓名: 班级: 一、填空。 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列出算式:( )÷( )=( ). 2.24÷4=( )读作:( )除以(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就是( )里面有( )个( )。 3. 算式:(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 4.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5.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8÷( )=( ) 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8÷ ( )=( ) 6.15÷5=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7.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 ),再算( )。 8.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 )。 9.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 )或只有(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10. 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是30,甲数是( )。 11. 85减去13,差是( ),再除以9得( )。 12. 一本故事书有40页,看了8页后,剩下的4天看完,要求平均每天看几页,必须先算出( )。再算出( )。 13. 芳芳有一些邮票,用去18张,还剩6张,原来有( )张。 14. 15. 4×5=20 20÷5=4 想:(四)五二十,商是4. 20÷4=( ) 想:四( )二十,商是( ). 16. 12÷2=( ) 想:二( )十二,商是( ). 12÷6=( ) 想:( )六十二,商是( ). 24÷4=( ) 想:四( )二十四,商是( ). 24÷6=( ) 想:( )六二十四,商是( ). 17. 在( )里填上“>”、“<”或“=”。 5 ○ 20÷5 30÷6○ 6 40○6×5 12÷3 ○ 5 6○36÷6 20 ○4×5 二、口算: 4×2= 4×3= 5×2= 8÷2= 12÷3= 10÷5= 3÷3×7= 12÷3×6= 16÷4+8= 5×4+16= 8÷4= 12÷4= 10÷2= 3÷3= 4÷2= 8÷4= 23+12÷4= 20-24÷4= 30÷5×7= 18÷6×9= 12÷6= 12÷2= 12÷4= 9÷9= 6÷3= 10÷2= 20-5×3= 6+3×3= 8+8÷2= 3×2×9= 12÷3= 9÷3= 6÷6= 24÷6= 30÷5= 16÷4= 15+6×5= 43-10÷2= 32-4×3= 17+15÷3= 3×4= 5×5= 6×6= 12÷4= 25÷5= 36÷6= 40-20÷5= 6- 2÷2= 7+5÷1= 8-1×3=

表内除法(一)(第二单元)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独立完成。 【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 (二)对应练习 练习二第1题。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功能】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综合练习 你能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吗? (1)☆☆☆☆ ☆☆☆☆ 8颗☆,每4颗一份,分成了()份。 (2)☆☆☆☆ ☆☆☆☆ 8颗☆,每2颗一份,分成了()份。 (3)□□□□□□□□□ □□□□□□□□□ ()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功能】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总结评价。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 一、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下面画“√”。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的方法 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张不同的方法。 参考书本P11页的第1、3题。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功能】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二)对应练习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动手分一分,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功能】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 1、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呈现跟例2不同的情境,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按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知道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多少。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独立完成。 【功能】通过操作,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